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计划格式范例6篇

进度计划格式

进度计划格式范文1

进度计划的格式在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规定。FIDIC合同条款第14条“进度计划”里虽有四款内容,但也都未具体说明递交进度计划格式方面的要求,第14.1款只是要求承包商在收到中标函后若干天(国际工程合同一般规定为28天)内,按工程师合理说明的格式及深度要求递交一份进度计划,以获取工程师的同意。为此,承包商还是无法知道具体要递交哪一种格式的计划,因为该格式要求取决于工程师的个人情况,因人而异。有人习惯于传统的、简单直观的格式,也有人更喜欢复杂的、有数据图表处理功能的计划软件生成的格式。于是这里又引出了三个具体的问题:

首先,如果在签约后一段时期内,业主还没来得及指定工程师,如埃塞某公路修复工程,项目开工较长时间后,业主还没指定工程师,而是安排了一个临时工程师,合同条款里没有这一方,更没有相应的责任和权利规定,特别是该工程师就是业主的高级职员,这显然有失其公正性和独立性。此时,该进度计划的格式要求和递交时间等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其次,虽然第14.1款指明了“工程师应合理说明”的格式,但并没规定在多少天内说明该格式,承包商只能推测最迟在开工令签发后28天之内。如果承包商递交的格式不能让工程师满意,也没有相应的条款来规定工程师如何要求承包商修改其格式,更没有规定承包商可以修改几次。第14.2款对修改计划有规定,但这里不是对格式问题进行修改,而是要求进度计划能够正确反映施工进度。为此,承包商只能推测,这里的计划修改应该包含格式的修改。

第三,如果工程师以后要求的格式与当初承包商随投标文件递交的格式不一样,应该如何处理?例如,投标时承包商递交了简捷的甘特图计划表,而后来工程师要求承包商提交用P3软件编制的进度计划。因为通常情况下,中标后修改的进度计划是在投标时递交的进度计划基础上修改出来的。

所以,承包商只能从投标文件或技术规范要求里推断出工程师可能对计划格式的要求,并有权以合理的费用和格式编制该计划,若工程师对该格式有某些特别要求从而导致承包商的费用增加,则承包商有权要求追加合同价格。

二、计划的递交、修改与同意

如果承包商没有按时提交进度计划怎么办?本款规定了承包商在收到开工通知后28天内将提交进度计划,但并没有进一步规定如果承包商未能在28天内递交进度计划该怎么处理。而且,若承包商没能按该款要求递交进度计划,FIDIC合同本身并不认为这就构成了承包商违约,原因是业主很难证明由于承包商没能按时提交进度计划而造成其重大损失。由此看来,承包商延误递交进度计划,似乎对业主影响不会太大,业主也较难提出由此招致损失的索赔证据。

第14.1款说明了承包商在某规定的时间内向工程师递交进度计划以取得其同意,但没有说明工程师收到该计划(虽已按其要求的格式和深度编制)后多少天内给予同意,本条款或其他条款更没规定如果工程师不表态(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将会发生什么结果。特别是如果该工程已经开工,将会出现不同的结局。例如,该计划就某些施工项目需要得到工程师特别同意前,承包商是否需要与工程师协商暂停施工? 或者承包商是否可以通知工程师该工程可能因此而被延误或扰?

此外,如果工程师对修改后的进度计划仍然感到不满意,又会有什么后果呢?FIDIC条款没有规定(14.2款指的是施工过程中的修改),但可以推断,承包商应继续修改,再递交,直到工程师满意为止,而此时现场施工既不能停工,也不能放慢。对照图纸的审批程序,我们可以发现,合同条款没有规定工程师收到承包商递交的进度计划后,是以怎样的方式表示同意的。当然,承包商可以借助于FIDIC第1.5款向工程师索要书面批复,但工程师也会利用该款进行反驳:第1.5款要求“批准、同意将为书面的”,但并没说“必须是书面的”。值得注意的是,本款规定工程师对进度计划批复用的是“同意”而不是“批准”。埃塞俄比亚某公路修复工程项目便是一例,承包商递交进度计划后,工程师却没什么“动静”,工程倒是一直在进行。无论是第14.1款,还是14.2款,都没有规定一旦承包商递交了进度计划(或修改后的进度计划)后,如果工程师没有批复,承包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同样,如果承包商方面不愿做进一步的修改,合同也没有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当然,承包商如果未能或延误递交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则会在工期延误索赔上使自己处于不利的位置,因为该延误是由干扰事件引起的还是由于自己投入不足引起的,必须要有参照才能确定。同样,承包商还将为此失去运用下列合同条款的依据,而且难以维护自身利益,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第6.4款:工程师出图延误而不能满足承包商的施工进度安排;

第12.2款:外界障碍或条件干扰按原进度计划施工;

第20.4(g):咨询工程师设计不当造成的风险损失;

第27.1款:施工现场发现化石或类似事件对进度的干扰;

第31.2款:其他承包商的干扰;

第36.5款:测试的影响;

第40.2款:合同中途停工的影响;

第40.3款:业主征地延误造成进度落后;

第45款:变更令的影响;

第46款:进度计划将有助于发生索赔后的时间评估;

第59款:指定分包商的工期延误。

此外,合同条件没有设立对承包商不提交修正进度计划进行强制措施的条款。所以,如果承包商不愿意修改,或递交间隔时间过长怎么办?如埃塞某公路项目工程,工程师几乎每个月催承包商递交修改的进度计划,但承包商就是不予理睬。对此,小浪底工程合同的解决办法值得考虑:在合同第60款里增加一条:大意是进度计划递交(或修改递交)并得到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得到支付。

根据FIDIC合同第14.2款和/或一些特别应用条款规定,承包商应定期(每月或每季)向工程师提交一份适时修正的进度计划。工程师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展情况,要求承包商适时提交反映实际进度的计划,以便工程师及时掌握承包商投入的资源。因此,适时修正的施工进展是工程师实施进度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工程师分析进度拖延、分清施工延期责任、确定延期或赶工费用的基础。

三、进度计划与合同的关系

进度计划是否是合同文件的一部分?答案是不确定的,一般国际工程合同文件中,进度计划不作为其组成部分,但也有例外,这是因为:

第一,尽管在合同中明文规定承包商应呈交进度计划并获得咨询工程师的同意,但这些资料通常不属于合同文件。因为进度计划是双方签订合同之后才由承包商正式编制、提交给工程师,虽然经过了工程师同意,但它只是承包商据此实施工程的一个程序性文件,并没有改变业主、承包商双方在合同中的任何义务,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时间参照系,业主和承包商都不受其制约。其中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并不是在合同签订后所递交的文件就不构成合同文件,如补遗、承包商负责设计的图纸等就属于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其次,该进度计划交给工程师并让其同意,而不是让其批准。众所周知,国际合同管理中,经常遇到来自业主、工程师或银行方面意义相近的批复――批准,同意,不反对――但其中的区别还是有的,批准比较正规、严格,一旦文件被批准,就不会轻易改变。如果要改变,也得履行正规手续,稍有不慎,便会招致工期的延长和/或费用增加的索赔。而同意的语气份量就要轻微一些,履行方式也简单一些,甚至点头即可,无需书面内容。不反对就更弱一些,其态度处于灰色地带,这就给对方留够了充分“再反对”的余地。所以,本款对进度计划的批复是“同意”而不是“批准”,其目的也在于此,工程师可随时或定期让承包商修改、再递交。再者,无论工程师的回复是批准还是同意,都不会减轻承包商的合同责任。其实,在许多情况下,工程师给出同意后,就穷于应付其他事务,而往往忘记了自己还有拒绝的机会。所以,有经验的承包商往往会充分利用这一点。

第二,在国际工程承包过程中,合同文件对承包商的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并无具体要求。因此,在国际承包合同实施过程中,工程师会设法不使自己卷入今后有可能产生的争议之中。为此,在合同条款起草中,给予了工程师某些否定的权利,但从不要求工程师告诉承包商如何施工。FIDIC合同条款的总原则是承包商应该按期完工(包括中间节点工期),但如何达到目标或采取什么手段则应由其自主做出切合实际的、比较经济的施工组织安排。咨询工程师代表业主监督工程进度,但无权改变或干预承包商安全、均衡和准时地完成合同义务。

第三,假如承包商的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组成了合同的一部分,那以后如果承包商掌握并准备采用更好的办法时,工程师无论同意与否都会被卷入合同问题。为此,国际合同文件组成中一般不包含承包商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

第四,在FIDIC合同协议格式第2节所列合同文件的清单中也没有进度计划的位置。

第五,根据FIDIC合同条款第51.1款规定,工程师有权指令改变工程任何部位的任何规定的施工顺序或时间,如果进度计划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承包商自然被赋予了索赔的权利。

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案例得到反证:

案例一:在承包商递交的计划中,其完工日期比原合同文件提前。而实际情况是,承包商完工时间比计划完工时间晚,但又比原合同文件规定的时间提前。那么这时业主会不会要求承包商支付误期赔偿金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原工期是合同的一部分,是被业主接受的。而之后递交的计划工期只是被工程师同意而已,而这种同意的前提是原合同的存在。因此,该计划没有法定合同作用,因为它不是合同的一部分。

案例二:某合同原定工期29个月,并规定进度计划为合同组成部分。承包商签约后,递交了计划,并标明在25个月内完工。实施中,发生争端,承包商认为该进度计划根据第14款不是合同的一部分,承包商仍可在29个月内完工而不受25个月计划的限制。

仲裁判定:进度计划是合同的一部分,因为签约时有此附加条件;承包商应在25个月内完工;业主没有提供资源及财务帮助以保证承包商在25个月内完工的合同义务,计划在25个月内完工只是承包商的一厢情愿。提前完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其自身利益,如减少支出和节省管理费。该案例的教训是:承包商提出缩短工期的计划只是给自己增加了义务,但没有明确权利,造成被动。如果想提前完工,应将业主为确保提前完工的相关义务也写入合同。

承包商在签约时也不能接受将进度计划强行列入合同文件。

案例三:某业主在标书中强制承包商必须满足标书规定的施工方法,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时附进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说明,在签约时特别说明后,又将此进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说明列入合同中。承包商签约后,在施工中发现按标书所附的施工方法和时间根本无法施工,提出要按第51.1款由工程师发出变更令后改按可行的施工方法继续施工。

仲裁判定:由于签约时已做特别说明并列入合同,这个进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说明便构成合同的一部分。因此,根据FIDIC第13.1款,只要法律和实际上可行,承包商就有义务按该计划的进度安排施工。

侥幸的是,经证实标书中原规定的施工方法确实不可行。因此,新的可行的施工方法改变了这类工作的性质,承包商得到变更令并为此获得补偿。所以,对业主来说,强制把进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说明列入合同文件也不见得是件好事。但也有相反的情况,请见下面案例。

案例四: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某标段国际联营体承包商自递交了目标进度计划以后,由于一直不服工程师对厂房顶拱增加锚索变更对工期影响的评估,到1999年10月工程完工时,一共递交了12份正式的修改施工进度计划,其中1997年至1998年期间有近八个月未按合同提交修改施工进度计划。工程师迫不得已按合同向承包商现场经理发出警告,承包商才勉强向工程师提交了一份不满足中间完工日期的修正进度计划。由于合同的通用和特别条件还没有对承包商不提交修正进度计划进行强制措施的条款,使得工程师在分析承包商的索赔处理中显得被动。小浪底工程实践进一步表明,如何确保进度计划在工程师的控制之中,对业主来说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但承包商还是不能接受把计划列入合同文件里。

如果承包商在施工中只是不能按原进度计划完成某些单项工序时,尽管咨询工程师可以根据第63.1款提出警告,但这本身不构成承包商的违约。承包商有权根据第8.1和8.2款合理支配实施工程所需资源及施工方法,只要能保证最终的工期即可。但是,对于分步竣工的项目,如果中间几项有延误,但最终却能够按时完工。按照美国的法律,部分工程的按时竣工对协调整个工程的进度十分重要,所以仍然要扣除违约金。所以,承包商应修改该条款,使其按照最后竣工日期计算,这样可以给承包商赶工的机会。但对于大型水利电力工程项目,有些中间节点工期却是至关重要,承包商必须按期达到每个中间节点目标。比如,非关键线路上的浮动时间,在单一承包商施工项目上比较好处理,但在多家承包商同时施工并有穿插作业的工程项目上,浮动时间归属问题往往会引起争议。请看下面例子:

案例六:1999年初,正当业主考虑如何按期实现第一台机组发电时,III标承包商突然来函说由于5号/6号尾水洞、尾水管洞及6号发电洞在合同第二卷技术规范1.2款完工日期未做限定,因此,按照承包商的理解,这些项目的完工日期应是III标竣工日期2000年7月31日。考虑已接近第一台机组发电日期,业主对此合同问题非常重视。经业主和工程师的检查,问题确实如此,工程师在审查计划时也未对这些项目的最迟完工日期进行约束,但认为作业承包商根据合同上下文的理解,上述项目应该在发电之前完成。承包商不服,由此造成了合同纠纷,问题就出现在浮动时间归属问题上。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尽管在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进度计划不是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但却规定了合同各方的义务和权利,要求合同各方遵守该计划,按照计划载明时间履行各自义务。下面再来分析进度计划在合同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通常,在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进度计划最主要的作用是工程师将根据承包商递交的进度计划与现场实际进度进行对照、比较,从而监控工程施工进度,或根据第6条的规定安排提供图纸、指示等;或根据第59条的规定,确定提出分包合同的时间;以及根据第46条的规定,解除承包商的义务;协调承包商与从事第31条所谈项目的在现场作业的其他承包商的关系等。业主有些事务性工作安排也直接或间接地受此计划影响,如业主要根据承包商按照14.3款递交资金流要求去筹措资金,或据此进度计划去协调其他设备供应商的进度;或根据此进度计划解决有关征地问题。这一点,可在FIDIC其他条款里找到佐证。

合同条款第6.3款规定:工程师如不在合理的时间内发出进一步的图纸和指令,就很可能造成进度计划和施工被拖延或中断,承包人应通知工程师并抄报业主。通知内容应包括所需的图纸和指令,需要的理由及时间,以及如果拖延提供将造成怎样的延期或进度中断的详细说明。如果承包商按照合同条款第14款递交的进度计划里已经清楚地表明需要工程师颁发指令和图纸的时间,那么该进度计划也就成为合同条款第1.5款规定的不折不扣的“书面通知”。

合同条款第6.4款进一步规定如果未能在合理时间内发出承包商所要求的图纸和指令,致使承包人蒙受进度的延误和(或)费用的增加,则承包商有权得到相应的补偿。为避免将来不必要的争执,承包商应该在其进度计划里规定,业主或工程师应该提供图纸、资料或指示的时间要求。同样,业主按照合同条款第42款向承包商提供路权和现场,也应该根据进度计划提供业主按照投标函附录规定的时间向承包商提供的现场,如果投标函附录中没有规定,则依据承包商提交给业主的进度计划,按照施工要求的时间来提供。那么,一旦业主或工程师未能在这一时间内提供承包商需要的图纸、资料、指示或路权、场地,那么业主或工程师将被视为违约。当然,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1.承包商要求业主或工程师提供图纸、场地的时间要求,应该合理;

2.承包商应清楚地表明所需要提供的图纸资料;

3.图纸的深度要求也应该合理。

进度计划是控制现场进度的,如果工程未按计划进行,工程师要求更新计划时,须在考虑修订进度计划之前,先确定根据第44条承包商有权得到的任何工期的延长,这一点至关重要。此外,承包商还应遵循第44.2款,如不遵循这一点,可能会在对承包商因此有权得到的任何额外付款进行估算时使问题复杂化。

进度计划格式范文2

【关键词】Excel;规划求解;线性规划;规划模型

在实际工作中,如:生产与销售、人员调度、材料调配、运输管理等问题涉及很多的因素、无数方案需要就算、比较和分析,希望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到最佳的经济效果,包括达到产量最高、利润最大、成本最小、资源消耗最少等目标。这些问题都属于数学规划研究的内容,具体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动态规划、组合优化等,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除了一些专业化的软件如Matlab、LINDO等,Excel的规划求解工具是一个不需用户编程即可实现对数据进行因果分析的有效而简洁的工具。

规划问题归结起来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确定了某个任务,研究如何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它;二是研究如何在已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有限资源下获得最大的收益。

1.规划模型的建立

在进行规划求解时首先要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模型化,也就是将实际问题用一组决策变量、一组用不等式或等式表示的约束条件以及目标函数来表示,这是求解规划问题的关键。其中,决策变量是指每个规划问题都有一组需要求解的未知数(x1,x2,…,xn),这组决策变量的一组确定值就代表一个具体的规划方案;约束条件是指对于规划问题的决策变量通常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通常是用包含决策变量的不等式或等式来表示;目标函数是指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通常是用与决策变量有关的表达式表示。

从问题提出到模型建立一般经历的过程为:寻求决策,即应回答的问题是什么;确定决策变量;确定优化目标,用决策变量表示的利润、成本等;寻找约束条件,决策变量之间、决策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构成数学模型,将目标以及约束放在一起,写成数学表达式。

实例:某厂制定下一年度生产计划。按照合同,第1季度到第4季度需要分别向客户供货80、60、60、90。该厂季度最大生产能力为150,生产费用为:,x为季度生产的数量。从函数可以看出生产规模越大,平均生产费用越低,若生产数量大于交货数量,多余部分可以下季度交货,但需支付每个15元的存储费用。如何安排各季度的产量,既保证完成供货合同,同时又使得各种费用总体最少?

Step1: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A.各季度的产量如何安排?B.费用是多少?

Step2:决策变量?

各个季度的产量,分别用x1,x2,x3和x4表示。

Step3:目标函数

目标:费用最小,总费用为生产费用与存储费用之和。

Step4:约束条件

交货数量约束与生产能力约束

Step5:数学模型

其中y为实际生产数量与交货数量的差。

2.“规划求解”工具的安装及数据、公式的输入

默认安装Office办公软件时,不加载规划求解工具,使用前必须进行加载。操作步骤有:Step1:打开“加载宏”对话框。单击菜单“工具”,“加载宏”,系统弹出“加载宏”对话框。Step2:选择“规划求解”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安装完后,在“工具”菜单中会出现“规划求解”命令。

建立好规划模型后,就可以将规划好的模型基本数据和公式输入到工作表中,具体步骤如下:

Step1:输入有关参数。在工作表B4:B7单元格区域输入1到4季度的应交货数量。在C4:C7单元格区域存放需要计算求解的各季度生产数量,可填入初始值与应交货数量相同。在G4:G7单元格区域输入生产能力限制数量。

Step2:建立计算公式。在D4单元格建立1季度生产费用公式:=80+98*C4-0.12*C4^2,自动填充到D5至D8单元格中。在E4单元格建立1季度存储数量公式:=C4-B4,在E5单元格建立第2季度存储数量公式:=E4+C5-B5,即等于1季度的存储数量加上2季度的生产数量减去2季度的应交货数量,并填充到E6和E7中,计算3季度和4季度存储数量。在F4单元格中输入1季度仓储费用公式:=15*E4,并通过鼠标拖拽方式填充到F5至F7中。在H4单元格中建立1季度可交货数量的公式:=C4。在H5单元格为2季度可交货数量:=E4+C5,即1季度存储量加2季度生产数量。将其公式填充到H6、H7单元格中,计算3季度和4季度可交货数量。在B8:F8单元格中输入计算应交货数量、生产数量、生产费用、存储费用合计的公式。最后在B2单元格中输入计算目标函数的公式:=D8+F8,即生产费用和存储费用总和。

从初始方案即按照应交货数量安排每个季度生产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生产费用为25485,没有仓储费用,总费用为25485。虽然没有仓储费用,但这也不一定就是最佳方案。

若换一种方案生产,生产数量分别为:120,40,40,90,实验得到总费用25785,其中存在仓储费用900。显然,此方案还不如初始方案好。

可选的方案有很多,但究竟选哪种最好,人工穷举是不现实的。利用Excel提供的规划求解工具求解,快速找到最优解。

3.规划模型的最优解及结果分析

应用规划求解工具的操作步骤为:

Step1:单击“工具”菜单,选择“规划求解”,弹出“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

Step2:设置目标函数。将鼠标输入焦点放在”设置目标单元格“上,选择B2单元格,自动的带上绝对地址引用$B$2,并选择“最小值”单选按钮。

Step3:设置决策变量。指定“可变单元格”为决策变量所在的单元格区域:$C$4:$C$7。最多选定200个单元格。

Step4:设置约束条件。单击“约束”框中的“添加”按钮,弹出“添加约束”对话框。按照分析完的数学模型依次添入的约束条件有:$H$4>=$B$4;$H$5>=$B$5;$H$6>=$B$6;$H$=$B$7;$C$4

Step5:求解并保存结果。单击“求解”按钮,会弹出“规划求解结果”对话框。可以保存规划求解结果及生成运算结果报告、敏感性报告和极限值报告。本例得到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

第1季度到第4季度生产数量分别是140、0、60和90,目标函数值即最低总费用为24945,这便是最优解。

最后通过生成的运算结果报告、敏感性报告和极限值报告可以进一步了解规划求解的一些细节。

4.结束语

Excel的“规划求解”工具能够帮助一般工作人员在不需要更多了解复杂数学求解过程的情况下,进行线性、非线性等规划问题求解,而且也可以不必掌握更专业、更复杂的求解软件,只需要在Excel的数据表中设置好目标函数、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等内容即可。可见只要正确地建立数学模型,熟练运用Excel的工具,就能快速得到结果。

参考文献:

[1]顾运筠.Excel规划求解的两类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22(1):137-139.

[2]刘连香,陈鑫源.线性规划与Excel求解[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2):20.

进度计划格式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镇负责、村自治、户落实的工作机制,有机结合政府服务和村民自治,通过完善自治章程、自治制度、自治组织、自治形式,不断提高村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引入到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有机统一的发展轨道,实现人口计生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全镇人口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社会和谐。

二、主要目标。从年始,至2014年止,用5年时间,万顺村、治华村、三水村、新场社区创建为区级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先进村,龙泉村、合作村创建为区级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合格村,力争把万顺村创建为市级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示范村。建立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的长效机制,完善自治章程、自治制度、自治组织、自治形式,形成村级规范化管理、镇监督服务的工作格局,达到“两委负总责,协会唱角,村民搞自治,主生上水平”的目的。

三、自治内容

(一)进一步完善自治章程。自治章程是村民自治的“宪法”,自治制度、自治组织、自治形式都是基于章程衍生出来的。章程内容要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机结合,如依法行政、流动人口管理、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等,同时要充分体现群众意志。章程是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政策与群众意志的有机结合体。制定章程时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通过合法的程序,经过法定村民代表人数表决通过。

(二)进一步完善自治制度。自治制度是自治内容的具体表现。自治制度项目要有针对性,内容要具体有操作性,奖励和惩处有机结合并准确把握分寸。制度要经过法定村民代表人数表决通过,用文本固定。

(三)进一步完善自治形式。自治形式是落实自治制度的方式。自治形式要灵活多样,以达到自治效果为目的。可以采用与对象签定《协议书》、收取违约金等方式。

(四)进一步完善自治组织。自治组织是村民自治的监督者和实施者,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自治组织至关重要。自治组织必须坚持村(居)党支部的核心作用,与村委会紧密结合,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自治中做到表里如一、一视同仁、内外一致。

四、主要任务

(一)镇制定《创建活动方案》,下发区级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先进村(居)和合格村(居)标准,各村(居)完善自治章程、制度、组织、形式。

(二)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的组织网络。加强村(居)党支部对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领导能力建设,强化村(居)委会的自治能力,按照“五有”(有活动场地、有服务项目、有活动制度、有宣传队伍、在文体器材)的标准,加强计生协会建设,形成党支部、村委会、计生协会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自治新格局。同时逐步推进村(居)计生专(兼)职人员与村(居)计生协会干部一体化。

(三)广泛宣传,调动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各村(居)要利用组长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院坝会、书写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让群众对《创建活动方案》、自治章程、自治制度、协议内容、计生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自觉履行违约责任。

(四)规范运行,完善档案资料。在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过程中,及时做好各种活动记录和资料的留存归档,主要包括推选自治组织的有记录,《自治章程》、《自治制度》、《自治公约》和《协议书》的草稿、征求意见稿和表决通过的定稿,召开会议的记录和表决记录,协会活动记录,表彰惩处记录等。

(五)统筹安排,合理确定创建村(居)。今年万顺村创建为区级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先进村,治华村创建为区级合格村,其他村(居)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今后4年按年度把创建任务下达到相关村(居),2014年完成目标。

五、加强领导

(一)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工作,下设办公室在计生办,负责日常工作。

(二)镇计生办是本次创建活动的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我镇的创建活动,对各村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评估。

进度计划格式范文4

关键词:企业年金;监管;严格准入限制;审慎性模式;借鉴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由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演变而来,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体系的第二层次。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制度,2004年后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初步形成企业年金建设的基本框架。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年金监管的两种基本模式,并在借鉴国外企业年金监管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年金的监管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年金监管的基本模式

对企业年金的监管包括各个方面:对年金理事会的监管、对年金运营机构的监管、对年金中介机构的监管等。本文主要分析对年金运营机构监管问题。

一般来说,根据养老金运营机构准入条件限制的差异,企业年金的监管可以分成两种模式:一种是实行严格准入限制模式的国家,由政府监管部门专业投资机构的资格认定标准,企业年金的运营机构最终从符合资格条件的专业投资机构中选择符合需求的专业投资机构;另一种是实行审慎性管理模式的国家,通过政府立法或由民间机构(如养老金基金协会)制定一个专业投资运作标准,而企业年金的运营机构依据此标准从中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专业投资机构。

(一)严格准入限制模式

严格准入限制模式是指国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相关监管机构,对拟从事企业年金经营的专业投资机构实行严格的资格标准和条件限制。这种模式对年金运营机构的公司组建、系统建立、标准设定、人员选择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管,即对从事企业年金运营的机构专设特殊准入标准,把符合资格条件的对象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在欧洲大陆国家,智利等拉美国家以及新加坡等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采用严格准入限制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采用该种模式可以降低企业年金受托人选择运营机构的风险,因为通过政府的严格年金运营机构的资格和条件限制,仅有少数符合资格标准的机构有资格从事年金业务,从而减少了受托人选择运营机构的风险。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一般对基金资产配置的投资组合予以比例限制,有助于保证基金投资运作趋向安全稳健。而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一方面严格限制意味着政府对商业行为的干预,不符合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可能导致行业垄断;另一方面由于机构数量过少,缺乏必要竞争机制,不利于提高投资管理效率。

(二)审慎性管理模式

审慎性管理模式是指由政府立法、制定政策,对年金专业投资机构的准入资格仅做一个基本条件要求。这种模式下,基金投资运营不受许可证管理,监管机构较少干预基金日常活动,主要依靠独立审计、精算师等中介组织对基金运营进行监管。这种模式适合金融体制较为完善,资本市场和各类中介组织比较发达,基金管理机构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相关法律比较健全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这种模式下政府坚持总的审慎原则,在投资行为细节和其他方面则给予养老基金充分的自由。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两种模式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施背景不同。严格准入限制管理模式更多在法律、经济、市场条件不够成熟的国家实施;而审慎性模式则在相关条件和环境较为完善的国家实施。二是实行严格准入限制管理的国家比实行审慎性管理的国家多一层政府制定的准入条件限制的资格认定标准环节。即在审慎性管理国家,运营机构不受许可证管理就可进入年金市场参与管理。三是实行严格准入限制管理的国家比实行审慎性管理国家可供挑选的机构范围更狭小,数量上也更少。

二、企业年金监管的国际比较

企业年金的监管体系与一国的法律传统和文化传统、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养老金体制和类型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的差异可能导致养老金体制的巨大差别。比如,英美法体系和大陆法体系的国家,其养老金体制和监管机制的差别就非常大,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也存在不同。本文主要选取美国和日本的监管制度作为考察对象,并且主要从企业年金运作的特点、运行的环节出发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美国企业年金的监管

美国的企业年金又叫雇主赞助退休收人计划或私营养老金计划,是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监管的模式看,采用的是审慎性监管模式。在美国,主要有三大组织机构来负责处理退休金的监管:一是国内税署(internal revenue service),主要职责是保护政府利益,确保税收收入不流失;二是劳动部(department of labor),主要职责是保护计划参与者的利益;三是退休金和收益保证公司(pbgc),主要职责是当发生退休金不能支付保证收益事件的时候补偿计划与参与者的利益。从私营退休金的类型看,包括给付确定型计划(defined benefit plan,简称db计划)和缴费确定型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简称dc计划)两类。db计划需要向pbgc投保,有4400万美国人的退休金都受到 pbgc的保护,该机构吸收雇主缴纳的保费,对人不敷出的退休基金进行援助。dc计划主要有以下几类:401(k)计划(适用于盈利性企业);403(b)计划(适用于非盈利组织);457计划(适用于州政府及地方政府);利润分享计划;员工持股计划;股票红利计划和个人退休金。目前,401(k)计划受到雇主与雇员的普遍欢迎,得到迅速的发展。401(k)计划起源于美国税法修改、相关免税政策的出台。其名称来自《国内税收法》第401(k)节,它允许职工将一部分税前工资存人一个储蓄计划,积累至退休后使用,在此基础上,开始出现401(k)计划,并受到广泛欢迎,很快发展成为缴费确定型计划的主流。401(k)计划主要受到劳动部和国内税署的监管,监管的主要法规是 erisa法案和irc法案。erisa法案是为了保护私营退休金参与者利益的目的而设计的,该法案规定了计划参与者的资格、权益归属、基金管理、报告制度和信息披露规则,且要求成立p8gc公司。erisa规定,受托人必须按照“谨慎人”和“忠诚”原则来管理退休金计划。在 erisa之外,美国的企业年金还受到税收法、保障法、 1947年全国劳动法、taft hartley法案的部分管制,通过一整套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规范对其企业年金计划参与人的保障,使得美国的企业年金制度迅速发展。”

 

(二)日本企业年金的监管

日本的企业年金制度主要有三种:厚生年金基金、税收适格年金和非适格年金。厚生年金基金一般由大企业发起建立,可由单个企业、多个企业联合发起建立。税收适格年金多为中小企业所采用,其资金运用往往由信托银行或保险公司来进行。非适格年金也称之为社内年金,年金主要运用于企业内部。日本在经历了1990年代的“泡沫经济”后,导致养老金制度的严重赤字,使其养老金支付的水平逐渐下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新的会计标准正在形成;日本的法律制度,包括社会保障过分繁杂,简化法律成为一句国家的口号;同时,日本进入高失业率的年代,员工流动频繁,原终身雇佣的用工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相应的社会保障也需要弹性。在这些社会背景下,2001年日本对企业年金进行了如下改革:废除有税收的养老金计划;鼓励建立定义捐纳金型养老金计划,并促进“混合”企业年金计划的发展。在日本,对企业年金监管的部门主要有两个:一是厚生劳动省。成立于2001年,由厚生省和劳动省合并而成。其“养老金管理局”有6个部门,包括法人养老金管理处、国家养老金管理处、临时性的定义捐纳金型养老金计划筹备处等。二是金融服务机构。成立于2000年,包括信托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资产管理机构,其职责是与厚生劳动省一道共同监管定义捐纳金型养老金的运营管理。在法律规范方面,没有像美国一样有专门的erisa法案,涉及企业年金的法律规范存在于很多法律之中,主要遵循《劳动标准法》、《公司税收法》、《员工养老金保险法》等。此外,近年来在简化法规的驱动下,通过注册的养老金保险公司、工会、员工养老金协会进行间接监管的作用正日益提高。

三、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发展思路

我国企业年金的监管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企业年金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经验的缺乏,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必须确立一个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路,边规范边发展,在发展中规范,通过规范促进发展的监管理念。通过对美国、日本监管制度的比较,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应该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监管机构与监管模式的选择

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我国现阶段还应该采用严格准入限制的监管模式。就目前而言,我国市场需要采取严格准入限制的主动监管模式,对于试点运营机构的数量、规模和扩大有合理的选择,而相应地也需要预先考虑如何设立合理的退出机制,防止竞争逐步加剧带来质量较差的机构无法退出年金市场,导致竞争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有效的优胜劣汰。同时,在市场逐步扩大和成熟之后,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各监管机构可以逐渐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进行过渡,对风险暴露的部位进行重点监管,而对于其他合规主体,则利用市场约束力、第三方监管以及行业自律性对其进行监管。

(二)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的法律规范以及各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

考察各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发现在发达国家中对企业年金的管理都体现出了高度的法制化特征,企业年金制度的顺利运行离不开相关法律的支持。企业年金法规体系应当由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等三个层次组成。其中企业年金的原则性问题应该通过全国人大起草相关法律来予以确立;劳动保障部门等通过《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等法规明确年金的运作原则和监督规范;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具体的事项进行规范,如税收优惠政策、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标准、信息披露事项与投资政策指引等。我国企业年金的法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突破,需要逐步构建和完善以上三个层次的年金法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各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应该说,自2004年开始,企业年金的许多相关法规已经出台,但是因为各个法规制定的部门并不相同,因此,目前还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各相关法规的协调问题,这可以通过出台各种补充文件或是政策等方法来解决。

(三)建立企业年金的行业自律机制

政府和公众都认为对企业年金必须进行监管这一点勿庸置疑,但过细的监管规定会影响到企业年金的发展。在日本,由于监管企业年金的各种法律条文过于繁杂,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琐细的监管会产生新的官僚机构,增加年金的成本。相反,一定程度的自律管理,尤其是依赖于某些专业人员的监管,如会计师、精算师、律师等,可有助于减少管理成本。这种专业自律,再加上向参保人合理地公开年金计划的经营情况,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参保人参与管理,可以免去庞大的监管机构,达到必要的安全保障。因此,可以借鉴美国在年金监管方面的相关经验,更多的采用外部监管而不是内部监管。

(四)加强监管主体之间以及其自身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

对企业年金这样业务综合性强的领域进行监管,也是对我国金融市场协同监管的一次挑战,具体而言需要做到内部性监管与外部性监管协调、机构性监管与功能性监管协调、全程性监管与阶段性监管协调、整体性监管与层次性监管协调四个层面。目前我国参与企业年金监管的机构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当前需要亟待解决的是各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采用联席会议等方式实现信息的共享,并对信息的真实有效性进行确认,对数据共同分析,对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年金的支付方式以及托管方式等问题共同协商,对于运营机构,则需要在机构的内控机制中重点监督信息传递是否畅通,且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可以通过设计先进的企业年金监管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汇总和公布,使各监管主体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加工整理过的信息,从而降低在手工操作环境下产生操作风险的可能性。

进度计划格式范文5

1.1网格化的意义

在进行无线网络分析时,若以地市、区县等行政区为分析对象,仅能得到无线网络的整体情况,无法细致分析网络局部存在的问题;而以单个基站为分析对象,则仅能反应站点本身运行情况,无法说明区域性无线网络存在的问题,更无法为市场营销提供参考。为此,引入网格的概念,定义一个适中的分析区域,考察区域间、区域内的无线网络存在的问题,兼顾整体和局部的无线网络情况。在网格内进行更精确的规划、建设、优化工作,通过分析网格内的用户行为使网络建设更贴近市场需求,从网络角度为市场营销提供依据,使工程建设、规划、网优和市场部门的工作能够更好地衔接,进一步保障网络建设的质量,提高资源投放准确率。

1.2网格划分依据

无线网络是无边界、常变化的,在进行网格界定时,主要考虑无线网络相对不变的属性,如无线环境、业务量、终端等,因此,将网格定义为具有相同无线环境与相同业务特点的相邻基站聚集而成的覆盖区域。网格划分后,物理网格的区域相对固定,而网格分析区域是对物理网格产生影响的基站小区所覆盖的区域,与网格关联的小区及其覆盖区域是可以动态变化的。网格划分依据及原则如下。(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尽可能地将同一类型的覆盖场景划分到一个网格内,例如住宅区、城中村、工业区、郊区等。(2)人口密集度和建筑群的整体性:在街道办划分的基础上,尽量按照独立社区或村庄等划分。(3)场景统一:同一网格只可归属于主城区、一般城区或城区外之一,不可跨规划区域,也不可跨区县(或镇)。(4)无线传播模型一致性:将相似无线传播环境的覆盖区域划分在同一网格内,可以更精确地给网格赋予传播模型,从而提高仿真效果。(5)区域业务特点一致:区域业务特点反应区域内用户的行为习惯,将相同业务特点的区域划分在同一网格内,有利于针对用户习惯进行网络资源配置和市场营销推广。(6)信号覆盖的连续性:同一网格只归属于同一BSC/RNC,考虑网络覆盖的连续性要求,确保网络切换成功率。(7)投诉区域的集中度:将投诉集中度高的区域划分到一个网格内,可以集中资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8)与市场联动的便利性:参照市场部门的营销区域进行网格划分,便于市场部门实施网络分析部门提供的市场营销建议。在无线网络网格划分完成后,需将基站小区与网格进行关联,此步骤的关键点在于网格间边界小区的归属,小区关联原则如下:(1)小区根据覆盖范围、建设目的进行网格归属;(2)一个小区仅归属一个网格,使小区与网格一一对应;(3)根据网格划分依据,保证小区归属后产生的网格分析区域与网格划分的目的一致;(4)同一方向不同制式的小区,如GSM、DCS、TD-SCDMA等制式的小区,归属相同网格,使物理网格内不同制式的无线网络网格分析区域大致相同。网格划分可以理解成把一个复杂的实体模型分成若干简单的模型,而这些简单的个体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约束,构成整个结构。求解这些简单的个体,就能得到整体的变化趋势,网格划分越合理,分析结果便越清晰。

2分析体系

2.1总体思路分析

体系将面向无线网格的业务、覆盖、终端,从网络运行现状的角度出发,进行多网协同规划。首先,分析体系是面向网格的,也就是以网格为基本单位进行无线网络分析;其次,分析的对象是网格相对不变的属性,通过现网运行得到业务、覆盖和终端等数据;最后,无线网络分析是多网协同进行的,依据不同网络的运行现状进行相互分析。无线网络网格化分析体系分为4个层次,包括目的层、指标层(分析流程)、措施层以及方案层,体现了从问题提出、分析过程到解决方案的全过程,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表征和描述分析体系。其基本原则是:为目的引入指标,以指标考察网格,反应了分析体系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而建立的,分析体系围绕目的层进行指标层、措施层和方案层的构建。无线网络网格分析流程如下:明确无线网格分析需解决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目的,制定不同的指标进行量化,建立分析流程,通过流程判断需采取的措施,得出一系列网格建议,根据建议在网格内进行更精细的小区级分析和无线网络规划,以此设置网格建设方案,再按照评价方法对建设方案的各个需求进行等级排序。由此得出的网格规划结果包括网络类分析结果、市场类分析结果、网络建设方案三部分。其中,根据网络类分析结果进行网格内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的设置,市场类分析结果则可作为市场部门业务推广、终端推广等市场营销的参考。网络建设方案的等级划分将按照网格措施、建设原因等进行加权评分,而各因素的权重则按照一定的策略进行设置,再根据工建、网优、网维、市场等部门对各建设需求重要性的评价,最终得出具有等级排序的建设需求池。可以看出,运用无线网络网格化分析体系进行规划工作的特点如下。(1)便于进行网格间的对比分析,确定优先建设的区域,实现资源重点投放。(2)进行网络间协同分析,根据区域业务特点,确定优先建设的网络,避免重复投资。(3)建设方案制定时,深入网格进行小区级分析,实现更为精细的无线网络规划。下面以“网络间业务平衡”为例,说明由目的制定指标、由指标决定措施的流程,即无线网络网格化体系的分析过程。

2.2网络间业务平衡

通过考察各网络的业务承载、终端驻留等数据,分析无线网络存在的问题,指导网络建设和终端推广。正常来说,在TD-SCDMA无线网络覆盖完善的区域,TD-SCDMA终端的数据业务大部分应该由TD-SCDMA网络承载,此时,只要TD-SCDMA终端占比高,就能对GSM网络数据业务起到分流作用。为此,引入驻流比、分流比等指标,考察网格的无线网络覆盖、终端推广等情况。

2.2.1驻流比分析流程驻流比反映的是TD-SCDMA无线网络的覆盖水平,与基站建设密切相关。低驻流比下发展3G业务,不仅会拖累2G网络,而且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驻流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多网协同的流量协同问题。在TD-SCDMA网络覆盖完善的情况下,TD-SCDMA终端的大部分数据业务应由TD-SCDMA网络承载,否则判断为网络覆盖存在问题,其计算见公式(1)。驻流比=TD终端的TD网络数据流量/(TD终端的TD网络数据流量+TD终端的GSM网络数据流量)(1)驻流比表示TD终端数据流量中,由TD网络承载的比例。它是解决TD网络覆盖问题的核心关键指标。通过按照各区域不同的覆盖要求,设置不同的驻流比要求,以便优先在重点区域建设覆盖完善的TD-SCDMA网络。驻流比的分析流程如图1所示。驻流比目标值反映网格内TD-SCDMA网络覆盖至少要达到的水平,与网格内目前已建设的TD基站相关。通过与驻流比的目标值比较,判断网格内TD-SCDMA无线网络是否存在覆盖问题。在设置目标值时需考虑各网格TD-SCDMA网络覆盖要求的差异性,如按市区、县城、乡镇、农村等场景要求达到的规划覆盖目标、地市TD-SCDMA网络覆盖区内各网格的实际驻流比情况等。首先,通过根据不同区域的覆盖要求设置不同的阈值,优先保障重要区域;其次,按与目标的差值,优先解决覆盖问题最严重的网格,使全地市各网格的覆盖都能达到预定的水平。具体设置建议见表1。

2.2.2分流比分析流程分流比能够说明TG两网的数据业务平衡问题,即TD-SCDMA网络对GSM网络的数据流量负荷分担的情况,与TD终端密切相关,包括TD终端的数量和每TD终端的数据流量。从网络平衡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同时提高TD-SCDMA网络覆盖区内每TD终端流量正常的网格的分流比。分流比计算见公式(2)。分流比=TD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TD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GSM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2)影响分流比的主要因素如下。(1)TD网络覆盖差,导致TD终端无法驻留TD网络。(2)TD终端数量少,导致TD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小。(3)每TD终端数据流量小,导致TD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小。通过考察各网格分流比的情况,为市场部门的3G业务、终端等推广活动提供建议,从而提高各网格的分流比,实现网络平衡发展。分流比分析流程如图2所示。分流比合理值在正常网络覆盖水平下,一定数量的TD终端应使TD网络的分流比达到一定的水平,将其定义为分流比合理值。通过考察各网格的分流比合理值,判断网格内的TD网络覆盖水平和每TD终端数据流量是否合理,并优先提高TD网络覆盖、每TD终端流量均正常的网格分流比。其计算见公式(3)。分流比合理值=(TD终端数量×L×驻流比合理值)/GSM终端数量+TD终端数量×L(3)L:表示GSM终端更换为TD终端后,每终端流量应提高的比例,其计算见公式(4)。L=每TD终端数据流量/每GSM终端数据流量(4)参考现网运行数据,参数L的设置建议见表2。驻流比合理值:驻流比合理值表示在已建设一定数量的TD-SCDMA基站后驻流比应达到的水平。其计算见公式(5)。驻流比合理值=TD基站数量/(GSM基站数量×覆盖面积比值)×覆盖相当时驻流比(5)覆盖面积比值为达到与GSM相同覆盖水平需建设TD基站数量的比例,建议取值1.1;覆盖相当时驻流比建议取值75%。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分流比合理值与网络现状的联系更紧密,包括现有网络建设情况、现有终端数量情况、终端使用业务情况等。各网格的分流比合理值由TD基站建设比例、TD终端占比和参数L决定。分流比目标值结合市场部门在规划期内的TD终端推广计划,计算规划期末的TD终端占比情况,并以此确定网格的分流比目标值。通过考察与分流比目标值的差额,判断网格TD终端推广的需求迫切程度,即优先在分流比差额较大的网格进行TD终端推广。通过在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TD终端推广额度,实现优先在重点区域进行数据业务分流。其计算见公式(6)。分流比目标值=(区域期末TD终端数量×L×驻流比目标值)/(区域期末GSM终端数量+区域期末TD终端数量×L)(6)从公式(6)可以看出,分流比目标值与市场部门TD终端推广计划的联系更紧密。不同的TD终端推广力度,将决定不同的分流比目标值。

3建设方案

3.1方案设置在完成网格分析体系中指标层和措施层的分析后,将分别得到网络类和市场类的分析结果。根据网络类分析结果设置建设方案,市场类分析结果则用于为市场部门营销活动提供参考。以上述“网络间业务平衡分析”为例,得到的分析结果见表3。按照网络类分析结果,在建设方案层进行更为细致的无线网络规划,体现网格内小区级的分析,得出无线网络的具体建设需求。一般将无线网络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规划、建设及优化。规划阶段重点在需求分析、方案设置及等级划分;建设阶段重点在站点解决方案的制定和主设备、配套设备建设模式的选择;优化阶段重点在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网络现有资源的正常运行,并使网络效益最大化。在进行需求分析时,针对各种网络问题,首先考虑通过天线调整(方向角、下倾角、高度等)、参数调整、功率调整等优化手段进行改善。在优化手段无明显效果时,再考虑采用其他解决方案。在进行方案设置时,针对网格存在的无线网络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根据ATU测试数据、MR统计数据、市场发展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等信息进行补充分析,在更小范围内精确规划,确定具体建设方案,例如新建宏基站、扩容、建设底层站等建设的具置、实现方式等,并最终形成整体规划方案。精细规划需参考的数据和信息如下。(1)宏站需结合ATU测试数据、MR统计数据、数据流量统计数据等因素分析。(2)室内分布站需结合数据业务流量、新增覆盖区域等因素分析。(3)根据仿真结果对规划站点进行补充调整,并形成最终建设清单。

3.2需求等级评价在完成规划方案后,根据工程投资、建设难度、量化指标等情况,对方案中各个建设需求进行评价,从而能够在工程投资允许的范围内,优先解决需求最为急迫的无线网络问题。评价方法根据规划方案中不同的建设类型,按照扩(减)容、2G新建站、TD新建站、新建底层站和市场联动等分别进行设置。针对评价对象的各自特点,分别评价容量、覆盖、质量和业务分流等因素的需求程度。需求等级评价示意如图3所示。在计算指标量化得分时,采用十分制的评分方式,有以下三种计算方法。(1)设定平均值或门限值为5分,与其进行对比,计算评价对象的指标得分。(2)设定满分时的指标值,与其进行对比,计算评价对象的指标得分。(3)设定零分时的指标值,与其进行对比,计算评价对象的指标得分。各指标得分的计算标准见表4。需求等级评价除了考虑指标得分外,还需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1)等级调整:根据站点的重要性设置等级下限,确保站点建设优先级。如省级重点考核的黑点、ATU测试区域内的站点、随物业建设同步跟进的时间受限的站点以及其他重要站点等。(2)工程建设:根据站点的工期满足情况、投资需求情况等,进行需求等级调整。如物业协调难度、物业协调进度、工程建设方案等。综上所述,最终形成的具有优先等级排序的建设需求池是在综合考虑了指标得分、等级调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后确定的。

4结束语

进度计划格式范文6

作为期刊编辑工作的核心内容,开展期刊编辑策划与版式设计工作,是形成并展现期刊个性风格的重要过程,也是吸引并争取读者认可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经济和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广大读者的文化艺术欣赏层次进一步提高,对期刊编辑的策划与版式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在坚持期刊编辑的策划与版式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更富创造性地完成此项工作,是每一位期刊编辑工作者所应积极思考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期刊编辑的策划与版式设计的内涵及重要性

策划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涉及到众多领域的概念,是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特定的目标,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构思、制定和优选策划方案和战术计划的过程。期刊编辑策划和版式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针对期刊内容进行策划,如期刊栏目的设置、期刊主题和文章的选择,等等;另一方面是针对期刊形式进行策划,如对期刊的文字、照片、插图、表格和各个栏目板块进行编排与设计。期刊编辑的策划和版式设计,是向读者表现和传达期刊创办的基本理念,打造并展示期刊本身的整体形象,全面提升期刊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最终形成了开放、发展、动态而又稳定的期刊创编理念体系和流程的重要工作。成功的策划与版式设计,不仅能使读者从中期刊中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同时还能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最大可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期刊编辑工作者应当在明确期刊定位和创编风格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思想原则、审美规范和创编要求对期刊的内容和版式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使期刊的文章主题、艺术风格、版式设计等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广大读者的认可。

二、期刊编辑的策划与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期刊编辑策划与版式设计是期刊主题、文章和艺术元素的有机结合,也是期刊创办者创新思想、审美层次和创编技巧的整体展现。成功的期刊编辑策划与版式设计将对广大读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具体的策划与版式设计过程中,要遵循期刊创编的一般规律和美学原则,使期刊始终能够保持高艺术品位、高审美层次和高亲和度的价值,为读者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佳的审美感受。

1.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

内容与形式是期刊编辑的两大构成要素,其中期刊的内容主要指每一期期刊的主题和文章等,形式则指期刊的字体字号、颜色和图片、文字编排等。内容与形式的相得益彰与相互协调,正是期刊编辑的策划与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追求目标。在具体的策划与版式设计流程中,一方面,期刊创办的定位要准确,期刊编辑的思路要清晰,栏目设置要合理。在每一期的期刊编辑策划中,编辑人员首先要确定本期的期刊主题,再围绕主题进行组稿、选取重点文章与次重点文章,并尽量使文章之间保持合理的布局。另一方面,编辑人员要充分利用好版式设计的多种元素,如文字、图形、色彩等等,富于艺术性和创造性地设计期刊的版式。版式设计既要适应期刊的整体结构和微观细节,还应有利于期刊主题的传达、期刊编辑思想的表现。

2.适应读者审美与接受

读者是期刊的客户群体,读者的审美与接受是期刊编辑者进行策划与版式设计时所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当今时代,我国文化艺术市场空前繁荣,可供广大读者进行消费的文化艺术产品极为丰富,只有真正考虑到读者的审美层次和接受习惯,期刊才能最大可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也才能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获得发展。同时,读者的审美与接受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审美活动。因此,在期刊编辑的策划与版式设计方面,期刊编辑工作者应当注重对期刊的策划和版式设计,始终坚持审美原则和相关规律,通过有效策略充分调动读者的种种感觉并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期刊在承担传播信息这一社会功能的同时,也能带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真正表现期刊的个性风格和价值理念。

3.定位准确、特色突出

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各种类型期刊的数量明显增多,为了在众多的期刊中脱颖而出,期刊编辑工作者要准确定位、形成特色,在读者心中形成一定的“区别度”和“品牌度”。首先,要锁定期刊的“目标读者”。在对目标读者读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审美倾向和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之后,根据他们的阅读要求对期刊的主题和版式设计进行整体的规划;其次,要力求打造期刊的个性特色和独特风格,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要充分利用一切艺术造型元素,如线条、字体、色彩等,结合照片、插图等资料,巧妙运用多种设计手段,使这些设计元素为形成个性化的期刊艺术风格而服务,使期刊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态势,最终打造优质的期刊品牌;最后,期刊定位应当保持动态稳定。期刊定位必须稳定,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读者群体,但期刊的定位还应随着文化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并及时调整策略,更好地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

三、期刊编辑的策划与版式设计的有效策略

风格成熟的期刊编辑策划与版式设计,不仅是对期刊形式和外在的艺术加工与再创造,同时也是对期刊创编主题和文章内涵的升华。为了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拓展期刊的发展空间,期刊编辑工作者应在遵循期刊编辑的相关原则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策略最大限度地提升期刊编辑的审美层次和艺术品格,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

1.形成整体的策划理念

期刊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成果,是由多种艺术元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而系统的创刊理念来指导期刊编辑的策划与版式设计工作。这个整体而系统的创刊理念,是对期刊的创刊思想和艺术风格的整体反映,是在融和期刊的内容、宗旨、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考量期刊的整体形象等因素,利用其特有的内容,最终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策划理念。可以说,这一理念既是期刊编辑策划与版式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该期刊最终形成稳定且区别于其他期刊风格的归宿。通过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一致性的策划理念,将会使期刊在宏观上表现为整齐协调、微观上又呈现多样化的艺术特征,最终并达到形式与内容,布局与整体的完美一致的艺术层次。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优化了期刊编辑策划与版式设计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提升了期刊编辑策划与版式设计的审美层次,成为提高期刊编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期刊编辑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首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期刊的主题策划工作的效度。编辑人员可借助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对读者的阅读期待、阅读习惯和审美倾向进行统计分析,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读者及文化市场的具体情况,准确定位期刊的读者群,打造独特的期刊风格;其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与作者、读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成立专门的期刊网站,作者可以直接进行网络投稿,读者也可以借此发表自己的阅读意见,期刊编辑人员、作者和读者三者之间将形成良性的沟通与交流;最后,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期刊版式设计,对文字、图片、图形、线条、色彩等要素更佳合理的安排,提高期刊版式设计的效率与美学效果。

3.打造期刊的品牌形象

“品牌”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无形资产,打造期刊品牌形象对于期刊发展有诸多的好处。打造良好的品牌,可以为期刊发展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为期刊编辑的策划与版式设计创造更好的平台;而期刊编辑的策划与版式设计,也是打造品牌期刊的有效路径。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群体的品牌消费意识不断强化,只有具有良好品牌形象的期刊,能够为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其次,激烈的市场竞争呼唤更具有品牌价值的期刊,只有成功打造出良好的品牌,才能吸引更多媒体资源,如作者、广告商,等等;最后,可以借助“品牌”来发展“品牌”产业,最大可能地创造期刊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期刊编辑的策划与版式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读者的消费倾向,期刊的主题选择、栏目设置、版式设计等诸多元素进行可行性分析或设计,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案的重要工作。成功的期刊编辑的策划与版式设计工作将使期刊在定位、特色以及力度、深度上都能获得有效的提升。期刊编辑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为推进我国期刊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胡传焯.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吴菲.不可忽视的市场印象:科技期刊的装帧设计与市场的互动分析[J].编辑学报,2004,16(3).

[3]杨芳芳.浅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J].理论与实践,2006(6).

[4]张文华.杂志封面设计应以读者需求为主[ J].理论界,2007(6).

上一篇发展经济论文

下一篇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