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诗范例6篇

咏雪诗范文1

关键词:咏梅;意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180-02

一、咏梅诗歌在中日的发展

自弥生时代,梅花从中国传播到日本后,梅花的身影便在和歌中频频出现,梅花最开始在和歌中被日本人歌咏是受汉诗中梅花诗的影响。梅花虽然并非日本原产植物,但由遣唐使和僧侣带回日本后,成为当时最具有风雅的植物,赏梅咏梅亦是当时最高的文学艺术。“梅花”作为一种文学意象最早出现在奈良时代的《万叶集》中。其中描写植物的多达1 700首,这些植物当中花的种类也至少有40种,其中描写梅花约有117首,占据第二位。可见人们对梅花的喜爱与赞赏颇多。由于日本的岛国文化,日本人重视感性,他们认为“为艺术而艺术”才是文学的本质,在咏梅诗歌中梅花并没有被寄寓很多的主观意念,而是以一种简约淡泊、恬静优雅的形象出现,展现出梅花的“美意识”。从而形成了日本人对大自然色彩的美的体会。

梅花,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名花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咏梅诗歌最早出现在《诗经》中,但宋代是咏梅发展的黄金阶段,在咏梅的数量上《全宋词》收诗歌共254 000多首,咏梅诗多达1.85%。在我国宋代,咏梅宋词中开始与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动植物、日常生活之物等意象搭配出现。如梅与霜雪、梅与烟云、梅与风雨、梅与日月、梅与杨柳、梅与松竹、梅与鸟禽等。可以说在宋词中的咏梅诗中所涉及的意象最为广泛,为后世的咏梅诗歌提供了几乎所有的模式,使得咏梅诗真正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在两宋时期,梅花的审美意义不断地被发掘,发展和提升,最终梅花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了崇高的文化象征。

二、中日咏梅代表性意象“白雪”与“黄莺”

在中日咏梅诗歌中,“白雪”与“黄莺”是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宋词中的梅配雪的诗歌与和歌中梅配莺的歌有很多千古绝句,被人们广泛流传。

咏梅诗歌在宋代达到了顶峰,从过去描写梅花的形态美升华到歌颂梅花的品格美,以花喻人,使梅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中以梅配雪这一描写最为突出。梅与雪之间的审美关系,成为宋词中最常见和突出的一种描写视角和表现方式。自古以来,梅花被中国人看作是一种精神品格的象征。通过梅花与意像“雪”的类比,从而表现出梅的不畏严寒、迎风傲雪的精神品质。

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咏梅》)

这首诗可谓是咏梅配雪意象诗中的佳句,描写的是初春时节,百花都未开放,只有梅花独自在墙角凌风傲雪,在冰雪飘扬的寒冷中依然翘首挺立,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写出了梅花不畏恶劣严寒、不畏冰雪摧残的精神品质。作者写这首诗主要是借梅喻人,表现出人们在恶劣环境中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和刚毅的品格。诗人用遥知不是雪,来指出梅花与雪一样洁白纯洁的同时,还具有雪不具备的梅香。通过雪与梅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香气,更加体现出一种其高风亮节的精神品格。

在日本,黄莺被称为“告春鸟”,亦为报春鸟的意思,梅花作为早春时开放的花,和黄莺一起代表春天的风物,梅花作为春天到来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像宋词咏梅诗中“梅与雪”的经典搭配一样,“梅与莺”是日本人最喜欢的搭配。所以日本人常常借梅报春,把莺这一具有春天气息的意象与咏梅结合描写,描绘出春天将至,万物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比如下面这首咏梅的诗句:「春されば、木未隐れて、莺その鸣きて去ぬなる生めが下枝に。(山氏若麻吕卷5:827)

意思是人们在簇拥而开的梅花和快活的黄莺的鸣叫声中感受到了春天已经悄然而至。侧重于描绘春天的风物—梅花的淡雅之美,表现出对大自然中早春景象的赞美和春天来临之际的雀跃之情。在中国,借梅报春的诗句也有很多,但自六朝时期起,对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赞赏就基本取代了借梅报春的意境,而成为咏梅诗的主流延续至今。与日本不同,中国的咏梅诗句中把梅和雪、霜结合描写是最为常见的表现方式。

如果单单从“报春”这一视觉角度看,“白雪”与“黄莺”这两个意象也分别被广泛运用到中日咏梅的诗歌中。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是人们抒情的大好机会,日历上虽然显示的是春天,但是天气依旧很寒冷,梅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通过梅花与“白雪”与“黄莺”意象的搭配描写,来向人们告知春天已悄然而至。

「梅の花、散らまく惜しみ、我が園の、竹の林に、泣くも

(阿氏奥嶋卷5:824)

这首和歌的意思是梅花飘零散落,痛惜岂无声。我苑竹林里,黄莺声声鸣。借早梅的开放来向人们发出春寒冬已过,早春将至的讯息。我国宋代报春的咏梅诗也有很多,如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咏梅》)这首诗也有借梅报春之意。梅花在早春时期开放,天气还很寒冷,在雪中盛开的梅花向人们发出春天即将来临的讯息。其意象大多写刚毅、凛冽的冷霜、傲雪、寒风、给人以正义凛然之感。

三、“借梅咏物”与“借梅言梅”

在咏梅诗中,中国诗人在审美过程中喜欢“借梅咏物”。梅花的许多方面都被拟人化,被赋予人的精神品格、气节情操等。

中国的咏梅诗句中在梅和雪的类比中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独树一格的精神风貌。梅花的许多方面都被明确地理解为人的气节和品行的体现,梅花的品格也被寄托在很多道德伦理内容中。中国的文人喜欢通过梅花托物言志,将梅花从自然性意象、情感性意象上升到文化意象,将梅花完全人格化。

试举几例加以说明。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借咏梅表现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落寞和不论怎样受挫都保持高风亮节的情操。

以下这首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梅的形态,后两句突出了梅的特色朴实淡雅,不图虚荣。这首诗表面上看是赞美梅花的“清气”,但也是以物喻人,赞美人具有淡泊名利,高洁自重的精神品质。表现了诗人以墨梅自我勉励,努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是梅花的高风亮节的体现。

与中国咏梅诗人的严肃与深刻不同,日本人则只是“借梅言梅”,这种单纯的审美意识,体现在咏梅诗句中则不带思想倾向的情绪化直抒胸臆的表现方式。

「わがに宿盛りに咲ける梅の花散るべくなりぬ見む人もがも(《万叶集》卷5:851)

译:我舍盛开者,梅花竟若斯,须臾花散落,谁见盛衰时。

作者感叹梅花花期短暂,满园盛开的梅花终有凋零之期,从而感叹大自然周而复始,人生变幻无常。

「わが園に梅の花散るひさかたの天より雪の流れ来るかも(《万叶集》卷5:822)

译:我家池苑里,梅树已飞花,天上飘春雪,纷纷似雪花。

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一场浪漫的“梅花雨”,好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这美丽的画面让人无比满足。我们可以从歌中体会到梅花带来的这种“美意识”,而这其中并不包括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日本人喜欢把梅比喻成雪花,以此突出梅花如大自然的雪花那样纯洁和淡然之美。把梅花和雪花联系在一起,大概是第一雪花在颜色和形态上与梅花有相似之处,第二梅花的花期比较短,花开花落亦是在转眼之间,正如雪花从天空飘落到地上一样它的美丽也是稍纵即逝。从中也不难看出日本人对梅花的描写只是单纯地从梅花自身外形姿态出发,来赞美一种自然美。

因此从日本咏梅诗句中可以看出日本人大多喜欢“借梅咏梅”,追求一种和谐的“美意识”,而不同于中国诗人,侧重于描写梅花与人的情感寄托,“托物言志”从而在梅花的内涵上有过多的深入探究。

四、小结

从中日咏梅诗歌的粗略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诗人对自然事物抱有一种人格化的审美倾向,他们将梅花看作是理想、憧憬、人格等象征,借助梅花来寄寓自己的“情”,抒发自己各种各样的“志”,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咏梅诗,我们也感受到了诗人们寄情于梅的丰富情感;而日本则满怀对大自然的崇拜和热爱,不寄托过多的道德伦理,纯粹是对大自然“美意识”的欣赏。同是梅花,中日诗人寄寓在咏梅诗中,其中的情感意念却表现出诸多不同。总之,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即使在咏梅诗歌中采用的是同一种意象,所表达的个人情感和文化底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孙静冉.中日古典诗歌中梅花意象比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7).

[2]尹宁宁.《万叶集》中的咏梅歌[J].安徽文学,2010,(8).

[3]张晋,陈瑞丹.中国历代咏梅诗歌分类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2).

咏雪诗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全面揭示了咏梅成为元遗民诗人话语特征的历史文化原因与现实因素,及咏梅诗的时代特征,从而明确元遗民咏梅诗在中国咏梅诗史和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元遗民诗歌的话语特征中,咏梅诗人诗作都是数量最多的,据上表统计,有诗文别集存世的遗民诗人中,只有七人没有咏梅诗,可见其人数之多之广,咏梅诗共约六百首(初步统计有576首),比咏陶诗和咏节妇诗都多。其中周巽、贡性之、叶照等人诗作超过三十首。元遗民诗人给咏梅诗注入了新的意义和内涵,咏梅不仅是元遣民诗歌的重要题材和话语特征,而且也是元代文化与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梅花成为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中的重要意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各种不同形态概括而言,主要经历了体物、比德与抒情三个阶段、三种形式,他们在元遗民诗歌中都有丰富具体的表现。周巽、叶颤等隐居自适的遗民诗人,大部分情形下,将梅花作为纯粹的观赏对象,着力描写其容颜姿态,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闲隐之情叶颐《二月江城见梅二首》其二云: 

桃杏纷纷正得时,疏梅高洁舍知几。如何万卉矫春日,犹有孤芳驻夕晖。未要板桥寻蜡屐,最宜沙路试罗衣。轻鞋小扇孤山下,绝胜逋仙踏雪归。 

春天万花竞放,一枝梅花独立斜阳之中,既独树一帜,又孤芳自赏,有点落寞,但绝无哀怨。 

周巽有咏梅诗七十三首,约占其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一,也是元遗民诗人中咏梅诗数量最多的一位。周巽咏梅,全面细致,《性情集》卷四有《梅树》《梅根》《梅蕊》《梅萼》等十二首分别咏歌梅树、梅花的各部分,《性情集》卷五集中描述了水边路旁、林底竹下、镜中雪里等不同环境里的梅[2],其寄托较深的《林下梅》云:“冰为肌骨玉为神,林下归来见美人。冷眼笑看千树雪,含情欲赠一枝春。花飘萝径留芳迹,诗刻苔碑生绿尘。落日孤坟吟眺苦,倦魂犹想绕湖滨。”全诗首写梅冰清玉洁的高风韵致,接着以梅榭留香与人世沧桑对比,写诗人孤单寂寞之情。周巽还善于在对比中写梅之纯白高沽,秀丽清香,《性情集》卷六有《三香芝兰梅》《三白雪月梅》等。分别写梅之色之香。松竹梅本是以耐风霜、斗冰雪的高尚节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钦佩赞赏,其《三友松竹梅》是这样写的:“苍髯拂翠羽,有意伴腥仙。共结岁寒约,村烟望水边。仿佛一幅萧散清旷的山水画,松竹梅傲然不屈的性格较难发现。 

与叶颓、周巽等咏梅主要以体物为主不同,贡性之、梁寅、钱惟善等咏梅大都以人写梅,以梅喻人,有的歌颂梅傲雪耐寒、独立荒原的清高气节;有的称颂其孤芳自赏不与世推移的高风亮节;有的以梅自励,坚守遗民情操;有的以梅赠友。寻找精神慰藉。梅不再是纯粹的观赏对象,而是与诗人的思想情绪融为一体,如果说梅在周巽等人诗中是一种物象,那么梅在贡性之等人诗中则是含义复杂的意象。 

贡性之有咏梅诗三十八首,大多是题画之作,其《题画诗》有句云:“王郎胸次亦清奇,写尽孤山雪后枝。老我江南无俗事,为渠日日赋新诗。”王郎即元末画家王冕,可见其咏梅诗与王冕梅画有直接联系,但也能较好地反映自身思想情感,其《题画诗》: 

平生心事许谁知,不是梅花不赋诗。 

莫向西湖踏残雪,东风多在向阳枝。 

以梅写人,为历代诗家所推许。他的咏梅诗大都以梅喻人,借梅抒情,身世飘零之感,故国乡关之愁,时序变迁之叹,都以梅为媒得以尽情渲泄。其《墨梅》云;醉折东篱朵,看如隔暮烟。莫惊颜色改,不是义熙年。以梅写菊,暗含渊明不仕二姓之义,既说明自身志向,又赋与梅花新的内涵。尽管贡性之题梅诗大多为题画之作,但大都以梅喻人,梅浸透着自身情绪,或以梅之独为春先迎风斗雪,写自身高洁品格,如《画梅·影逐云边月》,或以梅独处荒原,写自身孤独寂寞之情,如《墨梅·处士门前烂漫开》,或写梅及人,如《宫梅图》:“璃楼夜寒银漏涩,满地霜华月光白。翠琴啼断梦中魂,窈窕虚窗碧纱隔。千门深锁含章宫,未许人间识春色。只愁笛里曲声衰,零落香钿点妆额。”[5_既是写梅花、写宫女,又是写自身、写当世,那深居宫廷,与世隔绝的梅花、宫女的哀怨凄凉之情何尝不是诗人自身写照。梅不仅是其生活的点缀,也是其心灵的伴侣,“眼中谁是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窑,,[。“谁画梅花便索诗,梅花应与我相知"【。贡性之大量咏梅,主要是梅花所蕴含的独立荒原,不畏霜雪,不与世推移的坚贞不屈性格与自身的理想追求,人格精神一致。 

谢应芳、戴良、陈基等的咏梅诗大都与贡性之类似,其着重点不在于描摹梅之姿容色态,而是因梅坚贞不屈性格和文化内涵与自身价值追求跟人格精神一致,因而借花写人,用花喻人。梅不是他们歌颂的主体,而只是其思想情感的载体。以梅写遗民心志,故国旧君之思是元代遗民诗人咏梅的重要内容,舒蟥《落梅歌》云: 

一枝两枝横水滨,千片万片飞早春。残香满地铺白茵,含结青子枝头新。含章菇下肌理匀,春梦来醒香醪醇。君王宠爱恩情申,何况点缀额与唇。托根岩谷遭时屯,莓苔剥落湮红尘。碧玉柯斡共樵薪,更复扰扰来棘榛。畴昔开伴粉署宾,东风轻点泓池银。归来天上迹已陈,心肠铁石见无因。惜花长叹花下巡,见仁顿觉添酸辛。角声吹月双眉频,不知谁是调羹人。

首先铺叙梅之姿容玉色,芳香袭人,接着笔锋一转,写香消玉陨,境遇悲惨,与深沉的国破家亡之感融为一体。少数民族遗民诗人中,丁鹤年咏梅诗最多,有十二首,其诗既继承咏梅传统,又结合自身经历和时代氛围,以梅写禅,以梅写人,反映北人南来的社会状况。其题《画梅》云:“老向江南住,梅花共岁寒。故人清兴在,踏雪几回看o.[93将身世飘零之感寓于咏梅之中。其《I临水梅》则将梅与菩提树相提并论,以梅喻禅,诗云:“疏花清有影,止水净无埃。好似菩提树,明月照镜台。”为咏梅注入了新的内涵。 

咏梅成为元代遗民诗人的重要话语特征,是其生活情怀和思想性格的反映。如果说体物与比德是元遗民诗人对前代诗歌的继承,那么咏梅诗所体现的浓重的忧伤情调、深切的故国情怀则是对咏梅诗的发展。元之前的咏梅诗,不管是体物还是抒情,托物言志之义有三: 

(一)以负霜之姿喻孤高幽人;(二)岁寒暗香浮动,不屈霜雪喻人志节不屈;(三)花姿幽独,不媚东风,不与群芳竞艳,喻志士幽人,不与世推移-l。不论何种情形,旨在以梅之高洁喻高人隐士,元遗民诗不仅以梅指隐士之高雅,更以梅写遗民情绪,故国心态。诚如梁寅所言: 

故人之德而梅有之,当乎风霜凌厉,冰雪凝泛,叶辞其条,液归其根,梅于是时纷然珠缀,嚼然玉洁,郁郁烈烈,芬芬瑟瑟,松与为俦,竹与为列,贞固之性,孰逾之哉?人之性至纯也,至粹也,灵于物而或反愧于物,以物之全其天而人自离之也…,君子者内志弗移,外好弗入,处险以夷,处闷以乐,既贞既固。惟金惟石,梅之是侣,孰谓人而不物之若耶?¨1 

意在强调梅之坚贞不屈,戴良则明确的以梅作为不屈二姓的象征,其《东山赏梅诗序》: 

花于穷阴盛寒而不与众卉争荣者,惟梅为然,盖其色能受变,香能处清,而操能立独,有仁入义士之高致。诸君以之而赏爱,宜也。虽然,使其出处去就之际,一或有戾于是梅,纵从而赏之,而是梅不为其赏矣。今夫诸君子者,固世所谓仁人义士而能受乎变,处乎独,有凌寒之态,无争荣之恩,其于是梅乃赏,友而史之者矣。 

咏雪诗范文3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诗中说,终南山上有梅花,吸引了君子前来观赏。这说明春秋之前,中国士人就喜欢梅花了,但那时,人们似乎还没有去欣赏梅花的风骨。

对梅的审美意识的觉醒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这是中国人自我意识、审美意识觉醒的时代。梅花身上所体现的那种不屈的精神开始被人们所欣赏。例如,南朝谢燮的梅花诗: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这首诗就颂扬了梅的早发,迎春,抗寒的品格。

梅花精神的广泛传播是在唐宋。唐宋之间,梅开始成为园林的重要树种。咏梅诗也大量增加。唐宋诗人笔下的梅花,成了一种人格象征。梅花的迎春,凌寒,成为一种坚毅不屈、清高淡泊的人格精神而广泛传颂。例如王维的咏梅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

又如王适的咏梅诗,歌颂它的迎春本色: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王适《江上梅》)

对梅花精神领会得最深刻的是元朝的王冕。王冕的咏梅诗是这样的: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赞颂梅花的是抗冰雪、迎春天、不随俗的精神。塑造了它的清高孤傲,百花之首、迎春使者的形象。

宋朝卢梅坡的诗也很好。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它通过梅与雪的比较,充分描绘了梅花抗寒、幽独的特点。诗人写梅比雪白色稍逊的缺点,歌颂它不畏严寒的优点。它独立寒风、抗击冰雪、独自开放。

对梅花写得最美的诗是宋朝的林和靖。他写的《山园小梅》是这样的: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在现代,写过咏梅卜算子词。它写梅很有大气: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咏雪诗范文4

[关键词]宋代;咏梅诗词;影响

宋代由于社会、审美、宗教、经济、领导因素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文人们形成了恋梅、赏梅、咏梅之风。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1991-1996年,第一版)约4000卷,60册,共收诗约二十五万四千首,梅花题材之作(含梅画及梅花林亭题咏等相关题材)占1.85%,计四千七百首。《全宋诗》11万余位诗人中有六百多人都作梅花诗,令人称奇。《全宋词》(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81年第一版)收词计两万零四百首,其中咏梅词1120首,占5.6%[1]。宋人文学创作中咏梅风气是一种特殊并且重要的文学现象。它对后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物质层面的影响

(一)咏梅诗词作品数量可观

宋代所形成的这种咏梅风气,为后代留下了许多的咏梅篇章。据今人程杰调查;现存宋代咏梅诗词是宋代以前咏梅诗词的50倍[2]。宋代咏梅作品数量之多,十分罕见。在宋代,咏梅诗词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咏梅专题联章组诗多。如宋初林逋“孤山八梅”,梅尧臣《京师逢卖梅花五首》,首开七绝联章咏梅之方式。苏轼以文坛盟主, 有《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都是十首以上的组咏,对宋咏梅之风盛行影响较大[3]。后人在咏梅时,总是或多或少的有宋代咏梅诗词的影子。黑格尔说:“每一门艺术都有它在艺术上达到了完满发展的繁荣期,前此有一个准备期,后此有一个衰落期” [4]。在宋代以后,虽然也不乏写梅的高手,如元代的王冕,它的《墨梅》就是一首咏梅佳作。但是从整个时代来看,宋代的咏梅篇章数量之多、质量之好,无与伦比,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精美的一笔,给我们的诗词宝库里留下了吟咏不断的千古绝唱。

(二)咏梅题材的繁复繁衍

除了大量的咏梅诗词以外,咏梅创作的繁荣更是赏梅情趣内涵的拓展及创作活动的外延。宋代是历史上赏梅、品梅的兴盛时期,不仅有大量的咏梅之作,还出现了许多的栽种梅花的专门著作。南宋范成大为“中兴四大诗人”著有《梅谱》,记所居范村之梅十二种“江梅、早梅、官城梅、古梅、重叶梅、绿萼梅、百叶缃梅、红梅、鸳鸯梅、蜡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艺梅的著作,它的地位不言而喻。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周师厚著有《洛阳花木记》,记载“杂花八十二品”:“黄香梅、红香梅、(千叶)、腊梅(黄千叶)、紫梅(千叶)。”“桃、李、梅、杏、莲、菊各数十种”[5]。品梅专家南宋张俊曾孙张功甫著有《梅品》一书;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分上、下两册,收录 100幅图,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描绘梅花情态的木刻画谱,也是中国最早的木刻图籍。因宋时画像俗称为喜神,故名。分别描绘蓓蕾、小蕊、大蕊、欲开、大开、烂漫、欲谢、就实等梅花的种种形态。南宋初黄大兴,字载万, 号岷山耦耕, 蜀(今四川)人。其选录唐五代至南北宋之交的咏梅词410多首,编10卷《梅苑》, 为现存最早的专题咏物词选, 也是现存保存较完整的宋人选宋词的最早选本[6]。这些著作都为后代留下了不少植梅、赏梅、画梅、写梅的趣闻佳话。为后代留下了许多关于梅独特的历史。

(三)咏梅诗词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的内涵和表现手法

入宋后的咏梅文学首先表现出物色征逐、追求赏心悦目的主动意态和情趣。如林逋在《孤山八梅》中描写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幽雅形姿,体现出闲静淡泊的隐者意趣,奠定了梅花作为人格写意的审美发展方向。至宋咏梅丰盛时期,梅花不仅是一个清新芳菲的审美对象、更逐步被赋予君子“比德”品格的意义和思想价值,从而上升为崇高的文化象征。宋咏梅作品运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它们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的内涵和表现手法。文人们想尽妙法,从各种各样角度写梅,运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写梅。宋人大量发展起以物类聚、渲染烘托、旁敲侧击、横斜取势的手法,林逋首开此例。宋著名画家杨无咎(字补之,号清夷长者)的《御街行》:“破寒迎腊吐幽姿,占断一番清绝。照溪印月,带烟和雨,傍竹仍藏雪。”即为咏梅侧面烘托描写一例。宋人咏梅有白描、设问、比兴、象征、比较、比喻,写了千姿百态的梅花,塑造了梅花这一崇高的形象。又用了亦物亦人、人花一体、追新求异、侧面烘托、以物寓情、造境铺色、以宾衬主,将自己和梅花融为一体。用精炼的语言将梅临寒傲雪的高洁品格写了出来,同时将自己对梅的情感写得淋漓尽致。

二、精神层面的影响

在上古人们的心目中,梅即被视作和羹,意谓梅是上等的调味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对梅的审美态度不断改变、审美意趣不断拓展。到了宋代,梅的外观、标格逐渐凝定了下来。中国文人向来重神不重形,宋代所形成的咏梅风气,使梅花的自然品格和人文品格得到了高度赞扬。梅花不仅仅是一种用来赞咏的植物,它最终上升为重要的文化象征,更重要的是从而成为了中国民族性格的一个象征符号。

(一)赞扬梅花凌寒独放、传递春信的品格

梅的美在于它成为了中国民族的精神美的象征。它奇特的自然属性,符合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和理想追求。梅花丰富的内涵――报春而不媚春,自傲而不狂妄,高尚而不俗气,有追求而不霸道,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的体现,文人爱梅就有了双重的意义。如陆游《梅花》一诗:“玄冥行令肃冰霜,墙角疏梅特地芳。屑玉定烦修月户,堆金难买破天荒。了知一气环无尽,坐笑千林冻欲僵。力量世间谁得似,挽回岁律放春阳。”梅花凌雪吐艳,寒冬飘香,更送来春的生机和希望 。这与君子所推崇的高洁品性、兼济天下的气节相符合。

(二)讴歌梅花孤高亮节的清姿神韵, 寄托君子的“比德“理想

张先,字子野,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梅苑》收录其《汉宫春. 蜡梅》中赞扬梅花“更孤标俊格, 非雪凌霜“,”应为是、中央正色, 东君别与清香”[7]。从以上咏梅词盛赞梅花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看, 就体现出中国古代君子“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志向抱负和感时伤乱、救济时艰的社会责任感, 表达作者梅品即人品,物人同一的气节操守。

(三)借咏梅寄寓词人的身世家国之感或身世飘零之悲与爱情友谊之象征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人借孤单落寂的梅花迎雪吐艳、凌寒飘香,表达其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的苦闷,通过梅花自然代谢描写梅花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用人格化的梅花抒发自己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如表达情思的词作,洪适《临江仙》:“相思凭过雁,飞送一枝梅”。

宋代咏梅文学影响深远,不仅体现了梅文化繁荣昌盛的生动图景,而且主导了梅花审美的基本方式和理念,代表了这一领域文化意识发展的高度。

参考文献:

[1][2][3]程 杰《宋代咏梅文学的盛况及其原因与意义》,《阴山学刊》2002年2月第15卷第1期

[4]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版 第3卷上

咏雪诗范文5

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不了三千界,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舍,盐罐儿里党尉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注解]

冷无香:指雪花寒冷而无香气。

漫:洒遍。

三千界:佛家语,即三千大千世界,这里泛指全世界。

噤:牙齿打战。

面瓮:面缸。

袁安:东汉人,家贫身微,曾寄居洛阳,冬天大雪,别人外出讨饭,他仍旧自恃清高,躲在屋里睡觉。

党尉:即党进,北宋时人,官居太尉,他一到下雪,就在家里饮酒作乐。

榭:建在高土台上的敞屋,即亭子。

[译文]

像那冰冷无香的柳絮纷纷扬扬扑来,冻成一片片梨花拂也拂不平,满天空都是大块白灰泥铺天盖地,弥漫三千大千世界。滔滔汹涌的东海也被雪花打成一片银白。探寻梅花的尽情激荡难捱。看白面瓮里有多少袁安高士的房舍,盐堆里有多少权贵的高楼大宅,粉缸里有多少舞榭歌台。

【译文二】

纷飞的雪花冷而不香,如同柳絮一样扑来。雪花冻结成片,如同拂拭不开的梨花。:纷纷扬扬的大雪如同白灰洒遍了整个世界。大雪好像为东大海镀上了白银。寻梅的人都被冻得从心里打战。袁安的宅舍都被大雪埋没,如同埋在了面缸里。:党尉深宅大院里的积雪,如同洁白的盐堆。大雪使歌舞的亭台变成了粉缸。

赏析:

咏雪诗范文6

课文《咏雪》,原是《世说新语》中一个有名的故事。大意是说,东晋时有个才女叫谢道韫,一次去叔父谢安家玩,正遇上大雪,叔父便考自己的子侄们如何喻雪。其中一个叫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这时谢道韫起身接着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更恰当,于是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而有了“咏絮才”的美誉。尔后人们就用“咏絮才”来称颂女子的文学才华。

但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撒盐空中”的比拟真的就那么糟糕吗?原文不长,总共不足百字,不妨全文录下,以便研讨。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下面根据文本的记载,就谢家子弟“咏雪”一事,也来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撒盐空中”,未必不好

大家知道,《世说新语》一书,所记内容大都是些传闻轶事之类的事情,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咏雪》这则短文,就只客观地记载了事件的始末,未加任何评论。所以教参就分析说,对于谢安所提“白雪纷纷何所似”的问题,他的子侄们“答案可能不少”。但在文本中,作者仅录其两个:一个是“撒盐空中”,一个是“柳絮因风”。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撒盐空中”的比拟,未必不好。否则,作者又何必将它记录在案呢?此其一。其二,再从“公大笑乐”的面部神态来看,这无疑应该是叔父对两个答案都感到满意而喜形于色的,透过文字,我们仿佛看到谢安那乐呵呵的笑靥和听到他那爽朗朗的笑声。谢安(320——385),字安石,东晋重臣,知名的政治家。这个曾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谥为太傅的谢安,此时此刻,眼见侄男伯女才华横溢,深感谢氏门中文化传承后继有人,怎不开怀“大笑”,与子侄们和“乐”融融呢?

在通常情况下,诗人们一般都会以柳絮拟雪,但有时为了特殊效果,他们也会以盐拟雪。比如唐代出现的打油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隆。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雪诗》)作者把眼前的景物卡通化,写“黄狗身上”的“白”和“白狗身上”的“肿”来表现下雪持续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盐”的意象。对此,黄国彬先生评论说:“在《雪诗》里,中国打油诗鼻祖所走的,正是以盐拟雪的路线。”再如,鲁迅在他的散文《雪》中有这样的描绘:“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金立群先生也认为“这样的景象,比喻成‘撒盐’倒是更为贴切”。这说明,以盐拟雪自有它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正所谓“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唐·高骈诗),它不仅使“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变得“砥平而坚实”,给人以厚重的实在感,而且更具有一种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

二.“柳絮因风”,并非全好

韩愈《春雪》诗云:“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以“柳絮因风”比喻下雪,能给人以一种清俊飘逸的美感,能传递出春天即将来临的信息,自然是好的。可是,但凡关涉“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两者哪个更好的问题,自来人们都认为“后者佳胜”,并对之赞赏有加,不吝称好,个中秘诀曾使笔者一度静思良久。其实,把雪花比喻成柳絮是存在硬伤的。雪的颜色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则呈灰白色”状,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以柳絮拟雪表现出明显的美中不足,所以在当代诗人的笔下,就改用“白絮”而不用“柳絮”了。《七律·冬云》:“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这也是人所共知的著名诗句。

反观《咏雪》文本,我们通过“具体而微的语言去体验文本作者和人物的真实情感”(夏丐尊语),就会引发对“未若”一词的敏感。“未若”是什么意思?“未若”者,不如也,也就是比不上的意思。在叔父面前,谢朗“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比喻一出口,道韫即刻以“未若柳絮因风起”相驳,要知道,这不是评论家的话,而是兄妹间的对话,至多体现的,也不过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质。小小道韫所下这“未若”二字,似斩钉截铁,给大家一种一锤定音的感觉。于是人们就跟着感觉走,“傍着女性走”,颇有些贾宝玉“见了女儿就清爽”之嫌,都来个“不如也!”,几乎是异口同声,说前一喻不如后一喻好。就连文本作者也非常佩服道韫的才气,在文末又补充交代了她的身份,并且是多重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道韫是谁?恐怕诸位不知道是吧?她就是太傅大哥安西将军谢无奕的女儿啊!她就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啊!王凝之又是谁?王凝之就是王羲之的二公子啊!言下之意是:道韫是《兰亭集序》的作者、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媳妇啊!

当然,谢道韫的名声,不独与文本作者的推崇和赞赏相关,更重的是与她一生的品格和节操相关。历史上的谢道韫,是一位有才有德,德才兼备的女性代表。《三字经》将她与东汉的蔡文姬相提,“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这是赏其才;《红楼梦》则将她与战国时的孟母并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这是赞其德。清代学者梁晋竹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谈及她的人格魅力时说:“智勇坚贞,巾帼丈夫,世但传雪庭联句,步障解围,失之远矣。”1984年,江民繁、王瑞芳两同志编著《中国历代才女小传》一书,收录了从西汉到清代的女文学家、女诗人、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近百名,谢道韫位列第十三。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漫长年代,谢道韫在历史的浊流中终能脱颖而出,这也是人所共望的。

三.“碎剪鹅毛”,不敢言好

东晋时代的谢氏家族,本来就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谢安兄子胡儿谢朗,字长度,这个曾做过东阳太守的谢家哥哥,其“撒盐空中”的比喻,在当时就被自家妹妹道韫“咏絮才”的光辉所掩,未能形成优美的对称而获得“咏盐才”的名声,何况事隔千年之后的我辈,还要跟着胡诌个什么呢?不过,我们总认为,凡事须从细读文本入手,如有关如何喻雪的问题,还是可以进行商榷讨论的。

谢家子弟“咏雪”当天的情景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这说明早已有雪,但不大,谢安不便外出,所以才有“内集”子侄们的时间,也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当时的情景为“俄而雪骤”,一个“骤”字,可谓关键字眼。骤者,疾速之谓也。这“雪骤”的景象,给谢太傅视觉上的直观感受是“白雪纷纷”,大有一种“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的样子,仿佛又跟“纷纷暮雪下辕门”(岑参诗)的景象差不多,我们把它比作“碎剪鹅毛”自天空密密麻麻地洒向大地,这样的比拟,虽不敢言好,但也不失一种喻雪之法。众所周知,下雪,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仅以下一场雪而论,其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它像柳絮般飞舞,有时它会像鹅毛般飘洒,可还有许多时候它并不显得那样优容,而是在寒风的催逼中下得急、下得密,如同我们平常口语中所说的“下雪米米”,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正是“撒盐”的意象。所以,我们在肯定谢氏兄妹“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两种答案之后,决不否认还有第三种乃至第四种以上的答案。因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尚须指出的是,以上论及的无论是以盐拟雪、以柳絮拟雪也好,还是我们补缀的以鹅毛拟雪也罢,不外乎都是在喻体与本体之间“形似”上的小打小闹,纯属雪景描写中的“小儿科”,是典型的“输文采”“逊”者流,值不得驻足。看看当代小小说作家谢志强的作品《雪》,则是以“信”来拟“雪”:“大雪静静地飘落,看去,如同天给地的信,地接收着,却沉住气。静静地,能听到雪花落在雪花上的声音。”按照阴阳学说,天为阳,地为阴,作者把“下雪”比喻成天给地的一封又一封的“信”,实在太精彩了,用小品演员宋丹丹的话说,那“真是太有才了!”文学大师孙犁说过:“任何艺术,都贵神似。形似固不容易,然以传神为高。”总览中学语文课文相关的“雪景”描写,其中不乏高档次、深寓意的“大手笔”,那才是我们要好好学习和领会的。行文至此,就让我们引几处有神韵、领、意蕴丰、传千古的“雪景”描写作结吧。

真正的大手笔,“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下得正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真正的大手笔,最出色的还要数《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上人三两粒而已。’就其中一连串的‘一’,活生生跳入眼帘”,烘托出美不胜收的西湖景致。这些本来极无味,也极无趣的数字,在张岱的笔下却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李国文先生声称“在他之前不曾有,在他之后不会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