设计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例6篇

设计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设计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产业转型升级;苏州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05-0005-0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是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设置、调整的主要依据。“十二五”时期是苏州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转型升级本质上是人才需求结构的转型。苏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态势,不仅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增加,还改变了人才需求结构。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其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关系着人才供给的数量和结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和有效性的“顶层设计”[1]。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是一个需要在实践基础上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一)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情况

2012年,苏州地区参加当年招生的高等职技院校有16所,省内招生规模约为2.8万余人,专业设置总数达149个。专业设置覆盖了《普遍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中19个一级专业大类中的17个、78个二级专业类中的45个、531个三级专业中的138个,专业总覆盖率达28%。此外,《目录》外专业有11个,占当年全部149个招生专业的7%。对照《目录》,从一级专业大类看,苏州地区高等职技院校除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公安大类外,17个一级专业大类前5个专业的覆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电子信息类65%、财经类61%、艺术设计传媒类53%、文化教育类46%、制造类43%。

(二)分专业高职院校数量

按一级专业大类分,高职院校数依次为财经15所、旅游13所、电子信息13所、艺术设计传媒13所、制造12所、文化教育11所、土建10所、轻纺食品8所、交通运输7所、生化与药品5所、公共事业3所、农林牧渔3所。有4个一级专业大类仅有1所院校开设,分别是水利、环保气象与安全、医药卫生、法律。按二级专业类分,超过半数院校设置的专业类共有11个,依次是财务会计15所、工商管理13所、计算机13所、旅游管理13所、艺术设计12所、市场营销12所、语言文化11所、自动化11所、电子信息10所、机械设计制造10所。从专业看,院校数排名前10位的专业依次是物流管理13所、计算机网络技术12所、会计11所、机电一体化技术11所、软件技术9所、市场营销9所、计算机应用技术9所、模具设计与制造8所、应用电子技术7所、数控技术7所。

(三)分专业招生规模情况

从招生规模来看,2012年省内招生计划规模约为28868人。2012年位列前3位的一级专业大类依次为财经类(5240人)、电子信息类(5077人)和制造类(5029人),其招生规模占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53%。二级专业类中前3位依次是计算机类(3142人)、机械设计制造类(2335人)、艺术设计类(2016人)。招生规模较大的前4位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技术(1349人)、会计(1110人)、物流管理(995人)和软件技术(955人)。

二、苏州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状况

(一)苏州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点

“十二五”时期是苏州加快“大苏州”区划变局,推进“三区三城”建设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支柱产业稳定发展。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4440亿元,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冶金、轻工和石化等六大支柱产业稳定发展。第二,新兴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传统产业得以提升发展。苏州重点实施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带动了新能源、医药和生物技术、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和物联网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2012年上半年,新兴产业产值、利润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度分别达到41.3%和40.2%,成为拉动苏州工业经济增长新的主导力量。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其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第三,现代服务业总量逐步扩大,服务产业蓬勃发展。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产业蓬勃发展。2012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5%,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人才需求结构现状

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规律。随着经济的增长,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苏州市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62.3%下降到2011年的4.5%,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27.1%、10.6%上升到2011年的58.4%和37.1%[2],显示了苏州就业人口在产业之间的转移速度。产业结构升级改变了苏州地区企业人才需求结构。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大量应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意味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过去低端普通操作工为主转变为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

目前,苏州存在着人才需求结构与产业发展紧密程度不高、与产业结构优化不适应等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不合理,新材料、新能源等工程技术人员不能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人才过多地集中在传统行业,而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计算机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短缺。第二,人才需就业结构不合理。苏州市2011年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6.02万人,占4.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35.87人,占58.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13.56人,占37.1%[3]。在不同产业之间,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足且素质不高。例如,2011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产业的从业人员仅为7.8万人,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三、苏州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分析

(一)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苏州市紧缺人才开发工作办公室在对市区内200多家重点和新兴产业企业的紧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广泛征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公布了《苏州市2012年度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包括通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在内的20个重点行业的102类专业人才被确定为苏州紧缺专业人才。与以往相比,2012年度苏州紧缺人才一半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对照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苏州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对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分析如下:一是专业设置对传统产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财经等)覆盖率较高,对紧缺专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覆盖率偏低,如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覆盖率为0,而且专业门类也不齐全。在专业设置上没有以服务区域社会或行业企业为目标的具体而明确的岗位指向。二是专业设置趋同性现象严重,在一定层面上导致教育资源浪费,招生就业竞争加剧。例如,超过半数院校重复开设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招生规模比例达27%。三是个别院校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开设了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动漫游戏设计等《目录》之外的新专业,以适应苏州紧缺专业人才需求,但这些新专业招生人数均偏少。

(二)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与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分析

从苏州地区高职院校近三年的招生规模来看,2010年省内招生计划数为27139人,2012年为28868人。招生规模数虽然增加了,但是从各个专业来看,只是在招生绝对值上有所递增,增减幅度并无明显变化。总体来看,制造类、电子类专业增长幅度与苏州产业转型升级中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增长态势基本吻合,但是与新能源、医药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依然紧缺,与第三产业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偏少,招生规模小,明显滞后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四、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优化策略

(一)重点设置一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特点的专业

苏州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结构特征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调整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第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仍是苏州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加快培养电子信息类、制造类专业的人才。第二,新兴产业已成为推动苏州工业经济增长新的主导力量,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不断融合,并通过科技创新培育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国内外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高职院校应针对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不断涌现的情况,加强与行业、企业、职业界联系,大力发展与之适应的新专业。第三,苏州市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倒逼机制,现代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2012年,新增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企业106家。服务外包产业、软件产业初具规模,动漫外包产业优势明显,与现代制造业配套的物流外包发展前景良好。苏州高职院校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设置还需要大幅调整,以适应经济结构和市场需要。

(二)建立专业设置的预测系统

专业设置趋同性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忽视市场需求、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盲目追求热门专业[4]。苏州高职院校应主动会同行业企业,组成专业评测机构,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根据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相关数据,可以对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进行审核与评估,完善专业设置准入制度,从而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专业科学布局、规模适度,以平衡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缓解招生就业矛盾。

(三)注重优化专业结构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相统一

在专业设置上,高职院校要关注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动向,统筹并合理设置长线主干专业和短线普通专业,着力打造重点专业,把长短结合、以短补长作为走向市场的有效途径[5]。在专业建设上,要根据不断发展的专业岗位需求,调整课程计划,充实教学内容。以“能力本位”为出发点,强化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岗位技能培养。在教学实践上,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体现技术创新的培养思路,建立技能实训和生产实习实践教学模块。

参考文献:

[1]邓光,傅伟.高职教育“专业”的涵义、特征与问题――基于高等教育类型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7):92-94.

[2][3]苏州市统计局.2012苏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2-60.

设计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污水处理;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边界识别;强矩阵模式 ;综合所模式和专业所模式;责任矩阵

中图分类号: U664.9 文献标识码: A

1、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总承包中面临的问题

近年,我国环保水处理技术日新月异,市政建设管理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企业BOT、BT、EPC项目管理模式运用日渐娴熟。城市污水处理总承包建设项目日益呈现出投资规模大型化、建设主体多元化、工程界面交织复杂化、技术标准高科技化、设备装置多层次化等特点。建设单位对项目设计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设计人员能够提供以设计成果为核心、向“设计前期方案策划和设计后期施工控制及运营模式优化”等两头延伸的工程总承包。如何面对众多主体、复杂工作界面组织协调和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求?我院在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过程中,不断探讨和实践适宜的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将其运用到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总承包工作中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概况

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建规模为10万m³/d,扩建规模确定为:10万m³/d。改扩建后规模达20万m³/d,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工艺为二级处理段采用分级反硝化A2O+AO工艺,深度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工艺。

1.2、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长治市污水处理改扩建项目于2012年7月开工建设,部分相邻工程施工同步实施。整个枢纽工程建设过程存在投资建设方、多家参与单位及专项设计公司和施工承包商,如何以总承包为龙头、解决好与实施过程中众多关联方衔接和边界协调的问题,将直接决定本项目设计和建设实施效果的成败。

1.2.1、投资建设相关主体众多、工程界面交织复杂

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总承包工程范围包括厂区改扩建工程及厂外管网。投资建设主体众多、建设进度参差不齐、目标价值取向各异,建设过程中有关各方的协调工作量巨大。

工程界面交织复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另一难点。工程设计前期及中期需要与土地、规划、水务、环保、市政、道路、城管、通信、绿化、电力等当地主管部门或设计单位衔接沟通设计条件;在项目施工阶段,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不同施工单位或项目衔接。投资建设、设计与施工界面并未完全对应,整个工程各类界面交织。

1.2.2、专业众多、技术复杂、协调难度大

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总承包工程涵盖专业众多,包括给排水、勘察、建筑、结构、电气、装饰工程、钢结构工程以及涉及到项目投资控制的概算、预算编制及汇总工作;除此之外,尚包括为完成这一大型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和建设工作所需要开展的消防、地基处理、钢结构等专项咨询及评估工作。建设体量庞大、系统复杂,采用了大跨度钢结构、机电设备智能控制等一大批先进技术。

1.2.3、综合所组织模式不利于参与大型复杂技术总承包竞标

国内很多总承包企业是由原国有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型而成。而工程设计企业规模的组织结构形式多为综合所或专业所模式。出于专业组织协调的便利和经营管理下移至院所层级的需求,现行模式尤以综合所模式为多。综合院所常将眼光放在经营上面,导致同专业院所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匮乏,技术提升缓慢,难以满足大型总承包技术复杂和难度要求。对于像长治污水处理这类大型复杂项目或者轨道交通桥梁等技术门槛较高的项目的竞标项目,常常显得技术储备和实力不足,缺乏竞争力。

2、总承包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2.1、总承包管理服务组织机构结构

项目管理部(以下简称总承包部)将采用直线式组织形式,在具体的活动上,采用矩阵式的框架,由项目管理层、执行层两个层面组成。其管理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和管理人员完全独立并授权管理包括我单位自行施工的土建、安装施工单位以及各专项发包和专业分包单位。在此模式下,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可集中精力进行各项总体管理和目标控制,并为各单位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2、总承包管理服务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本项目建设过程涵盖了勘察设计、采购、施工实施、调试验收、项目移交等阶段。考虑到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心变化,并为更好地发挥项目管理的整体优势,组织结构中的各部门人员又将具有可调整性。

从专业施工角度划分,基本分为:建筑专业、结构专业、暖通专业、给排水专业、强电专业、弱电专业、环境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的组合施工。本着专业化管理的原则,在总承包部的统一领导下,配备各专业管理人员,组织各专业人员实现不同专业的目标管理。

2.3、总承包相关组织管理制度

2.3.1、为明确项目参建各方工作中的职责,制定项目相关单位责任矩阵,划分工作界面,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便于工作无缝对接。

针对业主方、总成包部(PM)、土建分包方、设备供应方、监理单位、设计方(总承包单位设计部门)划分各自对应职责形成责任矩阵。责任矩阵从项目总体管理、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管理、质量控制管理、进度控制管理、信息/沟通管理、HSE管理、风险管理、验收/试车管理、质量监督管理、工程保修等项目管理各个环节设置各相关单位责任矩阵。

例如:项目总体管理相关单位责任矩阵

2.3.2总承包对分包管理的控制协调措施

总承包管理人员在工程实施中,以合同文本为依据,自始至终将其贯彻执行到整个施工管理全过程中去。按合同规定的承包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编制详细、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阶段性实施计划。

各分包方必须编制其详细的分部分项施工组织设计,并报请总承包审批,经同意后才能进行施工。

总承包每周定期与分包单位召开一次协调会,解决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按总承包周计划要求检查分包每周工作完成情况及布置下周施工生产任务。

3、应对企业实际和项目难点,调整组织架构和协调机制

3.1、依据组织战略发展,构建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和适合项目管理方式

企业内部组织采用何种组织结构和机制,应从纵向组织结构和横向项目管理类型两个维度思考。

由设计院转型的总承包企业,其设计部门业务组织形式主要沿袭综合所模式或专业所模式。集中专业优势的专业院所与各工种配置齐全的综合所各有利弊。采取何种形式,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阶段来规划。考虑因素包括企业规模、企业项目管理能力、企业市场经营方式等。在权衡综合所和专业所的的结构布置上,可采取综合所和专业所混合模式。对于综合所中技术力量稀缺、行业技术更新快、技术提升等影响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专业,可以集中设置专业技术研发部,便于技术力量的调配和专业人员业务能力提升。

而目前总承包企业项目管理组织形式采用比较多的是矩阵组织结构形式。矩阵组织结构有分为强矩阵、平衡矩阵和弱矩阵形式。总承包部则是隶属总公司下的与设计业务部门同一层级下的业务部门。

项目管理能力弱、规模小的企业,承接承包项目规模、难度属于中、低水平,可以采取平衡或弱矩阵的形式。由项目管理部门配合综合设计所配置项目协调管理人员做项目的跨部门协调工作。

中小型项目管理可直接由综合所的项目设计负责人兼任,与设计工作同期开展。设计负责人对设计全过程的质量、进度和造价予以把关,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对项目建设方承担总承包设计责任,最终提交的是建成工程。这种模式有效地将前期设计和后期施工结合到一起,保证了整体的设计质量。

像长治污水处理总承包这类大型技术复杂项目,其总承包管理适合采用强矩阵模式。项目由总承包部门委派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管理组织由专职、具有较大职能调动院所级资源的项目经理(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以上层级)和专职管理人员构成。

对于一些能持续承接多个相似、大型、长期、复杂项目的工程企业,可以建立下级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定位特定业务领域的项目,配置相关专业人马。例如在项目管理公司中,对主导专业技术配置精干设计骨干,在前期方案、施工图设计环节进行方案或设计优化,在施工等后期环节严格把关。项目管理公司的优点是目标明确、利于项目控制、资源调度和全面型人才的成长。缺点是由于资源独占,易形成资源的浪费和人员闲置。如果企业在某些业务领域项目来源稳定,周期也较长,收益也稳定,则可以克服项目工程公司的上述弊病。

3.2、分析设计过程,识别管理边界,明确职责分工。

对于涉及多建设方、多设计单位、工程界面交织的复杂项目,有效实施“边界管理”是顺利推进项目设计工作、成功实施项目管理的关键。为此,在设计工作开展以前,通过对设计过程的分析,识别管理边界,明确管理分工,是一项重要且必须开展的工作。

对施工图阶段设计过程的分析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识别出,作为设计总承包方,在这一阶段,项目设计管理工作主要面临两个管理界面,即对业主方(包括有关审查机构)的界面管理和对专项分包如钢结构、污水处理设备(合作设计)方的界面管理。

在识别管理工作界面完成以后,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明确职责分工,开展界面管理工作。在总承包设计初始阶段,明确职责分工,有助于边界双方界定自身工作界限,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初始阶段。

建立主要职责分工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办法,在分工表中,有关各方承担的职责分为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审阅责任()和无责任(×)四种情况,总承包设计方在设计初始阶段,会同有关各方协商、明确并建立这一表格,作为有关各方的行为规范,可以较好起到明确职责分工、避免遗漏和缺失。

表1施工图阶段主要职责分工表

在设计的各阶段,设计界面“大于”工程投资划分界面是必须坚持的分界原则,总承包设计单位对于分包/合作设计项目分阶段提出设计意图、设计原则,与分包设计单位共同协商、拟定设计方案,对提交的成果逐项、逐步进行审查,通过有意识地“越界”设计,抓好过程控制和协调、将不同的设计层面和设计内容融为一体,力求达到“无缝”衔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陆惠民 工程项目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2】BOT+EPC:组织逻辑与行动框架 【M】 张云亭 中信出版社 2014

【3】工程公司矩阵式的矩阵式管理 【J】 刘刚工程设计与应用

【4】EPC、BOT、BT项目风险对比分析【J】 杨明钢铁技术 2006年第2期

【5】矩阵型组织结构在电力环保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J】贺朝铸电力建设 2005年03月

设计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3

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主要具备两大特点:

(1)知识结构全面。采矿工程专业被誉为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的摇篮”,国内绝大多数煤炭企业的总工程师毕业于本专业。作为煤炭企业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的总负责人,总工程师除了要具备本专业采、掘、支护方面的专门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地质测量、机电运输、一通三防、开采沉陷、技术管理等专业知识。因此,必须设置相关的课程。

(2)实践能力突出。采矿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综合能力,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方案设计、图纸操作、实验设计和实施、数据分析与总结等实践能力。

随着国际采矿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采矿工程面临的已经不仅仅只是开采问题,而是如何“科学、合理”的对矿产资源进行安全、环保、有序和高效的综合利用,因此,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由单一的煤矿开采转变为煤与伴生资源的共采,如煤与瓦斯共采、煤伴生油母页岩开采等,这体现了科学采矿和不可再生资源充分开发的理念。

(2)对采矿方法的安全高效要求更加突出,体现安全发展的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先进装备的推广应用,高产高效采矿技术、高资源回收率采矿技术、高可靠性采矿装备和安全技术成为采矿工程专业培养人才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内容。

(3)掌握与环境友好的采矿技术,体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国际化采矿人才培养,响应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因此,为适应采矿技术发展和煤炭行业所需人才培养的新变化,课程体系需要进行新的变革。

一、强化工学基础,拓宽知识视野

本专业新的课程体系中,课堂授课由原来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划分方式转变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大类基础课、专业课(含核心课、限选课和选修课)。

通识教育课是大学的基础教育课程,包含数学、外语、计算机、固体力学基础等,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该类课程学时达到总课堂学时的43%。考虑到煤矿的开采涉及到工程力学领域,为了强化学生的学科基础和未来发展,在学科基础课中,重点加强了力学、工程制图能力培养,以夯实工科基础;除了保留基础的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和弹塑性力学基础等课程外,补充了岩土力学以增强力学领域的知识背景;保留了画法几何、工程制图课程,使学科基础课程达到总课堂学时的15%以上。考虑到煤矿开采全面型人才的培养,地质、测量知识必不可少,因此在大类基础课中开设了相应课程;同时,为适应采矿技术的机械化、机电一体化、数字化,必须强化机电知识的学习,在大类基础课中安排了矿山电工、矿山机械、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运输与提升等4门课程,使大类基础课时占到总课时的9%;通过上述课程的调整,使本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全面扎实,并将人才培养进一步拓展到交通、港口、其他矿山和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此外,新的课程体系中补充了管理、资源与经济、环保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使人才培养适应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并为今后成为煤炭行业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保持专业特色,夯实业务基础

课程的设置应首先保障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即成为合格的采矿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确保了采掘工艺、矿压、通风与安全等课程及课时,保障了专业知识的全面深入,保持采、掘、支护、一通三防等采矿知识的全面性和特色。同时,为了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每门课程均组建了3人以上的课程教师团队,由具有博士学位的正教授担任主讲教师,配备教师担任实验指导任务和课程设计任务。

为了适应矿山设计的数字化,在工程制图课程的基础上,在专业限选课程中增加了采矿CAD的课程,并在毕业设计中专门安排了计算机图纸绘制和手工图纸绘制的内容,以确保学生既拥有手工制图能力,又具有数字化设计的基础和能力。

为培养学生适应科研工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工程数值模拟方法,增加了数值计算方法课程,培养学生利用FLAC、UDEC等通用软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实践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课程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共同完成的。

在课程设置时专门加强了实验教学环节。在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中,均配套建设了至少一周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并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取代实验员);增加设计类、综合类实验环节,减少演示类实验学时,课堂教学配套的的演示类实验只有24学时(折合1.5学分,占总学分的1.6%),上机和其他操作类达到160学时(折合10学分,占总学分的5.1%)。为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并结合安全开采、与环境友好开采、可持续开采的特色要求,我系陆续建立了充填开采实验室、水患威胁煤层开采试验系统、煤与瓦斯共采实验平台等。

课外实践教学环节达到了43周,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其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22%。为此,我系与国有大型企业密切协作,先后建立了1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31个本科教学实习基地。在实习教学过程中,采用2~3人的小组制取代班级制,保障现场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

通过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教学课程,使用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时达到总课时的29%,有力地保障了实践能力培养。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速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采用多种手段,在正常教学秩序中融入研究型教学内容。其中,主要的研究型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科研试验训练。我系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优先结合国家纵向科研课题展开。从2009年开始,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学生达到全体学生的80%,并正在扩展到所有学生。从2009年2011年,本科生结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发表了学术论文22篇,其中EI检索9篇。从2011学年开始,我系教师科研试验活动向采矿工程专业所有本科学生开放,鼓励参与,并建立了奖励学分机制。

四、结语

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保持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教学的合理课时分配,建立了适应科学采矿人才培养的模式,本科生培养质量良好,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100%,保持全校领先地位。

随着现代采矿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本文探讨了我校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今后将继续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遵循科学采矿的原理,努力完成合格人才培养的任务。

设计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580103数控技术专业 教学国家标准 实施 反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010-03

尽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数、招生数、毕业生数都已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高等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方面一直没有国家统一的标准要求,这使得高等职业学校在实施专业教学中无标准可循,人才培养水平也参差不齐,难以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新的形势下,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显得尤为迫切。为了加强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2年12月,关于印发部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2〕217号),试行了第一批涉及18个大类的410个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

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学习并参照执行,争取在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大幅度提升。教育部希望在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的试行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逐步完善。依据2012年12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580103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本地实情,开展执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的系列实践,对执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估,对实施各环节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汇总和分析研究,达到既为教育部对该标准的修订提供借鉴又切实提升专业教学基本建设水平,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 580103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内容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580103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共有以下十部分内容: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证书、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等。专业教学标准要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对接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突破学科化体系框架,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专业教学标准还推行基于企业工作岗位实际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加强“教、学、做”一体化,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二 执行580103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的系列实践

1.开展专业调研工作,找准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

从数控技术专业调研入手,准确把握本地区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选择行业内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流程相对完整的典型企业进行调查,通过信函调研、电话访谈、网络调查、文案调查、实地访谈、问卷调查、召开专家访谈会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等调研方式,了解专业发展前景、服务领域、市场需求容量;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岗位能力、岗位发展等。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该专业的调研区域以乐山、眉山两地市场为主,四川其余区域及省外为辅;调研范围涵盖区域内相关行业与企业、人才交流中心、主营公司或产品销售市场,省内同类专业院校、应往届毕业生等;调研对象包括行业专家、行业协会及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生产企业负责人、总工程师及部门主管,检测与认证机构相关人员;生产企业的研发人员、车间主任、技术人员、工段长、操作工;用人单位企业负责人、人事主管、运营管理人员等;全省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同行。通过专业调研工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找到最充分的依据。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数控专业在调研区域的就业职业领域为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管理、质量检验、产品营销等,工作岗位有普通机床操作、机械设备维修、机电设备营销、数控工艺员、数控编程员、车间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品质主管、营销主管等。

2.制定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依据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区数控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调研,制定乐山职业技术学院580103专业

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580103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如下:

3.制定专业课程标准,让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明确本课程与前导、后续的其他课程的关系,明确课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等教育目标,明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明确课程考核评价方案,明确教材选用、教学基本条件、专业教师要求、实训(实验)室设备配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实施建议。特别是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的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以项目化的方式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促使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4.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

在高职教育探索新的课程模式的过程中,融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脱颖而出,它不仅代表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更成为高职教育摆脱学科型课程束缚、推广与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最为广泛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但目前学生的动手技能欠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既然拥有知识不等于拥有技能,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而技能则是必须要训练的。那么,课堂教学环节就应该设计一系列与生产一线实际岗位相关联的工作项目和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训练和提高技能。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提高整体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在提高技能的同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达到最佳的职业教育效果。另外,项目应是与实际相连的,能将现在和未来的学习联系在一起的载体,项目来源于生产一线的岗位任务,经过教师的设计加工,使其能承载教学功能。各项目中要体现相应的课程内容、要体现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

以专业核心课程《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为例,项目的设计依据从单一项目到综合项目、体现能力递进,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思路,设计课内完成的项目(A类项目),也要设计让学生课外完成的B类项目,以培养其学

习的迁移能力。课程内容项目化设计如下:

项目名称 子项目名称 任务名称 结构特征 学时 项目类型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 阶梯轴类零件车削加工 传动轴工艺文件编制 外圆/台阶/端面 4 A类入门项目(课内实施)

传动轴数控程序编写 外圆/台阶/端面 4

传动轴数控车削加工 外圆/台阶/端面 4

曲面轴类零件车削加工 模具心轴数控车削加工 圆弧/外圆/台阶 4 A类主导项目(课内实施)

定位销数控车削加工 圆弧/外槽/外螺纹 4

手柄数控车削加工 圆弧/外槽/外螺纹/台阶 4

螺纹轴数控车削加工 圆弧/外槽/外螺纹/锥度 4

堵头数控车削加工 圆弧/外槽/外螺纹/中心孔 4

轴套类零件车削加工 圆头轴套数控车削加工 孔/锥度/台阶/外螺纹/外槽 4

球头套数控车削加工 孔/圆弧/内螺纹/内槽 4

带轮与手柄配合件数控车削加工 孔/锥度/圆弧/内螺纹/内槽/外螺纹/外槽 4 A类综合项目(课内实施)

典型零件数控

铣削加工 平面凸廓类零件铣削加工 凸模数控铣削加工 平面/侧面 4 A类主导项目(课内实施)

平面型腔类零件铣削加工 凹模数控铣削加工 轮廓/型腔 4

孔盘类零件铣削加工 凸块数控铣削加工 孔/平面/侧面 4

上模座板数控铣削加工 孔/轮廓/型腔 4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中心加工 板类零件加工中心加工 凸模固定板数控加工中心加工 孔/轮廓/型腔/平面/侧面 B类项目(课外实施)

合计 60

5.对专业核心课程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及考核验收

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步骤是遵照先设计后实施的指导思想,教师首先对课程进行项目化的整体设计,然后对课程进行项目化的教学单元设计,在准备好充分的素材以及各方面的教学条件成熟时,才可以实施项目化的课程教学。

对实施项目化教学课程的考核验收包含项目化课程实施过程评价、教师项目化课程教学素材检查、项目化课程教学质量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项目化教学课程的实施总结汇报及答辩等几个环节。

6.专业教学保障研究

根据项目化课程设计以及实施过程的反馈,对现有专业师资、设备、教材、学生配合、管理支持等专业教学保障条

件进行研究,通过完善、改进,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学基本建设水平,促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更大的提升。

三 对执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估

为更好地服务于学院的招生、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等环节的工作,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学院全面开展学生就业社会评价反馈调研工作,业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就业反馈工作体系。数控专业建立就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数控专业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就业课程开展情况、学生工作实践情况、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毕业生求职案例、突出问题的重点分析等汇总而成的分析报告,为人才培养的创新调整提供依据。

第三方评价体系对于数控专业了解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第三方评价还保证了“就业教育”“就业服务与管理”与“人才培养”进行有效沟通与衔接,形成源头抓起、终端反馈的回路,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

1.采集在校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反馈

期末,用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的方式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其中,对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的创新教学模式——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评价,要通过《教学质量学生问卷调查表》和学生写的项目完成总结,来分析学生的能力提升情况。

2.采集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

通过《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质量调查表》以及实习手册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写的实习鉴定,了解用人单位对我院本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的总体评价,从而明确专业教学需改善的地方。

3.引进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机构的评估

麦可思是专业的得到政府、学术界、商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认可的,具有良好公信力的中国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对学院应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有助于我们了解数控技术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基本去向、就业数量、就业质量;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母校的满意度;毕业半年后基本工作能力和核心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度;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有效性评价,学业成绩对就业的影响,毕业生对教学改进的反馈等来自社会的信息反馈,客观、全面地评价实施效果。

四 对实施各环节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汇总和分析、研究

收集实施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各环节反馈信息,对反馈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开展分析、研究,建议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可以在以下方面逐步完善:(1)就业面向:增加“数控设备管理(调试、维护、维修)”;(2)知识要求:增加“材料热处理知识”;(3)技能要求:增加“能阅读本专业相关的外文书刊、资料”;(4)素质要求:增加“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意识、职业道德”;(5)选修课程:增加“数控线切割加工技术及应用、数控宏程序编程、模具设计与制造、液压与气动、现代制造企业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营销、生产管理”等;(6)教材:增加“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部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五 结束语

对580103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的实施研究,有利于收集、反馈实施情况、提出意见与建议,达到让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逐步完善的目的,为教育部对该标准的修订提供借鉴,也能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教学的基本建设水平,切实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马雪峰.数控编程实用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刘育锋、尹存涛主编.部分国家职教教学内容改革新动向及对我国职教课程改革新启示[J].职教论坛,2008(2)

设计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5

一、关于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和标准的修订。

这是行业的一件大事,企业关注,管理部门关心。*年以来,建设部围绕着贯彻行政许可法,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明确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对企业的资质管理规定进行了修改。目前,几个规定已经经部常务会原则通过,将于近期颁布。企业资质标准的修订,对于引导企业的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部本着局部调整、稳妥推进的原则,*年启动对设计标准进行全面修订,*年下半年启动对施工企业的特级资质标准进行修订。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了新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和《工程设计综合资质标准》,现已正式施行。为进一步统一认识,更好的执行新标准,下面从为什么修订标准,总的指导思想和思路,主要内容变化,以及新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总体要求作一个介绍。

首先,为什么修订这个标准。原《建筑企业资质标准》和《设计企业资质标准》都是2001年制定的,现在的形势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需要重新进行修订。

原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与现在形势发展要求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适应的问题:

一是考核的指标设置不够合理,不适应引导企业的技术进步。原特级资质标准是在一级资质标准的基础上,仅设置了注册资本金、净资产和工程结算收入三项经济类指标,对企业的管理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社会信誉,融资能力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考核指标,难以全面考核作为行业最高级别的企业应具有的实力和水平。在原资质框架下,一些企业为了进入特级企业行列,比较注重追求企业规模,对企业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重视不够。根据*年底我们对146家特级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在146家特级企业中,年科研经费支出占营业额的比例低于0.5%的企业有86家,占企业总数的58.9%,低于50万的有16家,低于30万的有13家;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开发研制过企业工法或专有技术。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单纯的经济类考核指标已起不到调控行业结构的作用。不少企业为了取得特级资质,不是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而是通过几家企业简单合并拼凑规模,反映在资质管理上,就是申请特级资质的企业逐年增多,特级企业数量增长过快,目前特级企业已达264家,大大超过我们当时设想100家的规模,如此发展下去将失去特级企业作为行业排头兵的引导作用。

二是原标准在专业划分设置上还需改进。由于当时的专业部门较多,专业划分过细,限制了实力很强的企业的活动空间,不利于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的跨行业发展。原标准设房建、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电力、矿山、冶炼、化工石油、市政等十个类别,这种专业设置带有一定的按行政部门划分的痕迹,容易形成行业壁垒,不利于有实力的大企业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如公路工程和市政道路工程,从工程性质和技术要求上说差别不大,通用性很强,但因为是两种资质类别,拥有市政工程施工资质的企业就很难进入公路建设市场,反之也一样。

目前取得各类特级资质的企业比例为:房建、公路、铁路3个专业占特级企业总数的84.8%;另外7个专业仅占15.2%。这个比例说明一些行业特级过多,容易产生过度竞争;一些行业特级太少,容易形成行业垄断。大量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由于资质标准的局限不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只能在本行业中同较低资质的企业在低水平上抢夺低端市场。根据我们的调查,146家特级资质企业在*年中承担的工程项目总数为100674项,总结算收入为13116.95亿元,平均单项工程规模为1300万元左右,这个规模是三级企业就可以承担的工程。个别特级企业平均承担的最低单项工程规模在500万元左右,可见相当数量的特级企业处在低端市场,难以发挥大型企业所具有的资金、技术的整合能力和开展工程总承包能力。

由于当时条件不成熟,原工程设计标准中虽设立了综合标准,但没有制定具体内容,也未实施。

这次工程设计标准是整体进行修订的,其中重点制定了综合资质标准。原工程设计标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原标准层次需要完善。原标准中虽然设有综合资质,但没有具体内容,也没有实施。对一些信誉好、实力强的大型工程公司在向相近行业拓展时,要首先申请相应行业资质,并且要从乙级做起,发挥不了工程总承包的能力。

二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规定也需要调整。原工程设计标准里对技术人员的数量要求是比较多的。随着设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设计软件等的普及应用,设计效率大大提高,原标准对企业的专职技术骨干要求是不少于80人,企业负担较重。还有对注册人员的要求应以行业实际需要,这方面也有不足。21个行业中均要求配备至少2个一级注册建筑师、4个一级注册结构师,有的行业如海洋、公路、通信、石化、煤炭等不需要这么多注册建筑师或结构工程师。

三是没有明确对注册职业人员的要求。除对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工程师有要求外,对已经启动的公用设备等10个专业的注册工程师都没有要求,这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以及注册工程师执业制度的推行。

第二,修订标准总的指导思想和思路。

这次规定和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行政许可法》,建立便民、高效、规范、依法行政的建设行政许可管理体制。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推进行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修订标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低端准入、高端放开”和“两个突出、两个淡化”的原则。“低端准入、高端放开”对企业来讲,既要严格市场准入,在一定条件下又要适当放开,也就是凡进入市场的企业都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中小企业符合哪类标准干哪类活,不得突破承接业务范围,而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企业达到特级标准或综合标准的,在相应的工程类别范围内可放开承揽业务,不必单独领取各专业类别的证书。“两个突出、两个淡化”是指:在标准中适当突出对企业科技进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如施工企业增加了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企业技术中心的要求;减少对企业经济类指标和机械设备指标的要求;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力求促进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设计企业共同发展,提高设计行业整体竞争力。对实力强的大型设计企业达到综合资质条件后,可以承接所有行业的设计业务。在考核上突出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大型设计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调整,使大型设计企业向总承包或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发展,增强竞争力。工程设计标准虽然保留21个行业的划分格局,但合理合并设计类型,对不尽合理的具体内容事项进行调整;量化考核指标,明确和简化审批内容;增强了考核的可操作性,重点考核设计企业信誉、基本技能和内部管理能力;突出考核设计企业信誉、基本技能和内部管理能力;突出考核主要专业技术人员个人注册职业资格、主导专业中非注册人员的个人业绩。

总之是要通过资质标准的引导作用,使企业注重科技含量的增加,注重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逐步形成具有资金技术密集、管理先进、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建筑业龙头企业。同时,推进高端企业与国际惯例接轨,转变现有设计、施工分离的组织模式,为开展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总承包企业创造条件。

新修订的《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设置了4个方面的考核指标:1、企业资信能力;2、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3、科技进步水平;4、代表工程业绩。

设计综合资质设置了三个方面的考核指标:1、资历和信誉;2、技术条件;3、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第三,修订后的标准与原标准相比的主要变化:

一是突出了对建筑企业整体资信能力的要求。《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从过去单一考核建筑企业的静态财务状况转变为考核建筑企业的整体资信能力。在保留注册资本和净资产两个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银行授信额度指标,综合考核企业的社会信誉、资本实力和融资能力;为了使标准更加便于操作,取消了原标准中工程结算指标,增加了企业上缴营业税额作为新标准的考核指标。

《工程设计资质标准》除了原有的考核指标外,增加了企业实际能力的考核,如营业收入或企业营业税金及附加在行业内的排名情况(全国设计排名连续几年内50名以内),具有2个行业甲级资质,具有设计、施工、监理方面的注册人员(就是在设计类企业里增加了建造人员),具有专利或专有技术、具有获奖工程、参与国家标准编制等。这些归纳为“资历和信誉、技术条件、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三个方面。

这样可以使企业从设计方面向工程总承包延续(增加了对建造人员的要求),可以使施工建造类企业向设计企业延续(增加了对设计力量的要求)。总的来说,既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又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这些标准都是从发展工程总承包,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排头兵的形成来制定的。

二是突出了对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据调查,当前特级企业职工总数规模平均在万人以上,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平均只占职工总数的8-9%。为转变现有特级企业人员数量多、技术和管理人员比例偏低的情况,同时考虑到建筑活动固有的流动性和阶段性特点,提高了施工总承包企业骨干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如要求企业注册人员达到50人以上,而不再对企业一般人员进行考核,目的是引导企业技术、管理和劳务分开,集聚技术、管理人才,成为人才密集的管理型、技术型企业。为使特级企业逐步具备开展工程总承包的条件,特级标准对特级企业提出具有相应甲级设计单位的技术力量的要求,使特级企业逐步具备现实与国际工程公司接轨的可能。设计标准中简化了对注册人员的考核,对注册人员在业绩方面不再进行重复考核,对主导专业非注册人员要参照注册人员条件进行考核。

三是突出了对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考核。特级建筑企业和综合工程设计单位要在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工艺和工程技术研发、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等方面在全行业起带头作用。因此标准中专门设定了一些具体指标,如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科研经费投入、专有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等。

四是《标准》进一步强化了代表工程业绩。工程业绩是企业整体经营情况、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标准中仍将代表工程业绩作为考核特级企业和综合设计企业的一项重要指标,并适当提高了代表工程的标准。同时,针对当前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标准中还将国外业绩都纳入考核,目的是引导建筑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这是很有意义的,比如设计企业申请施工资质时没有施工业绩,但它只要进行过工程总承包就可以计算他的业绩,包括仅在国外从事过工程总承包的企业。

五是《标准》对特级企业承包范围进行调整,对综合设计企业承包范围全部放开(即取得综合资质后,不必再申请其他资质)。扩大承包范围后,有人担心企业行为是否规范,质量安全是否有保障。对这一点,我们进行过认真研究,也充分听取了有关专业部门的意见。我们将原特级企业资质划为两类,只要取得一项资质就可以在相关的类别里进行发展而不用重新申请领证。对照国外的大型承包商和工程公司,没有只在一个领域发展的企业,均是在多个行业中具有设计施工能力和承包市场。所以我们首先要从政策法规制定上着手,取消政策障碍,这些大企业才能发展起来。这在法律上没有障碍,至于在实际施工工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有《质量条例》、《注册建筑师管理条例》、《注册工程师管理办法》等其他法律法规进行追究。

在标准的范围调整上,我们也注意到,特级企业在发展上还是要具有一定的规模,不能500万、1300万的工程都去做,应该给中小企业留出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对特级企业承揽房屋建筑工程的规模进行了限制。特级企业在承揽房屋建筑工程时,规定承担施工单项合同额3000万元以上的工程。大家讨论也认为目前这种政策是有好处的,避免特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同一平台上竞争,使中小企业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还可以减少转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另外,我们给予特级企业从事本专业各类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的权利,发挥了企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通过企业提供的技术咨询服务,也可以带动其他企业提升层次。

第四,对具体实施特级资质标准和设计综合标准年企业的总体要求。

对新修订的资质标准,在具体实施的做法上,我们不进行换证、就位,而是采取稳步推进、平稳过渡的办法。根据测算,现有260余家企业中,仅有50多家能够达到新标准,因此我们给了三年的过渡期。三年内,原有特级企业可在原规定的范围内承接任务,三年后根据它们能达到的标准,该是什么级别就是什么级别。

工程设计标准从之日起实行。因为工程设计标准从人员上来讲是比原来标准人员要求少了,所以过渡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随着日常受理资质申请的变动,按新的标准审查。

目前,个别地区,甚至包括管理建筑业的负责同志对标准修订不是很理解,甚至在报上发表一些意见,对为什么资质标准调整不清楚,认为我们又重新增加了资质等级。我想如果我们管理者思想不清楚就不会很好的做好这项工作,就不会正确的引导,达不到标准修订的目的。设计、特级施工、监理和招投标都修订了标准,标准的宣贯工作还要分头进行。另外,我们也按《行政许可法》对各类的《资质管理规定》作了初步修改,在时间上做了要求,在程序上进行明确,权限上尽量下放到地方。比如除几个工业部门以外,将设计乙级下放到地方;在变更上,原来部里17项权限,现在下放15项。在权限下放后还要明确职责,地方负责哪几个指标,建设部负责哪几个指标,地方负责的指标就不用重复上报了,减轻企业的负担。今天,我先把标准的修订向大家讲一讲,希望大家统一认识,把这个工作做好,希望我们的这次调整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关于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统计调查制度的工作。

这是建设领域很重要的一件工作。今年3月,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建设部编制并印发了《建设领域竣工工程工程款支付情况调查制度》,要求各地从7月份起对*年以来竣工工程的工程款支付情况进行调查统计。

(一)拖欠工程款的调查统计是一项非常严肃重要的工作。三年来,我们为了确定拖欠工程款基数付出了很多劳动。一开始,有关部门提出的拖欠工程款总额初步是3600亿,经过我们逐个项目进行调查分析,只有1860亿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拖欠工程款,其他部分都属于在建工程、账面往来、应收未收款、质量保证金等,不属于拖欠工程款。为了巩固清欠成果,监督新欠的发生,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经国家统计局批准,我们出台了这项调查统计制度,各地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一试行两年的统计制度,对于搞好建设领域的经济形势分析,对于加强新欠的监督,对于清欠成果的巩固,对于规范建筑市场、加强长效机制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地要重视和抓好统计制度的落实。

(二)新印发的《建设领域竣工工程工程款支付情况调查制度》的主要特点:一是调查的对象是具体的工程项目,按项目进行统计;二是明确调查统计范围是已竣工的工程,对仍然在建的项目不列入统计范围;三是由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分包企业进行申报(劳务分包企业不申报),并将总包和分包分开进行计算,不重复累计;四是统计调查制度为半年报表,每年的7月15日前和次年的1月15日前,按照项目属地化管理原则,由企业逐项上报,业主认可,项目在哪个省(区、市),就由哪个省(区、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三)对落实统计调查制度的几点要求:

一是这件事由建设部负责组织,各省市建设主管部门实施,并负责督报与数据审核,务必要做好组织督导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数据准确及时上报。

二是各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对企业填表的培训。要求各有关企业认真阅读《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明确调查范围、调查内容,按规定要求如实填报。对于发现企业瞒报、漏报、虚报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并进行通报批评,记入诚信档案。我司将在6月份组织对各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

三是未按合同约定支付的工程款是《建设领域竣工工程工程款支付情况调查制度》调查的最重要内容,明确它的认定方式,认定的依据就是合同,只有按照合同的约定应该支付,而实际上未支付的工程款,才能列入统计范围,至于甲乙双方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垫资款、保证金(政府投资工程是不允许垫资的)等,在未到合同约定的支付时间以前的,均不能列入统计范围。

四是建设单位要对施工单位填报的数据进行盖章认可后方可列入统计范围。建设单位没有认可的,需要具备法院、仲裁机构或合法的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工程款认定文件,才可列入统计范围。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上报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审核,对于符合统计要求的数据进行认可上报。

设计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旅游业;专利;专利地图

一、问题提出

技术和知识的日新月异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产业界正积极探索将技术应用于旅游业,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近十年来,我国与旅游业相关的专利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专利作为最先进技术的载体,是衡量旅游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指标。对旅游业专利的剖析,能够揭示旅游业技术应用水平和技术累积的轨迹,为旅游业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也有利于旅游业专利的产业化发展。

国内旅游业专利研究视角大多局限于知识产权法,如刘敢生认为由于旅游产品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其知识产权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并提出旅游产品创意的不可专利性。叶东蕾以旅游商业方法专利的申请和诉讼案例为根据,提出商务方法将重塑旅游产业链,并呼吁旅游企业抢注商业方法专利。李正华指出由于旅游业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使得旅游经营管理中存在较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法律漏洞,如旅游业专利的仿冒问题因打假力度不足使得具有专利权的旅游工艺品仿冒较猖狂。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视角,以专利地图理论为依据和方法,深度挖掘旅游业专利中所蕴含的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信息。

二、专利地图理论及其分类

专利地图(Patent Map)是一种专利分析方法和表现形式,通过对专利文献中包含的技术信息、经济信息、法律信息以系统化的方法搜索、筛选、分类、归纳,将蕴含在专利数据内的大量错综复杂的管理与技术方面的信息和分析结果以各种直观的图表形式反映出来,具有类似地图的指向功能。专利地图可以分析技术分布态势和发展方向,是一种搜集、整理和利用专利信息的工具,对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发明人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研发管理提供关键的信息指示作用。

根据分析的重点与目的,目前专利地图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专利管理地图(Management PM)。主要服务于经营管理,通常包括历年专利动向图、技术生命周期图、专利引用组谱表、国际专利分类(IPC)分析图;第二类是专利技术地图(TechnicalPM)。主要服务于技术研发,为研发中的回避设计、技术地雷、技术挖洞等战略提供重要信息依据和参考;第三类是专利权利地图(Claim PM)。主要服务于权利范围的界定,将专利权利要求作为主要的分析指标。对于旅游业专利的分析,采取专利管理地图分析,对专利数量、专利发明人、技术生命周期和IPC进行归纳分析。本文根据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所能获取的信息,借助MicrosoftExcel软件,对旅游业专利分析将采用时间变化趋势分析、技术成熟度分析、IPC分布结构进行分析。

三、旅游业专利地图制作与分析

首先,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为信息源,以“旅游”为关键词,以摘要为检索项进行初次检索,形成初始专利数据库;然后,经过人工筛选去掉不符合主题的数据,最后得到本次专利分析所使用的旅游业专利数据库。统计时间年度为1987年-2007年,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07年12月26日,共检索到277篇专利文献。

1、历年专利数量动向图

(1)旅游业专利申请总量总体上呈增长的趋势,但增长极不平稳

从图1可以看出,旅游业专利申请总量在1987―2000年间增长缓慢,每年增长量不超过lO件,但从2000年后增速明显加快,2002年出现一个增长峰值,之后又出现下降与停滞趋势,2007年再次出现专利申请量激增,当年达到50件。

(2)旅游业专利以实用新型类和发明类为主,外观设计专利数量偏少

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个维度可以看出旅游业专利申请与授权的基本格局。由图2可知,1987年至2007年,实用新型总数占专利总数的52.71%,发明专利占到44.04%。从1987年至2001年,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每年总量一直未达到10件;从2002年起,总量均保持在10件以上,但增长缓慢,2007年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申请总量才分别达到25件和24件。外观设计数量较少,仅占专利总数的3.25%,除在2001年和2002年产生2件,1992年、2004 2007年各产生1件外,其余年份均为零。

(3)非职务申请占3种专利数量的绝大部分,职务申请数量较少,其中旅游企业更少

旅游业专利以非职务发明专利为主,共267件,占申请总量的85.03%;职务申请共47件,仅占申请总量的14.97%。其中,在发明专利申请中,非职务申请114件,职务22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非职务申请140件,职务24件;外观设计专利中,非职务申请13件,职务申请仅1件。从2001年起,职务申请与非职务申请的差距以两位数速度逐渐拉大,非职务申请增长迅速,而职务申请增长缓慢(见图3)。职务申请中,企业申请36件,其中仅有两家旅游企业――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旅游畜力车实用新型专利)和浙江省舟山第一海运公司海山旅行社(旅游纪念用仿石体及其模具实用新型专利);高校申请9件,且多为理工类大学工科专业,尚无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所发明的旅游业专利特点是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旅游业,解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化发展等问题,现实应用性较强;政府部门申请2件,分别是钦州市旅游局(与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共同发明远离海岸的深海乐园发明专利)、宁波市滨海区第二轻工业局(盒式纪念品实用新型)。

2、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1)技术生命周期图

创新技术周期大致可以分为技术引入期、技术发展期、技术成熟期和技术衰退期,从旅游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图(见图4)可以看出,1987~2000年,处在技术起步期,旅游业领域内专利研究者较少,研究成果较少;从2001年起专利申请数量和申请人数均大幅增长,说明旅游业专利正处于发展期。应加大研发投入,吸引更多力量进入旅游业技术市场,研发产品导向型专利。

(2)技术发展程度计量分析

计量分析专利文献统计参数可以度量技术周期的不同阶段,主要的统计参数如表1。

旅游业专利分析情况表明(见图5),技术生长率ν从1992年~2007年波动较大,1994年达到最大值后连续4年下降,1999年开始缓慢上升,2004年-2006年出现起伏,2007年呈现增长趋势,表现出微弱的生产特性。技术成熟系数α整体上呈上升趋势,1994年达到高峰,1994~1998年略有下降,2005年以后开始增长,表明旅游业专利技术尚未成熟。技术衰老系数卢没有表现出下降趋势,总体上是在起伏中上升,没有体现明显的技术衰老特征。新技术特征系数n的变化规律与α基本相同,表现 出一定的新技术特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旅游业专利技术仍处于生产时期,与技术生命周期分析结果相同。

3、IPC分类图

旅游业专利在国际专利分类(IPC)中的分布较广,遍及A(生活需要)、B(作业,运输)、C(化学,冶金)、D(纺织,造纸)、E(固定建筑物)、F(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G(物理)、H(电学)8大类。由于旅游业的关联性较强,所涉及产品类目较多,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行业分类,不利于专利文献的检索和专利情报的搜集和于旅游业研发投入和研发方向的确定。因此对旅游业IPC分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旅游业发明专利IPC分类情况

根据所检索的旅游业专利文献,将旅游业发明专利的IPC分类进行了具体归类。将旅游业划分为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和设备、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4类二级指标,其中旅游产品又具体划分为旅游景观、旅游景区、旅游纪念品等9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下面继续进行细分出四级指标,具体的分类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旅游业发明专利以旅游产品类专利为主,共49件占全部发明专利的40.16%,分布在A、B、E、G、H类,其中以旅游工艺品类发明专利居多,主要为仿玉石工艺、雕刻工艺、印刷工艺、仿景点工艺相关的专利;科技含量水平较高的虚拟旅游类发明专利以及单环场镜头影像系统无死角无扭曲全景浏览类发明专利数量较少。

旅游服务类发明专利占全部发明专利总量的21.31%,主要分布在E、G、H类,其中导游服务类发明专利居多,包括GPS导游系统、网络信息导游、智能讲解系统、电子音像导游、导游机,主要分在G、H类,技术含量较高。

旅游管理类发明专利占全部发明专利总量的16.39%,主要分布在G、H类,涉及GPS、GIS旅游团队管理、网络管理系统、数字旅游管理系统、旅游门票;旅游编码、旅游信息查询。

旅游设施与设备类发明专利占全部发明专利的11.48%,集中分布在A、B、E、G类,主要是与游乐设施、登山工具旅行或野营装备、旅游索道、游乐船、娱乐宫、风景区标识、语音翻译机、模拟景观装置相关的发明专利。

(2)旅游业发明类和实用新型类专利IPC分类的主要分布情况

旅游业专利IPC分类雷达图(见图6)显示,旅游业发明专利集中分布在G、E、H、B类,其中G类专利最多,共36件,占122件发明类专利总数的29.51%;24件H类专利,占19.67%;23件B类专利,占18.85%。实用新型类专利主要分布在A、B、G、H三大类,其中B类专利最多,共64件,占43.84%,其次是G类专利,占24.66%,15件H类专利,占10.27%。表明旅游业专利的技术主要是物理、机械类,科技水平较高的电子类数量很少。

旅游业发明专利IPC分类主要集中在B44、E04、G06、H04类(见图7)。E04(建筑物)类发明专利最多,主要是与主题公园、旅游景点建筑及旅游设施设备等旅游业相关的发明专利;其次是H04类专利,有23件,其中有10件H04B(传输)类专利,5件H04M(电话通信)类专利,主要与导游信息系统、导游设备、导游方法等有关;有1件H04N(图像通信)类专利,是与全景浏览相关的专利。G06与H04类专利所涉及的先进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语音技术、射频技术、GPS、GIS技术等,这对于提高旅游业技术水平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旅游业实用新型专利IPC分类主要集中在A45、B44、B63、G09、H04类(见图8)。B63类专利最多,27件,占B类实用新型专利的42.19%,主要与旅游设备(游艇、游船、旅游潜艇)有关;G09类共16件,与导游设备(导游器、导游机)相关的专利;15件H类实用新型专利全部属于H04类专利,其中11件属于H04B(传输)类与导游设备(导游机、讲解设备导游系统)相关的专利,这部分专利所涉及的技术包括电技术、数据传输技术、GPS等。A45类专利有14件,是与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具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B44类专利13件,与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景观相关。

四、结论

1、我国旅游业专利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技术含量增加

从1987-2007年,尽管旅游业专利申请总体上增长不平稳,历年专利申请数量较少,但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来,增长幅度逐年加大。旅游业专利以实用新型为主,近3年来,发明专利增长较快,总量超过了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数量过少,且停滞不前。

2、旅游企业、教研机构申请专利数量少、技术含量低

非职务申请专利占绝大多数,职务申请与非职务申请数量相差悬殊。仅有两家旅游企业各申请了一件实用新型专利,这表现出旅游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发明创造积极性不高,技术水平较低。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及粗放式、劳动密集型的增长方式不利于企业的培养以及旅游业技术进步。

3、职务申请中理科高等院校占优势

主要原因是现行的旅游教育模式、经营模式不利于从业人员和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旅游经营与管理较少地关注旅游供给和旅游生产;其次,高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时间多用于理论学习,缺乏相关的旅游实验室,缺少操作能力的培养。

4、旅游业专利反映了信息时代的大背景

尽管技术含量较高的专利在旅游业专利中的比重较低,但在G06F(电数字处理)和H04(电通信技术)分类中,基本涉及信息技术、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语音技术、射频技术、GPS、GIS技术等相关技术。职务申请中,属于制造业、电子、信息、科技产业的企业占了职务申请数量的绝大多数。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数字科技相关的公司将本公司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旅游业,充实丰富着旅游业专利技术,这些专利技术的转化必将大大推动旅游业技术发展步伐。

5、旅游业发明专利作用显著

针对导游服务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与导游服务相关的发明专利数量较为可观,解决了导游服务中存在的讲解、游客走失、旅游团队组织等问题。其中,针对导游讲解问题的导游机、智能讲解系统、网络信息导游、电子音像导游和导游系统等发明专利占发明专利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景区、景点,无疑会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品牌价值,与此同时,这些技术也对传统的导游服务发起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