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设计范例6篇

教室设计

教室设计范文1

关键词 室内设计 “工作室制” 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018-03

室内设计专业是艺术类高等职业学院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专业组成部分,也是就业前景十分看好的热门专业之一。室内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与艺术设计其它专业的共性,也有其专业的自身特殊性,集中体现在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专业与社会高度联系、实践教学可操作性强等方面。

艺术类高职院校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独立批判和创造精神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注重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促进学生成人、成功和成才。学生职业能力的强化是当前每个专业都面临的问题,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压力。如何让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得到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使其在就业阶段就一定的优势,且能很快融入到毕业后的工作中去,这是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特别是室内设计专业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建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解决上述困惑的绝佳途径。其目的就是以行业需求、职业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需求

1.专业教师来源单一,职业综合能力不强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无论是家装还是工装规模在不断增大,对室内设计人才需求激增,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十分看好,相近专业人才也争抢市场,拓展业务领域,从而极大激活了室内设计人才市场,使得全国艺术类高职院校或其它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类专业发展迅速。室内设计专业成为此类高职院校热门专业之一,这是导致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数量近年增长较多的原因。

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大量此专业新教师的加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众多的原因,专业教师主要来自大学室内设计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这些年轻教师虽然给本专业带来新的清风,注入了新的活力,虽有比较好的设计基础与理论知识,但从学校到学校,对室内设计行业了解甚少,特别是缺少相关企业的实践经验,对室内设计工作流程与工作规范的了解也不是很充分。

2.大班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操作和创新设计能力欠缺

在早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由于具有企业经验又有教学经验的专业带头人相对较少,因而,在教学的方式上以采用较为常见的大班教学方式为主,更多注重理论教学,学生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对与室内专业相适应的专业基础实践重视不够,或是限于条件(校内实训工作室的缺乏及校企合作开展不畅等)而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特别是与专业相适应的且能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性教材较少,缺乏对室内设计行业生产流程与岗位技能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从而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扼制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能熟练的应用AutoCAD、3ds Max、SketchUp、VRay、Photoshop等相应软件以及所学到的其它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完美的制作出设计图、施工图、各种工装或家装室内效果图,对报价、材料等也能有所了解,但总的来说,由于缺乏完善的实践特别是实战环节,造成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极为欠缺,职业素质不强,以致于难以很快融入乃至胜任所从事的岗位,导致学院专业教学和社会需求的不完全一致。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给专业教学带来新的机遇

1.“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方向”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搭建平台

“工作室制”的功能首先意味着一种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有别于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为广泛的实践教学面。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这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 进入工作室实践学习的学生结构要根据课程要求改变而改变。基于“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方向”的专业教学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大专业平台”上建立起与职业岗位群相适应的平台课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小专业方向”建立起具体职业岗位相适应的专业核心课程;由此形成模块化组合式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种教学改革为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非常好地切合了“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方向”的教学改革思路。一年级学生采用“大专业化平台”的教学管理模式,进入工作室进行专业知识基础性学习,指引以后学习的方向;二年级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室内设计制作工作室,以项目实战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创意创新、团队合作和执行能力;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拓展提升能力培养,在项目负责人、工作室导师的带领下进入工程投标的设计和工程项目开工后的整个管理过程,或者直接参与企业的“顶岗实践”,使学生熟悉室内设计从招、投标开始至整个室内装饰工程的所有流程。学生在工作室不但能够掌握专业所需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做好支撑

要将“室内设计工作室”建成“教学中心、科研中心、生产中心、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人文资源和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这样一个团队中能得到多技能、全方位的锻炼,使学生能适应“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这就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师资梯队。

工作室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教学团队具体负责的相对自主的管理方式。工作室高度的学科化与企业化客观上要求教师团队的师资来源于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两个方面,以学科带头人为主。学院由于多年来一直注重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大力推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又具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应用实践突出的名教师、名设计师。他们既是教授又是具有资职的设计师且又是室内设计公司的法人。这些“三位一体”的教师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团队奠定了基础。以这些骨干教师为主,以相应专业的年轻教师为辅,加之聘请的校外设计公司的名设计师,往届在设计公司有所建树的校友组成教学师资团队,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由教师团队共同制定相关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实训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等。教师团队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日常教学组织安排、教学工作和总体规划管理,教学团队具体负责学习任务的分解实施、项目的引进落实、校企互动联系等工作。在负责人带领下不但要出色完成教学、科研、校企相关的任务,而且要对有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以及项目的统筹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服务质量。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引入“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不仅要积极引进室内设计工程项目,而且要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负责。项目负责人和全体教师团队成员以及参与工作室中该项目的全体学生组成了一共同体,将项目充分融入到课程知识体系中,此时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如同师徒之间的关系一样,营造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使得师生之间能够顺利沟通交流。从商讨制定投标方案到各种设计图、大样图、施工图、效果图的制作,再到整个工程报价的详情测算以及竞标成功后的材料采购、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等诸多事宜将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个体融合成一体。学生在“工作室”中对于室内设计工作流程和课程知识体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到了真才实干,增长了知识,积累了设计技术与制作工艺的知识和经验,空间造型能力、设计创意素养等得到了升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强化,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3.艺术设计职教集团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舞台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集中了教学、生产、实训等多重功能,学生的专业课程将在工作室里完成。“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校企合作”变得不可替代。校外企业既是教学与实践的场所,又是学校对外联系的窗口,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

产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各类职教集团的成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这种“强强联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更是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首先,艺术设计职教集团中,紧密聚集了一大批省内有名的艺术设计院校、著名的行业企业、设计院、设计公司、设计工作室。校与校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企业与学院的紧密结合,为室内设计“工作室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这些单位中较多的名师、名设计师乃至设计大师,他们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具有精深的艺术设计造诣。这些名师、名设计师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团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源,作为工作室中教师团队中的第一梯队,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保障。同时使得专业教师团队的质量有了新的提升。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在于,集团中的一些著名企业更是为“校企合作”大开了绿灯。作为培养技能型、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训室、实训基地,那么,再好的设想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工学交替”“顶岗实践”“项目合作”“产学研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等校企合作的方式,都为室内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了多样性的教学实训方式。这些多样性实训模式的开展始终无法离开企业的支持。学院可以利用与企业共建的实践基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企业也可以从实训学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集团中的企业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架起了桥梁,设计公司接纳和安排学生进入公司实习,使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与行业需求做到了紧密结合。学生在工作室后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熟悉企业工作程序及生产、操作流程,亲自动手参与室内设计与组织管理的全过程,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才能得到了发挥,其室内设计、室内外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概预算工程的各种能力在企业这个大舞台上得到施展,实现了学校教学和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发展、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

教室设计范文2

关键词:室内设计 认知力 创造力 实践力

现代室内设计是环境艺术专业一个重要方向,现代室内设计是一门包含建筑学、材料学、美学、人体工程学、物理学、心理学及宗教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也广泛涉及现代家具、照明、绿化、装饰材料与工艺,以及材料的质地和性能等领域。现代室内设计课程建立于一个复杂而细密的知识体系之上,现代室内设计教学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设计应用技能。现代室内设计的一个显着特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室内空间机能的改变将相应调节,这也使现代室内设计变得特别重要和敏锐。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突出专业特色,如何使学生有效地运用和紧跟时代步伐才是关键。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力与素质结构产生了新的需求,对现代室内设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现代室内设计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1.相关理论知识及理念认知力。进入21世纪,室内设计专业已经成长并逐渐成为独立的专业,也成为日新月异的行业,它顺应着社会的需求而变化,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中国的室内设计近20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小,与世界同步指日可待。针对中国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缺乏应有的艺术修养、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及存在一些抄袭、盲目追求奢华的现状,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把握现实生活的状态加以正确地分析、理解人类自身的需求,最终形成自己明确的设计理念,把握住时代的特点,设计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神韵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崭新的作品。正如只有理解了中国哲学思想对待天、地、人的关系,才能理解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的精髓。教师在相应的课程中应融入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把课堂内容放在室内设计传统经典案例中,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过程中能更好地把握室内设计传统与现论知识。有了这些生动的了解和学习,辅之基础理论,学生的基本功可以得到顺利延伸,为下一步设计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关起门来做设计使创作的室内设计作品缺乏深度、广度,没有内涵、外延。学术交流有助于理念的更新,各种交流活动也可以很好地共同促进学生认知的不断发展。

2.独具慧眼的创造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智力活动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摆脱了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鼓励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室内设计不仅要考虑室内空间立体六个体面的问题,还要广泛运用各专业的知识,综合进行空间环境的复合设计。在设计手法上合理利用二维与三维,甚至矛盾的空间关系、色彩对比与变化等原理并采用物质手段,按设计构思要求,将空间层次重新规划,使之在空间上有所拓展与延伸,同时通过各种物质构件的巧妙组织,增加功能、用途,设计出符合预期的装饰效果和空间气氛。现代室内设计是艺术与技术完美的结晶,需要设计师具有较强的综合设计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创造力是当今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基础要求,真正的创造活动总是给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对于以创新思维为核心能力的设计人才来说,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苹果公司的CEO乔布斯眼中的世界与我们看到的并没有不同,但他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却大不一样。乔布斯是一个典型的离经叛道者,他经常大胆探寻、颠覆传统观念,乔布斯的创造力带给大家一个又一个全新的数码时代,使人类见证了奇迹。创造力是一种内在素质,它的培养要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持续教育,在短期内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不现实。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虽非一朝一夕,但对室内设计的教学来说,应重传统美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理解室内设计,以人为本,不沉迷于纯形式的拼凑,同时还应考虑技术和经济等因素。在具体的设计课题中,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而不是告诉学生该如何做。

3.有开拓精神的实践力。室内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如何“做”好是教学的关键,也就是,如何让学生把设计图纸科学地应用到实际施工中去,这也是室内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室内设计教学中必须完善的一项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有些学校只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进入既定模式,忽视实践环节,同时高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又较偏向于美术教学模式,使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及时培养和充分发挥,从而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现代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应和单一的美术课堂教学有一定区别,但现在很多院校还是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走出去引导学生在设计、预算、施工等各阶段进行实地实践学习,使多数学生都禁锢在基础理论上,一旦他们遇到实际问题首先会一筹莫展,最后发展为只能好高骛远、纸上谈兵。笔者以为,在以国内外行业标准和社会实际需求基础上完善室内设计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在专业大纲的制定上增加学生实践环节,由教师带领进入实训基地,认真了解室内设计的每一环节。其次,扩展建筑、装饰材料课程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入市场,了解市场装饰材料特点和行业变化等趋势。再次,在实践课内容中让学生实地观摩一些名家的优秀室内设计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最后,在实训课内容中安排学生进入相应实训基地或对口专业公司,实地考察、认真了解学习从设计到预算,以及施工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

4.技巧全面的表现力。现代室内设计市场中,手绘呈现衰微的趋势,计算机绘图渐趋流行。但就设计师这个特殊的群体而言,手绘还是相当重要的,手绘能直接表现设计师的基本理念,反映设计师的直观感受。室内设计手绘表现是设计师用以表达设计意图、传递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段,在室内设计过程中,手绘既是专业设计语言,又是设计的信息组成部分,是从概念到效果的设计构思与设计实践的升华;同时,室内设计手绘是一种基本技能,可以带给设计师更多交流上的便利,通过手绘的快捷性、自由性及随意性可将空间的架构、装饰质感和设计理念最直观地传递给受众。在手绘教学中,应涵括更多的思考性、结构性和功能性语言特征。教学中,对传统手绘的提倡除了锻炼和提高空间造型能力与积累相关素材之外,还能够增强对造型艺术的敏感度和对艺术审美的提高,并能让设计思想更加活跃,最重要的是能通过手绘表现提高艺术设计修养,而室内设计中的数字化表现技术不仅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也给现代室内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工作媒介。数字化表现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了全新研究平台和无限的发展空间,设计师可以运用数字平台探讨数字化草图的手段和方法等问题。除此之外,在和业主沟通的过程中,运用数字化设计所提供的快捷绘图操作,给设计师与业主带来了方便,既缩短了设计制作的时间,又节省了人力物力。所以,在教学时也应着重提高学生制作数字化效果图的技能。数字化表现技术的成熟和在室内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为设计和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工具。

5.应对自如的沟通能力。沟通贯穿于室内设计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在施工期,更显示出沟通的重要性。客户在选择材料、确定预算、看见实物等各个阶段都可能提出质疑。当然,沟通的顺利与否还和客户的重视程度有关,对于自己空间的归属感,总是在装修过程中集中爆发,各种各样的想法与憧憬便是其表现。实践证明,室内设计要比结构设计、建筑设计费心得多,也要求有更强的沟通力。美国前室内设计师协会主席亚当(G.Adam)指出“室内设计涉及的工作比单纯的装饰广泛得多,他们关心的范围已扩展到生活的每一方面”。建筑大师普拉特纳(W.Platner)也认为室内设计“比设计包容这些内部空间的建筑物要困难得多”。

随着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学校越来越难以一次性地为学生预设或预先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所有难题。为了尽可能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教室内进行空间模拟,假定人物角色,如客户、销售商、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等。通过创造设计管理活动,引导学生对室内设计的空间感觉、方案表现、信息交流、陈设布置、材料选择、预想效果等进行模拟感受,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设计中,让他们知道作为一名成功设计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社会阅历,在和客户接触的时候,能通过自身语言和图示快速取得客户的信任,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让设计更快乐。

教室设计范文3

1.基础理论知识室内设计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如果没有美学、建筑设计、人体工程学、材料应用等相关专业的扎实基础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各高校的室内设计基础知识内容的教学一般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因此,一般高校都做得相当不错,这也成为高校毕业生优势所在。

2.创新能力设计的生存价值在于创新,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仅凭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较强的创新设计能力。在高校室内设计教育中,仍然采用创新设计课程的方式来进行创新方法的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加强课程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创新设计方法、储备优秀设计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设计的实训真正实现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3.实践技能实践技能是指将设计思想转化为设计作品的能力,主要包括设计表现技能与设计实现技能。设计表现技能是指设计师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由于计算机设计具有制图速度快、效果图更真实的优势,因此,已经成为室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要求。由于设计的实现需要利用装饰材料通过相应的施工工艺体现出来,实践技能的提高必须通过实训教学来实现,而目前高校的室内设计教学在这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因此,各高校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

二、构建室内设计专业的实践型课程体系

构建何种课程体系取决于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随着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点就落在了构建实践型课程体系上。

1.实践型课程体系的教育新观念

(1)时效性。室内设计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因此,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十分重要,必须是在对职业需求进行分析之后,所确定的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只有课程体系具有时效性才能保证培养的室内设计人才具有社会适应性。

(2)整体性。由于室内设计包含许多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课程之间不是孤立关系,而是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关联性,课程与课程互相渗透、互为支撑。因此,实践型课程体系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思想,课程体系要以职业需求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补充和整合。

(3)应用性。实践型课程体系的重心是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同于传统课程体系只着眼于知识的储备与系统化,轻视实际应用,实践型课程体系的重心在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主动性。室内设计专业实践型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为手段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5)开放性。室内设计专业在课程内容上必须以开放的姿态紧跟设计前沿的发展,并以此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必要的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生产经验和工程案例。

2.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

(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实现课程体系设置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的选择都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室内设计专业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实现,需要课程标准以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学生能力为依据,对课程实施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改革。使新的课程标准更符合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为实现实践型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2)课程环境。课程环境是课程实施的必要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质量。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实现需要大量应用性课程资源的支撑,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校内外实训环境,只有在真实环境下参与实训操作,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学团队。从课程的开发到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践型课程体系实施的必要保证。高校首先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请行业的相关专家和优秀设计师走进校园和课堂,以授课、座谈、讲演等多种形式与学校师生进行进行交流,以作为专任教师教学的必要补充。

三、多维视野下室内设计教学内容改革

1.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艺术渗透室内设计与艺术特别是美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设计美学的追求越来越强,这一转变使室内艺术设计逐步回归其艺术范畴。因此,我们在室内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上也应该适应这一变化,要注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室内设计与科学技术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装饰的一个分支不仅需要绘图能力和设计表达,同时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工程性质,因此在施工中还需要应用相当数量的科学技术知识。但是由于室内设计专业都设在艺术学院或美术学院,教学中科学技术知识的比重严重偏低,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专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进行室内设计材料与施工部分课程的内容改革。

3.加强室内设计教学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既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形式,也必将给室内设计带来重大变革。室内设计已经从手绘发展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已经成为室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要求。目前,各高校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硬件上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软硬件投入,进一步加大相关内容的教学。

4.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淳朴生活的艺术体现,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审美表达,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使许多优秀的传统艺术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精神内涵。从艺术表达思想的角度来看,民间艺术与室内设计有着许多共性,所以,传统文化不仅是室内设计的不竭源泉,而且是改变我国目前室内设计西方化倾向的重要工具。因此,在该专业的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艺术的相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四、室内设计教学方法改进的几个着眼点

1.创设多元化教学环境随着现代科技和传媒技术的发展,教学环境多元化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利用网络平台辅助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无疑是教学环境多元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有个别大学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的建设试点,网站上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可供师生使用,使师生交流和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在课余的任何时间都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同时可以考虑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下设置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资源下载、作业提交、讨论社区等服务功能。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优点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挑选一些类似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解答,进而引导学生领会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室内设计专业这一侧重能力培养的应用型课程来说,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就显得更为适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做到“引而不发”,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的设计知识来解决实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3.加大实训力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重要的教学原则,因为,任何先进的理论和技术都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反过来,学习这些理论和技术也离不开在实际情景中的应用,任何脱离实际的理论学习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在保证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加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实训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正是实训教学乃至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五、结语

教室设计范文4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思考;设计表达

近年来,我们为了专业发展,根据行业企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市场需要有特色、有创新力、技能型的设计人才,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要求,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就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推动我们去寻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没有兴趣事情是做不好的。我们学生在进大学前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不一定喜欢,在进入大学后,可以更换专业,别的专业的也可以进入室内专业。大学要怎样激发他们的兴趣呢?可以设置许多阶段性目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开始的任务比较简单,很容易实现,让学生有收获感和成就感,这样能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会觉得学起来没那么吃力,自然会越来越有兴趣。使用PK制,经过一个阶段课后,全班或分组进行PK,既能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也能通过优秀的同学感染和带动其他同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就是利用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不断让学生有成就感,可以搞各种比赛,以小组为单位、以班级为单位等等,把他们的作品在班里或系里,甚至在全校展出,学生会很有荣誉感和成就感,会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二、打好基础

室内设计是跨学科专业,必须了解更多其他学科知识,比如各种材料、施工工艺、建筑结构、水电、暖气、通风、采光等技术性问题。

(一)艺术基础。室内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涉及美术方面、审美方面,造型基础等,要训练造型能力,学习美学法则,培养色彩感觉和设计表达能力。这些都是设计课的基础课程,立体构成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空间感受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多维的思维方式。立体构成让学生有更多的视觉体验,甚至是触觉和心理的体验。我们通过手绘平面方案图解决功能分区和布局问题。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美术基础后,对线条的把握、比例尺度、色彩表现等都能很好把握。手绘课题设计,能快速的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想法,便于跟客户交流,体现设计师的专业素养,通过这些训练培养学生的手绘能力和沟通的能力,并且掌握设计制图规范。每个学期都安排有手绘课程,第一学期主要是手绘平面方案图,第二学期是单体的家具等训练,第三学期是手绘线稿图,第四学期是手绘效果图。整个过程是从平面到空间,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软件基础。在设计审美、设计思维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掌握常用的设计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虽然是一种工具和手段,但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它、用好它,才能把我们的设计思想更好地表现出来。最主要的几个设计软件,如设计图纸CAD、效果图制作的3DMAX、PHOTOSHOP等。电脑课程要学生多练,熟能生巧,要让学生毕业后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有专门的计算机实训中心,以供教学和学生训练。

(三)技术基础。室内设计还涉及很多工种的技术要求,比如建筑学初步,还有在室内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包括地面工程、木工工程、墙面装饰工程、油漆工程、吊顶工程、电路工程、卫浴工程、管路工程、厨房工程、铝合金工艺等。

三、强调理念

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理念,我们来做逐一分析:

(一)以人为本。室内设计是为人而设计,为人服务的,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要解决环境问题,人与环境的关系,还要考虑功能、经济、美观、氛围等要求。要以人为本作,需要设计者细致入微、设身处地地为人们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

(二)整体意识。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考虑的不仅仅是室内,周边的环境、建筑结构与室内的整体协调,我们在立意、构思的时候都要考虑,统一协调,才能使室内风格和环境氛围协调。室内所有内含物的整体协调,设计墙面的时候,要考虑地面,还要考虑顶面,室内空间的每一个细节部位,都要考虑到。

(三)环保意识。在现今社会,资源匮乏,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全社会都在呼吁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作为环境改造者,更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分析健康室内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室内装饰工程污染源及危害,从材料、工艺、设计方面防止和减少室内装饰工程对环境的污染,一定要把环保理念融入进来,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要落实室内环境的检测和治理工作,若室内空气检测出现超标,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治理产品和合理的治理方法,要做到安全、有效、经济。

(四)创新思维。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注重能力培养,以行动为导向,先是欣赏和借鉴优秀作品,具备基本能力后,适应岗位,然后要有长足的发展主要还取决于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对室内设计教学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现在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信息量大,思维潜能是巨大的,在设计课题训练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大胆创新,老师是教学组织者和思维激发者,而不是权威的角色,对于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推进。创造性思维必须要经过培养和训练,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善于探索,勇于实践,才能获得更多的灵感,实现思维的飞跃。

四、设计表达

设计的创意构思很重要,设计表现手法或手段也很重要。有了好的想法,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来,所以要先构思,意在笔先就是指这个意思,通过深思熟虑后,创意、想法基本成熟再动笔,这样就很快能把想法变为现实,立意是设计的“灵魂”,所以构思显得尤为重要。好的设计创意不是凭空得来的,前期周密的构思,后期慢慢修改、完善,形成完整的方案。手绘效果图和电脑效果图都是很常见的表现形式,能有力地表现出设计的构思和意图。

五、现场教学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的一项有力措施就是现场实践教学,为社会培养艺术与技术兼备的实用设计人才。

(一)装饰材料。室内设计不仅仅是做方案、做设计,必须要了解材料,了解价格,掌握市场动态。设计离不开材料,然而现代社会和技术不断发展,材料也在不断更新,为了更好的适应装饰行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搜集装饰材料市场的第一手材料,亲自掌握装饰材料的性能、质地、强度、尺寸、价格、环保性等要素。

(二)装饰构造与施工。室内设计的内容包括前期的资料信息收集了解,从方案到施工,从平面到空间,从装饰到陈设,在这些环节都会接触到不同专业的内容,这些内容通过在现场实践教学提出来,才不会那么抽象,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才是最实际、最具体、最生动的。学生到施工现场会很感兴趣,会很激动,提出的问题也更多。现场实践教学最能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过程和方法。所以我们要经常带学生到现场参观、考察,了解各种施工工艺。

六、结语

室内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对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要求非常高,注重思维、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注重表达交流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在专业教育的发展中,我们还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改革培养计划、教学内容与模式,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李旭.创新教学模式初探[J].辽宁: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6):108-109.

教室设计范文5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生刚接触AutoCAD时,由于难以迅速了解各种命令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技巧,在绘图的过程中比较机械、简单,绘制复杂的施工图时会比较吃力,而且绘图过程中基本只会使用最基本的工具。

2.缺少实践环节

随着CAD软件的广泛使用,软件自身的功能和绘图技巧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由于高职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么专业的绘图软件,一些学生熟悉和掌握软件的各种新功能的主动性比较差,以至于职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3.教学模式单一

职业教育阶段的CAD教学,一般参照选定的教材章节要求,从基础知识入手,先讲述理论后动手操作,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而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命令工具和学生上机操作实践相结合。这往往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学习兴趣不高,不会使用其中的基本工具,不会绘制复杂的施工图,创意设计更无从谈起。

二、改革策略

1.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

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上接装饰设计制图与识图,下接多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对于室内设计方向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装饰设计制图与识图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其对CAD软件就很难运用自如。所以,对于CAD课程的安排必须要有针对性,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在CAD课程之前,教育者需要设置装饰设计制图和其他基础课程,使学生通过对制图和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室内设计原理、设计概论等)的学习,对室内制图和所学的专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在室内制图教学环节更为重要,教师可沿用以往的手工制图进行课程实训,为学生下一步学习CAD软件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2.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对于新事物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采用阶梯式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CAD教学中,基本模式是根据软件的学习步骤展开,也就是首先介绍软件的使用功能,逐一讲解工具命令,同时用简单的施工图实例辅助讲解。这种讲授方式的重点在工具命令的使用方法上,缺乏高职教育的实践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重新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按照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设计了阶梯式教学模块,将CAD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分成初级应用、提高应用和综合运用三大模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初级应用模块、提高应用模块、综合应用模块全面覆盖了基本操作命令、简单项目实例演示、操作综合项目实例演示与操作工具命令、理论知识,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其次,针对室内设计行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设计教学项目。在三大模块的基础上,以什么样的形式组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室内设计的专业课程具有理论知识相互交叉、实践环节相互渗透的特点。如装饰材料是装饰施工、装饰构造、专题设计的基础,装饰材料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而CAD则贯穿于多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再次,采用真题假做的方式深化工具的运用。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在课程开始之初,先讲解基础理论和各个工具如何使用并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内容上,理论和实际联系不够。为了改变这种模式,教师在教学中选用企业已经施工完成或者正在施工的真实案例,将各个命令工具串联起来使用,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配合施工过程中的照片,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项目教学模块的教学组织。教学中模拟设计公司的工作流程,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以设计某一家居空间为具体目标,从谈单、量房、设计、预算等分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试行项目带动式教学法,即把企业真实案例融入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对室内设计师所需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职业能力作为授课体系的依据,形成课程模块。同时,根据课程模块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项目,以项目驱动教学,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提高。具体实施步骤为:第一,理论教学与演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企业的真实案例进行CAD软件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获取相关的知识点和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明确课程中需要掌握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让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动手操作。教师讲解、示范完毕后,学生动手操作,在已经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单独完成一个项目的施工图绘制。学生在绘图过程中,对室内设计的施工工艺、所选材料的性能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有目的地强化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职业能力,为就业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三,模拟仿真。教师在学生完成了前面两个步骤的基础上,安排一个仿真的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教室设计范文6

“工作室制”教育模式即以实践为导向,以校园实训基地为教学平台,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核心,对其室内设计专业技能进行培养,体现出较强的应用性。“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的整体,通过与外部环境进行协调实现教学内容与环境的融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完整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及方法以及所需的教学硬件条件与环境。“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主体性地位得到突出,通过创设真实的职场环境,使得学生的设计作品能够得到检验,根据市场反馈信息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1]。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工作室制”通过将教学任务与设计生产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设计实践中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工作室制”在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以专任教师的特长领域为依据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建立以项目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工作室。

二、“工作室制”教育模式的重要作用

(一)优化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结构

“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最显著的特征即强调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各种实践项目塑造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专业知识的认识,并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与职业技能水平。其“项目化教学”理念通过将教学目标与内容分配成以实践为导向的项目,促使学生提高参与积极性。通过将实践内容的重要性突出并将其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使得课程理论结构得到优化,教学理念得到更新,在设计实践主导的教学内容下构建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2]。

(二)促进理论知识教育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统一协调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当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发展趋势之一。该教学模式中主要包括现场教学、案例讨论以及项目教学等方法,通过将专业与企业结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优秀设计人才的需求,同时促进了专业本身的发展。

三、“工作室制”教育模式的优化对策

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设计项目实践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够塑造自身的艺术修养,激发设计灵感。下面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优化对策进行简要分析,以期最大程度发挥出其积极作用。其一,营造职场氛围、配备完善的实训工作室。“工作室制”教育模式的应用首先需要相应的工作室容量以及实训设备等硬件设施进行支持。然而当前部分高校中在实施“工作室制”时相关条件还不足,使得教学需求未被完全满足,“工作室制”的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校方应加大投资力度,以实际教学需求为依据建立工作室、校园实训基地,并且加强对企业合作的力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场氛围,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其二,加强学生管理、保证“工作室制”作用的发挥。保证“工作室制”教育模式正常运作,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合理科学地安排学生的课时量以及实践项目的进行。在组织项目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好设备、硬件检查等辅助工作,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此外,在实践过程中应将校外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为学生尽可能提供实践机会,还应注意安排好学生专业知识学习、项目实践设计等各学习环节的衔接。其三,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评价考核体系的完善不仅应体现在内容上,还应体现在评价主体上。应从多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考核[3]。改变传统的单纯由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让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以保证考核结果的有效性、科学性以及全面性。同时还应注意从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动态化、全过程地跟踪学生的发展情况,促使“工作室制”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其四,调整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由于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同时课程种类较多,因此大多数教师都采用阶段性教学的模式,每门专业课程都是阶段性地开课,导致学生全面地把握教学内容。因此,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应对这一问题进行弥补,通过开设综合性课程,以实践项目的方式呈现出来,将多门联系紧密的课程融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更完成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上一篇自信的作文

下一篇秋思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