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励志故事范例6篇

哲理励志故事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1

我们总是想通过一些事物懂得人生的哲理,共同阅读关于人生哲理的励志语句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人生励志的哲理语句,供大家参阅!

有关人生励志的哲理语句精选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生活是首歌:感情是轻音乐,工作是交响乐,奋斗是摇滚乐,应酬是流行乐,兄弟姐妹是通俗曲,事业是进行曲。

3.平凡的脚步也能够走完伟大的行程。

4.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务必先由小河川开始。

5.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我的性命加油。

6.俗话说:“十年磨一剑。

”海洋江河都是长流不息的循环,才能够持续自我的充足;阳光星亮都是长洒不歇的轮回,才能够持续住自我的能量;花草树木都是常青不停的蓬勃,才能够持续好自我的生机。

7.没有一种不透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能够征服的命运。

8.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9.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我。

10.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11.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12.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13.金钱损失了还能挽回,一旦失去信誉就很难挽回。

14.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15.没有什么事情有象热忱这般具有传染性,它能感动顽石,它是真诚的精髓。

有关人生励志的哲理语句经典1.没有热忱,世间便无进步。

2.事实上,成功仅代表了你工作的%,成功是%失败的结果。

3.一句简单的问候,是不简单的牵挂;一声平常的祝福,是不平常的感动;条消息送去的是无声的支持与鼓励,愿你永远坚强应对未来,胜利属于你!

4.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没有休止符;前进路上大步走,“天下谁人不识君”!

5.含泪播种的人必须能含笑收获。

6.人之因此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7.如果咱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务必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8.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9.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我的前途担心。

10.人就应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11.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12.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13.忍耐力较诸脑力,犹胜一筹。

14.受伤害能磨练你的心志,受欺骗能增长你的见识,受遗弃会教你自立的本领,受批评能助长你的智慧。

15.不好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有关人生励志的哲理语句推荐1.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

领悟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我成功正因我志在成功!

3.使用双手的是劳工,使用双手和头脑的是舵手,使用双手头脑与心灵的是艺术家,只有合作双手头脑心灵再加上双脚的才是推销员。

4.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我的。

5.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我。

在你成功地把自我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务必百分之百的把自我推销给自我。

6.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取躲避。

7.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我。

8.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

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用心的力量。

9.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1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11.人之因此能,是坚信能。

12.你能够选取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

创意乐意。

13.不好问别人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别人做了什么。

14.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

16.咱们生命就像弹簧一样。

总是来回反弹。如果咱们一向顽强,那么总有一天,咱们会折断的。生活告诉咱们,咱们要有韧劲,咱们要能屈能伸。否则受伤的只是咱们自我。弹簧不是软弱,弹簧只是选取另一种生活的方式。有些事,咱们换一个角度去看,其实并不是那么难。

17.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18.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19.投资知识是明智的,投资网络中的知识就更加明智。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2

这本书首先告诉我,“希望和毅志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源泉!”这句话让我想起生活中的两个例子:萤火虫发出的光芒虽然微弱,但它敢于在黑夜中闪亮;胡杨虽然没有风姿采采的枝叶,但它却是沙漠中顽强的斗士;小草虽无坚韧的躯体,但它却有坚强的生命。它们让我知道:人生需要坚定的信念,要勇敢的面对生活,漠视所有的困难,在奋斗与搏击中体会生命的意义!

接着它又让我知道了“厄运打不垮信念”,“借口多的人离梦想最远”,“成功的着力点”等八个主题,以及围绕这八个主题的一些温暖人间,给人鼓励的故事,现在我先讲一个最令我感动的故事!

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叫《多拿出点勇气》,这个故事告诉我一段有着哲理的话语“人的勇气就藏在一念之间,而人生的成与败也藏匿于一念之间。就像两只脚,本来智慧已经给予了前脚一个成功的想法,只要多拿出一点勇气给后脚,让它果敢地跟着前脚走,人就不难迈进成功的门槛。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3

事情往往如此,我们总以为开始得太晚,于是放弃。老人学与不学,两年以后都是七十,差别是:一个能和儿子媳妇愉快地交谈,一个只能继续待在一旁。再看一个例子――一位作品展获得成功的画家,在回忆他的绘画经历时说:“我现在95岁了,而我是在90岁时迷上绘画的。”

如果什么事都认为已经晚了,来不及了,那么上面的例子你又作何感想?如果每个人都不思进取,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何在?我国的建设经历了一段弯路,使得经济水平倒退很多。如果这时候人人都想:其他国家都已迅猛发展了,我们远远落后,再怎么发展也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然后便碌碌无为地浪费生命,那我国现在岂不更落后?

其实,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人生之旅中,总有一些人在某段旅途中领先,也总有一些人会走一些弯路。当你兴致勃勃、满怀热情地从驿站中出来,忽然看见前面的背影把你美好的憧憬和梦幻占据,然后又意识到你们已经拉开了一段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时,你便开始后悔出来得太晚、发现得太迟,然后停滞不前,任凭哀伤、忌妒的阴影夺去你的光彩。这才真正叫失去啊!失去了希望,没有了自己,便失去了广阔、丰沛、灿烂的未来。

时间匆匆流逝,不论走着还是躺着,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近死亡,可有人收获,有人却双手空空――差别只在于你是否开始,是否迈出坚定奋斗的脚步。

开始,就有希望。

另起一行,就是第一。付出永远不会太迟,落后又如何?走了弯路又何妨?调整姿态走回正路,重新开始旅途,把一切顾虑抛之脑后,重要的是我们还在前进,永远不会晚!

主题点评

可能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准备做某件事,如:学一门新的外语,练习书法或者开始某种健身运动等等,但总在决定之后,便很快放弃。究其原因,也无外乎“太晚了”“没有时间”“力不从心了”之类的托辞。于是这些话似乎也就成了许多人没有勇气或毅力做某件事的有力的借口。对此,本文的小作者却以积极的心态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的观点。这也使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某国家的一位中年妇女获得全国马拉松冠军的事。她没有任何背景,年轻时也没有经历过任何专业训练,而且在参赛之前已经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了。所以在大多数人看来她想拿全国冠军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但她的确成功了,原因也很简单:只是为了要凑足孩子们上学的学费。这个故事恰好印证了本文的观点。

本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驳斥消极的处事态度。对总爱逃避困难的人提出善意的批评和建议,指出坚定信念以及付出行动的勇气对做事情的重要作用。表现了小作者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选材点评

为了阐释人生哲理,表现主题思想,文章在选材方面,首先选取了一个颇具情趣的哲理小故事来引人入胜。并从故事中展现的人生哲理引申出自己的观点“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从而文章由叙事转为议论,为支撑论点,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小作者从反面举例,谈“什么事都认为晚了,来不及了”的危害。最后用极富哲理性的语言归结论点,有力地凸显了主题思想。

语言点评

文章语言蕴藉深刻,富于思辩色彩,哲理性强。如:“另起一行,就是第一”“把一切顾虑抛之脑后,重要的是我们还在前进”“付出永远不会太迟”既有哲理意味,又有励志作用,可以振奋人心。

布局点评

本篇议论文采取了先叙后议的布局方式,按照叙事――论述――总结,架构成文。层次清晰,中心突出。

第一部分,叙述一个将近七旬的老人报名学习日语的故事,进而批驳了“总以为开始得太晚,于是放弃”的错误观点,同时确立自己的正面观点“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

第二部分,从反面揭示消极的处事态度对国家、民族、个人发展的危害。

第三部分,阐述自己观点的积极意义,并对落后者、意志不坚定者提出希望和勉励。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4

王阳明作为上承先圣大家,下启后世思想教育的灵魂人物。时至今日,其哲学理论对教育界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王阳明哲学杂糅儒家经典学说、陆九渊心学等理论,强调以心立言,再以良知释心。其所指的“心”乃为万物之本,是人类思想之源,探究内心本源,即探究世间正理;强调“知行合一”,则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思想与行为相统一,为塑造学生的身心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完善人格,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启示;而强调以良知释心,则是强调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强调为人要忠于内心、表里如一,对教育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一、“心即理”理论地教育原理的借鉴价值

王阳明哲学理论强调“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1]。可见,“心外无物”与“心外无理”是“心即理”思想理论的两大核心。他认为“心”是支配人体感官活动的核心,感官体验牵动于“心”。这里所说的“心”,可以理解为人的意识,它是与客观世界相联系的。故“心外无物”,超出人的意识之外,必须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他将心的本体视为“天理”,也就是道德原则,故“心外无理”,超出道德范畴,也就不存在于“心”了。

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中,“心”即为“理”,是天地自然之大道,有“心”者可以言“理”,无“心”者不可言“理”。故“心即理”理论,也可以理解为“心主导人的感官,故教育应注重培养人的认知之心、道德之心、美感之心,方能使人具有理想人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2]。可见,“心即理”理论对于当代教育原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鼓励学生“立常志”

王阳明强调:“夫学,莫先于立志。”[3]可见,立志乃求学之根本。就教育而言,从广义来讲,立志亦包括长远的人生目标。引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即使学生找到了正确的奋斗方向。由此,学生“心外无物”,其思想意识和行为皆向此目标不断靠近;那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则是通过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和内容,使学生“心外无理”,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培养学生成为“有志之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志,立之易,践行难。引导学生立志,仅仅完成了教育的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坚定不移地朝着志向目标迈进,这是对学生意志品质和自我肯定的锻炼。因此要鼓励学生“立常志”,切莫“常立志”。经常改变奋斗目标,今天刚确立的目标,明天就变了,心志不坚,起不到磨练意志品质的作用,更使学生产生目标难以实现的困惑,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都有所松懈,更莫谈实现自身价值。“立常志”则是引导学生通过思想意识去约束自身行为,最终达到“心即理”的境界。

(二)教育要“一视同仁”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教育贵在激发学生的本性。所谓“本性”即“天性”“天理”,也就是“心即理”理论。这里所说的“性”,即为善性。故在教育实践中,要激发学生的“善性”,首要承认人性“善”的本体,即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挖掘内心的善性,树立信心,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故教育应“一视同仁”,以挖掘人之本性为目标。

所谓“一视同仁”,不仅是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拥有成长经历的学生而言,更是对待学生的一种“平等心”。诚如上所述,学生在坚定地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很难保证其内心不动摇。或一段时期,或走向歧路,但不能凭一时一事,就断定学生的品性优劣,更不能不辨缘由、只根据表象即给学生带上各种“帽子”。教育要做到“一视同仁”,不仅要从长远看学生的个人发展,更要将激发学生的“善”性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三)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对学生的“平等心”,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细品王阳明“心即理”的哲学理论强调:“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4]王阳明所强调的“意”,即指意识、意念,是由学生的内心所发出的。可见,他更加强调学生个体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不同学生所能达到的“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境界也各不相同。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非单指“分组学习”“社会实践”等教学形式,而是对于学生内心和个性的尊重,为学生提供一个一展所长的平台,注重在群体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另外,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本性,针对不同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发挥天赋的机会,达到“心即理”的教育境界。

(四)勤于启发,以疏为导

在当代教育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既离不开科学教育,也离不开人文教育。”[5]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但思想意识能够使人向善,使人生驶向正确的港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而“心即理”即强调“心”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也即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可见,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两项工作,一为启发,一为疏导。

启发教育在当代教育中,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无不将启发学生的个性放在重要位置。但在心理疏导方面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比如上述所列举的案例,一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偏离了学习目标,甚至做了一些“坏事”时,教师是否对其进行了心理疏导,是否引导这些学生重归正途,对这些学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致良知”理论对教育内容的借鉴价值

“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理论的中心。他强调人应以“良知为纲”,所谓“良知”即天理,与“心即理”理论中强调的“心”合归一处。在他看来,良知为宇宙本体,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是人的道德本体。首先,人人都有良知,这是人类存在的普遍天性,无关贫富贵贱,无关生老病死。其次,人人都能自觉良知,不受客观环境和私欲的阻隔,可以视为自我实现的自觉性,比如对父母的体恤、对师友的尊重等等。可见,“致良知”是对“心即理”理念的解释,对当代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挖掘学生的本心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拥有各异的成长经历,“物质、个人际遇等外在环境只能是涂附于表面,无以代表人的本心、良知,也就无确实价值可言。”[6]可见教育的重点在于挖掘学生的本心,这是人人皆有的天性,即挖掘学生的“人性之善”,也就是“致良知”。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比如中小学开展“孝星”评选活动,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甚至很多学生会为父母洗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道德观念、孝敬长辈的意识,并将这些优秀的行为习惯用之于社会,如尊敬师长、帮助老人等。

从教学成果来看,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观。但深究来看,学生们是否出自本心来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还是仅仅为了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这些行为是否形成了习惯,学生的这些行为是否出自本心?王阳明“致良知”理论所强调的是以良知为纲去行事。可见,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孝星、孝行的引导,不能仅仅通过一些评选活动来实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感知,并将这些感知、体会上升到思想意识的高度,切实融入学生的道德体系,纳入学生的“本心”之中。

(二)在实践中磨练

诚如上述所举,挖掘本心乃“致良知”的第一步,接下来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意志,使之形成行为习惯,养成以良知为纲的处事原则和行为标准。说过:“道德之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故做人做事应首重崇德与修身。”[7]其中,“修身”即离不开到客观环境中去磨砺自己的意志。可见,当代教育“既要引导学生学习‘诗礼章句’,又要使其知晓‘德行之本’。” [8]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当以修德为先,将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内容。

如今,不同教育阶段都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认知社会、感受客观世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意志,树立个人信仰,也就是“修身”。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面对诱惑与挫折,如何泰然处之,既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又是难得的人生经历。其次是磨练面对挫折的能力。在王阳明看来,个人精神世界的铸造即要做到“不动心”。尤其在面对挫折时,很多人会怀疑自己、动摇信仰和目标,最终导致半途而废,甚至走上歧路。因此,在当代教育中增加挫折教育,可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先适应艰苦环境,磨练意志力,树立个人信仰。

(三)由表及里,外因改变内因

教育是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发挥作用的。王阳明哲学强调“心学”,与“外求”相对立。所谓“致良知”,即是强调学生内心的感知,即重视对学生心灵、心智的培养。

之于当代教育应多渗透德育内容,通过外在教育环境、教学方法及内容的熏染,来促进学生的内因发生变化,即由表及里产生作用。故新儒学学者杜维明指出:“精神的修养和观念形成与物质条件缺一不可。”[9]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应不仅需要精神层次的熏染,更需要物质条件的配合,营造相匹配的教育环境,才能发挥外因的推动作用。

尤其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较快阶段,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舆论中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相应地,学校教育如在网络上过于闭塞,很容易把学生推向诱惑的边缘。

三、“知行合一”理论对教育方法的借鉴价值

在王阳明哲学中,“致良知”理论是构建在“心即理”理论之上的,也可以说二者是相衍相生的。“预设良知,实为指导伦理行为,由表致里,使本心亦有所‘知’,故知行观与心理观具有内在的逻辑相关性,心理为一,即知行为一,心理为二,即知行为二。”[9]王阳明哲学强调“知”与“行”的和谐统一,即先求知,再以行动来巩固所知,最后从实践行动中有所领悟,并总结归纳,再提高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即“先知后行,行而所知”。也就是说,要通过日常行为来检验理论知识,达到“致知”的境界。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古教育先贤格外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这是使教育达到“知行合一”的基础。王阳明不赞同教师的骄傲自大,他主张“凡攻我之失者,皆为我师”。首先,在人格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仅仅比学生先了解知识,但并不表示教师比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更加高明。所谓教学的本质是知识的传播。我国古代先贤认为“师不必贤于弟子”,说明在知识面前,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其次,教育的出发点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即激发学生“至善”的天性。从这两点来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从教育实践来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导者是教师,首先教师应端正态度,对自身角色有清醒的认知。正如上述分析所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发挥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将学习的主体回归学生。在教育理念上,遵循“教学相长”的理念,对学生保持尊重之心,对学生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完善教学方法为目标。特别是当教学出现失误时,教师主动改之,既可对学生形成言传身教的作用,又塑造了为人师表的形象。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更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而不是采取“一言堂”,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给学生留出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以“良师益友”的身份有效地引导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

(二)化理论为素质和能力

“知行合一”理论强调“知”与“行”的完美统一。无论通过直接讲授,还是间接渗透,知识的习得都需要践行的过程,才能实现内化与外显。尤其在素质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唯有通过教育实践来检验教育理论,才能切实做到“化理论为素质和能力”[10]。

一是化理论为素质。哲学是抽象的,也是离不开生活实践的。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都需要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特别是对学生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塑造,需要一个长期的、反复实践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所领悟,使之慢慢融入学生的道德体系中。比如上述提到的关于“孝”的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即是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于“孝”的体会,学生通过帮助父母做家务来体会父母的辛劳,也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进而发自内心地孝敬父母,使“孝”融入学生的思想体系中,并外化为日常行为,也就是将理论化为了素质。[11]

二是化理论为能力。理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或能力。要引导学生构建完美的人格,并非停留在提高升学率和就业率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甚至引导学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个人能力存在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它不像科学知识可以通过量化标准来衡量,而是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个人能力,则少不了理论知识的引导,即将理论知识化为能力,才能实现“知行合一”。

(三)先知后行,知而必行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是构建于朱熹“知先行后”理论基础上的。先知而后行,是指先传播知识,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再引导学生运用主观意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即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理论知识,达到“知而必行”,以此来巩固知识。

之所以要先知而后行,是先将正确的理论、观念告知学生,再引导学生去实践。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不良观念、错误理论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先入为主”。如同小树在成长过程中,从开始就做好支撑,才能使其越长越直。人亦如此,在认知客观世界之初,即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体系,那么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纵使遇到挫折与不良观念的影响,也会大大降低思想意识出现偏差的几率。

其次是知而必行。当学生学会并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后,如果不迅速加以实践,那么知识也会很快被遗忘。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彻底地融入思想体系中,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习得的层面上,一方面会造成对知识的粗浅理解,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知”与“行”的脱节。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5

摘 要: 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出自华裔科幻作家特德・蒋短篇小说集《你一生的故事》,该小说集收录了特德・蒋至今为止发表的全部小说。其中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在基于语言本身的基础上,呈现了人类和外星人交流的全过程。该小说除了特殊的叙事手段和叙事方法外,就内容本身而言已经超越了普通的科幻小说。本文主要通过小说中的相关哲学概念,对这篇小说内容本身进行更深入地分析,以揭示文中深刻的哲学内涵。

关键词: 《你一生的故事》;特德・蒋;科幻;哲学

1. 因果论看世界

世界上的理论纷繁复杂,但就其思考方式而言分为两种:因果论和目的论。因果论是由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指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原因和一个结果。这就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依照前后顺序,将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因与果,当看到“春夏秋冬”和“地球的自转公转”两个事件时,按照人类思维方式,就会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定义为原因,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定义为结果;而当人们说到“春夏秋冬”与“花开花落”时,春夏秋冬就成为原因了。人类将所有事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因与果,过去、现在、未来在人们眼中都有明显的界限,对于未来人类是无知的,所以才会在某些抉择上举棋不定。在这里涉及到一个哲学的概念――自由意志(free will),它认为,人们的选择最终取决于人们自己。只要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取舍,不论你的选择是基于何种因素,选择本身即意味着自由意志[1]。如果你曾经认为做错了选择或后悔某个决定,你就拥有自由意志。在使用自由意志做决定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即对未来无知的情况下,如果你已知晓后果,那再谈自由意志也就无意义。

《你一生的故事》理解的难度较高,就是因为女主人公露易丝放弃了人们常用的线性思维方式,叙述的事件之间并没有前因后果的联系。露易丝在学习七肢桶语言的过程中,深深地受其感知世界方式的影响,因而洞悉了自己,以及幻想出了她那个暂时还不存在的女儿的一生。读者不能够用线性的思维去理解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当然用叙事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事件,还是能够找到这些事件的先后顺序,但整个故事并不是想要读者去理清它们的顺序,而是用另外一种新的眼光去看世界。

2. 目的论――“同步并举”意识模式

目的论,是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与因果论看世界的方式大相径庭,它将世界上所有事件理解为均有目的,在没有习惯用这种视角看世界时,多半会令人失望,因为世界极可能本无我们所谓的目的,但我们一旦用目的论来理解和认识人类,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因为人类理智发展的最大成果或许就是让本能不再仅仅是本能,而一切行为乃至事件似乎都理应存在一个目的。如今以赖斯(Katharina Reiss)、弗米尔(Hans J. Vemeer)、曼塔莉(Justa Holz-Manttari)和诺德(Christiane Nord)为主要代表的功能主义目的论已经是当今世界颇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学派之一[2]。在翻译理论中,目的论已经得到广泛运用。目的论没有因果论中所谓的前因与后果,而是同时感知所有事件,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并置。这种方法论看世界可能带来的结果是你能看透整个未来,但你没有办法选择属于你自己的未来,或许明知自己有那样的未来,但却无法改变。

《你一生的故事》中,“七肢桶”看世界的方式正式这种“同步并举”的意识模式,它们根本无法去理解每一个选择为何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结果,因为它们无法理解因果关系。对它们来说,自己所做的每一步过程,每一个决定都是剧本上规定好的,正如文章中作者所写的,“照着表演就行了”。因此在它们的眼中是没有“选择”这一概念的,也就是说它们没有“自由意志”,选择的终点对于它们来说毫无意义,因为它们本身就理解不了“选择”这一行为会带来哪些结果。既然没有了选择,过去、现在、未来在它们眼里自然而然就没有任何界线了,在受到“七肢桶”感知世界方法影响后,露易丝也用这种“同步并举”意识模式来看待这个现实世界,她提到:“恰如一本完整的史书,既可先看‘因’,也可先看‘果’。前因与后果不再是各自独立的两个个体,而是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没有所谓的“思维之链”,循着一条固定的路线前进。在我的思维中,所有组成部分的重要性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一个念头具有优先权。如果有优先权这个说法,那么所有组成部分都具有相同的优先权。”[3]她拥有了像“七肢桶”一样预知未来的能力,预知出了她那个还未存在的女儿的一生,但是她也因此丧失自由意志。

3. 自由意志与预知未来

在理解因果论和目的论看世界的视角下,不得不关注到自由意志与预知未来,这两者从来都是相互矛盾的,选择其一就意味着失去其二,它们从来就不可能成为一种双赢的“非零和游戏”[4]。正因为能够自由选择,所以不可能预知未来,反过来说,如果已经知道了未来,我便不可能反抗这个既定的命运,也不可能把知道的未来告诉其他人。就像“预知未来的人不会奢谈未来,读过岁月之书的人不会承认自己读过它”[5]。《你一生的故事》中,主人公露易丝在受“七肢桶”目的论的视角看事物影响后,就再也无法回到因果论了。她已经知晓了未来,以及还尚未存在的女儿的一生,尽管她拥有自由意志,但是只能做出这唯一既定的选择。这是一种缘于宿命的忧伤,最终凝聚成女主人公的感叹:“一瞥之下,过去与未来轰然同时并至,我的意识成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灰烬,时间未至已成灰。我的余生尽在其中。”她的痛苦显而易见,当读到“然后,突然间,我已在太平间。一个勤杂工掀开罩单,露出你的脸。我看见的是二十五岁时的你”时,我们能体会到她作为一个母亲,却无法阻止女儿的死亡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忧伤。

4. 结论

事实上,人们无法定义到底哪种选择更好,这本就是两种不同的看世界的方式,两条永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因果论对现实的建模是线性的,先有因,再有果,依照前后顺序来感知世界,而目的论是现有世界的一个非线性的模型,思维就如一副完整的拼图,不存在因果关系,时间也不是线性维度。就像一个人不会说他先有头,再有手,然后有脚,无论你先看到它的哪一个部分,他依然是一个完整的人,与时间是没有关联的。在用因果论看世界时,要学会平静地接受那些后悔和懊恼的选择,因为未来是个谜,才会激励你不断进取,未来才会是丰富多彩的。而选择用目的论看这个世界时,就必须接受这副完整拼图的每一个部分,接受或许已经被写好的一本“完整的史书”[6]。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 决定论与自由意志关系新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6

【关键词】学困生;积极情感;哲学课教学

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困生(就是指智力因素处在正常发展范围内,由于某些教育因素的不良影响,造成思想、道德、学业水平或其它非智力因素方面,处于落后状态,并需要给予特殊教育的学生。)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能对教师的“传道授业”积极主动的吸收、消化、运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困生的认知过程伴随着情感过程,而良好的情感体验会促进学困生认知过程的飞跃。那么,在哲学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他们的积极情感呢?

第一,激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困生对哲学价值的认识是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动机的重要一步。我们教师要设法提高哲学思维的魅力和趣味,提高学好哲学思维的诱惑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辨证思维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充分,有充足的思想准备,才会舍得投入,才能保持动机不减弱,以充分调动学生学好哲学的热情。哲学课对刚升入高二年级的新同学来说,充满了新鲜感、好奇心,但也存在着许多疑问,尤其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了学生的首问。我们教师在《哲学常识》的前言课教学中就要重点分析学习这门课的意义:首先要使学生懂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为了应考,主要是通过学习明白做人的道理。它有助于我们构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我们诚实、勤奋、忠诚、谦虚、自信等良好品质,树立起上进心、责任心、荣誉感、义务感和崇高理想;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不断提高我们的人格素养,树立起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奋斗终生的远大志向。其次,要让学生意识到,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能培养自己的辨证思辩能力,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指导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如“中学生在校可否使用手机”?又如:我们应如何来正确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当我们身处顺境或逆境时,又会怎么做?等等问题,学好了哲学,我们都能作出满意的选择。再次,更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己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和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是大有裨益。比如:从高考作文来看,高考作文的立意不外乎三大领域,即哲理、伦理和艺理。单从哲理看,哲理就是作文立意所属的哲学范畴,也就是所给题目或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明白这一点,就可以从宏观上正确定向定位,避免失误。如前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或涉及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或蕴涵着“全面地、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哲学道理。又如:某乡政府在招聘机关文员时,曾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谈谈“弹钢琴”的工作方法?但许多应聘者由于不了解“弹钢琴”真正的含义――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结果,他们都答非所问了。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困生切身感受到:哲学这门课有用!它能让我们明理做人,它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工作……体味越深,学困生学习的需求越强,学习的动因就越足。

第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强调学习哲学对个人修养、充实自我和愉悦身心的作用意义,更要根据哲学学科特点和教育心理学原理,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发出学生以良好、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这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要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只有对哲学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如教师可以通过巧设悬念引起学生兴趣,然后导入新课;可以准备一些与哲学内容相关的传说、成语或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根据哲学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如当今社会热议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如何扶?”等事例,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然后教师及时点拨,边讲边议,引发启发学生,以科学的观点、方法去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应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哲学教学,这样能使哲学课的抽象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深化学生对哲理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

总之,我们要千方百计抓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点,使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兴致勃勃地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然而,要强调指出的是,并非培养任何兴趣都是优化非智力因素,因为兴趣有倾向性,有的高尚,有的低级趣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决不能试图用一些低级趣味、庸俗、不科学的东西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而必须以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兴趣同责任感、理想、崇高目标相结合。让兴趣深化为志趣,使学困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充分发挥教学的主体性作用。

第三,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在哲学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师生之间亲切、友善的情感交流,对于教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是否对教学内容发生兴趣的关键之一。教师对学生的厚爱、信任、期望和鼓励都能成为激发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强化机制。不断鼓励、信任他们,在学生不断得到确认和鼓励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学习信心大增。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常用鼓励性语言和学生交流。比如,可以说:你内在的力量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矛盾的特殊性,内因是关键);热情、大胆去学,主动提出问题,不断创新(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尽管说,对错无妨,与昨天相比,今天的我是最好的我(要把事物如实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懒惰会毁了我们的一生(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并应用它,并努力去当学生的朋友,而不要当严厉的师长,而要把学生当作科学文化知识和真理的共同探索者。我们要意识到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过程,而不能把学生假设为无知者,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信任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要体贴关怀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积极帮助学生,一句话就是要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观。此外,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表示赞赏,特别对学习落后的学生也要寄予热情的期待,帮助、鼓励学生走出困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而激发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课时,要具体做到:首先要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举例说:我们考察一个同学的表现,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考察,既要了解他原有的基础,又要分析现在的表现水平。具体的说:一个后进的同学,如果已经转变,现在进步向上,即使现在还存在一些缺点,也应该肯定、鼓励。正像我们有些同学虽然过去学习比较差,但现在在进步,我们应该表扬他,向他学习,不断进步。

第四,提升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不仅要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而且要让学困生在学习中有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并予以评价,丰富和深化学生的情感。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有效的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积极地投入到自由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如针对学困生学习基础较差的现状,教师就要选择那些相对简单和基础的问题请他们作答,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发言机会,这样便于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好哲学的信心。

当然,学困生可能在老师的鼓励下,有“三分钟”的学习热情,但是一段时间后,在考试中没有取得明显进步,可能又重新回到原点。因此教师还要在哲学课教学中,用一些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事例来对学生进行决心、信心、恒心等优良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如可以用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也可直接讲述:司马迁本人也是在蒙受冤狱和遭到肉体、精神双重折磨情况下,凭着坚强的意志力写作了十八年完成巨著《史记》。再如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能直面人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等等。通过这样的分析,既让学生懂得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之所以能最终成就伟大事业,常常是同他们具有的博大的精神境界和超人的意志力分不开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等哲学道理。教师在讲述“量变引起质变”道理后,也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任何功课,都要有恒心、毅力;学习的成效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要靠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正如古人所云:“才(才智)不如力(努力),力不如不息(恒心)。”教师还可指导学困生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计划,让他们从小的目标,容易的、力所能及的目标着手,同时让他们自己记录一下自己的每一步的成功,教师为这些学困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与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让他们收获成功的体验,成功的欢乐。

总之,我们的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学困生的广泛参与,还需要他们积极情感的投入和体验。一旦学困生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教学就成为学困生主动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哲学课教学中培养学困生积极情感、情理有机结合,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有智慧、有情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我们教学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张明霞主编.《做成功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