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村边合范例6篇

绿树村边合

绿树村边合范文1

关键词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经验

中图分类号 TU98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95-02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地处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其设计能力目前可满足8.50万架次/年的飞行要求,年旅客吞吐量为1 400万人次,处理货物能力可达50万t/年,是我国重要的客运干线机场,同时也是华东地区的主要货运机场,被誉为江苏的省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位于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接处,东、西、北部为溧水河、横溪河圩区,南部有横山、铜山山脉,区域内农田、村庄、工业区、丘陵、湿地等相互穿插,地形起伏较大。

为积极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江苏”和南京市委、市政府建设“绿色南京”的号召,全面提升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水平,自2009年春起,江宁区持续开展禄口国际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工程,集中体现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打造出了一个崭新的“绿色省门”。现将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情况总结如下。

1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1.1 建设区域区位

通过对飞机起降路线及人类自然视线角度的研究,确定了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圆心、半径8 km、国土总面积7 714.85 hm2的范围为此次绿化整治工程的重点区域。绿化整治工程区域具体界限为东至与溧水区界、西至宁丹路、北至汤铜路、南至与安徽省界,共涉及禄口、横溪2个街道,包括18个行政村(社区)、160个自然村(落),户籍人口33 624人。

1.2 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相关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2 804.52 hm2、丘陵岗坡地1 402.63 hm2、水面1 076.19 hm2、林地(含园地)1 404.69 hm2、道路137.57 hm2(长404.24 km)、农村居民点699.57 hm2、其他用地189.67 hm2。

1.3 村庄及区域绿化状况

绿化整治工程区域内原有绿化覆盖面积为1 290.57 hm2,林木覆盖率为16.7%,其中横溪街道为24.5%,禄口街道3.1%;居住区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为115.31 hm2,村庄绿化覆盖率16.5%,其中横溪街道为23.7%,禄口街道为5.3%。主要树种情况为林地以国外松、马尾松、黑松人工林和杉木次生林为主;丘陵岗坡地以人工苗圃和次生杂阔为主,间有少量茶园;水体周边以柳树、水杉、枫杨等为主;村庄家前屋后以杨树、槐树、柳树、榆树、榉树、枣树、柿树等常见庭院树种为主,部分建成“绿化新村”工程的村庄建有少量园林景观和草坪。

1.4 飞行安全要求

根据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的指导意见,从飞行安全的角度进行考虑,建设范围避开了中邮航项目、机场二期项目、距机场边界(含二期建设规划区域)500 m范围区域和跑道延长线上距跑道端头6 km范围内(左右夹角为15°)的区域。

2 存在的问题

2.1 影响区域绿化景观

南京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拉出了“三城九镇”的基本框架,其中禄口街道作为九镇之一和机场所在地,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但机场经济圈和空港工业园等在建项目较多,客观上影响了区域绿化景观。其中,国家重点工程——中邮航项目占地约为80 hm2,现正处于建设阶段;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也已经开工建设,两大工程涉及机场周边土地较多,对原有植被影响较大。

2.2 道路及水体绿化不足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周边岗坡地较多,具备了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林木覆盖率的基础,但目前主要利用类型为旱地,多为群众开荒种植,仅有少量被用作苗圃;道路和水体绿化不足,或仅为两侧单排绿化,视觉效果不佳;机场周边的村庄普遍存在拆迁预期,因此多数村庄居民点的建筑密度非常大、硬质化程度较高,村内家前屋后绿化空间余地不大,绿化整治存在一定困难。

2.3 绿化树种选择上较为严格

为保障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鸟类种群应控制在较低密度,其周边不宜栽植结果实的树种和大树,在树种选择上要求较为严格。

3 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工作的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

3.1 建设目标

机场周边地区绿化整治工程应立足长远,强化丘陵岗地的资源优势,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构建并管理好以森林(乔木)环境为主体、空间布局合理、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绿色生态环境体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1]。

3.2 指导思想

绿化整治工作要切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相结合,与以“绿色江宁”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着重推动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丘陵岗坡地带苗木产业和经济林果的发展,迅速提高沟渠路林网化程度,适当增加林带宽度,以自然村为单位全面建设围村林,力求以最短的时间、较少的投入提升区域内森林资源总量和林木覆盖率。

3.3 建设原则

一是生态优先。即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对环境的调节功能,综合运用多种乡土树种,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生态环境。二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即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发挥。三是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即充分考虑机场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考虑土地流转的可能性。

4 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重点工作

4.1 绿化整治分项工程

禄口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工程总规划建设面积为285.04 hm2,主要包括5个分项工程:一是围村林工程。规划建设面积为95.61 hm2。二是宜林岗坡地绿化工程。规划建设面积为70.93 hm2。三是水体绿化工程。规划建设单侧长度为15 890 m,计24.33 hm2。四是道路绿化工程。规划建设单侧长度46.7 km,栽植面积为69.96 hm2。五是居住区绿化工程。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居住区绿化99个,折合面积为24.21 hm2。

4.2 绿化整治工作成果

截至2012年6月,绿化整治工程已全面超额完成,实际新增绿化面积833.68 hm2,并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其中2 hm2以上的成片造林面积达625.33 hm2,将区域内林木覆盖率提高了约10.8个百分点,达27.5%,高于同期全区的林木覆盖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有力地提升了禄口、横溪2个街道的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档次,使2个街道在2011年成功升级为市级“森林镇街”,同时为加快推进“绿色江宁”建设以及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分项工程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4.2.1 围村林工程。以区域内自然村(落)为单位,因地制宜建设了围村林47块,总建设面积123.21 hm2。围村林建设基本以苗圃为主,坚持落叶与常绿树种相结合,采用了杨树、广玉兰、银杏等抗性较强的乡土树种高密度、大规格建设,使区域内村庄基本达到了“村在林中”的要求。

4.2.2 宜林岗坡地绿化工程。重点围绕村庄居民点附近宜林岗坡地新建了片林40块,总面积541.89 hm2。除部分为集体营造的岗坡地植被恢复外,主要为规模化的苗圃或茶园、果园等,在追求景观和生态效益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丘陵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

4.2.3 水体绿化工程。以秦淮河上游的溧水河、横溪河外侧堤岸及平台为主,结合部分村庄水体,建设水体绿化双侧长度22 km,合计面积50.44 hm2。为突出建设效果,基本采用了大规格杨树、柳树、水杉等相结合的带状混交林,栽植后基本一次成型,使区域内宜绿水体绿化率达到了95%以上。

4.2.4 道路绿化工程。共实施道路绿化47 km,栽植面积71.73 hm2。在树种的选择上,采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考虑树种特性、生长习性、实用价值和观赏效果,以大规格香樟、女贞等为主,建成后基本形成大地林网化格局。

4.2.5 居住区绿化工程。重点针对居住区范围内的家前屋后空地,以美化环境、改善人居为主要目标,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了居住区绿化99个,折合绿化面积46.41 hm2,为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5 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工作成功实施的启示

由于机场周边绿化整治工程总体规模较大,涉及土地、资金等各方矛盾和制约因素较多,而建设标准要求较高,在江宁区的绿化造林史上尚无先例,在国内同类城市也较为鲜见,几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为此,通过此次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工作的成功实施,获得的启示有以下4点。

5.1 凸显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由于工程涉及到的土地流转问题比较多,而比较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只有依靠政府的全面推进才能顺利实施。为此,江宁区人民政府多次召开了相关街道和部门负责人会议,要求相关单位迅速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明确责任、任务和标准,确保“措施实、速度快、标准高”,高效推进工程建设,为工程的全面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5.2 注重工程规划科学性与适用性的有机融合

在工程开展前,区业务主管部门派出技术人员会同相关街道工作人员对实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在拿出绿化整治初步方案后,将相关设计文本提交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的有关专家进行审议,又通过政府积极联系了禄口机场有限公司,了解了机场二期工程及中邮航工程的规划建设范围,并从飞行安全的角度咨询了其意见,确保了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5.3 以创新的经营机制引领工程减负增效

对涉及面积较大的围村林和宜林岗坡地绿化,采取了“集体流转土地、外来业主开发”的操作模式[2]。据统计,在整个工程中,由企业或业主投资新建的绿化面积约553.33 hm2,占工程总面积的66.5%,其比重为全市近年来实施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之最。在工程实施中注意按照项目工程的质量标准,规范业主的开发行为,在提升机场周边区域绿化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适当减轻了基层的土地租金负担。

5.4 着力提升项目操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对水体、道路、村庄绿化等工程,采取了不同的建设模式,在道路和水体绿化上由街道负责选派专业队伍实施,确保工程质量[3];对涉及的村庄绿化工程,由所在村(社区)成立专业队伍或转包园林公司操作,在项目资金管理及使用、绿化方案制定、种苗采购、长效监管等方面均参考园林施工的模式,使整治村庄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果、常年有花”[4-5]。

6 参考文献

[1] 汤胜林.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管理中的绿化问题探析[J].现代园艺,2012(12):39.

[2] 魏灿丽,夏会杰,夏龙玉.村庄绿化规划设计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1(9):130-131.

[3] 王艺,李荣琼,魏明,等.昆明市乡村道路绿化技术规程[J].云南农业科技,2011(1):56.

绿树村边合范文2

一、整治目标

各村、社区根据新农村建设任务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环境整治美化绿化工作,2014年重点清理越冬垃圾,修路、清理边沟,美化绿化,拆除私搭乱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地段。

二、整治内容

整治单位:八宝村

1、清理越冬垃圾25吨,清理垃圾箱18个。

2、清理村部边沟1000延长米。

3、石三线公路两侧栽火炬树22000棵。

4、一社栽果树

(1)李子树1600棵(2)沙果450棵(3)梨树270棵(4)花18000株

四社栽树

(1)杨树800棵

5、二社修路700延长米

6、一社修路800延长米

五社修路300延长米,河堤2500延长米

绿化美化计划总投资:75万元

整治单位:育林新村

1、二社修水泥路1公里

2、六社清理越冬垃圾35吨

3、五社绿化杨树1800棵

4、六社石三线两侧栽火炬树15000棵

5、四社至二社边沟400延长米,护坡200延长米

6、三社至四社自来水主管道3.6公里

美化绿化计划投资:8.6万元

整治单位:砟子村

1、二社清理边沟2公里

2、三社修涵洞一个

3、四社养殖场修路2公里

4、绿化杨树12000棵

绿化美化计划投资:7.8万元

整治单位:砟子社区

1、公园

(1)绿化草坪440平方米

(2)修建文化长廊120延长米

(3)修建文化广场300平方米

(4)体育健身器材16件

(5)绿化树木240棵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各单位要有专人主抓环境整治和美化绿化工作。按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定期召开环境整治会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绿树村边合范文3

进我乡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城乡园林绿化一体化,切实改善和提高我乡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全面发展。今天我们

在这里召开*乡2009年度园林绿化暨生态建设动员大会。

一、20*年城乡园林绿化暨生态建设工作完成情况

20*年度,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相关门部的共同努力,我乡新增绿地面积4451.3平方米,圆满完成新增4个百分点的年

度绿地建设任务;种植香樟树、大树杨梅树、桃树、柳树、竹子等7400余株,种植攀缘植物10020株;面山绿化3万余株;公路沿线绿化18.8千

米;河道绿化9.57千米;假植储备香樟树、柳树、金竹苗2000余株;发动乡机关干部职工义务栽花300余盆;乡机关申报市级园林单位通过考评

验收。

二、2009年*乡绿化指标增长工作目标任务

为进一步落实县委、县政府2009年度城乡园林绿化暨生态建设的相关要求,切实改善和提高我乡生态环境和集镇绿化水平,现根据富民

县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城乡园林绿化工作实施意见》(富政办通[2009]55号)和《关于调整2009年度建设绿化指标和任务的通知》(富政

办通[2009]63号)要求,结合我乡20*年度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实际,现将2009年度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具体目

标任务作如下安排:

*乡集镇建成区面积171亩,在20*年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工作完成的基础上,2009年要完成集镇绿地率增长2.5个百分点,新增

绿地面积4.28亩。完成北青线天生桥公路4.5公里、普黑泥公路2公里;玉屏公路1.8公里、啊纳宰公路3.5公里绿化建设。完成攀援植物种植

任务3000株。具体分配如下:

乡政府机关:完成增加绿地面积1500㎡*,完成900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

*村委会:在*大村采取统一购苗、群众领养的方式,完成200株以上庭院绿化任务。完成135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完成河道绿化

2.1公里,350株。机耕路绿化1公里。

*村委会:在*村、*村、*村、正义村采取统一购苗、群众领养的方式,完成300株以上庭院绿化任务。完成105株攀援植

物种植任务。完成河道绿化2.1公里,350株。

玉屏村委会:停车场1.47亩,三方插火把果,车位之间用树隔开,地面为草坪。完成105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完成玉屏公路1.8公里绿

化任务。

普黑泥村委会:进村委会大门左手边栽1株常绿乔木,右手边做花台栽玫瑰、月季等;村委会内栽4株常绿乔木、用大花盆栽花8盆,花台

内栽吊兰;村委会后水池边栽1株常绿乔木;普黑泥小学后公路边栽8株常绿乔木;小学进门右手边栽4株常绿乔木;小学内操场周边栽11株常绿

乔木。完成105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完成普黑泥公路2公里绿化任务。

平地村委会:进村路口种植火把果;东山学舍内栽4株常绿乔木;村内大水池边上方插垂柳,下方栽常绿乔木;村委会下加工房至东寨门左

手边栽常绿乔木;村内小广场栽4株常绿乔木;村委会内操场周边栽7株常绿乔木;村委会内用大花盆栽花8盆;庭院绿化以茶花为主,245户、

245株。完成105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继续开展进村道路绿化。

*宰村委会:村委会内建花台种植叶子花、金银花等;进村委会右手边30米种植一排金竹、一排常绿乔木,左手边种植黄豆树。完成

105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完成*宰公路3.5公里绿化任务。

*村委会:明槽至村委会路下边和进村委会右手边栽树;村委会内场边围栏用不少于30盆的攀缘植物绿化。完成105株攀援植物种植任

务。

东核村委会:球场下方采用一排常绿乔木、一排火把果进行绿化。完成105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

普桥村委会:增加绿地面积任务数是20㎡,村委会前后采用常绿乔木绿化,村委会内用大花盆栽花8盆;。完成105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

。完成北青线天生桥公路4.5公里绿化任务。

咀咪哩村委会:按规划设计开展绿化工作。完成105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

*财政所:2009年需增加绿地面积8㎡,完成20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

*邮电所:2009年需增加绿地面积任务数是8㎡,完成20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

*信用社:2009年需增加绿地面积任务数是8㎡,完成20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

*派出所:2009年需增加绿地面积任务数是8㎡,完成20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

*卫生院:2009年需增加绿地面积任务数是10㎡,完成20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

*供电所:2009年需增加绿地面积任务数是10㎡,完成20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

*烟站:2009年需增加绿地面积任务数是180㎡,完成20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

*中学:2009年需增加绿地面积任务数是160㎡,完成310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

*小学:2009年需增加绿地面积任务数是200㎡,完成660株攀援植物种植任务。

磨丹小学:2009年需增加绿地面积任务数是200㎡。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监督、狠抓落实。按县委、县政府要求,围绕集镇和各村委会周边及“四创”工作目标,无条件、无障碍完成我乡

2009年度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各村委会、各站所、部门主要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对责任单位工作负总责。乡政府把此

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乡党委、政府目标督查办公室将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定期检查和年终考核。

(二)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民参与园林绿化建设。各村委会、各站所、各部门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标语等形式,切实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力度,加强广大村民对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的认识率和认同率。积极调动全社会参与绿化、美化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推进我乡城乡园林绿化暨生态建设工作。

(三)全面贯彻落实3个80%的城乡园林绿化建设要求。即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少于各单位用地陆地面积的80%,树木覆盖面积不得少于绿地

面积的80%,常绿乔木不得少于乔木总量的80%。

(四)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加强管理维护制度。因园林绿化建设任务重,加之我乡缺乏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维护

绿树村边合范文4

关键词节约型森林村庄;绿化设计;丘陵山区

节约型森林村庄绿化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投资,对周围环境干扰最少的绿化模式”,营造是生态化丘陵山区绿地,也是可持续绿地的方式。其遵循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通过生态设计来实现。森林村庄绿化是社会主义新 农村 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此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从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家园。丘陵山区农村绿化相对落后,尤其是一些自然村落绿化率较低,村容村貌较差。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绿化工作高度重视,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活动,组织和引导群众掀起农村绿化热潮,建成了一批绿化示范村。虽然许多学者对村庄绿化思路、模式、树种选择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由于影响村庄绿化的因素较多,亦无固定的成熟的绿化模式可循。以仙居县上张乡田垟村森林村庄绿化为例,对丘陵山区节约型森林村庄绿化设计作一探讨,以供同行借鉴。

1区域概况

田垟村是仙居县南部丘陵山区一个自然村落(行政村),位于仙清公路(国防公路)的东侧,上张乡南端、黄岙水库(步路乡)北端。村北为坡耕地和马尾松林,南边是水稻田即较为开阔的沟谷地带和马尾松、毛竹林,村东边是窄长的沟谷地带且越往东越狭窄,西边是沟坑和马尾松林山体。村庄座落在北边山脚,村前的开阔地宽150~400 m,海拔高270 m左右。自南往北山坑水注入黄岙水库。全村186户,总人口583人。靠山脚民房多为20世纪70~80年代翻新或重建的,也有部分是古民居,靠仙清公路为较具 现代 气息的3~5层楼房,排列布局较合理。

山区人多地少是普遍的实情,近年来生态建设取得较好成效,森林植被得到初步恢复,伴随而来的是野生动物数量增多,尤其野猪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山间零星耕地无法耕种或抛荒或退耕还林,再加上坡度为2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因此,可耕作的土地只限于较开阔的山谷地带和村前村后的土地,山区农民对可耕作土地尤为珍惜。

2与环境紧密结合的森林村庄绿化设计理念

2.1尊重自然

尊重田垟村的现状,设计结合地形地貌,尊重自然式、地域性、保护性、补偿性的生态设计理念。尊重丘陵山区的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利用乡土植物资源和建材,保护节约自然资本,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尊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1]。

2.2因地制宜走节约型绿化之路

贯彻节约型用地绿化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约绿化用地和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满足森林村庄绿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景观效益,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2]。因地制宜,结合村庄四周的山体与村内的实际情况,少用或不征占用农耕地。采用山体抛荒农耕地、荒山、疏林地改造进行森林村庄的绿化建设,村内利用空隙地、路旁、屋边进行插绿点缀美景。

2.3以人为本

在丘陵山区自然型村庄绿化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生活需求,以改善和提高村民生产、生活质量为前提,因地制宜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绿化选用树种尊重村民意愿,以示人文关怀,多种吉祥树种。通过环境改造与绿化建设,美化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态文明意识,普及生态文化,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2]。

3森林村庄绿化设计

3.1浅水森林景观

靠近田垟村北端的黄岙水库南端的库尾湿地,原为沟谷地带的农耕地,水库蓄水后不能耕作,枯水期为荒滩,可选用池杉、水杉、落羽杉、桤木、枫香、乌桕等树种。在水库设计标高水位以下(垂直高差)1 m处采用枫香、乌桕、桤木等树种,苗高1 m以上;在水库设计标高水位线以下1~2 m处,选用池杉、水杉、落羽杉等树种,苗高2 m以上;在水库设计标高水位以下2~3 m处,选用3 m高以上的大苗。栽植配置为2 m×3 m或3 m×4 m。苗木不能截干、截顶。栽植时间在2月中旬至3月上中旬。苗木带土球或裸根,土球直径35 cm以上。栽后壅土至幼树根际部或用石块压在根际部,提高幼树稳固性以利成活。在丰水期只要幼树顶端高出水面都能成活[3-4]。

3.2村北山体的改造绿化

村庄北边山体下端多为坡耕地,多数地块处于荒芜状态,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前提下, 发展 毛竹用材林或笋、竹两用竹或果木经济林。果木类可选用桃树、杨梅、梨、樱桃、猕猴桃、柿树等。保留田埂、地埂上的乔木树种,以保持物种多样性。采用块状整地,块状整地规格为100 cm×100 cm×20 cm,栽植时间同上。山体中上部位的马尾松林加以改造利用,郁闭度在0.3以下的林地,采用块状清理植被,块状整地造林。选用枫香、木荷、黄檀、湿地松等树种,运用不规则造林配置,保留林地内阔叶乔木树种,对其萌蘖丛做好选育、定株和修枝。苗木规格一级苗以上。常绿阔叶树苗木栽植时摘除90%以上的叶片,不能作截干、截顶。晴天栽植采用磷肥拌泥浆蘸根,栽植时间同上。郁闭度在0.6以上的马尾松林做好间伐抚育改造,伐除幼小马尾松个体,伐除过密处部分中等木,保留阔叶乔木树种,并做好萌蘖丛的选育、定株和修枝,提高阔叶树比重,使林分较稳定。

3.3村南、村西的针叶林阔叶化改造

村南、村西的马尾松林间有零星毛竹分布,加强毛竹肥培管理,刈除杂草灌木、深挖施肥、合理留笋养竹,促进鞭根向延伸,扩大竹林面积,提高竹林生态、 经济 、社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马尾松林郁闭度在0.5以下的林分,伐除幼小马尾松个体,保留阔叶乔木树种,按每隔3 m割出1条1 m宽的栽植带,栽植带与上坡方向垂直。带内按2 m间距开挖造林穴,造林穴规格为40 cm×40 cm×25 cm,捡除穴内石块、草根。选用枫香、木荷、柏木、黄檀、湿地松等树种。苗木规格、常绿阔叶树的叶片摘除、栽植时间、苗木处理等同上。栽植后3年内每年块状割草抚育1次即可成林。郁闭度在0.5以上的马尾松林的间伐抚育改造同上。

3.4村庄内绿化

古民居和20世纪80年代翻新的民居,在门前屋后的空闲地,见缝插针式栽种桂花、日本樱花、含笑、紫玉兰、白玉兰、广玉兰、木槿、紫槐、夹竹桃、红花檵木、栀子花等。保留现有的各种果木、树木。在较具 现代 气息的民居处,于2座民房间的空隙地带,设置微型花坛,宽1.0~1.5 m,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采用红砖垂直构砌花坛。坛内按3~4 m孤植1株桂花或广玉兰,株间按1 m的株距配置日本樱花、夹竹桃、栀子花、红花檵木、木槿等。桂花、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苗高2.0~2.5 m,地径粗4 cm以上,带土球直径35 cm以上。常绿阔叶树栽植时摘除90%以上的叶片,每个小枝条留1~2片叶即可,但不能截干、截顶。其他花灌木带土球或裸根栽植均可。栽植时间同上,栽后浇透1次定根水以利成活。

4 自然 功能展望

从黄岙水库进入田垟村的第一景观是浅水森林,森林秋冬景色鲜明,别具一格。村后的果园、毛竹林,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果累累,冬景苍翠。村南和村西毛竹、马尾松和阔叶树的混交林相,显现苍翠碧绿的森林景观,又有“枫叶红于二月花”的秋色美景。同时,提高森林质量和总蓄积量,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国土生态安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屏障。村内微型花坛和见缝插针式的香花树木,使整个村庄处于鲜花丛中。村庄四周山体、水库滩地绿化美化及村内美化不占用农耕地(沟谷地带),让丘陵山区的村庄掩映在环境优美的绿树红花中,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家园。

5结语

丘陵山区森林村庄绿化以不占用农耕地为原则,注重山体绿化美化为主体,辅以村庄内绿化。对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选用毛竹、果木进行绿化造林,以实现高效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在绿化美化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山、水、植被资源,通过改造、修复,使之处于森林环抱中。鉴于山区农耕地紧缺的实际情况,沟谷地带的机耕路不进行绿化,以免树荫影响农田的粮食产量,使农民在坡耕地退耕还林后有一定的基本粮食保障。设计采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尊重自然、地域性、补偿性,考虑到 农村 的实际情况,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方便农业生产为前提,以示人文关怀。浅水森林景观的设计采用浅水树种,造林苗木不得截顶、截干,浅水树种的树顶只要高出水面就能成活,否则导致造林失败。设计推广全冠栽植,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绿化美化之效。

6 参考 文献

[1] 徐新洲,芦建国.节约型园林景观的营造——马鞍山花果山公园景观规划思考[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2):130-133.

[2] 朱惜晨,蒋春,黄利斌.苏南水网地区自然型村庄绿化模式初探[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1):135-138.

绿树村边合范文5

关键词: 新农村; 村庄绿化; 乡村文化; 设计

中图分类号: C9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206-02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村容整洁”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村屯规划和村容整治两个方面。其中对村庄进行绿化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美化乡村家园和实现“村容整洁”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乡村文明、致富农民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村庄绿化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主题,以绿化、美化和生态安全为切入点,把绿化、美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交通建设、环境改造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产业,努力实现村村绿、村村美、村村富,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着力改善农村整体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创建结构合理、层次丰富、功能完备、生态良好的村庄绿地系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村庄绿化规划的原则

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编制要充分体现群众意愿,从实际出发,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利用各种园林要素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要保护村庄镇绿化景观的完整性和文化特色,体现乡村特点,保护生态环境,做到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2. 整体综合性原则。村庄绿化涉及景观生态学、乡村地理学、乡村社会学、建筑学、农学等方面的知识,把村镇绿化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因地制宜,巧于因借,追求“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工之事”的设计思想,,想方设法要把绿化设计与整个村庄及村庄周边的自然山水环境协调一致,创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

3. 坚持生态优先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以自然和生态为基调,尽可能有效地保护利用自然景观资源(如河流、湖泊、自然植被等),在树种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乡土树种为主,贯彻环保节能的原则,创造良好的生态系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村庄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4. 绿化要结合农业生产,体现经济效益。村庄的园林绿化设计要与农村的生活、生产等实用功能相联系,尽量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等获得经济效益。例如园林水体直接与农耕生产相结合,荒地种植果树林木等。

5. 传承历史文化与融入现代文明有机统一的原则。因为村庄的绿化设计与人们的生活、社会息息相关,会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所以要妥善处理地方历史文化与村镇建设的关系,要体现新农村的特点和文化内涵,重点要表现出新农村新面貌,更多地还要体现地方民众的民俗文化。

三、村庄绿化的规划设计

1. 村庄的公共绿地规划设计。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的绿地。在村庄绿化中,主要是指村庄建成区内为全村居民服务的小公园、小游园绿地、休闲绿地、广场绿地等,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村庄的自然资源景观和文化古迹,考虑民俗文化,形成有特色的休闲空间。广西桂林的恭城县平安乡横山瑶寨在政府的支持下对山、水、田、园、路进行了统一规划和修建,利用宝塔、古戏台、敬老院、广场、石板路、科技文化楼等公益设施和古树名木、自然形成的鱼塘、河流等自然景观,种植果树和绿化苗木,形成了一个民风淳朴、风光优美、柑果飘香公共游憩场所。

2. 村庄的道路绿化设计。村庄道路与城市道路不一样,与公园道路有一点相似,一般只满足村内。

道路绿地的树种配置应以乔灌木和本土树种为主,尽量利用路旁原有植物,乔灌草结合,以求更完美的生态功能。在广西利用杨梅、黄皮果、龙眼、芒果等树形优美的果树作为行道树,既美观又有经济效益,在村镇的绿化中是很好的绿化树种,把果树作为园林绿化树在城市绿化也有了广泛的应用。

3. 村庄的庭院设计。农村庭院的范围主要是指房前、屋后、宅旁的空隙地,通过庭院绿地的绿化美化,可以提高农村庭院环境质量,提升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居民综合生活品位,使多数村民相对稳定于农村庭院中而安居乐业。在庭院绿化设计中,不应过于追求大都市中那种别墅庭院的风格或者将其照抄照搬过来,要因地制宜,尊重地区民居文化,确定的庭院绿化模式要与民居建筑风格协调。庭院绿化的模式按不同的绿化模式分为自然绿化型、园林花卉小品型、经济林果型、铺地型等4种典型的农村庭院绿化模式。自然绿化型是以农村常见的果树,花灌木等为植物素材,参照自然界植物的自然布局形式。园林花卉小品型是以花架、廊、水体、置石等休闲的园林小品,配以园林花卉种植创造出优美的园林庭院。经济林果型在农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庭院绿化形式,一般种植在农村比较常见的果树蔬菜,这种类型的庭院既可以满足绿化美化要求,又可以满足家庭的果实和蔬菜的食用需要,还可以体现农村的乡土特色。硬化铺装型的庭院以铺装为主,适当点缀一些花灌木,特点是干净简洁,易于管理。

4. 村庄周边的绿化设计。村庄周边的绿化一般荒地、荒山、池塘、湖泊、河流、沟渠等绿化,这些绿化应坚持因地制宜和经济适用的原则,宜果则果,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对原有树种尽量保留。广西桂林的阳朔县白沙镇古板村的周边都是荒山,因地制宜,利用其地域和气候的特殊性,种植金桔绿化荒山,使农民致富,成为天下第一桔村。原农业部部长何康视察古板金桔无公害生产基地时,对阳朔金桔大加赞赏,并欣然题词“皆云阳朔山水甲天下,岂知更有金桔誉中华”。广西桂林的恭城西岭乡在村庄周边的荒山上种植桃花,成为了桂林有名的赏桃花景点,为农民致富开创了新路子。

5. 村庄的历史古迹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历史古迹和古树名木是村庄发展的历史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意义、文化科学意义和其他社会影响。在利用历史古迹和古树名木资源时,要按着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对其进行规划设计和保护,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休闲和观光的园林景观,提高村庄的文化内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平岩村平寨屯的“程阳八寨”,是侗族文化集中体现的村寨,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的程阳风雨桥坐落在程阳八寨里。柳州市利用各级资金9000多万元对村寨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事业和村庄治理等四个方面的项目建设进行试点,结合绿化来保护并利用侗族山寨和程阳风雨桥等历史文物,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有桂林平乐榕津的古榕树群,阳朔有名的古榕,桂林海洋乡的银杏,当地政府对这些古树采取各种措施,对其进行绿化保护和开发利用,都成了当地有名的旅游景点。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对新农村绿地建设中,对于具体的各项规划,要结合农村的现实情况,要以“尊重群众意愿”、“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兼顾生态和经济”为原则,对其他各项具体规划,比如绿地分类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等,要以小城镇绿地建设为其参考,将村域范围内的山、水、田、林、路绿化纳入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明白新农村本身的优势和劣势,来制定一套针对性强的新农村绿地系统规划原则,与村庄规划、环境整治、道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等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新农村生活环境整洁、优美、健康、有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大玉等.传统乡土园林研究初探[J].北京:中国园林,2002(5)80-83.

绿树村边合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村屯造林绿化各项工程达标为总体任务,以村屯造林绿化工程达标标准为依据,以各乡(镇)、街条块结合、齐抓共管为保障,以达标夺杯为动力,在全市范围内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村屯绿化活动。

二、工作任务和目标

从2010年到2013年底,全市开展大规模村屯造林绿化活动,计划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万亩(0.5万亩/年)。全市273个行政村分别实施村屯造林绿化工程,其中2010年68个,2011年68个,2012年69个,2013年68个。

要实现村屯农户家庭绿化率达到60%以上,新植树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房屋密集型村屯,平均每户植树不低于30株;房屋疏散型村屯,平均每户植树不低于60株。整个村屯绿化率要达到30%以上,基本实现窗前有花,庭院、路边有树,屯边有绿化林带的目标。

三、具体措施

(一)科学造林,确保成活。各乡(镇)、街和村屯要科学组织村屯造林绿化作业设计,将造林绿化任务落实到村屯地块。要及时选调优质苗木,确保优质苗木进入造林绿化地块。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造林绿化现场提供技术指导,积极采取科学的造林绿化方法,确保造林绿化的成活率。

(二)广筹资金,加大投入。各乡(镇)、街和村屯要加大对造林绿化的投入,做好农村“一事一议”工作为造林绿化筹资;要通过制定鼓励社会化投资造林政策,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投资造林。坚持“谁造谁有”的原则,促进林地资源流转增值,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开原市村屯绿化工作领导小组,以副市长富义泰为组长,以市农发局局长、新农办主任韩树立,副局长、新农办常务副主任董国光为副组长,各乡(镇)、街行政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新农办,负责综合协调与督促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上一篇启迪智慧

下一篇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