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范例6篇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范文1

基本方法步骤是:自查资料识背景诗人反复诵读品诗情质疑讨论赏诗意延伸升华悟诗理,简称为“识-诵-赏-悟”四步诗歌教学法。

一、自查资料识诗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是“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因此,笔者设计了课前“自查资料识诗人”这一教学环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阅读环境,不仅有助于扩大信息量,扩展知识面,还能改变传统模式中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得到体现,通过观察、倾听、动手操作等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积累知识信息的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课前布置学生从书籍资料中,从网上查询诗人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与作品内容相关的黄河知识。例如笔者《黄河颂》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了解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

学生――通过历史课了解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了解作者作品,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感受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激情。

情境导入:

同志曾说过一句话“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请同学们谈谈黄河在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学生交流完毕后)引出《黄河颂》。

简介创作的时代背景。( 学生介绍查阅资料情况,教师适当补充。)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在课前5分钟演讲中,要求学生以“我看光未然”或“历史黄河”为题进信息交流,不仅提高了演讲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听众主动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了解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更深入地感知诗歌意象黄河形象,为下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反复诵读品诗情

语文教学把诵读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诵读应该成为初中诗歌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在《黄河颂》教学中,我们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听读、诵读、析读、自由读、合作读、探究读、配乐读,在反复的诵读中,赏析诗歌的艺术技巧,品味诗人的真情实感。

1、听读。利用多媒体教学,听配乐诗朗读。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感情世界,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从整体上感悟这首诗对黄河精神的热烈赞美和对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真诚祈愿。

2、自读。教师对学生进行节奏和重音方面的指导。也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共同体会诗中的感情。

3、合作读。用交响乐的方式设计诗意的美读,可以让感情的潮水如汹涌波涛般,一层一层劈空而来,很有感染力。第一节男女生单人交替诵读,中间几节分男女声部合诵,而最后一节则全体齐读。这种交响乐式的诗意朗诵,一应一和,将诗歌的感情一步一步推向高潮。诗人对黄河精神的热切颂扬之情,不用老师说,“一切尽在一读中”了。

4、析读:引导学生诵读“最喜欢的诗句”,并简要分析所表达的感情及深刻含义,让学生领读该诗句,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感悟,这个环节应和下面的“质疑讨论赏诗意”有机结合在一块进行,教师应调节好读书与讨论赏析的节奏,处理好听讲与诵读、思考与表达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听的热情,思的激动,说的明快,读的酣畅。

5、背读。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不同的组合,提出不同的要求,全班同学进行沸沸扬扬的背读竞赛。

如《黄河颂》设计了如下环节:

(1)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乐章的片段,并对音乐所要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自由想象。

(2)学生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3)带着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来齐读课文。

(首先借助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然后通过想象音乐中描绘的场景和体会音乐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交流转换。《黄河大合唱》中八个乐章的感情一脉相承,因此最后就能以学生自己从音乐中感受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诗歌,效果显然胜于教师对学生说要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6、朗读交流: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发表意见。

(3)全班齐读诗歌。(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看法。先给一点时间小组中交流,可避免刚开始就单独朗读的胆怯。)

三、质疑讨论赏诗意

调控教学中“释疑”这个环节,侧重于学生互相答疑,讨论合作解决疑难,在这个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对诗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最后让学习小组讨论、筛选,共同问题最后全班商议。

教师针对问题“适时点拨,相机诱导”,使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得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充分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真挚情感。当然这个环节与前面的诵读也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笔者教学《黄河颂》这样处理:

内容研讨: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这一部分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副图画让你感受到黄河怎样的精神特征?你认为哪些词最能体现这些特征?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4、最后一段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针对教学目标1以全班交流的形式将课文的结构、内容、主题进行梳理明确,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朗读诗歌)

四、延伸升华悟诗理

调控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为“延伸迁移”,它与语文新课程要求的“超文本”“大阅读”理念一样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重视课内外的沟通,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创新精神。为此,在《黄河颂》教学的最后环节里,我设计了下面的几个环节,引导学生更深一层领悟这首诗歌透露的豪迈雄阔的爱国激情,使学生不仅受到审美的教育,而且使心灵得到熏陶和升华。

1、听唱歌曲黄河颂。

2、用相同手法写一首歌颂长江的诗。

黄河颂教案范文2

“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前面我国河流水文特征和长江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入,也是后续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本节教材包括黄河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上、中游的水能开发五部分。教材安排黄河水系图并配有5道读图题,帮助学生了解黄河源流概况。同时,教材还提供了“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黄河凌汛”,“黄河断流”,“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材料及“地上河”示意图,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黄河,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水和谐,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黄河作为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但也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黄河对其沿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乃至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堤溃坝,决堤溃坝的直接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根本原因在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因此,弄清“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是治理黄河的关键。“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复杂,应综合考虑中游黄土高原的土质特点、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以及下游地形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归纳概括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八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较弱,所以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地上河”的成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了解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著名水利枢纽的分布;学会辩证看待事物;了解黄河现存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培养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模拟,培养参与意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开展辩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创设的古诗词意境,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治理黄河的案例,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辩论黄河的功与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设计思路

作为黄河流经省区的学生,对黄河已有所了解,缺乏新鲜感,但对黄河缺少全面深入的认识。如何激发学生对黄河产生兴趣,怎样让学生对黄河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本教学设计巧设教学情境,以古诗词为线索,以多媒体为媒介,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核心,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主动学习、愉快合作、积极探究,在古诗词的熏陶下掌握知识和方法,从而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多媒体播放水势汹涌、涛声震天的壶口瀑布视频,并配诗朗诵“黄河颂”。

教师导入:古往今来,黄河以其磅礴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强不屈、永往直前精神的象征,因此成为古今诗人笔下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就在古诗词的引领下来认识黄河。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黄河的教学情境中。以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以慷慨激昂的“黄河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学生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新课讲授】

1.黄河的源流概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图片和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问题呈现:①黄河来自“天上”,最后奔流到“海”。“天上”指哪里,“海”又是指哪个海,黄河全长多少千米?②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流入海。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哪些省级行政区,接纳了哪些支流,上、中、下游又是如何划分的?

图片展示:“黄河水系” 图(课本P55图2-53)和“中国地形图”。

学生活动:读图2-53 “黄河水系”,自主完成上述问题,然后推荐一位同学到台前指图讲解黄河源流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壮观的画面和豪放的诗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自豪感。

2.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状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惊涛拍岸、浊浪宛转的图片和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问题呈现:①“九曲”说明黄河干流的形状具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黄河图,看看黄河干流像哪个汉字?②“万里沙”说明什么?

教师承转:“万里沙”说明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是不是自源头到入海口含沙量都很大?其上、中、下游有何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55~56正文和P56阅读材料“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图片展示: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的水样标本。

问题呈现:山西黄河河务局小王分别在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采来三瓶水样标本,回到单位发现贴的标签脱落了,你认为这三瓶水样分别是取自哪个河段,判断理由是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对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的了解,判断三瓶水样分别取自哪个河段。

设计意图:由诗句加深学生对黄河形态和泥沙量大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环境及水文特征。再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师承转:为什么黄河中游的含沙量最大?

资料展示:黄土高原土质状况、地形状况、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等资料。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由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单凭教材对黄河水文特征的介绍,学生只知道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却不知其原因,所以只有补充黄土高原的有关资料,才能使学生理解后面“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3.“地上河”的成因及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师承转:这些泥沙是否都随着河水流入了海洋?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会带来什么结果?

资料展示:“地上河”示意图及历史上黄河决口、洪水泛滥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灾害的图文资料。

学生活动:根据“地上河”示意图及黄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探讨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及容易造成的危害。

设计意图:采用启发式教学,由因及果,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承转: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描绘了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气概,没想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黄河下游真出现了水从“天上来”(“地上河”)的情景。李白还有很多描写黄河的诗句,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站在险峻的华山之巅远眺黄河的图片及诗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展示黄河凌汛图片及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教师引领:前两句原来是说诗人站在万仞之上的华山绝顶,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细曲“如丝”,以此来反衬华山的高峻入云。可是现在的黄河下游真的出现“如丝”现象,这就是黄河下游的断流。后两句诗是李白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这绝不是李白的夸张,黄河确实存在“冰塞川”现象――黄河凌汛。你知道黄河出现断流和凌汛现象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中有关“黄河断流”和“黄河凌汛”的图文资料,探究断流和凌汛发生的河段及原因。

设计意图:由诗句“如丝” 和“冰塞川”,引出黄河的“断流”和“凌汛”现象,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提取、加工及总结的能力。

4.黄河的水能开发

教师承转:李白不愧为“诗仙”,他还有不少有关黄河题材的诗句,如“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触天动地、浊浪翻滚的图片和诗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问题呈现:这两句诗描写黄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雄姿,由此可以得知黄河蕴藏的水能资源。假设你是水电站建设专家,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开发黄河的水能资源?

学生活动:在黄河水系图上标注(提示:河流水能的蕴藏量取决于河流落差和河流水量),然后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主要水电站,印证自己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和背景渲染黄河汹涌澎湃、惊天动地的气势,增强学生对黄河水能资源丰富的感性认识,领略黄河气势磅礴的风采。采用角色模拟,增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5.黄河的综合治理

教师承转:黄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她就像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故称之为母亲河,可有人说它是害河,你怎么评价她?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进行辩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辩证观点。

教师总结:千百年来,黄河之水哺育着中华儿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她是伟大的母亲河。可是,由于人类的贪婪自私和岁月的流逝,现在母亲河伤痕累累、不堪重负。她的头发变得稀疏,血液粘稠度增加,贫血,下肢动脉容易破裂(多媒体展示图片:上游的草场退化、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的断流、下游“地上河”决堤泛滥)。

问题设计:母亲河为我们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现在母亲河老了、病了,人类应该如何拯救苦难的母亲河?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讨论,每组针对一个“病症”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设计意图:将黄河比作母亲,拉近学生与黄河的距离;将黄河出现的问题比喻成各种病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说成拯救苦难的母亲河,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探究治理措施,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黄河颂教案范文3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提倡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戏剧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这种特性。“戏曲舞台上小至抬手投足,大至‘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的伟大创造,也莫不实践着中国特有哲理。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结构,又是同中国传统哲学的结构相对应的。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已经与百姓日用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戏曲文化的表层与内涵,产生着近乎神奇的制约力量。”村社戏剧组织演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今天对于促进家庭和谐,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依然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河南戏曲中,有大量的曲目是以传播孝道为主题的。例如广为流传的豫剧《花木兰》的主题之一就是关于忠孝的。《血汗衫》讲述蓝季子不满母亲对继兄妻子的迫害,义救长嫂,最终举家团圆。传统豫剧《玉虎坠》是对传统孝义精神的赞美,现代豫剧《母亲》是现代人关于孝道的梦想,而豫剧《寻儿记》则是一曲母爱的颂歌。又如曲剧中也有大量的曲目以宣扬人伦道德为主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二十四孝》系列剧。该系列剧劝人为善,教人遵守伦常,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以和为贵。其中,《丁义劝母》是劝人为母的,《弟兄三分家》是教兄弟礼让的,《恶有恶报》是劝人向善的,《弃官寻母》、《割肉孝母》都是教人尽孝的。这些剧目虽然包含一些封建道德以及迷信思想在内,但从教人追求孝义的思想上看,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不仅是豫剧、曲剧,河南戏剧的其他剧种中也包含着大量以孝义及家庭和睦为主题的剧目。如目连戏《目连救母》讲述目连在地狱受尽磨难,仍不避艰险寻母,感动神明,救出其母刘氏的感人故事。在戏曲中有大量剧目是关于孝道文化的。在传统社会中,利用戏曲来弘扬孝道文化,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传统戏曲在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方面,确实产生了巨大的功效。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比起关起门来做学问却不关心民间疾苦的文人士大夫文章,比起艰涩深奥的书本说教,它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吸引了更多的观者。戏曲演出所宣扬的道德伦理价值获得了民众广泛的认同,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影响极大,戏曲中的伦理道德往往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民众生活的意义依据和价值准绳。”在当代,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戏曲的宣传功能,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以及夫妻恩爱等观念推广到家庭、推广到社会,那么戏剧对于有效地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推进家庭和谐,维护农村稳定,及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有助于友好诚信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作为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和谐是农村稳定的基础,但如果处理不好家庭与其他家庭之间的关系,那么农村的和谐稳定也很难维持。事实上,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往往就是由邻里之间的一些琐事引起的。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诚信友爱是基础。诚信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戏曲中有很多曲目都以此为主题的。要建构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不能忽略戏曲的宣传教化作用。在传统豫剧中有不少讴歌人与人之间忠诚仁义的故事。如豫剧经典剧目《一捧雪》,莫成代主赴死,雪艳以死除恶,二人皆义薄云天,反照了奸佞之人的猥琐卑劣。又如《大祭桩》中的桂英,《义烈风》中的玉珊,都是忠烈的典范,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演绎出壮怀激烈的人间正义。再如,柳子戏传统剧目《三义碑》叙周代王秉忠一家难度歉年,求义兄李秉直接济,但见李家也没有粮食,就难于启口。李秉直猜透了他来借粮的心事,带领他投奔家住栾川的义兄赵凯。赵凯给了他们一袋小麦,也知道他们吃了这袋麦子还是熬不到秋收,恐怕吃完后羞于开口再要,于是便于麦中藏银一锭。王秉忠回家看到银子后马上归还赵凯,但赵凯不认,说不是他的;王秉忠又找到李秉直,李秉直也不知道。于是王秉忠央求知县来判决此事。知县知道此地民风淳厚,为结此案就将银锭收回,建了一个“三义碑”来表颂他们的事迹,让在患难当中体现出来的仁义诚信流传千古。在现代豫剧中,讴歌诚信友爱的剧目也很多。如现代豫剧《王屋山的女人》讲述了王屋山区名为“彩云”的女子,因为在外承包工程的丈夫突然去世,毅然承担债务、主动还债的感人故事。又如《清风明月》讲述的是交通事故发生后两家人的冲突与和解。司机刘志清不顾家庭危难,依从对方的索赔要求,依然践约。而死难者的妻子艾月则在发现事故真相后主动寻访刘志清,公开车祸的缘由,厘清正误,执意退还赔偿的款项。两诚相遇,善意迎人,这两户险些永结怨毒的人家,在诚信仁爱的接引下,融融和谐,亲如一家。河南戏曲的其他剧种中也有不少赞美诚信、与人为善的剧目。例如曲剧《游乡》写女营业员杜鹃送货下乡,遇到买梳子的王大嫂,了解到刚才有个售货员把已降价的梳子按原价卖给了大嫂,便挑起货担紧紧追赶,让售货员退回了多收的钱。又如落腔传统剧目《借》写张四姐去娘家赶会,要借王二嫂的头饰鬈鬈。二嫂珍爱,找出很多不借的理由,但经不起四姐的再三恳求,终将借给了她。突出了邻里和睦、成人之美的主题。在河南戏剧中还有很多讴歌舍小家为大家、为集体利益舍弃个人利益的剧目。例如河南越调剧目《扒瓜园》写一夜大雨之后,雨水淹没了生产队集体四亩西瓜和四百亩庄稼。为顾全大局,宋大伯毅然从他那四分自留芝麻地里挖沟排水。老伴反对,宋大伯晓以大义,大妈最终同意,牺牲小家顾全大家。又如京剧剧目《好媳妇》写妇女队长淑芳帮金贵嫂锄地反误了自家的自留地,遭到婆婆的怨恨。淑芳下地补锄,不料已由党支部书记带人锄完。事实面前,婆婆和金贵嫂都受到了教育。

三、有益于公平清明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

农村的和谐稳定不仅与家庭和谐、邻里和谐密切相关,更与基层干部与人民大众的关系密切相关。千百年来,人们所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就是充满公平、正义的社会,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社会。而社会的公平、公正和为官者的廉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惩治贪腐、维护农村政治稳定当然要靠法律手段,但在法律之外,艺术的宣传教育对形成公平清明的文化环境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河南戏曲艺术中,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现代戏,清官戏和公案戏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传统豫剧中的包公戏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比如《下陈州》讲述了包拯打銮驾、铡国舅,为民伸冤的故事。《铡包勉》中包拯大义灭亲,为民除害。可以说包拯代表了人民群众对官员的预期,是人民大众心目中理想的清官形象。又如《唐知县审诰命》讲述的就是一位七品芝麻官不畏强权为民伸冤的故事,剧中一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更是唱出了老百姓的心声,深得民心。再如《血溅乌纱》严天民“宁做清官刀下死,不做贪官上青云”的发聩唱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剧传递出的古代司法者在执法办案中所秉承的错案必纠、敢于担当、舍身护法的司法精神令人钦佩,其警示教育作用尤须传承于当下。其他如《徐九经升官记》、《刘墉下南京》、《蝴蝶杯》、《铡朱温》等都是颂扬清官,贬斥贪官,借古鉴今的好剧。在新编豫剧中也有很多歌颂清官、贬斥贪官的剧目。比如廉政豫剧《廉吏于成龙》围绕“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主题,讲述了清朝康熙年间,新任福建按察使于成龙到任后,不顾个人安危、不怕得罪同僚,冤案,拯救数千生命,赦免无辜百姓的故事。塑造了一代廉吏于成龙清正廉明、亲民爱民、自甘清贫的形象。又如由驻马店市陈氏文化研究会根据天中历史人物东汉太傅陈蕃的生平事迹改编的《陈蕃出山》,围绕陈蕃一生“为官清廉、为民做主”这一主题,讲述了陈蕃不畏强权、秉公断案,斩杀太后的贪官侄子窦文显的故事,塑造了陈蕃刚正不阿、体恤民情、一尘不染的一代清官形象。其他如《清官颂》、《廉吏暴方子》、《天职》、《布衣巡抚魏永贞》等都是优秀的新编廉政剧。

四、有利于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毫无疑问,农村政治稳定与否与上述家庭、邻里以及官民关系有密切关系。除此之外,影响农村社会治安和政治稳定的因素还包括形形的违法犯罪事件。在为数众多的公案戏和清官戏中,不管是作奸犯科的小人,还是贪赃枉法的官吏,因为有“人命关天”、“国法难容”等道德和法律科律,他们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类戏曲宣扬了尊重生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奉公守法的理念意识。在戏曲中,这些人虽得逞于一时,但最终都受到了正义的审判,认罪伏法。这些剧目不仅对于违法犯罪分子具有教育意义,对于普通人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在河南传统戏剧中有不少惩恶扬善的剧目。如《黄秀娘游寺》写彰德府和尚法清,结拜张大道、张大德。张大道早亡,留下妻子陈氏、妾苗氏。法清贪其美色,夜入陈宅行奸未遂,杀人携头逃走。张大德闻讯,告诉了张大道的内弟大发。大发误认为张大德想霸占他姐夫的家产而将他的姐姐害死,于是把他告到公堂。知府错断,把张大德下到死牢,命令张大德妻子黄秀娘三日内交出人头。黄秀娘悲痛欲绝,她的女儿为救父自缢而死。黄秀娘取女儿首级要知府释放她的丈夫。知府感到怀疑就重审案情,设计令秀娘到寺院游玩,诱惑和尚法清,诓取人头。真相大白后处斩法清。现代豫剧更是充分发挥了戏剧艺术的宣传教育作用,成了普法宣传的重要工具。如《黑娃的婚事》、《玉桃》、《康嫂》、《荣辱人生》、《特殊亲家》、《歧路冷雨》、《清风茶社》、《背儿媳》、《儿行千里》、《女儿泪》、《妈妈的呼唤》等等,都引起过强烈的社会反响,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没有个体精神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看戏有听戏之说,老戏迷往往是闭着眼睛边听边跟着哼唱,台上演到精彩处观众往往喝彩,演员演得酣畅淋漓,观众看得如醉如痴,看戏本身就成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释放压力的过程。

五、结语

黄河颂教案范文4

那么,什么样的导入语才算是好的导入语呢?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入语的设计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我把导入语设计的常见的几种类型归纳如下:

一、故事导入,引人入胜

故事的魅力之大,是众所周知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林仲贤、张增慧和澳大利亚大学陈美珍等专家曾进行过专门研究:少年儿童对故事的兴趣十分浓厚。如果上课前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强烈欲望,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例如,讲授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时,老师可先讲述:美国的海伦凯勒从小就是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性格孤僻的女孩,谁都认为她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可后来她竟成了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还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那么,究竟是谁有这样的神力拯救一个无可救药的孩子,造就一个神话呢?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我的老师》这篇课文中,你们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学生一听到这样的导入语,不免感到震惊,同时顿生一系列疑问: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像她这样严重残疾的孩子,等待她的是灰暗、悲惨的人生,而海伦、凯勒怎么可能有如此辉煌的人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拯救了一个谁都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孩子?这个人身上到底拥有着怎么样的神力?……一个个大大的疑问打在学生的脑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满腹的疑惑,强烈的好奇心转化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学生把课文探个究竟,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导入的故事既新奇又吸引人,这样学生在震惊之余便迫不及待地忙于从书中寻找答案,一开始便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拴在这节语文课堂中。

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犹如磁铁一般,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教师若能以此法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故事中提高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则无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导入,扣人心弦

课文是文情并茂的,但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就有所领悟,教师必须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动情而入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摹一种图景或意境,就很容易叩击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情景,使情与景偕,情与理融。

例如,江苏肖远骑老师在教授《果树园》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当曙光冲破黑暗,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蓦地,一轮红日跃出海面,将一片金辉洒向人间。于是,村舍、山峦、树木、花草……大地上的一切宛如镀了一层金。”

教师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绘,使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在眼前,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自觉地把学生引入一个美妙的情境中。仅从导入语中,学生尽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带上老师留给自己的悬念,学生怀着对清晨果树园的美好憧憬,愉快地投入新课文的学习中。

我在教学《同总理,你在哪里》时,是这样导入的(伴着轻缓的音乐,导入字幕,从下往上出现,师用低沉的声音):“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总理,他没有一个亲生骨肉,却为革命抚养了无数后代;他为国家创造了无数财富,自己却没有一点存款;他生前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后却连一点骨灰也没有留下……周总理去世后,全国人民非常悲痛,听说在与周总理遗体告别时,人们的泪水就把地毯打湿了一米多宽。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朗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沉痛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悼念的口气,营造出一种沉痛、庄严、肃穆的课堂气氛。当这种浓浓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班级时,学生不能不被这种情境所感染。这样的开场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崇敬、悲痛、怀念等复杂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样的情境设计为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见通过情境设计可使学生亲临其境,使日常情感转换为课文情感、审美情感,为学生深刻准确地理解课文、陶冶情操打下了基础。

三、借助教具,形象直观

教具包括图片、录像、录音、幻灯、模型等非文字语言手段。教师借助教具导入新课,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同时,由于教具能提供一些感性形象,较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学的知识较易于巩固。

例如,教学《黄河颂》时,可以这样导入(一边播放有关黄河的课件,一边播放歌曲《黄河颂》,然后教师顺势引入):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今天我们随着诗人光未然站在高山之巅,向着黄河唱出气势恢弘的颂歌。请学生带着雄浑豪迈的语调朗读《黄河颂》。“黄河”这个字眼对于山区孩子来说既遥远又陌生,这样的课文很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更不用提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课文若能巧妙运用音乐、课件,情况就大不一样。眼前大气磅礴的画面,耳边响起的雄浑音乐,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充分感受到黄河的奇观,跟随着画面与音乐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内在意蕴。这样学生对黄河的陌生感减少了,探求欲望增强了,情不自禁地跟随老师走进新的课堂。

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是这样导入的: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场景,我一边解说,一边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场景。粗犷雄浑,场面壮阔的画面,动力十足,表演起来人鼓合一,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如痴如醉。一幕幕摄人心魄的表演,再配与教师雄浑有力的解说词,使学生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力量美和豪放美。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几乎所有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

通过借助教具,带给学生直观的形象,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使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又营造优美的学习气氛。

四、背景介绍,辅助理解

大部分的课文都有其写作背景或写作缘由。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背景,教师在上课前应该把它介绍给学生,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七年级下册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当时正是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区。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普鲁士政府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只有先让学生了解这些,才能让学生理解作者花大量笔墨叙写“最后一课”的特殊意义,从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体会到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等法国人强烈的爱国情怀。若缺少这样的背景,《最后一课》的特殊意义,所蕴含的深沉情感都将在学生的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又如,在教授《桃花源记》时,就应先让学生了解: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却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黑暗,对外一味投降,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所以,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在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陶渊明决定辞官归隐,从而创作出《桃花源记》。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虚构理想世界,引导学生了解那个时代。如果缺少背景介绍,学生只会陶醉于作者所虚构的理想社会。所以,上这篇课文之前,背景介绍是不可或缺的。

黄河颂教案范文5

新课程标准 初中音乐 教学策略 情感体验 教学重心 教学评价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下,一方面,音乐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的安排着重于“学科本位”,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音乐教师则过于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感受,甚至在音乐教学的评价方式方面也存在着武断、单一的缺点,从而使初中音乐的教学脱离了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中学生的客观需求,一定程度地阻碍了音乐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也使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此,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主动更新教学理念,大胆探索和实践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教学模式,积极促进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初中音乐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所谓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即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在围绕音乐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利用音乐课程资源,结合初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中学生的音乐修养。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情感体验出发,将音乐学习的过程,当成一项艺术化的情感体验过程,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欢乐颂》这一课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欢乐颂》交响曲的演出盛况的片断,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欢乐颂》为现场听众所带来的强烈震憾,还可以向学生简述这首由贝多芬创作的并于1824年在维也纳初次演出时的空前热烈的盛况:现场听众对贝多芬的热烈鼓掌和欢呼竟多达5次,其礼遇甚至超过当时的国家元首出场所能够得到的,以致于警察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并使得《婚礼进行曲》的创作者瓦格纳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呼,称之为“达到了交响曲艺术顶峰的无人可以超越的欢乐交响曲”。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说明《欢乐颂》的创作背景,使得学生了解到,贝多芬在精神和物质极其困苦的日子里创作了这首充满欢乐的交响曲,其实也反应了当时在反动政府残酷镇压下的广大民众对于自由和欢乐的极度渴望的心声,这也是引发现场听众强烈共鸣和心灵震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师的正确引导,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音乐情感,教师再因势利导,提醒学生在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过程中,认真体会曲子的音乐风格与旋律的特点,并注意曲子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等,诱导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进行丰富的想象。听完后,教师提出问题串:“这首交响曲的风格是什么?(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出示待选答案)……这首曲子适合在什么场合下演奏呢?(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给出待选场景)……”教师的循循善诱,使同学们的音乐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并在学唱过程中饱含深情,全神贯注,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音乐情感和音乐的节奏、音准、切分音等,并能仔细辨别和配合使用交响乐中的碰铃、沙锤、铃鼓、双响桶、三角铁等小乐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精感体验,不仅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还有效提高了中学生的音乐修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重视音乐教学重心的改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应“……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演唱和演奏,还要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个人的情感,并通过音乐与他人沟通和融洽 ,使学生在音乐实践过程中受到音乐的熏陶并享受到音乐之美……”鉴于此,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着重体现音乐教育教学中的人文内涵,成功唤起中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情感,以顺利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黄河大合唱》时,可以先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氛围,带动学生进入“角色”,即在带领学生学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时,教师可以指导同学们根据《黄河大合唱》的多媒体音乐画面,分别扮演“我方”和“敌方”,参与“角色”体验,然后指导学生跟随多媒体呈现的动态画面进行齐唱和轮唱,鼓励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自己就是正在参与战斗的中华优秀儿女,在万山之下、丛林之中、青纱帐里,愤怒地掀起复仇的巨浪,把侵略者淹没在大海之中。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表演的参与热情,教师还可以使用数码摄像机将学生的“表演”过程记录下来,当即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屏幕播放,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强烈兴趣和参与热情,并使学生在亲身体验音乐之美的过程之中,陶冶了性情。此外,教师在教唱大合唱时,要求同学们要明确自己的“声部”所应负的责任、所处的位置、进入和退出的时间,以及力度的把握和音色的调节等,以营造良好的合唱效果,从而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重视音乐教学评价的改变

黄河颂教案范文6

吉祥图案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首先在于它具有避邪、驱邪、祈求与祝贺的基本内涵,同时又具有象征的本质特征,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感情,比用直接了当的语言更能表达出含蓄、细微以及耐人寻味的意蕴。

趋吉避凶的传统心态构造,是中国民俗之树的躯干;丰富多采的吉祥图案,就是蒂结在它枝头上的缤纷奇葩。

安居乐业

唐高宗麟德三年(666)初春,高宗李治与皇后武氏一同去泰山行封禅大礼,路过郓州(今山东菏泽一带)时,高宗得知有户姓张的人家,祖孙父子叔侄兄弟同居,已历九世,高宗决定亲自去取经。老翁给他写了100个“忍”字,高宗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后人据此史实绘成九只鹌鹑嬉于几丛间的图画,以“鹌”谐“安”,以“菊”谐“居”,九数寓九世之意,图名就称“九世同居”,用作合家团聚、同堂和睦的祝愿。

八仙庆寿

八仙的故事自唐代起即在民间流传。“八仙庆寿”图所展示的是众仙会集松柏台上仰望云间、口颂祝词的情景。此图一般在寿庆场合使用,除明示寿星得八仙祝吉可获无疆之寿的祥瑞外,图中的松柏寿石、仙禽蟠桃、祥云瑞霭等景物在传统民俗文化里均有祝寿的含义。

吹箫引凤

春秋时代,秦国国主秦穆公有位爱女,小名弄玉,不仅如花似玉,还擅长吹笙,自成音调,声如凤鸣。在她15岁那年,一天晚上,在恍惚中她仿佛看到有一少年飞到她所在的凤台上吹奏起箫来,并告诉弄玉,他住太华山中,此后弄玉茶饭不思。秦穆公知道后派人找来了这个少年,弄玉的病不治而愈。从此,弄玉天天在凤楼和少年合奏笙箫,伉俪应和,情同胶漆。某一天夜里,两人正在皎洁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龙一凤应声飞来,将他们接引上天成了仙。原来这少年是上界的乐仙,名叫萧史。因为同弄玉有夙缘,所以借箫声作合。

瓜瓞绵绵

“瓜瓞绵绵”来源于《诗经・绵》,其首句四字成为一种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的吉祥图画的名称。瓞即小瓜,瓜瓞绵绵的含义为瓜始生时常小,但其蔓不绝,会逐渐长大,绵延滋生。

华封三祝

《庄子・天地》载,唐尧巡游到华地(今陕西华县),华地封守者祝颂他长寿、富有、多子。尧对他说:“多儿子则多惧,多富则多事,多寿则多辱,三者皆无助于德性的培养,所以我全不要。”当然,这是传说中圣人的回答,而在民间,这三种祝愿都是最美好的。因此,人们遂以“华封三祝”为祝颂多富、多寿、多子孙之辞。亦有据此典故绘成图案的,通常是以竹或天竹谐一“祝”字,配上其他两种吉祥花卉,凑成“三”数来表达含义。

金玉满堂

金玉满堂通常画一盆盛开的团花,象征繁花似锦,寓意吉祥。

刘海戏蟾

刘海是五代时人,仕燕王刘守光为相,平时好谈性命,钦崇黄老。后得八仙之一钟离权的点化终得大悟,由纯阳子吕洞宾度为神仙。他曾化名阿保投佣一富商,实际是为寻从他那里逃走的一只三条腿蟾蜍。“刘海戏蟾”的瑞图实际上是把“刘海耍金钱”与“刘海戏蟾蜍”这两个故事糅合在一起,绘成刘海手执串有金钱的彩绳在逗弄一只三腿蟾蜍,刘海便俨然成为财神的替身了。

龙凤呈祥

龙凤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合成两者形象的“龙凤呈祥”则是最受崇尚的吉祥图饰。传说虞舜即禹位后,广开视听,求贤辅政,教民稼穑,推广教育,倡导礼仪,改善风化。又命夔为乐官,谱曲制乐。三年后,天下大治,夔也谱成了《九招》之曲呈献。虞舜大喜,会集百官,亲自演奏。俟弹至九招时,只见金龙彩凤腾云驾雾而来,翻飞彩翼,回环逶迤。曾辅佐为唐尧的老臣苍舒兴奋地说:“这是龙凤呈祥呀!龙至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凤来则国家安宁,万民有福。自开天辟地以来,龙飞凤舞,代有见闻。但是万象明德,龙凤双呈,还是一头回哩。”自此以后,“龙凤呈祥”便成了祝颂国泰民安的同义语。

南极老人

北宋皇帝大多笃信道教。一日,一仙翁之态的老道士出现在街头。宋英宗赵曙想知道自己有几多阳寿,便召道人进宫。然老道对皇帝的提问笑而不答,却向皇帝讨酒喝,喝了七斗不到便告醉辞去。翌日,司天台禀告:“昨观天象,见南极寿星飞临帝座,未知陛下察觉什么征兆?”宋英宗恍然大悟。这件奇事被记载在宋人所著《见闻录》中,时人偷偷绘下老道的模样,则被认定为寿星的真容,并据此画成了祈祷长寿的吉祥图。图中的梅花鹿、蝙蝠等物,以谐音象征“禄”和“福”,表示长寿而后多福存禄。

青云得路

司马相如《子虚赋》有句:“交错纠纷,上干青云。”《史记?范为唯蔡泽传》亦有“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句,故古人以“青云”谓之高处,指代高官厚禄。

狮滚绣球

据《宋书・宗传》记,元嘉二十二年(445),南朝宋与南方林邑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宋军先是所向披靡,锐不可挡。后来林邑国派出了以大象为坐骑的军队,驰骋沙场,来往无碍,宋军抵挡不住。宗想到狮子之威足以镇百兽,于是命大家雕刻木块,制成狮子头套和面具戴上与“象军”对阵,果然卒获全胜。往后狮子在人们心目中就有了压邪、镇凶的作用,最终化为看宅门的石刻。与此同时,军队创制的狮子舞慢慢流向民间,于是演绎为舞狮子送祥瑞的习俗。俗信认为,狮子顺利咬住封包是有喜事上门的吉兆,所以又有“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之说。

石上大吉

一只大红公鸡立于大石上作昂首挺胸状,这是中国吉祥图案中历史最悠久的作品之一。传说尧在位时,常有恶虎下山,妖魅出林,肆虐为害,百姓视为莫大祸患。后来一支国献来一种“重明鸟”,别称“双晴”,形状和普通的公鸡一样。奇特处在于它疾恶如仇,能奋翮翻飞,激喙扬爪,专门搏逐猛兽妖魅,使它们不敢造孽。然而重明鸟并不常出现,于是有人仿其形,刻制木鸡,置于门户或屋顶上,居然也能起到吓退妖魅类的作用。鸡能避邪,也能致吉。旧时民间婚俗迎娶时,男女双方都分别备大公鸡和肥母鸡一只,称作“吉人”,意为祝福新人吉祥如意;作为镇宅之用的公鸡所以要立在一块石头上,也是循此方式,以“石”谐“室”,即为宅室迎祥的意思。

齐梅祝寿

梁鸿,东汉时著名学者,以贫寒不失志节闻名乡里。其妻姓孟,夫妇一同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皇帝听闻梁鸿的名声,派人征聘他入朝为官。梁鸿不愿,又偕孟光去南方隐居,借住在人家堂下的偏屋内,靠替人舂谷为生。最使邻居们感佩的是,每当梁鸿舂谷回来,孟光已做好饭菜放进食案(一种有脚的托盘),并恭敬地举至眉前,献予丈夫。佳话传开,“举案齐眉”便成夫妻相敬的代词。往后,人们再据“举案齐眉”的故事,绘成一对绶带鸟双栖双飞在梅花与竹枝间的“齐梅祝寿”瑞图,以“双”寓“齐”,以“梅”谐“眉”,以“竹”谐“祝”,以“绶”谐“寿”,寓意夫妻恩爱相敬、白头偕老。

松鹤寿星

松与鹤俱为常见之物,但是在古人的观念里,则各具神异禀赋。松称“百木之长”,长青不朽,据说寿过千年的松树,所流松脂会变为茯苓,服者可得长生。鹤则称“百羽之宗”,据说乃凡人登仙后所化。服松脂可登仙,登仙后可化鹤,遂有“千岁之鹤依千年之松”的说法,将松与鹤联系起来。瑞图“松鹤长春”即据此来,也可绘一高龄老人站于松树下,旁边站着一只鹤。此图除用为向高龄夫妇祝颂双双长寿外,也泛作飞升登仙的象征。

送子观音

古时的洛水,河宽浪急,常有摆渡船被风浪涡流卷翻的灾难发生。观音大师知道后,决意为人们在洛河上造一座桥。为了筹钱,她想出一个办法:化装成一个美貌的船姑替人摆渡挣钱。王孙公子慕名而来,向她求婚。大师灵机一动,说谁把银元宝扔在她身上她就跟谁。其中一个叫韦陀的小后生在吕洞宾的帮助下把钱掷在了观音大师身上。大师为守信用,只好把这个小后生带回普陀山,安置在莲花宝座的对面,做一对永不拜堂的望门亲。吕洞宾知道后又来找乐,问韦陀何时能吃到他老婆的红蛋。观音这才知当初是吕洞宾在其中搞鬼,于是又好气又好笑地说:“只要你日夜向我磕头颂经,我包你老婆请你吃红蛋!”此话被烧香的听见了,一传十,十传百,结果许多求生孩子的人都来向观音祈愿,还绘成“送子观音”图祝祷。

岁寒三友

北宋时,大文豪苏轼遭当道迫害,被安置在黄州管制。苏轼初到此地,心情很苦闷。为了解闷,也为了生计,他向黄州府讨来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他在这块地里栽了各种作物,不久又筑园围墙,造了一座房屋。在园子里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有一次,黄州知府来看望他,问他是否觉得太冷清,苏轼手指院内的花木说:“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雪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知府听后肃然起敬。“岁寒三友”图案,仁人志士对它的理解,是借此体现傲霜斗雪、铁骨冰心的高尚品格,老百姓则看重其长青不老、经冬不凋,引申为生命力的旺盛,所以也成了吉祥的象征。

太平有象

相传,禹在位时,改国号为夏,定都安邑,分天下为九州,悬钟鼓求直言,立德教谕万民,四方皆归王化。一日有人报告,在舜帝葬墓有灵异出现,白象在琢前刨土,彩雀又衔土堆坟。老臣告诉禹说此雀名叫凭霄,能反形变色,衔土积埠,风化为珠,服之可得长生。白象耕土,则是天下太平的瑞应,为可喜可贺之兆。禹大喜,即命在当地为象立祠,奉为鼻神。嗣后帝王以白象作歌颂升平沿袭成俗。落实到瑞图上,通常是画一白象驮着一只古瓶,也有画一只象形宝瓶的。另外,还有画一白象驮一盆万年青,或披万字纹样,则称“万象更新”。

凤凰牡丹

寓意婚姻美好,前程荣华富贵。

福海泛舟

寓意人的幸福像大海一样广阔无边。

福禄寿

福、禄、寿在民间流传为天上三占星。福,意为五福临门;禄,寓意高官厚禄;寿,寓意长命百岁。中国民间喜欢以福、禄、寿三星的形象作为礼仪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祝愿。

福在眼前

寓意幸福和富贵即将来临,指日可待。

蝠鹿同寿

上一篇声声慢教案

下一篇望海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