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范例6篇

哲理小故事

哲理小故事范文1

最近,在《全国中考真题集锦》中读到两则英语小故事。故事虽小,蕴含的道理却很大。现试译如下,与大家共勉。

几年前,我住在一个小镇的一幢建筑物中。对面有另一幢建筑物,离我住的地方只有几米远。那里住着一个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女人。每天下午我都能见到她坐在窗户边,喝茶或者看书。

几个月后,我发现她的窗户太脏了,通过她家窗户看到的一切都很模糊。我不知道那个女人为什么不把窗户洗洗。

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决定彻底清理一下我的公寓,包括清洗窗户。我一直忙到下午很迟才完成,然后,我坐在窗边小憩。多么令人惊讶啊!那个坐在窗户边的女人一下子变得清晰了!她的窗户是干净的!突然,我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原来我一直在通过自家的脏窗户看她!

那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训。从那以后,无论我什么时候想要判断一个人,我首先问问自己,“我看他时,我心灵之窗是否肮脏?”然后,我努力洗净我内心世界的窗户,只有这样我才能看清外面的世界。

哲理小故事范文2

有一个木是从小双目失明.在黑暗的世界中,他多么想触摸一下那明媚的阳光呀!!!

值得幸运的是,40年之后,医生重新使他从见光明.

可是,他那喜悦的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对于眼花缭乱的各种事物,他感到是那么的陌生,困惑,不安和恐惧,想幽灵一样缠绕着他.

漫步在人朝如涌的大街上,对他来说,这简直就是,"恐怖之旅".

"这是一个磨鬼吗?"看到自己的影子,他更是心有余悸.

有时候,他希望黑夜会早点来临,可是.看到交接的月光,和闪烁的星星,他十分不自在.

他喜欢闭上自己的眼睛,回味那黑暗的世界,心想:"看不见比看的见可能要轻松多了."

哲理小故事范文3

一、在幼儿故事中渗透“哲学思想”

幼儿故事中往往蕴涵着一定的哲理,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若能够挖掘其中的哲学因素,引导幼儿用哲学思维方式来思考故事,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哲学思维能力,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比如,童话故事《老鼠胆》讲的是一只小老鼠总是愁眉苦脸,因为它非常害怕猫。天神非常同情它的遭遇,便施法把它变成一只猫。老鼠变成猫后又非常害怕狗。天神就把它变成狗,但它又开始怕老虎,天神就让它做老虎,但它又担心会遇上猎人。最后,天神只好把它又变回老鼠,并且说:“不论我怎么做都帮不了你,因为你拥有的只是老鼠胆。”这则故事蕴涵着这样的哲理:我们常希望改变一些不顺利的环境,其实需要改变的常常不是外在的环境条件,而是我们内在的生命;让我们用智慧与勇气,坚定地面对眼前的挑战。虽然这样的哲理对幼儿而言有点深奥,但教师可以结合现实对幼儿进行讲解,如用这则故事引导新生顺应幼儿园新的环境。诸如此类的富有哲理的幼儿故事不胜枚举,如绘本故事《世界为谁存在》通过各种动物的亲子对话追问“世界为谁存在”,来启发幼儿去思考生命与自然。又如绘本故事《风到哪里去了》通过孩子和妈妈之间的一问一答,来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界永无休止的循环规律。再如民间故事《驴子过河》通过驴子用同样的办法驮着盐和棉花过河而遭殃的事例,来告诉幼儿做事不能总是凭经验,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思考的道理。

二、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哲学思想”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哲学来思考,比如天冷了要穿衣服,热了要脱衣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又如饿了要吃饭,但只能吃适量,多了就会撑——适度原则;再如登山时上坡容易下坡难,行船时下行容易上行难——矛盾的转化原则;等等。教师若能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应用哲学来思考这些现象,则能激发幼儿对哲学的兴趣。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曾说过:“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哲学素养的提高,可以品读哲学故事和书籍,如《小故事,大道理》《水知道答案》、《把信送给加西亚》《心灵的鸡汤》《学会做事》等;也可以参加教师沙龙,在与同行思维的碰撞中提升哲学素养,自觉地对社会、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做出辩证的思考与判断;还可以学习名师,从哲学的高度结合自己的实际,批判地继承名师教学中好的做法,挖掘名师的思想内涵。这样,教师就能学会用哲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哲学”素材,从而运用这些哲学素材来启蒙幼儿的哲学意识。

三、在幼儿游戏中渗透“哲学思想”

哲理小故事范文4

关键词:场景 智性的小说 视角 声音

一、绪言

米兰・昆德拉是享誉全球的法籍捷裔作家。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他明确指出自己小说创作的目的:“小说就是通过一些想象的人物对存在进行的思考。”[1]9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正是他探索“存在”的成功之作。作品描写了几个人物之间牵扯不清的爱与性的故事,但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爱情的描写上,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爱、性的纠缠而上升到关于人生存在的思索,“抓住自我存在问题的本质,把握自我的存在密码”。[1]31相对于作品的主题、情节而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叙述方式要更为精彩,也更引人注目,小说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独特的叙述方式。

二、叙述视角的交织与转换

在叙述文中,无论所描述的事件与人物如何表现出来,都会存在一定的“视点”,也就是通过一个观察点展现故事。西方小说美学崛起的人物之一珀・卢伯克在他著作《小说技巧》中说:“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角度的问题――叙述者所站位置对故事的关系的问题――调节。” [2]180根据对叙事文中视野的限制程度,视角可以分为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内聚焦视角又分为三种亚类型:固定内聚焦、不定内聚焦、多重内聚焦。[3]30

“不定内聚焦采用几个人物的视角来呈现不同事件……作品由相关的几个运用内聚焦视角的部分组成。”[3]30叙述者如果将视角固定在某一个特定人物,从一个人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必定会受到观察者视角及主观情感的限制。为了全面审视故事,了解人物具体情境,昆德拉采用不定内聚焦的视角,分别从四个人的角度来观察故事,将小说分为七个部分,每一部分内容都限定在某一个或两个人的视角范围之内。四个人的视角,彼此独立又时常交织,演绎出一曲和谐的四重奏。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从托马斯、特蕾莎、弗兰茨、萨宾娜四个人的感受出发,通过四个人的视角来观察故事,并以多个关键词概括各个人物存在的处境。第一部分与第五部分都以轻与重作为小标题,从托马斯的视角出发来看待世界、讲述故事。轻与重的两难选择正是托马斯人生的两难,他一生都在轻、重之间徘徊。在无复回归的世界中,他清醒地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生活就像一场永远不能成为正式演出的彩排,一张永远不能成为正式作品的草图。从轻与重这样的主题词可以看出,托马斯是被作者置于“轻与重”当中进行追问的人物。第二部分与第四部分从特蕾莎的视角来探讨灵与肉的问题。灵与肉的结合是特蕾莎向往的美好生活,她一开始就视灵肉为一体,但她无可避免地经历了灵、肉搏斗和分裂的痛苦历程。从灵与肉的结合,到灵与肉的分离,再到灵与肉的回归,她的生活被分裂,灵与肉永不停息地抗争。在第三部分《误解的词》与第六部分《伟大的进军》中,小说从大学教师弗兰茨和女画家萨宾娜两个人物交替的视角来审视梦想、忠诚、媚俗、背叛等问题。第七部分:卡列宁的微笑,这一部分在时间上来说发生于第六部分之前,视角是托马斯、特蕾莎交替出现,是对两人回归田园后的生活的描写。这种不定内聚焦让读者听到了四个声音:托马斯、特蕾莎、萨宾娜、弗兰茨,他们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展现生活情境,这些情境偶有交集又彼此分离。同时,叙述者不时在这四重奏中出现,发表富有哲理的议论,扩展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三、高高在上的叙述者

“叙述声音指的是叙事作品中,故事讲述的言语声音的发出者,通过作品中的讲述,人们可以听到出自于其中的声音。叙述声音制约着叙述的过程与所叙述的事件、人物等,因而,叙述声音实际上涉及的就是作品的叙述主体。即叙述者。”[4]52所有的叙事作品都有一个叙述者,他是一个叙述行为的直接进行者,这个行为通过对一定叙述话语的操作与铺展最终创造了一个叙事文本。叙述者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成分,“因为正是叙述者的身份,及其在叙述文本中所表达的方式与参与的程度,决定了叙述文本的基本特征”。[4]50根据叙述者对故事的态度可将叙述类型分为:客观叙述者与干预叙述者。客观叙述者充当故事的传达者,在作品中一般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不作价值判断。“干预叙述者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它可以或多或少地自由地表达主观的感受和评价,在陈述故事的同时具有解释评论的功能。”[3]49

在现代小说中,强调聚焦者、严格地控制聚焦是常用的手法之一,以达到叙述的客观性,从其美学目的和追求的角度来看是“求真”,是企图还世界的本来面目,因此采取的策略往往是尽量避免叙述者的声音。《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反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不仅不隐藏叙述者的存在,反而不断强调叙述者的地位和影响,并经常直接出场,进行富含哲理的评论。出场的叙述者站在更高的位置对故事中人物、事件做清晰的解说,这样的叙述方式契合了昆德拉“哲理小说”的创作理念,也正是这样的叙述方式使读者耳目一新。

(一)干预叙述者

干预叙述者常常主观地介入故事之中,在不中断叙事的情况下以简短的文字阐明其看法,或用一些含意明显的比喻和评估性的形容词表达其倾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叙述者总是居高临下,用一种智性和对人生、命运的深邃洞察讲述故事中发生的一切,充当人物不同情境的解说人。

小说第一章便引入了叙述者“我”,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似乎他是一直困扰在我心中的人物,是“我”长年来思考的问题。“我”看见他站在公寓窗台前,而且“我”也明白他内心不知所措的原因,在后面的文章中“我”具体讲了托马斯的故事,“我”成了托马斯心声的感受者与解说者。这一叙述明显地告诉读者,托马斯是“我”一直想着的一个人物,“我”现在正在“回想”他的故事,解说他的人生哲学。在小说的第二部分《灵与肉》中,叙述者通过特蕾莎的视角来讲述她的故事,但是,叙述者却常常跳出故事,进行一段段富含哲理的评论。特蕾莎从小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中,她认不清自己,找不着自我存在的意义,所以她时常照镜子,她想通过镜子来认识自己。“她不仅外表像她的母亲,有时我觉得她的生命也只是她母亲生命的延续。”[5]50“在我看来,特蕾莎好像是她母亲那个粗俗动作的延续……”[5]55这一部分写的是特蕾莎的故事,叙述者却跳出故事,进行“在我看来”的主观评论,敏锐指出特蕾莎极力摆脱母亲的束缚却又永远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的可悲,同时也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特蕾莎的存在只是她母亲的延续。她一生的逃离与背叛都是试图摆脱母亲的影子,“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比较理解了。这是一场和母亲的战斗。”[5]56叙述者叙述了一大段有关特蕾莎的生活,无非是为了让读者明白特蕾莎反抗母亲,逃离灵肉分离的生活的原因,经过叙述者有理有据的解说,读者“终于可以比较理解了”。叙述者透过托马斯、特蕾莎、弗兰茨、特蕾莎四人的视角来讲叙故事,但叙述者并没有局限在他们四人的视限之内,而是时常跳出他们的视角范围,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分析与评论故事中的一切。米兰・昆德拉并没有向我们单纯地展示故事中人物演绎的悲与喜,而是展示叙述者脑海中的所思所想。

(二)非叙事性话语

“非叙事性话语指叙述者(或叙述者通过事件、人物和环境)对故事的理解和评价,又称为评论。”[3]103非叙事性话语表达的是叙述者的意识、倾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非叙事性话语大量存在,叙述者在很多情况下暂时放下原本叙述的故事情节,做一段“离题”的哲学思考,这些评论看似游离于故事之外,与所叙故事关系不大,但在更深的层次上而言,这一些哲学的探询又是人物真实的处境,是存在主题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说是从哲学性质的思索开始的,叙述者以哲学阐释者的身份向读者“解释”尼采“永恒轮回”的哲学观念以此引出了统摄全书的关于存在的“轻”与“重”的辩证。“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5]5不复回归意味着一次性,“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没有任何意义。”[5]3永恒轮回――重――有意义,不复回归――轻――没有任何意义。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压着人们的每一个行动,重荷把人压得无法呼吸,将人钉在地上,但同时也赋予了人充实的生活,真实的存在。相反,没有生命之重,人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和自由都毫无意义”。[5]3轻与重之间,人该如何选择?这两难的境地是托马斯所处的环境,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两难。托马斯清醒地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他放纵生活,享受轻松,追求自由的生命存在方式,为此他习惯单身,发明了“性友谊”,努力遵守着他的三三原则。在疯狂的性放纵之中,他享受着生命之轻,却又感到这种轻松难以承受。特蕾莎真诚的爱让托马斯感到无法承受之重,她成了他的负担。托马斯既放浪形骸又不随波逐流,他就在这生命的轻与重之间徘徊。

小说第六部分:伟大的进军,主要是以萨宾娜的视角来观察世界,是有关萨宾娜反抗媚俗,不断背叛、逃离的故事,而小说的开头叙述者并没有跟随萨宾娜的视角,展现萨宾娜的所见所想,而是站在故事情节之外,独自和读者一起探讨大便、媚俗。第六部分开头部分写斯大林的儿子死于纳粹集中营的历史事件,接着引出了大便的神学思考。文中的大便是人类的真实存在,每个人生活中都不能缺少,而很多人却回避甚至厌恶别人谈论大便,叙述者由此引出了媚俗,“媚俗是对粪便的绝对否定;无论是从字面意义还是引申意义讲,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5]296昆德拉对“媚俗”这一人性中固有的因素进行了哲学性的探讨,并把它上升到人类境况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关于媚俗的整个思考对于小说来说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理解萨宾娜这个人物的关键所在。萨宾娜厌恶媚俗作态。正因为她拒绝媚俗,所以她才能真正理解并喜欢托马斯的“性友谊”规则,她曾说:“我喜欢你,因为你是媚俗的对立面。在媚俗的王国,你会是个恶魔。”[3]14媚俗的世界让萨宾娜极力想“背叛”,为求得个体生命的存在,萨宾娜选择了背叛。在背叛父亲、艺术、丈夫、国家以及情人中斩断一切世俗联系而令秩序无从形成、媚俗无处依附。萨宾娜宣称:“我的敌人,并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媚俗。”[3]303她背叛、逃离的目的就是要摆脱生活中的媚俗。叙述者力图进一步深化人们对萨宾娜的理解,深化以萨宾娜这一形象所显示的信念。插入的这段有关大便、媚俗的议论紧紧围绕在有关人生存在的主题探索之中,貌似游离,实则暗合。

四、米兰・昆德拉――思索小说的践行者

米兰・昆德拉把小说与哲学相结合,这种结合并不是以哲学家的方式从事哲学研究,而是以小说家的方式来进行哲学性思考。他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把小说分为三种类型:叙事的小说,比如巴尔扎克;描绘的小说,如福楼拜;思索的小说。[1]66昆德拉把自己小说的创作定位于思索这一类,这种思索的小说不仅仅是单纯地讲故事、线性地交代叙事的进程,而是侧重于对整个人生存在可能性的智性思考。那么,昆德拉在小说创作中是如何践行他的思索理论的呢?他的叙事又是如何为他小说理论服务、怎样把哲理与故事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呢?

热奈特在他的理论著作《新叙事话语》中对叙事观察者与叙述者进行了明确的区分,简而言之,“视角研究谁看的问题,即谁在观察故事,声音研究谁说的问题,指叙述者传达给读者的语言,视角不是传达,只是传达的依据”。[3]20视角与声音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无声的视角必须通过声音来表现,声音则又受视角的限制,只有视角所见之事声音才能传达。视角与声音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有时间差异、智力差异、文化差异、道德差异等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叙述者更像一位高高在上的智者,是小说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的人,整部小说的叙事都服从于叙事者的提问与思索。《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实际上就是一个与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保持一定距离的权威叙述者所进行的哲学思索。这是由昆德拉“思索的”小说的定位决定的。

当然,昆德拉并不是一味地进行哲学阐释,而是立足于小说,把叙述者自身关于世界、人生的哲学性思考与小说中人物的每一个境况相结合,正如他关于尼采“永恒轮回”思考时所说的“从小说的第一行开始,这个思考就直接地把一个人物――托马斯的基本境况引了进去。它把他的问题摆在那里:在没有永劫的回归的世界里的存在之轻”。[1]哲学的思考是纯粹理性的思考,它无关具体情境,小说的思考则是为了引出人物的基本生存境况,是针对小说中人物所做出的具体探讨。小说家不同于哲学家,小说家通过人物、故事、情节探讨存在,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提出存在的诸种可能性。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创作致力于对各种处境本质的探询,使他的小说不采用外貌描写、背景介绍、心理描写等惯常的小说表现手法,为读者想象留下大片空间。昆德拉强调:“小说考察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而存在不是既成的东西,它是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是人可能成为的一切,是人可能做的一切。”[1]

五、结语

传统小说重视小说故事的完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传神,环境描写力求以假乱真。昆德拉是位自觉地探讨小说可能性限度的作家,他在作品中打破传统的写作手法,通过视角的变换、叙述者干预、非叙述性话语的插入等方式来探索人存在的本质。昆德拉在小说中对人生存在进行哲学性思考,但他并不是要把小说改造成哲学,而是为了在故事叙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技巧揭示人的存在的方式,使小说成为精神的综合体。

参考文献

[1] (法)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2] 珀・卢伯克,爱・福斯特,爱・缪尔.小说美学经典三种[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哲理小故事范文5

怎样加强哲学课的趣味性?我们得从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去思考问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之一,就是他们的思维活动还具有很大的形象性,他们常常凭着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去思考问题。我们所讲的生动,就是让学生在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感受中,加深印象、引发思维,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要生动,就必须用形象说话,对于初学哲学的中学生来说,更需要形象化的讲解,而博引趣例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趣例”可以是哲学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是哲理诗,名人名言等。心理学研究材料表明: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爱听故事的占95%以上,高中生占85%以上,这可看出中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我们就将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来搞好哲学常识的教学。结合教材内容精选一些寓言故事、成语典故、生活故事进行教学,可将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从而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而哲理诗却寓哲理于艺术形象中,意境、诗情、理趣交融,使人获得艺术上的享受,也得到思想上的启发。还有名人名言,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经典作家的名言,在教学中适当引用,可使学生加深对哲学内容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博引趣例法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去把握、应用。

第一,

以趣引题,定好基调。常言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为何那么重要?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作用。成功的开头,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在哲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用趣例引题,导入新课,就会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拨动其思维之弦,为新课的讲解定下基调。

如在讲“联系”这个概念时,先播放哲学寓言故事“唇亡齿寒”的录音。说明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如唇齿相依,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联系”。那么,什么是“联系”呢?同学们就会抱着极大的兴趣去阅读、去探讨。又如在讲“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时,先叫一个学生讲“自相矛盾”的成语典故,进而引导学生分清“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然后引入正题。

第二,以趣言理,深入浅出。哲学反映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它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理性认识。但从认识过程看,感性认识才是认识的起点,人们的认识总是从对具体、生动的个别事物的认识开始的。因此,教学应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带有哲理性认识,使教学过程和认识过程相一致。运用趣例组织哲学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深入浅出地阐述原理,从而使哲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如在讲“必须按规律办事”时引了寓言“挤牛奶的故事”,说的是: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头母牛。这家主人因事要请客,准备挤些牛奶下来,供招待客人之用。使但他转念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个月,如果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存多了,牛奶容易变质发酸,也不便于保藏,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一下,临到请客时一次挤出,到时牛奶既多又鲜,岂不妙哉?于是,主人就把母牛和那头小牛隔离开来,停止了挤奶。转眼间,请客的日子到了,客人们纷纷光临。主人把母牛从牛棚里牵出来派用场,却什么也挤不出来。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母牛的奶不给小牛吃,也不去挤它,就会自然没了呢?通过思考、广义,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母牛的造奶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要每天挤,才能促其新陈代谢,也才有源源不断的新奶产生出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而挤奶人违背了规律,就必然使母牛造奶系统的生理机能紊乱,造成奶的枯竭。接着,再举一例“达尔文和表姐埃玛结婚终生悔恨”去印证。这例说的是生物学家达尔文和表姐埃玛结婚,结果十个子女中有三个很小就夭折了,其他七个都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病。后来,达尔文语重心长地对人们说:“奉劝那些表兄姐,千万不要走我的路而近亲结婚,就当知心朋友吧!”最后选用谚语“强扭的瓜不甜”让学生分析。这样,“规律的不可违抗”这一难点内容就容易理解了。

第三,以趣结尾,余音缭绕。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哲学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哲理小故事范文6

2022精选关于《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   这是从读书群里了解的一本书,一本写给孩子但是成人对来也爱不释手的哲学启蒙书。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哲学从希腊诞生、与宗教分离、科学产生的发展历程铺陈开来,讲述了朴素唯物主义、二元论、一元论、存在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张和区别,介绍了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尔、萨特、康德、马克思等各位哲学大拿的生平。

  但是本书更有意思的地方是讲故事的方式,全书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女孩苏菲跟哲学老师艾伯特间突然联系,并开始由艾伯特讲述哲学故事,深入哲学世界。学习过程中,慢慢介入了女孩席德,和席德的父亲上校艾勃特。

  第二阶段,苏菲学习过程中,慢慢领悟到原来她和艾伯特是席德的父亲为女儿讲述哲学故事而写的书中两个人物;而席德通过读这本书,从心灵上跟苏菲建立起了联系。艾伯特策划计划,逃离上校的“枷锁”----书。

  第三阶段,通过讲述故事,以哲学的方式(意识,现实),苏菲和艾伯特逃出了书本,在另外一个世界(哲学上来讲,并非不可能存在)与席德和上校进行了接触。其实仔细想来,席德和爸爸艾勃特本身也是坐着贾德本身笔下的人物,细细想来很有些《盗梦空间》的感觉。

  这本书作为哲学启蒙书是很不错的,适合十五六岁的孩子从中找寻自我,对成人来说也是很好的入门书籍。翻译水平很不错,非常建议收藏,给孩子推荐阅读。本书不是读一遍就可以完全掌握的,适合不同阶段以不同心境去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乔思坦。贾德著。全书大约40万字。

  这是从读书群里了解的一本书,一本写给孩子但是成人对来也爱不释手的哲学启蒙书。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哲学从希腊诞生、与宗教分离、科学产生的发展历程铺陈开来,讲述了朴素唯物主义、二元论、一元论、存在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张和区别,介绍了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尔、萨特、康德、马克思等各位哲学大拿的生平。

  但是本书更有意思的地方是讲故事的方式,全书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女孩苏菲跟哲学老师艾伯特间突然联系,并开始由艾伯特讲述哲学故事,深入哲学世界。学习过程中,慢慢介入了女孩席德,和席德的父亲上校艾勃特。

  第二阶段,苏菲学习过程中,慢慢领悟到原来她和艾伯特是席德的父亲为女儿讲述哲学故事而写的书中两个人物;而席德通过读这本书,从心灵上跟苏菲建立起了联系。艾伯特策划计划,逃离上校的“枷锁”----书。

  第三阶段,通过讲述故事,以哲学的方式(意识,现实),苏菲和艾伯特逃出了书本,在另外一个世界(哲学上来讲,并非不可能存在)与席德和上校进行了接触。其实仔细想来,席德和爸爸艾勃特本身也是坐着贾德本身笔下的人物,细细想来很有些《盗梦空间》的感觉。

  这本书作为哲学启蒙书是很不错的,适合十五六岁的孩子从中找寻自我,对成人来说也是很好的入门书籍。翻译水平很不错,非常建议收藏,给孩子推荐阅读。本书不是读一遍就可以完全掌握的,适合不同阶段以不同心境去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022精选关于《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   14岁的少女苏菲在放学回家后收到了两封奇怪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此开始,苏菲的命运改变了。在一位神秘导师的引导下,苏菲开始学习哲学,试着破译这个世界的谜团。但是苏菲发现这个世界远比她想象中更离奇古怪……

  一开始,我真的以为这是一本侦探小说,否则怎会如此引人入胜?读着读着,才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我今年12岁,上五年级,在我的概念里只知道有哲学家的存在,并不明白哲学是怎么回事。妈妈说,哲学这个词,解释起来有点复杂,可以打个比方,医学家研究怎么治病救人,植物学家研究怎么栽培植物,使花开得更好看,果实结得更丰满,味道更鲜美,史学家研究国家政权怎么兴盛怎么衰亡。哲学家呢,不研究具体的东西,他们会把刚才那些学者的成果进行一一比较,发现不管是人也好,植物也好,国家政权也好,它们都得符合一个生长、兴盛、衰弱、死亡的过程,没有例外。哲学家就会把这个过程用到其它地方,分析其它事物,比如动物、人性、等等。所以哲学应该就是研究事物普遍规律的一门学问。

  如此说来,哲学应该枯燥乏味、神秘而深奥的,可《苏菲的世界》却如此生动,它刻画的苏菲就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女孩,她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不断探索这个世界的欲望,从苏菲身上,我也开始学会了思考,人必须得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我知道天是蓝色的,草是绿色的,这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让我失去了思考的价值,就像学习,对书中的知识、老师传授方式,从不咀嚼就欣然吞下。一个人失去了好奇心,便也失去了对事物探索的精神,进而我们的思维开始被固定,最后因为惰性变得呆板,毫无创新可言。

  多对这个世界问几个为什么,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像也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存在着。《苏菲的世界》是值得一读的,它所展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哲学,更多的还是关于生命等的有意义的问题,它让我学会了用哲学的角度,重新看待世界,重新认识自己。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2022精选关于《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

  看过《苏菲的世界》的朋友一定会这样认为:它是一本简单而又深奥的小说。它曾经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会使我兴趣十足,一会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这矛盾中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整本书。

  有的朋友说,《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思考;

  有的朋友说,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

  的确,挪威作者乔德坦·贾德将哲学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我们,让我们更方便地了解它。

  14岁的少女苏菲在一天放学回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写给自己的信,里面只有一张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你是谁?”这个问题从此改变了她的世界……在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从马克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