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影评范例6篇

海上钢琴师影评

海上钢琴师影评范文1

这种趋势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表现得最为清晰。1990年,参加一次国际钢琴比赛的人数最多为114人,与之相对,现在已有超过750人参赛。英国在几个月前宣布会举办一项新的国际赛事,而法国的波尔多也在筹划着一项新的赛事。

钢琴比赛是能够迅速得到1人众认可的传统的途径之一,但是在今灭,最终的成功则要复杂得多――这很大程度土是南于青年才俊的过剩。纽约艺术评论者本杰明・伊夫罩(Benjam in Ivry)将这种比赛现象称之为“在不断缩小的市场中疯狂地博取关注”。

更多的演奏者

荷兰海牙的阿连科・阿格里奇基金会(Alink-Argerich Foundation)汇编的资料和本文所搜集的材料表明2008年有4193名选手参与到钢琴比赛之中。与之相对,1990年仪有半数的选手(2164名)参赛。在同一时期,亚洲参赛选手的数量从76人升至462人,增长了6倍。来自中国的参赛选手自2002年以来就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其参赛选手的百分比由3-8%升至6.2%。而且,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还有望加速上扬。

去年6月举行的“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就展现出越来越多的亚洲选手的参与。最终,其金奖联合授予了中国的张吴辰和日本的盲人选手迁井伸行(Nobuyuki Tsujii)。这是“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历史上第一次将金奖授予亚洲选手。同时,在6位决赛选手中也还有着来自韩国和中国的演奏者。

大量的中国青年,据报道有两千万人,选择了为职业钢琴生涯而奋斗。同时,上海和北京的音乐学院也在采取着措施加强与美国和欧洲的联系。

更少的机会

尽管(或者说是因为)参赛选手的技艺在成长,但是钢琴比赛却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巨大的影响力。法国主流青年钢琴家弗朗索瓦・弗雷德瑞克・盖伊(FranpoisFred6rique Guy)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比赛选手,但他最终选择了其他的方式发展自己的职业。他告诉我他觉得钢琴比赛已不再有益处:“在我看来,由于竞赛的膨胀,获胜对于长期的发展已不再有很大的帮助”。另一位欧洲钢琴家则这样考虑:一等奖仅仅在下届的获胜选手出现之前具有价值。

钢琴家、作曲家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指出了钢琴比赛的另一不足之处:有限的曲目影响力。青年选手必须要专注于“比赛的战马”,例如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肖邦和贝多芬的协奏曲。他在新出的著作《钢琴笔记――钢琴家的世界》中写到:“他们(选手)需要反复地演奏相司的比赛曲同”;并且认为:思考

下,青年人为其职业生涯所贮备这些作品是‘个“共同的错误”。

其他途径

这种“比赛的疯狂”也致使某些青年钢琴家完全放弃了钢琴比赛。这些人选择了发展自己的个性,而不是那种取悦教师的能力――这些传统思维模式的教师是评委中的主导者。

通过研究、录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那些很少聆听到的作品,意大利青年钢琴家罗伯托・普罗塞达(Roberto Pros seda)获得了成功。现居法同的美国钢琴家伊万・伊利奇(Ivan llic)刚刚录制了戈多夫斯基(Godowsky)依据肖邦作品改编的左手乐曲,并且还定期在家中举办肖邦方式的私人音乐会。这两位钢琴家都认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那种围绕着伊利奇所谓的“无用的职业岔路”所探寻到的路径。

关于评委

抱着了解钢琴比赛趋势的好奇心,为了探究某些重要的问题,我询问了阿连科阿格单奇基金会。我所提出问题之一是人们对评委的屡次抱怨――评委为自己学生的演奏打分,这是潜在的利益冲突。虽然证明这种冲突是很困难的――因为师生关系通常是间接的或私下的,但是,阿连科一阿格里奇基金会能够对评委界产生新的影响。

阿连科阿格里奇基金会对属于“俱乐部”的流动评委进行提名,并通过他们的评判次数进行评级。

意大利钢琴教师文森佐・巴尔扎尼(Vincenzo Balzani)占据首位。过去十年,他在63次比赛中担任评委。塞尔吉・奥佩尔蒂卡罗(SergioPerticaroli)名列第二位,参与过62场钢琴比赛。第三位是的波兰钢琴家皮耶・帕勒契尼(Piotr Paleczny),担任过51场比赛的评委。其他的成员还包括德国教师卡尔海因茨・凯默林(Karl-Heinz Kammerling)、利兹钢琴比赛创立者范妮・沃特曼(Fanny Waterman)、朱利亚音乐学院键盘系主任约韦德・卡普林斯基(Yohvede Kaplinsky)。

这样的小团体也有着自己的问题。居于伦敦的华裔钢琴家傅聪认为:“有太多专门的评委,比赛由同样的人控制,变得过于专业化。其中很多的评委还运作着自己的比赛。这成为了一种产业。”

阿连科一阿格里奇基金会负责人古斯塔夫・阿连科(Gustav Alink)对评委的公平性有所质疑。他在近来告诉我:“显然,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比赛中的情绪是怎样的,特别是对于结果――甚至是评委自己。在听到某些言论的时候,很难去相信他们的判断是公正的。”

抵制不公正

很多钢琴演奏者都认为评委的不公正问题――投票交易、同僚的影响以及提升自己的学生――迫切需要更加严格地处理。

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教授尤金・布莱德诺夫(EugenePridonoff)认为评委应该座位分开,避免隐秘的或是公开化的不公正性能影响到比赛结果。布莱德诺夫说:“演奏应该在绝对客观的意识下评判,不应该带有任何的年龄、教师或以往比赛经验的概念。比赛期间,评委应该用帷幔相互隔离,断绝任何的言辞交流、肢体语言以及所有可能的隐秘劝说形式。”

布莱德诺夫也希望见到投票的即时公开,以便人们可以看到每个评委的投票情况。“这未必是一个可以确定的、万无一失的体制,但可以将不道德的、不正当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这种影响在今天困扰着很多世界性音乐比赛”。

然而,对于评委的管理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他们可以在之前的比赛工作中相互认识熟悉,可以在音乐厅外公开地交流。

参赛选手的思考

偶然的机会,欧洲少数的钢琴家开始激烈地争论起比赛规则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当前比赛规则混乱且在不同的比赛间大幅地变动。这些少数钢琴家在一封请愿书上搜集了超过500个签名(大部分来自钢琴家),要求在评判标准上更为公开化。一份独立的调查问卷还邀请钢琴家列出最不愿看见的评委。

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显示出9496的调查对象会在参加比赛之前考虑到评委组的成员;77%的调查对象发现了这一“问题”――评委和他的学生经常会出现在同一比赛中。

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将凯默林、沃特曼和约翰・奥康纳(JohnOConor)列为最不喜欢的评委。意外的是,所有这三位评委都出现在了今年“利兹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席中。

海上钢琴师影评范文2

[关键词] 钢琴音乐;发展;美学特征;美学表现;作用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音乐逐渐成为电影背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并贯穿于电影作品的始终。其中,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其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位置,它具有音域广、音色美和丰富的表现力等特殊性能,特别是在对影片的故事结构、审美艺术及意境渲染等方面都存在着特殊的意义。在现代电影行业中,人们把钢琴音乐作为一种新的素材,与电影的画面、旁白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故被视为“电影中的璀璨明珠”。因此,将钢琴音乐融入电影作品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士喜爱和推崇,不仅因为它独具特色的音乐功能和美学特质,而且它所带来的美学意义为电影行业的发展构建了更多无限的可能空间和想象。

一、钢琴音乐的发展及美学特征

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学科存在的音乐,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它在电影艺术的动态构成中,将故事内在的含义同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哲理合二为一,呈现出审美情趣和视听上的美感。中国音乐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和优良传统,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是否具有丰富的感情内容和审美趣味,如果没有表现内心情绪的手法只是纯粹的声响,那么音乐便没有生命和内涵。钢琴音乐的历史是漫长曲折的,钢琴音乐能够主观自如地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现实美景的想象。钢琴音乐的表现力极为丰富,主要特征与演奏者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不可分割,钢琴音乐一生追求落在以情感人的角度上,不分国界种族,在钢琴音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不仅在描述主人公情感历程上有所发挥,而且在描述自然现实主义的方向上也堪称为最好的乐器。总而言之,钢琴音乐作为电影中的一种新体裁形式存在,在表现主人公的个人情感和创作意图,引发欣赏者的感情共振和艺术想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作用。最终以抒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而引起观众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也正因为如此钢琴音乐这种特殊的美学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电影作品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电影中钢琴音乐的具体美学表现

随着电影中音乐的出现,以钢琴音乐为主要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在这些影片中钢琴音乐的美学体现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钢琴音乐美学因素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分析它在电影作品中的具体美学表现,即起着抒发故事情感、营造背景氛围和提升电影艺术品位的作用。

1.抒情作用是音乐本身都具备的一种功能,特别是在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可以起到很好的抒情作用,提升电影的审美感受,钢琴音乐类型根据不同的背景有明确的限定,如紧张的情节应配以急促的音乐,惊悚的场合大多配以高低起伏的音乐等。但是,在任何场景下的钢琴音乐所抒发的情感都是清晰具体的、有所突出指向的,它特定的抒情功能被十分明显地体现出来,并极大程度地融入电影本身中去。在当今很多电影作品中,比如电影《立春》和《音乐之声》中,前者女主角演奏的钢琴音乐反映出她对于艺术的无上追求和崇敬,以及对于爱情的渴望和骄傲,而后者中的钢琴音乐完全展示出女主角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性格特征,随着钢琴音乐的不同旋律也突出了她对于爱情的心理变化。

2.同时,钢琴音乐对于营造电影的背景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部优秀的电影,如果没有了声音元素的加入,电影也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比如《钢琴家》中钢琴音乐在营造背景气氛方面也发挥很好的功能,电影中四处躲藏的钢琴家最终能够逃生,发现他的德国军官并没有表现出纳粹刽子手的模样,当男主角躲进阁楼时,楼下传来了德国军官弹奏的《月光奏鸣曲》,琴声清冷悲伤充满了人情味,在此钢琴音乐努力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钢琴的运用为后面的电影很好地做了铺垫。又如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斗琴片段,主人公与爵士乐大师片中的三次钢琴较量让人为之惊叹不已,也体现出影片中的高潮部分。此刻钢琴演奏的美学意义被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主人公的倾情演奏,钢琴曲时而舒缓低沉,时而急促高亢,钢琴唯美的曲调让观众进入到跌宕起伏的音乐中,而剧中的主人公也已经完全陷入到音乐的海洋,完全忽略了蓄意挑衅他的演奏大师。最重要的是观众在钢琴营造的氛围当中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孤独世界和美妙绝伦的音乐技巧,前两首钢琴曲子使观众在剧情中提出问题并想象结果,直至第三首钢琴曲完成,使观众放下紧张情绪而豁然开朗。此片中钢琴音乐同人物画面结合得淋漓尽致,声音在此贯穿到每个细节,让人不免感叹。

3.除了在营造背景和抒情之外,钢琴音乐在提升电影的艺术品位方面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在诸多的音乐中钢琴音乐是最具有高贵特质的音乐,也最为被观众所接受和熟悉。在电影中注入钢琴音乐,可以有效提升电影作品的艺术品位,在很多作品比如《钢琴课》《海上钢琴师》《天使爱美丽》等以音乐作为主题的电影中,钢琴在其中的取材比例相比其他乐器多出很多,因为电影中钢琴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对艺术上的享受盛宴。此外,钢琴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被运用在很多电影中使电影增色不少,而且影片中选择的钢琴音乐也多以肖邦、贝多芬、德彪西的钢琴名曲为主。钢琴自由的曲调可以让演奏者跟随自己心声完美展现出,使内心得到缓解和释放,电影中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在释放无尽的浪漫同时给观众带来优美的音乐享受,随着钢琴音乐的深刻演绎,电影的艺术品位也随之提升。比如在电影《钢琴师》中,非犹太裔大提琴演奏家的钢琴演奏片断,在她演奏巴赫的《G大调前奏曲》时,表情庄重内心却是十分悲痛,钢琴音乐让观众更加体会到主人公对纳粹的痛恨,而与她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形成深沉对比,这种深邃耐人寻味的艺术感觉直达观众内心,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

三、分析钢琴音乐在电影作品中的美学作用

在当今很多电影作品中,影片的内在之美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审美的主体所追求向往的一种美,观众从感官的接触、情感的共鸣逐步到达对电影深层内涵审美的理解,从而揭示出电影作用在审美主体的感官上、感情上以及心理上不同层次的美感效应。此外,钢琴音乐的魅力就在它特殊的声音,钢琴演奏比其他乐器更富于浪漫感,从美学的观点出发,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可以使观众更好地把握剧情和洞悉人物的内心情感,最后使两者达成思想上的共识,这也是电影中钢琴音乐的真正内涵。在《阿甘正传》一片中,影片开头一片缓缓飘落的白色羽毛和着背景音乐出现,随着悠扬缓慢的钢琴音乐,影片中的白色羽毛随同音乐起伏跌宕,最后羽毛落在主人公的脚下,故事开始。而故事结尾同样是悠扬的钢琴音乐,影片结尾主人公把儿子送上了校车,从他的书中落下了一根羽毛,又开始随风飞舞。钢琴音乐同整个故事完美融合为一体,不仅吸引观众的眼球,同时深刻体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和心灵感受。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现代影视艺术,其中电影音乐的创作在如今越来越被艺术工作者所重视,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和其中的音乐有着莫大的关联。钢琴音乐以其独到的艺术功效和美学价值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重视,因为电影音乐直接影响观众在观看影片时的情绪与心理活动,钢琴音乐既能主导环境背景的艺术美感,给观众以艺术感染力和渲染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又能与电影有机相结合,达到“乐中有景,乐中有情”的效果,使观众得到“以情动情”的最佳艺术认知。在《海上钢琴师》中,从影片的开始部分一段欢快的钢琴曲开始,使观众感受到主人公心中的悲伤与孤独,直到在一次船房录音的时候看到窗外出现的女孩,使主人公真正感受到爱的真谛和潜藏的温柔,他的眼睛跟随她的脸,同时弹奏了一曲即兴的以爱为由的曲子,让录音师哗然。这时的钢琴音乐音调舒缓、清新欢愉,整个片段中钢琴音乐的曲调随着女孩的行为而变化,电影中钢琴音乐真实和细致地塑造出主人公的情感内心,不仅使电影画面感变得生动鲜活,也让欣赏这部影片的观众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体现出美学上的真正价值所在。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变革,钢琴音乐的特殊美学效力在电影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揭示出它在电影美学中的效能是通过从审美感官过渡到审美感情再转化为审美理解这样一个逐渐深入的审美过程,它的流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反映了审美的动态性,成为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的一种审美现象。钢琴因素的运用表明了“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精神方向,而电影中表现出的意境美态仍然是许多审美主体在心底追寻的美好。因此,钢琴因素的融入将电影作品中的内在主旨与观众的内心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电影作品文化内涵和抒发电影美学的现实意义,也正因为钢琴音乐的美学意义,钢琴音乐才会被广泛运用于电影中,以从根本上达到引起观众共鸣和使观众获得审美趣味的目的。

四、结 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钢琴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使得创作者更应该重视其功能和意义,在电影音乐中,钢琴音乐的本体和载体便是音乐和乐谱,钢琴演奏的画面一般是不会出现的。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好的钢琴音乐,它使得电影作品的审美感受得到升华和稳进,也使得电影中人物特点更加鲜明,电影画面更加丰富。从美学意义角度上看,钢琴音乐不仅丰富了电影语言的叙述和表达,而且有力地给观众带来新的感官享受和视听体验。同时,钢琴音乐在电影中有着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美学因素,这就使得它在营造背景气氛、抒情力和提升电影艺术品位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其音乐在电影的艺术构成中展现了不同于其他艺术元素的美学功能。

[参考文献]

[1] 杜恩云.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美学特征[J].艺术研究,2006(01).

[2] 敖坤.美学视域下电影音乐的功能――兼评《钢琴师》的电影音乐[J].电影文学,2009(02).

[3] 李佳.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意义――以《钢琴家》《音乐之声》《海上钢琴师》等为例[J].电影文学,2010(17).

[4] 刘向阳.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J].电影文学,2008(07).

[5] 潘屹.电影《钢琴家》中钢琴音乐的美学意义[J].电影文学,2010(05).

[6] 杨彤.钢琴演奏艺术中的美学因素[J].消费导刊,2009(08).

[7] 李锐.《海上钢琴师》的经典镜头分析[J].华商,2008(03).

海上钢琴师影评范文3

[关键词]叙事手法 主题意象 人物心理 女性意识 女性批评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音乐可以净化人类非理性的激情。”也许,西方二十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问世的两部涉及古典钢琴乐的女性主义电影――《钢琴课》和《钢琴教师》一可以作为这一句广为流传的西方箴言最贴切的注脚。因为,这两部以女性为题材的经典电影,都试图借助古典钢琴来平息和抚慰人类心灵所蕴藏的激情,即,那些狂野、深邃、不愿受羁绊的欲望,令人不安地蛰伏在人类潜意识的原始森林里。而一个人的心灵,则像孤独的猎人,在这片黑暗的丛林里逡巡,追逐着自己的目标,却也随时可能沦为别人的猎物。这是一个浪漫而残忍的比喻,应了《钢琴教师》原著作者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说过的那句话:性就是暴力。

与骚动不安的性本能相比,具有古典风格的钢琴乐可谓是秩序井然,宛如牧歌。所以,当影片中内心早已是乌云压城的女主人公依然用她们优雅修长的双手,在黑白分明的琴键上一丝不苟地演绎古典乐的时候,冲动和理性之间的张力几乎到了一个令人无法承受的临界点。而片中的钢琴曲,形式严谨而刻板,犹如维多利亚时代雕花铁栅栏上攀缘的常春藤。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巴洛克风格的古典乐犹如那些散发着冷冷的金属味的藤蔓,更含蓄地倾诉了那些欲言又止的冲动。在风轻云淡的外表下,心灵可能正酝酿着一场暴雨。最后,激情竟冲垮理性的堤岸,把人推向死亡的边缘,似乎意味着“女性觉醒”的过程不无悲剧性。也许,正如在新西兰激流岛自杀的诗人顾城所言,只有无数次地穿越死亡,才能得到生命。而经历死亡的考验,也许是女性意识觉醒与再生的痛苦代价《钢琴课》和《钢琴教师》的两个女主人公,虽然隔着一个世纪,生存环境大相径庭,但其心灵和命运的轨迹,仍有不少暗合之处:其一,她们都有“失语状态”,一个是器官性的,另一个是心理性的,艾莉卡的对白很少淇二,她们都有“失衡状态”,都曾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勇气自虐或自杀,企图用死亡来丈量出生命或爱情的深度:其三,她们都有“禁欲状态”,安静地直视这个世界,目光纯粹而犀利,不染纤尘,仿佛可以把镜头击碎,洞穿所有被人类道德所囚禁的秘密的激情和耻辱。

一、琴键与金属指套

《钢琴课》(又译作《钢琴别恋》)是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于1993年执导完成的四部经典女性主义电影之一。她最初是希望把电影命名为《理性的沉睡》。也许,让理性沉睡在心底,这是女性意识觉醒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故事背景取自十九世纪新西兰殖民地。那里,有深渊一般湛蓝的大海,岸边是连绵数顷深谷莫测的森林。就在这里,影片有效地借助清扬如水的钢琴声,诉说了带着一架昂贵的三角钢琴作陪嫁的女人艾达的“自我”成长与蜕变。而坎皮恩也称,想通过电影创作,开通一条与“自我”沟通的渠道。

影片开始于一段自幼患有“失语症”的艾达的画外音,一段不紧不慢、不忧不惧的内心独自,也结束于同样风格的独白,给人一种光阴倒转和生命轮回之感。而影片的高潮部分,无疑是艾达企图与钢琴同归于尽的瞬间。在海水温柔的包围下,似乎所有的挣扎和痛苦都静止了,艾达依然是那一张从来就波澜不惊的苍白的脸,像梦一样脆弱却纯粹,带着一种决绝的玉石俱焚式的勇气――仿佛死亡是如此甜蜜而安详。或许是出于一种弗洛伊德所说的“死亡本能”,艾达在自我沉溺中获得了如释重负似的快乐。对于那些喜欢沉溺于“形而上”事物(比如音乐)的人来说,身体之于心灵,乃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所以,任何试图摆脱物质束缚的努力,都会给心灵带来一份如约而至的快乐,就像那支和弦工整而丰富的主题曲“心灵渴望快乐”所描绘的那样,空灵如水,却未尝不夹杂着破碎的“精神自恋”的薄冰。艾达这种令人窒息的近乎自虐的快乐延续着,一直到她像是听到了某个遥远而模糊的呼唤为止,一个深沉的关于死亡的梦突然被唤醒,她开始拼命挣脱缠绕着脚踝的绳索,浮向海面。

对于笃信浪漫爱情的人们来说,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推测是:艾达之所以挣脱绳索浮出海面是因为她在海底听到了情人巴恩斯的呼唤,那是一种情到极深处的“心电感应”。不过,若是细究一下“下里巴人”巴恩斯对艾达具有吸引力的原因,除了“纯精神”的向往之外应当还有本能性的欲望(这可以解释他们何以没有成为像作曲家勃拉姆斯和克拉拉那样的柏拉图式的恋人)。这种被禁止的欲望,像他们身陷其中的原始森林一样,黑暗且不可征服。巴恩斯,作为被道德压制的“本我”或本能的象征,不可否认地与艾达的心灵有相通之处。艾迭也具有野蛮倾向,撕破婚纱的情节即是佐证。而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艾达的丈夫斯图亚特,在宗教道德和商业利益的双重驱使下,所谓的高尚精神早已枯萎,竟然把艾迭陪嫁的钢琴以八十英亩土地的价格转手给巴恩斯,此便是他“精神无能”的证据之一。

就叙事技巧而言,“钢琴”作为最重要的主题性意象,和琴声一起恰如其分地衬托了女主人公与钢琴同为异乡客的孤寂。而最具隐喻性的画面莫过于钢琴静静地伫立在雨中海滩上的那幕艾达和她的钢琴一样,仿佛“遗世”而独立。同时,一段海潮般的钢琴曲应景而起,准确地传达出哑然无语的女主人公对钢琴痛彻骨髓的怀念和忧郁。而另外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弹钢琴的手指”,也与不断盘旋的主题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透过艾达蒙住双眼的手指开始叙事的。而故事铺展过程中,多次出现了手指在琴键上不断跳跃的意象。临近尾声时,又一次出现了她的手指只是多了一截金属套。她的神情是一贯的恬淡归隐,退守于内心,整个人笼罩在一种朦胧暗淡的喜悦的光辉里。

除了暗示受压抑的女性应该回归自然和本能之外《钢琴课》的结尾似乎还暗示着另一种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即精神的静谧可能得益于一个人能够妥善地把自我埋藏在一个无人侵扰的秘密地方,譬如像影片中墓地一样安静的海底。所以,当艾达幻想自己无声地绽放在像棺材一样缄默的钢琴上(对死亡的迷恋是典型的具有自虐倾向的哥特式主题),一抹微笑悄然而现,淡若余辉。在《钢琴教师》中,我们还将在艾莉卡脸上重见这种隐秘的微笑。她们用微笑注释了尼采的那句话,“凡是不能摧毁我们的事物,都会使我们更坚强。”在那么淡泊的微笑里,藏匿着多少被辜负了的激情,得不到回应,却又无法止息。就像一个迷失在幽暗森林中的猎人,孤独地追逐着一只可望而不可及的猎物。

二、刀锋与小夜曲

无独有偶,由麦克・汉内克于2001年执导完成的作品《钢琴教师》一一部代表西方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经典力作――也是以“钢琴”作为媒介,以“女性的性压抑”为主题,从另一个视角讲述又一个关于西方女性的心理封闭与释放的故事。

不同于《钢琴课》企图回归十九世纪的怀旧情结,《钢琴教师》聚焦于二十世纪在维也纳音乐学校执教古典音乐的钢琴教师艾莉卡。影片用近乎左拉式的自然主义手法,细致入微地解剖了一个生活在剃刀边缘的现代女性。如何在畸形的环境中畸形地生存着。艾莉卡外表冷若坚冰,然而内心却柔软而敏感,一如她所喜爱的舒伯特小夜曲一样。她小心地行走在如刀片一样残酷的欲望与像母亲一样专制的理智之间,保持着一种既脆弱又危险的平衡。最终,在一场与爱情的致命碰撞中,艾莉卡彻底“失衡”,蓄谋已久地越过理性的悬崖。正如她和初次相遇的瓦尔特谈论处于朦胧状态的舒曼时曾说的,“舒曼知道自己将丧失理智,非常痛苦,但他抓紧了最后机会,那个尚有自知的一刻,在完全放弃的边缘。”

和《钢琴课》一样,“弹钢琴的手”在《钢琴教师》中也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性意象。艾莉卡的双手在琴键上跳跃,或像暴雨前的燕子,急速掠过水面,或像冬日里的鱼,缓缓地游弋于冰封的水底。有一种隐约可见的不安和骚动。当剧情发展到一个矛盾爆发点――当那个不无天分的女学生安娜从大衣口袋里抽出右手时――镜头里出现了一只被故意毁掉了的“会弹钢琴的手”的意象,而这个意象与钢琴课涅艾达的“被砍下了的手指”有着同样震撼的视觉冲击和戏剧效果。然而,不同的是《钢琴教师》里的“受伤的手指”指向的是被压抑得变了形的近乎荒诞的。所以,女主人公最后的“自我戕伐”,可能出于对自己生理本能的“自罪感”,也出于一种赎罪心理:对安娜所受的伤害进行自罚,抑或阻止安娜成为自己人生悲剧的摹本。

也许,疼痛是某些人的生存策略依靠疼痛的不断刺激和提醒,艾莉卡才坚持活下来。正是这双可以完美演绎舒伯特的双手,用刀片割伤隐一巴碎玻璃塞进学生的衣袋,甚至在盥洗室里粗暴地弄疼情人的生殖器。这些看起来像是“S.M”症(“虐待狂”和“受虐狂”)的病理学报告。可悲的是,对于已经习惯于把“偷窥”和“自虐”作为缓解性压抑的艾莉卡来说,正常的爱情――包括――反而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陌生事物。最终,艾莉卡还是用这双手刺伤自己,然后无声无息地消失在维也纳街头。街头平静如初,阳光清冽得刺目,像她惯用的刀片,泛着金属般的锋利光芒,让人感到一种近乎麻木的疼痛在艾莉卡身上弥漫开来,直至淹没整个画面,仿佛在提醒人们一个像小夜曲一样安静的女人,也有疼痛如雷鸣。

三、“曲未终,人已散”

就整体风格而言《钢琴课》的色调虽然暗淡,但是光线细腻温厚。即使在水草摇曳的海底,还是有奇迹般的光从海面上穿透下来。同时,女主人公节奏笃定的独白也从黑暗中传达出对人性所怀抱的温暖的信心。这种黑暗中传来话音的叙事风格,令人怀念起电影《大西洋的男人》在一幅黑色的画面上,只有法国女作家杜拉斯本人的话音充斥着整个声音领域。因为对于“新电影派”而言,话音可以被看作“能指”,一个结构主义的术语,指符号的一部分,具有可以脱离“所指”自由漂浮的独立性。即,声音可以脱离人物而漂浮在画面上。

与《钢琴课》形成反差的是《钢琴教师》总体画面虽然光线清晰,却有一种冰上反光似的刺痛感,仿佛是在嘲讽艾莉卡刚刚丧失的理性光辉,尤其是当她独自走出富丽堂皇的音乐厅时。这种“曲未终,人已散”的凄凉,让我们得以窥见作品受到后现代主义晕染的痕迹,即个体的命运,如同意义漂浮的文字或音符一样,如同法国后现代主义大师罗兰・巴特所声称的那样硅定没有所谓的“绝对意义”或归属。同时《钢琴教师》也颠覆了早期女权主义对所谓的“女性压抑”的公式化理解,即,女性的压抑来自于以男权为中心的主流社会。至于女性意识的遭到扭曲和扼杀的原因,也远非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弗吉利亚・沃尔夫所理解的那样,与“男权中心”有关。而早期的“女权运动”的余波,可能仍在鼓励某些评论者动辄给女性贴上“男性话语的受害者”的标签。――正是这种“标签化”的理解,提醒我们有必要重新解读这两部“性相近”的女性电影。

事实上《钢琴教师》给我们最重要的提醒是,关于女性压抑的原因,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女性的性压抑可能缘于女性本身,缘于过于封闭的自我和过度纯粹的内心世界――自恋。却又决不自我怜悯。因为,这两部影片中的女主人公不再被理想化,不再像哈下的女人(借用一句英美派女权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名言,即,“女人是被抑制的男性自我的忧郁的投影”)。由于自我囚禁而催化的病态激情,可能会像病毒一样侵害到那些像四月盛开的苹果花一样的单纯的年青人,譬如安娜和瓦尔特。不过,当瓦尔特随人群经过艾莉卡身边,不改行云流水的步伐。依旧桃李笑春风,似乎证明生命本能具有“向光性”,不至于被黑暗轻易摧毁。值得回味的是,瓦尔特最后那个既单纯又诡秘的微笑,令他单纯得令人怀疑。不过,在这场关于心灵暴力与“性权力”的游戏中,谁是最后的受害者,谁是“猎人”,谁是“猎物”,此时已难以分辨。这样的结尾倒是证实了法国解构主义学者福柯的假说,“权力是流动的。”

海上钢琴师影评范文4

程定国世家

程定国之父早年学木工,兼修理风琴。程定国继承父业,18岁到上海,在电影院里踩机器风琴的踏板,为无声电影配乐。1890年,程定国与同乡黄兴祥合作经营祥兴琴行,程定国1911年退出新祥兴,在闸北开设永兴琴行。公私合营后,永兴琴行并入上海钢琴公司。

程定国的后人都在钢琴行业中服务。程定国的大外孙李大成现为专业调律师,孙子程惠国后到加拿大多伦多开永兴琴行。

林炳炎世家

林炳炎原名林品云,16岁被招到罗班臣琴行做装配工,是第一个制成国产击弦机的人。

林炳炎离沪到了杭州,因搞钢琴调律结识了一些音乐界人士如李树化、顾西林。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林炳炎到了重庆,结识了我国著名钢琴家范继森、李翠贞等。1940年,林炳炎被聘为坐落在重庆青木关的国立音乐院特级钢琴技师。

1942年,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兼任国立音乐院院长,因教学急需增补钢琴,他将林炳炎召到院长室说:“今天请你来,就是要请你造钢琴。”时年8月,设在重庆化龙桥一所老式楼房的钢琴厂正式开工。抗日战争时期,造琴所需零配件及工具无法从国外进口,林炳炎只好亲自跑材料、制图、搞设计、制作,三个月完成了制作所需的母机。用牛角做琴键,用白马的皮包琴槌。

1943年,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架钢琴问世。7月7日上午,在国立音乐院召开全国音乐乐典研讨会,其间首次用中国自己制造的钢琴开音乐会。

1958年,林炳炎支援边区,接受内蒙古师范学院的聘约担任高级钢琴技师。“”中开办乐器厂,林炳炎主动提出要造钢琴,造出的钢琴送到北京展览受到好评,北京钢琴厂因此邀请他到北京工作。林炳炎把技术传给五个子女,他们都出色地继承父业。

王来安世家

王来安,13岁由邻居带到上海谋得利钢琴厂当学徒,他刻苦钻研技术,上世纪20年代成为上海同行中出名的钢琴组装快手。王来安曾为北平琴厂(中华乐社)组装钢琴,产品远销绥远、呼和浩特、张家口一带。

全国解放后,陈艾生、何汇泉等组建北京乐器厂,聘王来安为技师。他除加紧培养青年职工外,还从上海请来一批能人,终于在1950年试制出新中国第一台钢琴。

王来安家教极严,他的教育宗旨是:“上为艺术,下为养家,一定要学好手艺。”儿子王节才,15岁时随王来安的爱尔兰朋友麦坎琪学修钢琴技术,帮父亲为中华社组装钢琴。1950年初,中央音乐学院成立,王节才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持有证书的钢琴技师。国内许多著名音乐家请王节才调过琴,其中有李凌、周广仁、朱工一等。国务院外事服务局请他为各国驻华使馆调琴,访华的外国钢琴家所用钢琴经他调音后都满意得赞不绝口。

朱彬章世家

朱彬章原在英商谋得利琴厂工作,生产风琴。看到产品销路畅,20岁时自己开设鸣凤琴行,生产风琴20多年。

1944年后,日本败局已定,上海市面日趋稳定,鸣凤琴行逐步恢复生产,仍从风琴着手,同时筹备钢琴原材料。但最困难的是击弦机,于1953年开始自己生产,老工人王品林从日本卡瓦依琴行回国,手艺高超,他提出生产击弦机应按顺序排列,不得混乱,每套必须一气完成。这一改进使国内生产的钢琴质量大大前进一步。王来安当时用鸣凤琴行生产的击弦机,还怀疑是进口的。后来他亲自来沪考察,才知道是国内鸣凤琴行生产的。

朱彬章之子朱象文看到解放后的文娱活动兴盛,于是策划生产大型三角琴(暂以七尺开始)。经两个月时间的研制,成功地造出了国内第一架全部用国产材料生产的七尺大型三角琴。《解放日报》报道了这条消息,朱象文也成了热门人物。■

海上钢琴师影评范文5

【关键词】启蒙教育;教学内容;素质培养;规范教学

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文化需求也日益高涨。特别是传媒上经常见到我国的钢琴演奏家表演,吸引了很多家长培养孩子学习钢琴的热情。学习钢琴的孩子日益增多,学龄也日益提前,很多年幼的孩子已经弹得一手好钢琴。这一方面推动了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使钢琴文化得以快速传播;另一方面也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钢琴启蒙教育的现状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现在最缺乏的其实是合格的钢琴启蒙教师,很多业余的学习者,只学习3-5年的钢琴便涉足钢琴教学领域,不负责任的现象很普遍,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这对钢琴启蒙教育形成不良的影响;很多培训机构出于经济考量,往往不认真训练学生的基本功,形成“速成”的风气,往往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半途而废;有的家长在学习钢琴的问题上认识不足,对于孩子的期望过高,过多追求成果和形式忽略了钢琴学习的真正意义。

二、钢琴启蒙学习的第一步

“启蒙”这一词的意思就是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论调“先随便找个老师学习,以后再换个好老师。”在很多人看来,“启蒙教育”就是从零开始,是无关紧要的阶段。然而事实恰恰相反,钢琴的启蒙教育如同建高楼,地基不牢是建造不高的。钢琴教学的启蒙阶段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前途,在这一阶段决定着学生是否会热爱钢琴艺术,打下良好的弹奏基础,向更高层次发展。不好的启蒙教学会误导学生和家长,养成很多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弹奏方法。即使今后遇到好的老师,也很难改正。钢琴启蒙教学,大多针对的是学龄前的儿童。一般五周岁左右学习钢琴是一个较为合适的年纪。年龄太小,手指太过柔软;年龄较大又会错过神经发育的最佳时期,钢琴讲究“童子功”就是源于这里。年龄只是参考的一个方面,最主要还要取决于儿童生理、心理的适应能力。学习钢琴的孩子最起码要能分清楚左、右手,能数十个以上的数;对于手大小的问题不用很在意,手指条件不是前提条件,掌宽指长当然好,但手指短小也会很灵活。

三、初学的规范

钢琴启蒙教学教师要重视规范的坐姿、手形、识谱。坐姿要坐在钢琴的正中间,这样左、右手能最大范围的掌控琴键。身体要坐直,肩膀自然下垂;坐琴凳的三分之一处,稍微往前倾,脚要着地,较小的孩子可以准备一个垫脚的凳子。手形要做到手腕与琴键平行,不能过低也不能抬得过高,手指第一关节要“凸出”,做到“指尖”触键。手指横向要放到琴键的中间位置,纵向要靠近黑键。识谱要让学生认识所弹奏谱面的所有符号和内容,包括高低音谱号、拍号、调号、小节、音符时值、休止符时值、音阶排列等,哪些部分用左手弹奏,哪些部分用右手弹奏要做到心中有数。

四、全面了解钢琴教学的内容

启蒙教学不能只是简单的完成教学内容,在进行启蒙教育时要让学生和家长了解钢琴学习的内容脉络和线条。第一基础训练,包括音阶、琶音、哈农;第二练习曲,包括入门练习曲、拜尔练习曲、车尔尼系列、莫什科夫斯基练习曲、克列门蒂练习曲、肖邦练习曲、斯克里亚宾练习曲等;第三复调训练,包括小巴赫、创意曲、英国组曲、法国组曲、斯卡拉蒂、平均律等;第四奏鸣曲训练,包括小奏鸣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第五大中型乐曲训练,包括中外作品、各时期各流派的钢琴作品、钢琴协奏曲等。了解这些内容,能够让学琴者知道自己的弹奏阶段,并激发不断深入学习的动力,拓展钢琴弹奏的广度和深度。

五、家长在钢琴启蒙教育阶段的作用

家长的督促和辅导,是孩子学习钢琴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无论孩子处于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都与家长有很大关系。家长科学的辅导与督促会让孩子学琴更有成效。要让孩子有兴趣,达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除了老师的作用,还需要家长积极的评价。因为孩子练琴的时间大多在家里,而家长是第一听众,家长的评价得体,会让孩子为纠正自己的不足反复的去练习;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弹奏评价不得体,会让孩子失去弹琴的信心和兴趣。家长的坚持在学琴过程中也很重要,毕竟孩子没有自约性,坚持每天练琴并完成每一次课程作业都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督促。所以家长的作用在启蒙教育阶段是举足轻重的。

六、把考级、比赛、演出作为促进学习的手段

在钢琴启蒙教学阶段,要鼓励孩子参与考级、比赛、演出活动,增加出场锻炼的机会。家长不要盲目攀比初学阶段孩子的考级级别,而应重视培养孩子对钢琴艺术的喜爱;重视培养孩子独立弹奏练习钢琴的能力;重视完整准确演奏作品,并了解钢琴作品的内涵和价值。考过10级并不代表具有良好的弹奏水平,能完整准确弹奏一首钢琴曲更有意义。比赛和演出对于钢琴学习必不可少,钢琴是一门表演艺术,比赛演出不要过于看重成绩,而应该克服怯场紧张,真正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心理素质。把考级、比赛和演出作为促进学习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样能在钢琴启蒙阶段培养正确的理念,培养对钢琴艺术的热爱。

七、学琴的意义

学习钢琴,并不是要把每个孩子培养成钢琴家。钢琴家不是学琴孩子唯一的出路和学习目的,把兴趣培养、智力开发、意志锻炼、提高艺术修养作为根本,才能让孩子在学习钢琴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和误区,及早纠正,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行钢琴启蒙教育。弹钢琴是一个技术活,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靠不断的练习、靠时间的堆积,才能将技术变成技艺,才能达到孰能生巧,准确表达音乐内涵。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功底,要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储备,才能真正领悟音乐的精髓,才能真正喜欢钢琴表演艺术,这才是学习钢琴真正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4).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8)

[3]曹理.音乐教育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海上钢琴师影评范文6

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现象(下) 董蓉,DONG Rong

音乐宏观结构的立体化分析 李虻,LI Mang

论奏鸣-交响套曲的末乐章 曹家韵,Cao Jiayun

《第二交响曲》([复活])的复调技巧运用 陈云飞,Chen Yunfei

德彪西及他的十二首练习曲 张芳,Zhang Fang

贝里奥与他的音乐创作 刘云燕,Liu Yunyan

音乐·文化之思--与刘承华先生商榷 胡自强,Hu Ziqiang

群众歌曲创作观念上的两个误区 杨瑞庆

评剧音乐的韵味 陈钧,Chen Jun

横笛源流考辨 杨久盛,Yang Jiusheng

琵琶文曲之鉴赏 刘刚,Liu Gang

我演叶儿--排演歌剧《沧海》 刘倩

谈弦乐四重奏的组建工作及练习的一般问题 马晓明

双簧管哨子与口型之间的关系 于晶石

培养歌唱美感的旋律--浅析舒伯特几首艺术歌曲的魅力 姚青

调性思维的"范式转换"(上) 王进

旋律学的教学与音乐文化力的影响 修海林

传统和声之"功能"议--关于传统和声教学的思考 王卫东

中西文化传统与音乐审美思维的异同 冯效刚

求真务实显学术品格--刘辉歌唱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朱默涵

崭新的民族风格时代的大众心声--评刘辉独唱音乐会兼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 王霭林

美国的钢琴音乐和文化 范元绩

试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韩绍杰

乐律才子与创世之说--朱载堉与他的"新法密率" 邵申弘

远古乐器"籥"考释(上) 王秉义

拉索的国际化风格初探(上) 梁雪菲

关于合唱的音色融合训练(中) 苏严惠

基于身心和谐原理的音乐表演运动机能康复体系--"亚历山大技术"初探 丁东红

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功能与作用 邹跃飞

谈声乐钢琴伴奏中的平衡 盛文贵

也谈音乐与文化--答胡自强先生 刘承华

关注不同版本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马尔科姆·比尔森,李喜林

对深入敦煌琵琶谱研究的点滴想法 徐元勇

浅论同宗民歌《孟姜女》调在我国南、北方变体中的异同 蒋立

关于高等音乐院校办好师范专业的几个问题 郎亦农

浅谈钢琴基础教学中思维和想象力的训练 赵兰馥

如何提高舞蹈课堂的教学效果 孟敏

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分析 齐研

蔡元培的音乐教育思想 陈四海

论肖邦钢琴叙事曲的艺术特征 徐向黎

普罗科菲耶夫《d小调第二奏鸣曲》分析及演奏(下) 李宁

音乐的万花筒--浅谈钢琴音乐的光与色 倪妮

试论演唱艺术中的以情带声 王时

歌唱的呼吸 王鸿立

80年代中国内地流行歌曲崛起的社会动因 钱彤

韵依依情绵绵--评王酩歌曲的旋律特点 杨瑞庆

漫瀚调:蒙、汉音乐交融、磨合的结晶--从准格尔旗荣获"中国漫瀚调之乡"命名谈起 冯光钰

试论民族器乐创作中演奏技艺的特征设计 于春哲

关于发展民族音乐的思考 徐励

高师声乐课改革之我见 李静玉

对声乐教学中子音的练习与艺术表现的探讨 钟明

单声部与多声部旋律听写的衔接过渡 刘燕燕

钢琴四手联弹教学探索 梁海东

谈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的基础性 陶晓辉

试谈少年儿童舞蹈教材的选择 娄桂梅,丁妮

音乐批评的形态--"音乐批评学"探索之五 明言

关于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结构特征及表现手段(上) 胡净波

简析蒋本奕的交响音乐作品《狂想曲》 彭永启

英雄的"藩篱"--歌剧《费黛利奥》咏叹调段落分析 安宁

从三全音地位的变化看20世纪和声音响的重要特征 刘聪

满族音乐创作途径探索 刘靖

五句子歌的地理属性 董学民

关于唐代燕乐"坐、立部伎"的几个问题 邹跃飞

肖邦的《降b小调谐谑曲》 张东胜

籥--单管?多管?--兼与王秉义先生商榷 唐朴林

论声乐教学的意识能动性 邹长海

演唱中自我控制的作用及心理素质训练 郑路

长号重奏的音准及其基础训练 白飞

"半打哈欠"的歌唱状态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陈青

论钢琴演奏中的灵感思维培养 梁丽红

埙:脑与手的创造--评陈秉义的《古埙艺术》 修海林

论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训练 田丁

谈中幼师歌唱教学中的情感训练 吕迎春

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对钢琴教学的益处 郝光

论态势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王保华

舞蹈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初探 杨喆,刘思展

浅析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特色 王玉健

调式变音的色彩性及其运用 隋立本

组织和智慧:音乐创造的核心--著名作曲家赵晓生访谈录 梅雪林

谈我国智障儿童集体音乐治疗中的疗效评价方法 周为民

关于立法保护民间音乐遗产的问题--从"西部民歌风波"到"乌苏里船歌之争" 徐天祥

鄂伦春、达斡尔、赫哲民族音乐审美特征 张一凡

音乐功能在《圣经》中的体现 诸炜

中国音乐剧发展趋向刍议 韩春凌

赤子之心永恒--简评歌剧《苍原》 优优

弦乐演奏评估范围的发展及其有效性 斯蒂芬·费·佐伊斯基,加尔·维·巴尼斯,巫东攀

钢琴教学中的浏览性弹奏 郭兰兰

表象和实质的差异--再谈歌唱中的"放松"和"自然" 俞子正

探解《罗可可主题变奏曲》 胡天纵

变声期的嗓音训练与保护 徐冬梅

论钢琴伴奏对揭示歌曲音乐形象的作用 郑明顺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接轨研究 陈晓芳,袁平

简述视唱练耳教学的演进 唐俊岩

谈钢琴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王颖

论高师声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张国琴

谈舞蹈技巧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反应与心理特点 孙力

谈芭蕾舞演员应具备的能力 董洁

论舞蹈专业中毯技课的功能与价值 刘岩

罗忠镕《第二弦乐四重奏》的分析 韩焱

日本盲人音乐家宫城道雄 徐元勇

浅谈西方巴罗克与古典时期的钢琴音乐艺术 步玉琴

试探戏曲音乐的时代性 马蕾

从音乐心理学的视角谈歌唱心理的培养和训练 章佩君

论音乐记忆对歌唱过程的心理影响 郭义江

"庆祝钱仁康教授诞辰九十周年暨学术生涯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董蓉

由北京"笛艺春秋"学术研讨会引发的思考 周波

试论延安鲁艺时期中国化的音乐创作 计晓华

唢呐研究三题 梅雪林

论音乐本体形态的研究在民歌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戴勇

关于单簧管演奏基本练习的内容及其训练方法研究 庞亮

论声乐演唱中的情绪控制 唐福珍

培养多元化思维的钢琴即兴伴奏 张栋

浅议曲项琵琶演奏技法的变异 张申申

论合唱指挥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 王艺广

浅谈学习钢琴伴奏的几点问题 张红兵

审美教育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危机 吴柏林

浅谈音乐教育 孟琰

简论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的性质 陈燕

论钢琴艺术指导课的价值取向 刘丽娟

论舞蹈技巧课教学的发展方向 孙力

浅谈芭蕾的外开训练 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