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智慧范例6篇

启迪智慧

启迪智慧范文1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启发。学生成长是其心灵中真、善、美的种子不断生长,自主发展的过程,任何人也无法替代他们。班主任的使命就是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他们稚嫩的心灵,以启迪埋藏在他们心底的智慧和潜能,促进其自主地成长和发展。

我常常想“怎样做一名受欢迎的、充满人性的班主任?怎样发挥班主任的智慧?”

我深深地感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不仅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人格的塑造者,以及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原来仅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是远远不够的,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更需要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一种可以唤醒心灵的智慧。

一、用爱心呵护、培养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使者。“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二、做到严紧有度、有张有弛

一个班级的管理,单凭班主任去“管”去“理”,怕是管不了,理还乱。如果管的太狠,成了“警察”;理的太多,又成了“保姆”;若不加变通,完全按规则来又成了“裁判”。我想“严而有格、柔中有刚”也即是严紧有度、有张有弛,才是班主任管理班级至高水平的体现。著名的哲学家艾果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引导”。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懂得引导,懂得换位思考,懂得学生心理,能够真正地读懂学生的一切,继而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不放纵姑息学生,也不严厉批评学生,努力做到“严而有格、柔中有刚”,真正走近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犯错误后能从心底里接受我的批评,并在今后的行动中改正错误。

三、要有广阔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

常说“要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我们提倡以思想修养为基础的学术修养。一个教师的修养越好,素质越高,知识越充实,能力也越强。教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就没有传授知识的本钱。教师应该专精自己的专业又兼具其它学科的普通知识,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争取做到知识贯通。一位好的班主任应该时时刻刻为自己和学生充电,使自己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在教育学生方面引经据典,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关注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智力正常,更要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启迪智慧范文2

【关键词】音乐启迪智慧作用要素方式

音乐能够启迪智慧,这是音乐教育实践证明的真理。音乐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通过一定形式的音响组合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生活情态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我们从音乐的概念和含义出发就能够认识音乐、了解音乐、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理解音乐启迪智慧、开发智力的作用。

一、音乐启迪智慧的要素

1.音乐表现因素的启迪。音乐表现要素体现了启迪智慧的方式。首先,音乐的节拍、节奏要素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时间和数理的概念,使我们能够在音乐的演唱或演奏、表演或欣赏中体会到音乐的律动感;其次,音乐的旋律与和声要素,为我们提供了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变化,使我们能够在音乐的演唱或演奏、表演或欣赏中感受到不同音响运动的形式;最后,音乐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不同要素,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情态,使我们能够在音乐的演唱或演奏,以及表演或欣赏其艺术效果的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升华自己的精神,提升自己的境界,忘我地融入到音乐。

2.音乐与其他社会文化联系的启迪。由于音乐本身就是在其他社会科学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音乐与其他社会科学文化的广泛联系,也是音乐启迪智慧、开发智力的重要内容与方式。首先,音乐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因为,音乐中的律制和频率本身,就是以数学中的数字方式及其规律来体现的。只是这种数字方式经过了物理作用方式的转换,又通过音乐自身特有的音响形式表现了出来。如音乐中音值排列的组合,一旦形成了其自身所特有的音值结构的规律性,就形成了节奏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形式;而一定形式的节奏反复出现,就形成了一定的节奏型。音乐中音符排列的组合,如果形成了其自身所特有的音符结构的规律性,就形成了音程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形式;而不同音程排列的组合,按照一定的形式反复出现,就形成了一定的音型。音乐中不同音程横向排列的组合,如果形成了其自身所特有的旋律结构的规律性,就形成了旋律的各种不同形式和类型。可以说,数学的另一种形式就是音乐,音乐的逻辑思维方式就是数学。音乐中包含着数学的数理关系因素,音乐中也体现着组合、排列、几何、微分、积分等数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3.音乐与物理联系的启迪。音乐是以具体的音响通过一定的时间表现出来的声学形式,客观地体现音乐自身的艺术效果。音乐所具有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要素和特性,也都是通过具体的物理声学的音响形式客观地表现出来的。音乐的四种性质(要素)本身就是以它的物理属性为基础的。音乐所具有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要素和特性的有机组合,不仅客观地反映了其物理特性,也反映出了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属性和特征。这些属性和特征恰恰就是人们用来进行一定思想感情表现的形式,以及社会生活在一定音乐艺术中的反映。故而,音乐的各种不同音响表现形式,都可以归属于物理的声学形式之中。其中包括发音的,从音响听觉和时间上来讲;机械的,从演奏或表演方式上来讲;结构的,从物体形制和质量上来讲等等。

4.音乐与心理联系的启迪。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物。音乐是通过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体验,以及所产生的思考和认知、情感和态度等,通过一定的丰富的形象思维方式,如联想和想象等,运用恰当的音乐表现手段和形式客观地表现出来。所以,音乐本身就存在有心理的因素和特征。有什么样的音乐心理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情感,有什么样的音乐情感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表现,有什么样的音乐表现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形式,有什么样的音乐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结构等等。

5.音乐与生理联系的启迪。因为音乐是人创造的,音乐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结构与功能、特点与特征,无论是演奏或演唱、舞蹈或欣赏等,都是在人的生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心理功能形成的结果。所以,没有了人的生理功能活动,音乐也就没有了能够供人们演奏或演唱、舞蹈或欣赏的物质基础了。

二、音乐启迪智慧的方式

1.培养感知能力。在人的生长发育和发展过程中,最先发展的就是感觉和知觉能力,而感觉和知觉能力的发展,恰恰就是音乐才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所以,人最先发展的才能就是音乐才能,而音乐才能的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每一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都是以感觉和知觉能力的发展为基础的。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音乐启迪智慧来完成的,音乐启迪智慧的方式,体现在它的功能作用上。

2.培养综合能力。音乐在其表现过程中,与文学、数学、历史等文化课学习形式有着明显的不同。文化课学习形式的特点,一般只需要读书、思考或用笔书写、听记等方式来完成,采用的基本上都是静态的学习方式;与外语学习相比较,外语学习虽然是由动态发音的练习方式与静态学习的方式结合而成,但仍是以静态学习形式为主;与体育学习相比较,体育虽是以动作的动态训练学习方式为主,但却缺少动态发音方式的训练;与美术学习方式相比,美术学习方式除了思考之外,是以手部的描绘动作为主进行的,也可以说是最安静、最静态的学习方式了。而音乐的学习方式,除了包容上述种种学习方式的特点以外,还具有以肢体动作表现和发音动态过程结合的学习训练方式。所以,音乐的学习训练方式,就具有了思考、认知、朗读(朗诵)、视唱、听音、练耳、动手、动脚等,包括演唱、演奏、舞蹈、欣赏等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这些综合的、集中的学习训练方式,成为了音乐特有的学习方式,即口唱、耳听、脑记、手动、眼观、身体动作等综合学习训练方式。这种综合学习训练方式,不仅极大地强调了学习者的主观感受和感官体验,而且注重学习者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强化了学习者的综合记忆途径。

3.培养灵活能力。音乐学习与训练具有最灵活的学习方法,最大程度地发展了我们在其他相关文化知识学习中的视、听等感觉器官的感知感受能力,这是音乐之具有启迪智慧和开发智力的功能作用的根本原因。

启迪智慧范文3

关键词:音乐启迪智慧作用方式

音乐能够启迪智慧,这是音乐教育教学长期实践已经证明了的真理。音乐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通过一定形式的音响组合,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生活情态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音乐表演是通过节拍、节奏、旋律、和声形式的基本要素及演唱(声乐)、演奏(器乐)和表演(舞蹈)等表现手段来实现的,最终作用于听众欣赏和感受的过程。所以,当我们从上述音乐的概念和含义出发,来探讨音乐启迪智慧的作用方式,我们就可以明了,音乐的表现要素与音乐的表现形式这两方面内容,同时我们能够认识音乐、了解音乐、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进而理解音乐之所以能够启迪智慧、开发智力的作用。

一、音乐启迪智慧作用方式的基础

音乐的表现要素本身就体现了音乐启迪智慧的作用方式。首先,音乐的节拍、节奏要素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时间和数理的概念,使我们能够在音乐的演唱或演奏、表演或欣赏中体会到音乐的律动感;其次,音乐的旋律与和声要素,为我们提供了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变化,使我们能够在音乐的演唱或演奏、表演或欣赏中感受到不同音响运动的形式;最后,音乐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不同要素,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情态,使我们能够在音乐的演唱或演奏,以及表演或欣赏其艺术效果的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升华自己的精神,提升自己的境界,忘我地融入到音乐。

由于音乐本身就是在其他社会科学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音乐与其他社会科学文化的广泛联系,也是音乐能够启迪智慧、开发智力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首先,音乐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因为,音乐中的律制和频率本身,就是以数学中的数字方式及其规律来体现的。只是这种数字方式经过了物理作用方式的转换,又通过音乐自身特有的音响形式表现了出来。如音乐中音值排列的组合,一旦形成了其自身所特有的音值结构的规律性,就形成了节奏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形式;而一定形式的节奏反复出现,就形成了一定的节奏型。音乐中音符排列的组合,如果形成了其自身所特有的音符结构的规律性,就形成了音程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形式;而不同音程排列的组合,按照一定的形式反复出现,就形成了一定的音型。音乐中不同音程横向排列的组合,如果形成了其自身所特有的旋律结构的规律性,就形成了旋律的各种不同形式和类型。音乐中不同音程纵向排列的组合,如果形成了其自身所特有的和声结构的规律性,就形成了不同和声(和弦)的不同类型和形式。音乐中不同音程横向和纵向交织排列的组合,如果形成了其自身所特有的织体结构的规律性,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和形式的织体(和声、复调等)排列组合的形式等。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数学的另一种形式就是音乐,音乐的逻辑思维方式就是数学。音乐中包含着数学的数理关系因素,音乐中也体现着组合、排列、几何、微分、积分等数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其次,音乐与物理的联系也很直接和广泛。音乐是以具体的音响通过一定的时间表现出来的声学形式,客观地体现音乐自身的艺术效果。音乐所具有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要素和特性,也都是通过具体的物理声学的音响形式客观地表现出来的。音乐的四种性质(要素)本身就是以它的物理属性为基础的。音乐所具有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要素和特性的有机组合,不仅客观地反映了其物理特性,也反映出了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属性和特征。这些属性和特征恰恰就是人们用来进行一定思想感情表现的形式,以及社会生活在一定音乐艺术中的反映。故而,音乐的各种不同音响表现形式,都可以归属于物理的声学形式之中。其中包括发音的,从音响听觉和时间上来讲;机械的,从演奏或表演方式上来讲;结构的,从物体形制和质量上来讲等等。

再次,音乐与心理的联系更为广泛,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物。音乐是通过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体验,以及所产生的思考和认知、情感和态度等,通过一定的丰富的形象思维方式,如联想和想象等,运用恰当的音乐表现手段和形式客观地表现出来。所以,音乐本身就存在有心理的因素和特征。有什么样的音乐心理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情感,有什么样的音乐情感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表现,有什么样的音乐表现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形式,有什么样的音乐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结构等等。故而,可以这样认识心理形态决定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音乐与生理的联系更是相辅相成的。因为音乐是人创造的,音乐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结构与功能、特点与特征,无论是演奏或演唱、舞蹈或欣赏等,都是在人的生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心理功能形成的结果。所以,没有了人的生理功能活动,音乐也就没有了能够供人们演奏或演唱、舞蹈或欣赏的物质基础了。

除上述外,音乐还与文学、语言、社会等学科紧密相关。所有这些,都是音乐能够通过特有的表现形式,进行自身艺术表现的基础。同时,这些相关学科也成为了为音乐的发展和提高,提供完备的、物质的、文化的、社会的音乐表现形式的前提和条件。

二、音乐启迪智慧的作用方式

在人的生长发育和发展过程中,最先发展的就是感觉和知觉能力,而感觉和知觉能力的发展,恰恰就是音乐才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所以,人最先发展的才能就是音乐才能,而音乐才能的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每一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都是以感觉和知觉能力的发展为基础的。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音乐启迪智慧来完成的。

音乐启迪智慧的方式,体现在它的功能作用上。如音乐在其表现过程中,与文学、数学、历史等文化课学习形式有着明显的不同。文化课学习形式的特点,一般只需要读书、思考或用笔书写、听记等方式来完成,采用的基本上都是静态的学习方式;与外语学习相比较,外语学习虽然是由动态发音的练习方式与静态学习的方式结合而成,但仍是以静态学习形式为主;与体育学习相比较,体育虽是以动作的动态训练学习方式为主,但却缺少动态发音方式的训练;与美术学习方式相比,美术学习方式除了思考之外,是以手部的描绘动作为主进行的,也可以说是最安静、最静态的学习方式了。而音乐的学习方式,除了包容上述种种学习方式的特点以外,还具有以肢体动作表现和发音动态过程结合的学习训练方式。所以,音乐的学习训练方式,就具有了思考、认知、朗读(朗诵)、视唱、听音、练耳、动手、动脚等,包括演唱、演奏、舞蹈、欣赏等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启迪智慧范文4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化 高效课堂 实施策略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他指出人在生活中学习与运用,在变化的生活中接受教育,生活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属于终身教育。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深入探寻生活给予人类的启迪,从生活出发,从身边学问出发,启迪学生生活智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与发现,塑造高效、智慧、魅力的生活数学课堂。

一、挖掘生活化教材内容,丰富数学课堂

现阶段运用的教材重视贴近生活实际学习理论知识,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契合新课改指导思想。挖掘教材中的精华,并恰当提炼,与教师准备的生活化素材相整合,实现对数学教材的优化利用。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不仅丰富教学内容,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充分基于学生认知水平,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进行知识与规律探索。

如教材中有“设计校园”活动素材,教师可以与生活结合起来,提出“如何更科学地设计校园,让同学们活动、学习更加方便呢”?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需要,运用与反思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知识与策略。教学“统计”知识时,教材中设计了“打电话”综合实践活动。“在有急事要通知15位学生的情况下,每分钟通知1人,一位教师如何用最短时间全部通知到?”这就涉及统计与组合的相关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挖掘生活化教材内容,丰富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活创新思维

生活化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快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引入生活现象、生活故事、生活实物、生活规律、生活问题等,创设生活情境。在熟悉的生活化情境下,引发学生认知矛盾、探究兴趣,激励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情境中,发现规律,激活创新思维。

如学习“比例的基本知识”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趣味动画片,讲述“熊猫猫分大饼”的趣味故事。熊妈妈有4个孩子,有4块相同的饼,将饼分别分成2份、4份、8份、16份,熊孩子依次得到其中的1份、2份、4份、8份,也就是每人分到1/2、2/4、4/8、8/16块。问分到的饼是不是一样多?又如学习“折线统计图”时,创设“发豆芽”生活实验情境,引导学生用折线图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三、践行生活化作业设计,关注素质发展

为强化学生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学习质量,有必要践行生活化作业设计,让学生学会感知生活、应用数学,通过完成作业,品位数学的应用价值。生活化作业设计是深入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所以设计时需要基于教学内容与目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展开设计。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展开生活实践、思维创新,以此实现作业的最大价值和学习最终目标。

如学习“圆”相关知识后,布置作业“设计漂亮的平面图形”。又如学习完“年月日”,可以布置“制作日历”作业,引导学生复习和运用已学知识,深化对年月日知识的理解。通过制作日历,再次深入巩固平年与闰年计算、每月天数记忆、星期几顺序排列等知识和技巧。学习了“认识角度”后,可以布置动手性质的生活化作业,运用生活中的素材,制作“时间、方向与角度三位一体的圆盘教具”。或者学习“统计”知识后布置作业“统计家庭每周收支情况,并制订节约计划”。通过生活化作业,为学生减轻负担,提高综合能力。

四、实施生活化教学评价,促进身心健康

新课改指出,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此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身心方面的动态变化与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所以,实施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生活化,通过构建科学的生活化评价体系,紧密契合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

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积极导向功能;改革评价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强化学习过程、实施生活实践;改革评价方式,优化笔试,融合档案袋评价、实践活动评价等多种方式;改革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家长等社会人员都将成为评价主体。设计评价理念为:“为了学生更好地生活而评价。”从学生三维目标进行评价,并关注学生正确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数学素养的提高。

探寻生活与数学的契合之处,探索生活奥秘,启迪生活智慧,通过实施生活化教材挖掘、教学情境、作业设计、教学评价,将生活智慧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创新实践,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奠定学生今后生活与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启迪智慧范文5

近日,应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之邀,王佐书带着他所撰写的最新著作《我们应该怎样思考这些教育问题》走进北京师范大学,与诸多学者就书中所谈及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会后,王佐书接受了《中国教师》的专访,围绕着《我们应该怎样思考这些教育问题》一书,结合个人的经历、体会和研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与本刊记者分享了他本人这些年来的教育心得与相关思考。

王佐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曾任哈尔滨师范大学校长,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在参政议政、教育政策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出版过多部著作,其中《参政议政研究》《中国文化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国派与和谐社会》《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王佐书长期从事教育管理、教育研究和参政议政工作,从未间断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中国教师》:在当前国内的图书界,我们还很少能读到这样一本完全由问题构成的书,当初为什么会想要出这样一本“问题”书呢?

王佐书: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想介绍给大家思维问题的方法,重点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传递方法,这就像授人以渔,能够使读者们终生受益。“问题”的形式能表现出一种民主的氛围,在我看来,用一些既成的结论去压制读者的思想是不合适的,因为我们所介绍的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我这本书里有100个标题,1 940个问题,实际上标题都是观点,而那1 940个问题就是引出这些观点的思考线索,是一道道“程序练习题”。

《中国教师》:整本书都是由“问句”构成的,这样一种“问”的姿态是想表达某种观念或态度吗?

王佐书:思维始于问题,看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是改革创新的开始。看到问题并不等于解决问题,也不等于一定能解决问题,但看到问题总比看不到问题高明得多。做不到的事不能想不到,做不到的事不能看不到,做不到的事不能永远做不到。因此我写这样的书,是希望能够用一个人的思考去引发更多的人思考,因为我始终相信智慧需要智慧的启迪。这些问题可能没有明确的答案,但它们都能带来扎扎实实的思考。

《中国教师》:新书的主体读者是谁?你希望读者们都怎样来思考你提出的这些教育问题?

王佐书:这本书写给那些愿意学习的人,这部分人要对教育有一腔热忱,同时最好还能有些水平,不然可能会研究不下去。无论是教师、校长还是研究人员,我都希望他们能读读这本书。上次我还把这本书送给了袁贵仁部长,希望像这样的教育官员也能读一读,能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很多人可能会说当前的一线教师日常工作压力很大,可能没有精力和时间再来读这样的书或者来思考这些问题,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首先,书中有很多部分论述到了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部分内容本身对教师群体就能有直接的启发作用。其次,当今的基础教育被“就业―大学―考分”这把6字大“锁”紧紧束缚住了,能感知到这把“锁”需要有大视野和大智慧,这样的大视野和大智慧从哪儿来?需要从阅读和思考中来。所以这本书绝对是适合于一线教师们阅读的。

阅读这本书、思考这些问题都是一种“学习”,而且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事。表面上看来似乎要花些时间费些工夫,但实际上对教育工作者今后的工作都是一种指导。在我看来,只要是有心人、关心教育的人,这本书对他们都有用。

对于应该怎样思考这些教育问题,其实我给大家引了一条路,书中那些问题的排列和归类实际上就是思考这些问题的“路线图”。

《中国教师》:你的身份经历了从“一线教师”到“政策建言者”的不断转变,那你关注的教育问题,在内容、层次、水平等方面有没有随着你个人经历的变化而变化?

王佐书:个人的经历必然对一个人的视野和关注点有很大的影响,在课堂里任教的时候肯定想不着这些问题,但是跳出当时的经历局限你再看,才会发现这是一个体系,仅仅想靠解决一个问题去影响大局是不可能的,教育体系需要整体性的优化。所以我现在更多地是在体制性的层面上思考问题,视野更宏观了。

《中国教师》:我反过来又要问了,像你这样的政策建言者以你现在的阅历和思考写成了这样一本著作,我们的一线教师在阅读的时候会不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王佐书:我只能说这不是一件简单事。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进不了决策层,将很难发挥大的作用,只有处于决策地位的那些人,才能够做更多的事。所以我觉得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应从培养宏观视野着手,从对体制问题的思考着手,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本书能够起到辅助其拓展思路的作用。退一步说,一个校长可能改变不了社会,但是当你的认识提高后,你就能切实影响你的学校;一个班主任可能改变不了学校,但可以改变自己,从而使你的学生受到影响,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这本书也能提供一些日常实践的建言。

我本人始终认为,用理论武装起来的教师是最有后劲的教师。理论像望远镜,能够使你高瞻远瞩,具有远见卓识,它具有穿透力,使你能够拨开迷雾,确定最后的方向;理论像显微镜,能助你将眼前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让你清晰分辨什么是可控因素什么是不可控因素,从而把自己可控的部分做好;理论也像广角镜,让你能够博采众长,厚积薄发。

在我看来,任何人都应该在现有的处境中努一把力去思考、去实践,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自己无法改变什么于是就什么改变也不去尝试,一旦觉得理解这本书里的问题有困难就不去阅读思考了,那就永远没有办法进步了。

《中国教师》:在刚结束不久的“两会”上出现了许多教育热点议题,我们发现你书里的很多内容也涉及了这些“热点”,比如说教育投入问题,你觉得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是不是还有些薄弱?此外,你对教育公平是怎么看的呢?

王佐书:教育是永远的饥饿症,世界各国都是如此,永远都吃不饱,需求无尽无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必须从国家要顾及整体发展的前提出发,看其教育投入的情况怎样。如同你要学习10门课程,那你10门课程都得照顾着,当我们要评价你对其中一门功课的投入大小时,不能忽略了你还得同时照顾其他课程的事实。在我本人看来,国家在同时照顾民生、发展各方面的事实前提下,在教育投入上可以说是尽了最大力了,但话说回来,钱是不是用在刀刃上了还待商量。

我认为教育的公平应是教育质量的公平,机会公平只是公平中的一种,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三大内涵,我觉得保证了教育质量才能保证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什么事情都是理想化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实践逐渐逼近理想化的过程,教育公平也是这样。

《中国教师》:现在包括新课改在内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素质教育也在被大力地提倡,可最后高考还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关卡”,似乎一边在拼命地解锁一边却不断在上锁,你怎么看待现行教育改革中的这种矛盾?你觉得高考这样的一种人才选拔机制会被取消吗?对于高考加分,你怎么看?

王佐书:这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我们只能说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还是下了一番工夫,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我认为高考制度不能取消,因为考试还是公平的。我把现在的这种自主招生称为特殊招生,这种“特招”可以存在,但比例不宜过大,不然大家就会有意见了,因为你怎么就知道我不是特殊人才呢?关于高考加分,我觉得不怕加分,就怕加的分里有“水分”,如果你真是奥林匹克竞赛第一的话,你也不会怕考试,所以怎么说都不会与考试有冲突。

《中国教师》:我们要如何才能突破单一性的人才评价方式?

王佐书:打破这个瓶颈的力量还得来自我们的一线教师,来自他们的教学智慧,用这些教学智慧去把不同类型的学生读懂,在读懂学生、对不同学生都作了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去考虑社会对多元人才的需求,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能够与这样多元化的需求产生联系,从而突破这个评价单一化的瓶颈。

《中国教师》:从你的书中可以知道,你是非常赞同环境对于教育具有重大影响的,现在的社会环境对于学校教育有时起的是反作用,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王佐书:培养学生、培养人实际上是环境在培养。我在对幼儿园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对幼儿园的“10字教育”印象非常深刻,分别是:习惯、诚实、礼貌、助人为乐。如果都能按照这10个字去做,小孩都会成为好孩子,可是,社会风气有时真地会削弱甚至消解掉我们的教育成果。举个例子,家长带着孩子走到路口时正好遇到红灯,小孩说什么也不过马路,因为学校老师讲过红灯的时候不能过马路,可是家长啪啪就给了小孩两巴掌,拉着他就过去了。这是我亲眼看到的一个场景,当时我就在想,家长的这两巴掌把学校教育的效果全打没了。再比如说,教育中的乱收费收走了什么?是大事还是小事呢?是仅仅收走了学生家长口袋中的那几个钱吗?在我看来,教育乱收费收走的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全部成果。你不是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吗?既然学校可以不遵纪守法,教师可以不遵纪守法,那学生不就更可以不遵纪守法了?所以我说,学校教育无小事,对学生所施加的100公斤的正面影响能够被0.5公斤的负面影响所抵消,一学期的正面教育+一件负面小事的示范≤0。这就是环境的影响,教育要求社会环境与它的基本目标、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但现在的社会环境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这是当前教育面临着的一种无奈。

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环境培养的结果,如何优化环境、利用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努力分清什么是可控因素什么是不可控因素,把握好可控部分,做好相关工作,以此去抵消不可控变化可能会给我们工作带来的一些困难。现在的环境我们一时半会儿很难改变,就如同我们生存在一个充满细菌与病毒的环境中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我们之所以能够保持健康就是因为我们的机体产生了对环境的免疫力。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师可能很难去改变现在的社会歪风与不良环境,但可以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对环境的一个免疫力,在我看来,这才是教育的成果。

《中国教师》:2011年,首届免费师范生就要走上工作岗位了,你怎么看待免费师范生的问题?

王佐书:一项工作,光靠能力是不行的,还得靠精神,热爱工作很重要,如果不热爱,会想方设法地跳出这个领域。我们的政策绝不应该以免费来“诱惑”学生加入师范生行列,因为这样的生源可能会具备能力,但缺少对教育的一份心,我们的政策优惠应是一种辅助,鼓励和帮助有志之士顺利成长为合格的师范人才。但就现在来看,政策能起到怎样的效果还很难说,所以对于这项政策的评估我们要放远眼光,过个几年之后再来看成果,看有多少学生真地在从事本职工作,有多少学生又在做别的事情,比如考研了等等,到那时,免费政策的效果才能真正看出来。

《中国教师》:教育那么重视人格、精神的培养,可是现在为什么越来越不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了呢?那教师是“铁路警察”只管一段?还是其他的什么角色?

王佐书: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培养一个人、塑造一个人,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本人十分赞同这句话,现在“教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说法好像不提了,但“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共识是一直存在着的。教书育人,育人绝对是教育的关键,不管你现在在报刊杂志中看到这样的提法是多是少,也不能改变事实本来的样子,教师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教师的本质,绝不能舍弃,也绝不能忘记。

教师的工作绝不是只需对学生的某段成长负责,所有教师都应始终牢记:不论你教的是几年级的学生,你的教育都会影响他今后一生的发展走向。之所以会存在认为教师是“铁路警察”只需管一段的误解,是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往往只是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缺乏一种历时性的连续性评价,因此才会造成教师只需对阶段性评价结果负责的误读。我们的教师都应该端正意识,谨记自己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使命与价值。

启迪智慧范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器具;设计艺术;文化创意;启迪;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很多事物看上去总是显得那么矛盾,我们要战胜自然又要顺应自然;设计中强调用户研究又不忽略设计者“自我”的视角;汽车是现代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但自行车的健康环保价值也许将会重新取代汽车;过去了的传统文化是过时的,但很可能过去的文化就是未来的一部分……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看似内容与形式恰恰是相反的互斥的思想和体系,但方法论的宏观规律告诉我们,这种好像很对立的东西,最终却往往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补充的关系。

我们从事现代设计,强调物的创造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未来的趋势,强调关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心理方式和行为方式,但在启发这种创造的过程中。却往往会采用“回眸”的方法,从历史传统中去寻找灵感。一个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割裂的,历史是一个流淌的过程。从中国传统器具设计中去汲取智慧启迪现代设计的创新,就是这样一种互补的设计方法,是一种研究创新的视角。

一、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和方法中值得汲取的智慧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反对将人类与自然分离,反对仅仅把自然当作人类生活“环境”的思想。这种“万物生死相依”的思想是一种整体的生态观,人和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不能分开。中国传统的这种思想显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树立“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观念,就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显然这种思想与过去我们十分接受并引以为理念的“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相悖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人需求和欲望的满足,设计是为了人健康的生存,是为了人与物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如果自然被破坏了。人赖以生存的环境被从根本上摧毁了,人的生存根基没有了,何来人的健康生存?中国自古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大家知道农业社会是春种秋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期望的是风调雨顺,人的农事活动要与自然相联系这种又种又收的思维方式,使我们的民族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有强烈的生态意识,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生”就是“仁”,“生”就是“善”。人与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因此,人与万物是平等的。人没有权利把自己当做万物的主宰,而应该对天地万物心心爱念。使万物都能按照它们的自然本性得到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适应自然,甚至顺应自然。

中国传统的生态观影响着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中国绘画作品往往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中国画家从来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山水人物花鸟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内容,但传统中国画从不画死鱼、死鸟,中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都是活泼泼的,生意盎然的。中国画家的花鸟虫鱼的意象世界,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世界,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体现了对万物生灵的爱念,这一点我们从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也看到了。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贯穿着人与天地万物一体意识的文学作品。在这部文学作品中,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幻化成美丽的少女,并与人产生爱情,表明人与万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生死与共,休戚相关。这种生命与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中国传统园林亦是这种思想的再现。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用艺术和技术的手段,通过整合地形地貌,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休闲空间。中国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系统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虽由入作,宛自天开”是其艺术原则,中国园林融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工艺等艺术形式与自然山水树木为一体,凸显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构成了人与自然亲近接触的生态空间。中国传统建筑亦如此,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用住宅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长方形的院落,一家一户住在封闭式的院子里。它是一种文化意象,“四”为东南西北四面,“合”为口形的家庭聚合空间。居住方式分而相连,院落中的井、树、花、草、石、鱼缸、廊架、对联,构成了小园林景观,即便是多户居住的“大杂院”也充满了邻里之间的温馨。这种居住文化反映了中国人重视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念上体现着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中国的烹饪术也是这样,是用“合二为一”的原理去制造“味”的,中国人的“人情味”也是用同样原理产生的,亦即使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因此,中国人对“人”的定义是“仁者,人也”,亦即是必须用“二人”才能去定义任何一个“人”。这是一种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心意通感,是“以心换心”的,并且,在这种双方心意感通的过程中,理想的行径必须是处处以对方为重。中国人的“礼让”其实正是这种关系的外在的表现。这种居住形态的形成反映出中国传统十分重视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制约因素,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极端“自我”。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有它自己的生活形态,人们要吃住行就离不开生活器具和生产工具。我国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些生活器具和生产工具,既是一种技术的结晶,也是一种文化精神与审美理想的载体。中国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其中所反映出来的设计智慧,至今也具有很多的指导意义。

公元前5世纪,在《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中有一段话:“子贡南游于梦,返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雍而出灌。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说: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汤,其名曰槔”。“用力甚寡而见功多”,这是子贡对机械的最早的定义,细品其味。又何尝不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设计定义?好的设计就是在人使用器物功能时,便捷、宜人,“用力甚寡而见功多”。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设计遗产中,无论是最早的“计程器”(记里鼓车)、最早的“冰箱”(冰鉴)、最早的“运水器”(农用水车),还是最早的枪械(弩),不在乎什么称

谓,也不一定要追究古代的“那个”是不是现代的“这个”的前身,中国传统生活器具和生产工具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设计智慧,却是实实在在的。举几案例:

1、中国传统炉灶

中国传统的炉灶是一种具有显著效能的生活用具,这是一个与地相连的炉灶,一锅饭烧好了,同时水也烧开了,山芋也烤熟了,菜也热了,鞋也烘干了,甚至炕也捂热了,一次火的热效能提高到极致。同时炉灶上还描绘着民俗的灶神画像和生活食物的图案,寓意着生活的富足,祈求合家平安,逐步演绎成腊月二十三迎灶王爷的习俗,成为一种固定的传统仪式了。这种既提高效能又赋予传统文化的器具,将功能与精神,实用与文化结合得如此贴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人重物重环境的“大协调”观,这是中国人的智慧。

2、中国汉代铜牛灯

错银铜牛灯是汉代“烛灯”的一种,具有自动吸入燃烧后的烟尘和调节光的照射强度以及照射方向的功能,并且灯体各部分均可拆卸清洁。整个灯具造型与功能结合完美,水牛昂首站立,牛体中空,牛背中心有圆洞,上置圆筒至灯座,灯座有顶盖,牛角作为通道,与顶盖相连,烟可吸入牛角进入牛身行水解,起到环保作用。中国在汉代的器物设计中就有了环保意识,尽可能不污染环境,而且将观赏性的造型与使用功能结合得如此巧妙,值得我们今天的人赞叹和学习。

3、中国传统折扇

折扇是传统的生风招凉、遮阳祛暑的工具,同时也是文人雅士的赏玩之物。折扇是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凌绢做扇面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圆形,聚头散尾。使用时,折扇握持在手掌摇动,带动空气流动,加速人体表面水份蒸发和空气流动,即可纳凉祛暑。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有皮肤的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以及蒸发,与扇风相关的是热对流和蒸发散热。对流散热是指通过同皮肤接触的空气流动将肌体热量传给外界,扇风可以加快这种流通。蒸发散热是指人体热量通过体表水份(以汗为主)的蒸发来散失体热,扇风也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折扇开合自如,便于携带且便于手持,且材料生态,装饰性强,扇面还可承载各种文化信息,展开方式富于“显露性”的变化,十分优雅。小小折扇所显示出来的文化性与功能性的结合,体积最小且十分便利的纳凉器具,极显古人的创造智慧。

4、中国传统空竹

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资料显示可以追溯到三国曹植的《空竹赋》。到了唐代,宫廷贵族们流行“千千”的玩具,后来在民间被当作健身娱乐的玩具广泛流传开来,到了明代初期,空竹已经发展得与今天的形制玩法完全一致。空竹的基本结构由盘子和柄芯组成,中空的盘子又是由框子和蒙在框子两边的板子组成,盘子中心有一圆孔,木轴或者柄芯穿过盘子与盘子固定在一起。盘子侧面刻有用来发声的“门子”内部有形成共鸣腔室的“胆子”。就这么一个材料低廉的简单“陀螺”,一条简单的绳,一种简单的玩法,就能创造出很强的娱乐性,并为玩者提供了创造性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创造新的玩法,使该玩具赋予玩者的创意。空竹在使用方式上贵贱贫富老幼皆宜,一个人可以玩,一群人可以玩,可以单玩也可以对玩,不管室内室外空间大小皆可,下雨了可以在室内玩,不下雨可以在室外玩。空竹、绳、人三者在抖嗡时紧密结合,构成点、线、面三者组合造型的不断变化,加上多人的加入,这种造型上的变化就更加丰富。极具观赏性,因此玩空竹不仅普通人容易上手,锻炼灵敏的协调性、提高视力和智力、加强血液循环、刺激消化系统等,成为健身的玩器,而且成为舞台上专业人员表演的一种演出形式。如此简单设计所显现的如此广泛的使用价值,值得我们今天的设计师加以研究和汲取。

二、中国传统器具设计对现代创新设计的启迪价值

中国传统器具设计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其中所隐含的中国智慧是我们所需要汲取的。中国传统的器具是“那个”时代生活方式下的工具,或许材料是廉价的,工艺是落后的,功能是原始的,造型是老土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但其中隐含的观念与方式有些到现在都是非常先进的。我们需要重新激活中国传统设计中的智慧,激活中国造物文化自身内在的修复机制,启迪我们的创新思维,创造出符合现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器具,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这是一个十分有诱惑的思路。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近年来持续开展这方面的设计研究,出版了《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1―4册,获得了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2004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国家出版总署2007年颁发的“首届政府出版奖图书奖”。在此基础上,学院又开展了从中国传统器具设计中提取智慧进行现代创新设计的相关研究,开发了部分设计产品,仅举几例案例:

1、案例一:拔步床――多功能床

“洞房”一词早已出现,最初是指幽深而豪华的居室,后来特指新婚夫妇的卧室。中国传统的洞房的床第被称为拔步床,其设计营造了更小的私密空间,使夫妇之间的亲昵行为达到易于欢愉的私密氛围,使“性”不仅仅是生殖的工具,而成为一种“欢愉”载体,是一个到了全面盛开阶段的“个人”的人格内容,是一股“向外求的生命力量”。这种将器物设计提升到一个人性的高度,使自然属性与人为属性高度统一的原生态,是极具有智慧的思考。

床的“欢愉”概念,在功能上完成了视屏、网络、背景音乐、变换灯光、床头冰箱以及夫妻性生活的助兴镜面、姿势变化方式等与床的一体化设计,在造型上汲取了拔步床的格局、空间遮蔽等方式,使现代人在床第生活时更加私密、舒适与欢愉。也许有人会说,现在住房面积大大增加,房间门一关就是私密空间,在卧室中再造“小房子”多此一举。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床第所围合的小空间尺度与卧室空间尺度所形成的私密空间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它对“欢愉”程度的提升绝对优于一间房间空间尺度下的状态,加上现代数字设置的引入,这一张床已经不是简单的以睡眠为主要功能的床,而是一个“欢愉器具”、“休息器具”。该设计曾获得江苏省优秀工业设计一等奖“中国传统造物智慧启迪现代设计系列作品”中的一件作品。(设计者:何晓佑)

2、案例二:货郎担――早餐车

中国传统的货郎担是一种挑夫走街串巷的服务工具,小小货郎担大大装载量。比如馄饨担,一夫挑起就走,但当它展开时:炉子、锅碗瓢勺、洗刷用具、工作台面、餐饮桌面、餐凳、照明器具以及馄饨皮肉馅、油盐酱醋等一应俱全。这种传统器具的收藏折叠方式,值得我们汲取。

根据货郎担设计的现代“早餐车”,不用的时候收叠起来体积不大,推行方便,当需要使用时展开全部内容,可以方便服务者操作又满足一定数量的就餐人员。当然,器具的面貌已经完全现代化了,功能的效率、造型的美观、使用的方便程度都与原先的货郎担已不能同日而语,不仅使用了煤气炉,对垃圾也有处理的空间,车体已经不是“担”的概念,但其构思确实是从中国传统货郎担中得到的启迪。这种早餐车

适应流动早餐点的实际状况,造型清洁、移动便捷、使用方便。该设计因此曾获得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设计组特等奖”,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一等奖”。(设计者:张炎,指导教师:何晓佑)

3、案例三:算盘――拨击乐器

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它是我国古代人民的科学发明,有着悠远的历史,它从古代最早的计算工具算筹演变而来,宋元时期已见算盘使用的记载,直至明代算盘被广泛使用,并逐渐替代其他计算工具,成为计算的主要工具。算盘是由框、梁、档、珠四部分组成,其结构长方形,四周为木框,框内上下穿圆孔以固定13根竹档,每根竹档穿7粒算珠,中间一根横梁把算盘分成两栏,上栏2粒算珠,又称上珠,下栏5粒算珠,又称下珠,上栏每珠当五,下栏每珠当一。

算盘计算时的工作原理直接作用于算珠,传统算盘上二下五的七铢算盘,是根据我国古代“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记数方法而确定的。算盘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运算时可以任选一档定位,然后按照珠算口诀拨珠计算,珠算口诀有加法口诀、减法口诀,乘法口诀即“九九口诀”,如“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之类,”除法口诀则沿用元代筹算的“九归”口诀如:“二一添作五,逢二进成十,三一三十一”等等。这些歌诀相当完善,应用方便,直到现在还在继续使用。

算盘的设计特点:以简单的造型方式和结构方式,满足了复杂的计算要求,材料加工成型方便,制作成本低廉,易于成为普通人的普及计算工具。下面五个珠子,上面2个珠子,是计算数学上的要求,但中间这个横杠分界清晰,拨珠不乱。一只手便能完成全部操作。整个造型符合手的“控制”范围,排列方式符合手指的运行方式,使得操作者计算时手指运行自如,没有障碍。在熟练使用的过程中富有音乐节奏感的拨击声声悦耳。

既然算盘拨击声音十分好听,为什么我们不能汲取这个特点制作一种“拨击乐器”呢?击鼓可以成乐,敲板可以成乐,拨击也一定能成乐。在这一概念启迪下,我们设计了“电子拨击乐器”。该设计曾作为“中国传统造物智慧启迪现代设计系列作品”之一,获得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颁发的“江苏省优秀工业设计一等奖。”(设计者:何晓佑、高岑)

4、案例四:斑鸠杖――多功能电子手杖

鸠杖因杖首为一圆雕鸠鸟形象而得名。鸠鸟是一种敬老尊老的象征物,它是古代朝廷授予70岁以上老人的一种权利性凭据。在《王杖诏书令》中涉及到同情关怀“耆老”,给高龄者“赐王杖”,在杖头上饰鸠鸟,以方便大家远远望见之,因此鸠杖是重要的凭证和地位的标志。从汉代诏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古代特别优待老年人,鸠杖作为老年人出门的辅助工具,成为一个具有尊老的传统观念和助弱的道德意义的器具。

尊老爱幼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在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以后,如何关爱老人,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是每一个设计者应该用心的问题。据此设计了这一款“多功能电子手杖”。该杖取“为了我们的父母”这一主题,集现代报警器、手机、数码相机、亲人直拨电话、收音机、病状查询、急救药瓶、手电筒等功能与手杖组合一体,当老人外出时,能够自娱自乐,当出现危险时能够及时得到救助。该款为老年人而设计的现代多功能手杖曾获得过“第十届全国美展设计作品铜奖”。(设计者:何晓佑)

5、案例五:石磨具――多功能烫衣棒

磁山石磨具分为石磨盘、石磨棒两个部分,是我国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现的人类早期的石质农用加工工具。该器具结构简单,使用便捷,使用者是该器具两个部分的“链接件”。公园前5400―5100时期的这种极简的器具造型方式或许就是我们现代所需要追求的造型方式。现代社会是一个“移动”的社会,工作出差是现代人“随时随地”的行为。出门在外,尽管可以花钱获得服务,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有一些简便的工具满足日常生活的一些需求,是值得我们为此开发出这样的工具的。“多功能烫衣棒”就是针对经常出差的人士在外旅行时随时熨烫自己的衣物的一种便携式工具,造型来自于石磨具,变电熨斗的笨重变为轻巧的烫衣棒,使用方式为“滚烫”,可以拆卸,更加缩小了体积,符合“旅行者”的需求。该设计曾在香港“新青年――内地六校设计作品展”中展出,曾作为“中国传统造物智慧启迪现代设计系列作品”之一,获得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颁发的“江苏省优秀工业设计一等奖。(设计者:杨骁丽,指导教师:何晓佑)

6、案例六:香薰球――滚坡玩器

香薰球是我国古代用来熏香衣被等物的奇巧器具,其特点是利用内部通信圆环活轴机构,使球体内部的焚香盂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香薰球呈圆球形,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个半球,即球盖和球身。球盖和球身之间以子母扣相互扣合。在径向一侧以活轴相连接,另一侧以钩链相勾合,可开启。球身内部装设有内外两个同心机环宇焚香孟之间成直角以铆钉相互衔接支撑,外持平环与球身内壁也以铆钉连接。上下半球合拢后,可利用同心机环造成的机械平衡,再加上焚香盂自身的重量,使球体无论怎样转动,焚香盂始终能够保持水平状态。

香薰球设计的最大的特点是现代力学上所称的“常平架技术”在生活用品中的应用,这种现代社会中的技术,我国在汉代就开始出现,并在唐代达到完善。我们将这种“常平架”运用到现代器物中,创造了一种“大型滚坡玩器”,完全运用香薰球的原理,将焚香盂替换成“坐骑”,这种玩器从山坡上滚下,无论怎么滚动。坐在中间的人身体始终保持头朝上的姿势,既惊险又安全,符合年轻人的娱乐健身的需求。该设计是曾作为“中国传统造物智慧启迪现代设计系列作品”之一获得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颁发的“江苏省优秀工业设计一等奖。”(设计者:戚凤国,指导教师:何晓佑)

通过以上设计研究的案例,我们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设计大国,在中国五千年灿烂历程中隐藏着巨大的创造性和智慧,这就是历史。对于我们祖先留下的设计文化,现代人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总结,并使之成为启迪现代设计的一种创新方法,是一种有价值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琥、何晓佑、李立新、夏燕靖,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

[2][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信息化时代

下一篇绿树村边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