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品文范例6篇

哲理小品文

哲理小品文范文1

文学在思考什么?作为巴黎大学哲学系教授,阿尔都塞的学生以及阿尔都塞学派的批评家皮埃尔·马舍雷在他1990年出版的这本书的标题中,向每一个读到它名字的人发问。每个人对于文学所思考的对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或多或少地总会归于高尔基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一种对人的关怀,或者说是对世界的描述。而于马舍雷,文学不仅仅可以描绘世界,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种混合的话语,即“混合的文学与哲学”。文学文本可以作为为读者提供愉悦和乐趣的存在,同样“也可以变成思辨信息的载体”,奉献一些哲学的教诲。

1800年,文艺理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斯达尔夫人(1766—1817)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学与社会建制的关系》,在其中她使用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littérature)一词,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时代,也使得哲学渐渐退隐到大众的背后。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哲学与文学的分离。在《文学在思考什么?》一书中,马舍雷提出了:“这种分割的时代是否已经过时?”并引入了对雨果(1834)、南希(1975)和拉库—拉巴特(1975)都曾讨论过的“混合的文学与哲学”的思考。

马舍雷在该书副标题中指出了这本论著的重点——“文学哲学的练习”(exercises de philosophie littéraire ),他选取了从1784年萨德的《索多玛120天》到1963年的米歇尔·福柯《雷蒙·鲁塞尔》共9位文学家及其作品,深入探讨了文学与哲学的混合。从所选文本的时间跨度上看,几乎涵盖了从18世纪末至上世纪60年代近两个世纪的法国现代文学时代。

可以明确的是,马舍雷所针对的并不是那些引起大众阅读乐趣以及被广泛关注的文本,而是那些本身就透着哲学意味或者说影响某些思想家以及受到某些思想家影响而形成的文本。他所选取的9位作家分别是:文艺理论家斯达尔夫人、向哲学家皮埃尔·勒鲁致敬的乔治·桑、在转译的黑格尔思想指导下进行百科全书式文学构建的雷蒙·格诺、呈现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深度的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在诗学虚构和哲学思辨之间反复和交换的巴塔耶、运用深层文体学反思文学的塞利纳、作品被列为过激文学的萨德、将文学教诲与哲学教诲融于一种风格教诲的福楼拜以及关注让文学发挥其理论用途的米歇尔·福柯。

马舍雷是如何从哲学角度解读文学作品,并提出“文学哲学”概念的呢?虽然马舍雷从作家本人的哲学观、特定哲学家对作家的影响、社会政治时代背景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哲学解读,但他却没有从这三个方面来划分章节。他并没有通过时间线性的方式对所选文本进行历时的归类分析,而是将它们分组并用“历史的道路”“在事物深处”以及“一切都该消失”命名,力求达到“沿着历史的道路,我们到达了事物的深处,直到一切都该消失”的境界。

一、“历史的道路”

斯达尔夫人,作为文艺理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马舍雷从《论文学与社会建制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她关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观点以及多民族精神,并通过对她在文学作品中的代言者——“外国美女”进行分析,指出了斯达尔夫人所提倡的在他者的位置上关照自身的哲思。马舍雷还通过她的《论德意志》及她与德国思想家的交往经历,将其定位在介于文学与哲学之间的模糊地带中,也就是说她关注的是文学与哲学的交流,或者说是文学与哲学的混合。

马舍雷所选的乔治·桑的作品既不是她早期的浪漫主义小说,也不是中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小说,更不是为人所熟识的后期田园小说,而是被马舍雷命名为“泛神论小说”的《斯匹里底翁》。这是一部向哲学家皮埃尔·勒鲁致敬的作品,一部将文学与哲学混合在一起的作品。她将故事放在了宗教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女性形象隐秘的在场讲述了一个关于启示的故事。作品从对斯匹里底翁思想转变的描绘,反映了作家在受到哲学家(勒鲁和拉梅奈)影响后,重构文本的过程。

雷蒙·格诺的纯粹即兴创作方式使他成为一个风格鲜明的作家。他还受到了俄国流亡哲学工作者柯耶夫对黑格尔理论转译的影响,在其著作《生命的星期天》中甚至出现了以柯耶夫为原型的人物,而格诺本人也曾指出要在柯耶夫思想的指导下读他的文学作品。这就使我们不得不从哲学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解读。

二、“在事物深处”

雨果的《悲惨世界》是一部为大众而写并以大众为主题的大众化作品,马舍雷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指出作家“将社会写成小说,那就是‘认识’社会,这样才能展示全部的现实”。雨果并不是一个止于社会的表面、事件的表面的作家,而是一个通过对表面的书写来深刻思考社会的思想家。在小说中,哲学思想是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这也并非是雨果本人有意为之,是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使得小说具有了认识社会和反思社会的功能。

巴塔耶不仅仅是小说家,还具有评论家兼思想家的身份。马舍雷根据巴塔耶的哲学思想、随笔体裁作品以及他与布勒东的论争,发现他关注下层事物并重现泛神论传统,不屈从于更高的事物进行思考,即从自我理性出发,回到对象的深处。

三、“一切都该消失”

萨德公爵的作品一直以来都被列为禁书,直到19世纪中叶被波德莱尔重新发现。他因他所描绘的色情幻想以及社会丑闻著称,甚至从他的作品中发展出萨德现象(sadism),即施虐症。但是通过对其作品的阅读可以发现,萨德在描绘色情场面的同时会运用大段的文字来阐述他的哲学思考,不仅仅是对于性,同样也有对善与恶、现实与生命的意义的思考。在对《索多玛120天》的分析当中,马舍雷将其划分为三个大的主题,即权力、快乐与叙述,挖掘出在荒淫场面描写下的深层思想。故事发生的地点被设定为一个脱离时空的社会乌托邦,一种非秩序的秩序——游戏原则——使得权力从游戏参与者自身当中获得,而与外界的法律无关。通过对欲望的表达和对快乐的渴求,萨德为我们展示了他对于权力、快乐、欲望、民主、平等、幸福的思考。而这些无疑都可归于哲学所讨论的范畴。

在传统上认为是失败的作品——福楼拜的《圣安东尼的诱惑》当中,马舍雷指出根据其连续版本,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在不断创作当中的作品。马舍雷通过将福楼拜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哲学思考与黑格尔、斯宾诺莎、叔本华、摩莱肖特哲学思想的对比发现:虽然福楼拜与黑格尔都受到了克洛伊佐《象征理论》的影响,但却走出了两条不同的教诲道路;借自斯宾诺莎哲学的探索灵感;与叔本华在表面上的相似……随后,马舍雷通过对作品主要部分的分析得出,福楼拜所描绘的“有谁知道,这玫瑰的幽香和香瓜的甘甜出自怎样的粪便臭水?有谁计算过,需要多少卑劣的行径才能构成心灵的伟大?……”恰好与哲学家皮埃尔·勒鲁所论述的“大自然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循环”理论相契合。

当我们在问“文学在思考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给文学注入了某种哲学思辨的元素。作为两门不同的学科,文学和哲学的界限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明晰起来,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时代的文学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同时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许多借由文学来表达哲学思想的作家,如法国20世纪的伟大思想家——让保尔·萨特,我们可以在他以及追随他的一大批存在主义者的文学作品中看到文学与哲学的紧密结合。《文学在思考什么?》以“赞文学哲学”作为结尾,在提倡“文学哲学”的同时,指出了这个概念将要面对的巨大挑战——在文学与哲学相融合的同时,呼唤一种分离,“即以一种无法分离的、陈述总体的形式,将文学所思考的东西从文学文本中分离出来。”

哲理小品文范文2

【关键词】哲学素养;培育;创新人才

一.素质教育需要培育哲学素养

冯友兰先生说:“哲学的功用在于使人成其为人”。这里的“人”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我理解为具备基本人文关怀和哲学素养的创新性人才。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其为人。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是思想和德育的主要阵地,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追求真理,培养理性的思维品质,学会理性的看待人和事,是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

设想在一个秋天的午后,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英国小镇格兰瑟姆乡村的栅栏外,洁白的风车缓缓转动,在金色的麦田里投下不规则的几何光影,一条波光凌凌的小河流向亘古的天际,深邃、辽远……

微风吹来,夹杂着熟透了的苹果清香,一个年轻人漫步果林,树枝轻轻摇曳,一个苹果从树梢掉落,恰好打在年轻人的头上,哎呀!奇怪!这个苹果怎么不飞向蓝天,或者不飘向天际呢?难道它在执行上帝的命令?是谁给了它神奇的力量?一系列疑问呈现在他的头脑中,这是否意味着一场伟大的科学革命的到来?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这年轻人就是牛顿,正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规律,他是伟大的。

同样是人脑,同样是苹果,砸到牛顿的头,砸出了大智慧,而普通人最多也就是埋怨,然后吃掉这该死的苹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秘密。反思伟大与平庸的区别,除了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之外,最重要的是伟大的人具有自觉、怀疑、反思和感悟的思维素养,善于自觉从司空见惯的平凡中怀疑反思,在不疑中有疑,在疑问中感悟,这就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思维品质――哲学素养,这是一种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智慧,是一种无形的但又时时处处体现出来的一种灵性。

哲学素养的养成是培养创新型战略性人才关键。具体而言,哲学素养是一定哲学知识,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品格的有机统一,哲学素养的养成是培养健全人格和理性思维品质的基础,文明人之所以与野蛮人不同,主要在于文明人的行动受理性思维的支配,而不是一种直接的冲动,有良好的哲学素养的人,通达事理,待人接物巧妙得体往往出奇制胜,让人感觉豁然开朗,耳目一新。

哲学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然形成的,培育良好的哲学素养关键在于教育,在现代高中政治教学状态下,只有哲学素养的培育成为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才能培育出国家民族社会做需要的战略性人才。

二.哲学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四个环节

高中政治课的目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原理)放到整个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前所未有的理性思维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培育良好的哲学素养,让学生具有科学的理性思维品质,需要建立在自觉、怀疑、反思和感悟四个维度之上,当然,这四个维度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1.自觉是培育哲学素养的前提。自觉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是自愿地执行或追求特定目标的程度,表现为热情、兴趣等,是一种持续的动力。自愿是自觉的显著特征,不需要外部因素的强迫。在外部因素的强迫下的被自觉是不可持续的,是没有动力源泉的。自觉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行为的主动。而这种行为的主动恰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做人做事的动力之源,自觉性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开始。也是学生知识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基础,正如当代著名哲学家石勇在《论自觉》中这样说:“自觉是一种素质,一种涵养,素质就是生产力,涵养就是生产关系的优化力。通过自觉,我们看清自身的弱点,辨析眼前的是非,澄清心境,理性的规划未来。人类的长处往往从人心内蕴之自觉而来。”

2.怀疑:怀疑是人类所特有的理性思辨能力,是通向真理的手段,一般是指人们对以特定对象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人类认识的一种分化或异化,怀疑有两种作用,一是防范,二是探索和进步的动力,我们这里主要自从后者出发,讨论怀疑在教育中的功能,目的是促进人才的培养。

苏格拉底说过:“怀疑只能是无限的探求”,有了探求,人类的认识才不断的向前推移,怀疑使创新就具备有了可能性。假如人类没有对已有的认识的怀疑,那么,人类一定还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蒙昧状态。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成长疑问,那么他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必然要进行逻辑的推理验证,最后用理性的逻辑思维验证自己的怀疑,说明理性思维战胜了感性认识。但是,我们不是对一切事物都要进行怀疑,怀疑是有限度的,否则就是一种极端主义了。

3.反思是培育哲学素养的核心。冯友兰先生也说:“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即反思就是人以自己的思维为对象的思维活动,或者理解为探寻认识事物的根据,归根到底的意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思维活动。

(1)、反思是创新的重要条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一个知识的结论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反思知识形成的认识过程,不能只关注结果,不注重认识的过程。在学生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深刻的反思同一认识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殊状态,研究新情况,探求新问题,才能得出新的结论。

(2)、缺少哲学层面反思过程的教学活动,其结果是可憎的。例如,语文教学是立足于文学艺术表达的角度和立场,表现作者对事对人的某种认识和思考,或者借助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特别的情绪情感。追求文学艺术情感的人文艺术之美。而在政治教学中却要坚持人类理性智慧的光辉,追求人类的理性思维品质。同样是学习《水浒传》的文章,如果仅仅从人文艺术的角度看待,那么就会陷入到杀人、暴力是值得提倡的行为这样的悖论中去。文学艺术需要回归现实的理性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服务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的差距,才能在现实的基础上作出符合理性法则的,而又高于现实的情感表达,实现人文情感艺术表达和理性法则的有机统一,促进人的发展和创新。

反思不同学科的认识,反思同一学科的认识,反思同一认识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过程等等,是政治教学不可或缺的人文关怀。

4.感悟是学生哲学素养的内化过程。简单讲感悟就是在感的基础之上有所领悟。这说明感悟是学生认识与学生情感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通过感悟学生想象得以展开,人格得以升华,即学生思想得到了熏陶,形成了稳定的价值观念,教育的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认识内化的过程,即《周易•彖传》上说的“观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内化过程。任何人的学习都要经历“感”和“悟”的过程,先“感”后“悟”,这是具有灵性的认识升华跃迁的过程,是创新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人民出版社

[2]《小逻辑》黑格尔(德)商务印书馆

[3]《西方哲学史》罗素(英)商务印书馆

哲理小品文范文3

一、 中国哲学与中国传统艺术

(一) 中国哲学

哲学是起源于希腊文,是爱与智慧的组成,并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使用。中国哲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古代哲学与现代哲学,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其独特的思想价值观念远远走在历史的前沿。

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三个方面:天道观、人道观以及知行观。

天道观,这是关于世界本源的根本问题,是对天与天人的关系展开的不同辩论。老子明确否认天是最高主宰,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认为:万物生于有,也生于无,老子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是对世界本源的认识与思考,老子哲学的发展推进了哲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

人道观,是关于人生与为人之道的根本观点,人道观是先秦时期哲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人的因素逐渐得到重视,着重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突出作用,儒家思想强调“克己复礼”和“爱人”的思想观念,老子主张以“无为”来表达人生理想,以“逍遥”来追求精神境界。

知行观,使人们对社会发展及对世界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思维水平的提高,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认识论也有了不同层面的理解,以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观念来探索认识的起源、发展。

中国哲学的起源历史悠久,最早是在先秦时期,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同时期的哲学来说,是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哲学形态之一,随着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小农经济占据主要地位,中国哲学的发展前提和基础是殷周哲学,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将中国传统哲学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时展特色且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较高组织形态的哲学。

中国哲学与经学相结合,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自然认识的限制,使得宗教神学一直处于较高的统治地位,中国哲学的发展以儒学为正统,儒学是适合封建君主统治的哲学体系,一些倾向于唯物主义哲学的思想家,注重对自身哲学的发展和研究,对宗教神学的观点进行批判,以中国哲学为研究范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2]

中国古代哲学是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具有深厚的封建色彩和伦理学色彩,诸子百家中大多数的思想理论是以天道观作为其发展自身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依据。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学说,在秦汉以后的中国社会中逐渐成为封建正统哲学体系,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也与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相联系。中国古代哲学具有独特的传统概念和范畴,将中国哲学的思维水平和理论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内容丰富,包括工艺美术、建筑雕刻以及戏曲、绘画、书法等,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积累,将中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沉淀其中,这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宝贵财富,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本文对传统艺术的研究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四个方面。

绘画,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新时期时代的彩陶纹样及岩石壁画,原始的绘画技巧没有过多的雕饰,但已初步具备了造型的能力,对动、植物等动静形态也能抓住其主要表现特征,以此种方式来表达民族的信仰、人民的愿望以及对生活的向往。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以毛笔、水墨以及宣纸为主要材料,通过构建独特的透视理念,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高度的想象力及概括力,通过出色的技巧和表现手段,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具体独特的魅力,并为世界其他国家予以借鉴吸收。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通过书法家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修养、学识以及个人兴趣等所折射出来的,书法是一种使用艺术,常被用做题词及牌匾。书法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更加倾向于对主观精神艺术的表现,书法艺术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从甲骨文与金文开始的一系列演变,形成篆书隶书、行书、楷书以及草书等不同的字体形式,先后出现了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以及怀素等诸多的书法大家,他们根据自己对书法艺术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及外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中国音乐不仅仅是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同样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和按照西方音乐理论进行相应的创作及改编。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人按照本民族固有的音乐表现方法和形式,对音乐进行的创造,它不仅仅包括从古自今流传下来的作品,还包括借鉴吸收外来精华所创作的音乐作品。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表现形式,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杂技、表演在内的因素和艺术。戏曲起源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便已开始萌芽,经过漫长的丰富、改革和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艺术体系,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原名杂居以及明清传奇、近代京剧、地方戏,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文化。

二、 论中国哲学对传统艺术的影响

一个民族、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与本民族的哲学和艺术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观念和学说,是社会意识的能动反映,而艺术则能更好地将这些观念和学说以抽象或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我国传统的艺术作品中包含着哲学的深刻观念和内容,它不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能有效地带动民族精神的形成。艺术与哲学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从广义上来讲,艺术也是哲学的一部分,对这一观点的强调,是对民族化的艺术形式的集中体现,也得以建立现代化美学的哲学研究体系。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在其理念表达以及观念展示中以抽象性、写意性以及表现性为主,都是源自于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联系,以哲学的视角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鉴赏和研究,以艺术化的传达方式来表现哲学精神,也使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启发。

1.哲学是内省的智慧,着重塑造伟大的人格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对社会发展的集中反映,而艺术作品则是对社会需求的体现,中国古代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小农经济以及封闭式的社会发展模式,使得人民更加向往自由、民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需求体现在艺术作品中,表达了人民对生活的向往。中国哲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变化,对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也就趋于多样化,而作品所表达的哲学精神和诉求则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

中国传统哲学是内省的智慧,是对人和世界的认知,它致力于塑造人们伟大的人格。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将最高真理理解成为一种对德性的认知和感悟,它依附于人的社会关系,而不是重视对客观对象的分析、解释、区分及推理。中国哲学的“自觉性”是其他哲学体系所无法企及的,这种自觉性是对宗教观念意识的淡薄,这也是哲学研究者常说的问题,这种淡薄是对君主制度、伦理制度以及封建专制制度的遵从,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其他国家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相似的特征,但在一些方面也有区别。

中国传统艺术的创造核心动力来源于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在意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和发展。“情动”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区别于西方美学常说的外在动力,中国的古诗、词中便能简介的体验到作者的愁绪,忧患意识是相对固定的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条件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2. 中国传统艺术的人性化发展道路

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被看做是一种德性化人格的发展道路,艺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要求客观事物要与艺术作品相符,反而更加强调以“意”为主要表达目的,以“传情达意”为主要表现形式,因此,艺术作品也可以“形不似而神似”。艺术创作者要在具备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健全的人格以及较高的精神境界,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要着重强调“意诚”,艺术作品能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人的精神境界。中国美学没有过分的追求形式美,而是将形式以一种启示、象征、道理、人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哲学上对人格的追求导致了艺术上写意的原则。中国的艺术家和美学家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兼顾神似与形似。因此,反映时展需求、展现时代精神的中国传统艺术与中国哲学在内容和形式上保持一致性,以反映社会发展实际的艺术作品来引起社会效果,成为理想作品,以一种豁达的力量,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

3.哲学对艺术的影响

哲学和艺术作为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的两座高峰,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等领域和方面的研究,具有普遍性和规律,艺术是对人类感性方面的体现;哲学是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表现形式,艺术则是人类感性认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哲学通过美学这一媒介,对艺术研究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艺术也通过自身特殊的表现形式,对哲学理念以及观念进行传播和体现,对哲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方面,艺术家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并将这些影响通过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古老且非表象的经验关系,艺术作品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并不是栖息于艺术家而生的,同样也不是艺术家所独有的属性。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体现在一大批理性艺术作品的涌现以及促进艺术潮流的形成。艺术潮流的形成与哲学思想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艺术潮流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具备不同的哲学基础,尽管艺术在总结之后,便不再具有哲学意义上的发展可能性,但仍然依赖于哲学理论,不同的艺术品是对不同理论和哲学体系的反映,这些艺术品的共生共存以及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使中国哲学对传统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艺术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是对艺术的体现。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作品中,并非是所有的艺术家都会将哲学思想包含在作品创作中,也并不是每个中国传统艺术作品都具有哲学性。艺术对哲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思维能力的创作方面,还表现在以艺术作品感染下的社会思维的变化与发展,艺术作品为哲学思维和方法的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也是哲学的重要组成方面。

三、 以道家思想为主的中国哲学对传统艺术的影响分析

在中国哲学中,道家思想是极具代表性的,任何国家及社会都具有其相对应的艺术表现形式。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是“自然无为”,是顺应事物自然发展规律而不加以强制的思想。老子思想认为,自然已经是事物发展的理想状态,而无为则是保持这一理想状态的基本方法。道家思想面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实际,深入到人的心灵,从自然中寻找到一种人们解决自我的方式。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同样也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和基础法则,在诸子百家思想碰撞时期,道家思想以一种固执的方式守护着人的精神尊严,以一种超越人生困境以及世俗情形的方式,使人获得宁静的心境。老子的无名、守静笃、致虚极以及静观玄览的审美观念和认知观念创造关于艺术的鉴赏的审美范畴。

我国的传统绘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发展积淀,是对中国古典审美价值观的突出表现,中国绘画受到儒、法、道等思想观念的影响,成为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画的题材选择主要包括:山水画、人物画以及花鸟画;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工笔画和写意画;中国画的题材选择以及表现形式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较深,其绘画素材多取于自然物象,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线条、墨色以及形体的表现,讲求整体的统一性和道法自然的思想统一。老子哲学中的思想是对美学意境的体现,而美学意境也是对中国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国画讲求神似,而对形似则没有太多的要求。从中国画的整体结构上来说,中国绘画讲究天人合一以及内在的和谐统一,《庄子?齐物》一文中指出,天地与我兵圣,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与人均为自然而展开,中国绘画也遵循这一观点,讲究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以及天人感应这些辩证的哲学思想同样也是辩证的思维模式,是与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内敛、平和的民族性格分不开的,讲究整体,倡导和谐。中国绘画追求天人合一,对精准形的反映并没有太多的要求,追求具体化的抽象事物,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完美与统一的艺术,正是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引导和作用下,中国绘画在题材选择以及表现手法上才能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象和艺术取向。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道家思想贯穿于其中,宗教与艺术发展紧密联系,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艺术,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哲学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

哲理小品文范文4

【关键词】哲学 艺术哲学 艺术教育 初探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05-03

艺术院校师生关注“哲学”在艺术教育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一种要求,即从事艺术教育研究的师生应有能力运用不同的方法以及哲学的思辨对艺术作品进行质疑与解释。这将有助于分析哲学在艺术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可以解决以下类似问题:我们是否需要在艺术教育课程中运用哲学的语言?或者如果不使用哲学语言是否会造成某种不确定性?

一 哲学

人类需要哲学,更需要的是符合实际的哲学。这是因为“在思想里,特别在思辨的思想里,把握哲学内容是与仅仅了解文字的文法意义和仅仅了解它们在表象或感性范围里的意义很不相同的”。哲学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它可以塑造心灵和品格,甚至是掌握一个国家命运的主要力量。哲学研究的本质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以及意识和物质。与哲学相反,其他学科侧重于具体的问题。哲学涉及宇宙中的一切,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极限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哲学不是一个活动,它不可以被定义,不具有局限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一个时代令人信服的哲学,在另一个时代就可能主要是出于对历史的兴趣才被看中……任何一种哲学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如果以为任何一种哲学,……可以被当做‘为一切时代’的一个声明,那就狂妄到了极点。”

哲学(英语:Philosophy,源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按照词源有“爱智慧”的意思。在希腊文中,“理念”是指idea或eidos,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idein的原义是“看”。所以,“理念”的本义是指“看见的东西”,亦即事物的形状。柏拉图的“理念”是指“用灵魂看见的东西”。“柏拉图之理念论是一个本体论(on-tology),重在考察宇宙之本体,……重在解释。”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论”中,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但是感性世界里,形式不能独立存在。“……那些认为灵魂不能脱离躯体的人是对的,但灵魂自身绝对不是躯体。它不是躯体,而只是依存于躯体。灵魂寓于某一特定的躯体之中。”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这表明,知识意味着智慧、欲望和爱。需要注意的是,哲学定义的意义和文化,也许会因哲学家的不同而不同。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开始探索哲学理论――存在和真正的存在。同时期的东方哲学不同于西方的形而上学,东方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并将焦点关注于道德和政治。当然,我们无法得知前哲学家或思想家在观点上真正的思辨过程。但是,这些观点是很有价值的,它可以指引我们,指导我们的观点,尤其对理解过去、了解现在以及预测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哲学史,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哲学家讨论的都是艺术与美学。如艺术是怎样存在的?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哲学作为哲学学科有义务处理这些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

二 艺术哲学

我们将从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语言与哲学语言三个维度来阐述艺术哲学。

1.艺术作品

艺术的基本目标不是培训,也不是改变或崇尚什么。艺术的基本目的是表现与审美,而不是教授。对于艺术本质的了解越深入,越能发现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所包含的巨大心理力量。艺术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同步,并存在于人类的文明之后。艺术作品的显著特征是,它是客观的本体,它不服务于任何实际的功利目的。离开艺术作品去谈论艺术的一系列问题是毫无意义的。“作为艺术的核心问题――理解艺术的关键就在于阐明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不仅体现了艺术家对艺术媒介与物质的熟悉与把握,同时也体现着创作主体的内心生活和精神境界,体现出创作者体验自然、领会社会和感悟人生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艺术所蕴涵的精神力量和独有的美学功能只有通过艺术作品才能来实现。”艺术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但是,这个“需要”不是物质需求,而是一个可以感受到的人类的道德心。

2.艺术家

尽管艺术体现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意蕴,但我们仍然认为,艺术作品的基础在于“创作”的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即在艺术生产中,艺术家是艺术品的生产者和创作者。“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我们不满足于看到一个艺术品就够了,我们更加注重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艺术意蕴和审美意境。“就所有艺术而言,应当说:是艺术家给了我们视觉体验和各种感受。因而,他们就是感受的报告者、发明家以及创作者。”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哲学家,他像哲学家一样,不断进行着对各种事物的解释。艺术家将“解释”置于画布上或者旋律中,而哲学家将这件工作转化为理念。正是理性与感性的对立,使人类和谐。

3.艺术语言与哲学语言

在将哲学引入艺术教育时,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哲学怎样运用于艺术教育?如何将哲学语言带入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如何使用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休谟的观点,对研究这些问题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艺术问题可以通过人类哲学、文化和知识的哲学、本体论哲学以及教育哲学得到解决。如用哲学的理念(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分析哲学和道德范畴等)分析高洁、善良、宽容等感性词汇。艺术哲学课程应该为学生提供哲学理念分析背景下的艺术行为,这可能对学生的艺术观、世界观以及他们的行为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使用宗教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理论将有助于提高艺术教育课程的质量水平。例如,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他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说明游戏是人类的自由状态,人类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摆脱各种外在压迫,回到灵魂的故乡。而艺术最终追求的是自由与幸福。也就是说,艺术的本质就是自由,这种自由就是真理本身。“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因此,艺术就像游戏一样,需要人们远离日常生活的烦琐、恐惧和疑虑。黑格尔认为,艺术从不反映完整的真理,只给出了真理的形式,它可能会出现在具体的感觉之中。在这一点上来看,艺术的功能是显著的。

三 实例

许多艺术作品如果从哲学的视角去分析,也许更能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本文将以爱德华・马奈的绘画作品《草地上的午餐》、萨特的文学作品《恶心》、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格尔尼卡》以及蒙克的绘画作品《呐喊》为例,进行分析解读。

1.爱德华・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画中几个人物构成一个互相交错的三角形,两位男子和女人(此女是马奈从街上领回的一个,长期为画家充当模特儿)的肢体互相交缠。马奈丝毫没有男性主义色彩,以平等的姿态为女性作画,将女性的柔美和伟岸印写在了画卷上。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告诉众人什么是美的、真的、善的。此画让人震撼的美丽在于借助于对光和色的调和渲染出了年轻女性的身体美和气质美。马奈并没有结束和模特之间的表象关系,“而是显明了表象的诸种条件,就是说显明表象的这个盲点,它只允许在未被看见的条件下去看”,马奈要的是“绘画的沉默……马奈用一种可见的绘画代替了可读的绘画”。“言说并非言看”“观看只是意味着一种谨慎的可测量的分离……目光是一个停顿中的不可见活动――在其中,事物隐藏自身”。艺术作品的创造是为了实现某些特定观点或目标。作品的艺术形式是由总体构成,并借此实现它更为深刻的意义和目标。

2.萨特的小说《恶心》

萨特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小说《恶心》中,第一次产生“恶心”是在一个星期六“我”拿起石块要学顽童打水漂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件东西而且感到厌恶,可是我再也不知道我看的是海还是那块石头”。几天后,“我”又说“那是从石头上来的,我可以肯定,这种感觉是从石头上传到我的手里的”。“恶心”不只是一个客观的感觉。通过简单的直观感受“恶心”,表达出另外一种广泛、深刻、意义非常的心灵感受。领悟到“存在”即“恶心”的根源,他发现“一切存在之物都是毫无理由地生出来,由于软弱而继续活下去,最后随遇而死”。这就是存在的虚无。存在的事物缺乏合理性,存在的世界当中没有理性秩序,事物没有既定的本质。世界是荒谬的、残酷的、野蛮的、充满敌意的。但即使是世界荒诞,人还是有自由去创造自己、创造自己的价值。《恶心》不仅告诉我们一些存在的东西,而且也倾注了萨特所有的哲学思想。

3.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就像萨特的《恶心》,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也是一个在艺术创作中做了隐喻的作品。《格尔尼卡》是一幅壁画,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而创作。毕加索开始绘画前,准备了几个草图,所有准备的草图都隐喻着深刻的含义。“一些由曲线和锐角的对比交错所组织起来的扭曲变异的形象,支离破碎,如夜走的游魂充满画面,揭示了地狱一般的战争恐怖――到处是断臂残肢,到处是绝望的哀号和泣血的心。”这种裸的灯泡描述了战争时审讯室里的酷刑。画中央是一匹老马,引颈嘶鸣,长矛刺穿身体,象征了苦难的西班牙人。在左上部分,一头公牛在那里顾盼自雄,阴险地狞笑;公牛下方,是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怀里抱着死去的孩子――这是残暴与黑暗的象征。全画由黑白灰三色组成,以激动人心的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4.蒙克的《呐喊》

蒙克的画作《呐喊》中,没有一处不充满恐惧的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成鲜明对比。画中央的人物双手捂住耳朵,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死亡的骷髅。整个画作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灵魂。画家用视觉效果传递听觉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震动。蒙克把画中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将画中的情感表现推向了极致。

在实例3、4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绘画不是一种应该记录在空间的物质性中的纯粹的视觉形象……绘画――独立于科学知识和哲学主题――贯穿着知识的实证性。”

艺术的观念和艺术的分类也表达艺术。艺术使世界以一个非常开放的方式在情感上优先考虑人类的特质。例如,艺术可以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人道。一场音乐会表现的乐观主义和一幅画的宏伟壮丽或一段舞蹈的凄美婉转能够深深触及我们的内心情感,这些都是对于人类艺术品质的挖掘。艺术作品的创造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和观点。每一个艺术符号的创建,都是艺术家对生活经验的感知,是艺术家情感和智力的表达。

四 结论

艺术哲学,就像哲学本身,通过其独特的方法解释人类、自然和宇宙的问题。对于一个观点,试图只用一个学科解释艺术作品的方法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在艺术哲学的范围内,带给学生更多的审美享受和喜爱之情,以及正确的审美态度和判断概念的能力。哲学可用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解释能力,以及确保艺术教育的基本素养。同时,艺术形象与科学形象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有助于不同学科的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增强判断力和行动力。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熊蕾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罗安宪.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3卷)(苗力田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韩〕朴异汶.艺术哲学(郑姬善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黄宗贤.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7]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德勒兹・迦塔利.什么是哲学?(张祖建译)[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哲理小品文范文5

一、重现诗中形象,感知哲理古诗形象之优美

诗歌往往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就是要把诗中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脑海中。要理解哲理古诗中深邃的哲理,必须借助这些形象, 沟通读者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搭建起一座通向哲理深处的桥梁。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杏花春雨、山水田园、广袤大漠等物象世界, 重现那些或庄严、或雅致、或小巧、或博大的形象,让学生去领悟哲理古诗所包含的人生意义,激发学生理性地思考人生和世界。

1.讲述故事,突出形象

以听故事、说感受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学生理解诗的内涵做好巧妙铺垫。例如,在教学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时,教师先给学生们讲《纸上谈兵》的故事,故事讲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听了故事后的感受,接着过渡到我国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他的儿子应该怎样读书,从而揭示出本节课的诗题。这样,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起来,突出了古诗中的形象,营造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境。教师努力用形象的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具体化,为加深学生对古诗哲理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2.反复诵读,再现形象

让学生自己读古诗,读准、读通、读懂,这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哲理诗同样有诗的特性,它们音韵优美,意象鲜活,含义深长。因而反复吟诵,不仅能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形象,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例如,在讲授《观书有感》时,我让学生反复地诵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就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现。这“方塘”能反映出“天光云影”的特点,就说明塘水深而且清。在学生们反复地诵读中,美丽的景物画面就如同画卷一样在他们的眼前呈现出来,让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

3.品字析词,整合形象

哲理诗词中所描绘的图景画面,常寄托着作者的情感,蕴涵着理趣。想象诗中的主要景物,再现诗歌的画面,对于学生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将起到搭桥建梁的作用。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哲理诗中的关键字词,咀嚼、品味、整合,再现诗中的景象。例如,在讲授《渔歌子》时,我让学生读一读,抓住关键字词,说说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山清水秀、白鹭翩飞、桃花流水、斜风细雨……一幕幕美丽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我再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写写脑海里看到的画面。这样,把这一组组形象进行整合、重组,把单个的形象变成连贯、丰满的形象群组,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纵情山水、自然恬淡的词人形象。

二、感悟诗人情感,体味哲理古诗情感之深沉

“诗言情”,诗歌的魅力是永远给读者最美丽的情感空间。一首好的哲理诗既洋溢着睿智的哲思, 又蕴藏着作者深沉的情感。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哲理的挖掘上,从而忽略了对诗歌深层情感的揣摩。其实,只要我们善于智慧地捕捉激情点,敲击出诗中沉潜的情味,将“情”的体验灵活地贯穿于教学中,就能激发学生动情、悟情、达情,从而使教学过程迸发出耀眼而迷人的情感火花。

1.诵读诗句,体悟情感

哲理诗同样具有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古人做诗“贵在含蓄”“意在言外”。所以,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反复诵读、品悟鉴赏、熟读成诵之外,还要让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比如,教学“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时,引导学生对诗句细细品味,反复诵读,诗人的惊喜之情便会跃然纸上。学生既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又能体会到诗人对新生事物由衷的热爱之情,达到“情感与理趣齐飞”的境界。

2.品读诗眼,碰撞情感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解读诗眼,可以举一纲而张万目,让人体会到诗句的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体会到古诗深沉的情感。如教一年级学生学习《锄禾》这首哲理诗时,可以抓住 “辛苦”这个诗眼:首先,“辛”是个象形字,表示古代用刑的刀,像刀割一样难受,当然十分辛苦。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上天空中的烈日和农民伯伯的脸、手、额头的汗滴,并让学生说说农民伯伯在干什么,他是怎样锄草的,他干活干得怎样……把农民辛苦的样子记在心里。最后,指导学生写好“辛苦”这两个字。这样,抓住诗眼,以诗中的形象为依托, 以情感的揣摩、接纳为切入点,学生与诗人进行了情感的碰撞,把握了诗中潜在的情感信息,得到了哲理的启迪,“辛苦”两个字不仅写在了本子上,也写进了学生的心里。

三、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哲理古诗理性之深远

哲理诗往往将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韵、深邃的哲理与诗味的语言融为一体,能增长智慧,启迪人心。哲理诗一般都从眼前景、身边事、寻常物写起,对普通平凡的生活作永恒的哲理的探索。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不多,情感体验相对较少,体会古诗中的意境就成了教学的难点所在。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背诵、积累。

1.联系生活,感悟哲理

哲理诗同样是源于生活,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能让他们更好地感悟诗中的哲理。如教学《观书有感》时,我就引导学生在“死水”与“活水”的对比品读中,深刻领会了“清如许”与“活水来”的关系,明白了“源头活水”的重要意义,为学生领会读书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小小的池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会想到“清澈见底、水平如镜、碧波荡漾”等。我再让学生读读闻一多的《死水》,让他们谈谈:这“死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两个水塘的水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学生很快就会明白,因为前者不断有源头活水的注入,所以才会非常清澈。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了。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学生反复诵读诗句,在美的熏陶中就能感受到诗人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阐明的道理:塘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人要知事明理,就得靠认真读书学习。

2.生活叙事,以事推理

哲理诗中从生活里抽象出来的哲理具有普适性。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生活的积累,推出哲理。如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如何让学生明白陆游究竟要告诫儿子要怎样读书呢?教师可以借用成语故事,让学生说说哪些古人做学问是“无遗力”的,读着 “少壮功夫”这个词会想起什么诗句,又会想起曾经学过的哪些人物,在什么情景下可以用诗中的诗句来告诫自己……诗从生活中来,又返回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诗人从“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中得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

3.学以致用,指导生活

由学到悟,由悟到用,将诗中得来的哲理和生活匹配起来,成为活性的语言,恰当地运用在学生与他人的交际中,指导学生的生活,这是我们教学哲理诗的终极目的。教完了一组哲理诗后,我们可以在赏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现实生活中古诗的运用:当同学遇到困难,伤心失望、一蹶不振的时候,我们可以送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他朝着希望前进;有的同学学习不努力,成天得过且过,我们可以送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激励他珍惜时光,发奋学习;教师节可以送给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诗句,这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来勉励自己,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做的贺卡或书签中写下警句,赠送给同学、教师或自己。哲理诗启迪着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了生活的真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活学活用、读书明理。

四、激发想象空间,赏鉴哲理古诗意境之幽渺

重视意境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点。宋代的严羽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形容诗歌幽渺迷离、灵动玄远的意境。哲理诗和叙事抒情、写景状物的诗歌相比,更具有独特的意境。它既有依托于形象与情感的象外之境、韵外之致,更有哲理所生成的思维之光、逻辑之慧。

那么, 如何帮助学生把握哲理诗的意境呢? 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开辟以形象为核心的审美通道, 启发学生借助联想与想象,纵横驰骋,神携物游,感知诗中丰富的、美的形象,走进诗人的情感思维世界,从而品鉴出哲理古诗意境的幽渺空灵。如学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句,可引导学生想象霞光万里、斜阳远照、满天铺锦的景象……学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可引导学生想象那重峦叠嶂、绵绵山岭、幽幽深林……融理入景, 理与景化, 就能使哲理与诗情画意融合无间, 浑然一体, 意蕴天成。

哲理小品文范文6

关键词:哲学;学科性质;功能

一、“哲学”名词解释

哲学(philosophy)这个词源自希腊语philosophia,意思是对智慧的追求或爱智慧。对智慧的追求对包括哲学自身在内的人类一切智慧的反思追问和审讯。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赫拉克利认为:“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智慧就是在于说出真理,并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在中国古代称这种学问为“玄学”、“道学”、“理学”。虽然没有哲学这一词,但“哲”和“学”字古已有之。汉语中的“哲”字含有多重意义,如智慧,明智,聪明,通晓事理等,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人。在印度,则称这种学问为“察”、“见”、“探究之学”。哲学是对世界的感性认识自觉的,更多的以认识成果为基础再反复思考。1874年日本学者西周提出“哲学”两字1896年被康有为、黄遵宪介绍到中国“哲学”之一词渐渐通行。

公元1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后继者安德罗尼科(Andronicus)将其讲述的哲学原理即“第一哲学”的十四卷著作放在《物理学》之后,无以名之,就叫Metaphysics,即“在物理学之后”。西周在翻译“物理学之后”时,借助孔子徒“究天人之际”的著名哲理论文《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将其译为“形而上学”。

(一)文学作品中的形而上学

1、鲁迅作品中的形而上学

鲁迅的作品是药,具有强烈的儒家哲学思想,强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鲁迅先生现实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劳苦大众生活的窘迫,各个阶级间的不同现状。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讽刺当时的封建礼教、和中国人的陋俗、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企图唤醒广大人民群众要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思想。其中研究鲁迅先生为突出代表的钱理群先生《过客》、《秋叶》、《风筝》、《死后》、《死火》这些作品都能体现鲁迅先生的儒家思想。

2、周作人作品中的形而上学

周作人的作品是茶;讲的是道家哲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奈命”这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对于一切事物的平衡心态,接受命运的安排,否极泰来,安生立命之本。用平和、心静如水、心静止水的心态去接受人世间的起起落落。

(二)哲学是境界之学

所谓“境界”,原指“疆界”,晋唐以后译佛经者赋予了境界一种特定的含义,类似我们说的“思想觉悟”。“境界”表示的是思想觉悟所达到的“层次”、“维度”或“境域”。

冯友兰论人生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自然人,生物的人;功利境界:功利人,小我的人;道德境界:社会人,大我的人;天地境界:宇宙人,无我的人。

例: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

楚王:一方面,不介意失弓,愿意让另一个楚国人得弓;另一方面,虽是君王,却不介意让一个臣民得弓,视君王与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

孔子:“惜乎其不广也。胡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儒家: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

老子:“去其‘人’而可矣。”道家:人与天地万物是一样的,都是造化和自然的平等产物。

莲池大师:“求其所谓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谓弓也、人也、楚也。”佛家:因缘聚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四大皆空。“四大皆空指:‘地’、‘火’、‘水’、‘风’,一切都会变,因缘聚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四大皆空”。佛家境界“空”心态平和,心外无物、心如止水。

哲学是把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自发的世界观,加以提炼和升华,并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的特点和功能

哲学的功能之一是培养反思的思维方式,从牛顿的“科学把问题弄简单,哲学把问题搞复杂”。可以看出科学是将物体通过实验室的分析,会将一个复杂的事情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所表现出来,而哲学是将简单的事物通过不断地认识到实践,反复认识,前一个认识总是比后一个认识更近一步,以至于无穷。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功能就是批判的功能,包括思想批判和社会批判。思想批判就是批评,是对思想的再思考。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思想的批评史。社会批判就是对社会制度、历史发展进行再思考。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理论时就宣称,对现存的一切东西都要进行无情的批判,要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共产党宣言》就是一部典型的社会批判著作。马克思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培养创新的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也是康德所赞同的,他写道“哲学家好像在黑暗的海上扬帆远航,向着遥遥无期的彼岸驶去,虽然他们知道不可能达到超验的彼岸。” 哲学的创新本质决定了哲学不仅是“密纳发的猫头鹰”,更是“迎接黎明的高卢雄鸡”,是社会革命的先导。

三、哲学的用途

哲学何为?长久以来,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一直都在追问哲学的用途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的感官欲望不断被时代打开,“哲学无用”更是发出了历史的最强音实际上哲学的产生如同科学一样并非源于使用的目的哲学更大程度上是因人们对世界的“惊奇”以及求真、求善、求美的本能驱使产生的。

马克思曾经讲过一个哲学家和船夫的故事

哲学家与船夫正在船上进行一场对话“你懂哲学吗?”“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一半的生命。”“你懂数学吗?”“不懂。”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

突然,一个巨浪把船给打翻了,哲学家和渔夫都掉到了水里。

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的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不……会……”“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看来哲学真的没有实际的用途,关键时刻连命都救不了但是越没有实际的用途的东西,越是有大用正如老子所说:“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爱智的哲学,不是回答和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的“小智慧”和“小聪明”,而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和“大聪明”它是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关系使得智慧”所以他是“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要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安身立命之本”和“最高的支撑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