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经典语录范例6篇

周立波经典语录

周立波经典语录范文1

Natalie和东欧女生Tara Fuki的音乐放松,正好配上秋风秋雨。

重听宠爱,因为怀念

专辑名称:Luciano Pavarotti ti adoro(宠爱)

演唱歌手:帕瓦罗蒂

发行公司:Decca

专辑语种:意大利语

发行时间:2003年12月1日

四十多年的演唱生涯,老帕成就了许多堪称奇迹的瞬间。从1972年他在大都会演唱了《军中女郎》中那连续九个高音C的咏叹调之后,他的名字就成了“高音C之王”的代名词。在诸多名誉与两次婚姻之后,老帕迎来了他最小的女儿的诞生。而这位68岁的老父为了庆祝新生儿的诞生,特别推出了这张有史以来他的第一张跨界之作。也算是一代歌王的收山之作吧。

该专辑的所有曲目都是老东家Decca专门为老帕量身订作,为其伴奏的既有古典权威的皇家爱乐管弦乐团也有现代流行经典吉他手Jeff Beck。说起Jeff Beck的参与实在是一段巧合,两人同在一个录音室录音,Jeff受到老帕的歌声感染,主动加入进来,他的加入让老帕的这张经典之作增添了别样的意味。

原本在今年8月推出新专辑,在急剧恶化的病情下他也终于停止了歌唱,一代歌王就此离世。这张最后的“宠爱”,也成了天鹅最后的绝唱。

东欧来的民谣女生

专辑名称:Auris

专辑歌手:Tara Fuki

发行公司:Indies Records

专辑语种:波兰语

发行日期:2007年5月22日

说起独立摇滚另类民谣,人们都会直指北欧,而东欧世俗音乐却在悄然中自由生长蔓延,Tara Fuki就是这样一支乐队,组成于2000年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了捷克排名第一的另类民谣乐团。

Tara Fuki的两名团员都是接受过正统古典音乐教育的女生,都曾在厄斯特拉法音乐学校学习过大提琴。也是因为这个契机,使得二人最终相识并走到了一起。而在Tara Fuki成立之前,两人都曾在别的乐队里担任过乐手。而很巧的是两人都有着波兰血统,Andrea的祖先曾是波兰的女伯爵,而Dorota的母亲就是一位波兰人,就在波兰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之后,她们都成了捷克共和国的公民。许多不可知的缘分使两个女生彼此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介于东欧奇异的地貌和人文环境,在那里生活的人通常都会几种语言。而她们选择用波兰语演唱也是因为波兰语有着更为柔软协和的元音而那种对远古先民的怀念之情也在歌词的延展中尽显无疑。

东风不与周郎便,二乔新唱朦胧诗

专辑名称:消失的光年

演唱歌手:大乔小乔

发行公司:口袋音乐

专辑语种:中文

发行时间:2007年7月12日

30岁的乔小刀遇到了10岁的乔木楠,于是便有了大乔小乔。在我看过的所有组合里,这两位应该算是最有意思的――一个叔叔一个侄女。乔小刀喜欢玩LOMO,喜欢画颜色鲜丽的插图,喜欢做造型奇异的玩偶,喜欢用温暖的词句记录生活然后把它们唱出来。而小乔只是个孩子,一个喜欢歌唱喜欢幻想的孩子。没有任何超越年龄的不自然,也许她并不真的明白自己唱的是什么,而当那些关于生活关于挣扎的词句如水般流出时,我更希望她永远不要懂得。

也许正是这样单纯与复杂的对峙,男人与女孩之间自然的唱念对话,变成了一种更为轻柔彻底的安抚,也正是这样清澈的女声褪却了民谣音乐中原本的苦涩,留下的只是阵阵空旷地界的苍凉。

“哀伤的不会忘却,那只是一些片断。忘却的无法消失,他们躲在树后面。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每个人是每个人的思念。眼中的星辰月光,消失在心中的光年。”

白石岛屿的风情

专辑名称:Glorious the singles 97-07

专辑歌手:Natalie Imbruglia(娜塔莉)

发行公司:SONY BMG

专辑语种:英语

发行日期:2007年9月7日

周立波经典语录范文2

罗浪:指挥军乐队演奏国歌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30分,北京天安门广场。

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罗浪,提前半个小时就率领军乐团站到了天安门城楼的正前方。

下午3时,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罗浪沉着地指挥着200名军乐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

1947年底,经聂荣臻司令员批准,正式组建了华北军区军乐队,罗浪担任军乐队队长兼指挥。1949年初,上级决定由罗浪负责组建一支200多人的联合军乐队。直到1949年8月初,罗浪才知道组建的这支联合军乐队将要参加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兵,而是开国庆典。

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代国歌。在政协一届会议开幕式上,军乐队穿着刚发的新军装站在前排的座位上演奏《中国人民进行曲》,会议休息时,从主席台上走下来,与第一排军乐队队员们亲切握手。当《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代国歌的时候,负责通知此事的工作人员却忘了通知罗浪。两天后,罗浪接到了迟来的电话后,立即着手配器,他挑灯夜战,凭着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顽强的毅力,在很短的时间内拿下了对代国歌的总谱配器。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令世界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拉开了序幕。200人的军乐队面向天安门城楼,站成两个方队,各自以10行横队和10行纵队的宏伟气势奏响同一支威武雄浑的乐曲。罗浪回忆说,我把大小军鼓都安排在第一排,这在当时是一种创造性的思路,是为了展示一种威武整齐的新面貌,是为了造成一种鼓乐喧天的大气势。

当登上天安门时,城楼上如何通知罗浪开始演奏呢?在排练时,典礼指挥张致祥望着城楼上飘舞的红旗,急中生智:何不用一块小红绸子在城墙上向罗浪发信号呢?于是张致祥与罗浪事先约定:就用这种土办法发出联系信号!14时50分,当一行登上天安门城楼时,张致祥立即向乐队挥起了红绸子。顿时,军乐队奏响起高昂的乐曲。

当时的气氛既热烈又紧张,林伯渠宣布“升国旗”“鸣礼炮”后,却忘了宣布“奏国歌”。等了大约半分钟后,罗浪按预定的程序,果断地指挥军乐队奏起了国歌,天安门广场上顿时欢声雷动。60年来,罗浪几乎每年国庆的时候都会到天安门广场看一看,停一停,回忆回忆当年的往事。他深情地说:“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那一刻,我由衷地感到,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天让我终生难忘。”

侯波、徐肖冰:用镜头记录开国大典

在侯波的摄影生涯中,最让她铭刻于心的是开国大典的拍摄。那天,作为惟一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女摄影师,侯波拍下了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成立的那个令人激动的瞬间,给后世留下了永恒的经典画面。谈起当年拍摄开国大典的情景,侯波的言语和表情仍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激动和自豪。

开国大典之前,徐肖冰和侯波夫妇俩同时接到要他们上天安门城楼的通知。徐肖冰负责拍摄电影,侯波则负责照片的拍摄。

当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城楼西侧登上天安门城楼时,早就恭候在那里的侯波开始了紧张的拍摄。当时她用的是只能装12张底片的120型照相机,为抓住好的镜头,便不停地优选角度,一边拍一边往后退,还要不断地调整焦距和光圈。拍完一卷,就要赶快换,生怕耽误了一个重要的场面。

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后便站在了前廊,此时侯波靠在离前廊不远的护栏上准备拍照。而要想照到等人的正面,她就得把身体尽可能地往护栏外探。当庄严宣告的那一瞬间,侯波瞅准时机果断地摁下了快门。此时她感到身体一晃,险些掉下去,幸亏别人及时扶了她一把。当她看到走到天安门城楼右边时,想拍一个带天安门城楼的侧身镜头,但由于空间十分有限,她一再往后撤身子,但还是取不到满意的角度。正在这时,旁边有人抓住她的衣角说:“你放心大胆地取景吧,我抓住你。”这时她也顾不上是谁了,使劲往后撤身体,终于取到一个很好的角度,随即按下了快门。当时那个在边上拉着她衣服的人还一再地叮嘱她说:“要小心,要小心,别摔着。”拍完后,侯波收回身体扭头一看,帮忙的人竟然是总理。

过了一会儿,侯波又急忙换到另一个位置,因为这时正向天安门城楼下的群众挥手致意,她想拍下这一画面,但同样还需要把身体探向护栏外。陈云看出了她的意图,主动伸过手来,抓住她的衣服说:“我来帮你,赶快拍。”拍完后,她连声向陈云道谢。陈云则说:“多注意,安全第一。”

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一激动人心的画面,是侯波最得意的照片之一。她说,这张照片因角度的关系,又没有广角镜,而且离得较近,拍摄技术也不是很好,但它意义很深远。这张见证新中国光辉历史的照片,不是谁想拍就能拍得到的。每当她的名字随着这张照片登出来的时候,她都有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

侯波说:“开国大典是我最得意的照片之一,不是谁想拍就能拍得到的。是历史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张仃:国徽应以天安门为主体

1949年春,时任哈尔滨《东北画报》主编的张仃,应中央军委之邀进京负责编一本反映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画册。当时,建立新中国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便把张仃请进中南海做美术顾问,进行怀仁堂、勤政殿等工程的改建设计。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期间,又请他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设计会徽。

接到交给的任务之后,张仃便在中南海投入了紧张的设计工作。他把自己对新中国的热望全部倾注到了设计工作之中。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新中国的第一枚政协会徽悬挂在主席台中央。共和国的国号、国旗、国歌、国徽等都是在这个政协会徽之下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上讨论和确定的,因此可以说政协会微是新中国最早的标志。

开国大典时,天安门没有悬挂国徽。国徽的问世是在1950年建国一周年前夕。其中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1949年,新中国即将宣告成立,由于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没有国旗、国徽和国歌,新中国形象的艺术设计便成为了当时的一项首要任务。

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指定下设的第六小组负责国徽方案的草拟工作,并公开了《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向国内外征集国徽图案,并且特地对国徽的设计提出了三点要求:(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政协筹委会共收到国徽图案900幅。不过有参考价值的仅有几十件。于是便采纳了的建议:由原设计小组继续改进,将来由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开国大典之后不久,中央决定在国庆一周年时,要在天安门城楼上正式悬挂国徽。于是国徽的设计任务便交给了两个设计组:一组是由梁思成带领的清华大学的一批教师;另一组是由张仃带领的美术学院的一批教师。这样,张仃和梁思成便分别成为了两个设计组的核心人物,定稿将在两个设计组提供的方案中进行选择。

当两组方案放在一起比较时,风格大相径庭。梁思成小组国徽的核心内容是一块玉璧,玉璧有国器的象征,也含指祖国统一,完璧归赵,文人气息浓郁。但认为这个方案没有体现出新中国的政权特色,不完全符合“中国特征、政权特征、形式庄严富丽”的三大国徽设计要求。而张仃小组的方案则明确提出:红色齿轮、金色嘉禾象征工农联盟,五角星象征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齿轮嘉禾下方结以红带,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和国家富强康乐;天安门为主体。

当时中央比较倾向张仃小组的方案,为两个组召开了一次交锋会,由两组的负责人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张仃认为,工农联盟的创意来自,他的原创主体是天安门。在设计说明里他阐述得很明白:天安门是中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象征,同时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运动开始的地方,1919年的“”就发生在这里,新中国也在这里宣布成立,因此将天安门作为国徽的主体是不言而喻的。

张仃觉得大红色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的颜色,尤其是喜庆的时候,再配之金色更有辉煌的感觉。

最终,中央传达了一条意见:国徽当中一定要有天安门的形象,接纳了张仃小组的方案,将进一步完善国徽设计的工作交给了梁思成。

1950年6月11日政协国徽组召开会议,经过讨论,最后通过了以天安门图形为国徽主题方案。

当时,梁思成是非党人士,张仃是从解放区来的。对张仃说:“你们合作吧。”最后,国徽的准确线描图案是由清华大学营建系绘制完成的。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政协关于国徽设计方案的建议后,梁思成便把国徽定型浮雕设计的任务交给了雕塑家高庄。

在石膏模型获得批准时,离国庆一周年只有40天时间了,按照模具做出一枚金属国徽已经来不及,张仃便找来民间艺人刻了一个木制的国徽,然后涂上金箔和朱红大漆。他带领当时美术供应社的几个人,在9月30日这一天登上脚手架把这木制的国徽安装在了天安门城楼上。直到1951年5月1日,这枚木制的国徽才被一枚金属制作的国徽所替换。

彭光涵:见证五星红旗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彭光涵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今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开幕。筹备会设立了六个小组,其中第六小组负责拟定国旗、国歌、国徽、纪年、国都等方案。彭光涵当时担任了第六小组的秘书,是第六小组中年纪最小的,当时他才31岁。9月14日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就国都、纪元、国徽、国歌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国旗问题一直争论很大。

对于群众的来稿,小组成员经过讨论,从2992幅图案中最后选出了较好的40余幅作为初选图案由彭光涵送交审阅。对彭光涵说:“你把这些图案分类编成册,给每个图案编号,但不写作者姓名,避免审阅人带有偏见。初选图案仍由第六小组进行复选,精选出一批图案,上报大会主席团。”

第六小组经过认真复选,最终确定了38幅图案,以“复字第×号”作为编号,编辑成一册《国旗参考资料》送交大会审阅。

彭光涵知道,张治中(原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团长)同有一段关于国旗的对话。张问赞同哪个国旗图案。毛回答:“我还没有最后认定哪幅图案。”张说:“恕我直言,我反对用一条杠代表黄河图案。红底代表国家和革命,中间有一条杠,这不变成了分裂国家了吗?同时,以一条杠代表黄河也不科学。”微笑着说:“噢,这倒是个问题,我约大家来研究一下,一定要选一幅大家都满意的。”

此时,彭光涵迅速地翻到“复字32号”(红地五星旗),并拿出投稿人曾联松的原稿对说:“这幅图是在截稿前两三天才收到的。有不少人认为这个图案很有新意,但在五星内有镰锤不好,建议删去后可作为复选稿,印出来的图案是我根据小组意见重新画的图案。”

点了点头接着问彭光涵:“那四颗星的含义是什么呢?你说说看。”彭光涵解释说:“您昨天的报告中有一段话就是最好的说明。您说‘人民是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反动阶级觉悟过来的某些爱国民主分子’。这样民族资产阶级也是共产党领导下革命人民的一部分,在国旗中应该有它的位置。至于如何准确说明,最好由小组的同志去拟定。”

“我认为如果‘复字32号’的旗面能为大家接受,而且对四颗星的含义作更准确的解释,我想这面红地五星旗有可能被大家接受。”

听后很满意,拍着彭光涵的肩膀说:“好,你按‘复字32号’图案画一张大一点的图样,还要做一面大旗,一定要用绸料做,明天下午交给我。”

彭光涵接受任务后立即寻找画笔、颜料、纸张,等一切备齐时已是后半夜了,他自己动手,画了一幅比《国旗参考资料》开本大一倍的图案并涂上了颜色,此时,窗外微微发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他把画好的红五星旗交给的秘书,并告诉他,这是要的,一定要尽快交给他。

在北京前门大栅栏街,彭光涵找到了一间制旗社,对站在柜台后的师傅说要做一面大的红地黄五星旗,把“复字32号”国旗图案给他看,他强调说,这面旗很可能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师傅听后十分兴奋,马上把老板请出来洽谈。到下午3时,一面大旗做好了。当彭光涵要付钱的时候,制旗社的老板无论如何也不收他的钱,并说:“小店能为新中国做一面国旗十分荣幸了,这样的机会想找也找不到。”

9月25日晚,主持召开了协商座谈会。彭光涵提前到达丰泽园会议厅。约8点半,、领头进入会议厅,郭沫若、茅盾、黄炎培、陈嘉庚、梁思成等陆续跟进就座。会上,大家就国旗、国歌、国徽、纪年、国都等问题发表意见。

关于国旗,首先发言,他说:“过去我们脑子里老想在国旗上有中国特点,因此画一条横线代表黄河。其实许多国家的国旗也不一定有什么该国的特点,苏联之斧头镰刀也不一定代表苏联特征,英、美之国旗也没有什么该国的特点。”

说到这里,拿起一面红地五星旗(彭光涵画的那一张)向大家展示说:“很多人都说“复字32号”这面旗图案好,我看也是比较好的。中国革命胜利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了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斗争取得的,这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今后还要共同努力进行革命和建设。我看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表现了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讲完这段话,大家热烈鼓掌表示赞同。陈嘉庚第一个站起来说:“我完全同意的意见,用‘复字32号’的红地五星旗为国旗,它体现了共产党的领导和工农为基础。”接着,梁思成说:“我觉得‘复字32号’图案很好,多颗星代表人民大团结,红色代表革命,同时国旗与军旗不是相差很大。”继后,在座的人都表示赞同32号图案为国旗,但有一位提出要改一改“复字32号”的说明,他说:“用大星、小星的提法不好,不准确。”笑着说:“那就不提大星、小星,只提五颗星的关系。我看就提在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人民的大团结。”

9月27日,当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和表决国旗方案时,主席台展现出一面“红地五星旗”,大会对国旗的名称进行了修改,将“红地五星旗”改为“五星红旗”。大会通过了将五星红旗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决议。

杨兆麟:激动人心的实况转播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和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简称“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盛况,通过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的实况广播,传遍神州大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台长杨兆麟曾负责安排“开国大典”广播稿的编写和播出工作,而当年同在实况广播现场工作的梅益、李伍、胡若木、黄云、丁一岚、齐越、傅英豪等人都已经作古。开国大典实况转播的幕后故事,只能由杨兆麟来“解密”了。

大约是从1949年8月底开始,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的各有关部门就开始进行准备工作。当时的转播设备相当简陋,技术上也有不少难题。其中之一,是只有一个喇叭的普通扩音器,而参加开国大典的将有30万人,显然不能适应需要。为了使整个天安门广场都能清楚地听到主席台上的声音,1940年曾参与创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傅英豪想了一个办法,把九只喇叭焊接在一块金属板上,大家把它称为“九头鸟”,同时在天安门广场架设了好几个“九头鸟”,从而解决了扩音问题。由于设备比较简陋,只能把天安门广场以内的音响转播出去,一旦出了天安门广场,远处的音响就无法传回设在天安门城楼下面的机房了。而阅兵车开出天安门广场以后怎么转播呢?工程师黄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总司令乘坐的阅兵车上安装一个话筒,用一根电线连接到汽车尾部的一个小喇叭上,然后在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上再安装一部钢丝录音机,尾随总司令的检阅车录音。在西郊机场演习的时候,黄云和杨兆麟乘坐采访车,紧随检阅车之后,录下了总司令在检阅过程中的全部音响。由于车速和车距及所用时间跟开国大典现场的情况完全相同,因此可以互相代替。这在当时是唯一能够采取的措施。

1949年10月1日清晨,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发出预告,决定全程转播开国大典实况。

下午一点半,梅益、李伍、胡若木、杨兆麟、丁一岚、齐越、李志海等人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天安门城楼的西侧,为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实况广播工作进行最后的准备。

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决定由梅益在现场主持天安门城楼转播的各项工作。李伍和李志海负责天安门城楼上的技术设施,黄云和傅英豪负责机房和天安门广场的音响设备。胡若木和杨兆麟负责安排实况广播稿的播出工作。

下午3点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典开始。走到麦克风前,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丁一岚和齐越认真地交替朗读实况广播稿,把眼前的动人情景报告给国内外亿万听众。

从下午3点35分开始,总司令开始检阅陆、海、空三军将士。这时候,天安门楼城下的机房里,技术员准时开动录音机,播放黄云和杨兆麟事前制作好的录音。等阅兵车和指挥车开回天安门广场,恰好准时放完了录音,又接上了现场的音响。

就这样,杨兆麟等广播工作者,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把开国大典中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报告给了听众。

杨宝庆:空中受阅让我终生难忘

当年参加开国大典阅兵飞行的飞行员现有两位定居成都,而家住成都市东风路20号的杨宝庆就是其中之一。

1923年,杨宝庆出生于河北曲阳。1941年杨宝庆考入成都陆军军官学校第18期,次年,怀着“空军报国”理想的杨宝庆又考入空军军官学校,加入空军,并随后到印度和美国进行飞行培训。1949年2月,杨宝庆从太原调到西安执行飞行任务,在西安遇到同为飞行员的姐夫赵连景,两人决定弃暗投明,驾机起义。19日晚,在夜幕笼罩的西安机场,杨宝庆持一把钳子闯进机场,钻到机腹下剪断机罩舱门铁丝而进入机舱,发动飞机,防守的步兵还没反应过来,这架美制C-46运输机就箭一般钻进云幕向光明飞去。因没有导航图,飞了3个多小时后,燃油耗尽的飞机一头栽进一条河中,杨居然奇迹般生还,只是撞断了几颗门牙。更出乎意料的是,他开走的这架飞机竟装了满满一舱银元――这是在逃跑前准备转移的财产,没想到却被他当作厚礼带到了解放区!

1949年8月,新中国第一支飞行队成立,杨宝庆成为首批飞行员。9月,他接到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命令:准备参加开国大典阅兵,驾机飞越天安门城楼和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他回忆说,接到这个命令后,所有参加阅兵的飞行员都很紧张,心理压力大不说,实际困难也不少:参加阅兵的飞机都是刚从战场上缴获来的,既有美制“野马”战斗机、运输机,又有驱逐机、轰炸机,性能、机型各异,还未作过一次彻底检查,也无编队飞行的技术资料;受阅的17架飞机有12架是刚起义的,飞行员之间缺乏了解;更大的困难是由于要随时对付可能前来骚扰的飞机,参阅飞机都必须带弹飞行――这在世界阅兵史上也是少有的。

为了确保阅兵飞行万无一失,受阅飞行方案进行了多次计算和演练,杨宝庆和他的战友们抓紧时间进行了两次飞行预演。1949年10月1日下午4时,开国大典阅兵式开始,天安门广场人潮如海。4时35分,参加空中分列式的17架飞机编成6个分队,由一架美制P-51“野马”战斗机带队,按预定高度和速度分别在900米、600米、450米高度进入天安门广场受阅航线,杨宝庆和队友驾驶一架美制C-46运输机排在第12机位通过了受阅区。杨宝庆老人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天在空中看到的那幅激动人心的画面:“当我们的飞机从通县方向飞近东单时,已可以看见地面的人流和成片的红旗,威武的坦克方阵、炮兵方阵、骑兵方阵正从飞机下面经过。能在空中参加开国大典阅兵飞行,能在空中亲眼见证共和国的成立,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骄傲的一刻。”

周令钊、陈若菊:为开国大典绘制画像

您一定还记得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挂的画像吧!他的作者就是现已88岁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周令钊。

1949年4月初,国共和谈在北平六国饭店举行。事前,周令钊接受了上级交给的布置会场的任务。经过现场考察,他利用会场里的八根柱子,分别写上和谈的八项条件,并各挂一个用木板制作的象征和平的白鸽子。他还以著名摄影家吴印咸拍摄的在延安时期的照片(这照片曾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悬挂过)为蓝本,画了一张像,竖立在主席台正中。这张约一个门面大的画像,背景为红色,头戴八角帽,领子略敞开,面带微笑。胜利的微笑,飞翔的和平鸽,这独具匠心的布置,把会场的气氛营造得平和而热烈,受到与会领导的称赞,说他设计布置得很好,尤其是画像画得好。为开国大典画像的光荣任务便“非他莫属”了。

周令钊接到任务后,便带着助手、他的学生、后来成为他的妻子的陈若菊来到天安门,在城楼上的大殿外搭起了脚手架,开始了工作。周令钊依旧选取了北平和谈时用过的那张戴八角帽的照片,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来完成这件非同一般的作品。要把小照片画成巨幅画像,必须一次又一次放格、打素描。尺寸不够时,他便和陈若菊专门做了一个粉线袋,像木匠那样弹线、打格子。每天天刚亮时,周令钊和陈若菊便带着干粮登上天安门城楼开始作画,他们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直到天黑看不见才停笔。晚上躺下后还在构思――“打腹稿”。周令钊主要是画像的眼睛、鼻子等关键部位,而陈若菊则手提小油桶,往灰色军装上大块大块地涂抹油彩。就这样连续两个星期,9月30日,一幅栩栩如生的像画成了。

时任北平市市长的聂荣臻特地来看,他对画像上的神态和表情比较满意,但指出开国大典是个庄重的时刻,领子还是扣起来为好。周令钊立即动手进行修改。改好后已是深夜,回去刚躺下,又被人叫起,上级领导研究后决定将像下面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小字去掉,于是他又火速赶到天安门。此时,他看到画像已经挂上了城楼,聚光灯也打开了,下面还留着架子等着他来修改。他赶快一手拎着颜料桶,一手拿着画笔爬上去,把那五个小字抹去,然后补上与衣服同色的颜料。由于画面太大,梯子又小,他只能一点一点地往上涂抹,上上下下如此反复很多次,直至看上去“天衣无缝”为止。

l0月1日下午,率领中央领导登上了天安门,就站立在画像的正上方。参加开国大典的周令钊和陈若菊在天安门广场的东侧,他们亲眼看见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亲耳听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尤其是看到挂在天安门城墙上的画像是出自自己之手时,心中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可惜的是当时没有照相机,连一张工作照都没能留下来。”这成了周令钊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钟灵:把标语和会标写上天安门城楼

1921年8月出生于山东济南的钟灵,又名钟毓秀,他早在1938年7月就加入中国共产党。

开国大典前,副主席和胡乔木同志决定在天安门城楼正中间的门洞上方挂一幅的画像,画像两侧的城墙书写巨幅标语。由于当时国徽方案尚未通过。于是又临时决定在悬挂国徽的位置上悬挂大会横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钟灵当时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总务处办公室主任兼会场布置科科长,大会会标和两条大标语的书写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天安门城楼的红墙那么长,标语上的每个字都要有一辆小汽车那么大,钟灵可从来没有写过这么大的字。两幅标语是写繁体还是简体字呢?虽说解放区已经流行简化字,但刚解放,北平的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使用繁体字。为了照顾大多数,钟灵决定仍用繁体字书写这两幅标语。

钟灵开始制作标语了。他先是一步一步丈量了天安门城楼的长度,之后操起剪子,用布剪出宋体字。然后,他又充当木工教练,指导木工按照比例锯好木板,钉成字盒,外面装上下层毛玻璃,里面安上电灯泡。这样,使得标语挂上去并通电后,即便是夜晚从远处看,也能一清二楚。

这是钟灵平生第一次写这么大的美术字,他严谨而认真,用尺子和铅笔,整整写了两天。字体采用的是庄严、大方的宋体美术字。1949年9月底,两条巨幅标语赫然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这标语的字大约有二米见方,至今钟灵还清楚地记得“中”字的中间一竖,做出来比站立的一个人还要高。

接着,天安门城楼重檐中间,也就是后来悬挂国徽的地方,挂出了一个巨幅红布标,上面写着大约一米多见方的17个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这也是钟灵的书法杰作。

开国大典之后,会标撤掉了,两条标语要不要撤掉?钟灵向总理请示。看了看天安门的会场设计图,最后决定:把天安门两侧的标语留着好一些,但可以把东边的“中央人民政府万岁”改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决定太英明了,这一改不但包涵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也使两边的标语字数相同,设计书写时字的间距也是一样的,完全对称,更加美观。

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社会上许多繁体用字都逐渐改成了简体字,在1964年国际劳动节前夕,天安门城楼两侧的两条标语均成简体字,从此,这两条大标语40多年来一直没有再改动过。

天安门城楼两侧的这两条大标语,保存时间之长,所处地位之显要,并且被认为是宋体美术字书法的典范,这都是当初钟灵书写时始料不及的。

李普:开国大典上的新闻记者

作为老一代著名记者,李普见证和记录了1949年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这是最令他难忘的。

1949年8月底,新华社特派记者李普与李千峰一起接受了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报道的任务。

9月21日到9月30日,决定未来中国命运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临时改造成的大厅举行。李普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进驻中南海怀仁堂全程采访,目睹了各个党派协商民主建国的全过程。

李普记得:“上城楼的嘉宾们当时大都住在北京饭店和六国饭店,下午两点,大家先一起去中南海勤政殿,交代一遍流程后,便来到天安门。是第一个沿台阶走上城楼的领导人,朱老总紧随其后。那时还没有电梯,大家都是步行走上去的。”

李普还记得,那天,所有人穿的几乎都是中山装,只有“美髯公”张澜穿着长衫。

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是一件标准的公文。为了能及时拿到主席手里的公告,李普移到他身后,“当时显得很平静,稿子没有任何抖动”。读完公告后,手按电钮,一幅巨大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当时,李普听到感慨地说:“在我的有生之年里,能看到这一天,就已经很满足了!”

拿到主席宣读的公告后,李普并没有马上离开。因为虽然领导人的讲话稿早就印出来了,但还是需要他们的亲手稿,来核对每一处字词的小改动。“那天11个人的讲话中,副总理的最短,只有5分钟;宋庆龄的讲稿先用英文打草稿,然后翻译成中文,很有自己的特色。”李普看见她的手稿上,有的字旁边还注上了拼音,因为她不大会讲普通话,整篇文章都是用上海味道的普通话念的。

李普回忆说:“我拿到稿子后,看见稿子上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中央人民政府全体委员(共56名)的名字。指着那张字条,一再对我说:‘你小心这张字条,千万不要弄丢了。照此发表,不要漏掉了。’这份《公告》是铅印的,贴上去的字条是别人手写的。文件上还有他用铅笔写的批示:‘照此发表,’。”

“这篇文章现在被收入了《建国以来文稿》第一册,文末注明‘根据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刊印’。”

周立波经典语录范文3

关键词:佛教成语 源流 考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3-110-115

汉语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源于佛教文献。朱瑞玟先生在《佛教成语》中指出:“在璀璨夺目的汉语成语群中,有500余条与佛教有关。”[1]p3足见佛教文献对汉语成语的影响。经笔者考查,源自佛教的成语数量还不止于此。这些源于佛教文献的成语,如果不明语源,甚至以流为源,就可能导致误释成语本义,不能反映汉语成语的源流演变过程。《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等大型辞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汉语成语数量大、牵涉广,顾此失彼之蔽在所难免,这些辞书仍存在一些语不及源、释义未周等问题。结合佛教文献来追溯佛教成语的源头,能够为辞书的编撰或修订提供最早的成语来源,对于辞书义项的设立尤其是本义的设立及释义提供可靠的语料佐证,为理清成语意义的源流演变奠定基础。文章基于《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等大型辞书的收录情况,结合佛教文献及中土文献,对“半路出家”等六条成语进行语义源流考辨。

【半路出家】

《汉语大词典》“半路出家”条释义作“谓成年后才去做和尚、尼姑。比喻中途改业,不是科班出身。”最早书证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2]《辞源》最早书证同《汉语大词典》[3]p0415。《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释义作“年纪比较大了才去当和尚和尼姑”。书证引《警世通言》——140:“郑夫人腹痛,一阵紧一阵,老尼年逾五十,也是半路出家的,晓得些道儿。”又“后多用来比喻中途改行从事某种工作,表示不是本行出生”,引例最早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5]p0032

按:此语《辞海》未录,上述诸辞书所引最早项书证均为《京本通俗小说》①,较迟。考佛教文献,东晋时代有“外道出家”一语,亦作“异道出家”。“外道出家”指本非佛教信徒后改信佛教之义,义即“半路出家”,当为“半路出家”的较早来源,“半路出家”是“外道出家”之汉化形式。如: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2:“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曰:‘若有诸外道出家来问汝言:“阿难!世尊何故教人修诸梵行?如是问者,云何答乎?”’”(02,12b)②

后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2《明咒品》:“释提桓因作是念:‘是诸外道出家百人,欲求佛短,来向佛所。我从佛所受般若波罗蜜,今当诵念。是诸外道来至佛所,或能断说般若波罗蜜。’”(08,543c)

后秦释僧肇《注维摩诘经》卷1《佛国品水》:“一五欲爱,二法爱。外道出家能断欲爱不断法爱,故情有所执。”(38,328a)

东晋法显译《佛说大般泥洹经》卷5《月喻品》:“又作异想,或谓声闻或谓缘觉,或谓种种异道出家,或谓如来为我兴世,然其如来法身真实无有变异,为众生故以方便身,现种种相如良药树。”(12,890c)

后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卷21:“佛在王舍城,有比丘与异道出家,有小因缘与师鬪诤,不舍戒还本异道。”(23,153c)

上所引书证中“外道”或“异道”均指“于佛教外立道者”而言,佛教称佛教以外的教派(如儒家、道教)为“外道”,故“外道出家”指本非佛教信徒后改信佛教之义,含义即“半路出家”。据上辞书所释,成语“半路出家”指“中途改行,另谋他途(即放弃现所从事的行业,改做其他)”之义,与“外道出家(异道出家)”语义相通,可见“外道(异道)”与“半路”义亦相似。

此外,《汉语大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对““半路出家””之释义亦值商榷。可以其引例来分析: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警世通言》:“郑夫人腹痛,一阵紧一阵,老尼年逾五十,也是半路出家的,晓得些道儿。”

上例意谓因读书难成气候而改做生意,很明显“半路上出家”指“中途改业”之义,怎么也看不出成年或年纪大之义来。至于下例,我们可以通过原文来分析,原文如下:

那老尼姑道:“奶奶暂住几日不妨,却不敢久留,恐怕强人访知,彼此有损。”说犹未毕,郑夫人腹痛,一阵紧一阵。老尼年逾五十,也是半路出家的,晓得些道儿,问道:“奶奶这痛阵,到像要分娩一般?”郑夫人道:“实不相瞒,奴家怀九个月孕,因昨夜走急了路,肚疼,只怕是分娩了。”老尼道:“奶奶莫怪我说,这里是佛地,不可污秽。奶奶可在别处去,不敢相留。”

从上下文来看,“半路出家”是指老尼原来也许婚嫁并怀孕过,只是后来因某种原因而出家罢了。所以对郑夫人之腹痛深有体会和了解,一看便知是分娩之兆。也无所谓年纪大小之问题。《辞源》该条单列义项释作“比喻中途改行”是很准确的。[3]p0415

需要说明的是,该成语虽源于佛教,但佛教文献未见定型用例。考佛教文献,“外道出家”自东晋始,各个时期均较常用,在《大正藏》共见289例,但始终未见“半路出家”,可见“半路出家”乃是“外道出家”之汉化形式。大致在元明时期,才在中土文献出现“半路出家”这一定型形式。此外,从词义发展的角度来看,“半路出家”是“外道出家”语义的泛化。后来,凡中途改行者,均可称“半路出家”,表义上几乎没有佛教文化色彩了,其语源则可上溯至东晋时代佛教文献。

周立波经典语录范文4

2、快乐的人并非拥有的多,而是奢求的少。真正的快乐都是免费的。攀比是产生烦恼的根源。

3、如果你是对的,你的世界也是对的;如果你是快乐的,你的世界也快乐的!

4、快乐,来自于以感激的心情去接受眼前的生活。

——快乐诠释

1、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2、失败的人——什么都不做,平常的人——只做这一点,成功的人——多做一点点,顶尖的人——再多做一点。

3、不要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4、缅怀一次成功将失败一生,铭记一次挫折将一生成功。

——成功哲学

1、做事可以兼职,做人只能专职。

2、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

3、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4、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5、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6、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7、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人生哲理名言

1、一个人要得到什么,他就必须先付出什么。

2、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

3、幸福是没有形态的,幸福是一种境界。

4、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恩慈,爱是永无止尽!

5、时间是水,回忆是水波中的容颜。

6、生活似乎是虚假的,却又这样的真实,并重重包围,让人喘不过气。

7、一切恰好凑巧,时光对了,人在了。

——安妮宝贝经典语录

1、世事往往如此,想回头也已经来不及,即使你肯沦为劣马,不一定有回头草在等着你。

2、铁杵能磨成针,但木杵只能磨成牙签,材料不对,再努力也没用。

3、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啊,你们凭啥要我有工作经验。

4、很多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能够入土为安的爱情总比暴尸街头要好。

——周立波语录

1、三心二意:让父母放心,让爱人开心,让领导省心,对女人善意,对男人随意。

2、一个人的时候,善待自己,两个人的时候,善待对方。

3、人老的时候应该有四老:老伴,老友,老窝,老底。

4、专注的对待一件事,你总会打开成功的门拴。

——汪涵经典语录

1、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2、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

3、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

4、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5、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6、不是每件可以算数的事都可以计算,不是每件可以计算的事都可以算数。

7、坚持不懈就是天才。

8、没有牺牲,也就决不可能有真正的进步。

周立波经典语录范文5

《汉语方言大词典》的特点和不足 王福堂

《汉语方言大词典》的贡献 钱曾怡,岳立静

汉语规范型词典的世纪回顾 潘雪莲

三个结构与第三结构——九论辞书框架,兼与三种观点商榷 袁世全

释“不间”

因特网与词典编纂 高永伟,李洁

关于双语词典评奖的几点思考 章宜华,黄建华

结合双语词典编纂 开展词汇对比研究 郑述谱

从词的语义联系看双语词典的释义 林明金

学习者错误分析与双语词典编纂 赵雪琴

我国机读工具书一瞥 马功兰,刘世琴

僻字立目宜标版本 王继如

加强理据研究,探讨词内世界——《汉语理据词典》指瑕 黎良军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成语注音问题 王金鑫

微软光盘版ENCARTA电子百科全书的特点及其利用 白崇远

《苏联百科词典》与俄罗斯新版《大百科词典》 张曼真

《广韵声系》的编纂经过及价值 朱国理

一部由欧洲传教士编纂的索引——评阳玛诺的《圣经直解杂事之目录》 康志杰

漫话英文文学作品人物辞书 董守信

“初度”浅说 舒宝璋

“修”与“脩” 谢芳庆

“相识”、“酒头”考辨 启光

近五十年来异体字研究与整理状况综述(下) 刘延玲

用动态方法解释方言词义 张邱林

固定语的同一性问题与词典中固定语条目的处理 王吉辉,王霞

试析专科辞典的包容式释文 黄俊民

英汉双语词典等值释义的感知和取向视角 李开荣

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手术--《新英汉词典》修订述要 俞惠中

中美电子百科全书对比分析 白崇远,常爱东

《新华字典》收录姓氏有标准吗? 吴葆勤

也谈"词典"一词的起源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的特点与不足 亢世勇

《现汉》词性显性标注的失误 黄理兵

双解版《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疏失谈 李明

"篾片"取义探源

《尔雅》成书时代新论 胡奇光,方环海

词典编纂:补足·创新·求精--编写《英语介词多用词典》的一些体会 雍和明,陈新仁

俄语新词词典的发展 苗幽燕

辞书使用教学初探 罗思明

释"红楼" 潘承玉

"郢书燕说"的"说" 汪少华

雎鸠是什么鸟? 吴佳翼

关于普通话文白异读的答问 曹先擢

词的语境义与功能义 苏宝荣

关于由名词转变成的形容词的释义问题 谭景春

浅议字母词的入典问题 沈孟璎

西方词典释义类型和释义结构研究 章宜华

20世纪的中国辞书 林玉山

"词典"考源

论词典与辞典的区分--一个辞书学的基本问题 孙剑艺,董秀梅

论汉字数量的统计原则 李运富

新世纪双语词典编纂工作发展新趋向 征钧,冯华英

美国大学版词典的编纂特点与发展趋势 陈燕

评《汉语普通话正音字典》 金欣欣

一个搭配词典语料库--《英语搭配词典》评介 王馥芳

词义关系的纵横分析--《写作语库》的编纂尝试 梅家驹

辞书网络资源撷精 王小海

"后生"等可指称年轻女性的称谓词 谭耀炬

"媳妇"考踪 罗湘英

"解手"与"胡豆"释名 杨琳

释"蕨" 阎艳

蹦极/电子宠物/另类/网吧/下课/销品茂/原创 吴建平,纪玉华

国际辞书界信息一束 沙飒

中国辞书学论文索引(1999年) 何华连,方宝花

词义的认知模式与词义的性质及构成--兼谈成语的性质 施春宏

词语释义中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贾宝书

《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处理的层次 李志江

"作""做"的混用与分化--对语音演变中新出现的一例同音异形词的考察 顾江萍

试论词典的分层次释义法 张金忠

从几种主要的日汉词典看我国日汉双语语文词典的编纂 罗益民

试论汉英词典的词性标注 丁炳福

我国2001年辞书学研究述略 方宝花,何华连

让人心生畏惧的辞书 乔秋颖

字、词典汉字字头处理和排列方式改良刍议 曹乃木

从"误导"不见于某些词典谈起 张磊

谈古汉语字典的释形释音释义--《王力古汉语字典)编后 刘尚慈

千锤百炼锦上添花--读2001年修订本《简明古汉语字典》 伍宗文,雷汉卿

两部英语学习词典对比分析 刘江雪

郑易里和《英华大词典》 蓝正

新世纪辞书论坛绽放的一株报春梅--《现代辞典学导论》读后 邹酆

辞书标准化进程一例--《蒙古语辞书编纂工作原则与方法》简介 达·巴特尔

英语学习词典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峥嵘未露前景犹广--两次学生问卷调查的启示 胡美华

"準(准)"的一个义项 朱建颂

"油"构成的几个复词义索解 张子才

为《现代汉语词典》"牵引"条补一义 黄河清

规范字典的编写要与时俱进 苏培成

词汇的动态研究与词汇规范 葛本仪

论当前汉语外来词规范的原则 苏金智

有的放矢重视实效--记全国汉语词汇规范问题学术研讨会 肖模艳

附:论文目录

释义要十分审慎--四论词义研究和语文词典编纂 陈汝法

词义研究与语文词典释义 解正明

编纂理念的变化--从《汉英词典》到《新时代汉英大词典》 葛校琴

国俗语义--辞书编纂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冯奇,冯军

双语专科词典的收词立目和释义 成

简论"金文语料库"的设计 张再兴

辞书体例的内在统一 朱建颂

关于辞典中进士科年著录的标准问题 江庆柏

Hartmann博士在沪演讲

提高词典评论的理论水平--《词谏》读后有感 张春新

汉语方言的隐实示虚趣难词说--以东莞方言为例 刘瑞明

综论《英汉大词典·补编》 丁骏

评《柯林斯最新英语词典》 周红红,周敬华

简评《词典论》(修订版) 于伟昌

中国现代第一部百科全书 --《普通百科新大词典》 李迪,郭世荣

论声训源流 孙雍长

"词典"条目对比评析 郑述谱,张金忠

说"令尊"及其他 周志锋

"桃茢"考辨 杨雅丽

也说"跳蚤市场"的由来 曹德和

"出色"释义辨正 邵丹

现代汉语词典和字典编写思想的现代化 彭泽润,丘冬

谈《现汉》对义位褒贬陪义的标注 解海江,张志毅

现代语文词典应拒绝同义相训 杨金华

外语综合性辞典汉化为双语辞典的几个问题 黄燕君

两本汉英新词语词典的比较与思考 朱明炬

《新法汉词典》与《法汉词典》的对比研究 解江红

浅谈辞书校对工作中的“校是非” 杨桂珍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辨正(下) 黄金贵,胡丽珍

殿试·进士·会试·贡士 黄鸿森

专书词典义项设立刍议--从《春秋左传词典》情感类词语的义项设立谈起 李索

全国词汇训诂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十年磨一剑 甘苦自心知--谈《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的编纂 潘绍中

词典、教科书和百科全书--读、用《新时代汉英大词典》有感 刘意青

ENCARTA在线版百科全书的学习、教育和科研功能 白崇远

逻辑定义“属+种差”的适用度--《现代辞典学导论》评论之三 赵彦春,黄建华

《汉语大字典》的功臣--忆李格非教授 赵振铎

英汉双语词典与英语单语词典用户语言需求与信息检索的比较 雍和明

劫数·劫波 朱建颂

“饿鬼”考源 李明晓

“不舍昼夜”、“锲而不舍”二“舍”音义辨 袁永谦,栾锦秀

“盖棺事已”与“盖棺事定” 刘慧芳

周立波经典语录范文6

关键词: 卢祖皋 蒲江集 花卉词

卢祖皋是南宋著名词人。《全宋词》仅收录卢祖皋词作96首,但在卢祖皋为数不多的词作中,花卉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词作中,独立成篇的吟咏花卉的词12首,以花卉为抒情意象的词50余首。所咏花卉有梅花、牡丹、茉莉、水仙等十余种。可见卢祖皋对花非常了解,并且善于以花卉为吟咏对象,而且有着较高的表现水平,能够娴熟运用花卉物象表现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其花卉诗词为《全芳备祖》(宋代陈泳撰)、《花草粹编》(明代陈耀文辑)、《古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李文禄刘维治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中华历代咏花卉诗词选》(赵慧文主编学苑出版社2007年)等古今花卉诗词选集所收录。然而,近代研究卢祖皋的人并不多,笔者试从卢祖皋的花卉词入手,简要分析其花卉词的思想内容、风格特征,阐述其词风的形成以及其花卉词在南宋花卉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卢祖皋花卉词的思想内容

前文提到《全宋词》选卢祖皋词作96首,然其吟咏花卉及以花卉为物象的词作60余首,占全部作品的比重可谓之大,笔者试将其花卉词在内容上进行简要分类,其词作大致承载如下几层内容:

(一)以花卉为意象,蕴育思乡怀人、怀旧伤情、离别之恨。此类词在卢祖皋的词集中占极大比重。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据《宋元学案补遗》载卢祖皋“幼而无父曰孤”,为舅父楼钥所养。又卢祖皋为温州永嘉人,登庆元五年进士,历任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郎、军器少监,权直学士院等官职。一生仕途,远离故土。同时,据南宋释居简《北集》卷一《吊池阳郡博卢蒲江丧耦与女》可知卢祖皋一生凡两娶,卢祖皋的仕途和婚姻经历注定了其词中怀乡思人,离恨惆怅的主调。《水龙吟・赋芍药》芍药别名将离,有不忍离别,依依不舍之意,开首即以“杜鹃啼老春红,翠阴满眼愁无奈”之后又有“念洛阳人去,香魂又返”“十年一觉,扬州,离愁似海”。这些词句正是作者把对故土的思念以及似海的离恨赋予芍药,抒发满腔的惆怅。又如《瑞鹤仙・赋芙蓉》词序曰:“坡诗云:‘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月澹疏星。’故末章及之。”芙蓉城典故出自宋人的传说:“石延年、丁度死后为芙蓉城主。故苏轼《芙蓉城》诗有“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之句,后人因以“芙蓉城”寓意为所钟爱者魂居仙国,无由得见,[1]作为悼念友人之典。词作末句“念疏星澹月,长眉甚时再见”既是此意。

(二)用花卉寄托词人的高尚情怀。南宋时期,统治者偏安一隅,歌舞升平,然而,这种歌舞升平之下暗藏着南宋王朝风雨摇摆的宿命。词人处在这种黑暗的时代里,难免有绝意功名,追求隐逸的心态,这种心态使得文人在创作之中或多或少的将自己不愿与尘世间的黑暗同流合污的意念通过作品流露出来。以《锦园春・赋海棠》为例,宋人陈恩编撰的《海棠谱》序中可知,海棠在宋词人眼中可与梅花、牡丹相轩轾。[2]海棠有梅的标格,像梅一样幽独不俗,尤其是海棠那种“花儿低垂,似醉非醉的情态”最为宋人爱怜,正是描写海棠这种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姿态为词人所倾慕。再有《鹊桥仙・菊》,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始,便成了隐士的象征,的洁身自爱、严守节操,宁愿“独抱幽香”而死也不与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词人作此词,就是在表达自己欲效法陶公与菊为伍,绝意官场,追求隐逸、清高的意象。

(三)单纯的咏物之作。这类词在《蒲江集》中并不多,但也显现了卢祖皋以及当时整个时代文人创作的一种心态。南宋时期的统治者整日歌舞升平、宴游欢娱,在这种大环境下,宋代文人把这种宴游之乐度为词曲,沉迷其中,以此度日。以《锦园春・赋牡丹》为例,牡丹之于宋代,鲜有佳作,宋人已经被牡丹之富贵所拘束,充斥于词中的大多是歌舞筵宴,珠光宝气的意象。卢词记录的就是这种赏花宴游的欢娱场面,此词实为应制之作。虽末句有“银台换蜡,铜壶催箭”伤时之叹,但似乎更多的是叹宴乐时光的短暂。

(四)花卉、树木成为一种长寿的物象显见于祝寿词。两宋时期,尤其南宋,以诗词为寿成为一种风雅。这种寿词的创作的繁盛自然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宋代特定的文化氛围有关,同时,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梅花笑傲严寒,有着破蕊怒放的精神。这些花卉、树木中尤其以“梅”“松”为祝寿的最佳吟咏对象。卢词《江城子・寿外姑外舅》“梅不老,对乔松。”以梅、松为寿,对寿星表达美好的祝愿,烘托吉祥气氛,赞美男寿星如松树般高风亮节;赞美女寿星如梅花般清雅美丽。此外《木兰花慢・寿具舍使母夫人》“椿期始开九秩,看芝兰、奕叶早传芳。”以“芝兰、奕叶”喻寿星儿孙满堂,子弟优秀。

总体来说,卢祖皋的花卉词在思想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无非文人的遣兴宴游,比兴寄托。表现自身的忧愁伤怀,或借咏花卉来喻显自身的高标亮洁,但是卢祖皋在花卉词的创作艺术上还是有一定的造诣,有着较高的表现水平。

二、卢祖皋花卉词的写作艺术

卢祖皋描写花卉,善于塑造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形成纤细婉艳而又不失清幽淡雅的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历来,对卢祖皋的词作都有较高的评价。清周济《介存斋同论杂著》评其词说:“蒲江小令,时有佳处”[3]吴梅《词学通论・南宋人词略》“蒲江词佳者颇多,…字字工协,…论其词境,可与玉田(张炎)、草窗(周密)并美。”[4]陶尔夫、刘敬圻的《南宋词史》中评价卢祖皋的小词:“小词之作,清隽细腻,淡雅秀美,情韵兼胜。”[5]我们来看卢祖皋花卉词的艺术特色。

(一)描写形神兼具。卢祖皋描写力求形神兼备,以传达出所吟咏花卉的精神气质,如《水龙吟・赋酴》词中“芳期顿懒”四个字,将酴似睡非睡,未醒还醒的慵懒、淡然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再有描写酴花的美丽,词人只用“雪明香暖”“笑依依欲挽”简以概之,花瓣有着像雪一样洁白、纯净的外形。同时又似乎一个美人:将行欲挽,依依不舍,缠绵悱恻。沈义父的《乐府指迷》云:“作词与诗不同。纵是花卉之美,亦须略用情意,或要入闺房之意,着些艳语,当自斟酌。如只直咏花卉而不着些艳语,又不似词家体例,所以为难。”其意思是说,写咏花词须用些“情意”,“入闺房之意,着些艳语”,以花卉入词既要具备柔媚绮丽的特色,又要和雅而不淫俗。再有《卜算子・水仙》“佩解洛波遥,弦冷湘江渺。月底盈盈误不归,独立风尘表。窗绮护幽妍,瓶玉扶轻袅。别后知谁语素心,寂寞山寒峭。”首句中“遥”和“渺”写神女在烟波浩渺的洛水和湘江的氤氲中若隐若现,这正是词人在月下远观水仙花的真实写照;月色如霜,水仙花也是洁白无暇,词人观花,仿佛看见的是水仙,朦胧的月色之下,却又像是皓月投下的霜华。水仙在这里已经全然不是花,而是不染风尘、忘记归去的湘神洛女,“月底盈盈误不归,独立风尘表。”这里用拟人手法写了水仙在朦胧的月色之下如神女般的婀娜多姿,词人以水中神女比拟水仙,极言水仙的高雅、圣洁、一尘不染的精神气质。可以说词人在写此词时,将水仙花的外形与神貌结合的天衣无缝,有天宫之妙。

(二)比兴寄托,比兴寄托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是文人运用比兴手法,借物寄情,因事托意,通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的描写,蕴蓄无限的感慨和杳渺的情思,从而取得含蓄蕴藉,意味悠长的审美效果。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序中曰:“夫人心不能无所感,有感不能无所寄,寄托不厚,感人不深,厚而不郁,感其所感,不能感其所不感。伊古词章,不外比兴。谷风阴雨,犹自期以同心,攘垢忍尤,卒不改乎此度。为一室之悲歌,下千年之血泪,所感者深且远也。后人之感,感于文不若感于诗,感于诗不若感于词。诗有韵,文无韵。词可按节寻声,诗不能尽被弦管。飞卿、端己,首发其端,周、秦、姜、史、张、王,曲竟其绪,而要皆发源于风雅,推本于骚辩。故其情长,其味永,其为言也哀以思,其感人也深以婉。”就是说写词要有所寄托,能够抒发词人的思想感情,而写托物言志的咏物词更应注重比兴、寄托,将深沉隐秘的情感曲折地表现出来。

首先,词人借花卉写情,寄托相思。我们在前文中提到卢祖皋的婚姻经历是不幸的,他的丧妻之痛,以及对钱氏的深沉思念,都深深地蕴藏于其词作之中。《洞仙歌・赋茉莉》写茉莉的冰清玉洁,清香馥郁以及对花的珍爱。看似写花,但是不可否认词人在咏花之时隐藏着浓郁的相思。写茉莉,正是写词人那深深思念的恋人啊!于是,词人在下片写的都是那些甜蜜的往事,“细拾芳英黯回首”回首往事,那是怎样的甜蜜与温馨啊,但而今,“人易老、幽韵清标似旧”如今,词人也已暮年,那当初的欢愉,那当初的刻骨铭心,到现在,只能变成一段美好的回忆罢了。这里,茉莉在词人笔下,寄托着词人无尽的相思。

其次,词人在词作中将自己人格的高标寄托于花卉。《卜算子・水仙》极写水仙的超尘脱俗以及对水仙的珍爱之情。之后,笔锋一转“别后知谁语素心,寂寞山寒峭”,倘若水仙真的如同神女踏波而去,我向谁来倾述我这颗“素心”呢?这里,词人把水仙看作一位红颜知己,只有她能够了解自己这颗纯洁、坦诚的心。这里表达的是词人素洁、孤寂的人格,在这个黑暗的官场尘世中,词人多么想像水仙一样素洁,不染尘世。所以,词人以水仙为知己,正是把水仙当成了自己的人格写照。《鹊桥仙・菊》中词人羡渊明与菊为伍,自己也有效法陶公决意功名,隐居采菊之意,“菊”的意象在词作中同样寄托着词人的一种高尚品格。

(三)用典入词,通观卢祖皋的词作,可见其用典之多,但也浑然天成,不留痕迹。“高照宫烛”出之于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玉环睡醒未足”出之于《太真宗外传》“上皇登沈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韵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极言海棠的天香国色,倾国倾城。《卜算子・水仙》:“佩解洛波遥,弦冷湘江渺”两句中“佩解洛波”和“弦冷湘江”分别指洛水和湘江的神话传说,“佩解洛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原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弦冷湘江”出自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卜算子・忆梅花》“疏影”出之于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云卧衣裳”典出李白《清平调辞》:“云想衣裳花想容。”卢词之中还有许多的典故,这里不再一一列出,但是,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卢祖皋用典并不拘泥,全然没有工匠之气,形象的将自己所吟咏的对象于典故融为一体,将自己的深沉情感赋予其中。而且用典多取之于人们耳熟能详之作,毫无晦涩之意。

三、结语

卢祖皋发挥其丰富的想象,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在花卉词创作中塑造了多姿多彩的花卉形象,拓展了花卉词的表现领域,后人也给予其花卉词高度的评价如毛晋的《蒲江词跋》谓其“‘玉箫吹未彻,窗影梅花月。无语只低眉,闲拈双荔枝’直可步趋南唐‘小楼吹彻玉笙寒’至如‘江涵雁影梅花瘦’”对后世花卉词有深远的影响;艺术特色上,词人以典故入词,同时在词中运用了诗学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提高了咏花卉词的艺术价值,在南宋花卉词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启华.全宋词典故考释辞典[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399.

[2]黄杰.宋词与民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0.

[3]周济.介存斋同论杂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