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和谐社会范例6篇

共建和谐社会

共建和谐社会范文1

李国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今年温总理的政府报告中,通篇贯穿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思想。作为军队来说,同样应该认真贯彻这一重要思想。

一个方面是,在军队的自身建设上要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具体就是要进一步密切三个关系:加强兵兵关系,坚决反对和禁止老兵打骂新兵;密切官兵关系,干部爱护战士、战士尊重干部,严禁干部侵犯士兵利益;加强官官关系,干部与干部之间应该相互信任、互相尊重。

另一个方面,军队要大力支援地方,军人与人民群众要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2004年起,我们在全省军队与地方之间开展了一个双服务活动。双服务就是军队为地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地方为部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城市经济》:双服务活动作为军民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取得了哪些实际的成果?

李国辉:首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基础教育建设。近三年省军区筹集了上千万元,建立了52所希望小学,解决了近千名山西贫困地区孩子的上学问题。进行了1+1工程,就是一个官兵至少帮一个贫困孩子上学,共解决了8000多名孩子上学的问题。其次,省军区启动了生态工程。这几年省军区植树造林29万多亩,并且已经连成了片,形成了规模地。比较突出的有山西北部地区、大同地区、环京津地区的防沙防护林,这为改善山西的生态环境,解决北京的沙尘暴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省军区组织广大的民兵、预备役,当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同时帮助其他贫困的群众致富;每个人武部帮一个村搞新农村建设;每个军分区抓一个示范村成为典型,把新农村建设广泛的开展推动起来。再者,和谐社会中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治安是不行的,部队在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2006年,省军区组织民兵共抢救100多起山火灾,其中及时扑灭大火挽救佛教圣地五台山庙宇的事迹,得到了重点表彰。2007年,省军区将重点突出植树造林、兴修水利这一直接关系到民生的两大任务。

《中国城市经济》:双服务活动为什么会在新时期具有这么强大的推动力呢?

共建和谐社会范文2

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人民群众对省人代会充满了热切的期盼:“房价还是太贵,能否再降一降?”“现在孩子的课业负担太重,能否给他们也减负?”“群众看病贵、看病难,什么时候让我们不再为看病发愁?”“就业压力太大啦,政府应该想办法多创造些就业岗位”“辛辛苦苦打了一年工却看不到工钱,农民工的权益谁来保护?”“现在食品安全状况堪忧,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吃上放心的食品啊?……”从百姓的呼声中不难看出,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例如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地方原先不断攀升的房价已开始回落,甚至呈降价的趋势,但按照目前的房价,仍有许多家庭即使不吃不喝也买不起房;去年以来,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领域频频亮起红灯。刺五加注射液不良事件、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中国奶制品企业“多米诺骨牌效应”使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现状感到触目惊心;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抬头,许多农民子女大学毕业后因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一呆就是三四年,有的大学生又同父辈们一样,在田间地头挥舞起锄头……“当初四处借债供孩子上大学,可如今还不是回家‘修理地球’?念书有啥用?”

“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求学就医,关系到社会和谐进步。”董安华代表说:“省长的工作报告围绕民生问题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分析问题准确,针对性强,符合我省省情,表达了这一届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决心和信心。”

要着力办好民生实事

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惠民力度的加大,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去年,省政府承诺的八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从10万个公益性岗位规模到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的明显提高,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络覆盖面的逐步扩大到启动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从开始补发历史拖欠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到30所农村初中校舍的改造,从14.7万户农村泥草房、1300万平方米城市和煤矿棚户区的改造到81.8万平方米城市廉租房建设,从解决农村60万人饮水安全到广播电视的“村村通”和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一组组改善民生的喜人数据温暖着人民群众的心。“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老百姓的幸福感普遍增加了。”结合目前我省民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进一步改善民生的举措,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此,车秀兰代表建议,在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中,应体现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她分析指出,目前我省高中阶段职普比例不仅与国家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有差距,也与我省经济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只有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实现我省合理调整教育结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虽然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但仍无法满足经济建设对职业教育的需要。车秀兰代表建议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熊梅代表认为,教育问题应该说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已经从计划经济迈进到市场经济,而教育体制还相对滞后。由于现行的中考、高考制度使学生减负流于形式,真正的素质教育还没有落实好。为此,她建议必须加快我省教育体制改革,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针对报告中提出要积极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加强对大学生、城镇退伍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创业服务,完善城乡就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措施,李述代表提醒政府相关部门“要把2009年的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并理性地把握好。”他认为,今年我省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就业,就业就是稳定,要保证就业,就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继续加快发展,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保持我省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

唐宪强代表建议,政府要在就业上统筹考虑市民、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城市特困群体的就业问题,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切实改善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增加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水平。同时他还建议政府要抓好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和改造农村困难户泥草房工作。围绕“三农”问题,唐宪强代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下大气力提高农民收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的形势下,加强城乡保障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车秀兰代表建议我省在加大投资拉动的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要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有效增强城乡居民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要着力维护社会稳定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多变,各种社会矛盾也变得十分尖锐和突出。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各类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构成严峻挑战。特别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经济的萎缩,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损失,被迫进行大幅裁员。为了应对这种复杂局面,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代表们也纷纷“把脉”,提出“破解”之道。

共建和谐社会范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共建 共赢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总书记提出了在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和谐”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在信息化社会中,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际竞争能力强弱的关键。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水平,正在成为国际较量的新焦点。同时,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全球科技资源的挖掘、整合和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大型先进科技基础设施的共享和信息的通畅,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和特征。本文仅就构建我国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一、我国科技资源投入和利用的有利条件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科技投入,科技基础条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我国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总额快速增长

1995~2005的10年间,我国的科研经费支出额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这使我国的科研经费支出总额从1995年世界第14位上升到2005年的世界第6位。

2、我国科研经费支出额占世界科研经费支出总额的比例不断提高

2005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额占38个国家科研经费支出总额的3.7%,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分别占38.9%、18.2%、8.5%、5.5%。如果把38个国家按地缘特征进行简单归类,美国-加拿大、欧盟15国、日本-韩国构成世界科研经费支出的三极,三方分别占科研经费支出总额的41%、28%和21%。非常明显,中国在除三极之外的国家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

3、我国科研经费投入的强度(R&D/GDP)在逐步加大

从科研经费投入的强度来看,上世纪90年代,我国R&D/GDP增长缓慢,1999年以后这一比值开始迅速提高,2005年,我国科研经费强度为1.34%,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首位。

二、我国科技资源投入和利用中存在的的问题

在我国科技投入快速增加的大好形势下,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科研资源使用效率低,浪费、腐败等现象比较突出。比如,Modis卫星接收系统在美国仅有16套,英国、法国、德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均各有一套,他们都是通过共享满足需求。而我国目前已经购买了17套,各部门、各地区还有80套的购买计划!还有资料表明,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200%,我国拥有的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比欧盟15国的总量还多,但许多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到25%,甚至更低。这暴露出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存在的明显缺陷。主要有几个方面:

1、科技费用类别构成不合理

发达国家科技的劳务成本在科技总经费中所占比重一般在45%左右,其中德国高达58.62%。我国科技的劳务成本在科技总经费中所占比重24.71%,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我国设备仪器购置费在科技总经费中所占比重19.84%,数倍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3%。

2、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低

论文和专利基本反映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我国的科技成果是论文多而专利少,申请专利与的比例大约为1∶17。其中,企业的科技成果主要是专利,其拥有的发明专利数占总量的78.0%,企业的科技活动与经济结合得最为密切;科研机构的科技活动是学术研究与产业研究并重,但申请专利与的比例为1∶34;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主要是论文与著作,申请专利与的比例为1∶113。可见,我国科技活动偏重于学术研究,与产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正是科研与产业发展的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造成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低。

当然,造成我国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低的原因诸多,但缺乏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已成为制约科技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瓶颈”。制约了科技创新、阻碍了科研向纵深发展、造成大量重复性研究和科技人才资源的浪费等。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宏观构想

深入分析各国政府科技计划体系及科技政策的特点及其在国家科技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发现政府其实都处于主导地位,既是某些领域的科技资源投入的主体,又在国家科技资源配置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只是政府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不同而已。这是因为科技活动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因此,需要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划和计划来引导国家技术发展路径,明确科技发展的新方向。

我们研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更好发挥政府的这种主导作用。

1、改革和优化我国科技资源配置宏观管理体制

(1)科技资源宏观层次的管理模式――实行“政科分离”,“全国一盘棋”。改革目前科技资源分散投入、分散管理、产权不明的管理体制,建立起全国各部门、各地方、各行业之间密切联系、共建共享、共赢高效、运转和谐的科技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家科技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明确科技资源的产权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成立由投入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代表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对科技资源投入的立项进行科学论证,对其运行服务实施民主监督,提高资金的规范性、有效性,保障共享服务的质量。

结束政府官员主导的“项目评审制”、公务员退出科研资金分配,政府由科技资源的直接分配者变为科技资源配置规则的制定者、配置过程的监督者和配置绩效的评估者,使政府科技管理的重心上移、加强宏观管理职能。

(2)优化科技资源宏观层次的管理手段。与科技资源宏观层次的管理模式改革相适应,丰富和优化宏观层次的管理手段十分关键。国家通过科技计划调控、引导国家科技发展的方向和格局。

2006年科技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长期科技和发展规划,是引导我国中长期科技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手段。其他的"863"计划、“星火计划”等中短期计划,科技计划都应该围绕《纲要》的要求进行部署和安排,进行重新定位和区分。这样,我国就具有了中长期、中期和年度科技计划等比较完备的调控手段,可以兼顾我国科技发展的长远需要和目前利益,兼顾全国各行各业、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利益,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

2、完善科技共享方面制度、法规和政策

制度创新,要靠符合科技发展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方针政策,还要靠反映国家意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科技政策、法规和制度成为各国管理科技活动的基本手段和规则。

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引导、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把科技发展政策上升为国家大政方针。2006年我国科技部颁布的《纲要》首次明确地设置了“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专题,标志着我国科技法制建设也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但健全科技法制和优化政策环境依然是任重而道远。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和完善:

(1)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明确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内容和重要框架,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提供了方向和目标。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和前提。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外经验,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条件资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即实现我国科技资源多主体共同投入(共建)、公开面向全社会有偿共同使用(共享、共赢)的新思路和新机制。

(2)要树立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观念。相关的法制建设是保证科技资源共享持续发展的保证。应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明确政府对科技条件建设与管理的职责,增加国家科技条件资源共享利用等内容,研究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资源法》及相关法律,制定有关科技资源保护和共享方面的法规;制订《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管理条例》,对科技文献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加以规范,制订有关科学数据汇交、共享管理等方面的条例等,明确政府科研项目产出的共享义务与责任。尤其是国有科技资源应该实行全社会的免费共享,尽快盘活现有数量庞大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3)要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与相关制度。一要依法确立科技资源拥有主体的权利与责任,使共享得到法律保障。二要明确属于公共物品的科技资源的共享政策。国家采用投资的方式委托政府部门、科研单位或企业单位进行的科学活动中产生的物质和信息,属于公共物品。三要建立科技资源分类分级的共建共享模式。对于科技基础设施应采用共建共享的模式;对于研究实验基地,主要采用开放流动的方式实现共享;对于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按共享原则建设专业化共享服务系统。四是制定科技资源采集管理责任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科技资源共享的公众成本,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五是制定科技资源共享的价格政策。共享价格问题是科技资源共镶中的关键问题。根据科技资源的类型、用户性质以及预算拨款等多种因素,各国政府共享定价的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边际成本;全部成本;公私合作。使科技资源的投入方、使用方、提供方等相关各方明确各自的权力、义务和职责,激活和推动科技资源在全社会各行各业间的高效配置。

总之,通过构建我国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引导科技资源公平配置,提高科技资源效率,从而推进构建我国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共赢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

(注:本论文是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的精华版,编号:0513020150)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2] 栾恩杰:《关于推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意见建议》。

[3] 丁厚德:《科技管理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保证――试论科技资源宏观层次的配置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 05。

[4] 汪涛、李石柱:《国际化背景下政府主导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2.04。

共建和谐社会范文4

劳动的伟大和神圣,是无与伦比的,也是与时俱进的。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推动劳动的观念不断更新,劳动的方式不断改变,劳动的内容不断丰富,劳动的价值不断升华,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在我们国家,不论哪种劳动、不论哪种岗位,劳动都是值得尊重的,劳动者都是值得赞美的。

中国工人阶级是伟大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创造,推进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持续上升。实践证明,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中坚力量,是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坚定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也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美好现实;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离开和谐社会的共建,发展成果的共享就失去了根基和源泉;离开发展成果的共享,和谐社会的建设就失去了动力和意义。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就能不断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

我国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我国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作用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为我国工人阶级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提供了新的广阔天地,同时对我国工人阶级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都应当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发展先进性,努力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都应当踊跃参与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唱响积极进取、拼搏奉献的新时代劳动者之歌,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引领全社会;都应当积极参与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设,促进完善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各项制度,维护好自身权益,展现主力军和主人翁的时代风采。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的重要职责是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各级工会要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当代中国工运的主题,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正确方向,抓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个工作主线,健全完善工会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权益,更好地团结和组织广大职工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共建和谐社会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党建工作;时代背景;关系;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世纪里,各种各样的复杂的社会问题也随之不断的出现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中都不容回避的现实。在以往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经济建设走了很多的弯路,历史以不可争辩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彻底的得到解决和根除的。与此同时,再加上在改革开放、打开国门的过程中,许多过去我们不曾了解的外来文化和思想也在我国空前的活跃起来。这样一来,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就变得越发的复杂和严峻,因此,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期盼的目标。正是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举目千里,不失时机的为我们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从而使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继十六届三中全会适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后,我党的又一次英明决策,充分体现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的领导情怀。如今,全国各在人们都在这一宏伟蓝图的激励和鼓舞下,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共同为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着。企业作为社会的基础细胞,具有广泛性的群众性,代表着基层工人阶级的利益,自然毫不犹豫的要投身于共同创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之中。而企业的党建工作则是企业的灵魂所系,是企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程中,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党建工作,必将对早日实现这一宏伟蓝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如何在新形势下找准企业党建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妥善的把握好两者之间的一衣带水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力措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显然是企业和广大群众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对外,笔者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以简要的探讨。

一方面,企业的党建工作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企业党建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创建美好家园,共同过上幸福的生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入。同时,这一理念和目标也为全党同志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更高水平上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在市场经济前提下,企业不仅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创建物质文明的基石和建设政治文明的保障。因此,只有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使企业各级党委、党支部对党的政策、方针、计划能够完全彻底的领会,不折不扣的坚定执行,并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发展过程的始终,而且为广大的职工群众所乐于接受,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体制框架下的国家,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必须是置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中国的企业当中必然要融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元素才能够健康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企业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活力。同志曾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特征,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党指出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大力营造鼓励创造、尊重创造、保护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由此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对企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而且还对更好地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赋予的重托,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的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企业党建工作必然要发挥出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主导力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就是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就是加强企业的政治力量,就是加强企业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信念,使企业的党建工作紧紧地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更好地落实党的大政方针,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繁荣富强、为早日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为共同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共建和谐社会范文6

关键词:公共管理制度和谐理念和谐行为和谐绩效

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而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样一个社会潜在危机风险较大的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矛盾相互交织激荡,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构使社会处于一个较长时期的动态均衡之中,社会和谐显然面临着挑战。如何使社会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不致演变为社会冲突?最关键的是建设一套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来避免社会潜在风险的外在化。如何建设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

第一,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所以,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其最主要的体现是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规本身的和谐性。怎样做到法律法规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突破法律法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样一种传统思维定势,真正站在公共的立场上,以和谐的理念公正地设计作为公共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存在着明显的部门、行业、领域、阶层或利益集团垄断的现象,这导致了一些公共制度不能真正代表公共利益,造成了制度本身的不和谐。譬如,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起草,然后由立法机构或政府批准,故许多法律法规在设定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某些部门或利益主体的印记。国土地法中关于土地征用的条款就是典型的社会群体利益失衡的体现。在这一制度中,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伤害,近年来已造成了4000多万的失地而穷困的农民,而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商人或地方政府却将数倍于原有土地价格的土地增值利润攫为已有。面对失衡的制度,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为维护土地权益而采取拼斗自杀等过激的抗争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制度设计理念的不和谐埋下了社会不同群体产生矛盾冲突的隐患。

如何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者要具有社会角色的超脱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人一定要能够代表公共利益,即制度的制定者要超脱于部门、行业、领域、阶层和社会利益群体之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设计制度。二是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点要具有充分的理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应当是社会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阶层、群体、利益集团或一部分人(哪怕这一部分人代表了社会的相当多数)。当然,全体人民也不是指国家中的每一个人,而是指国家中的公民整体,这个整体代表了社会公正、正义的公民意志或公民理性,这种公民理性就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原点的充分理性。三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程序的公正性。即制度的制定应当有一套公正科学的过程和次序。这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程序法。我国也应当有程序法。制度设计的理念和原点正义需要制度论证程序的公正加以保证,否则,制度设计的结果可能与设计的初衷大相径庭。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投票悖论已经证明了程序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许多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用心良苦,但由于未能遵循公正的程序,结果损害了社会相当部分人群的利益,造成了制度路径依赖的强大后遗症。譬如,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区域封闭的多元户籍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自由迁徙权,结果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的浪费和区域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且如今仍然难以废除这个制度。这不能不说是制度设计程序不公的一个沉痛教训。因为如此一个事关人民基本权利的重大制度,竟然是在没有经过任何法定程序的情况下以政府命令形式颁布的。可以说,这个制度的出发点也是良好的,它是为了控制过度膨胀的人口,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就目前的公共管理制度而言,类似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各种国家、地方性的不和谐制度仍然大量存在。

第二,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是公共管理机构,即国家和政府。这表明,国家和政府不是暴力统治的工具,而应当是社会公民意志的体现,是国民授权的结果。因此,基于公民意志的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也该当是一个和谐的过程。但是,我国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在许多方面却很难体现这种和谐,官本民末的思想仍然主导着公共管理者的施政行为,从而致使许多制度的执行过程充满着官民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仅表现在各种个案上,如湖南嘉禾折迁事件、广东的孙志刚事件等等。而且表现在普通百姓对政府行为的各种逆反心理。如近几年国企改革中所发生的多起就是例证。各种迹象表明,我国这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行为还不是和谐的,这些不和谐不仅影响了制度的效率,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制度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如何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以和谐的行为动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人的社会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同样也是受动机的驱使。传统的专制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自身的政权地位和对人民的统治,所以,它必须基于强权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专制社会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其制度也服务于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地施行制度显然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社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所以,它必须基于和谐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民主社会是公民选出公务人员进行社会的自我管理,其制度也是服务于公民自身。正是如此,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就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动机来确立和谐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依据人民授予的权力去压榨百姓。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官员有一个普遍感受,即随着公民法律制度意识的增强,政府的行政行为难度越来越大,政府的权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譬如,湖南嘉禾的拆迁事件最终就是以地方官员的过错而终结的。对此,我们的学术界和上级党委政府将这种情况归结为公务人员的执政能力不强问题。其实,问题的原因不是执政能力不强,而是执政动机不正确。如果我们的官员抱着为民服务的行为动机,就不会将公民抛向对立面。二是以和谐的行为需要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动机的背后,则是人的需要;同样,受行为动机驱使的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也是人的行为需要在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之所以要基于公务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动机,其原因就是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即人们对社会公共品的需要。如果我们把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制定看着是社会公共品的生产过程的话,那么,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即政府则是公共品的经销商或送达者,公民就是公共品的消费者。一种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如果不能通过优质的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中,其满足人们欲求的功能同样难以实施。好的公共管理制度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地满足公民的需要,它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的走样已是一个常态,所谓政策执行效果的边际递减效应就是如此。究其原因,就是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缺乏制度执行的需要行为意识,他们总是站在上级或领导者的位置去实施制度行为,而不是站在一个制度供货商或制度产品送达者的位置去满足公民的需求;他们不懂得公民对公共制度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行为使命。所以,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应当以和谐的行为需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是否和谐,最终得以制度实施后的绩效加以衡量和检验,和谐的制度必然产生和谐的绩效。当然,绩效的衡量指标有多个方面,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设计。我国是一个物质财富缺乏的社会,人们在衡量人类活动绩效的过程中总是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放在首要位置。近年来GTP的大小已经成了各级政府追求的最重要的政绩目标,结果GDP增加了,而带来的是经济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因子的过度消费。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公共管理制度也是随之配合的。譬如,越来越多的“矿难”看起来是一个安全生产和矿业的管理制度问题,但安全和管理的背后却是国家公共管理制度的失衡使然。因为现在从事矿业一线生产的工人基本上是农民工,而农民工的生命价值在我国矿业矿难中的赔偿标准只有国有矿业中正式职工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极低的生命赔偿价值使矿业企业只要支付极低的成本就可以渡过矿难,企业主当然就没有积极性和责任心去花费大量的钱财去维护矿井的安全,这是经济人计算成本收益结果的必然选择。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公共管理制度中都有体现。譬如,我国的公务员违规的惩诫制度,金融领域、公有单位的信贷优先制度,垄断领域的特殊人占有制度等等,它们都无不打上了物质与精神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公有单位与民有单位之间,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公务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城市居民与乡村农民之间等等不和谐的烙印。表面看起来,这些不和谐制度似乎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的绩效,但从深层次观察,特别是站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看,它们已经透支了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力,若不对其改革,势必造成重大的社会潜在危机。所以,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公共管理制度已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