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的诗句范例6篇

劝学的诗句

劝学的诗句范文1

关键词 阳关 《阳关三叠》 句叠 语叠 七声叠

一、关山,玉门关,阳关

古诗常以山隘为界,在地形险要边界处设置边关,边关大多以山峦相依,称之为关山。泛指为国家的边境屏障。古人以关山为背景的描写很多,并有《关山月》词牌流传下来,诗中的“关山”一语兼有关山和“关山月”两重含义。

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闱万里愁”。(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唐王维《陇西行》)

此时的关山。并非独指河西一带。而是泛指所有边关。处于西域边关较为有名的是玉门关,地处古凉州,汉时设郡,今甘肃武成。玉门关以唐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而闻名于世,被世人传诵:“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也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描述。诗人心中的玉门关更多地是荒野孤处的象征,是春风不度的地方。

阳关与玉门关同为古凉州的边关,因其位于玉门关之南,古人视南为阳,称阳关。在以往的文作中很少见到阳关的描述。大约和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行驶路线有关。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不仅将“阳关”之名传之于世。更主要的是抒发了阳关情,引出了《渭城曲》,演绎出《阳关曲》。正所谓:一歌羌笛《杨柳》曲,诉说玉门关之怨:一杯劝君离别酒,道出《阳关三叠》之情。

二、句叠,语叠,加词叠

《阳关三叠》顾名思义,以原诗为主题,相和乐调三叠而成之。流传下来的三叠之法有三十多种,主要是加词叠,保留原诗。随声调变化,依声填词,内容相似,宇词多少差异。原句叠与原诗叠(语叠)原诗不变,仅在唱和顺序上予以变化,形成三叠唱法。

原句叠:

(一)、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汜轻尘,渑轻尘。

客舍青青,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

劝君更尽,劝君更尽一杯酒,一杯酒。

西出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

此种叠法将原句一分为二,前后加叠形成每句三叠,后三字的叠唱带有明显的唱和痕迹,强调了语义,节奏性十分强烈。

(二)、渭城,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泡轻尘。

客舍,客舍青青,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劝君更尽,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西出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种叠法采用二字、四字、七字原句的递进,步步设句,加深了对原句的理解。如:西出(西出何方)西出阳关(西出阳关如何)西出阳关无故人。

原句叠的特点是保留了原诗的本意,只是在诗句上做了分解处理,通过叠加突出了语义,增强了节奏感。不足之处在于节拍太短,难以表述依依别离之情。

原诗叠:(叠唱三遍)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原诗不做分解,整体叠唱三遍,满足了声调的发展,重复本身就是加强,保留了原诗完整性,便于人们加深记忆理解。南宋魏庆之在其《诗人玉屑》中写道:“至阳关句,反复歌之。谓之三叠。”

加词叠:

加词叠是在汉代相和的基础上,先由虚词相和后由实词相和的一种演唱形式。参差不齐的长短句格式,高低起伏与乐曲情绪表现相吻合,弥补了五言、七言诗入乐的不足。现流传最广的《阳关三叠糖口为典型的加词叠。

一叠:(清和节当春)

渭城朝雨挹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叶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二叠: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无复相加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三叠:

渭城朝雨涫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碧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驷,载驰驷。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眠。无穷的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

噫!从此一别两地相思如梦频,闻雁来宾。(贝《中国传统名曲欣赏麓琴学入万谱新

除引子和尾声外,一叠二叠加词字数格式相同,三叠在此基础上,中间部分加入42字,明显反映出是旋律展开的需要。三叠所相加的词句远远超过了原诗的28个字。一叠中加入了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加述了关山万旅途之苦。二叠中加入了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加述了离别之情三叠中加入了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驷。载驰驷。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眠,无穷的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加述了思君之苦。三叠中虽然相和之词比不上原诗的经典优秀,但延深了原诗中的蕴含之情,这里不是简单的注释,而是三次将原诗叠出,每叠表述不同的别离之情。主题未变,在和句中加入不同的演绎。三叠中分别以:遄行,感怀,旨酒来做引子,引出不同层次的心态,最终以“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只盼雁鸣传信。

三、坡与阳关第四声

前文所述句叠。语叠,加词叠均为原诗中的变化,基本上仍为重复的三段式,一重为一叠。古本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仅有白居易《对酒》诗中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本为三叠何来第四声?想来身为唐代著名诗人的白居易决不是空穴来风,也不能是笔下之误,那只有一种解释《阳关三叠》在唐代还有一种叠法。

坡在记阳关第四声中,对《阳关三叠》歌法有独到的见解:旧传《阳关》三叠,然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语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云唐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第一句叠,则此句为第五声矣。今为第四声,则第一句不叠审矣。(见坡题跋卷二)

坡文中讲出了宋时的三叠歌法及四叠歌法,接下来考证了白居易的三叠唱法:即第一句不叠,第二句叠为第二声、第三声。第三句叠为第四声、第五声,第四句叠为第六声、第七声。叠三句而非叠三次。

依坡文考证白居易《阳关》三叠唱法为:

渭城朝雨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学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送别诗;语境;审美取向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04-02

作者:温长青,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河南,安阳,455002

在繁花似锦的唐代诗坛上,表现友人之间深厚友谊和良好祝愿的送别诗占了相当比例。而在表现这一共同普遍的主题的时候,由于诗人的个性差异和他们所处的具体环境的不同,诗人的审美取向便有了很大的差异或正好相反。请看下面几首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

李白的《赠汪伦》,写于天宝十四载(755)。这一年,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便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即诗人自己,继而写送行者,这样就鲜明地展示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而“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一句把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真切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至于送行者是谁,次句并没有像首句那样直叙,而是用了曲笔,只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自然内中有汪伦)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里诗人用了“忽闻”一词,表明这似乎出于李白的意料。这句诗是比较含蓄的,只闻送行者其声,不见送行者其人,但事实上,人已呼之欲出了。

诗的后两句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停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桃花潭水既是那样的深湛,但自然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诗人怎会忘记汪伦以美酒款待他的深情厚谊呢?这样,水深与情深,便自然地联系起来,而结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的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桃花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深呢?这便十分的耐人寻味了。清人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语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确实如此,如果用比喻手法,虽然也能写出汪伦送别的情谊之深厚,但毕竟太平凡了,而诗句之妙正在于“不及”二字,桃花潭水虽说千尺之深,但跟汪伦送别的情谊比起来,那就远远“不及”了。这样无形的情谊化为生动的表象,既自然而又情真,使得这首小诗,深受后人赞赏,“桃花潭水,,也就成了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

下面我们再来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的。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看起来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非常浓郁。而“朝雨”这里充当了一个极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时间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渑轻尘”的“渑”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颇有分寸,显出这雨是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随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都有意关涉到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一种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因为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绝对不是令人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因为绝句的篇幅所限,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殷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而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词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自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在国势强大的盛唐,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时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进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有依依惜别的情谊,也有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和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进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份情谊,而且有意无意的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而“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也当然不只是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便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进一杯酒”,正是不自觉的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三四句剪取的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这首诗就以这样的精心的描写,表现出了一种极有普遍性的离别之情,引起后代无数人的情感共鸣。

最后让我们来看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其一)。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定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别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其一)便是这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关于董大,各家注解都以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略脱名与利”的音乐圣手。而高适写此诗时,也应在不得志的浪游时期。这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自然不免“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的前两句,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手法。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的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董大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乎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作为董大的知己,诗人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颠水涯有壮士长啸。后两句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劝学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将进酒》;朗读教学;境界

《将进酒》是李白诗歌的代表作,选入了初中语文教材。该诗思维跳跃、情感复杂,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如果以朗读为切入口,把朗读作为教学线索,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逐步提升对诗歌意、境、情的认识,则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这里模拟得出《将进酒》朗读教学的五种境界。

第一境:“楚丝音韵清”――读准字音

“正确”是课程标准对朗读的基本要求,本诗有一些难读字,如:樽、烹、馔、恣、谑、沽、酌、裘,还有多音字:将、为、还、乐等。所以上课伊始设计这样的环节:

1.检查预习情况,从某个学生开始,一人一句读诗,要求朗读者“声音洪亮”,要求听者“凝神”,教师观察点为“字音准不准”。听读之后让学生评价:你为谁点赞?为谁提醒?提醒什么?

教师随机进行点拨,将读的指导与识字、写字结合起来,一举两得。如:“馔”的形近字是“撰”,指的是“饭食”,所以是“饣”字旁,“馔玉”的意思是“珍奇如玉的美食”;“谑”是“玩笑”,所以是“讠”字旁,常用词有“戏谑”,成语有“谑而不虐”……多音字的读音让学生根据语境辨析,结合字典判断。如“为”:“烹羊宰牛且为乐”中,“为”是“做,行”的意思,所以读wéi;“请君为我倾耳听”中,“为”是“给”的意思,所以读wèi。

2.评价、指导之后,同桌再互相听读一遍,巩固练习。

第二境:“大珠小珠落玉盘”――读出韵律

诗歌具有韵律美,要呈现出这种美感,就需在朗读时注意声音的停顿、长短、强弱,这些要根据诗意来进行,所以这一层次的朗读就与理解诗意结合起来。

1.明停顿。从某一同学开始,一人一句说诗意(与读字音的同学不重复,扩大参与面),说完某句理解后,学生齐读,展现朗读停顿。

基本上七言的节奏是“4/3”,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三言应这样读“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2.知长短,说强弱。某字读音的长短与平仄有关,平长仄短。需要强调的词要重读,韵脚重读且根据需要相应延长。

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见”“水”仄音,读得短急,“来”平音、韵脚,读得长些;“天”读得强一点、高一点,突出气势。还要提醒学生,“重读”不一定非是声音响亮,它主要是起到“强调”作用,有时故意将声音放小、放轻,也可以起到强调作用。比如“朝如青丝暮成雪”中“雪”可以读得轻缓、低沉,表现出无限感伤。

教师可进行“带读”,让学生体会。

第三境:“拟把疏狂图一醉”――读出情境

读诗要进入作者描述的情境,即“入境”,读诗脑海中要有画面感,把自己当成作者,并想象模拟其语气、情态,这样能提升朗读质量,也能“以读带析”,帮助体悟情感。

1.师:“将进酒”是劝酒歌,谁能说一下通过读诗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场景呢?

学生回答:李白和岑勋、元丹丘等朋友在一起喝酒,喝得醉意朦胧,还不停地劝朋友喝,并说了一些喝酒的理由。

2.师:“劝”就要说话,诗中哪些词语能看出“即席说话”呢?读时要注意什么?

生:君不见……岑夫子,丹丘生……与君……请君……主人……对君……呼儿……与尔……

读时要“目中有人”,有一定指向性。

3.叙述的内容不同,朗读的快慢就有差别,根据情境,说说朗读本诗时语速、情态的处理。

学生自由谈见解。如开头两句比较“悲情”,语速就慢一些;“岑夫子……杯莫停”几句催促饮酒,语速就快一点。整篇朗读最好带几分醉意,并且越往后醉意越浓。

4.教师范读(或播放名家朗诵)。学生体悟。

第四境:“别有深情一万重”――读出情感

“有感情”是朗读的高层次要求,需要知道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这种感情。

1.从诗中读出了李白什么样的情感呢?

学生思考后在组内讨论,然后小组展示。

悲:“君不见”两句写出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作者年过半百,壮志难酬,所以更加悲伤。

欢(乐):因为人生苦短,才要珍惜知己、珍惜相聚,尽情欢乐。诗句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更能看出李白的乐观。

愁:诗歌最后说“与尔同销万古愁”,可以看出李白有很浓的愁绪。

教师点拨:看看李白劝酒的理由――“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结合李白生平追求,能体会出他说这些话的情绪吗?

学生明白这是愤激之语。所以总结作者的情感有“悲、乐、愤、愁”。

2.再让学生思考,李白这几种感情是怎样的关系呢?(逐渐变化?多少?表里?)

教师提示:在这里,“乐”是“为乐”,是刻意制造的,是表层的,是短暂的。而“悲愁”是核心的,是挥之不去的情感。

3.带着对这种情感的理解,学生自由诵读。

第五境:“一吟双泪流”――读出自我

劝学的诗句范文4

名句名篇默写

(时间:40分钟 满分:120分)

1.(2015·郑州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 , ”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2.(2015·陕西西安二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等,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3)清中后期,进步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 ”两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引用。

3.(2015·昆明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心理矛盾。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

4.(2015·辽宁五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自问自答,表明自己听完琵琶曲后泪水湿透青衫的句子是“ ? ”。

(2)古诗词善于运用联想,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3)生活中表达既善于从正面学习,又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常引用《论语》中的“ , ”一句。

5.(2015·山西四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 , ”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家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句子是“,”。

6.(2015·大连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的两句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女弹奏时有拢、捻、抹、挑四个动作,弹奏的曲子既有《霓裳羽衣曲》又有《六幺》的句子是“ , ”。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词句是“,”。

7.(2015·石家庄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的《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

(2)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

(3)《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的效果。表现这效果的话是“,”。

8.(2015·东北三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2)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句子是“ , ”。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 , ”。

9.(2015·沈阳高三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说明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十分宏伟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景象美丽而广阔、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句子是“ , ”。

10.(2015·哈师大附中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形容“秦爱纷奢”时,说钉头多于谷仓中的谷粒的句子是“ , ”。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

11.(2015·河南平顶山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 ”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感慨当年的英雄豪杰们,经过风吹雨打,现在也成了历史。

(3)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崇尚高洁、虽死无悔思想的诗句是“,”

12.(2015·河北保定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说明自己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扬李蟠能行古人从师之道的句子是“ , ”。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的结局是被项羽一把火烧掉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 ? ”表现了作者认为环境的喧闹与否与做学问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

13.(2015·河南洛阳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用对偶句“ , ”描绘出两幅山间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2)苏轼《赤壁赋》中写箫声让深潭中潜伏的蛟龙起舞,让船上的寡妇哭泣的句子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14.(2015·辽宁实验中学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2)苏轼《赤壁赋》中“ , ”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察觉的缓慢移动的状态。

(3)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为喻,回忆已逝的青春年华,表达百感交集的情感的两句是“ , ”。

15.(2014·辽宁马鞍山质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既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歌咏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又用“ ,

”表明了身处逆境时应有的人生态度。

16.(2014·云南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骐骥一跃,;,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7.(2014·东北师大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孟子《鱼,我所欲也》)

(2),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论语·泰伯》)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18.(2014·吉林调研)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6)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19.(2014·陕西六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多歧路,今安在?,。(李白《行路难》)

(3),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2014·山西太原二模)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靡室劳矣。,靡有朝矣。(《诗经·氓》)

(2)问之,则曰:“,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

(3)凄凄不似向前声, 。座中泣下谁最多?。(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

1.(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飞湍瀑流争喧 砯崖转石万壑雷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层

2.(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3.(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1)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5.(1)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3)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7.(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3)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8.(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1)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 (2)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10.(1)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2)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11.(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12.(1)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2)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3)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13.(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14.(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15.(1)浩荡离愁白日斜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16.(1)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17.(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8.(1)连峰去天不盈尺 (2)万里悲秋常作客 (3)同是天涯沦落人 (4)赢得生前身后名 (5)寄蜉蝣于天地 (6)金就砺则利

劝学的诗句范文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4、《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5、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6、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舳舻千里 荆旗蔽空

7、荀子在《劝学》开头连用几个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顺势推论出:“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广泛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的重要性。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琵琶弹奏的全过程,最后又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9、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自己处在富家子弟中间,虽“缊袍敝衣”也毫不动心,他解释原因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是__,__。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 _________ ”两个比喻来论证学习可以使人超过原有的水平。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1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含蓄表达了苏轼渴望被皇帝重新重用的心情。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1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不愿露面演奏的句子是:“___,____”。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14、《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 ,____ ”。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15、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 , ___________”。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_________ , __________。”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7、《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的存在的名句是“________ , _______”。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8、杜牧《阿房官赋》中,用“____ , ____”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聋侈之风。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19、诸葛亮《出师表》谈到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自己的处世思想是“_____ ______”。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20、刘禹锡《陋室铭》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1、 屈原在《离骚》中声明“______ , ______”,表达了自己宁可遭遇速死,或者流放,也绝不忍心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宁溘死以流亡兮 吾不忍为此态也

22、 韩愈在他的散文名篇《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23、 刘禹锡《陋室铭》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24、 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与《苟子·劝学篇》指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相近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5、 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6、 杜牧在《阿房宫》中,用“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秦人把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视为铁锅、石块等肆意挥霍的奢侈生活。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7、 屈原在《离骚》中,以用荷缝衣来象征自己高洁品质的两句是“_____ ,_______ ”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8、 陆游《游山西村》中,写景并富含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9、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潮涨江阔、诗人扬帆东下的情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0、 杜甫《登高》中感叹离乡漂泊,年老多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1、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也不羡慕他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2、 荀子《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3、 杜牧《阿房官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秦统治者把珍宝美玉当作石头土块一样不加珍惜的奢靡生活。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34、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皎洁的明月映照在江中,四周船儿悄无声息之景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35、 杜甫在《望岳》中,以锤炼词语的深厚功力,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6、 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借与庄子和望帝有关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哀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7、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8、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山中早晚晴阴烟云变化和四十景物的不同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写出了美妙的春、夏之景。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9、 陆游《游山西村》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有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40、 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_______ , ______ ”。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41、 《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2、 《诗经•氓》中写道女子被弃后对儿时两小无猜感情的回忆的句子是:

“____, ___ 。”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43、 杜甫在《登高》中描写了所见峡江秋景,诗人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发出“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4、 古人常用莲花来比喻君子不受环境影响的高洁品格。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表明自己喜爱莲的这一品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5、 《屈原·离骚》中,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美好品德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___,___”。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6、 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秋水共张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47、 荀子《劝学》中“_________ , ________ 。”两句谈“学习”的重要性,即整日思考都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的效果好。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8、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渲染和营造紧张和激烈的环境氛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9、 杜甫《望岳》中,抒发诗人登到泰山之巅的感慨是:________,_________。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50、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写诗人预案寄心于月追随友人而去的句子是:______, ____。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1、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表现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52、 李商隐《无题》中表现无尽思念亲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3、 李煜《虞美人》中将无尽的悲愁比喻成滚滚的江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4、 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虽死不改善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55、 苏轼《江城子》表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56、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戍边将士在寒冷边关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57、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望着友人远去不忍离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58、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不为外物及进退所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9、 《诗经·氓》 中表现女主人公先是诉说自己婚后辛苦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指斥氓达到目的后就变得凶暴起来。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60、 杜甫《登高》从空间和时间上表现自己客居他乡,多病孤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61、 苏轼《赤壁赋》中借潜蛟和嫠妇侧面描写洞箫声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62、 李煜《虞美人》中有关物是人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63、 杜甫《登高》中从落叶和长江两个方面渲染了壮阔、宽广的艺术境界的句子是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6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喻冬景的千古名句是: ____, ______。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65、 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国统治者攫取财富丝毫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一点也不珍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66、 范仲淹《渔家傲》下阙开头“_____,___”两句,抒写边关将士远离家乡、有家难回的无限愁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7、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裕北伐的典故,以“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刘裕统帅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劝学的诗句范文6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我们在课本中学到的大都是近体诗。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古体诗,感受一下它同律诗、绝句的不同。

送 别

唐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解】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不得意:不得志。

4.归卧:隐居。

5.南山:即终南山。陲:边。

【诗意】

我下马为你置酒,问你去向何方。你说人生太不得意,打算归去隐居在终南山旁。你只管去吧,世间的事物不必再去留意,那里白云悠悠,一定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欢愉。

【感受】

这是王维的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玩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

离别常常是让人伤感的,但也有乐观的诗人写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大家品味一下下面的诗句就知道了。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4.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山中送别》)

5.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唐·王维《送别》)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9.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王之涣《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