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课教案范例6篇

大班课教案

大班课教案范文1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4年上学期,从宁波市甲中学(采用“导学案”模式进行生物教学)和乙中学(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生物教学)八年级各选取6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甲3班(46人)、5班(48人)、6班(47人)、8班(50人)、9班(48人)、10班(48人)和乙2班(50人)、3班(47人)、5班(49人)、6班(51人)、8班(48人)、9班(50人)。其中甲中学3班、5班、6班,以及乙中学2班、3班、5班所属班级是理科实验班,学生入学成绩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属于平均分班;甲中学8班、9班、10班,以及乙中学6班、8班、9班所属班级是普通班,学生入学成绩中等,学习能力一般,也属于平均分班。两所中学采用相同的教材(中图版生物教材Ⅰ),学生入学分数要求基本相同,学生性别、生物基础知识基本一致,且两校师资力量基本相同,可以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比较法

在学期初(2014年3月份)和学期中(2014年5月份),组织两次生物考试,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通过成绩分析比较“导学案”教学和传统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1.2.2调查法

为了调查“导学案”教学在学生群体中的真实反映,从“导学案”的认可度、问题现状、学习负担等方面设计了10个相关问题,对采用“导学案”进行生物教学的甲中学的3个实验班和3个普通班共287名学生,在学期中进行问卷调查。

1.3数据统计

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03进行数据的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

2.1.1甲、乙两所学校实验班的两次生物考试成绩见表1。从表1可知,两所学校实验班学期初的考试平均成绩、85分以上和60分以下人数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学生生源、生物基础知识基本一致。但两所学校在学期中考试的成绩差异则较大,平均分差距由1分增加到6分,85分以上人数差距由2人增加到6人,60分以下人数差距由2人增加到4人,作为实验组的甲中学实验班考试成绩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乙中学实验班(P<0.05)。表1表明:说明经过半年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两所学校实验班的生物成绩在学期中考试中出现了明显差异,且成绩差距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2.1.2甲、乙两所学校普通班的两次生物考试成绩见表2。从表2可知,学期初甲、乙两所学校普通班生物考试平均成绩、85分以上和60分以下人数基本相同,乙中学学生考试成绩较甲中学略微优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两所学校普通班的生源质量基本一致。但是经过半年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作为实验组的甲中学普通班在期中考试中平均分却反超对照组的乙中学7分以上,85分以上人数反多出13人,60分以下人数反少了9人,差异极显著(P<0.01)。另外从表1和表2数据可知,甲中学普通班的学期中考试,平均成绩、85分以上和60分以下人数等指标均超过生源质量更好的乙中学实验班。因此,“导学案”教学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2.2调查结果分析

发放调查问卷287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回收率为100%。统计结果见表3。

2.2.1“导学案”教学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作用表3统计结果表明:超过40%的学生喜欢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导学案”的使用让课堂教学真正发生了变化,超过56%的实验班学生和超过44%的普通班学生都认为“导学案”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生物课程学习。“导学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认可度也较高。普通班有49.3%,实验班有62.4%的学生都认为“导学案”教学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因此,“导学案”教学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是中学新课改背景下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

2.2.2学习压力大、负担重尽管“导学案”教学在学生群体中有较好的认可度,但在普通班的调查中却有38.4%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生物“导学案”教学,实验班也有24.1%的学生不喜欢。笔者认为,这种不认可可能与“导学案”加重了学生的学习任务有关,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尤其如此。“导学案”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先学后教,强调合作交流,基础较好、学习适应能力强的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小些,能很快适应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反之,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由于学生接受知识较慢,就会变得很紧张、很有压力。由表3可见,普通班超过45%的学生都觉得“导学案”教学的内容较多,需要老师指导,比传统的教学要紧张,更有压力,而在实验班只有3.5%的学生有这种情况。同时普通班只有12.3%的学生能严格按照“导学案”进行预习,34.2%的学生基本不预习,53.5%的学生不能按照“导学案”预习,即使在实验班,也有39.7%的学生不能按照“导学案”预习,这进一步表明:“导学案”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学习负担变重。这在表3的问题10中有体现,普通班有84.9%,实验班有70.9%的学生明确表示采用“导学案”教学后课外作业增加了。

2.2.3“导学案”教学实施不到位根据表3中问题2调查结果表明:甲中学在生物“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导学案”的设计流程进行授课的在普通班和实验班分别占56.2%和41.1%,普通班采用“自己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的还占到33.5%,“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授课方式主要还是在实验班,普通班只有10.3%。从“导学案”教学使用情况看,普通班“使用较少,但质量较高”、“使用较多,但质量较差”的比例高达49.3%,几乎占一半,实验班的比例只有32.6%。从课堂上“讲练结合”的情况看,普通班有52.7%的学生明确表示课堂上不能保证“讲练结合”,实验班却有44.7%的学生表示课堂上能保证“讲练结合”,接近一半。从课前预习情况看,实验班有56%的学生基本能按照“导学案”进行预习,普通班仅只有12.3%的学生按要求预习。这些调查数据表明“导学案”教学模式在甲中学普通班中的开展情况不如实验班。这可能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普通班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及学习习惯等方面整体较实验班学生弱一些,不利于开展“导学案”教学;第二普通班的教师普遍较年轻,缺乏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教学经验不足,对于“导学案”教学没有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那么掌控到位,即使较多地使用“导学案”,其教学效果也不是很明显,甚至让学生感觉不到“导学案”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3“导学案”教学建议

3.1转换角色,放手让学生学

调查显示,甲中学生物“导学案”教学实施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课堂上很难保证“讲练结合”,教师“以自己讲授为主”的比例还很高。“导学案”教学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在于“多学少教、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在于思想点拨和方法引导,由此带来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一味从上而下灌输、传递知识,不再是“标准答案”,而是需要去点拨、去引导学生,甚至组织诱导学生去质疑、去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体验的差异性,并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和困难,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调查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学生都认为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得低于20min。因此,课堂不能“以自己讲授为主”,要“以学论教,鼓励学生自学为主”,放手让学生学。在充分展开自己思维的同时,更要积极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动态灵活调控课堂,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讲解和多余的指导,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思考和训练时间,实现“多学少教、讲练结合”。

3.2活用“导学案”,让每个学生都学得好

就调查的甲中学而言,生物“导学案”的教学让学生课外作业量增加,课前预习难度加大,特别是学习内容较多,更需要老师指导,整个学习过程显得很紧张,压力大。这些问题在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较弱的普通班更为突出。“导学案”强调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更有利,很容易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从而加重学生的压力和负担。笔者认为,学生压力大、负担重这种情况不能通过简单的减少教学内容和课外任务进行缓解,而是应该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体现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教育思想,活用“导学案”,避免好的越好、差的越差这种恶劣的教学局面,避免在“导学案”教学实践中的同质化问题[2],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导学案”的“活”应该体现在教师对课程理解和教学反思的个体性、独特性和差异性,切忌盲目借鉴、照抄照搬,切忌过度依赖权威性和行政化;“导学案”的“活”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的限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能让学生被“导学”,不能让“导学案”反过来控制了学生,控制了课堂。只有活用了“导学案”,教师才能真正“导”,学生才能真正“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每个学生都学得好。

参考文献:

[1]周家银.“学案导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2013,36(2):111-113.

[2]张良.论“导学案”的现实问题及可能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4(1):57-59.

[3]黄胜利.什么是学案[J].新课程(教师),2010(1):113.

[4]葛冲.高中生物学案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以《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大班课教案范文2

【关键词】 中医病理学; 教学; 临床病案分析法; 考试成绩; 认可度

中医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联系的桥梁[1],既要给学生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怎样才能使二者有机地统一,提高中医病理学教学质量,是中医病理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在中医病理学教学中加强临床病案分析,并与未采用临床病案分析法的教学班级做了一个比较,结果令人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井冈山大学医学院中医专业的两个班级,即2006 级中医1班( 试点班) 和2006 级中医2班( 对照班)。两个班级均同步进行中医病理学的教学,其中试点班49人,对照班46人,两班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两个班级的中医病理学理论课教学均由同一人担任,在试点班采用以病案分析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法施教,对照班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法施教。期末用同一试题( 以考核综合应用能力为主) 进行闭卷考试,题型为20道选择题,20分;两道问答题,20分;3道病案分析题,60分。考核时间为90 min。然后,将两个班的中医病理学理论笔试成绩输入已设计好的excel表格,经核查无误后导入spss,再用spss12.0软件对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分别对试点班49人在中医病理学理论课“教学前”和“教学后考试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按参考文献[2]设计,并且每个调查项目设“认可”和“不认可”两个等级,“教学前”教师对每个学生介绍“临床病案分析法的方法、过程、可能效果及认可度调查表的意义”,调查表均由被调查者匿名独立完成。

2 结果

由表1可见,试点班成绩为(81.6±10.7)分,而对照班成绩为(65.2±16.2)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班成绩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试点班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试点班成绩对病案教学法的认可程度调查情况见表2。表1 试点班与对照班考试成绩比较表2 试点班学生对病案教学法的认可度调查

3 讨论

病案分析法[3]是以临床案例为载体,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推理和判断,加强病理学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生动、直观、易理解、便于记忆。比如在学习肝硬变时,在精讲肝硬变的病理基本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对一个典型的肝硬变病案进行分析,并推断出该例的病因、病变、诊断等,使学生通过病案分析,对肝硬变的病理理论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而且通过对临床病案的分析讨论,可以将中医病理学知识有效地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有效地把素质教育全面贯穿在病理教学中;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临床实际情境的差距;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临床教学中出现的两难问题,体验从业情境中医患关系处理的现实意义;可以通过案例教学逐渐提高学生处理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能力;甚至应用案例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病案分析教学法通常有两种形式[4],一是“实践训练式”专场讨论法,多在单元结束后进行,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单元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单元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二是“理论引导式”非专场讨论法,主要是穿插在各课堂教学中进行,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试点班的考试成绩为(81.6±10.7)分,明显高于对照班的考试成绩(65.2±16.2)分。而且笔者对病案分析法教学前后的学生认可度也发现采用病案分析法后试点班学生在“病案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病案教学法能活跃课堂气氛”“病案教学法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病案教学法能加深理解”“病案教学法能增强记忆”和“病案教学法能提高自学能力”等几个选项中的认可度明显提高。提示病案分析法适宜应用于中医病理学教学,学生认可度也高,建议在医学院校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在采用病案分析法教学中要注重病案的选择、收集与整理[5]。笔者认为选择病案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联,即选择的病案经分析和推理后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相联系,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二要难易适中,由简到繁,由典型到一般,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兴奋、轻松、愉快的感觉中,敏锐感知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新课前,要将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典型病案分发给学生,并对病案进行简单扼要的说明,用典型病案引导学生预习新课内容。但病案的讨论内容要恰当,不宜过多、过深地涉及临床知识,对一些临床术语、检验结果要在病史上作注释,以免学生花过多的时间查阅临床书籍,纠缠在学生现阶段难以理解的临床问题上。在中医病理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讲这个或那个病的病理变化,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若在讲授中巧用病案分析法,通过启发、分析、讨论、推理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则可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6]。教学中还要增加临床病案考核分数比,促进学科教改。笔者认为作为病理学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病理学考试题型,适当增加应用性试题的比重,重视病案分析内容的考查,以便检测学生对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把握度,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检测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学生重视把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为以后学习临床课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世荃.论中医病理学的特点及其与西医病理学的差别[j].山西中医,2006,22(4):1.

[2] 王占欣.病案教学法在中专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5):609.

[3] 黄宁波.病理教学中的病例教学法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8):957.

[4] 袁锦玉.病理学病例分析教学法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 2005,23(12):61.

大班课教案范文3

【关键词】 中医病理学; 教学; 临床病案分析法; 考试成绩; 认可度

中医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联系的桥梁[1],既要给学生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怎样才能使二者有机地统一,提高中医病理学教学质量,是中医病理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在中医病理学教学中加强临床病案分析,并与未采用临床病案分析法的教学班级做了一个比较,结果令人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井冈山大学医学院中医专业的两个班级,即2006 级中医1班( 试点班) 和2006 级中医2班( 对照班)。两个班级均同步进行中医病理学的教学,其中试点班49人,对照班46人,两班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两个班级的中医病理学理论课教学均由同一人担任,在试点班采用以病案分析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法施教,对照班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法施教。期末用同一试题( 以考核综合应用能力为主) 进行闭卷考试,题型为20道选择题,20分;两道问答题,20分;3道病案分析题,60分。考核时间为90 min。然后,将两个班的中医病理学理论笔试成绩输入已设计好的Excel表格,经核查无误后导入SPSS,再用SPSS12.0软件对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分别对试点班49人在中医病理学理论课“教学前”和“教学后考试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按参考文献[2]设计,并且每个调查项目设“认可”和“不认可”两个等级,“教学前”教师对每个学生介绍“临床病案分析法的方法、过程、可能效果及认可度调查表的意义”,调查表均由被调查者匿名独立完成。

2 结果

由表1可见,试点班成绩为(81.6±10.7)分,而对照班成绩为(65.2±16.2)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班成绩有极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病案分析法[3]是以临床案例为载体,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推理和判断,加强病理学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生动、直观、易理解、便于记忆。比如在学习肝硬变时,在精讲肝硬变的病理基本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对一个典型的肝硬变病案进行分析,并推断出该例的病因、病变、诊断等,使学生通过病案分析,对肝硬变的病理理论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而且通过对临床病案的分析讨论,可以将中医病理学知识有效地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有效地把素质教育全面贯穿在病理教学中;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临床实际情境的差距;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临床教学中出现的两难问题,体验从业情境中医患关系处理的现实意义;可以通过案例教学逐渐提高学生处理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能力;甚至应用案例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病案分析教学法通常有两种形式[4],一是“实践训练式”专场讨论法,多在单元结束后进行,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单元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单元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二是“理论引导式”非专场讨论法,主要是穿插在各课堂教学中进行,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试点班的考试成绩为(81.6±10.7)分,明显高于对照班的考试成绩(65.2±16.2)分。而且笔者对病案分析法教学前后的学生认可度也发现采用病案分析法后试点班学生在“病案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病案教学法能活跃课堂气氛”“病案教学法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病案教学法能加深理解”“病案教学法能增强记忆”和“病案教学法能提高自学能力”等几个选项中的认可度明显提高。提示病案分析法适宜应用于中医病理学教学,学生认可度也高,建议在医学院校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在采用病案分析法教学中要注重病案的选择、收集与整理[5]。笔者认为选择病案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联,即选择的病案经分析和推理后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相联系,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二要难易适中,由简到繁,由典型到一般,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兴奋、轻松、愉快的感觉中,敏锐感知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新课前,要将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典型病案分发给学生,并对病案进行简单扼要的说明,用典型病案引导学生预习新课内容。但病案的讨论内容要恰当,不宜过多、过深地涉及临床知识,对一些临床术语、检验结果要在病史上作注释,以免学生花过多的时间查阅临床书籍,纠缠在学生现阶段难以理解的临床问题上。在中医病理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讲这个或那个病的病理变化,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若在讲授中巧用病案分析法,通过启发、分析、讨论、推理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则可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6]。教学中还要增加临床病案考核分数比,促进学科教改。笔者认为作为病理学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病理学考试题型,适当增加应用性试题的比重,重视病案分析内容的考查,以便检测学生对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把握度,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检测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学生重视把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为以后学习临床课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世荃.论中医病理学的特点及其与西医病理学的差别[J].山西中医,2006,22(4):1.

[2] 王占欣.病案教学法在中专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5):609.

[3] 黄宁波.病理教学中的病例教学法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8):957.

[4] 袁锦玉.病理学病例分析教学法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 2005,23(12):61.

大班课教案范文4

关键词:教学案 多媒体 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52-02

1 构想的生成

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转变备课组活动方式,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上就这样简单的改革不行,需要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而发挥备课组、教研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集体备课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上求突破,走一条具有六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我校张家港第六中学在全校尝试推行教学案。学校以教学案为载体,构建以“少教多学、精讲精练、学教互动、着眼能力、注重实效”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推行教学案,能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教研合一;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多赢;实现学校提出的口号:“基础教育上台阶、城郊初中争第一”。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又适逢苏州市历史学科以50分分值加入中考,历史教学模式的变革迫在眉头。如何转变历史教师教学的模式和学生学习的模式?教学案的运用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成效,教学案与多媒体的运用那个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成绩?这需要我们做一个实验对比。

2 设计

我们选择初三年级的两个班,初三(1)和初三(4)班,两个班是平行班,升初三时学校重新进行了分班,每个班的平均分基本一样。初三(1)班只用教学案,初三(4)班只用多媒体。两个班不在同一层楼,这样可以相对避免学生直接的交流。这两个班都由我担任历史老师,这就防止出现教师水平差异带来的成绩的不同。设计如下:

回家预习。初三(1)班的学生使用的教学案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两部分,作为家庭作业,需要提前预习课本,自己独立完成。第二天需要交上来给我进行批改,反馈给学生。初三(4)班的学生也通知他们回家预习,但没有书面作业。

课堂教学。初三(1)班完全按照教学案上的流程。分四大部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练习反馈。上课时侧重在合作探究、练习反馈。对“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错的比较多的点拨一下,基础知识基本不讲。课堂侧重于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初三(4)班使用多媒体,多媒体的内容很大一部分与教学案中“合作探究”的内容相同,但会多一些图片资料,视频资料。

3 结果

一个月以后,进行了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考试内容为初三新学的内容。初三内容为世界史,基本上与初一、初二学的中国史关系不大。

表格如下:2013年10月历史阶段性考试质量分析

注:历史总分50分。30分为及格、43分为优秀。

通过这张表格,发现一个月的不同手段的教学,两个班的平均分还是有较大差异,两个班差1.48分,担心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实施了一个月,就全部采用教学案。因此最终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还有待考验。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实施教学案的班级的及格率、平均分、最低分明显要好于实施多媒体教学的班级。教学案明显要优于多媒体。使用教学案为什么能优于多媒体?这值得我们探讨。

4 讨论

4.1回家预习这一家庭作业

教学案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两部分,作为家庭作业,第二天需要交上来进行批改,多媒体教学也布置了回家预习,但由于学生做作业要做的很晚,甚至有些学生英语、语文的默写都不背,历史要求回家预习只能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还是教学案的书面作业比较牢靠,学生不得不做。通过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已经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印象,甚至对于一些基础的练习学生能自己完成。这点明显优于多媒体。这也能解释使用教学案的班级的及格率要高于使用多媒体的班级,最终使平均分也相对高一点。

4.2课堂教学这一环节

教学案的合作探究,这是在上课时解决的,学生先通过自学和讨论,然后老师再引导解析,根据史料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了历史的思辨。使用多媒体,也探讨同样的问题,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不同的是教学案上是用文字的形式呈现的,学生在进行探讨的时候,当得出结论后,是要及时写在教学案上的。这其实对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学生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要接受知识,并用笔记下来。多媒体是学生只是嘴巴说说,外面看看热闹,但有一些学生在开小差,不听,老师并不能很好的发现。两种学习方式的对比,发现教学案的优势就是如果不拿笔记下来,就会被我发现,提醒他,俗话说:好记性不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然这一结论有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1981)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的学习成绩最好;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成绩最差。同时通过做笔记令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和记忆,也明确体会到自己的学习弱点;同时也培养学生答题的规范化和针对性。这也是使用教学案那个班的差生相对少一点的缘故,最低分相对高一点的缘故。

4.3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

从表格数据中,我们发现,两个班的优秀率基本一样。这说明不管使用什么教学手段,对于那些积极性比较高的、善于学习的学生来讲,没什么差别。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老师在上这历史课时,要做的是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

大班课教案范文5

为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需要,完善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根据《雨花区中小学教师工作量量化标准参考方案》(草案),结合我校具体实际,按照体现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便于操作的实施原则制定如下方案。

一、绩效工资来源、发放对象、工资标准确定办法

1、学校绩效工资来源

按照工资改革方案规定,个人工资总额分三部分组成:“生活津贴”部分由区财政按月发放到教职工工资卡(占工资总额的70%);按月考核发放的“工作津贴”;按月扣发,按学期考核发放的“奖励津贴”。学校方案中的“绩效工资”是指由财政统一下拨到学校并规定经由学校考核后发放的工资部分,即“工作津贴”和“奖励津贴”。

学校绩效工资发放项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职工月绩效工资,包括:课时工资;岗位(职务)工资;特殊工资;加班工资(不含寒暑假加班工资)等。第二部分为教职工学期(或年度)奖励工资等。

2、学校绩效工资发放对象

学校绩效工资发放对象:学校在编、在岗的教职工。由学校聘用人员(没有编制的人员)的工资不在财政拨发的绩效工资里支付。离退休人员的绩效工资发放按上级文件规定的办法执行。在编不在岗的教职工绩效工资发放由校长办公会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绩效工资标准确定办法:学校实行量化管理,设置标准课时。对全校的工作岗位,折算成标准课时。绩效工资标准课时待遇由学校以学年度为单位确定,在按月发放月绩效工资之后,余额部分合并到年终奖励部分发放。

二、教职工月绩效工资发放计算办法

(一)、课时工资

课时工资是指以工作量为依据,以标准课时方式呈现,并照标准计算发放给授课教师的工资。

课时工资分五大块计算:课堂教学工作量;备课(含跨头、跨科备课)工作量;作业及辅导工作量;教学研究工作量;班主任工作量;其他课时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

1、课堂教学工作量

凡进入学校课程表,且分节按规定时量进行教学的课程(不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不分年级、学科),教师按课表进课堂授课一节,计算0.7标准课时课堂教学工作量。

2、备课工作量

(1)各学科备课工作量,不区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也不区分年级、学科,按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而准备的标准教案数目和任教班级数相乘计算。备课工作量计算方法为:每备一个标准教案,非毕业学科和当年毕业学科分别按0.5和0.7标准课时计算教师备课工作量。毕业年级的非中、高考学科不按毕业学科计算备课工作量。

(2)跨年级备课,每备课1节,按在学科课时基础上增加0.1标准课时计算跨头备课工作量(备课数少的年级为跨头备课)。

(3)跨学科备课,每备课1节,按在学科课时基础上增加0.2课时计算跨年级备课工作量(备课数少的年级为跨年级备课)。

3、作业批改工作量

作业批改工作量计算办法:学科授课时数乘以学科作业批改标准工作量。各学科作业批改标准设定如下: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计0.3标准课时工作量;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等课程0.2标准课时工作量;校本课程、综合实践、通用技术、美术等其他学科计0.05标准课时工作量。没作业的学科不计算作业批改工作量。

当年中、高考学科作业批改工作量在本学科肄业年级作业批改量的基础上增加0.1课时。毕业年级的非中、高考学科不按毕业学科计算作业批改工作量。

作业批改工作量计算班额标准:初、高中标准班额分别设定为45人、50人。班级人数超过或者不足标准班额在三人(不含三人)以上的,作业批改工作量按如下公式计算之后在教师当月工作量中增加或者扣减:

超(不足)学生数

作业批改超额(不足)工作量=—————————×学科作业批改工作量标准

标准班额数

4、教学科研工作量

凡进课堂教学的教师,其参加教学科研的工作量,不分学科,每周每人计0.5课时(按实际开展教研活动情况计算,但每人每月教学研究工作量不超过2课时)。教研活动包括:市、区、校等组织的教研会议、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培训学习、公开课、竞赛活动等。教师每缺席一次教研活动,在教师月工作量中扣除一个标准课时工作量。

5、其他课时工作量

(1)语文、外语学科教师早自习下班辅导工作量:每次5元,迟到不发,无故缺席倒扣15元。

(2)早操、课间操工作量:早操由学校指定人员负责,标准为每人每天10元;课间操由体育组按学校要求安排五名体育教师到位组织,每人每周2课时。由于学校或天气原因导致不出操,不影响教师工作量。但教师每缺一次,扣除该教师当月一标准课时工作量。

(3)课外活动工作量:课外活动包括学科竞赛培训、特长生专业训练等。课外活动要求有计划、有教案、有学生名册、有学生签字的训练活动记录,文化学科培训时间每次不少于45分钟,特长生专业训练每次不少于90分钟。符合上述条件的课外活动,按1课时计算教师工作量。

(4)临时代课和自习课工作量:临时代课在一周以内,按15元/节的标准发放,一周以上按正常课时计算。学校进课表安排的和临时组织的自习课5元/节。

(二)、岗位(职务)工资

岗位(职务)工资是指以工作量为依据,以标准课时方式呈现,并照标准计算发放给授课教职工的工资。

1、行政干部(校级和中层)、职员、教辅后勤工作人员岗位职数和工作量:

岗位周课时岗位职数及其他

校级正职18

校级副职16.5

中层正职15.5

中层副职14.5

图书室10

阅览室10

校医20另卫生工作计6课时

报帐员、出纳14

处室专干12人事劳资、教育、教务、招生、就业、保卫、后勤及学校确定的相关人员

处室职员11司机、办公室内勤、财产保管

水电工12

实验员12

档案管理12

体育器材管理14含学校所有体育器材保管、田径场卫生

寄宿生管理按学校寄宿生管理员待遇办法执行

网站网络维护14

广播电话及会议室管理12

心理咨询8

机房管理(含监控)14

校园电视台8

校报校刊学生社团12

职员、教辅后勤工作人员岗位职数和工作量:按照国家政策核定行政职员岗位及其职数设定,其工作量为标准工作量,原则上增人不增加工作量。凡学校因工作需要而增设的岗位,其工作量由校务会议讨论决定。

2、年级组长、班主任职务工资

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量采用单列方式计算工作量。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量设基本工作量和奖励工作量,班主任工作量不与其所任教学课程工作量累加来计算超工作量。

班主任基本工作量按每周10课时计算。学校设定标准班额配置:初中标准班额为45人,高中标准班额为50人。超过标准班额配置的班级,班主任工作量以5人为标准,每超过5人则每周增加该班班主任工作量0.2课时,累计相加计算。不足标准班额配置的,参照超额标准及其计算办法相应地扣减班主任工作量。

班主任奖励工作量设置的目的是奖励连续担任班主任且在工作中没有出现严重问题的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奖励工作量规定如下:连续担任班主作3年以上者,从第4年开始每周增加0.5课时,以后按每满2年每周增加0.5课时计算。学校从班主任月工作量津贴中抽取200元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按学校班级量化考核方案及相关规定执行。

年级组长工作量以每年级6个班为标准计算。符合标准的年级,年级组长每周计算6标准课时工作量(不足6个班的年级,按6个班的标准计算年级组长工作量)。6个班以上的年级,每增加1个班加年级组长工作量0.5课时。连续担任年级组长3年以上者,从第4年开始每周增加0.5课时,以后每满2年每周增加年级组长0.5课时。学校每个从年级组长月工作量津贴中抽取100元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比照班主任考核方案及相关规定执行。

如发生重大学生管理事故,则由行政会视情况扣发或减发年级组长、班主任职务工资。

4、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务工资

教研组长(含副组长,副组长为除语数外三科外,其他学科在初中部设置副组长)的职务工资规定如下:教师人数达10人以上教研组,组长职务工资为2标准课时/周; 5人以上者(含5人),1.5标准课时/周;5人以下者及备课组长,0.5标准课时/周。教研组长职务工资考核后发放,考核基本项目为:组长按时出席教务处、教科室召开的会议,每月听课达4节,每月进行一次组内成员教学常规检查等;组内成员按时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开展校本教研,每月听课不少于3次,教案、作业批改没有明显过失,否则扣除组长职务工资一半,情况比较严重者,扣除全部职务工资。

(三)、特殊工资

(1)离职行政干部津贴:任职期达5年以上的中层行政干部,因学校需要或者年龄等原因而退职者,在退休前,学校给予离职行政干部补助津贴,标准为每周2课时。

(2)老龄津贴: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以上,坚持进课堂上课者,每周照顾1标准课时工作量;教师男满58周岁,女满53周岁以上,坚持进课堂上课者,每周照顾2标准课时工作量。

(3)特殊岗位津贴

岗位人员津贴名称月津贴标准(元)

化学教师营养补助10

化学实验员营养补助15

体育教师服装费15

保卫专干夜间值班按照到位情况每次补助10元

中高考招生专干、人事专干交通补助60

二、教职工学期或年度奖励工资

教职工学期或年度奖励工资按月扣发,在期末或学年末考核发放。

三、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

(一)、考核部门及其考核对象

教务处考核对象:教研组长、副组长、备课组长;任课教师;教务专干;图书室阅览室和实验室职员;早自习、课外活动等。

教科室考核对象:教研组长;含副组长;备课组长(以教科室为主,教务处协助考核)。

教育处考核对象:年级组长;班主任;德育专干;寄宿生管理员;医务室工作人员等职员;两课两操。

总务处考核对象:后勤人员。

办公室考核对象:其他行政职员;全校教职工考核核实、汇总。

(二)、教职工月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

1、教职工月绩效工资发放标准:

学校以周为单位设置三种工作量:基本工作量和超课时工作量。基本工作量为每周7课时(不含7课时),教职工周工作量不满基本工作量,不发放出勤津贴。12课时以下(含12课时),课时津贴按标准发放;12课时以上,发放超课时津贴,但教职工超课时工作量原则上不超过基本工作量12课时。

2、下列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扣发当月绩效工资。

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罚代教、以教谋私、训斥学生家长、酗酒;严重失职,造成事故并负直接责任的;乱收费者。

3、违反教学常规的,扣减当月绩效工资

(1)在规定时间里缺交计划、总结等材料的,每人每次扣20元,迟交扣10元。

(2)无教案上课或检查时教案数与课堂教学授课时数不一致,除扣发相应的课时工作量外,每缺一次(个)扣20元。

(3)上课迟到(含组织眼保健操),扣20元。提前下课者,视同迟到处理。旷教一节扣50元。

(4)缺作业或少批改一次作业,除扣相应津贴外,再扣绩效工资20元。

(5)私自调课,扣除双方各10元,听课缺一节扣5元。

(三)教职工学期或年度奖励工资

教职工学期或年度奖励工资按照教职工的职级、标准计算,主要依据教职工的出勤、工作量、工作业绩等考核发放。

四、补充规定

1、本方案提交教代会讨论,自通过之日起执行。

2、原方案与本方案相冲突的,以本方案为准,本方案未涉及的,照原方案执行。

3、本方案的解释权归学校校长室,修订权归教代会。

大班课教案范文6

一、法学教育实行小班教学的优点分析

(一)小班教学,可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列主义在法学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而课堂教学在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大班教学连课堂纪律都维持不了,难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小班教学,让教师能贴近学生,有利于师生的思想互动,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动向,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政治问题,及时调整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改革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授课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证我国法制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科学发展。

(二)小班教学,有利于以育人为本实施品德教育立国先立法,立法先立人,立人先立德,德不兴,法无力。《礼记•文王世子》云,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其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立法、执法、司法的正义、公正、公平,引领法制社会的道德发展。大法官腐败案、李庄律师犯罪、佘祥林冤案,则反映了我国司法界的道德水平堪忧。小班教学能有效提高法学教育的品德教育水平。大班人多,师生彼此沟通少、关爱少、感情冷漠。小班教学有利于师生彼此交流,同学之间亲密无间,师生之间情感融洽,卑劣人品被摒弃,真、善、美、爱等优良品德得以深入人心。小班教学,教师更能把握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利于教师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法学专业学生形成善良、求真、刚直、崇法的法律人格,养成廉洁、勤政、明法、正义的高尚品格,能秉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审理案件,推行依法治国方略。品德培养是需要人品高尚的教师引导和示范的,大班教学则会淡化教师的道德榜样作用。小班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从课堂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小班教学,教师专注教学,有更多机会和学生交往,言传身教,进行心灵沟通和感情交流并关爱学生,为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坚持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德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品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小班教学,有利于以法学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小班教学,学生有更多机会自主学习和实践,独立思考,团结合作,钻研探究,创新创造,实现身心健康、思想道德、法学文化、实践能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直面社会矛盾,直面真善美和假丑恶的针锋相对,面临权力施压、金钱诱惑、生命威胁,没有强大的善良正义之心,不仅不能主持正义,反而会被邪恶势力吸入社会阴暗面。小班教学,能督促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干预,促进法学专业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心理洞察能力和引导能力,使其有能力对涉法当事人的心理进行干预,导引当事人合法理性地处理法律纠纷。以事实为根据,要求法学专业学生有能力调查、审核、分析证据,探求事实真相。法学专业课、实验课或实践课实行小班教学,教师可以手把手地教学,发现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及时予以指导,学生也有更多空间和时间实验实践,有效地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以证据推断事实真相,在亲自体验中较快地提高探案和断案能力,成为现代的狄仁杰、包拯,避免冤案和荒唐案。以法律为准绳,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实践能力。小班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这种无差别化的关注本身就能培养学生的公平心态。小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拓宽法律知识面,教师也可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法律知识结构的不足,因材施教,涵养其法治精神,夯实其法律知识基础,锻炼其法律创新能力,提高法律适用技能,增强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法学教育实行小班教学的实施对策

(一)要革新教育理念,树立教学为中心的思想1.要淡化法学教育产业化的理念。教育产业化将法学院系看成生产法学人才产品的工厂车间,将法学人才培养过程看成流水线,高中生被作为原材料到了法学院系后,一年级是初级产品,二年级是半成品,三年级深加工,四年级产成品,贴上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标签销往国内外市场。在产业化理念下,教室变成大车间,班级大产量大,大班教学就成了法学教育常态。大班教学重产量不重质量,人才质量达不到市场标准,又无包退、包换、保修三包政策,市场只有抛弃产品,学生只有失业了。淡化教育产业化理念,实现小班教学,对学生进行精心细致培养,就像制玉一样精雕细琢,精美绝伦的玉器才会美轮美奂地现身人世间,才能受到社会的欢迎。2.要淡化法学教育行政化的观念。我国法学院系多是公立的,同属一个老板,行政色彩浓厚,管理思路由教育行政机关主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制度,统一招生,统一标准,统一评价,统一评估。法学院系的专业、学科设置都雷同,教材统编,教学大纲、授课内容、教学案例都相近,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和水平都大体相近。同质化,缺乏特色,缺乏个性,已经成了法学院系的通病。只有自主办学、独立办学、自主招生、自主培养,推行特色教育,选择小班教学,才能推行个性化教育,实现因材施教。3.要改变教育功利化和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树立教学中心地位。教育功利化,要求生产大量法学人才供应市场为GDP服务,法学院系就以大班教学大量培养学生。大班化教学也使学校能节省人力成本节省课时费支出,以较少的教师获取学校利益的最大化。重科研轻教学的结果是教师不愿意上课,学校不愿意开小班,大班化就是必然地选择了。大班教学,一样的没人管没人爱没人疼,一样的老师、内容、试卷和题目,不顾个性不看兴趣不管差别,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质量就下降。法学院校升大学升重点学科升重点专业升硕士点博士点都主要看科研,教师升职级加工资也主要看科研,在很多对大学升格和教师升职的表格中甚至根本就不列任何教学项目。而重科研关注的是项目的多少和科研经费的多少,关注文章发表刊物级别高低,不管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实际质量。不科学的重科研,只用科研指标考核教师,逼得教师去抄袭成就了学术腐败,导致科研声誉和质量下降,科研质量下降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只有淡化教育功利化,注重教学,才会实行小班教学,只有小班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安全课教案

下一篇好朋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