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作墓志范例6篇

范仲淹作墓志范文1

关键词:边塞词;意境;诗言志;开拓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康定元年(1040),西夏元昊犯边,攻略延州,范仲淹经韩琦举荐,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期间多次打败前来进犯的西夏军队,并整顿军纪,修筑大兴顺城,改善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大大提高了边军的战斗力和士气。富弼在《范仲淹墓志铭》中说“公至,大阅州兵,士卒”,“不数月,举为精锐,士气大振,人心思战。”当时有民谣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1041年,朝廷试图用速战速决的战略解决西夏对宋朝的威胁,范仲淹曾上奏要求暂缓出兵,未被采纳。韩琦曾约范仲淹一起进兵,并用语言相激,范仲淹不为所动,并力主当静观其变,未可轻兵深入。结果韩琦在好水川一役全军覆没,宋廷为之震惊。《澜水记闻》卷12中记载宋军此役不仅宋军大将任福阵亡,而且“指挥使将佐死者十五人,军员二百七十一人,士卒六千七百余人,亡马一千三百匹,杀虏民五千九百余口,熟户一千四百余口。”元昊大军直抵延州城下。1042年,宋军主力又在定川被围歼,阵亡将领十六员,士卒九千四百多人,损失马匹六百余匹。西夏的攻势咄咄逼人,范仲淹此时守边局势更加艰难,遂采取“屯兵营田”和“广筑城”为主的“严边实内”的防御战略,在地势险要之处筑城,一面固守孤城,随时防范有西夏大军的进犯;一面步步为营,伺机而动,有效地打击了西夏军队的进犯。这就是范仲淹《渔家傲》中所描写的边塞生活背景。

宋魏泰在《东轩笔录》卷十一中说,“范文正守边日,做《渔家傲》数阙,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镇边之苦。”可见范仲淹在西北守边时期曾经写下一系列的《渔家傲》,可惜仅流传下来一首,其余的都散佚了。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文治武功,并无意做词人,在《全宋词》中也仅存词五首。但是范仲淹的《渔家傲》却能继承盛唐时期边塞诗的风韵,并首次将其引入词中,“感于事”、“动于情”,成为宋词中边塞词的开拓者。

《渔家傲》上阕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衡阳雁去,既说明气候转冷,又暗示鸿雁已经难以传书,和下阕的“家万里”,“归无计”相互呼应,四面的边角声悲凉凄厉,夕阳的余晖下,一座孤城矗立在千山环抱之中。边塞的苍凉壮阔与将士们久戍边塞的沉重心情,以景色的描写衬托人物去国怀乡的孤独心情,很自然的引出了下阕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的下阕实则是以报国之志来压制思乡之苦,凄凉之中又有悲壮。“燕然未勒”显然是借窦宪追逐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心愿:作为坐镇一方的将帅,在消除西夏对宋朝的边疆威胁之前,他只能选择“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国难乡愁是一组矛盾,在凄凉笛声与“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壮阔场景互为交织,将各种情感和场景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尤其是将边塞之苦、思乡之情和将士们的抱负与无奈对立在一起抒写,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对撞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生命的悲剧意识在此升华。《渔家傲》上阕写景,却景中有情;下阕写情,却情中有景,乃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意境的营造上真正的做到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推崇的“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范仲淹作墓志范文2

关键词范仲淹张载《中庸》二程高平门人

〔中图分类号〕B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3-0001-08

关于居宋明理学史上重要地位的“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的思想渊源,史书记载一向比较含混,直至承继黄宗羲未竟之业编修《宋元学案》的全祖望,才用肯定的语气宣示横渠之学出于范仲淹。全祖望在《宋元学案》卷首序录中说:“晦庵(朱熹)推原学术,安定(胡瑗)、泰山(石介)而外,高平范魏公(仲淹)其一也。高平一生粹然o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①《宋元学案》卷十七《横渠学案》明确地将张载列为“高平门人。”②黄百家的按语更是断言:“先生少喜谈兵,本驰豪纵士也。初受裁于范文正,遂翻然知性命之求,又出入于佛、老者累年。继切磋于二程子,得归吾道之正。”③《宋元学案》卷三之《高平学案》原为全祖望所撰,但原稿已失,今本为王梓材补修,他把张载和富弼、张方平、李觏、贾黯等人均列为“高平门人”以张大其门户。④在王梓材和冯云濠编撰的《宋元学案补遗》里,同样将张载列为“高平门人。”⑤《宋元学案》和《宋元学案补遗》的编撰者均生于张载所生活的时代数百年之后,又何以如此肯定地将张载系于“高平门人”而确信不疑?

关于张载受学于范仲淹的记载,首出于曾为张载弟子的吕大临。据吕大临言,横渠年少时,即无所不学,卓荦不群,“与人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说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群经统类文献整理与宋明儒学研究”(13&ZD061)

①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卷首《序录》,陈金生、梁运华、李哲夫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第1页。

②③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卷17《横渠学案上》,陈金生、梁运华、李哲夫点校,第662、664页。

④ 参见[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卷3《高平学案》,陈金生、梁运华、李哲夫点校,第153页。

⑤ 参见王梓材、冯云濠编撰:《宋元学案补遗》卷17《横渠学案补遗》,沈芝盈、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2012年,第1323页。

其言。当康定用兵时,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以为未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宋]张载:《张载集》附录,章锡琛点校,中华书局,1978年,第381页。张载生于天禧四年(1020),“年十八”应为景v四年(1037)。元昊称帝叛宋是在宝元元年(1038),元昊破金明寨,围延州(治今陕西省延安市),歼宋援兵于三川口(今陕西省延安市西约20公里处)是在康定元年(1040)正月。是年三月,应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1008-1075年)举荐,范仲淹复官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五月己卯,“以起居舍人、知制诰韩琦为枢密直学士,陕西都转运使、吏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同管勾都部署司事。”[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7,康定元年五月己卯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3013~3014页。所以,张载不可能于其年18岁时拜谒范仲淹,范仲淹此年(景v四年,1037)尚在知饶州(治今江西省上饶市)任上,又调知润州(治今江苏省镇江市)。景v四年(1037),范仲淹于饶州州治建庆朔堂。离任后有诗云:“庆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开。年年忆着成离恨,只托清风管勾来。”见[清]范能F编集:《范仲淹全集》言行拾遗事录卷一《怀庆朔堂诗》,薛正兴点校,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798~799页。范氏又有《饶州谢上表》:“昨奉敕命,落天章阁待制,守本官差知饶州,已到任礼上讫。”见[清]范能F编集:《范仲淹全集》文集卷16,薛正兴点校,第343页。是年十二月,因京师地震,为因应天道,“徙知饶州范仲淹知润州。”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0,景v四年十二月壬辰条,第2843页。宝元二年(1039)三月,只在知润州任上停留未满一年的范仲淹又被朝廷移知越州(治今浙江省绍兴市)。[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3,宝元二年三月丁未条,第2899页。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时间差,故而《宋史・道学传》将张载拜见范仲淹的年龄调整到“二十一岁”:“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元]脱脱:《苏轼》卷427《张载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2723页。无论是吕大临还是《宋史・道学传》的实际作者都没有讲明张载是在何处谒见范仲淹的。由于范氏于康定元年(1040)五月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未至永兴。癸丑,改为陕西都转运使高若讷为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7,康定元年四月壬子条,第3009页。作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治所,是在延州。富弼所撰《范文正公墓志铭》:“宝元初,羌人压境叛,间岁悉众寇延州,太将战没,关中警严,于是还公旧职,移知永兴军,道授陕西都转运使。议者谓将漕之任,不预戎事,遂改充经略2017年第3期

张载本人在后来的学术生涯中固然是很重视《中庸》的:“某观《中庸》义二十年,每观每有义,已长得一格。”[宋]张载:《经学理窟》,《张载集》,章锡琛点校,第277。《宋史・道学传》对张载学术特征的总结是:“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黜怪妄,辨鬼神。”[元]脱脱:《宋史》卷427《张载传》,第12724页。犹如郑熊所论,以《中庸》为体是张载对汉唐儒学现状反思的结果。汉唐儒学太过质厚朴实,在天人关系上存在“知人不知天”的问题,参见郑熊:《“以为〈易〉宗,以为〈中庸〉体”探析――从张载思想结构来考察》,《齐鲁学刊》2011年第3期。缺乏心性之学的深度。张载试图通过对太虚与气关系的梳理,建构了太虚这个本体论概念,实现了“知人”与“知天”的贯通。“以《中庸》为体”, 意思是要借助《中庸》的思维模式实现天道与人性的合一,“天所以长久不已之道,乃所谓诚。仁人孝子所以事天诚身,不过不已于仁孝而已。故君子诚之为贵。”[宋]张载:《正蒙・诚明篇第六》,《张载集》,章锡琛点校,第21页。在此,《中庸》之诚成为“天道”与“人道”的共同特性与两者实现内在贯通的潜在可能性之基础。尽管如此,在张载那里,《论语》《孟子》始终是要被高一格看待的:“要见圣人,无如《论》、《孟》为要;《论》、《孟》二书于学者大足,只是须涵泳。”[宋]张载:《经学理窟》,《张载集》,章锡琛点校,第272页。他表现出以《论语》《孟子》为基础对儒家经典进行统合的倾向,将《论语》《孟子》作为其他儒家经典的义理基础与衡量标准,凸显两者在儒家经典中的核心地位。朱熹在编辑《近思录》时,所列张载著作尚有《论语说》和《孟子说》,参见[宋]朱熹、[宋]吕祖谦编:《〈近思录〉集校集注集评》卷五《省察》,程水龙集校集注集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607页。后佚。张载的弟子苏\撰《正蒙序》说:“会归义例,略效《论语》、《孟子》,篇次章句,以类相从,为十七篇。”[宋]苏\:《正蒙序》,林乐昌:《正蒙合校集释》附录三,中华书局,2012年,第974页。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序论》中也认为,张载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涵盖了儒家经典的内容,体现着儒学的精髓:“张子之学,无非《易》也,即无非《诗》之志,《书》之事,《礼》之节,《乐》之和,《春秋》之大法也,《论》、《孟》之要归也。”[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林乐昌:《正蒙合校集释》附录三,第986、985、986页。这样的说法,都发现了张载学术著作及思想特质与《论语》《孟子》的关系要近于《中庸》。“张子之学,无非《易》也”一句,又揭示了张载学说与《周易》的密切关系。张载撰有《横渠易说》,时间在《正蒙》之前,嘉v二年(1057),张载从关中去开封应试,“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⑧[元]脱脱:《宋史》卷427《张载传》,第12723、12724页。《横渠易说》估计作于此之前。熙宁三年(1070)张载回到眉县横渠镇。“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⑧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云:“熙宁九年(1076)秋,先生感异梦,忽以书属门人,乃集所立言,谓之《正蒙》。”[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宋]张载:《张载集》附录,章锡琛点校,第382页。《正蒙》是张载思想的成熟之作,而他先前所作的《横渠易说》则代表着张载早些时候的探索,在与二程交谈的过程中,张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覃思潜研,晚年终于出神入化,“从《易说》到《正蒙》,正说明张载哲学是在《易》学基础上成熟起来的。”刘学智:《〈横渠易说〉与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王夫之反复说:“盖张子之学,得之《易》者深。”“张子言无非《易》。”这是切实地把握住了张载的思想历程和特征。

范仲淹作墓志范文3

(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伯父墓表(原文略)

例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

B. 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

C. 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

D. 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

例2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

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

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

A. ①②⑥B. ①③④

C. ②④⑤D. ③⑤⑥

例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B. 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雪洗了冤情。

C. 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

D. 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了这篇墓表。

例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2) 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3) 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答案错例】

1. C2. C3. D

4. (1) 王蒙正知道苏涣的贤能,委屈心意对待,把郡里的事务给他。

(2) 你凭借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官好得远了。

(3) 你们才赶不上别人,姑且也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易错点】

这类题目的易错点概括如下:

1. 识记不力,对重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义项一定要识记到位;

2. 没有结合语境理解文句;

3. 没有遵循直译要求。

具体分析如下:

例1

本题考查的四个词语为多义词,重点考查实词在文章中的意思。所选实词与教材联结紧密,因此重视教材的全文翻译过关比较重要。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类题目,一个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尤其是对那些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和词类活用词多加注意;二是在做题时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词义,将试题所给的解释代入原文,这样有助于同学们

作出正确的判断。以B项为例,如将“益:有利”放到句中,则“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译为“府应当买老百姓的马来有利于骑士”,这样不如“府应当买老百姓的马来扩充骑士”来得言从句顺。据此,可以断定其为“不正确的一项”,而不是C。

例2

在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同学们“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时,命题者常常依据所选文段中主要写作对象的主要材料或文章的主要信息,以某个标准(比如主要人物的经历或事迹,他的某个方面的才干,他的身上表现出的特别突出的品质或情操)为依据,选择若干(一般五至六个)符合和不符合标准的文句编为四组。本题①②④均不是说明“苏涣为官公正”。如①句“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不是说苏涣为官而是谈其交友,②句“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也不是说苏涣为官而是谈其做人,④句“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是说苏涣厚遇人才,都不是说明“苏涣为官公正”的,据此可以确定正确选项为D,C项不正确。

例3

在文言文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试题有两个关键:一个是理解文意;二是了解命题者,命题者往往在作者表达的含蓄处或关系复杂处设置干扰项,因此难度比较大。归纳该题设错的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时间、地点、人物关系、语意逻辑。如:将选项中列举的观点态度与文中相应的句子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它选项都与原文保持一致,C项将“苏涣认为他(张宗)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与原文中“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不一致,选项中公杖的是张宗的儿子,其实,公 “杖”的是张宗,显然不符合原文意思,故为“不正确的一项”。

例4

江苏卷重视对同学们所学教材相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重视对语句通畅的要求,重视在落实关键词后须把译文放到上下文中作更准确理解。可以概括为三个落实:一是字字落实,重点在将单音节词翻译为以该单音节词为核心的双音节词;二是句式等的落实,包括句式和活用法;三是文从句顺语言落实,此项在近年江苏高考卷翻译题中占分比例高,须关注。第(1)小题的答题关键是文句大意、“礼(译为“以礼相待”)”、“委(译为“托付”)”。第(2)小题的答题关键是文句整体大意、两个小句的翻译。第(3)小题的答题关键是文句大意、“逮(译为“赶得上”)”、“师(译为“学习”)”。以上答题关键点都曾在初高中教材中出现过,建议考生仍然从教材出发夯实自己的文言基础,以提升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正确答案】

1. B2. D3. C

4. (1) (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2) 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3) 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修正方案】

1. 总体阅读,整体把握。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基本上是人物传记。论人要论及全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整体阅读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品质定位,才能胸中有数,才能完整、准确地分析、评价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翻译、语段的理解等,我们都可以将它们还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判断其正误。

2. 抓住题干,读全读准。我们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还是选错,是理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3. 借助注释,巧解题目。阅读文后出示的注释,有的是为解决知识问题,有的实际上是在为考生作提示,用它来帮助理解文意。由注释,可知人物的优劣;可知情节的内容;可表明作者的态度等。

4. 辨析差异,排除干扰。解题时,如果我们能了解选项设置模式,仔细排除干扰,就会提高命中率。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见错误有:①夸大事实,使考生在解题时被迷惑,错选答案。②偷换概念,混淆是非。③正误相杂,以假扰真。

5. 迁移知识,巧妙运用。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是文言文阅读中基础知识运用试题的最大特点。如果能把课内学过的知识迁移运用到高考中,就能迅速准确地答题。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年,以茂材异等中第。

会郭后废,范仲淹争之,贬知睦州。公上言:“朝廷一举而获二过,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以来忠言。”

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且上言:“元昊遣使求割地,邀金帛,而词甚倨,此必元昊腹心谋臣自请行者。宜出其不意,斩之都市。”议者以为有宰相气。擢知谏院。

元昊寇延,中贵人黄德和引兵先走,刘平战死。而德和诬奏平降贼,诏以兵围守其家。公言:“平引兵来援,以奸臣不救,故败,竟骂贼不食而死,宜恤其家。德和中官,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枢密院奏方用兵,狱不可遂。公言:“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德和竟坐腰斩。

改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时有用伪牒为僧者,事觉,乃堂吏为之。开封按余人而不及吏。公白执政,请以吏付狱。执政指其坐曰:“公即居此,无为近名。”公正色不受其言,曰:“必得吏乃止。”

执政滋不悦,故荐公使契丹,欲因事罪之。欧阳修上书留公,不报。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庆历三年,晏殊为相,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杜衍为枢密使,韩琦与公副之,欧阳修为谏官,皆天下之望。鲁人石介作《庆历圣德诗》,历颂群臣,曰:“维仲淹、弼,一夔一契。”天下不以为过。

公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然以单车入不测之虏廷,诘其君臣,折其口而服其心,无一语少屈,所谓大勇者乎!其为文章,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世以为知人。

(选自苏轼《富郑公神道碑》,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词甚倨倨:傲慢

B. 开封按余人而不及吏按:审查

C. 欧阳修上书留公,不报报:禀告

D. 韩琦与公副之副:辅佐

2.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富弼是“王佐才”的一组是()

①以茂材异等中第

②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

③议者以为有宰相气

④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

⑤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

⑥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

A. ①③⑤B. ①④⑤

C. ②③⑥D. ②④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富弼少时刻苦学习,志向远大,受到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怀揣他的文章向晏殊推荐,并且把女儿嫁给了富弼。

B. 元昊反叛,派遣使者向宋要求割地和金帛,富弼指出当立斩其使者,体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C. 富弼因得罪执政,被推荐出使契丹,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契丹朝廷折服对方,表现出大勇气概。

D. 庆历三年,群贤主持政事,深得天下人敬仰。石介写诗称颂范仲淹和富弼可比尧舜时贤能的大臣夔和契。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以来忠言。

(2) 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

(3) 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答案见官方博客

范仲淹作墓志范文4

[关键词]新出土墓志 刘长卿 生平事迹 唐代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6-0148-04

刘长卿是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经历过安史之乱的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甚为复杂,有很多地方,至今还没有弄清楚。最近见到新出土的拓本刘长卿所撰的《王廉墓志》与刘长卿所书的《魏系墓志》,以及郑深所撰的《郑洵墓志》,为我们研究刘长卿的生平事迹提供了新的线索。

《魏系墓志》原题为《唐故伊阙县令钜鹿魏府君墓志铭并序》,题署:“前乡贡进士张莒撰,睦州司马刘长卿书。”墓主以大历十三年(778)十一月十八日葬。这方墓志为刘长卿任睦州司马提供了新的证据。刘长卿任睦州司马,当代学者考证甚为详明,其时间与本墓志所载基本一致,故不需要再进一步展开讨论。惟此志是刘长卿所书,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刘长卿文学成就以外的书法艺术成就提供了新的材料。该志的情况,《河洛墓志拾零》云:“首题:‘唐故伊阙县令钜鹿魏府君墓志铭并序’。共25行,满行26字,590×590×105。志盖篆书:‘唐伊阙令魏府君墓志铭’,3行,行3字,445×450。大历十三年(778)九月十日卒,十一月十八日葬。张莒撰,刘长卿书。2003年秋,河南省洛阳偃师市出土,旋归洛阳张氏。”[1](447) 笔者所见到的拓本《唐故朝议郎行上党郡大都督府黎城县令上柱国太原王公墓志铭并序》,题署:“通直郎行陈留郡浚仪县尉刘长卿撰上。”志云:“公讳廉,字廉,太原晋阳人也。……以天宝二载七月十日寝疾于官舍,春秋六十有九。……复以天宝十一载二月廿四日卜远于颍川郡西南界颍水之阳平原,礼也。……长卿不佞,承命为文,存遇清埃,浚惊玄化,陵谷是虑,刻石为钧。”① 由新出土的几方墓志与史籍参证,可以进一步探讨刘长卿生平事迹的几个问题:一,为陈留浚仪县尉问题;二,登进士第时间;三,为监察御史时间;四,为鄂岳转运判官时间。

一、为陈留浚仪县尉问题

据《王廉墓志》题款,知刘长卿于天宝十一载(752)二月在陈留浚仪县尉任上。而学术界对刘长卿的研究,迄今为止,尚未涉及刘长卿尉浚仪事,只是把陈留的踪迹定为天宝时长卿东游经历的一部分。按,浚仪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七《河南道》三《汴州》:“浚仪县,望。郭下。理西界。本汉旧县,属陈留郡。故大梁也,魏惠王自安邑徙此,因浚水为名。”[2] (P177) 刘长卿有《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诗,有“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句,[3] (P32)“傲吏”应即自指,当是任陈留浚仪县尉时,与同官在真福寺茶会之作。《别陈留诸官》诗云:“恋此东道主,能令西上迟。徘徊暮郊别,惆怅秋风时。上国邈千里,夷门难再期。行人望落日,归马嘶空陂。不愧宝刀赠,惟怀琼树枝。音尘倘未接,梦寐徒相思。” [3] (P31) 这首诗就是刘长卿罢浚仪县尉赴京师时所作,故言“上国邈千里,夷门难再期”。“不愧宝刀赠”,用《晋书・王祥传》典:“初,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虔谓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固辞,强之乃受。”[4] (P991) 亦以此典表现对陈留诸官送别之感谢,更流露出自己将入京为官,以身许国的志向。故将有关刘长卿陈留诸诗归为东游之作,是不确切的。“夷门难再期”之夷门亦在浚仪县境内,《元和郡县图志》卷七《河南道》三《汴州》:“浚仪县,……夷门,《史记》大梁城有十二门,东门隐士侯蠃,年七十,家贫,为夷门监者,魏公子无忌厚遗之,不肯受。”[2] (P177) 又言“惆怅秋风时”,知其罢浚仪县尉的时间是在秋天。

有关刘长卿事迹的文献记载,极为简略,最早见到的是《新唐书》卷六《艺文志》集部别集类:“《刘长卿集》十卷,字文房。至德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巴尉,会有为辨之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5] (1604) 并没有记载他任浚仪尉之事。其后辛文房《唐才子传》,以及近年有关刘长卿的考订文章或年谱,如傅璇琮《刘长卿事迹考辨》、杨世明《刘长卿年谱》、储仲君《刘长卿简表》等,都没有涉及刘长卿任浚仪县尉之事。其为浚仪县尉一事,长期被湮没而不为人知。

二、登进士第时间

刘长卿登进士第的时间,最早见于姚合《极玄集》卷下:“刘长卿,……字文房,宣城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历监察御史,终随州刺史。”[6](P559)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六:“《刘随州集》十卷。……长卿,开元二十一年进士。”[7] (P473)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刘长卿传》亦云:“开元二十一年徐征榜进士。”[8](P313)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云:“《刘长卿集》十卷,右唐刘长卿字文房。开元末中进士第。至德中,监察御史。”① 清徐松《登科记考》卷八据《极玄集》著录刘长卿登进士第亦在开元二十一年(733)。[9] (P265)

然而,记载刘长卿开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之说是错误的,傅璇琮《刘长卿事迹考辨》有较为详细的考证,以为“所谓刘长卿开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之说不能成立,天宝中登第的可能性较大。至于具体在天宝那一年,就不可考知了。”[10] (P364) 按,傅先生的考证是可信的。陈尚君则进一步推测曰:“按敦煌遗书斯五五五有樊铸《及第后读书院咏物十首上礼部李侍郎》,今存八首并残诗一首。铸另有天宝三载作《檄曲江水伯文》,见《唐文粹》卷三三。《刘随州集》卷四有《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虽所咏之物与樊铸不同,但可肯定为一时之作。据此可知长卿为‘礼部李侍郎’知举年及第。检《登科记考》卷八至卷九,自开元二十四年改由礼部试进士后,李姓知贡举者有:天宝六载至八载,礼部侍郎李岩;九载,礼部侍郎李;十载,兵部侍郎李麟;十一载,礼部侍郎李麟。长卿及第,应在此数年中,为李岩所取的可能性似更大些。”② 陈先生的推测为我们进一步考证刘长卿的及第时间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考刘长卿有《小鸟篇上裴尹》诗云:“藩篱小鸟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飞。只缘六翮不自致,长似孤云无所依。西城黯黯斜晖落,众鸟纷纷皆有托。独立虽轻燕雀群,孤飞还惧鹰搏。自怜天上青云路,吊影徘徊独愁暮,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岁月蹉跎飞不进,羽毛憔悴何人问。绕树空随乌鹊惊,巢林只有鹪分。主人庭中荫乔木,爱此清阴欲栖宿。少年挟弹遥相猜,遂使惊飞往复回。不辞奋翼向君去,唯怕金丸随后来。”[3] (P14) 细味诗意,应是刘长卿及第后以请求裴尹援引为官时作。按,唐开元时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置府,设尹一人。据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卷一,天宝中裴姓为京兆尹惟天宝十一载(752)裴士淹;又同书卷四九,天宝中裴姓为河南尹者为天宝三载(744)裴敦复、天宝九载(750)至十四载(755)裴迥。长卿为洛阳人,故其诗所上裴尹以河南尹更有可能。参以《王廉墓志》天宝十一载(752)刘长卿已在浚仪县尉任上,则上裴尹即当在天宝九载(750)或十载(751)。而刘长卿又有《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诗,安大夫即安禄山,据《旧唐书》卷二上《安禄山传》:“三载,代裴宽为范阳节度。……六载,加大夫。”[11](P5368) 又《金石萃编》卷八八《北岳恒山安天王铭》:“骠骑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兼范阳郡长史、柳城郡太守、平卢节度支度营田、陆运两蕃四府、河北海运、兼范阳节度经略支度营田副大使采访处置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柳城县开国伯、常乐安公曰禄山,国之英也。……天宝七载岁在戊子五月庚午廿五日甲午建。”[12](P2) 故知至少是天宝六载(747),刘长卿是应举落第的。因此,刘长卿及进士第可以锁定在天宝七载(748)或八载(749)。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为监察御史时间

《新唐书・艺文志》称刘长卿“至德监察御史”,后人大都以为这一记载是错误的。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二云:“未知何据。或监察御史系长卿任长洲尉、海盐令时所带之宪衔。”[8] (P315-316) 陈尚君《补正》曰:“笺考至德中刘长卿为长洲尉等,甚是,《新志》有误。然令、尉无带宪衔者。刘乾《刘长卿三题》谓‘至德’乃‘广德’之讹,不为无见。”[8] (P59) 按,刘乾《刘长卿三题》,其一为“刘长卿何时任监察御史”,认为:“新志的‘至德’,是‘广德’之误,刘长卿是唐代宗广元、二年间回长安并任监察御史的。”[13] (P296)

今按,傅璇琮以刘长卿未任监察御史实职,刘乾以刘长卿为监察御史在广德中,都是根据刘长卿相关诗文等材料加以推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今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刘长卿为监察御史是在出为转运判官,知淮西、岳鄂留后之前。他为岳鄂留后以后,又被吴仲孺所诬而贬为南巴尉。其受诬的时间在至德三年(758),大致无可怀疑。② 按照《新唐书・艺文志》的叙述顺序,刘长卿任监察御史不容在广德中。刘乾在《刘长卿三题》中,运用较大的篇幅考证广德中刘长卿在长安,故而认定此时为监察御史。今考刘长卿有《祭萧相公文》云:“维年月日,殿中侍御史刘长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故江州刺史相国萧公之灵。”[3] (P573) 萧相公即萧华,诗为刘长卿广德元年(763)春出使鄂州时作。杨世明注云:“据《宝刻丛编》,萧华在宝应元年(762)到任不久即死去。今按此文直书辅国之恶,应在辅国被刺之后,即宝应元年十月之后。文作于江上,应在广德元年春。时文房奉使鄂渚,正逢萧华旅榇北归,因得吊祭。”[3] (P573) 是广德中,刘长卿为殿中侍御史,而不是监察御史。

据上文所考,刘长卿天宝十一载(752)以后在浚仪县尉任上,罢任后就赴京为官,据其诗虽难以确定其所任京官到底是何职,然参证《新唐书・艺文志》“至德监察御史”,则知其罢浚仪县尉任后,就赴京任监察御史之职。不久即逢安史之乱,天宝十五载(756)七月又改元至德元载,其后不久刘长卿南奔并为长洲尉。由此推定,刘长卿任监察御史仅是至德元载较短的时间,但这与《新唐书・艺文志》的记载是相吻合的,因而《新唐书・艺文志》关于刘长卿至德中为监察御史的记载,不应该轻易否定。

四、为鄂岳转运判官时间

刘长卿有《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侍御谪居此州》诗云:“何事长沙谪,相逢楚水秋。暮帆归夏口,寒雨对巴丘。帝子椒浆奠,骚人木叶愁。惟怜万里外,离别洞庭头。”[3] (P383) 按,这首诗与刘长卿为鄂岳转运判官的时间直接相关。其为鄂岳转运判官及转运留后,傅璇琮《刘长卿事迹考辨》以为“当大历五六年间,刘长卿已为转运判官、转运留后等职”,[10] (P356) 而储仲君《刘长卿诗编年笺注》则云:“诗当作于大历七年(772)或八年巡行岳州时。”[14] (P376) 其《刘长卿简表》大历五年云:“移使鄂州,擢鄂岳转运留后,检校祠部员外郎。”[14] (P584) 杨世明《刘长卿集编年校注》注此诗则云:“大历八年(773)或前后鄂岳任上作。”[3] (P383) 今考拓本郑深撰《唐故监察御史贬岳州沅江县尉荥阳郑府君墓志铭并序》:“唐大历四年三月廿七日,前监察御史、贬岳州沅江县尉荥阳郑府君讳洵,春秋五十三,卒于巴陵之官舍。……拜监察御史,兼总以军储之务,将骄而难可其欲,公一以贯之,遂为奸人所忌,因有沅江之责。”③ 又拓本柳识撰《唐故朝议郎行监察御史上柱国郑府君墓志铭并序》:“府君讳洵,字洵,荥阳人也。……诏授监察御史。又别敕除县令。……未经考,王师西备犬戎,军储是切。诏授太子舍人兼监察御史,充京西军粮使。无何,监察正名,使务仍旧。居数月,以直道为谗巧所嫉,贬岳州沅江县尉。……以大历四年三月既望,寝疾终于岳州官舍,是年五十六。”[15] (P302) 这两方墓志,前者为郑洵志,后者为郑洵夫妇合志。刘长卿《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侍御谪居此州》诗有“何事长沙谪,相逢楚水秋”语,足证作于大历三年(768)之前。唐监察御史可称“侍御”,唐赵《因话录》卷五:“御史台三院,一曰台院,其僚曰侍御史,众呼为端公。……二曰殿院,其僚曰殿中侍御史,众呼为侍御。……三曰察院,僚曰监察御史,众呼亦曰侍御。”[16](P101-102) 由《郑洵墓志》可知,刘长卿为为鄂岳转运留后,必在大历三年或之前,这首诗也当为大历三年秋作。陶敏对郑洵墓志的价值及刘长卿诗的作年曾作这样的论定:“这首诗中述及郑洵为侍御,谪岳州的情况,正可与郑洵墓志相发明。过去读此诗,仅自独孤及文知郑洵天宝末为华阴参军,至其大历中因何事谪来岳阳则一无所知。现在郑洵墓志出土,疑团遂涣然冰释。而且,郑洵志大有裨于对刘长卿事迹的了解。……郑洵墓志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新史料。郑洵既于大历四年三月卒于岳州,那刘长卿巡岳州并作诗留别郑洵就不应晚于大历四年三月。而且,刘诗云‘相逢楚水秋’,作于秋日,那二人岳州之会就不应晚于大历三年秋。换句话说,早大历三年,刘长卿就已在鄂州使院了。”[17] (P49) 因此,由新出土《郑洵墓志》,可以订正学术界将刘长卿为鄂岳转运判官时间系于大历五年、七年或八年的成说,而大致确定为大历三年或稍前。

[参考文献]

[1]赵君平、赵文成. 河洛墓刻拾零[Z].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杨世明. 刘长卿集编年校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4]房玄龄. 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5]欧阳修、宋祁. 新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6]傅璇琮. 唐人选唐诗新编[Z].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傅璇琮. 唐才子传校笺[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9]徐松. 登科记考[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傅璇琮. 刘长卿事迹考辨[J]. 中华文史论丛(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1]刘. 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王昶. 金石萃编[Z]. 北京:中国书店,1985.

[13]刘乾. 刘长卿三题[J]. 唐代文学论丛,1982,(1).

[14]储仲君. 刘长卿诗编年笺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6.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偃师杏园唐墓[Z].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6]赵. 因话录[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范仲淹作墓志范文5

关键词:伊川县;古树名木;现状;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7.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体现。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的璀璨明珠。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古树名木被称为“活文物”、“活化石”,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资源,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标志;从经济角度看,古树名木是我国森林和旅游的重要资源,对发展旅游经济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从植物生态角度看,古树名木为珍贵树木、珍稀和濒危植物,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古树名木遭受破坏现象严重,数量急剧减少,因此对伊川县古树名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建档,实施必要的保护和复壮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伊川县林业局的同志们付出大量艰辛劳动,对全县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初步摸清了伊川县古树名木资源的家底和现状,建立了系统的档案和地理分布数据资料库,并对全县古树名木生存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一树一策,提出并制定了保护措施。

2 古树名木的概念和分类

古树名木,据我国有关部门规定,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古树分为一、二、三级:一级古树树龄在500年以上;二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三级古树树龄在100~299年。

名木指外国朋友赠送的礼品树、友谊树,有纪念意义和具有科研价值的树木,不限规格一律保护。其中各国家元首亲自种植的定为一级保护,其他定为二级保护。

3 伊川县古树名木概况

伊川县地处中原豫西浅山丘陵区的伊洛盆地,古为京畿之地,居天中之利,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这里气候温和,降雨适中,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当地的植物种类丰富,古树名木众多。这里有参天苍翠的柏树、雍容恋旧的槐树、树荫如盖的皂荚、坚韧耐瘠的柿树、淡雅俊朗的枣树、平凡随性的栾树,还有高直庞大的黄连木、坚韧不屈的橿子栎、缠绵紧密的紫藤、华贵大方的牡丹……历尽沧桑但仍枝叶繁茂、久沐风雨却生机勃勃的古树,体现着不屈不挠、历久弥坚的精神品格。

此次调查,共调查古树名木2490株,其中散生古树825株,古树名木群树木1665株。

3.1 散生古树名木

此次调查,伊川县散生古树有825株,825株现存古树分属19科,22属,23种,以皂荚、国槐、侧柏、柿树、黄连木、栾树居多,占98%,按古树级别分类:国家一级古树88株,二级古树228株,三级古树509株。生长势旺盛249株;一般376株;较差140株;濒死60株。[1]

3.2 古树名木群树木

3.2.1 范园及范园古柏群

范仲淹陵园简称“范园”,属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约半公里处,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墓地,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格言,传承古今,远播海内外。

墓地现仅存2.33hm2左右,包括前域0.87hm2,后域1.47hm2,古柏998株,平均树高8.1m,胸围66cm。

3.2.2 程园及程园古柏群

程园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河洛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及其父程珦之陵园,位于伊川县城西1km的白虎山下,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墓园东西长205m,南北宽138.7m,面积约3.33hm2。现存古柏537株,其中树龄500年以上56株,300~500年110株,100~300年371株。平均树龄250年,胸围250cm,树高8.5m,冠幅5.5m。园内最大一株古柏,传说树龄900年,位于程园东南角,树高7.8m,胸围350cm,冠幅7.4m。

3.2.3 伊川书院宋柏、伊川书院及理学传说

伊川书院始建于北宋,原名伊皋书院,是北宋中原三大书院之一,是当时著名教育学家、理学主要奠基人程颐及其兄程颢创办并著书讲学的地方。因《诗经》“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而闻名,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其中流传千载的“程门立雪”典故即发生于此。 伊川书院古柏生长于伊川县鸣皋镇伊川书院内,是一颗刺柏。此柏三人合抱,胸围达440cm,树干挺拔,树势雄伟,枝条遒劲,高耸入云。主枝梢头干枯退枝,东部枝条象蛟龙腾空,西部枝梢如凤鸟鸣叫,当地称为“龙凤呈祥”,传为美谈。古树历经近千年风雨,阅尽岁月沧桑,见证了世事变迁,是宝贵的活文物。

3.2.4 邵园及邵园古树名木群

邵园即宋代著名哲学家、易学家、史学家、诗人,“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陵园,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等乡西村西,邵园内原有数百年的柏树47株。现有树木是远古树伐后重栽,共130棵侧柏,平均树高6.5m,胸围20cm,冠幅2.1m。

3.2.5 永庆寺及寺内古树群

永庆寺位于伊川县平等乡马回村。至今已有900余年历史。古寺在洛南曾小有名气。 现只剩5株柏树和一株丝棉木。

古树名木群树木因有管护单位,1665株生长势均比较旺盛。

园林与景观

4 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通过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古树名木的珍贵价值,明白保护好古树名木是关系保护环境、保护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生态伊川、绿色家园”的一项重要内容。

(2)建档立卡,分级管理。按照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对每一棵古树名木位置、树高、树龄、冠幅、立地条件、生长势、特征情况等进行登记造册,拍照保存,数据电脑化处理,依据科研价值、历史价值、生长情况、纪念意义和点缀作用进行分级,实行不同级别的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图文并茂的档案资料。并编纂出版了《伊川古树名木》一书,对每棵古树名木的资料都详细记录,设立围栏或划定禁入范围,设立保护和宣传标志,做到挂牌保护。

(3)落实措施,加强管护。根据古树生长实际情况,及时地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落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落实奖惩措施,使管护工作落到了实处。

(4)加强检查,严格考核。伊川县林业主管部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加强对各责任保护单位的监督管理,通过考核,增强了各责任保护单位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5)严格执法。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砍伐、采伐、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违规行为。

(6)加大资金投入。用于管护单位或个人对古树名木进行复壮、设置保护栅栏、病虫害防治等保护措施。

5 结语

保护好古树名木,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无论是对于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还是对于接续县域历史、留住伊川之根,都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因此珍惜和保护古树名木,是对历史的尊重,对人性的反思,对文化的发展,对生态的博爱,更是对和谐的演绎。

范仲淹作墓志范文6

如图是笔者收藏的两面牡丹镜。

折枝牡丹镜,圆形,直径104毫米,重145克。缘部外低内高,小圆钮,联珠圈内是两枝花、叶扶疏的牡丹,浅浮雕。牡丹的花、叶、枝非真正意义的细线雕,形象略呈立体状。由于采用写实手法,加上构图简洁,布局合理,花枝生动活泼,十分清雅。图画和镜体共同表露的现实气息和素雅的艺术意味,鲜明地体现了宋代人高超的审美观念。

缠枝牡丹镜,“亚”字形,直径125毫米,重105克,联珠圈,小圆钮略呈桥形。镜体轻薄,细线浅雕,极精。四花,双枝从花蒂升出随势缠绕花朵,使图案整体又形成一朵四瓣花。《历代铜镜纹饰》图165河北定州征集者和图173河北曲阳征集者,花的形状与此镜完全一致,但那两镜花朵上带的明显是牡丹叶,故知此镜上的花为牡丹。此类镜多出在河北南部偏西地区及其周边,所以应为北宋真定府路(元丰末年称为河北西路)铸品。

花卉镜主要流行于北宋中后期。黄河以西的秦凤路、永新军路故地多出土北宋圆镜,而华北、江淮屡有北宋异形镜出土,所以北宋菱花、葵边、有柄等镜式应为北宋河北西路、淮南东西路等东部诸路所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