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发源地范例6篇

黄河发源地

黄河发源地范文1

论文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土地开发 合理利用 [内容摘要]黄河三角洲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能盲目进行,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黄河河口的长期治理规划;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黄河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符合黄河流路的稳定和淡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将加强黄河河口的综合治理,除害兴利,实现黄河三角洲土地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放在首位。 一、黄河三角洲概况 黄河三角洲是由于黄河河口流路不断淤积、摆动、变迁形成的,是我国目 前最年轻的、最有生机的土地资源。一般指以垦利县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河口所形成的扇形地区,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多年来形成的黄河净造陆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整个三角洲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比较平缓,海拔高程一般在2—9米之间。具有明显的海洋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在12.5度左右。早年该地区除了黄河洪水的威胁以外,还经常受到风暴、海潮的侵袭。盐碱使土地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制约三角洲土地开发的因素 (一)黄河洪水威胁仍然存在 历史上,由于黄河泥沙的不断堆积,河口口门段经常发生摆动和变迁,造 成洪水在黄河三角洲经常泛滥成灾。建国以来,国家加大了治黄投资力度,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多年的综合治理;近期,又重点实施了黄河调水调沙,使洪水自由泛滥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也应该认识到黄河的泥沙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河床仍在不断淤积抬高,由此,黄河洪水对三角洲地区仍然存在威胁。 (二)淡水资源严重短缺 三角洲地区多为季节性河流,每年6-10月份多雨季节河水较大,干旱季节河水很小,有时断流,有时年有水日不足三分之一。地表水可供利用的数量十分有限;地下水主要是咸水,矿化度相对较高,不能做淡水资源利用。所以,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主要靠黄河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黄河已成为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居民生活用水和胜利油田生产建设的生命线。但由于黄河水资源的紧缺,已经无法满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和农业用水需要。淡水资源的短缺将成为制约黄河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土地盐碱化严重 一是,三角洲地区的土地为黄河泥沙填海、淤积所形成;二是,土壤类型 主要是潮土和盐土;三是,地面高程低,地下水矿化度高;四是,年降水量小、分布不均,蒸发量大,造成地下水上升,将盐碱矿物质带入地面,使大多数土地呈现高盐碱化。每到干旱季节,随处可见盐碱化荒凉的土地。这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重要因素 三、三角洲土地开发利用的途径 (一)强化调水调沙,消除洪水威胁,发挥土地开发潜力 按照黄河下游河道冲淤规律,只要把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不平衡的水沙关 系调节为相协调的水沙关系,完全可以使黄河下游河道实现不淤积。同时,利用水库调水调沙,是有利于输沙入海、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冲刷下游河道的有效途径之一。如2008年第八次调水调沙,通过生态调度,增加了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淡水补给,共向河口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补水1356万立方米,核心区增加水面面积3345亩,入海口附近增加水面面积18475亩。 在本次调水调沙中,大量泥沙进入河口地区和近海口洪水漫溢,加快了三角洲造陆过程,有效促进了三角洲湿地植被的顺向演替。据有关资料显示:九次调水调沙,已累计把近7.5亿吨泥沙送入了大海。不仅有效减少了小浪底水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还使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不断扩大。调水调沙和黄河的连续不断流,使黄河三角洲成为世界上不多见的“生长土地”的地方,日夜不停地生长造陆,平均每年向海中延伸2公里左右。目前黄河三角洲的芦苇面积已经增加到5.2万公顷。形成了巨大的开发潜力。 (二)充分利用黄河湿地,促进生态环境优化 通过黄河泥沙淤积和调水调沙新增的陆地多为湿地,并成了鸟类的乐园。形成了较好的自然保护区。据统计:保护区内的鸟类已经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187种增加至目前的283种;发现的野生珍稀生物459种,比1999年增加了近一倍;2009年,经国家海洋局批准,东营市建立了东营莱州湾蛏类生态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和东营广饶沙蚕生态部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加上2008年底批

黄河发源地范文2

【关键字】黄河;探源;变迁;治理应用

一、黄河概况

(一)自然情况

黄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长河,也是世界着名的多沙河流。流域位于北纬32°至42°,396°至119°之间,黄河西起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东临渤海,南至秦岭,北抵阴山,流域面积175.24万千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9省、自治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全长约5452千米。[1]

黄河河流上、中、下游的划分区域大致如下[2]:从河源到内蒙古托克托为上游,其中兰州以上大部分地区植物被覆较好;玛多至青铜峡的干流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青铜峡以下为河套平原,灌溉发达,可通航运。托克托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两岸为黄土高原,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桃花峪到河口为下游,两岸绝大部分修建了大堤,泥沙淤积使河床一般高出两岸地面3至5米,多的达10米,故称悬河;沿岸多灌区,干流也可通航。

(二)人文情况

黄河是一条伟大的河流,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古老文明的象征。几千年来它哺育了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黄河流域不仅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还蕴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开发基地。

二、黄河源流

(一)古代探源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不过是诗人的艺术语言罢了,但在一定程度上确有其道理。“河出昆仑”[3]说是指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导河于积石”[4]说则认为黄河的源头是积石山。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在呈汉武帝的奏折中写道:“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塔里木河)东流,注盐泽(罗布泊)。盐泽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因为那时候青海西部尚未开发,对积石(今青海省循化县)以上的黄河不了解,汉时通西域的人较多,他们看到塔里木河在沙漠中消失,就误认为潜入地下几千里,再从积石冒出来,成为黄河之源。由此可见,秦汉时期,对黄河源头并没有进行专门实地考察,只是一些使节沿途所见所闻得出的结论。

唐朝时期对黄河源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由于军事的需要,唐朝将领率兵深入到黄河上游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地区,从而纠正了“河出昆仑”的错误说法。《旧唐书》记载了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派大理卿刘元鼎为吐蕃盟使时所见的黄河源头情况:“其水极为浅狭,春可足涉,秋夏则以船渡。其南三百余里有三山,山形如鏊,河源在其间……”这段记载,已对黄河源头作了具体描述,并确认黄河发源于三山(今巴颜喀拉山)。元朝忽必烈统一全国后,专门派特使都实对河源进行了考察。《元史·地理志》记载道:“……四悦月,始抵河源。是冬还报,并图其位置以闻”。其考察到达了河源地区的星宿海,并画了图,生动地描述了星宿海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情况。清代,朝廷多次派专使去河源进行考察和测量,逐渐深入并已接近现在探测的河源地区。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河源考察已经上溯星宿海,到达了卡日曲,并认定其为黄河源头。晚清,一些外国探险者先后到黄河源头地区探险,如俄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等。

(二)近现代探源

民国时期,我国有一些学者专家赴黄河源地区考察,但均未达到黄河源头,只是在鄂陵湖、扎陵湖一带止步。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了黄河河源勘察队,赴黄河源地区进行勘查。这次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看,卡日曲在源区各水中均居首位。因此,黄河的发源地是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正源是卡日曲。1978年,使黄河之水哪里来有了一个明确的结论:那就是来自巴颜喀拉山的支脉各姿各雅山麓的泉流。

三、历史变迁

历史上黄河大的改道有“六徙”之说,第一次改道以前的河道,过去称为禹河,即大禹疏导成的河道。春秋战国时记载的古河道,也是记载的最古的河道,在天津东南入海。[5]

(一)六次改道

自有文献记载以来,黄河决口泛滥和改道相当频繁。据195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历史时期见于记载的黄河决口泛滥总计有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这26次较大的改道中,又有6次影响巨大的改道, [6]所涉及的地区有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

第一次大改道,发生在春秋周定王五年,即公元前602年,由浚县决口,由向北改为向东,在河北黄花市入河。这条河稳定了470多年,到汉武帝以后,又多次泛滥。第二次大改道,王莽始建国3年(公元11年),从现在的山东入海。到汉平帝永平13年(公元70年),疏导成了固定河道,由濮阳向东,在山东高清入海,稳定了700多年。第三次,北宋仁宗庆历8年(公元1048年),在濮阳决口,向西北经内黄、大明沿海河由天津入海。第四次,金章宗明昌5年(公元1194年),由原阳决口,分两派:北派占总水量的十分之二三,由北清河(现在的黄河)入海;南派水量占十分之七八,走南清河(泗水)入淮。此次改道的特征是主流南移。第五次,明洪治7年(公元1494年),为保证京杭大运河畅通,使北派断流,经淮河入海。第六次,咸丰5年(公元1855年),兰考决口,汇入大清河入海,从此结束了经淮河入海的历史,又开始走渤海湾入海,形成了今天的河道,到现在已有140多年了。所排放的泥沙形成了5000多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平原,每年增加38平方公里,照此推理,140年以后,莱州湾将被填平,内海渤海将不复存在。

(二)趋势与影响

黄河改道的总趋势是: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向南移。决堤频率和破坏程度日益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变成了一条弊多利少的河流,而洪水和泥沙是黄河频繁改道的根本原因。[7]黄河改道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第一,给下游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每一次决口,广大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都受到毁灭性的摧残。汉成帝时,一次黄河决口淹没了32个县,平地水深3尺,毁房30余座。北宋巨鹿县在1108年的黄河决口时被全部埋在泥沙下,直到1919年挖井时才在地下6米处重新发现这座古城。明代以前的开封城已全被埋入地下,据近年考古资料证明,宋代以来开封城地面大约被淤高10米左右,从元朝至今,开封被淹了7次,宋代城在地面8米以下,十几米以下是大梁城。第二,造成严重的沙灾。每次水灾后,大量泥沙留下,在长期风力作用下,形成了许多断续的沙丘和沙垅,吞噬了农田、房屋以至城市,阻塞了道路交通。现在河南省东北部和东部,大致以今郑州、兰考间黄河河床为脊轴,向东北、东南方向辐射分布的许多沙丘、沙 垅和大片盐碱地,就是历史上黄河泛滥的结果。第三,黄淮海平原的水系面貌被破坏。古代黄河下游平原上河网交错、湖泊密布,但经黄河一次又一次的泛滥、袭夺和灌淤,河流多渐淤积,甚至完全断流。例如战国秦汉时代的鸿沟、隋唐的通济渠、宋代的漕运四渠(通济渠、五丈河、惠民河、金水河)等,当时都是中原地区的主要航道,金元以后由于黄河多次南泛,均告淤废。其它天然河流如颍、涡、濉、浍等河因长期受黄河的夺流、淤灌,大多无航运之利,而在宋以前都是沟通南北的水运航路。黄河流沙不但破坏了自身水系,而且也给淮河、海河带来了破坏。

(三)改道原因

总观历史上黄河的改道,除了极少数时候是由于人为原因直接造成的以外,基本上是黄河自行溃决而成的。从改道发生的时段来看,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唐代以后。如上面所述的六次大改道中就有五次是发生在宋元明清时期。唐以后黄河的频繁改道并非偶然。黄土高原在其形成之初,本来草木茂盛,植被丰富。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在这里生活,开垦土地。土地的开垦也就意味着天然植被的破坏,而植被的破坏又会带来水土流失。所以,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有黄河中含有泥沙的记载。唐代以后,随着人口不断增多,黄土高原的天然植被差不多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河流含沙量急剧增长下游河道中堆积的泥沙越来越多,终于导致下游河患越来越频繁。另外,唐代以后,统治阶级对河患向来都不能做到有效而及时的治理,这也是黄河下游频繁改道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黄河改道是为了更好地处理黄河下游地区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8]

所以,综上所述,黄河的频繁改道是天灾和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洪水与水患

我国古籍中关于黄河的水灾屡书不绝,如 “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9]商汤时代,由于避黄河洪水泛滥,曾于公元前1783年、1525年、1517年和1388年四次迁都。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当中,黄河决溢次数多达1590余次,史称“黄河三年两决口”,[10]重要改道26次,大型迁徙改道7次(分别是公元前602年、公元11年、公元1048年、公元1194年、公元1494年、公元1855年和公元1938年),每次决口和改道都造成很大损失。造成黄河水患的主要原因是由暴雨和冰凌导致的河水泛滥。

(一)暴雨洪水

黄河暴雨形成的洪水,全流域都可以出现,只是一般发生在每年7月到9月。上游洪水来自兰州以上,受夏季降雨影响,洪水过程较长,洪峰平稳,洪量不大。中游洪水来源于河口镇到龙门区间,龙门到三

门峡区间和三门峡到花园口区间。以上三个地区洪水的不同组合,对下游洪水大小及危害也不一样。中游洪水有三种组合类型。[11]

第一种,以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和龙门至三门峡区间来水为主,往往形成大洪水,洪水峰高、量大,含沙量大,对黄河下游防洪威胁最大。如1843年8月和1938年8月,在花园口曾发生33000立方米/秒和20400立方米/秒的特大洪水。第二种,以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来水为主,洪水涨势凶猛,洪峰较高,对下游防洪威胁很严重。如1956年、1958年和1982年大洪水,其中1958年7月17日花园口出现22300立方米/秒,为建国以来最大洪峰量。第三种,龙门至三门峡区间和三门峡至花园口同时形成大洪水。洪水特点具有洪峰历时较长、峰低,对下游防洪有一定威胁。如1957年7月19日在花园口发生13000立方米/秒洪峰,12日洪量达66.3亿立方米。1964年的洪水也属此类。[12]

干流上游兰州大于5000立方米/秒较大洪水,多发生在7到9月,实测最大洪峰流量5900立方米/秒(1946年9月13日);中游洪水由黄河主要支流的洪水叠加在上游来水上,再加峡谷地形,常形成全河最大洪水。三门峡站大于15000立方米/秒洪峰多出现在8月,如1933年8月10日实测到历年最大洪峰22000立方米/秒,下游大于10000立方米/秒洪峰多出现在7、8月。中游洪水是造成下游洪水灾害的主要因素。

(二)冰凌洪水

由河道内冰凌消融时冰凌堵塞而壅冰引起的洪水,只发生在冬末春出的局部河段上。冰凌洪水在2月左右发生在花园口至河口段时,称为“凌汛”;而3月发生在黄河上游兰州至河口镇段,冰凌洪水流至黄河下游,称“桃汛”,因这一时期正是黄河下游两岸桃花盛开的季节。凌风传播时间一般6到9天,在下游最早出现在3月下旬,最晚4月中旬。

凌汛(桃汛)洪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峰值小,水位高。如1951年利津站凌汛最高水位与1958年夏季暴雨洪水水位一样,都是13.76米,而凌汛洪峰流量只有夏汛洪峰流量的1/11。二是凌汛洪水在上中游传播沿程增大,下游花园口以下受宽浅河道调蓄影响,洪峰沿程减小。但是有的年份冬季河槽蓄水较多,开河时水量不断增加,抬高水位形成冰害。如1957年,高林凌峰920立方米/秒,利津站为3430立方米/秒。三是在弯道、狭窄河段卡冰频繁。解放后出现七次较大冰塞冰坝,造成严重凌汛灾害,有1951年、1969年和1970年等。

五、治理与应用

(一)黄河的治理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提出“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总方针。到上世纪末,全流域共兴建大、中、小型水库3480座,总库容量近300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0座,总库容210亿立方米,引水工程15432处,提水工程36241处。下游堤防工程先后三次大修,兴建了滞洪区。建国后下游没有发生决堤,扭转了黄河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保障了黄淮海平原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生产建设,使黄河流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了由害河变利河的历史性转变。

(二)黄河的开发应用[13]

首先,引黄河水发展农田灌溉,灌溉面积由建国初的80万公顷发展到490多万公顷,占总耕地33.7%。若包括下游流域以外的引黄灌溉区,则灌溉面积达550多万公顷。2万公顷以上的灌溉区37处,那种“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

其次,大型水库在发电、防洪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1957年黄河干流动工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标志着我国人民决心根治黄河水害的开始。以后又建成了刘家峡、八盘峡、青铜峡、三门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枢纽。装机容量254万千瓦,一年发电量120亿千瓦·时,为当地工业、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还可以大量向外地输送。

第三,黄河除发电外,不仅调蓄水量、削减洪峰,而且对增大下游枯期径流,防止冰害等都起到很大作用。水库的兴建,改变了黄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的状况,提高了灌溉渠保证率。

最后,水土保持取得一定成效。主要措施有:改坡耕地为保土、保水、保肥的水平梯田;在沟壑打坝淤地;发展小片水渍地和洪泛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种草;兴建引洪淤地小型水利工程等。[14]这些措施不仅拦截了泥沙,也扩大了耕地。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主要着作:

(1)熊怡等:《中国的河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

(2)(清)胡渭:《禹贡锥指》,邹逸麟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版。

(3)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版。

(4)钱穆:《古史地理论丛》,三联书店,2004年8月版。

( 5)陈上奎,李志华:《名川集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

(6)中国地理概览编写组:《中国地理概览》,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二)期刊杂志:

(1)《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中学历史教学》,2002年第10期。

(3)《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年第1期。

(4)《地学前缘》,2007年第6期。

[1] 王旭文:《黄河下游改道浅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年第1期,P26。

[2] 熊怡等:《中国的河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P256。

[3] 以我国较早成书的《山海经》、《尔雅》等古籍为代表。

[4] (清)胡渭:《禹贡锥指》,邹逸麟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版,P39。

[5] 李爱琴:《黄河的改道及其影响》,《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P17。

[6] 陶卫宁:《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中学历史教学》,2002年第10期,P17。

[7]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20。

[8] 王旭文:《黄河下游改道浅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年第1期,P27。

[9] 分出《尚书·尧典》和《孟子·滕文公》。

[10]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三联书店,2004年8月版,P240。

[11] 陈上奎,李志华:《名川集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P15—20。

[12] 熊怡等:《中国的河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P49。

黄河发源地范文3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之一,黄河文明驰名中外。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时至今日,黄河也呈现了几多的尴尬与无奈,黄河下游的季节性断流便是其中一个重要难题。

一、黄河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

历史上的黄河一泻千里、气势恢宏,古化有“奔腾到海不复回”的豪放诗句,诗仙李白何曾想到,漫漫黄河居然也有“奔腾而不到海”的断流景观。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本世纪70年代之初,从1972年山东利津断面断流开始,至今已有19年断流,累计断流57次,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从断流天数看,黄河断流的天数已逐年增多,1972年首次断流仅历时15天,1996年断流136天,截止于今年8月7日,1997年黄河已断流181天(8月7日复流后8月9日再次断流);从断流河段看,黄河断流河道向上游延伸,断流河段逐年增大,1972年断流仅产生于山东利津的下游,1995年断流上溯至河南开封附近,断流683千米;从断流始发时间看,断流时间也逐年提前,过去断流一般始于五六月份,近几年来提前到三四月份,1997年2月7日黄河即开始断流。

水利专家预测,到2000年后,黄河会每年断流,断流最长历时可达140~200天,山东利津水文站每年将有半年左右半涸。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将使黄河演变成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季节河。

二、黄河断流之影响

1.黄河断流对沿岸自然生态环境的危害

黄河断流能够引起河道萎缩,原来输入海洋的大量泥沙只能在沿岸地区沉积,由此抬高河床,不利于汛期洪水下泄,容易诱发更大的洪涝灾害。

干涸河道中泥沙的骤然增多使河道潜在着演变成一条巨大沙带的可能,久而久之,昔日黄河故道风沙弥漫、荒凉凄怆的悲剧就可能会重现,沿岸土地缺乏水源保护,土地沙化、荒漠化的可能性增大。

黄河季节性断流后,黄河三角洲地区缺乏足够的泥沙沉积与水量输入,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浸,土壤盐碱化速度加快,生物种群多样化的优势将丧失殆尽。

总之,黄河断流使黄河下流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生态平衡失调,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黄河断流对沿岸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黄河断流,黄河下游地区1972年~1996年累计造成工农业损失约268亿元,每年平均损失14亿元以上,受旱农田累计500万公顷,减少粮食100亿吨,单是1995年的黄河断流就使山东东营3万公顷稻田未能插秧,河南新乡2万公顷稻田改种其他农作物,山东德州100多家企业缺水瘫痪。

黄河断流严重地扰乱了沿岸人民的生活,山东境内10万余居民长期供水不足,当地政府被迫限时限量总供水,公用水龙头前排队等水者彼彼皆是。

黄河季节性断流使其下游地区水源减少,而排入黄河的工业污水与生活废水却逐年增多,黄河的自净能力减弱,地下水水质恶化,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黄河的季节性断流极大地制约了华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黄河断流成因探索

1.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

黄河流域近年来降水量减少是黄河断流的主要自然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气候呈现出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的变化规律,到20世纪,我国进入气候温暖期,气温逐年上升,降水量逐年下降,黄河河南花园口以上流域1990年~1995年间平均降水量减少12%。

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与地下径流,流域内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减少了径流的水源补给量。

黄河流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量本来就不充沛,水资源不足,进入温暖期后蒸发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

2.黄河断流的人为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讲,黄河断流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水土流失量惊人,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②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

本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耗水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

50年代时,黄河下游灌区灌溉140万公顷农田,90年代灌溉面积上升到500万公顷,工业生产用水也数十倍地增长。

50年代初期,黄河供水地区年均耗水量122亿立方米,90年代初达到300亿立方米,而同时年均降水量反而有所下降。

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水减少24.5亿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黄河水资源供远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

③缺乏统一、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在黄河上中游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预计到2000年时,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库的总库容量将达到660亿立方米左右,大大超过了黄河河南花园口水文站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上中游巨大的截流能力固然有利于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与经济建设,但也导致了下游地区水量的大量减少,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④水费价格偏低,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

黄河流经了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即占全河流用水总量的90%以上,而引黄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只能促使人们利用水资源时的放纵、毫不吝惜。

目前,黄河流域共有水浇地500万公顷,农业灌溉仍然主要采用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区每公顷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高达60立方米,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资源浪费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⑤水体污染严重,水体质量不佳。

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水体质量的明显下降既影响了人体的健康,也降低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锐。

四、黄河断流的对策探讨

1.植林种草、绿化大地、保持水土

在植被贫乏的黄河流域、尤其是水土流失居世界之首的黄土高原地区广泛植林种草,扩大植被覆盖率,发展生态经济、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相结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地下径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努力发展物质生产的同时,黄河流域应重视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加强对公民进行人口、资源、环境的素质教育,促使公民自觉地保护环境与水资源,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水荒”矛盾。

3.绕一规划、协调开发黄河水资源

黄河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库与湖泊调节水资源的能力低,洪涝与干旱并存,全流域引黄灌溉又各自为政,不便管理。因此,国家有必要组建全国统一的黄河水资源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统筹编制黄河水资源利用与调度方案,兼顾各地情况,使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趋于充分、合理。

4.加收水资源使用费,促进节约用水

国外实践证明,在经济规模不变情况下,水价如提高10%,用水量则下降5%,水价如提高40%,用水量则下降20%,国外许多地区以提高水价来限制用水量。

我国也应该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法征收水资源使用费,适当提高水价,以刺激人们的水消费观念,唤醒人民的节水意识,避免或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

管灌、喷灌、滴灌、渗灌是国际上一致公认的节水灌溉新技术,节水灌溉每公顷地用水量仅为传统灌溉用水的1/5,以色列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更在90%以上,我国河南商丘地区节水灌溉实验区节水30%~40%,粮食却增收10%。干旱缺水的甘肃河西走廊也走上了节水农业的新路,敦煌滴灌实验区每年每公顷土地仅用水450多立方米。

黄河流域耕地面积宽广,传统灌溉方式普遍,节水灌溉新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其节水潜力相当可观。

6.加强污水的净化处理工作,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是工业节水的重要手段,8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71%,美国、德国也在60%以上。

我国政府也应加强科研工作力度,努力搞好污染水体的净化处理工作,尽可能地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用水。

7.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引长江水进入黄河是解决黄河流域使解决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根本性措施。

相对于黄河而言,长江可谓是水资源富足有余,引长江水北上济援黄河是一项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

黄河发源地范文4

关键词:手段 黄河 健康生命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当前,黄河的洪水泥沙、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仍十分突出,严重威胁着黄河的自身生命,昔日奔腾咆哮的黄河,如今却病魔缠身,在不断地、呐喊。黄河与我们生息相依,休戚与共,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黄委党组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这是一项规模宏大、艰巨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大河上下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我们要高举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大旗,当好黄河代言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拯救黄河,保护黄河,为黄河健身强体,大力加强“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建设,积极采取宣传、工程、科技、经济、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并通过开源节流、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湿地保护、南水北调、洪水资源化、人工增雨,雨水利用、调水调沙等多种途径和措施,打造绿水青山的新黄河,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维持黄河生命基本水量与水质,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洪水造床能力、水流挟沙和自净能力、河道生态维护和修复能力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黄河长治久安,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宣传手段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和经济的粗放式发展,人们只顾无节制的向黄河索取,而忽视了对黄河的保护,严重干扰影响了黄河的生态系统,使黄河的健康生命直接受到威胁。为此,黄委明确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并将其作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大河上下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健康心理和理解支持。重要的是倡导一种人们与河流和谐共处的文化,用一系列的精神、信仰、观念等感化人们的思想,化为发自内心的主动爱护河流的行为。才能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时,自觉地坚持和谐相处的原则,严格遵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规律,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现今社会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利于黄河健康生命的基本道德水准。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监督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各种传媒手段,采取不同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教育,一是宣传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大力弘扬黄河精神和民族精神,牢固树立热爱黄河,保护黄河的思想;二是宣传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及人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黄河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和保护黄河的重大意义,彻底转变思想观念;三是宣传黄河防洪和水资源等现状和困扰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高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四是宣传有关黄河的法规政策,增强法律意识。通过宣传,为维持河流健康生命营势造场,使人们自觉接受并牢固树立这一新理念,充分认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的转变,由只重视黄河的治理开发向保护管理和治理开发相结合转变,真正意识到黄河也是具有生命的,而且黄河的生命与我们息息相连、休戚相关,视黄河为友,并与黄河和谐共处,呼唤理性发展,呼唤绿色文明,呼唤科学的决策方式,呼唤科学的生产方式,呼唤科学的生活方式,为实现“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构筑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工程手段

要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目标,以保证“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为标志,以人与自然及河流、工程相和谐为宗旨,按照“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和“拦、调、排、放、挖”综合治理洪水泥沙的指导思想,强化工程措施,不断完善河防、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水沙调控、水保生态等工程体系。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河防工程体系

河防工程是防洪保安的重要屏障。要根据黄河干支流的不同特点,研究治理方略,明确治理目标和措施,以防洪和水资源、水环境安全为核心,制定黄河干支流河道治理统一规划,加强综合治理,在黄河干流宁蒙河段、禹门口至潼关的小北干流河段及渭河下游等重点防洪河段建设标准河防工程;加快三门峡库区的综合治理。在黄河下游,建成以标准化堤防、河道整治、河口治理工程为主的下排工程和配套完善的分滞洪工程,结合河道疏浚淤背固堤等措施,淤筑相对地下河。同时,加强交通道路、通信、信息、水文、气象等基础设施和非工程体系的建设,进一步稳定河道,控制河势,提高河道排洪输沙能力,加强洪水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水沙调控工程体系

黄河的主要问题是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而调水调沙是改善水沙条件、防洪减淤的有力措施,因此,要统筹黄河流域干支流的水沙资源搞好水沙调控工程体系的总体规划,尽快建立完善以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大柳树、碛口、古贤、三门峡和小浪底等骨干水利枢纽工程为主体的黄河干支流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和调水调沙的长效机制,实行群库联合统一调度,坚持不断的做好调水调沙工作,有效的调节洪水泥沙,特别是调平洪峰沙峰,保证干旱期河道的最低流量,实现全河水沙的多年调节,塑造协调平衡的水沙关系,尽量使河道长期保持输沙、生态等最低限量的基流,同时,在进行放淤试验论证的基础上,利用黄河小北干流滞洪滞沙的自然条件,建设完善放淤工程,进行大规模的放淤,开辟处理泥沙的新途径,新战场;并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渭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弥补黄河水量不足,改善水沙条件,实现洪水资源化和防洪减淤减灾等目的,保证河道不断流。

3、水保生态工程体系

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多泥沙河流,泥沙问题是黄河的主要症结,水土保持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根本措施,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仍很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河床不断抬高,使黄河的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要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认真搞好黄河全流域的水土保持规划,确定水土保持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和目标,以及工程与非工程、政策保障措施等,实施综合治理,广泛深入的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在黄河两岸营造防护林带工程,建设绿色长城,尽快遏制黄河上中下游的水土流失,构建良好的黄河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使大河上下成为绿水青山。

近年来,黄河源区出现了雪线上升、冰川退缩、湖泊缩小、河道断流、生态功能退化的现象,导致了草场退化、荒漠化、沙化、盐碱化和鼠虫害严重、水土流失程度加剧等生态危机。要尽快制定实施黄河源区综合治理规划,明确黄河源区预防保护监督的目标和任务,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完善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工程体系,采取人工增雨等有效措施,加强草场的管理,通过合理轮牧,草场封闭式保护,或生态移民等方式, 大力植树种草,构筑深厚而广泛的绿色屏障,确保黄河源区生态资源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以淤地坝沟道坝系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力开展淤地坝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飞播封育等措施,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综合措施,建立措施配套、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体系,建设山川秀美工程,有效控制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有害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中国是全球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国家,有自然湿地3600多万公顷。黄河流域湿地面积广阔,仅黄河入海口湿地面积就达30余万亩。要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加大湿地保护恢复力度,使自然湿地纳入保护管理范围,抓好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可持续利用示范等建设,坚决制止肆意侵占和非法破坏湿地的行为,对违法占用、开垦、填埋以及污染自然湿地的,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尽快编制黄河流域湿地保护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建立国家、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湿地保护投入机制,认真坚持和逐步完善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从法规制度、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管理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团结协作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三、科技手段

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键。因此要大力加强“三条黄河”建设,深入开展治黄战略、黄河自然规律等重要基础性课题的研究,积极开展治黄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大力推广应用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构建科技治黄体系,全面提升治黄现代化水平。

1、加强“数字黄河”建设,尽快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以信息化为突破口,以 “数字黄河”工程为重点,加强应用系统、应用服务平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防汛、水资源管理调度、水土保持等各项治黄工作中。重点搞好信息采集、快速传输、高度共享,覆盖全河各级机关、防汛单位、沿河各大引水口、排污口的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海量数据库管理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虚拟视频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多媒体及虚拟现实(VR)等现代高新技术,对全流域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社会和经济状态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与数字化处理,构建全流域综合数字信息平台和三维虚拟流域模型,以科学计算和数学模拟技术为核心,建设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管理和电子政务等应用系统,提高治黄业务的反应能力和决策的科学性;基本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数字化、主要业务智能化、政务办公电子化,利用数字流域提供的丰富可靠的信息资源,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发不同应用决策系统,以人工智能技术和会商环境为支持,构建综合会商和宏观决策平台,以提高防治、处理流域各种危机的决策水平,使黄河流域各种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治黄科学理论研究,大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积极研究探索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深入开展水沙变化趋势、河道演变规律、黄河干流枢纽工程运用方式、调水调沙、小北干流放淤、上中游水土保持与下游防洪减淤关系、治黄方略、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和政策补偿等问题的研究,对治黄的重大发展战略,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开放式的研究,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织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和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加速治黄现代化建设。

3、加强人才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与人才为重点,全面实施人才战略,进一步完善体制改革,深化机制改革,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治黄工作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建立科学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行业拔尖人才的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全面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竞争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同时,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对创新成果进行重奖,使创新之花盛开,有力推动治黄现代化建设。

4、加强“模型黄河”建设,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基础和依据。“模型黄河”是由多种类型室内实体模型和野外原型试验场(区)构成且相互关联、扩展性及功能强大、测控系统可与“数字黄河”耦合并与“原型黄河”信息系统相集成、能与“数字黄河”和“原型黄河”联动的实体模型体系。 “模型黄河”工程体系建设包括实体模型建设、测控系统建设、模型厅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其中实体模型的模拟体系主要由黄土高原模型、水库模型、河道模型和河口模型等所组成。黄土高原模型主要用于研究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流域侵蚀产沙规律、坝系“相对平衡”机理、沟道重力侵蚀规律及治理方案等;水库模型用于研究水库运用方式、库区冲淤演变规律、水库运用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及其对策、库区治理措施、水沙调控机理及调水调沙运用方式等;河道模型主要用于研究河床演变规律、河道整治方案、洪水演进预报等;河口模型用于承担河口演变规律及综合治理方案的研究等任务。“模型黄河”通过对黄河自然现象的反演、实验,探求黄河自然规律,研究和解决黄河治理开发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和应用基础问题,提出黄河治理科学方案,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基础和依据。“模型黄河”和“数字黄河”的联合运用,以实现各种治理开发方案在“原型黄河”上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目标。因此,要加快实施“模型黄河”规划,建设高质量的“模型黄河”工程体系,建立科学、先进、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各种模型试验研究,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服务。

5、加快水文水资源现代化建设,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支撑。要加速构建黄河水文水资源监测、报汛通信、黄河气象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黄河水文信息服务等体系,不断完善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充分运用卫星遥感、雷达等水文空间数据采集技术,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GPS、振动式测沙仪等水文在线监测技术和同位素地下水监测技术,结合常规监测技术,实现对大气水的时间、空间连续监测,河流地表水的连续监测和地下水的同步监测,最终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空间水、地表水、地下水相协调的黄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体系,大力提高黄河气象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能力,弄清流域下垫面变化对黄河水资源量的影响、黄河流域产水耗水用水特点和流域水循环规律,实现对流域水资源的全面实时监测、合理配置、科学分析评价, 积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为黄河的治理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法律手段

黄河水少沙多,河情十分特殊,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防洪和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艰巨。黄河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地区间和部门间用水矛盾尖锐,环境污染严重。除害与兴利、整体与局部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关系极为密切,关系协调和利益调整非常复杂,水事问题更为突出。因此,首先要构建完善黄河流域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主要包括流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政策措施和执法监督等法规。以及投资保障、水价调整、滩区治理补偿等政策。抓紧制定实施《黄河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条例》、《黄河法》等法规。其次要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高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实行舆论监督,对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水污染、侵占河道等事件及时进行公开曝光,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建立强有力的执法体系,实行依法治河,依法管理。加强水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严格执法,办事公正。进一步完善河道巡查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处理问题,把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节约、配置以及防洪、防断流、防污染、河道整治、河道清障、河道采砂等一切水事活动和管理活动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规范各种水事活动和依法处理各种水事矛盾,进一步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严厉打击各种水事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河道管理秩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经济手段

黄河的治理开发事关重大,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黄河治理开发资金筹集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治黄工程建设、维护、管理和保护所需经费。同时,紧紧围绕治黄主业,充分发挥黄河水、电、土地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供水、水电、土地开发、工程施工、设计咨询等优势项目和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切实加强计划、财务管理,及时进行审计监督,保证各项经费合理使用。同时,建立相关的经济处罚和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并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合理核定引黄供水水价,解决黄河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和水资源费的征收等问题;推行黄河下游行蓄洪区防洪保险制度,不断探索“以河养河、以水养水”的新路子。

为促进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高效利用,充分体现水资源的商品和资源属性,应尽快引入市场机制,运用市场调节优化配置水资源,实行以水定产、以供定需,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合理确定水权,建立明晰的水权制度,以利于实现水权的转让与交换。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用合理的水价调节保护水资源。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制定由资源成本、工程成本、环境成本及合理利润构成的完整水价格,尽快建立比较完备的水要素市场,构建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一是将水资源费纳入供水成本。二是适时调整水价,三是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四是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计划管理和定额管理,对超计划或超定额用水实行超额累进计价。五是合理确定回用水价格,促进中水回用和污水再生利用。

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一是摸清家底,保证维持黄河生命基本水量。组织对黄河流域干支流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分析预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认真研究确定维持黄河生命的基本水量,并优先予以保证。二是算好水账,以供定需,优化配置、达到供需平衡。在优先保证黄河自身生命系统所需的生态、输沙等基本水量的前提下,统筹社会经济系统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等用水需求,进行优化配置,并根据其发展变化趋势及时进行调整,实现高效利用。三是认真搞好黄河干支流水资源总体规划,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的基础。四是加速建设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用水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的水权明晰及流转顺畅的水权分配机制和成熟的水市场、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和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完善水资源实时监控计量、信息采集、调度管理系统,提升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构建以流域为单元,流域宏观管理与区域微观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区域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和民主决策的机制,彻底改变职能交叉、条块分割、权责不明、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和粗放式发展经济,浪费水资源的状况,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制定流域水资源宏观总量控制和微观定额管理指标体系,完善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计划及非汛期黄河干流水量调度预案,建立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机制。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在黄委机关设立黄河水量总调度中心,在沿黄省(区)及黄河干流的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控制性枢纽设立水量调度中心,建成黄河干流主要断面(含省界断面)、取水口、退水口、排污口和支流入黄口水量、水质统一监测网络及地下水监测网络,实施国家统一分配水量,流量断面控制,省(区)负责用水配水;重要取水口和骨干水库统一调度。逐步形成总量控制,限额用水,定额管理,市场引导,水权交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合理划定水功能区,实行入河污染物总量和省界断面水质双控制,加强部门合作,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和保护,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研究推广节水技术,开源节流,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打造与流域水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资源配置的高效益和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防污治污的力度,坚决执行《黄河干流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逐步从事后治理转向事前防范,从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治理、从单一措施治理走向各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从区域治理走向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全局治理,主要从源头上进行防范治理,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污染严重的企业,对黄河干支流上已有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逐一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和社会监督,设立污染举报热线,对举报乱排污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并建立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在各排污口设立远程监测控制断面,对所有排污口实行统一管理,随时掌握各排污口的排污情况,对污染超标排放的企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限期进行整顿,使其尽快达标。并采取严厉的经济处罚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坚决制止乱排污现象,对屡禁不止的排污企业,责令其停业整顿或关闭,维护良好的水资源管理秩序,保持黄河的自净水量,提高流域水体水环境承载能力。五是结合实施跨流域调水、洪水资源化,大力开展人工增雨、雨水利用,彻底改善黄河的水量和水质状况,缓解黄河水资源的压力,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六、行政手段

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为加强黄河流域管理,有效协调各部门、各省(区)间的关系,更好地解决黄河治理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应按照权威、高效、协调的原则,建立健全流域宏观管理为主体,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明确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事权,构建适应黄河河情的流域管理新体制,实行公共参与和民主协商管理机制。一是积极探索全流域一体化统一管理的新体制,拟将黄河流域的渭河、洛河、汾河等主要支流和小浪底等骨干水库及重点引黄取水口等交由黄委直接管理,便于指挥调度,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二是拟成立黄河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有关领导担任主任委员,国家有关部委、流域机构及流域内各省(区)负责人和用水户代表等担任委员,实行委员制,作为决策协调机构,其办事机构设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全面负责、统一管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防洪抗旱、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湿地保护、水环境保障、污染治理、综合治理开发利用等一切涉水事务,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统一协调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及时协商研究解决黄河治理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彻底扭转目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互不协调的局面,推动各项治黄工作有序开展。

2002年8月29日颁布实施的新水法,进一步明确了流域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地位,黄委作为黄河的代言人肩负着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神圣使命,要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科学规划决策,有效配置调控和有力监督控制的作用,一是加强治黄队伍建设,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大力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特别要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艺术、驾驭能力和决策水平,避免决策失误。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种人才,实施科技兴黄战略,打造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综合管理能力强的专业队伍,要高度重视基层建设,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强前期工作,不断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提高预见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行政执法能力和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增强工作的超前性、前瞻性、创造性、主动性、原则性,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统一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规,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透明度,完善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大力提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推动洪水管理、工程及建设管理、河道管理及水政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二是实行事、企分开,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黄委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水行政职能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单位,应不断深化改革,实行事、企分开,进一步加强依照公务员管理工作,全面推行水利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当好黄河代言人,千方百计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使企业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增强经济实力。三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各项目标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法规,全面推行以各级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管理责任制,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从防汛、防凌到水资源、水土保持等各项工作,都层层落实各项责任制,建立严格的督查考评体系,实行责任追究制,奖优罚劣,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完善协商协调和监督机制,团结协作治河。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人人有责,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和方方面面,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部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和全河一盘棋的思想,明确有关部门的具体职能,科学分工,落实责任、相互支持。识大体、顾大局,加强协商、协调和沟通,实施有效的监督,及时处理解决各种水事矛盾和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正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参考文献:

1、陈效国:21世纪黄河治理开发的思路与布局。

2、《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3、牛玉国:全力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 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可靠支撑。

黄河发源地范文5

1徐州城市特色的认知及其不足

1.1代表性观点一个城市的特色,是人们在感受这一城市过程中对其整体所形成的独特意象,主要通过自然地理环境、人为建造成果和社会人文因素表现出来[2]。就徐州而言,其城市特色主要体现在山水形胜、古城以及包括两汉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文化等在内的人文景观上,形成以“山、水、古城、文化”为主线、以“一核(老城)一廊(故黄河)两带(群山众湖、汉墓群)”为架构的历史文化时空体系[3,4]。但由于城市构成要素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专家学者在对徐州城市特色的认识上,可谓见仁见智,并各有侧重。李云岘强调徐州典型文化表现为两汉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军事文化、产业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5]。刘涛、张志光认为徐州从古至今产生有独特代表的历史文化为两汉文化、战争文化、道教文化、养生文化、饮食及民俗文化[6]。吴泓、顾朝林提出徐州两汉文化、战争文化和彭祖文化独树一帜,云龙山水和民俗风情颇具韵味[7]。岳刚礼认为徐州著名战役多、标志性战事多、连贯性战事多、战争文化遗迹多,战争历史悠久,战争文化浓郁[8]。史修永、齐颖认为徐州城市文化特色不仅体现在彭祖文化、楚汉文化等大传统上,而且体现在以社会习俗、礼仪、节庆、民间文艺活动为主的小传统上。这些民间文化形式世代相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发展的强劲增长点[1]。概括而言,已有代表性研究成果都高度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徐州城市特色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强调徐州城市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强调楚汉文化和战争文化在徐州历史文化中的突出优势和重要地位。

1.2不足之处多年以来,徐州城市的历史文化主题定位特征凸显,“楚风汉韵、南秀北雄”、“两汉文化看徐州”、“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兵家必争之地”等城市形象和文化特色可谓脍炙人口、深入人心,也产生了较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是,楚汉文化以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和汉墓“三汉”为代表,多体现在传说记载及陵墓画像石上;战争文化则又多见于历史记载,少实物遗存。因而,这些城市特色的彰显还存在诸多困难[3]。同时,面对西安、洛阳等城市的汉文化优势,“两汉文化看徐州”这种标示城市特色的口号对外受到了一定质疑,对内也始终处在“影响的焦虑”中无法明确界定城市的个性[1]。综合来看,在徐州城市特色凝练与彰显中,目前主要存在重人文、轻自然,直观表征有余、深度认识不足,口号性偏强、可操作性偏弱等现实问题。为此,需要更加注重城市特色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在关系,力求从徐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把握脉搏、揭示特质。进一步说,应当从生命之源的“水”与人类活动中心的“聚落”相互关系中,尤其需要突出包括故黄河在内的水系的主导作用,在长时间尺度上,深度解析徐州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充分挖掘、提炼其特色要素价值,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名城徐州内涵与特质的科学认知。

2故黄河在徐州城市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1故黄河的历史变迁古代徐州地处淮河下游。在淮河众多支流中,泗水是徐州境内最重要的一支干流。历史上,流经铜山(现为徐州市辖区)的汴水曾经是连通黄河和淮河的重要运道。汴水于徐州市东北汇入泗水。黄河泥沙含量大,具有“善迁”、“易袭”等特点。有史记载以来,两千年间黄河决口泛滥1500多次,改道26次,其中132次波及徐州[9]。从1194年(南宋绍熙五年、金明昌五年)黄河于武阳决口改道,侵汴夺泗流经徐州入淮河,到1855年(清咸丰五年)从河南省仪封铜瓦厢决口,再次改道离开徐州,转向东北夺道大清河,由原先的苏北滨海县注入黄海,改至山东利津县注入渤海。这期间,黄河之水在徐州流淌了661年。此后,遗弃在豫、鲁、皖、苏四省一条黄河故道,长达600余公里。其中,徐州境内黄河故道西起二坝(蟠龙集),经丰县、徐州市区东至睢宁的叶海村出境,流长191.7km。经过数百年的黄河泥沙淤积,现今的故黄河河床一般超出两岸地面4~6m[10]。在徐州城区的故黄河,西起丁楼闸,东至李庄闸,全长16.4km,水域面积128万m2。其中,三环西路桥至汉桥9.6km的主河段穿过中心城区,河道宽70~100m。

2.2故黄河对于徐州城市嬗变的重要影响历史上,故黄河作为徐州人民的母亲河,对徐州境内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旅游事业、生活饮水等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0]。主要表现在:首先,因汴泗在徐州境内交汇,徐州城“缭青山以为城,引长河以为带”,从而形成了特有的山水形胜格局。因“其城三面阻水”,故徐州城墙呈弧形,打破了北方城市城廓常有的方形形制而略呈半圆形,兼具北方规整与南方自由的双重特点[3]。自秦汉以来,水患多次肆虐徐州城,使得地势“形如仰釜,周围水涨,地泉涌出,小雨而溢”。因屡遭洪水泛滥,徐州城市屡遭破坏,甚至数次被大水所毁,而历代修筑防洪治水的堤围土城在城市周围纵横环绕,其痕迹在当今徐州城市的街巷格局和地形中仍有所反映。新城重建于原来的城池之上,因而形成“城上城,府上府,街上街,井上井”的奇观[3,4]。所以说,故黄河环抱的徐州古城客观上成为徐州历史文化的核心,她不仅延续了徐州城市脉络的历史记忆,而且强化了徐州城市总体形态的历史意向[3]。其次,长期的水灾与治水,使徐州城市在坚强延续的同时,铸造了徐州大地独特的治水文化和治水精神。在抗灾和重建家园过程中,徐州人民形成了战天斗地、勤劳勇敢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安贫乐道、替天行道的思想观念。而这种文化和精神与“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以及战争文化等一脉相承,成为徐州城市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徐州因故黄河而形成独特的个性与精神。第三,古汴水自西向东流至徐州,与北来的古泗水汇合后转折向南入淮,使徐州成为以泗水沟通鲁南、由汴水上达中原、南至江淮的“四方都会”要津之地。自汉代开始,漕运要津地位促进了徐州对外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及商贸往来,尤其是与江淮、中原地区的水系联系,使徐州城呈现商旅云集、人口稠密的繁荣景象。宋金时期,黄河屡屡侵汴夺泗入淮,徐州城几乎成为沿(黄)河之地,但因泗水水运畅通,使徐州逐渐成为黄河沿岸“四方都会”要津之地。元代,海运逐渐兴起带来内河水运相对下降,导致徐州城地位低落。至明代早中期,徐州又得运河之利,“物华丰阜,可比江南”,在全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恢复和提升,徐州城成为“九州转输”、“五省通衢”之重地。明中期以后,由于原先的水运河道被泇河逐渐取代,打破了“以黄代运”的被动局面,徐州城重新走向衰落。徐州境内运河在几经移废后,于建国成立后50年代末开始得以治理和恢复,仍然以航运沟通南北[3]。可见,徐州城市兴衰与境内水系变迁息息相关,而故黄河的产生与变迁成为演绎徐州城市兴衰的重要原因所在。由此可见,故黄河不仅是一条自然河流,更是一幅历史画卷,她在穿越徐州城市发展时空的同时,成为徐州城市历史文化长廊的缩影。故黄河所反映的徐州城市历史变迁,既是解读徐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基因,也是挖掘、提炼徐州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而且还是反映徐州城市兴衰、解读城市精神、认识城市形态和城市景观的关键性要素。

3徐州故黄河开发状况及其问题

3.1故黄河的文化资源优势徐州故黄河文化资源具有两大优势:(1)底蕴深厚,类型多样。徐州故黄河文化资源从两千多年前开始积淀,一直延续至今,并不断丰富。从现有资源类型来看,既有“悬河”、“城中城”、治水纪念物、漕运文化、公园景观、桥等物质文化资源,也有历史传说、历史故事、文学艺术、节庆文化、英雄主义等精神文化资源,为进一步挖掘、塑造徐州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奠定了丰厚基础。(2)分布集中,组合良好。徐州故黄河文化资源主要沿故黄河两岸呈带状密集分布,只有“城下城”、户部山等少数资源分布稍远,对于实行集群型、组合式的规模开发十分有利。如黄楼和古堤集中在黄楼公园附近。黄楼保留有苏辙为苏轼所作的《黄楼赋》,颂扬了苏轼的抗洪功绩;已作修缮的清代护城石堤与黄楼只相距数百米,便于游人参观。同时,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历史遗迹与现代文化相间分布,具有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空间效果。

3.2故黄河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多年来,徐州在加强故黄河环境污染治理、景观绿化美化等方面工作的同时,日益重视对故黄河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逐步加大开发利用力度,目前已将故黄河初步建成徐州城市一条重要的景观绿化走廊和休闲观光带。

(1)休闲观光开发。休闲观光是徐州故黄河文化资源的初期开发方式。该方式主要从历史传说、历史故事、河流变迁等角度出发,围绕“河流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故黄河文化主题,通过拓宽河道、清理淤泥、美化两岸环境、建设故黄河主题公园和休闲广场、打造多样文化景观,发掘与提升故黄河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休闲价值,增强故黄河的休闲观光功能。

(2)文化创意开发。近年来,徐州对故黄河文化资源的开发逐步深化,尤其是通过文化创意开发,增强了文化资源利用的主动性,激发了历史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该方式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节庆文化融合创意开发。主要利用故黄河风景秀丽、水域开阔的优势,举办龙舟赛,将江南的端午风俗移植到这里,使故黄河借节庆活动开展和聚集人气而焕发新活力。二是建设文化创意园带动开发。主要是通过建设“创意68产业园”这一毗邻故黄河的文化创意园,为故黄河文化资源的创意开发提供灵感,并助推故黄河文化产业带的提档升级。

(3)产业联动开发。主要通过发展旅游和商贸业带动文化资源开发,不仅促进了故黄河文化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发展和区域综合开发,而且使故黄河文化资源的利用范围得到拓展、利用程度得到加深,并丰富了徐州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徐州商贸的文化品位。该方式主要表现为在汉文化景区中展示故黄河文化、在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中彰显故黄河文化、在彭城壹号中保护故黄河文化。

3.3故黄河文化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由于开发时间较短、开发经验不足和资金投入有限等原因,目前徐州故黄河文化资源开发仍存在诸多问题:(1)开发程度不深。徐州故黄河文化资源的开发还主要集中在物质文化方面,而对精神文化资源开发还远不够深入。如与故黄河相关的文学作品、历史传说仍束之高阁。(2)资金投入不足。治理故黄河是开发故黄河文化资源的重要前提。为此,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添置必要的污水处理设备,关停转迁沿岸企业,严禁生活污水排入,以保证水体清洁;同时,要加大对故黄河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力度。如清代建造的护城石堤遭到了严重破坏,至今仅残存百米,急需政府出资维修和保护;另外,对于故黄河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迫切需要政府增加投入,切实加以保护与传承。(3)宣传力度不大。多年来,徐州重视两汉文化、战争文化等文化资源开发和宣传,而对故黄河文化资源开发和宣传,重视程度相对不够。

4保护开发故黄河,强化徐州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故黄河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合理保护与开发故黄河文化资源,对于丰富徐州历史文化内涵、塑造徐州历史文化特色、促进徐州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坚持保护优先与适度开发相结合、分类开发与综合利用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打造相结合、文化引领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等基本原则,通过实施产业撬动、项目带动、区域联动、创新驱动等开发战略,不断加快开发进程,提高开发水平,提升文化品位,逐步推动故黄河由景观绿化带休闲旅游带文化产业带的转型升级,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一条独具特色、并能够充分体现徐州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化游憩观光风景带,进一步强化徐州滨河古城特色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风貌。

4.1挖掘梳理文化资源,实现集中规模开发首先需要进一步查清查实故黄河所赋存的文化资源,深入研究黄河故道文化的形成、内涵、类型、历史演化,以及故黄河文化与徐州城市历史文化的关系,科学分析故黄河器用文化、民俗文化、方言俗语、歌谣、饮食文化、旅游名胜等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价值。其次,在摸清家底、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建设风景名胜区、景观公园等实现深度开发、集中开发,逐步扩大徐州故黄河的文化影响力[1]。如以黄楼公园为主的区域中,既有黄楼、护城石堤、文人石刻、碑等物质文化遗迹,亦有苏姑传说等精神文化,文化资源丰富且密集,有利于实行规模化集中开发。建议在公园内兴建故黄河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治理黄河、开发黄河、管理黄河、保护黄河、欣赏黄河的历史、业绩以及治河人物、治河文物、治河理念、治河方略、治河技术、治河手段、治河工器具等,让人们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到故黄河文化的无穷魅力。通过实施一系列集中开发项目,可以建成若干核心区和主要节点,最终形成有特色、有影响的故黄河文化景观带。

4.2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实现融合联动开发徐州故黄河文化资源开发相对较晚,客观需要加强区域文化资源整合,以区域联动开发推进故黄河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从微观上看,首先是要加强市区内部文化资源整合。通过与开发相对成熟、知名度较大的两汉文化、战争文化的整合及联动,实现借力开发故黄河文化资源。在中观上,加强徐州境内乃至更大范围内故黄河的整体开发,通过借助砀山梨花节、丰县梨花节等节庆活动,整合安徽省砀山县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区、徐州市境内的丰县大沙河百里观光带、睢宁县故黄河创意农业观光带等资源,合力打造故黄河历史文化长廊。在宏观上,加强与沿黄各城市的交流联系,充分发挥黄河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打造黄河文化产业品牌,将徐州故黄河文化资源开发推进和融入到我国“人”字形黄河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之中。

4.3强化文化创意利用,实现深度创新开发由于历史上徐州屡遭洪灾,导致现存的故黄河文化资源有形较少、无形较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则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故黄河文化资源的跨越开发,因此只有通过文化创意活动,创新开发方式,创新产业化形式,才能取得加快开发效果。在具体开发中,可以依托故黄河文化景观带内的创意68文化产业园,充分发挥并放大其创意优势和产业优势,抢抓徐州市关于大力发展动漫和影视等文化产业的政策机遇,围绕“苏姑显灵”、“铁牛镇水”、“泗水捞鼎”等历史传说,宋知州苏轼、明总理河道潘季训治水保城的历史故事以及结合黄楼、护城石堤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加快故黄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对故黄河文化资源的创新开发和深度开发。

黄河发源地范文6

1.1996年黄河利津站首次断流是3月峨日,而实际利津县付窝乡自2月20日开始就已断流,王庄闸2月24日便不能引水,3月6日全且境内断流,成为历史上断流时间较早的一年。1996年黄河首次断流之时,正值需水高峰,致使大部分麦田得不到春灌,进人4月份后,由于各级治黄部门组织协调,限制上游引水,加上沿黄上游人民能力合作,4月10日,黄河水又终于到达利津县境,一时缓解了旱情。但好景不长,5月3日,黄河再次断流,致使全县60万亩土地受旱,十几万人吃水困难。一直到7月23日进人主汛期后,黄河才恢复过流。黄河第二次断流持续82天,两次断流总计达120天,成为有史以来年内断流时间最长的年份。根据利津水文站提供的资料,50、60年代黄河平均年径流量为480亿m3,70年代为313亿m,,80年代为284亿m,,近5年平均为187亿m3。自1991年至今5年来,利津河段累计断流18次,断流时间累计已达343天,仅1992年黄河就有5次断流长达81天,1996年两次断流12。天,创历史最长记录。由此可见,黄河来水年径流量逐年减少,黄河断流相当频繁,累计断流天数也呈增长趋势。

2.造成黄河枯水及断流的原因:一是近年来黄河流域一直干旱少雨,锋面雨带长期停滞在秦岭淮河以南,又一次处于枯水期,历史上1921年至1931年黄河曾出现11年的枯水年,从1986年到现在,又是一个连续枯水期。进入90年代,黄河几乎年年出现断流,1991年至1995年平均每年断流69天;二是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越来越高,引黄工程增多,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人口增加,黄河流域农田灌溉面积增多,耗水量增加,但是黄河全流域年均来水量逐年减少,黄河水人不敷出。同时上游地区现已建成大小型水库155座,其容量相当于年径流量的84%。在山东省境内已建成和正建设的远程送水工程就有引黄济青、引黄济烟、引黄济淄、引黄济津、引黄保泉、引黄入淀等,全省引黄能力已达2100m丫s,年引水量100多亿m3。很显然,由于今后水资源的贫乏和上游引水日益增多,必然导致黄河最下游地区水资源紧张,从而制约下游地区经济特别是农业的发展。

二、黄河枯水的启示

过去,黄河水一直是利津县的发展之水,生命之水,生存之水。如今,这一可靠的水资源已不再可靠。利津县属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气候条件极不稳定,非涝即旱,旱涝交替。一般年景,具有“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特点,农业发展“一靠老天,二靠黄河”。目前用水状况是,一方面,旱季用水严重不足,特别是用水旺季的春天,各地出现了“争、抢”黄河水的局面;另一方面,秋冬季节大量黄河水付诸东流,一年白白浪费掉上百亿m3的水资源。鉴于这种引黄形势,特别是在黄河枯水季节,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保证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确保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下游沿黄各县区的高度重视。

三、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1.兴建平原水库和蓄水工程是解决水源问题的根本措施。通过多渠道集资兴建平原水库,将丰水时期的黄河水蓄存起来,做到“丰存枯用,冬存春用”,以补来年春天用水之不足。利津境内除前刘水库(属油田专用)外,没有一座较大型水库,蓄水、抗旱能力很低,因此必须兴建平原水库,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地方乡镇村庄充分利用沟渠坑塘、低洼地势,开挖临时水库。建设这样的水库具有投资少、占地小、利用率高等特点,还可搞水产养殖增加收人。如1996年店子、利津等乡镇利用水塘、池塘、废弃沟渠做临时水库,春季及时育秧育苗,待黄河来水后很快便插上了晚稻,保证了年内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