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音范例6篇

中文注音

中文注音范文1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我从以下几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中,让初中生感受"儒""道"文化的哲学思想

    我们的传统文化("儒""道"思想)倾重于中庸,天人合一。孔子的"克己复礼",老子的"道常无为而不为",体现"和,淡、空、静"的理念。中国的传统音乐受到"儒""道"哲学思想的影响,重视单线延伸,蜿蜒游动的横向线型织体思维,努力单纯委婉,深邃渺远的富有韵律感的音响效果,在表现形式上以线条横向展衍为主;在表项内容上,以表意为主。例如:《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借景写意,以景抒情,表现心物和谐,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意境。把人的精神品格糅入到音乐之中,又把音乐融化进人的心灵感受中,使人获得一种幽深的感悟。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意境",体会儒家"不怒不争"、"和平中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 普及音乐艺术,开发初中生的音乐潜能

    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音乐艺术的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教育,只有当音乐教育真正遵循着音乐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来实施时,音乐教育才能成为审美教育。因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适宜每个初中生音乐潜能开发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促使初中生音乐智能的开发,推动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发展心理学专家加登纳认为: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在幼儿期内,正常的儿童又能唱又能咿呀学语,他们能发出个别的音,产生起伏的式样,甚至能模仿别人所唱的有韵律的式样和音调,这说明初中生在幼儿期就具有音乐方面的"前能力"。

    3 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初中生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老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觉学习音乐的不竭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助动剂,是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因此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学生体验人文内涵的突破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走上学习音乐的康庄大道。

    为激发学生有意注意及无意注意,可以采用多样化形式。在方式方法上,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灵活多变,力求"生动有趣",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参与中来。音乐是一种运动的艺术,表现的艺术,每节课都应力争做到"开篇趣在先","进程趣更浓","结束趣有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借用投影仪、录像、影音、绘画、舞蹈、游戏、律动等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形象直观的把内容、题材、情绪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

    另外,我还尝试用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1)律动教学:音乐产生律动,使音乐形象化。律动教学培养学生听到音乐后产生全身的动力,通过身体运动对音乐加以反映,通过积极的参与活动,促进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造力的发展。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表演。音乐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安安静静地听音乐或是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而是跟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补充。边唱、边跳、边欣赏、边表演,动静互补相辅相成。

    (3)音乐游戏教学:音乐游戏是以唱歌、舞蹈、音乐欣赏等为基础设计的游戏,它将音乐和游戏合为一体。在音乐游戏中,学生们随着音乐不同而改变着。所以,在音乐中得到情感的升华。我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很多有意思的比赛游戏,让他们都能参与进来感受音乐。比如:"课堂歌咏比赛","学校十佳歌手"等等。

    (4)流行音乐:激发兴趣。流行歌曲与时代共存,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更是一个巨大的音乐宝藏,是我们音乐教学可利用的丰富资源。流行歌曲的优势显而易见,歌词浅白,易唱、易记,配器效果鲜明,有感染力,创意新奇。虽然流行歌曲中肤浅、媚俗的内容客观存在,但也不乏积极向上脍炙人口的佳作。教师应细致筛选,通过对作品的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确保为学生提供具有美好情感和正确价值观的优秀作品。

    4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可以通过音响的直接呼唤、激发人们的内心,达到愉悦身心、发展思维、塑造人格的目的,她有着"直指人心"的审美价值及美育功能。音乐审美教育的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

    4.1 借用其它学科知识(如语文、美术、历史、地理等)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发展审美能力。如从介绍肖邦的名言"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你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与战斗"入手,来理解肖邦作曲的《愿望》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认识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丰功伟绩;从不同的地域民俗风貌来领悟《黄土高坡》表现出的陕北人民的豪爽性格及陕北地区地势地貌特征。

    4.2 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音乐课堂教学,将舞蹈、器乐、歌唱、绘画、歌剧、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音乐教育,并由此拓展音乐教育,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极大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4.3 避免单纯的知识教学,将唱歌、欣赏、器乐、识谱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传授音乐知识又注意各体系的循序渐进和内容的完整性。

中文注音范文2

关键词: 李因笃 《汉诗音注》 直音 反切

《汉诗音注》十卷,是清初学者李因笃评点汉诗之作,成书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之前。[1]该书注音主要是以《诗经》音为参照,将那些古今韵异之字加以解释,属于古音考证。同时,作者对诗中古今读音相同的一些字也进行了注音。

该书注音除去重复的共105条,其注音方式主要是反切、直音、叶音、声转。其中反切48例,直音44例,叶音11例,声转2例。大体运用了如下术语:某,某某切;某音某;某古音某;某,古某某切;某,某声则音某;某读曰某;某读为某;某读如某;某叶音某;某叶某某切;某与某同,某古某字;某即某字。作者采用的注音方法主要是借鉴别家音注,利用诗歌押韵,参考韵书,利用谐声原则。注音对象是韵脚字和非韵脚字。对韵脚字的注音多数是那些按《广韵》音与古韵有差别的字,主要是为了考证古音、说明诗歌押韵。其中叶音例都是对韵脚字的注音。古音例大多也是注韵脚字,作者既采用顾炎武古注、借鉴颜师古的注音,同时也以汉诗的押韵情况对其进一步论证。对非韵脚字的注音,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多义字,生僻字,联绵字,不常见名物,《广韵》未收之音。李氏注音特点、作用各异,接下来对其进行分类阐释。

一、单纯注音

这类音注目的只是为了标明被注字的读音。

1.直音

同声符单纯注音,注音字与被注音字不仅读音相同,而且在形体上有相同的构件。如:

《卷五・练时日》:“垂惠恩,鸿祜休。”祜音怙。按:祜,从示,古声,福也。怙,《说文》:“悖也,从心,古声。”祜、怙:《广韵》侯古切。二者皆从古得声,意义无关。

《卷五・天门》:“天门开,e荡荡。”e读如迭。按:e,《说文》:“e,忘也。从言,失声。”迭,《说文》:“更迭也。从u,失声。一曰达。”e、迭音同,从失得声。

非同声符的单纯注音,注音字与被注音字在形体上无相同构件,只是读音相同。如:

《卷五・赤蛟》:“露夜零,昼G。”G,上乌感切,下音霭。按:G为影母双声连绵字,G、霭音同“於w切”。

《卷一・伯梁诗》:“蛮夷朝贺常舍其,柱亻窒嘀Τ帧!亻忠艏Σ┞。按:,《说文・木部》:“,屋檐也。”亻郑当为罔印!队衿・木部》:“兀罔樱也。”亻治不常见的名物名称,较为生僻,李氏故找浅显易懂的字来标其音。

2.反切

标注《广韵》、《集韵》未收之音。如:

《卷十・燕燕童谣》:“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涎,徒见反。按:颜师古注“涎徒见反”。涎,《广韵》有二音,和诗中意思皆不对应,诗中义为“光泽貌”。《尔雅・释诂》:“涎涎,光泽也。”李氏采用颜师古的注音。

《卷一・华容夫人歌》:“发纷纷兮渠,骨籍籍兮亡居。”,从千反。按:颜师古注:,徒千反/大千反。《汉语大字典》通“填”,填塞。《广韵》未收该义对应的读音。

标注《广韵》音异义同字,如:

《卷五・五神》:“M驾坛,椒兰芳。”M,公忽反。按:M,《广韵》有三个读音,意思相同。《玉篇・手部》:“M,摩也。”李氏标注自己认为正确的读音,M,公忽反,即《广韵》古忽切。

《卷五・星景》:“穰穰复正直往宁,冯P切和疏写平。”P,弋随反。按:P,《广韵》户圭切,又悦吹切,二音意思都为“大龟”。李氏标注“弋随反”相当于《广韵》悦吹切。

标注连绵词、生僻字,如:

《卷一・黄鹄歌》:“唼喋荷荇,出入蒹葭。”唼,所角反;喋,直角反。按:洪兴祖补注:“唼喋,凫雁食貌。”唼喋,叠韵字,《广韵》收狎韵,上古归缉部。

《卷五・邹子乐》:“群生玻惟春之祺。”玻徒感反。按:玻《集韵》徒感切。同“n”,吃。玻丰富貌。“病蔽生僻字,《广韵》未收。

二、以音别义

所谓以音别义,是指被注字不只一读(依《广韵》或《集韵》),每个读音表示不同意义。李氏注出用于诗中意义之读音,从而排除别解。如:

《卷二・诗四首》:“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其音基。按:其,《广韵》有二音。居之切,语气词;渠之切,代词。基,居之切。这里“其”是语气词,表示疑问,所对应的读音正是“居之切”。

《卷三・四愁诗》:“美人赠我貂b,何以报之明月珠。”b,蚩占反。按:b,《广韵》有两读。一、处占切,《尔雅・释器》:“衣蔽前谓之b”。二、昌艳切,《广韵・艳韵》:“b,披衣或作b”。李氏注:b,蚩占反,相当于《广韵》处占切,此处正对应“蔽膝”之义。b,短衣也。《说文・衣部》:“直裾谓之b。”

三、注音兼释义

《汉诗音注》中有既标注读音同时又明确指明在诗中意义的音例,而且音义对应无误。如:

《卷一・瓠子歌》:“隗林竹兮楗石。”楗音健,椿也。按:楗,《集韵》:“渠建切,刚木。”健,《广韵》渠建切,相当于《集韵》渠建切。楗,司马贞索隐:“楗者,树于水中,稍下竹及土石也。”椿,《玉篇・木部》:“椿,木名。”李氏音义对应无误。

《卷五・上邪》:“上邪!”邪与耶同,语助也。按:邪,《广韵》有两读。一、以遮切,《广韵・麻韵》:“邪,俗作耶,亦语助”。二、似嗟切,《广韵・麻韵》:“邪,不正也”。耶,《广韵》以遮切,李氏音注限定“邪”为“以遮切”,语气词,音义对应无误。

四、辨通假

李氏音注有指示通假例,大都是以本字破假借字,具有积极作用。要通假借,必须借助声音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往往又不同于今音。由于古今音的变化,许多古代相同相近的音,今音相差甚远;今音相同相近的音,古音又相差很远。所以要明假借,又必须借助语音学知识。[2]

《卷二・封禅颂》:“GG穆穆,君子之能。”能古音奴来反。按:能,《广韵》有三读,所对应的意思都不是诗中的意思。此处当对应《集韵》“汤来切”,通“B”,表“形状”之义。奴来反,平跄啵之部;与《集韵》汤来切,平跬福之部,读音相近,“能”当为“B”。

《卷五・天地》:“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虞与娱同。按:虞,《说文》:“驺虞也,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从虍,吴声。本义是驺虞,兽名。”娱,《说文》:“娱,乐也。从女,吴声。”《广韵》娱、虞,遇俱切,读音相同。这里“虞”假借为“娱”,表示“欢乐”之义。

五、标明古今字

“古今字是不同时代记录同一个词(或语素)使用的不同形体的一组字。按照字义之间的关系,古今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字义完全相同,一类字义部分相同。”[3]李氏标明古今字音例,大多属于字义部分相同,且都是以今字注古字。

《卷二・安世房中歌》:“高张四县,乐充宫庭。”县音悬。按:《说文》:“县,系也。”朱假借义证:“此即县挂本字也。”《广韵・先韵》:“县,相承借为州县字。悬,俗,今通用。”县为悬的古字,表示悬挂之义。

《卷一・瓠子歌》:“搴长茭兮,湛美玉。”湛读曰沈。按:《说文・水部》:“湛,没也。”段玉裁注:“古书浮沈字多作湛。湛、沈古今字,沉又沈之俗也。”颜师古注:“《尔雅》曰:‘祭川曰浮沈。’湛读曰沈。”

六、标注异体字

被注字与注音字为异体字。所谓异体字是指音义一样形体不同的一组字。如:

《卷二・封禅颂》:“GG穆穆,君子之能。”G音F。按:GG,和睦貌。G、F《广韵》武斤切,二者皆从文得声。G同F。《六书故・天文上》:“G,或作F。”《正字通・日部》:“G,同F。旧本分G、F为二,泥。”

《卷五・天马》“天马徕,历无o。”o即草字。按:《说文》:“草,草斗,栎实也。一曰象斗子。从H,早声。”徐铉曰:“今俗以此H为木之H。别作o字为黑色之o。案:栎实可以染帛为黑色,故曰草。通用为草栈字。今俗书o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匕,皆无意义,无以下笔。”o、草为俗正关系。

七、古音注读

对诗中古今异韵之字,考证其古音读是《汉诗音注》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标注古音是当读音发生改变,著者为了让人明了其读音演变的规律而作,同时也说明此字古本音如此,诗歌押韵古本是和谐的,叶音是不必要的。分析古音注读可以明了韵部的古今变化。如:《卷三・白雉诗》:“发皓羽兮奋翘英。容洁朗兮于纯精。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英古音央;庆古音羌。按:此二例传抄顾炎武《唐韵正》。英,《广韵》于惊切,影庚平。央,《广韵》于良切,影阳平。二者中古读音不尽相同。庆,《广韵》丘敬切,溪映去。羌,《广韵》去羊切,溪阳平,二者今音亦不相同。可见著者注的是古音,上古庚韵半、和阳韵通为一韵,即是上古阳部。庆古音羌,以平声切去声,则正是考证庆的古音,庆古本读平声。

李氏古注有直音和反切两种注音方式,大多标注“古音”二字,注字和被注字的《广韵》音韵地位相差较大,上古相同或相通。如:离古音罗;为古音讹;旧古音忌;泽古音铎;施古音式何反;服古音蒲北反。同时还有一个字兼用两种注音方式的。如:斗古音主;斗古音滴主反。另外,还有一种没有标注“古音”二字,但仍能看出标注的是古音。如:《卷五・象载瑜》:“赤雁集,六纷员。”员音云。按:员,云仙平;云,云文平。仙、文韵上古通,归于文部。

八、叶音

叶音也作协韵、叶韵,是后世人以今音读古代的诗赋韵文遇到押韵不和谐的地方,临时改变韵脚的读音以求读音和谐的方法。这种以今律古的叶音方法是不科学的,但却是研究古韵的开始,叶音往往具有古音属性。

李氏主张古无叶音,但在《汉诗音注》中也标注了叶音。李氏叶音都是凭同声母字,叶音不关声母,无须改变。如:享叶音乡、喜叶许吏反,同为晓母;作叶则护反、葬叶子郎反,同为精母;去叶丘于切,同为溪母;素叶孙租切,同为心母。宁叶音宁,同为泥母。

李氏叶音从押韵和谐出发,大多都属于变调叶音,没有改变今音韵系统,不存在古韵转移,并非真正古韵研究,只是为了协读,便于讽诵而已。如:《卷五・天门》:“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阂叶音改。按:阂,此处通“陔”,《篇海类编》注“柯开切”(见平酰之部),与“海”(上海晓,之部)声调不同。作者叶音阂为改(见海上,之部),与海押韵。“改”和“柯开切”只是声调不同,上古都属于之部,可见是为了押韵而临时变调,不存在古韵部转移。

李氏所注的变调叶音是为了诗歌押韵的和谐,但有些并不是临时改读,而是标注了该字的古音,有指明声调的作用。如:《卷五・天地》:“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享叶音乡。按:李氏改读中古上声“享”为平声“乡”,实现诗歌阳部字“商、长、翔”平声通押。江有诰《唐韵四声正》:“享,古为平声并无上声当删去改入阳部。”可知“享”古读平声,李氏“享叶音乡”具有指明声调的作用。

李氏叶音也有涉及古韵部转移的。这类音例从今音角度看,改后亦不谐韵,只是声调变得和谐,存在古韵转移。如:《卷六・尹赏歌》:“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葬叶子郎反。按:场、葬为韵。场,平阳澄,阳部。葬,精宕去,阳部。李氏注葬叶子郎反(精唐平,阳部),与阳韵“场”今音不通,古韵则相合,中古阳韵、唐韵上古归阳部。

九、异读同义

李氏以“某某二反”注明异读。这种异读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卷二・讽谏诗》:“在予小子,勤唉厥生。”唉,呼来、许其二反。按:唉,《广韵》乌开切(影跗剑之部),又于其切(影之平,之部)。二读同义,皆为叹词,李善引颜师古注曰:“唉,叹声。”颜师古本作“诶”。李氏注:呼来反,晓跗剑之部;许其反,晓之平,之部。此二音反切下字和《广韵》音同韵,反切上字将影母字换为晓母字,体现古声母特点,“古影晓双声”。唉,呼来、许其二反,异读同义,都为叹词。

上述八类,说明李氏音注体例丰富。用反切和直音注经,一般认为始于汉末服虔、应劭。为适应解读经籍之需,音注很早就出现了所谓“变例”:或不是注音,或不是单纯性注音,或注非其字。[4]李因笃《汉诗音注》其主要目的是标注古今韵异之字,考证古音,但其注音也体现了解经的目的,彰显出清初考据学之风尚。

参考文献:

[1]张民权.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郭波.后汉书李贤直音释.唐都学刊,2006.1.

中文注音范文3

【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 注音 缅文 缅语

【中图分类号】H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43-03

汉语拼音方案在中国已经颁布实施近60年,汉语拼音输入法是汉语拼音方案应用的重要贡献,汉语拼音输入法也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汉字输入法。由于有关缅文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落后,没有像汉语拼音输入法这样便捷高效的输入法。中国的缅文学习者或缅文使用者在使用缅文输入法时,常被打字慢、容易打错字等问题困扰。缅文本身就是拼音文字,但使用现有的缅文输入法,需要记忆大量的字符键等。是否可以用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缅文,专为中国的缅文学习者或使用者制作汉语拼音注音编码的缅文输入法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比较汉语拼音方案语音系统和现代缅语语音系统来讨论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缅文的可行性。

一 汉语拼音方案声母与现代缅语声母比较

国际音标标注的汉语拼音方案声母共有21个①:p、p?、m、f、t、t?、n、l、k、k?、x、t?、t??、?、t?、??、?、r、ts、ts?、s。

国际音标标注的现代缅语语音系统单辅音声母共有35个:p、p?、b、m、m?、t、t?、d、n、n?、l、?、t?、d?、s、s?、z、?、??、?、?、??、?、j、k、k?、g、?、h(x)、?、??、w、f、v、r。

将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与现代缅语声母系统单辅音声母进行比较发现,其中发音完全相同的有16个,占汉语拼音方案声母个数的76.19%,占现代缅语声母系统单辅音声母个数的45.71%。前者比例高,后者比例低,但是否可以用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缅文呢?

现代缅语语音系统单辅音声母中的f、v是用来拼读外来语使用的,字母拼写时使用p?、b。辅音r在古缅语中常用,现代缅语只在拼写外来语时使用。②辅音t?、d?是同一个缅文字母的清浊音。h(x)、?也是同一个缅文字母的清浊音。M?、n?、?、?、??、?、??、?、??这9个单辅音在缅文中明显是复辅音。岳麻腊先生也对“仰光话中的清鼻音声母和清边音是从带前置辅音h中演化而来的”,“舌面前擦音?、??、?分别是从复辅音kl、lr、kj、khl、khr、khj、gr、gj演化而来的”,“擦音声母?是从单辅音h和复辅音hr、hj、hlj中演化而来的”进行过具体的分析。③汪大年先生也认为,?、??、?音在历史上是k、k?、?与j相拼的复辅音,后来变成了舌面前音。④并且这9个辅音在实际发音中已经发生了变化,故在这里归为单辅音。因此,缅文固有的单辅音应该是21个。这样算下来,汉语和缅语单声母读音完全相同的,在缅语单声母个数中将占52.38%。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母浊音非常少。如果将现代缅语系统单辅音声母中清浊对立的声母进行趋同汉语拼音的统一,即p、b统一为p,t、d统一为t,k、g统一为k,?、?统一为?后,发音完全相同的单辅音声母将占现代缅语声母系统单声母个数的51.61%。缅语中还有送气与不送气对应的单辅音,如果将其中几个单辅音进行趋同汉语拼音的统一,即两个擦音t、d与塞擦音t?统一为t,擦音s、s?统一为不送气的s。这样处理之后缅文固有的单辅音声母只有16个,再与汉语拼音声母比较,发音完全相同的有11个,占处理后缅文固有单辅音声母个数的68.75%,只剩下z、?、j、?、w这5个声母在汉语拼音声母里面找不到。但是?、j、w这3个声母可以用汉语拼音方案近似标音,即nia、ya(ia)、wa。这样,缅文固有的单辅音声母可以用汉语拼音方案完全表达或者近似表达发音的将占87.50%,只剩下z、?。因此,用汉语拼音方案对缅语声母系统单辅音声母进行标音是行得通的。

二 借用拉丁字母补充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缅文

通过以上分析,35个缅语声母系统单辅音声母,m?、n?、?、??、??、?、v、z这8个是没办法直接用汉语拼音方案表达出来的。v是用来拼写外来语的,发音和英文的字母v是一样,同时在键盘键位上又是直接可以输入的,因此用英文键位上的v来表示这个声母很方便。同理,也可以用英文键位上的z字母来对应z声母。?无法直接用英文键位表示,我们平时常接触的拉丁字母注音将是很好的选择,因此?可用拉丁字母ng注音来表示。m?、n?、?、??、??这几个声母也没办法直接用英文键位上的字母表示,但这几个声母是从带前置辅音h中演化而来的。如果用拉丁字母注音将是hm、hn、hl、hny、hng,除了?以外,m、n、l、?也是可以用汉语拼音方案表示的。所以,考虑结合两种方案,即用hm(a)、hn(a)、hl(a)、hni(a)、hng(a)来表示。

三 缅语复辅音处理方案

现代缅语复辅音声母共有36个,分别是:pw、p?w、bw、tw、t?w、dw、kw、k?w、gw、t?w、sw、s?w、zw、?w、hw、?w、??w、mw、nw、?w、lw、jw、pj、p?j、bj、tj、mj、lj、tl、hmw、hnw、hlw、hmj、hlj、mjw、hmjw。

以上的复辅音有二合、三合、四合复辅音,大部分是通过缅语声母系统中的单辅音声母组合而成的,因此可以使用以上提及的方法,用处理后的单辅音对缅语复辅音声母进行表达,如pj可以写成(bia)。

汉语辅音自身所带的元音有o、?、i、?、? ,而缅语辅音自身所带的元音只有a。汉缅语每个辅音本身虽然都带有元音,但并不影响它们表达辅音音素的作用。当辅音之后加上元音符号时,它本身所带的元音即自行消失,只起辅音的作用。由于辅音本身都带有元音,汉缅语的辅音有的可以自成音节。⑤因此,在表达缅语各个辅音的时候要加上a,组合时按实际需要取消a。

四 汉语拼音方案韵母和现代缅语韵母的比较并注音缅文

国际音标标注的汉语单韵母:a、o、?、i、u、y。复韵母:ai、ei、au、ou、ia、i?、ua、uo、y?、iau、iou、uai、uei。鼻韵母:an、i?n、uan、y?n、?n、in、u?n、yn、a?、ia?、ua?、??、i?、u?、y?、u??。共35个韵母。

国际音标标注的缅语的韵母共有23个:a、i、u、e、?、?、o、?、?、?、?、?、?、a?、i?、u?、e?、??、o?、ai?、au?、a?、a?。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汉语的韵母数量要比缅语的韵母多。两种语言韵母相同的有a、o、i、u,其余的缅语韵母大部分是前面几个单元音的鼻音化和短促音。因此,对缅语的韵母进行加工处理后用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缅文的韵母也是可行的。

缅文的e是单韵母,汉语的ei是双韵母,两者有区别但发音近似,因此可以选择用汉语拼音ei来近似表示缅语的韵母e。汉语拼音的?在汉语拼音方案里面代表了?、?以及其他发音相近的几个音,但缅语韵母里除了?以外还有??,为了方便后面对?和??进行处理,这里我们选择汉语拼音字母的e来表示缅语韵母?。此外,可以使用汉语拼音近似标音的还有?>(an)、?>(in)、?>(ung)、ai?>(ai)、au?>(ao)。?是e元音的鼻化音,不能直接使用汉语拼音近似标音,但可以使用拉丁字母ein注音。?在实际发音中与汉语拼音的(ong)有区别但非常接近,而用拉丁字母on注音容易引起混淆,所以选用汉语拼音(ong)来表示。?、o发音的开口有大小之分,但中国的学生由于受到汉语拼音o发音的影响,难以区分,因此可以将?、o统一为汉语拼音的o。表示?的汉语拼音字母e已经被占用之后,只能选用拉丁字母来注音,而拉丁字母同样选用的是e字母,所以将?和??统一,并用??的拉丁字母et表示。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将喉塞音a?、i?、u?、e?也进行简化统一。因为汉语拼音没有短促音,所以我们把a?、i?、u?、e?分别简化统一用a、i、u、ei来表示。o?是o的短促元音,实际发音时音值为ou,所以用汉语拼音的ou来近似注音。a?、a?也是中国学生难以与汉语拼音(ai)、(ao)区分并准确发音的,且a?、a?的高降调与ai?、au?的发音区分亦是中国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减少表达方法的记忆量和规避难以区分和发音不准确的问题,使用汉语拼音(ai)、(ao)来表示。此法方便了输入法编码方案的设计,但不利于教学和纠正发音,在实际使用中应当注意区分缅文的正确读音。

五 声调处理方案

汉语和缅甸语都有声调,由于应用于输入法时键位表达的局限,缅文输入法采用和汉字输入法相同的处理,即不对声调进行编码,而是在遇到同音字或不同声调文字时进行选择,故不讨论声调处理。

六 总结

经过以上的系统性探讨可以发现,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缅文是可行的,其中用到非汉语拼音方案的部分只占很小比例。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也遵循汉语拼音方案组合使用规律,且每个缅文的语音符号都有独立的表示方法。

注 释

①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07

②钟智翔.缅语语音的历史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19

③岳麻腊.十二世纪以来的缅甸语语音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177~178

中文注音范文4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人文教育、 小学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以及促进其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倾注人文教育,倾注人文关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在音乐教学中倾注人文教育的内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小学音乐要突出其学科性,将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以及科学等的热爱于音乐教学中体现出来,并将集体主义精神及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也就是在音乐教学中要积极倾注人文教育。其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全体人

由于受个人智力或者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对此,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力求做到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广博的胸襟,去开启学生心灵之窗,教会他们懂得自尊自爱、自强不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教学中充分感受到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2.关注人的全方面

这里所说的全方面并不单是指德、智、体、美、劳,而是指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能够学会相互之间的理解、尊重、关怀、宽容等,并善于在困难、挫折甚至是灾难面前都能以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不仅包括教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还包括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通过对学生全面的关怀,促使他们情操的陶冶、审美情趣的提高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在音乐教学中倾注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善于在音乐教学中充分体现音乐的美育作用。这样,才能切实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充分表明了音乐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

1.陈旧的教学模式及方法,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许多教师的音乐课堂教学仍然是采用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音乐课原本应该是活力四射的课堂,应该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课堂,可是有相当部分的教师还是忽视了这点,以“霸主”的姿态霸占着整个课堂,整堂课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来进行安排,而学生则只是负责倾听,消极地接受。这样的课堂,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小学音乐课堂应该是充满欢乐的,可是有的教师却注重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殊不知小学生对这些完全不感兴趣,此举实在没有必要。学生听得莫名其妙,对音乐教学逐渐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2.教师的急于求成,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对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往往有的教师急于求成,在教学中完全不顾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按照课标、教学目标等的要求来进行学,这无疑是不可取的。教学目标没有梯度性,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音乐也成了令其无比厌恶的学科。这样,学生的发展也就无从说起。

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让我们深切地看到了音乐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严重缺失。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倾注人文教育,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其全面发展迫在眉睫。

三、在音乐教学中倾注人文教育的方法

1.通过教学内容倾注人文教育

音乐本身就是极具人文性的学科。在小学音乐中,它通过优美的旋律以及歌词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歌曲是具有很强的道德感染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卖报歌》等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两只老虎》《小蜜蜂》《狮王进行曲》等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小渔篓》《劳动最光荣》《拾稻穗的小姑娘》等能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小乌鸦爱妈妈》能加深学生对母爱的体会等等。通过这些歌曲,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教学,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达到音乐教学倾注人文教育的目的。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新疆是个好地方》《蜗牛与黄鹂鸟》《春晓》《滴哩滴哩》等歌曲,都有着各具特色的美感。有的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有的描写了美丽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在学唱的同时,真切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美,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2.通过教学方法及过程倾注人文教育

教师要及时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倾注人文教育。

(1)通过教学方法倾注人文教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被动的听中消极地接受知识。对此,教师要积极改变这一现状,于教学方法中倾注人文教育。具体表现为:①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对于那些稍简单的问题,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大胆去完成,包括音乐背景的了解、歌词的内涵以及使用乐器吹奏歌曲等。②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音乐特长等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交流、讨论,做到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交流,又能培养他们的集体合作精神。

(2)通过教学过程倾注人文教育。具体表现为:①让学生自主预习。比如,教学《摇篮曲》,可以让学生自主通过查阅资料等来了解舒伯特的生平以及一些优秀的摇篮曲。学生在查找相关资料的同时就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而且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远比教师的讲授要深刻得多。②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③加强知识的拓展延伸。通过对知识的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创新及发展。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积极倾注人文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斯琴.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魅力中国,2010(10).

中文注音范文5

关键词:《说文解字》 “读若”字 被释字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读若”是全书惟一的注音体例,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大徐本《说文解字》中明确标以“读若”的条目共779条,“读若”用语有“读若某”“读若某同”“读与某同”“一曰读若某”“又读若某”,及“或读若某”等多种形式。关于其性质和作用的研究有很多,“读若”只是单纯的注音,还是和被释字有形义方面的联系,或者是其他的关系,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读若”问题是重要的,又是复杂的,所以历代文字学家、音韵学家、训诂学家及《说文》的研究者们都对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各家观点不同,至今仍未有统一的答案。基于以前学者对《说文》“读若”的大量研究,本文将“读若”字和被释字之间的关系主要分四大类,并一一罗列前人的研究。

一、纯语音关系

这一派的学者们认为《说文》“读若”只是一种单纯的直音方法。最早提出这一看法的为南北朝时的音韵学家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熙制《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字音耳,而古语与今殊别,期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外言,内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颜之推将“读若”与古代常用的注音术语放置一起,也将其看成注音。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注经必兼兹二者,故有‘读为’、有‘读若’。‘读为’亦言‘读曰’,‘读若’亦言‘读如’。字书但言其本字本音,故有‘读若’而无‘读为’也。‘读为’‘读若’之分,唐人作正义已不能知,‘为’与‘若’两字,注中时有讹乱。”段玉裁指出,“读若”皆为“拟其音”。“读若”和“读如”相同。只是注音和字的形义没有任何关系。

蒋善国《说文解字讲稿》:“‘读若’(读若某)和‘读同’(读与某同)这是直音的办法之一”,“‘读若’‘读同’完全为注音之用。”现代学者钟如雄在《说文解字论纲》中也谈到,“读若”是许慎有意选择的一种纯注音方式,这种注音法被他称之为‘读若式正音法’,简称‘读若正音法’”。

二、形义关系

这派学者认为《说文》中的“读若”都是为通字而作,表明被释字与“读若”字在形义上存在某种关系。清代钱大昕与段玉裁的观点恰好相反。他在《潜研堂文集》中指出:“许氏所云‘读若’,所云‘读与某同’,皆古书假借例,不特寓其音,即可通其字,音同而义亦随之。”他认为《说文》的“读若”全部是“假借”字。被释字和“读若”字之间是同音同义关系。

严章福秉承钱大昕的观点,他在《说文校议议序》中进一步说“许书言‘读若某’‘读与某同’,或言‘读若某某之某’,皆谓假借,无关音切。”

三、语音兼形义关系

此派综合了前两种观点,认为《说文》“读若”和被释字之间既有纯语音关系也有形义关系。清代王筠在《说文释例》卷十一中说:“注家之例,云‘读若’者明其音也,云‘读为’者注其字也。《说文》无‘读为’者,逐字为音,与说经不同也。然有第明其音者,有兼明假借者,不可一概论也。”王筠指出了《说文》的“读若”分为指音和指义两种。

张行孚在《说文发疑》中写的两篇《说文“读若”例》,具体而全面地对“读若”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说文》‘读若’实可为经典假借之例,与经典‘读若’但拟其音者不同。钱大昕所谓许氏所云‘读若’,所云‘读与某同’皆古书假借之例。不特寓其音,即可通其字。音同而义亦随之。”叶德辉曰:“‘读若’‘读为’‘读与某同’,比拟其音,或比拟其义。”

四、语音关系为主,形义关系为辅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数学者从客观的角度,重审前人对《说文》“读若”的研究。他们从实际出发,更全面、深刻地指出《说文》“读若”以标注语音为主,联系形义为辅。

陆志韦在《说文“读若”音订》中指出:“盖假借、明音,二者本不背道而驰。明音者,许君之本旨。古者依声托物,凡字之音同者皆可为假借”,“假借者非许君之本义,许君初不欲寓假借于‘读若’,随音释字,假借在所不免耳。”他认为,《说文》“读若”的目的是明音。关于形义方面的联系只是一种偶然性。

陆宗达、王宁在《训诂与训诂学》中,对《说文》“读若”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他们认为明音是首要作用,同时在选用“读若”字的时候,尽量选择与被释字之间有形义关系的。一方面,陆、王二人从训诂学的角度看,认为许慎所作《说文》,必定要解经传经。另一方面,从许慎作《说文》追求汉字形、音、义的统一,追求与经典用字的联系的角度来看,许慎一定会将“读若”作为一个联接点。

此外,王力的《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及其作品都把《说文》“读若”的注音功能放在首位。

综合前人所述,在关于《说文》“读若”字和被释字形义关系方面,主要用“读若”来说明以下几种关系:

(一)说明古音假借

假借字分为“本有其字,据声借字”的通假,还有“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这里说的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即古音通假。

中文注音范文6

关键词:冠;变调;构词

1 “冠”字的出处

原始词,义为“首服也”,也就是头上戴的服饰。名词,古丸切,平声。滋生词,义为“以冠加诸首”,也就是在头上戴服饰。动词,古乱切,去声。冠的变调构词,贾昌朝,马建忠,周祖谟,唐纳,周法高均有著录。《马氏文通·实字》卷之二:“冠字:名用,平读。动字,去读。”周祖谟在《四声别义释例》里,把“冠”的变调构词归入“因词性不同而变调者”的“区分名词用为动词”一类,举例有:“冠,首服也,古恒切。平声。以冠加诸首曰冠,古玩切。去声。案,《仪礼·士冠礼》释文云:‘冠,古乱反。’《汉书·萧何、曹参传赞》:‘位冠群臣。’集注云:‘冠谓居其首,古乱反。’”唐纳归入“原始词是名词性的,滋生词是动词性的”一类。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篇》归入“非去声或清声母为名词,去声或浊声母为动词或名谓式”一类,其释义是:“冠:首服也,古恒切(平声);加诸首曰冠,古玩切(去声)。案,《仪礼·士冠礼》释文卷十557:‘士冠:古乱反。’《论语·先进》:‘冠章甫。’释文卷二四1384:‘冠章:古乱反’”。

《说文·冖部》:“冠,絭也,所以絭发。弁冕之总名也。从冂、从元,元亦声;冠有法制,从寸。取其在首,故从元。”这也说明了“冠”的原始词是名词。《康熙字典》:“冠,古丸切,沽欢切,并音官;又,并古玩切,官去声。《韵会》:‘男子二十加冠曰冠’;又,为众之首曰冠,《史记·灌夫传》:‘名冠三军。’”

《玉篇·冖部》:“冠,冠冕也。”《广韵》古丸切:“冠,首饰也。”古玩切:“冠,冠束。”;《集韵》古玩切:“男子二十加冠曰冠。”

2 “冠”字在古文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经典释文》给“冠”字作注的一共有71处(不包含“下同”之类的注释),其中只释义未注音的有4处,注了音的有68处。注音方法主要是反切和直音两种。

(1)直音的有2处:就《经典释文》直音而言,陆氏的“某音某”,除了纯粹注音外,多数具有以音明义,表出异文或误字等作用,内容十分复杂。但给“冠”直音的2处是纯粹注音,即注音字只显示被注字的读音,并不以音注兼表异文、误字或破读等。举例如下:

①《礼记·奔丧》:“遂冠,归入门左,北面,哭尽哀,括发袒,成踊,东即位。”音义:“冠音官。”

②《礼记·问丧》注:“怪衣冠本之相为也。”音义:“冠音官。” 

“官”在广韵里是“古丸切,平声”,可见这两处都是给作名词用的“冠”注的音。

(2)反切注音的有65处,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给“冠”注去声的情况。其中注“工乱反”的有2次,注“官唤反”的有1次,注“古唤反”的有3次,注“江唤反”的有1次,注“工翫反”的有1次,注“古乱反”的最多,有54次。

现将“冠”作“在头上戴服饰”讲读去声的情况举例如下:

①《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音义:“冠,古乱反。”

此“冠”意为“戴帽子”,这里引申为行冠礼。此“冠”直接作谓语。

②《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正义曰:“‘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音义:”冠,古乱反。

此“冠”意义同上例。

③《左传·成公二年》:“二君弱,皆强冠之。”音义:“冠,古乱反。”

此“冠”意义同上,作谓语,代词“之”作宾语。

④《礼记·乐记》:“裨冕,衣裨衣而冠冕也。”音义:“而冠,古乱反。”

此“冠”意为“戴”,带宾语“冕”。

⑤《礼记·郊特牲》:“冠义,始冠之,缁布之冠也。”音义:“冠也,古乱反,下文注‘始冠’、‘冠而敝之’、‘而冠’、‘冠于阼’、‘冠而字之’、‘冠礼’、‘士礼冠’皆同。” 

这则材料很明显地反映了“冠”的变调构词。音义在此处只把“冠义”之“冠”,“始冠”之“冠”注了去声。独未注“缁布之冠”的“冠”字,由此我们猜测此“冠”读平声,名词。事实上,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推出“缁布之冠”的意思是“黑麻布做的冠”,“冠”在此处确是名词,读平声。

⑥《礼记·冠义》:“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音义:“冠,古乱反,除下文‘玄冠’及注‘缁布冠’、‘玄冠’以外并同。”

这则材料也明显地反映了“冠”的变调构词。音义在此处把“玄冠”及注“缁布冠”等排除掉去声读音。由此猜测此“冠”读平声,名词。事实上,“玄冠”的意思是“玄色的冠”,正是名词,平声。

“冠”读去声还可以引申为“在前面加上……”的意思,如:

《尚书·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音义:“冠,工乱反。”

这里的“冠”是滋生词的引申义,此带宾语。

“冠”还可以引申为“居第一位”的意思。如:

《尔雅·释宫》注中“冠军”音义:“古乱反”。

“冠”的原始词义和滋生词义及其引申义到现在都还存在。《现代汉语词典》说得简明扼要:冠guān①帽子;②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

冠guàn①把帽子戴在头上;②在前面加上……;③居第一位。

另一种是给“冠”字兼注平声和去声的情况,有3次。现在把这些用例全部分析一遍: 

①《礼记·曲礼》:“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忧不为容也。”音义:“冠如字,徐古乱反。”

此“冠者”指“首服之总称也”,“冠者不栉”的意思是“首服也不打理了”,形容父母生病时的那种忧心。徐邈读去声,是因为他以为此义是“冠”的动词义发展而来的。这反映了对上下文中“冠”的词义有不同理解。

②《礼记·丧服小记》:“既葬而不报虞,则虽主人皆冠,及虞则皆免。”音义:“冠如字,又古乱反,下及注皆同。”

此例中的“冠”根据上下文及注疏的理解,应该是“著冠”的意思,应该读去声的。但此例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陆氏此例中把字的本读音列在前面,实际读音列于其后,形成有悖于音义类注释常例的情况。这种注音方式在注《周易》时也出现过,如《易·上经》:“六四:括囊,无疚无誉。”“无誉”《音义》:“音余,又音预。”“音余”者,《广韵》作“以诸切”,中古全浊平声字,今读当为“yú”;又“音预”者,《广韵》作“羊洳切”,中古全浊去声字,今读“yù”。文中“咎”与“誉”相对,“咎”为“过失”之义,则“誉”当指“名誉”。今读“yù‘无疑。还有几例同上,都不合音义类注释之常例,而且出现在同一本书的注音中,暂不赘述。所以说它是失误是不通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陆氏把”明同异,正是非摆在首要位置,想要通过把字的本读音置于前面的办法,达到标示规范,订正音读的目的。

③《左传·哀公十五年》:“尽十五年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在定九年。”音义:“冠,如字,又古唤反。” 转贴于

此“冠氏”是一地名,读“如字”当是它的本音。这里本读音和又音成对出现,是为了通过对比申明本读,以示规范。

有人以为“冠”作动词,义为“戴帽子”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其说不妥。从语音上说,古人既以去声一读来跟动词用法结合,则动词用法跟名词用法自当为不同的词;临时的活用,古人不会用声调的变化固定下来。从语义上来说,古代表达“戴帽子”这一概念,主要是“冠”、“服”、“著”、“戴”这四个词。“服”作动词不视为活用,“冠”为什么要看作活用?

上古表示“戴帽子”这个概念,“冠”最常见。从使用频率说,先秦至两汉“冠”作动词用数量巨大。以先秦十三部文献为例,“冠”《诗经》动词0次,名词2次;《左传》动词5次,名词10次;《春秋谷梁传》动词2次,名词4次;《春秋公羊传》动词0次,名词0次;《论语》动词1次,名词2次;《孟子》动词3次,名词7次;《墨子》动词1次,名词8次;《荀子》动词5次,名词12次;《老子》动词0次,名词0次;《庄子》动词2次,名词6次;《国语》动词1次,名词3次;《战国策》动词1次,名词29次;《韩非子》动词1次,名词11次。以上动词共有22次,名词共有94次,上述名词中还没有排除固定词语的用例,但是尽管如此,“冠”的动词用例也占到了20﹪左右,这就很难说是临时活用了。因此,上古文献中,“冠”作动词的次数少于名词,这是事实,但它的使用次数还是很多的,显然不能证明“冠”氏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古“戴帽子”这一概念主要由“冠”表达。到了中古以后“冠”作为“戴”义才逐渐被“戴”取代。“戴”本来指把东西顶在头上,先秦常用。由此引申为“戴帽子”的“戴”。现代汉语里,前面一个意思已经由“顶”来表示,“戴”就专指戴帽子了。“戴”用作“戴帽子”义始见于战国,先秦两汉用例不多,东汉以后,这种“戴”才逐渐多用起来。

“冠”经常与“衣”在成语里连用。对这些成语中“衣冠”的读音,各工具书的处理方式却并不相同。《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许多权威的工具书将其统一标作“yīguān”;而个别工具书,如《汉语大词典》则将它们的读音归入两类“yīguān”和“yìguàn”两类。基于对“冠”的原始词和滋生词读音的分析,笔者认为,对于“衣冠”在成语中的读音问题,《汉语大词典》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如“衣冠楚楚”、“衣冠济济”、“衣冠扫地”等成语中,“衣冠”具有明显的名词性,是它们的原始词的用法,应该读成“yīguān”;而在“衣冠禽兽”、“衣冠沐猴”等成语中,“衣冠”则明显是动词性的,是它们的滋生词用法,应该读成“yìguàn”。由此看来,《辞源》等工具书,将“衣冠”在成语中的读音统一标作平声,犯了“一刀切”的错误。这种处理方式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做法。笔者认为应该按照“衣冠”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的差别,根据原始词和滋生词的不同分别归入平声和去声两类,这才是既符合汉语的传统又有利于汉语读音规范的做法。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陈彭年等.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丁度等.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6]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贾昌朝.群经音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