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的文章范例6篇

感动人的文章

感动人的文章范文1

写作文就是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还有自己亲身碰到的写下来,只要有意义,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心里怎么想,纸上就怎么写。把有趣的写下来,把感人的写下来,就是好作文。

一、认真地阅读语文课本,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把别人的东西,变作自己的东西,把外部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以后就能出口成章了。每天花一定时间朗读课文,要有表情地朗读,好段落,精彩的语句要背出来、默出来。“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各种书都要读,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把好的章节、段落摘抄下来。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中华经典美文。

二、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

写文章要选择恰当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是习作的基础。

(1)中心蕴含在具体的材料之中,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因此,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从中心的需要。

(2)要选择真实的材料文章的材料应当真实可靠可信,合情合理。我们平时习作,选择材料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比较了解的题材,最好是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耳闻目睹的有真实感的材料。只有这些真实可信的材料,才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才能有说服力,才能打动人,才能给人以启迪,才能引人入胜、引起共鸣。

(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选择典型的材料就是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

(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新颖的材料,指新鲜、活泼、独特,使人耳目一新,

有感受有收获的材料。因此,选材尽量选择那些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的材料。生活中不是缺少“新与美”,而是缺少发现。

因此,我们平时要耐心观察,注意在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新颖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才能够达到寻美习作,以文炼人的目的。

三、精心安排写作材料。

(1)并列法。即在表现文章中心是打断时间的连续和打乱空间的位置,围绕中心来连缀相关的生活片断或事件,按事情的性质选择几个相同或相似的材料,采用有详有略的方式并列地组织材料,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中心。

(2)对比法。即用相互对立的,或用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材料进行比较,从而显示出人和事的真假、善恶、美丑,使人与事的形象鲜明,特征突出。

(3)递进法。即围绕一件事以事物本身发展的进程以及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地安排材料。这种方法是我们习作时常用的组材方法。

(4)详略法。即在表现一个中心时,对于几个类似的材料,有详有略地安排组织材料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组织作文材料,不论运用哪种方法,都要为表现中心服务,要切合不同文章的内容和体裁的需要,把材料合理地安排到文章中去。

四、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具体生动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文章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感染读者的。

(1)用总分法。

(2)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3)用举例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4)用描摹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5)用比较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6)用数据说明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除了前面所讲的方法外,为了使文章具体生动,我们还应注意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只有观察细致,才能把观察的景物具体生动地表述出来。

五、表达真情实感。

(1)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达真情实感。

(2)要用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没有具体事物,文章就没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一般都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的。

(3)用词造句要准确、实在。文章以情动人,这“情”指真情实感。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用词造句就要较准确、实在,做到恰如其分。

六、写好文章开头和结尾。

(1)写好开头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新颖的开头,不仅能使你笔下生花,而且能增加文采,吸引读者。

①交待四要素开头法。即开头简单交代时间、地占、人物和事件。

②开门见山开头法。即文章一开头不拐弯抹角,不兜圈子,而是把要描述的主要人、事或物直截了当地摆出来,引入正文。直接表述作者的观点,点明中心,统帅全文。

③描写景物开头法。即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景,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烘托人物,触景生情作了铺垫。

④提出问题开头法。即文章的开头先提出问题让人思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⑤倒叙开头法。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⑥抒发感情开头法。即文章一开头就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发出来。 ⑦揭示中心开头法。有的文章一开头就概括全文的内容并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⑧介绍背景开头法。根据文章的内容需要,除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外,还介绍事情发生前的形及相关的情况。提纲挈领常变化,多读多写乐自然。

(2)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

①自然结尾法。即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②点题结尾法。这是一种常见的结尾方法。要注意:如何总结全文,如何提炼文章中心思想,切忌重复文章基本内容,或重复开头等。

③发问结尾法。即结尾时以发问的形式(反问或设问)提出问题。这种结尾法适合于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注意设问,反问的目的是抒发真情实感,不要牵强附会。

④抒发感情结尾法。即结尾时作者对描述的事物抒发真情实感,饱含赞美之情。写作时要注意有感而发,有情而抒,不要无病呻吟。

感动人的文章范文2

【关键词】情感因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负责给学生讲授语文知识,学生利用教材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文章是作者精神的产物,表达着作者的情感,而学生要真正理解文章,就需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章教学中,实现学生与作者情感的碰撞,实现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学习语文知识,实现文化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通过情感因素的渗透使小学生能够挖掘其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体会语文语文的艺术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语文教学要存在于学生的情感培养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够实现情感的表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情感的渗透

课堂环境氛围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在一种欣赏美的环境氛围中,学生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和阅读文章,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知识和内容。教师需要保持一种热情、平等的心态,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将学生放在文章欣赏者的位置上,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述。

二、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果教育中缺乏情感,就像池塘中缺少水,情感因素的渗透在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能够用情感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层次对语文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好的体会和把握作者的内心以及情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悬念,使学生的注意力、思维等能够凝聚,使智力达到理想的状态。

例如在学习《观潮》时,作者通过对大潮的描写,更多的是体现人的生活,不仅是潮声,更是心声和时代的声音。文章中在描写大潮时使用了这样的句子: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了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通过“山崩地裂”等词语将大潮的波涛汹涌展现的淋漓尽致,展现出了大潮的神奇,教师在教学中应将作者这种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大潮的壮观。

三、强化生活体验,促进情感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情感能够更好地渗透到语文文章中,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亲自参观工厂、田间,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更好地强化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我爱秋天》时,教师在教学前就可以组织学生亲自融入到大自然中感受秋天,收集一些树叶、昆虫的标本,使秋天的足迹被记录下来,使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得到提升,感受自然的美好。

四、运用教材,实现情感因素的挖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对教材中的情感得到深刻的感受,实现情感上的升华,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让学生先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文章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的提升。因此教师应科学的运用语文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情感的表达。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中,通过特定的情境――大年夜,讲解小女孩赤脚在大年夜卖火柴,小女孩通过点燃自己手中的火柴想象出圣诞树、食物等,最后小女孩在大年夜热闹的氛围中冻死在街头。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大年夜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吃着团圆饭,然后通过对比卖火柴的小女孩,使学生更好深入地体会出文章中隐藏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生活在我们国家是多么幸福!

五、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强化学生情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很强,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从学生的特点的处罚,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强化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源泉。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背爱国诗词”等活动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可以通过具体的节日组织相应的活动,例如五一劳动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一起参与社会劳动;清明节,吊唁先烈等,通过长期的活动开展,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感动人的文章范文3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情感教育 研究教材 以读入境 挖掘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思想性、情感性,二者是统一的。生活中的人文之美、人性之美、人格之美在我们丰富的阅读材料中流淌,充实着丰富多彩的人类生存的世界。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价值一直是人们所看重的价值形态,而没有把情感体验视为课程的重要价值。我们认为,知识对孩子确实重要,但情感价值的体验也非常重要。情感体验以认知为基础,但认知并不能代替情感体验。对意义、价值与美的感受和理解绝不是理性化、概念化和知识分析所能代替的。情感不仅对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启动、激励、维持、调控作用,而且与学生态度的形成、信仰的确立、个性的完善息息相关。 缺乏感情体验的融入,知识或许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但无法在心灵中留下震撼。

阅读教学更应体现语文学习的切身体验性。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品质都不一样,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中自己特别喜欢、特别感兴趣的部分做出有个性的反应,也许看似幼稚的质疑,可能就是极富创意的个人理解和设计。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领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研究教材,引导发觉情感的共鸣点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种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情感。语文学科除发挥语言功能传递知识外,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范文,塑造人物形象,清晰地说明道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学生在文章的意境中徘徊,用心灵去感受,就能体验到文中蕴含的情感。学生在读《趵突泉》、《三峡之秋》、《镜泊湖的奇怪》等文章时,就会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在读《狼牙山五壮士》、《舍身炸碉堡》、《》 等文章时,就会感受到英雄人物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及作者对英雄的赞颂之情;在读《他是我的好朋友》、《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文章时,也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学生用心灵去感受作者及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激发了自己的情感,与文中人物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以读入境,抓住情感触发点

文章描绘了许多优美的意境,把多姿多彩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桂林山水》、《草原》、《林海》等文章展现了秀美与壮美的自然意境,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深入理解文章,可借助想象,将文章语言变为展现在眼前的优美真切的意境,使自己的心灵与文章的意境融合在一起,成为意境中的一部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有体验地读,抓住主要信息读,倡导读思结合、读议结合、读行结合。当然,这需要老师去渲染、引导、开发、启迪。人民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叙事抒情的文章最好还是美读,就是做到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抓住情感触发点,让学生入境,使其受到感染。如在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课时,我注意充分体现读的多样性,并能使学生的情感融入文章中,得到体验。文章第二段重点描写了山上明艳美丽的景色,而且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很多,于是我采取学生自读第二段的方法。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我进行了范读,并就势激励学生:你能读出山上明艳美丽的特点吗?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读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在读中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三段内容是对山上溪流的描写,所以我就采取配乐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聆听着溪流悦耳的声音,此时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了作者踏上旅途愉快的心情。至此,学生已与作者的情感融在一起。

三、挖掘内涵,突出情感体验点

感动人的文章范文4

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命题者都问些什么问题呢?

从原则上来讲,相关命题始终被严格限定在《考试大纲》规定的三条具体要求范围之内,即:

一、理解

①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②理解并解释文中的重要句子。

二、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三、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三条九点”就是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的依据。千变万化的题目经过分析整理,无非就是三大类的问题:

1、问“是什么”

(1)某某词语是什么意思或怎样理解?(2)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3)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4)某某段的段意是什么?或文章的主旨(中心、主题、观点)是什么?

这类题目,可分为三小类,一是词语含义“辨别”类。这类答案一般就包含在文本当中,只要根据题干的指示,找准相应的答题区间,参考上下文简要概括即可;二是情感、主旨“概括”类。这类题作答一般需要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从关键词句切入;三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指认”类。回答这类题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名词术语,否则就无法下笔,如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双关等;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举例、白描、抑扬、渲染等。

2、问“为什么”

(1)某某句子(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好处)?(2)某某句子好在哪里?(3)某某手法有什么作用(好处)?

3、问“怎么做”

(1)是怎样表达某种情感的?(2)是怎样表现文章主旨的?(3)是怎样谋篇布局的?(4)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同一类题目,答题思路大致相同。有了这样的意识,就可以在纷繁的提问中保持清醒,迅速找到答题的路径,以求事半功倍。

这类题目的答案,一般有“点”和“面”两部分组成。一是“点”,指的是具体文本内容的确认;二是“面”,指的是包含文学创作共同规律的术语。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法”。

如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是: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总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待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答案中“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是“面”,其他则是“点”。

为帮助我们更好的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一些“面”的知识归纳如下:

修辞手法的作用

修辞手法往往被涵盖在表达技巧当中,对其鉴赏一直倍受命题者的青睐,所以在此单列出来。

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表达方式的作用

从表达方式来说,主要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方式。

1、叙述方式

顺叙:指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其作用是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指先交代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精彩的片断,然后回过头来再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其作用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

2、描写方式

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作用是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表现手法的作用

从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艺术表现)来说,有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衬托)、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赋比兴、卒章言志、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抑扬: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渲染:对其他事物进行细致描写,以突出主要表达对象。

2007高考山东卷14题(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12)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汇集在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2)“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感情。

人称的运用

从人称来说,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运用第一人称,显得自然亲切,真实可信,适于心理描写;运用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有时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运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行文结构的作用

结构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对文章结构的鉴赏也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

行文结构方式主要有首尾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言志、过渡、伏笔、承上启下、衔接、照应等。

其常测试的要点及规律是:

1、开头的作用

如果所问句段位于文章之首,那一般要回答:①开篇点题;②总领全文;③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④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⑤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⑥先扬后抑,或者先抑后扬。

2、结尾的作用

如果问文章结尾的作用,那一般要回答: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言志,点明主题;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段中语句的作用

如果所问句段在文章的中间,那就要回答: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了表达效果。

文章题目

如果问文章题目好在哪里,一般有这样的回答: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脉络清晰。语意双关,含义深刻。

抒情方式

感动人的文章范文5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感知能力对于学生学好语文知识,提高文学素养,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谓的感知就是人的知觉和感觉,是人类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也是认知的开始。感知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尤其是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尤为重要,有必要对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感知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一、初中语文感知教学基本分析

1、语文感知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心是文章教学,围绕文章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这整个过程是初中完成各种认知的过程。而要达到好的认知效果,必须培养学生较强的感知能力,没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都会降低。感知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具体有以下几点。

首先,感知教育符合现代素质教育中的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都处于不停的学习状态中,现代教育不仅仅要向学生进行各种知识以及技能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感知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国外学者提出,人是一种理性动物,具有自主能动性,可以通过自身心智去认识、探索外界事物,而不受其他人的主宰。

其次,感知能力对于阅读教学具有重要影响。语文阅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活动过程,包括语言技能活动、情感活动、心智活动。语文阅读中学生由最基础的文章感知上升为文章主旨思考的过程基本概括了人类心智的所有因素,如感知、理解、思考、记忆。感知能力是学生心智能力的基础。

最后,初中生正处于身体、情感、智力发育阶段,抽象思维活动逐渐加强。但是他们的整个认知过程基本还是以客观现实的感知为基础,也就是感性认识占比比较大。学习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感知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取得良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情景教学等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氛围活跃的课堂中充分感知语文教材内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目前语文感知教学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已经开始重视语文感知教学,语文课堂中感知教学比例增大,但是依然存在部分教师无法准确理解初中语文“感知”的本质。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布置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学生刚刚阅读完一遍,甚至是只读了一半,教师便开始课堂知识讲解,询问学生文章的主旨大意是什么,如何进行段落划分,文章作者基本情感态度是什么。虽然对学生进行提问有助于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文章阅读,但是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由感知文章能力的培养。感知一种知觉,是一种感觉,需要学生自己去细细体会,经历整体感知文章――部分段落感知――文章更深层次感知的过程,而不是各自硬性问题的回答。

二、加强初中语文感知教学的几点策略

1、强化教学注意的指向性

通过相应的听觉或者视觉在一瞬间内注意到特定感知对象就是注意的指向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需要注意的指向性。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教师要明确每堂课的主要任务,不能期望学生在一堂课中既要认真听又必须做到最佳的视觉表现。例如,教师将一堂课定位为听力课,则全课程的重点讲授以及各类问题都应该围绕学生听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如果教师奖一堂课定位为感知能力中的视觉能力,那么整堂课重点要求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无需注意各类声音。

另外,在增强教学注意的指向性中,教师还要在课前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心理特点巧妙设置课堂感知注意的焦点。相关心理学研究结论表面,人的感知过程中,会潜意识的进行选择性接收信息,忽略不必要的信息。例如,同是看见一棵树,画家感知结果是一颗颜色鲜明,外形美观的树;工匠看见的是树的木质有多好,树的直径大小,这棵树可以打造什么样的家具。也就是主体需要不同会影响到其对某一事物的感知结果。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借助各种感知焦点设计,引导学生快速感知关键信息,迅速提高感知能力,准确把握文章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2、借助学习对象的新异点,增强学生感知能力

在安静的自习室内突然有人唱歌,必然会引起整个自习室内学生的强烈注意,与此原理类似,教师在教学中借助新异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感知能力。例如,作者在进行《故乡》一文的讲解中,就将人物设置为新异点,围绕人物主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各阶段的“我”、水生以及宏儿,让学生感知作者的基本情感。

3、借助背景衬托感知对象,增强学生感知能力

首先,通过背景与感知对象的互换过程提高学生感知能力。相关心理学研究结论表明,背景以及感知对象之间可以互换。文章《孔乙己》中开始部分作者将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为背景衬托坐着喝酒的长衫者,然后借助两者为背景衬托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前面背景与对象的互换能够让学生迅速体会到孔乙己所处的境地,增强感知能力。

其次,依据人体视听系统的特点提高背景对感知对象的衬托。相关实验证明,人类各感官接收的信息量是不等的,其中视觉吸收量最大,对人的感知能力影响也是最大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的视觉能力提高学生感知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形似字教学,在黑板上采用各种颜色的粉笔,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感知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感知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主动采用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语文感知能力,增加其语文学习的信心,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增龙.初中语文感知性阅读技巧[J].时代青年(教育),2012(5)

[2]刘晓琳.巧教语文感知“四美”[J].基础教育参考,2012(2)

感动人的文章范文6

[关键词]小学作文;思路拓展;策略

作文只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只有让学生的独特思维激情奔涌,作文教学才算是完成了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那怎样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独特思维呢?

一、拓宽思路,让文章充满别样的韵味

常言道:“题如一半文”,“人靠衣装”、“文靠题装”。比如以“感恩”为主题拟定题目。有的孩子题目新颖便能夺人眼球,材料典型定能出“奇”制胜。同时,在选材方面,孩子们能拓宽思路,从“感恩”这个大主题中组织有关材料表达交流自己的情感。其中有感恩父母的,有感恩祖国的,有感恩老师、同学的,有感恩医生的,有感恩为学校捐资建校好心人的,有感恩创造辉煌历史勇敢的中国人民的……多角度选材,使习作内容百花齐放,各显特色。

二、书写真情,让文章充满动人的魅力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的确,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只有书写真情,才能激人心动、动情感人。

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积累是写作泉源,生活充实才能抒发出真正深厚的情思来。所以,我们的作文课应向生活打开,让美好生活本身去触动学生的写作灵感。孩子们,也应该用一双敏锐的眼睛走进生活。春暖花开,用那河畔的金柳、颤动的银鳞、轻柔的流水声,来冲撞他们灵感的诗行。课间十分钟的喧闹,你追我赶的竞赛,天真幼稚的争论,师生挚友的别离,学生都能打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心理时空。这样,他们在生活中捕捉美的瞬间,写出的文章不是生病的,矫揉造作,而是处处洋溢着流光溢彩的思想浪花。

三、细致入微地刻画细节、突出主题,动情感人

细节描写在作文中十分重要,如果说细节是明艳的花朵,那整篇文章就是生机盎然的花园,如果说细节是海的浪花,那整篇文章就是那蔚蓝奔腾的大海。作为我们教师,一定要引领孩子用细节之花点缀文章之园,用细节之浪激荡文章之海,让孩子们笔下涌动真情的习作充满生命的魅力。比如作者以“感恩”为话题,让学生们进行写作练习。

实事求是地讲,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看起来容易,但真正动起笔来却有一定的难度,在翻阅孩子们的习作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

1、审题不清,拟定的题目与主题联系不紧,如《文明礼节从小做起》、《让座》、《家乡的变化》、《做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等。针对“感恩”这个话题,拟题时必须明确什么是“感恩”,清楚“感恩”的原因,确定“感恩”对象,感恩什么,怎样感恩,然后从小处着手,揭示“感恩”话题。可以根据感恩的对象拟题如《感恩××》,可以根据“感恩”这一中心词补充拟题,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的中心凝炼语言拟题。

2、“感恩”这一主题表现得不够鲜明,比如《感恩母亲》的文中,一位小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渲染了“爱”这一主题,一句“感恩”的话语也未体现。还有一位同学在《家乡的变化》一文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家乡的生活水平及居住条件等方面的变化,却没有从“感恩”这个角度去写,这就偏离了“感恩”这一主题。

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在《感恩其实很简单》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那如冰山下的温泉一样的父爱。在体会了这种父爱之后,他懂得了知恩图报,学会了感恩。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知恩图报,学会感恩,冬天就不会再寒冷,黑夜就不会再漫长;懂得了父爱的心便是一种感恩,让自己过得好,让父母过得好,便是一种报恩。我尽所能给父母留下最难忘的美好时光,让他们开心,让他们骄傲,感恩其实很简单。为父母捶捶背、洗洗碗、给他们唱一首歌、一句话、一个心思、一个眼神、一个好习惯,对父母感恩吧!感恩其实很简单。因为有“爱”才会感恩,“爱”与“感恩”融为一体,我们的感恩文章才会主题鲜明,扣人心弦。

3、选材构思行文方面,有些孩子不能大胆突破常规思维,人云亦云。如《感恩老师》写老师带病坚持上课,批改作业到深夜;《感恩母亲》写妈妈下雨天为我送伞、送我去医院看病。这样的素材大众化,不能引人入胜,选材要真实、要新颖。比如:一位三年级小学生在《写给老师一封感恩的信》中,(描述了一年级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他去讲台认字,可是字写得高,他够不着,这时老师就用那双温暖的双手抱起他认字的真实例子)其中有这样的描写: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您让我们举手的同学上讲台认字,可是字写得高,我够不着,这时,您就用那双温暖的双手抱起我,老师,您知道吗?当时,我心里有多高兴吗?老师,您当时真像我妈妈,谢谢您,老师!事例虽小,但却真实感人。

上一篇进度管理分析

下一篇静心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