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经典诗词范例6篇

红楼梦经典诗词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1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艺术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有口皆碑,无人不晓,赢得了“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美誉。无论学识渊博的专家,还是孜孜以求的学子,甚至一些高瞻远瞩的政治家都为之倾倒、折服。这部小说中除了主体描述性文字本身之外,其他如诗、词、曲、赋等,应有尽有,可谓“文备众体”。这些诗词歌赋都是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的,成为故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果略去不看,常常不能把前后文意思弄明白,或者影响到故事情节的完整。特别是那些隐寓人物命运的诗词(判词)以及书中人物创作的诗词,既切合人物的思想志趣、文化素养、性格特征、社会地位,又巧妙地关合他们的身世、经历、命运和结局。这些个性化的诗词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与刻画小说人物的描述性文字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已经深深地融入每个人物的形象之中,以致于割舍某些诗词,就会有损于某个形象的完美。因此,对这方面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全书的理解和评价。

一、托言寓意?

初读《红楼梦》,我们都会发现作者在开篇声明他是“真事隐去”,“假语存焉”,但细心的读者在读完这部古典之后,总能从字里行间探测到“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的意味。因此,我们说《红楼梦》美学思想的核心实是一个“真”字。也就是说它真实地再现生活,成为描绘时代生活的画卷。全书是这样,作为全书有机组成部分的大量的诗、词、曲、赋的创作,自然也是遵循这一美学原则和指导思想的。?

《红楼梦》中的贾府,到了贾宝玉这一代,己经是到了日暮西山的穷途了。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外面的骨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也尽空来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集团、家族及其成员之间为权利势欲剧烈争夺,加快了兴衰荣辱迅速转递的历史进程。“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便是这幅时代画卷高度概括的画龙点睛之笔。“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这不光是贾氏家族的命运,也是垂死的封建阶级和他们所代表的反动社会制度彻底崩溃的形象写照。?

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则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上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虚伪,撕下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纱幕。为了夺利争权,封建家族内部,正如探春所说:“个个象乌眼鸡一样,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接外甥贾母惜孤女”,林姑爷也认为把女儿送到贾府,“依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可以减少“内顾之优”。谁知这位外祖母,为了封建家族的利益,竟不许林丫头有“那个想法”,说是“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竟活活拆散了天造地设的一对,致使“苦绛珠魂归离恨天”。“花原自怯,岂耐狂飘?柳本多愁,何禁骤雨”?这是多么深刻的揭露,多么严正的控诉啊! 巧姐的《留馀庆》曲子“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则是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看出封建政治的腐朽,因而也令人看到了封建制度的必然崩溃。

二、以诗写人?

在中国文学中,有些小说也夹入一些诗词赞赋,虽则在形容人物、景象、事件和渲染环境气氛上也有一定作用,但总不如正文之重要。但是《红楼梦》诗词区别于其他小说诗词的重要特色就在于诗中有人,以诗写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一部诗体或诗化的小说。所以《红楼梦》我们就很难说它的诗词不是正文,而是可有可无的闲文。?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只能是感叹身世遭遇的林黛玉发出的哀音;“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恐怕也只有林黛玉才能发出这祥的间话。咏物抒情,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与更适合的了。“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这不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还是谁?“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这不是活画一个情窦初开,渴望获得爱情,而又担心变化莫测,情思绵绵,难以入梦的林姑娘的复杂的情思吗? ?

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作者特别重视诗歌的抒情作用。《红楼梦》中的诗词,有的是咏物寄情,《咏菊》诗便是她借花的“千古高风”寄托白己高洁孤傲的情怀;她的《柳絮词》中,“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缝蜷,说风流!”,不但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而且也是那种预感到爱情的理想行将破灭而友自内心的悲愤呼声。除此之外,《葬花吟》,更是咏物寄情的上乘佳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中她以落花自况,表现了她在冷酷无情的境遇中对前景悲观无望哀伤抑郁之情。有的是触景生情。林黛玉这方面的诗词颇多,如《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便是一例。“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时候了,且阴的沉黑,兼有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黛玉不觉心有感,不禁发于章句”:“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它已没有《葬花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丧。病魔缠身,寄人篱下,触景生情,便自然地发此哀音。?

此外,《红楼梦》的诗词在人物的描写上也特别注意表达人物的思想志趣,使个性特点更加集中与鲜明。常用的方法是托物明志。薛宝钗的《临江仙》中的“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便是她精神志趣的形象写照。《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发展到此时,眼看“抄检大观园”的决战即将来临,林黛玉的“木石前盟”已经明显地成为败局。薛宝钗通过写《柳絮词》表明了对贾府形势的看法,希望封建主义的“好风”,把她送上更高的“青云”。同是咏月,“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明白地暴露了贾雨村这个政治野心家一心想爬进封建官场,高踞于劳动人民之上作威作福的丑恶的理想和志趣。香菱的“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则表现了她相信自己的才华像月光那样难以被掩盖沉没,透露出她希望跻身于小姐们的“风雅”之林,享受高层次精神生活的愿望,和须眉浊物的贾雨村的志趣真有天壤之差。?

总之,抒情言志,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也是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曹雪芹把这一优良传统出色地运用到《红楼梦》的诗词中去,集中鲜明地表达了书中人物的个性。?

《红楼梦》中的诗歌,艺术价值是很高的,它的艺术作用也是多方面的。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和明星,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才在中国文学史上建立了这座伟大的艺术丰碑。本文所提及的,只不过挂一漏万,然窥斑而乃知豹,希望读者能从中探知曹公的用心良苦、富有逻辑的填密思维以及高超的语言驾御能力。???

参考文献:?

[1]曹雪芹.脂砚斋评红楼梦.岳麓书社,,2006年.?

[2]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华书局,2006年?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2

研究;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2—0067—01

一、走进文本,激发兴趣

比较不同版本《红楼梦》影视作品,化语言艺术为视觉、听觉形象。从阅读心理角度分析,高中生仍然处在追求新鲜奇特的形象感知阶段,他们对影视作品的兴趣远远大于对小说文本的关注。针对这一特点,我选取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影视作品,供学生比较,选择观看。学生的爱好自然不同,但是评判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红楼梦》原著。

历来高中语文教材都将节选《红楼梦》作为重要内容,譬如《林黛玉进贾府》,以林黛玉进贾府时的行踪作为线索,对王熙凤、贾宝玉的出场做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在写法上各有千秋,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王熙凤、贾宝玉的言行举止反过来又对林黛玉的心理产生了影响,使得林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呼之欲出。小说就是这样以林黛玉的眼光来审视贾府中的人和事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那么学生自然会在情感上亲近《红楼梦》,并且会在课外独立阅读《红楼梦》原著。

无数文人学者都曾涉猎过《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众多的续书,浩如烟海的红学论著,璀璨夺目。鲁迅曾经这样评价《红楼梦》的价值:“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由于语言的隔阂,加之缺乏像《三国演义》《水浒传》那样曲折离奇的惊险情节,学生对阅读《红楼梦》还是有畏难情绪的。针对这种情形,我通过介绍关于《红楼梦》的解析文章,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逐渐认识到研究《红楼梦》并不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事实上,学生对《红楼梦》敬而远之的态度我也曾经有过。想当年,不止一次地打开书本,但是仍然无法卒读。曾说,对《红楼梦》,读不够五遍,就没有发言权。后来,我不是硬着头皮往下读,而是选择自己喜好的人物去读,结合专家讲解去读,遇到不理解的诗词先弃之不顾,由粗读到精读,由片段到篇章,慢慢地就迷上了《红楼梦》。

二、引导研究,巩固兴趣

开展文学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譬如复述书中故事情节、朗诵书中片段、用书法展示书中内容、《红楼梦》主题曲欣赏、排演小剧本、背诵书中诗词、《红楼梦》人物判词赏析、《红楼梦》人物关系介绍等等,通过以听说读写为方式的文学活动,学生逐渐走进了小说文本,对《红楼梦》的了解越来越全面。

课题实施之初,我就与学生商定把每周星期五作为《红楼梦》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所以每到星期五,师生都会按计划在课堂上探讨交流。周末我会给学生布置少量的阅读任务,以便他们整理成文字材料,为下次探讨研究做好准备。

这样,每两周熟悉一个主要人物,积少成多,联缀成篇,进而达到对《红楼梦》人物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譬如了解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其人其事之后,再渐次了解一些次要人物。

从熟悉小说文本,到分析人物,再到专题研究,这是《红楼梦》课题研究的大致思路。在熟悉文本阶段,要求准确理解原著旨意,从人物生平到典型事件,再到生活细节,再到诗词曲赋,都是一个不断深入完善的过程。在人物分析和专题研究阶段,特别要突出观点的新颖和深刻,避免落入俗套,又要言之有物,合乎情理。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阅读与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当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吸收的过程,写作是表达的过程。《红楼梦》其人其事,《红楼梦》人物分析,《红楼梦》专题研讨,都是在阅读吸收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作表达,期望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红楼梦》研究阶段,不同小组参与同一人物、同一题材的研究屡见不鲜,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得意之作。每个人都会随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产生情绪变化。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在书中都有涉及,儒道释思想融汇书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结论,大大活跃了我们的思维。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3

《红楼梦》是一部“集中表现了中国文学和中国艺术以及中国文体的主要特征”(摘自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处中国》)的伟大作品小说主体上是白话文,同时汲取了文言文和其它多种文体表现形式的营养,尤其是小说中大量与叙述文字浑然一体的各种文体的艺术运用,更是把中国文艺特点融于小说创作的实践推到一个近乎极致的境界。透彻理解多种文体在小说中的用意,是打开理解《红楼梦》大门的把重要钥匙,也是享受《红楼梦》所带来的审美愉悦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文备众体的特点

1、创造性

集诸体于一身,作为《红楼梦》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中国古、近代文学史上是鲜有的。《红楼梦》之前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虽也有诗词谚语等运用其中,但毕竟体式及数量都远逊于《红楼梦》。在这一点上,《红楼梦》可谓是“前无古人”。

2、丰富性

《红楼梦》中存在大量的诗词曲赋,体式上包括诗、词、曲、辞赋、歌谣、对联、匾额、偈、谚、诔文、骈文、赞文、书启、灯谜、酒令等等,形形式式,无所不包,是形成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容上涵盖了思想、文体、人物、历史、建筑、园林、礼仪、习俗、哲理、宗教、戏曲、游艺、音乐、美术……方方面面,令人叹为观止;数量上,各种形式文体统计共为225篇。如若抽离覆涵如此丰富内容的表现形式,《红楼梦》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就这一点上,曹雪芹不但在《红楼梦》中“创建”了“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这一建筑意义上的“大观园”,而且向读者展示了用各种文体构筑而成的文艺意义上的“大观园”。

3、代言性

曹雪芹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除一首自题绝句外,其余诗文都是因应小说故事发展需要,或根据书中人物的不同身份、地位,受各种条件限制而作。无论是黛玉的《葬花吟》,还是薛蟠的《哼哼曲》都是因人而异,极具书中人物之本色。

4、灵活性

曹雪芹在运用多种文体的过程中,手法独特,挥洒自如,但并非毫无拘束,随意而作。在何时何处使用何种文体,都因人因事因境而定,体现了很强的灵活性。在抒发人物强烈感情时,多用长诗,如《葬花吟》、《芙蓉诔》等。其中《芙蓉诔》尤为突出,以长诗形式激发出宝玉哀悼晴雯、痛恨黑暗现实交织而成的悲愤难抑的感情,又兼以擅长于表达波澜起伏感情的“骚体”,表达了宝玉对现实社会强烈的不满与抨击;‘在人物咏物抒怀时,一般采用短诗,如《对月有怀》、《咏柳絮》等;在预示人物命运或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时,则采用短诗或小巧且“辞欲隐而显”(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的谜语,如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贾政的“砚台”谜等。

5、艺术性

《红楼梦》运用多种文体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各种文体作为小说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完全熔铸于人物形象和故事之中,对于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隐含地表达思想倾向和艺术地营造意境氛围起到了非常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巧用众体的主要作用

1、表达思想倾向

《红楼梦》中曹雪芹用了各式各样的文体,为的是隐隐含地表达其思想倾向。曹雪芹生活在由盛转衰的封建末世,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正加紧对人们思想进行严酷的钳制,并大兴文字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对各种腐朽现象和制度的揭露和批判,还是进步理想和主张的提出,都是不允许直接表露的,曹雪芹也就不得不在他的小说中借助各种文体形式,采取曲折迂回的方法表达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曲意表达。在《红楼梦》里,作者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状况,不能畅所欲言,惟有以微词曲笔大字意。例如第1回的《好了歌》,表面上是描写社会常见的情状,反映普遍的社会心理,实际上是作者采取曲折手法来揭露和讽刺当时的太平盛世已经走向衰败。此外,第78回的《芙蓉诔》是作者借歌颂书中人物的高尚品行,来表达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有力抨击,也反映了其横空出世的反抗精神。在写儿女悼亡之情的诔文中,运用了贾谊、嵇康等在政治斗争中遭祸人物的典故,更显出作者“曲径通幽”之匠心。

其二,反意表达。《红楼梦》里常有“反意”之笔,即表面文字意义与作者本意完全相反的写法。最典型的要数第3回中描述宝玉的两首《西江月》。正如脂砚斋所说的笔笔贬宝玉,人人嘲宝玉,语语谤宝玉“,这两首词貌似对宝玉百般嘲贬,实质是对他的褒扬。作者似贬实褒的用笔,一为避时讳;二为通过对恪守封建伦理道德的道学先生眼中的宝玉的刻画,反其意而用之,反映作者的真实意图,即表现宝玉为黑暗俗世所不容的特立独立的叛逆精神。

其三,隐意表达。利用各种形式而达至含而不露隐意述怀,是曹雪芹的拿手好戏。譬如第4回作者采用“谚语口碑”形式,明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显赫与奢华,却以一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暗寓极盛过后的极衰。其中“雪”隐喻“薛家”,又隐寓着“落落大方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悲凉凄惨的结局,可谓一箭双雕。另外,这道貌岸然出自于百姓之口的“护官符”还间接揭示了官官相护、徇私枉法的黑暗封建吏治现实。像这样隐含丰富思想内涵的例子在书中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

2、展开故事情节

《红楼梦》故事情节繁复,整体结构庞大,为了使故事情节繁而不乱,整体结构大而不散,作者在行文中安置各式能够发挥不同功能、并能装载丰富内涵的文体。

(1)谶语预示 与曹雪芹同时之人明义所作的《题红楼梦》绝句云:“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其实“似谶成真”又何止于此。《红楼梦》大至故事始末的粗略概括,小至重要人物命运 的细致安排都有相应的谶语预示,而且往往是运用诗词曲赋,灯谜酒令等形式装载。

在全局构思上,第1回小说进入正文之后癞头和尚之偈语,就是借预示甄士隐一家不幸命运来浓缩整个贾府由盛至衰的过程。诗中所说的佳节元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甄家元宵后遭祸变,而贾府则是在荣国府庆元宵之后逐渐走向衰落。因而此诗既是全书的引子,又是全书结局之预示。

在人物命运的安排上,诗词曲赋方面有《金陵十二钗判词》及《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金陵十二钗之命运;在灯谜方面,“爆竹”和“算盘”分别预示元春猝死的结局和迎春嫁后境况;酒令方面,暗寓人物思想性格和命运前景有酒令也不着痕迹地成为谶语载体。

(2)穿插串联 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节中,作者通过匾额、对联的穿插运用,自然而有序地串联并展现“大观园”这一梦中之园的各处园林景观,令这一段文字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且充满了诗情画意,也使读者对“大观园”有了初步印象。继而又在“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节中借元妃及贾府公子小姐们游赏大观园时的应景题诗11首,描绘了大观园奇秀无比的景色,进一步加深读者的印象。

(3)照应关合 秦可卿预言“三春过后诸芳尽”,元、迎、探“三春”的命运结局都在其后三人所制的灯谜与所掣的酒令中相互呼应;《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与《红楼梦十二支曲》相互应合;宝玉歌颂林四娘英勇重义的《词》与紧接下来讴歌晴雯知己深义的《芙蓉诔》相互关联,形成小说文字前后照应,彼此关合、浑然一体的格局。

转贴于 3、塑造人物形象

文学泰斗巴金曾说过,“一部优秀作品的标志,是能够给读者留下一两个教人掩卷不忘的人物形象”,从这个角度上,《红楼梦》堪称是我国古典小说之林中最优秀的,因为它教人掩卷不戽的人物形象不只一两个,而是一群,这一群像里的形象个个熠熠生辉,个个维也维妙维肖。为了成功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作者运用了诗词这一重要艺术手段。

(1)量“人”裁“诗”,展现人物个性特征。诗歌作为一种表情达意,充满主体性灵的文学样式,受到创作主体的世界观、个性及气质限制,是“一个完满自足的有机整体”(黑格尔语)。正如量体裁衣,才能合身一样,作者按照所要塑造人物的不同身份、地信、性格、气质等,为他们度身订做出合体的诗词,真正做到“诗如其人”。无论是主要人物:宝玉之反叛多情、黛玉之孤清脱胎换骨俗宝钗之雍容含苞欲放蓄,抑或是次要人物:妙玉的孤僻傲世、李纨的枯槁清淡、薛蟠的愚顽庸俗,都能在其诗作中一一得到印证。作为曹雪芹笔下的宠儿,林黛玉是书中作诗数量最多、水平最高的人物。从第17回大观园题诗中初露诗才,到第76回在凹晶馆与湘云联句,林黛玉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不同心境中写下一脉相承的诗词:《哭花阴》、《葬花吟》、《螃蟹咏》、《秋窗风雨夕》、《五美吟》、《桃花行》、《柳絮词》等,可谓字字珠玑、句句血泪、篇篇动人。这些诗词完全熔铸在林黛玉这一形象之中,一个容貌超群、才情绝世、多愁善感、风流别致而又孤标傲世的封建贵族小姐便于工作跃然纸上。曹雪芹擅于以诗立人,林黛玉无疑是最典型、最全面而又最具欣赏性的一个例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人物。

对于出场不多却极具代表性的薛蟠,作者只用一首短小的《哼哼曲》,就充分表现出了这个纨袴子弟的粗俗可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曹雪芹笔下人物所作的诗无一不是他们禀性之声流露、阅历之观照。

(2)同“题”异“诗”,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作者通过第37、38、74、回诗社这一特殊形式,把具有代表性的海棠、菊花、螃蟹、柳絮作为咏物,以同一诗题、不同诗作来揭示人物,尤其是宝、黛、钗三人内心深处的、最微妙的世界。

“言,心声也。”(扬雄《法言·问神》)曹雪芹深谙“言为心声”之理,故把几个人物置于同一环境,使他们面对同一命题,以诗代言,吐露心声。这样一来,人物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品质情操也就表露无遗。以咏海棠诗为例,一句“淡极始知花更艳”的欲望。于是宝钗表里不一、虚伪世故的思想性格浮出水面。而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则体现了黛玉高洁无尘、傲立于世的思想品格。这样一对比,两人截然不同的内心世界就自然而然地凸现了出来,而宝钗之可憎可厌、黛玉之可敬可爱也就不言而喻了。

宝黛二人志同道合和心心相印的爱情在诗社吟咏中得到充分显现。咏海棠,黛玉的“碾冰土玉为盆”和宝玉的“捧心西子玉为魂”是两人心灵交会的见证;咏螃蟹,宝玉的“横行公子却无肠”与黛玉的“铁甲长戈死未亡”是两人同气相投的反映。针对宝黛二人而咏出刻毒而尖锐的“螃蟹诗”的宝钗,其封建卫道者的面孔和“皮里春秋”的心肠也显而易见。

通过同“题”异“诗”,折射出符合各自个性特点的人物心态,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更为逼真,体现了曹雪芹立足于现实,坚持“追踪蹑迹”式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4、营造意境氛围

(1)三境(物境、情境、心境)合一,营造意境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记·乐本篇》)曹雪芹善于将天然的物境、特定的情境和人为的心境三境合而为一,并通过一首切情切景的诗词点化开来,营造出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意境。

例如第45回“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一节,就非常完整地体现了这一创作技巧。文中写黛玉卧病潇湘馆,正值秋夕风雨,有感而作《秋窗风雨夕》。此时“秋霖脉脉、雨滴竹梢”,一派凄凉景象是天然的物境;黛玉偶阅《乐府杂稿》、《秋闺怨》与《别离怨》而引发思潮,是特定的情景:黛玉倍感凄凉寂寞是人为的心境,这三境融合,便孕育出《秋窗风雨夕》一诗,而此诗又反过来深化了三境,从而达致谢一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意境,令人感受到一个弱女子正值有形的秋风秋雨之夜,在无形的秋风秋雨——封建重压下因无力抗争而发出的无尽哀怨。第27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节中《葬花词》的运用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2)以盛写衰,渲染氛围

《红楼梦》中写贾府盛事之处不少,如第50回写大观园群芳在芦雪庵欣赏新雪、烤吃鹿肉一段,就异常热闹,十分有趣。众人即景联句,更是锦上添花,兴味盎然。这首联句诗的基调是欢快而享乐的,其中还有若干“颂圣”的句子,如“年稔庥梁饶”、“凭诗祝舜尧”等等,简直是“称功颂德”之作。其实作者写这场“赏心乐事”、唱这首“欢乐颂”,渲染着“极盛世”之氛围,为的是反衬将来这一家族的“极衰”,以乐写哀,以盛写衰,其反差越大,必越能震撼人心,正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在书中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也可找到同样的例子。

三、巧用众体的审美价值

首先,在审美原则上,用真与假、虚与实交错的手法,令读者从中分辩美与丑、善与恶。《红楼梦》中有一寓意深远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外有还无”,作者在巧用众体时也力图诠释这一要义。比如写宝玉的两首《西江月》是用一种假象“迷惑”读者,然而这种假象却是真实的,它是时人对宝玉的真实看法,在真与假的变幻中,读者如能作一番“细按”工夫,便可知作者真正的目的是褒扬宝玉的美与善、贬抑时人的丑与恶。

其次,在审美视觉上,用由内向外,以小风大的写法,引领读者通过人物个体的内心活动,认清广阔的现实世界。《红楼梦》中几次同题异诗写法,是把人物主体的内在思想由其对外部事物产生观感并结合人生体验,以诗词的形式反映出来,而这些外部事物又具有以小寓大的特征,这样,就能使读者通过认识诗词所折射出来的人物主体的人生观及精神世界,进而认清滋生这些意识观念的土壤——广阔的现实世界。

再次,在审美特征上,采用含蓄手法,给予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曹雪芹将原本属于中国传统诗歌特点的含蓄手法应用在小说中,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关于黛玉相貌的描写。曹雪芹只用了五个排句,可谓惜墨如金。这五个排句没有把黛玉之美具体化,而是把黛玉之神韵、风骨、气质简约化,点到即止,给人以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之感,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一如中国写意画“留白”之妙用,充分调动读者无穷光的想像力,与作者其同创人物,从而获得互动式的审美享受。

最后,在审美效应上,激发读者积极思考和解读的热情,并带出不同层面的阅读效果。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关于这部书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它具有异乎寻常的广博性与复杂性。而这种性质不仅是激发不国层次读者不断积极思考,进行探索和解读的催化剂,也是产生各种不同层面阅读效果的原动力。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4

关键词:金陵判词;交际翻译;语义翻译;语用功能对等

作者简介:曹艳艳(1976-),女,山东临沂人,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赵国霞(1977-),女,江苏盐城人,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上海 200062)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234-03

长篇小说《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典范。作者独创性的把诗词曲赋同整个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性格与命运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小说首尾呼应,浑然天成。在金陵判词中,金陵十二钗的个人际遇、未来命运每每隐含其中,成为指导小说人物命运发展的一条主线,使通篇小说犹如贯穿于一线之上的珍珠项链,读来意味悠长。在翻译金陵判词时,译者既应充分再现文本语言信息,又应充分再现诗歌语言意象美、含蓄美、形式美与音韵美,同时应努力再现原著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促进中国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从翻译评价标准上讲,只有这样的译本才是取得了译本与原文最贴近的语用功能对等效果的佳译。

《红楼梦》有近60种译本,其中全译本12种。[1]鉴于译本之多,风格之异,翻译策略应用之纷繁芜杂,以区区短文难以概说周全,故本文仅以影响力较大的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与大卫·霍克思英译本中金陵判词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应用纽马克(Peter Newmark)“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结合语用学,探析《红楼梦》古典诗词英译。

一、诗词翻译标准:取得语用功能对等效果

文本类型决定译文的评价标准。描述性文本侧重内容的传递,祈使性文本注重劝说效果,而表达性文本比如诗词则注重通过独特语言表达形式的使用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在翻译诗词时,忠实的译文应体现出原文独具魅力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译者应该让译文读者充分领略到与阅读原文最贴近的文学和美学体验。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应首先是语义对等,其次是语体对等,在接受语中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其理论基础是“对等效果”原则,即译文读者对译文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一致。上述理论不足之处在于,译本的功能与原文的功能未必完全一致,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在面对同内容文本时的反应也未必完全相同。笔者认为,与“功能对等”相比,采用“语用功能对等”的字眼要更确切一些。在诗词翻译中,要取得语用功能对等效果,应以“语义翻译”法为主,以“交际翻译”法为辅进行翻译。

二、纽马克:“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

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旨在让译作读者产生最接近于原著读者的阅读效果;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旨在用目的语所能允许的最接近于原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来准确再现原语在特定上下文中的文本意义。[2]古典诗词是以表情功能为主的文本,因此多数情况下应用语义翻译法较为适宜。如确实因历时和共时原因,暂时无法逾越文本中的文化障碍,难以做到在译入语文化中准确再现原著文化信息,才应适当弹性应用交际翻译法。应用语义翻译法指导《红楼梦》古典诗词翻译,可以使译作的信息传递、审美体验和文化承载三方面的功能都得到较好的实现。

三、信息传递功能的实现——译作对原著思想内容的忠实

语义翻译法要求实现译作对原著丰富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的传递,做到对原著思想内容的忠实,也就是译作应从词义、句意、语体色彩、隐含义到文化特质都与原著有最大程度的接近,不可歪曲、改变原著内容。杨宪益明确地说:“总的原则,我认为是对原作的内容,不许增加或减少。”[3]“我们必须忠实于原文。”[4]可见,杨宪益(以下简称“杨译”)始终把“忠实”作为翻译《红楼梦》的总原则,他坚持以原文语言和原文文化为中心的翻译方法,尤其是在翻译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文本时,更多的采用异化法;而大卫·霍克思(以下简称“霍译”)重视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体验效果,主张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在翻译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材料时,比杨译更多采用归化法。对比两译本金陵判词部分,笔者发现两者对原著的理解与表达都既有足可称道的绝妙佳译,也存在几处与原著句意出现偏差的问题,现提出几例试作评析。例1:

妙玉判词:[5]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杨译:[6]Chastity is her wish,

Seclusion her desire;

Alas,though fine as gold or jade,

She sinks at last in the mire.

霍译:[7]For all your would-be spotlessness,

And vaunted otherworldliness,

You that look down on common flesh and blood,

Yourself impure,shall end up in the mud.

对比两译本可以发现,霍译与原著的感彩迥异,这在选词用字的褒贬上反映的尤为突出。原判词中,“云空”是说要超脱尘世达到空的境界。而霍译使用“vaunt”一词,含有“自夸、吹嘘”等贬义,与原著不相符。“可怜金玉质”本指妙玉出身高贵,相貌美丽,值得怜惜。但霍译对此略而不译,添加了“You that look down on common flesh and blood”,以表示妙玉虽自视清高却名不副实,因而下场悲惨也必然。然而事实上,妙玉被劫的悲惨遭遇理应得到大家的同情,而“impure”一词含有淫猥的、肮脏的、腐化的含义,哪怕妙玉有自视清高的白璧微瑕,用在她身上也未免太过,况且在《红楼梦》其他章回中,著者也曾提到妙玉出身于“读书仕宦之家”,她显然不该受如此贬低。在此处,依据“忠实”原则,霍译弱于杨译。众所周知,玉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深远而独特,已经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玉”字也因此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代表了权势、财富和地位,象征着崇高的品行与操守,同时又是纯洁和美的化身。杨、戴译本保留了带有中国独特审美文化的“玉”的意象,既体现了原著中妙玉洁身自好的品质,又传播了中国文化,值得提倡。应用语义翻译理论对该判词做进一步分析发现,杨译对原著感彩的拿捏细致入微,准确传递出原著的隐含义与文化内涵,而且在二、四句压尾韵,从形式美的体验上也与原著颇有相通之处,堪称佳译。

四、审美体验的实现——译作的意象美、含蓄美、形式美与音韵美

象征手法的运用创造出了丰富的意象。意象是一个运用词语进行比喻和象征化的过程。中国古典诗词特别注重通过意象在读者心中形成一种朦胧的、含蓄的意境。20世纪上半叶,英国汉学家、翻译家阿瑟·韦利(Arthur Waley)十分重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认为“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他总是“避免增加他个人的意象或者隐藏原文的意象。”[8]“古典诗歌翻译的实质是意象的翻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机地利用语符再现原诗的意象及其意蕴。”[9]在诗词翻译中,对于原著隐含在字里行间没有直白说出来的内容,译者也不应该简单地把它显性化,否则就会失去原著的含蓄美。正确处理押韵、格律、词语音调等形式结构和诗词技巧,尽可能在译作中再现原著的形式美与音韵美,也是应用语义翻译法再现原著审美体验的重要方面。采用语义翻译法翻译《红楼梦》古典诗词能够更好的再现原著的意象美、含蓄美、形式美和音韵美,以达到语用功能对等效果。例2:

晴雯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杨译:A clear moon is rarely met with,

Bright clouds are easily scattered;

Her heart is loftier than the sky,

But her person is of low degree.

Her charm and wit give rise to jealousy,

Her early death is caused by calumny,

In vain her loving master’s grief must be.

霍译:Seldom the moon shines in a cloudless sky,

And days of brig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

A noble and aspiring mind.

In a base-born frame confined,

Your charm and wit did only hatred gain,

And in the end you were by slanders slain,

Your gentle lord’s solicitude in vain.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采用了析字修辞格。霁月是指天净月朗的景象,点出一个“晴”字。这里用“霁月”,一方面暗示晴雯的名字,另一方面暗示她的人品高洁。彩云是指有纹彩的云霞,云呈彩叫雯,点出“雯”字,而且含有纯净美好的意思。[10]这两句中的“难逢”、“易散”,暗指晴雯将像易于消散的云彩那样难存于世,必将遭到封建卫道士的迫害。霍克思在翻译“霁月难逢”时,译为“Seldom the moon shines in a cloudless day”,如果把它回译成中文就成了“无云的天空罕见月亮朗照”,这显然与原著中表示雨后月出,天晴月朗的日子难逢的意思不相吻合,甚至是有悖于常识。相比较而言,杨、戴的译作“A clear moon is rarely met with”较符合原著。当然若能把雨止、风停的意境表现出来就更好了。“彩云易散”一句中,霍译采用符合交际翻译法的操作模式,把该句内含的晴朗的天气易于逝去显性化,如此以来,原著包含的丰富意象就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抽象概括的“晴”的概念。杨译符合语义翻译法的要求,仍用彩云作比,保留了原著的意象美和含蓄美,再现了原著的审美情趣。当然,霍克思的译作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原著判词在二、四、五、七句压韵,霍克思注意到这一特点,采用倒装等多种句式,使一、二句,三、四句和五、六、七句分别压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乐感。在翻译“寿夭多因诽谤生”时霍克思采用头韵“slanders slain”,与原著之“诽谤”有异曲同工之妙,再现了形式美与音韵美。

五、文化承载功能的实现——文化内涵的再现

《红楼梦》古典诗词英译不仅要传递诗词本身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肩负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因此在翻译时应尽量保留诗词原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能简单地采用归化法。中国翻译家孙致礼明确提出:“文化上要尽量争取‘异化’,尽量避免‘归化’;文字上不得已进行‘归化’时,也要以尽量不引起‘文化归化’为前提。”[3]下面的译例正体现了这一点。例3:

惜春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杨译:She sees through the transience of spring,

Dark Buddhist robes replace her garments fine.

霍译:When you see through the spring scene’s transient state,

A nun’s black habit shall replace your own.

对判词第二句中“缁衣”的翻译,霍译为a nun’s black habit显然是不妥的。因为“habit”一词特指英美修道士所穿的衣服,这与中国尼姑们的着装显然不同,而且它们也有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联想意义,倒不如杨译为“dark Buddhist robes”更贴切。因此在翻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本时绝不能简单地采用归化法,不能一味的用目的语中貌似对等实则文化联想意义大相径庭的类似表述来替换,否则往往会造成把“嫦娥”翻译为“Diana”,“玉皇大帝”翻译为“Jesus”或“God”,使得译作的整体文化韵味变得不伦不类,诗词文化承载的功能无法实现,更达不到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目的。

六、结语

从总体上讲,杨宪益、戴乃迭的金陵判词译本以原著和原语文化为中心,多采用语义翻译法;霍克思译本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更多采用交际翻译法。应用语义翻译法的《红楼梦》古典诗词译文,既能达到译作对原著思想内容的忠实,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原著相似的意象美、含蓄美、形式美与音韵美,并再现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而使译作的信息传递、审美体验和文化承载三方面的功能都能得到较好的实现,能更好的达到语用功能对等效果。对于暂时无法逾越的文化障碍,无法应用语义翻译法时,弹性的选择交际翻译法,也不失为一条可行的翻译思路。研读、对比经典译本,吸收名家精华,不仅有利于翻译工作者提高自身翻译水平,而且对于广大的英语爱好者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促进与世界各国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也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冯庆华.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

[2]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洪涛.《红楼梦》翻译研究与套用“目的论”、“多元系统论”的隐患——以《红译艺坛》为论析中心[J].红楼梦学刊,2010,(2):283-305.

[4]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81-89.

[5]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6]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M].Pek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8.

[7]Hawkes,D.The Story of the Stone[M].London:Penguin Group,1977.

[8]陈惠.阿瑟·韦利诗歌翻译思想探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55.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5

多年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母亲的小本子。

我翻开了那些或红、或粉、或绿,有着浓浓俗艳颜色和劣质感的塑料封皮,里面有母亲当年稚嫩的笔迹。泛黄、粗糙、脆弱的纸张上记录着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微言大义、饱含哲理的文字,瞬间母亲的形象在我心中灵秀了起来。

母亲没有读过太多的书,但是对读书十分重视,并有着深深的渴望。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同龄的孩子还在外面招猫逗狗、疯狂玩耍,母亲已经开始教我识字,以至于我上语文课的时候十分淘气,因为老师讲述的字词我早已经学会,课堂上被逼着再听一次,于我而言,纯是浪费时间。老师便向母亲告状,说我这个小姑娘上课不肯听讲,一双大眼睛四处乱看,不是摆弄铅笔橡皮就是翻看后面的课本。母亲之后就不再教我更多的生字了,但是母亲之前教会了我一项技能――查字典。

儿童读物和小学的课本满足不了我的阅读需求,因为会查字典,于是,我小学二三年级便可以抱着字典,边看边查的读下父亲整套的武侠小说。因为常常抱着书读而无暇淘气,有时候还会像母亲一样把看到的一些华丽的句子记到我自己的小本子上。

母亲见我爱读书,不知道从家里的哪个角落翻出一整套(5册)竖排版,有大量繁体字的《红楼梦》给我。以我当年的识字量,以及该版本《红楼梦》里可怕的繁体字数量以及半文言半白话的晦涩语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我读不下去。于是《红楼梦》成为我生平第一本读不下去的小说。(第二本是张爱玲的《沉香屑》)《红楼梦》继续被母亲珍藏。

后来,电视剧《红楼梦》开始播出,我看得着迷,又再次将书翻了出来,可是,总觉得书里的描述没有电视里演的直观、形象、精彩,并已被剧透,于是又没读下去。只是翻到了《葬花词》将它记录到了我的小本子上(电视里字幕太快,我的小脑子and小爪子记不过来也记不下来)。

红楼梦经典诗词范文6

关键词:红楼梦;重新拍摄;经典;连续剧

1979年,王扶林导演就有意把古典名著《红楼梦》搬上荧屏。这一设想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红学界的支持,连续剧《红楼梦》成了中国电视史上迄今最风行的电视剧。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有人投巨资准备重新拍摄《红楼梦》时,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无论世人赞成也好,反对也好,重拍的准备活动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一、重拍红楼梦的意义

(一)展现新的研究成果

《红楼梦》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虽是一部爱情小说,却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涵,其爱情的悲剧影射了晚清社会的衰落趋势,有很高的历史厚度。其创作手法、语言艺术及人物塑造都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特别是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成功拍摄,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研究“红学”的热潮。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认为因为人们的认识水平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的,每一次重拍,就是对这个作品一次新的认知,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们对红楼梦的又有新的认识,加上观念,环境的改变,国家经济的发展都为重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好的条件。

(二)再现经典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被改编过不下一百遍,每年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版本的《哈姆雷特》问世,它们当中绝大多数很平庸,却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观众了解了这部传世之作。

《红楼梦》也一样,像红楼梦这样的伟大作品重拍多少遍都不为过,它们会各有各的美,尤其是红楼梦没有结尾,更引起人们对它的结尾充满遐想。红楼梦原本就可以任人评说,当然也可以重拍,这就如百花齐放一般,各个版本的红楼也会姹紫嫣红的。曹雪芹的原著见证了不同时代对它的理解和演绎,再糟糕的版本也糟蹋不了它,再完美的诠释也取代不了它。

(三)弥补曾经的缺憾

1944年,著名导演卜万仓将《红楼梦》拍成电影,动用了当时最红的电影明星,周璇扮演林黛玉,袁美云反串贾宝玉,凤扮演薛宝钗。1960年内地越剧版《红楼梦》由著名的越剧搭档徐玉兰和王文娟主演,留下很多动听的唱段,也成为两位艺术家在那个动荡年代的人生转折点。在内地87版电视剧《红楼梦》之前,还有一些版本的《红楼梦》留给我们的已经不是作品本身的成败,而是一些复杂的记忆。

对于观众熟悉并视为经典的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结尾部分电视剧抛开流传很广的高鹗续作,根据红学界的研究结果重新编写了一个结尾。这本来没有什么不妥,但是稍微有点直觉的人都能看出来,87的最后几集实在太仓促了,台词跟前面有明显的差距,就连部分角色的配音都不统一,给人的感觉是草草收场。重拍红楼梦可以弥补曾经剧中的缺憾,并且可以有所进取、努力超越。

(四)吸引新观众,激发青少年关注传统文化

经调查发现,87版《红楼梦》对于80后的吸引并不大,有些80后和90后甚至表示从没有看过这部经典电视连续剧,而且也不太理解父辈对这部连续剧的追捧和喜爱。而20年后的今天,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将实行“年龄稍大角色请明星加盟,年轻角色全部通过全球华人海选用新人”的选角原则,不排除邀请日、韩明星的可能。尤其是“宝黛钗”的演员立刻采用当前最时尚的做法“全球海选”角色扮演者。对于刚才提到的新观众来说,戏未开拍,已被吸引了。那么《红楼梦》的重拍也会带动广泛的红楼热,激发了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

(五)增加就业机会

经过20多年的岁月洗礼有人再次提出重拍《红楼梦》并且迅速聚集到上亿元的资金,工作启动之后,今天的重拍,从投资者,到编导人选,再到演员选秀等一系列现象来看,显然更像是在把这《红楼梦》当作一种商业运作,一种时尚运动,一种市场运营。无论如何这些活动都会带动部分经济发展,正如一位红学家在评论87版《红楼梦》时开头的一句话:千古一部《红楼梦》,养活今世多少人!

二、重拍红楼梦的优势

(一)导演经验丰富

87版《红楼梦》给人的印象深刻,王扶林导演功不可没,然而重拍《红楼梦》的胡枚也是实力雄厚,她是国家一级导演,曾执导《汉武大帝》、《雍正王朝》、《乔家大院》等多部比较成功的作品。胡玫有着浓厚的大历史情结,她把握时代人物和政治事件游刃有余,相信在红楼梦的拍摄中也能呈现出这部名著的精神实质。

(二)投资巨大

87版《红楼梦》的投资仅为680万元,而新版的投资高达上亿,十多倍的投资会大部分用在制作上,号称中国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电视连续剧,由北京电视台、中影集团、华录百纳、鑫宝源等共同参与,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担任总制片人,韩三平介绍,“新版会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纺织艺术、饮食文化和医学文化,原著中的诗词歌赋也都会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三)演员的选择面广

二十年前那部《红楼梦》的演员其实也是副导演全国各地海选而来,基本没什么经验,但经过培训,都表现得很好。新版《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选定,工作组显得比较慎重,光是海选时间就接近一年。在这么久的时间里,想必能够选出好的演员。海选从2006年8月一直持续到2007年6月,而且选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可谓面面俱到。

(四)商业价值大

目前尚不能完全评估新版《红楼梦》的商业价值,然而仅是前期的海选工作完全可以捞足第一桶金。另外,根据老版的相关数据,也可以推算出新版《红楼梦》的其它商业价值无限。比如,重拍《红楼梦》的消息后,老版《红楼梦》的收视率已经从最初的2.7点上升到了7点,翻了三番。广告费也上升了,以30秒的广告为例,从40000元到46000元不等。还有为旧版《红楼梦》而搭建的北京大观园,近几个月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在网上输入“新版《红楼梦》”,打开“谷歌”搜索引擎,就有767000项网页;打开“百度”搜索引擎,就有459000篇网页。

三、重拍红楼梦的难点

老版红楼梦先入为主,在百姓心中唯美的记忆,这个是无法改变的。很多人强调那是因为在过去电视生活非常单调,红楼梦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现在重新拍红楼梦不可能超越老版所带来的高度和震撼。

(一)时间太短暂

1979年,王扶林导演就有意把古典名著《红楼梦》搬上荧屏。这一设想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红学界的支持。1981年11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编问题。1983年2月成立筹备组,5月成立编剧组,8月成立顾问委员会。1983年12月完成剧本初稿。用了约两年的时间,从全国各地数万名候选人中遴选出一百多名演员。1984年春夏在北京圆明园先后举办了两期红剧演员学习班。让他们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同时学习琴棋书画,陶冶自己的情趣,最后确定角色。为拍摄的需要,在北京市宣武区按照原著的描绘,设计建造了大观园;在河北正定县建造了宁国府、荣国府和宁荣街。1984年2月9日试拍,9月10日正式开机,在安徽黄山拍下了第一组镜头,至1987年上半年完成,先后到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共拍摄了近一万个镜头。老版《红楼梦》最初是1个月拍1集,后面是1个月拍1.5集,直到快结束时才1个月拍2集。

据媒体报道,新版《红楼梦》的选秀活动将从今年10月到明年6月结束,几乎选秀活动一结束,马上就投入拍摄,学习、培训,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该剧计划在2008年奥运会前后就与观众见面。87版花了三年,而新版最多预计花三个月,这样的“神速”,使那些本来就在浮躁的商业活动中“胜出”的选手们,怎么能够有时间去领悟原著精神呢?

(二)著作中的精髓表现难度大

冯其庸说,《红楼梦》确实很难拍,《水浒》、《三国演义》的故事都是摆在面上的。而《红楼梦》的语言背后往往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比如书中说到元妃省亲,元妃在省亲别墅里看到张灯结彩、豪华得不得了,就说:“你们太奢华了,太靡费了,下次我再来千万不能这样了!”这句话的意思,实际埋藏了作者对现实的批评。一部电视剧《红楼梦》,要把书中多层含义拍出来很难,但一定要拍得有深度,把《红楼梦》的基本精神拍出来,让观众看起来是尊重原著的。与此同时,还要有新见解、新视角,不能照搬,这样,重拍的难度又加大了十分。

(三)人物角色把握难度大

向来,不同的人对宝黛钗有不同的看法。如果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贾宝玉是一种叛逆的性格,林黛玉也是叛逆的性格,他们对封建的政治、考试制度、礼教都不赞成,特别是婚姻问题上主张自己选择。薛宝钗则是完全按照封建礼教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的一个女性。很多人不喜欢林黛玉,觉得她脾气大,喜欢薛宝钗的随和。但薛宝钗的随和完全是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是没有独立自主性的。《红楼梦》里有一句描写薛宝钗的话很重要,“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句话看上去挺好,其实这句要倒过来才符合薛宝钗的性格,就是“任是动人也无情”――不管她怎么热情、怎么随和,但是到头来她是无情的。作者对这三个人物是有倾向性的。《红楼梦》这部书有它特殊的进步意义,只有准确地理解它,才会知道它的珍贵。

(四)音乐难突破

87版《红楼梦》中的《枉凝眉》、《葬花吟》、《红豆曲》等系列歌曲,都是作曲家王立平历时四年,潜心研读原著,倾其所有创作出来的,都可堪称传世经典。虽然,新版投资方宣布,将邀请谭盾加盟,为电视剧谱曲。谭盾毋庸置疑是当今最有才华的音乐大家,他为《卧虎藏龙》创作的电影音乐曾获得奥斯卡奖的肯定。但电影音乐毕竟不同于电视音乐,后者更看重歌曲的流行性。首度参与电视剧音乐创作的谭盾是延续传统,还是另辟蹊径,现在还难下断语。

(五)结尾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难点

《红楼梦》是一部残缺的艺术品,而观众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又该何去何从。老版抛弃了高鄂的后四十回,但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支持,增添很多的硬伤。但若要按照高鄂续书拍,确实又心不甘情不愿,很对不起前八十回的精彩。结尾又是让人担忧的一个难点。

(六)对于不同文化层次观众众口难调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的观众看《红楼梦》是看剧情,有的看内涵。比如,红楼梦里的诗词歌赋与李杜的诗歌不相上下,有些观众不一定爱看,而正因为有这些才更添《红楼梦》的神奇魅力,如何满足不同观众的口味,也是新版红楼梦所要仔细推敲的。

参考文献:

1、张毕来.漫话红楼[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张锦池.红楼十二论[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3、曾扬华.红楼梦引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吕启祥.红楼梦寻味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罗宗强.中国文学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陈文新.红楼梦:悲剧人生[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白盾.红楼梦新评[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