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空间说明范例6篇

个性空间说明

个性空间说明范文1

托马斯·哈代作为英国一位跨世纪的著名作家,生于1840年,卒于1928年,在其充裕的一生见证了维多利亚时代大部分时期,尤其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辉煌和衰退时期,经历了社会的风雨般变革,创作了一部部文学精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精美的诗篇和散文,而且关键是创作了流芳百世的小说佳作。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创作按照他自己的归类,分为几类,其中关键的一类是“性格和环境”小说,也即威塞克斯系列作品,主要包括《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等。在这“性格和环境”系列小说中,《卡斯特桥市长》算是风格独特的一部作品。不仅题材是托马斯·哈代小说中唯一一部围绕城镇背景的,而且也反映了英国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农村文明向工业文明、农业化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变革和人性的异化。也主要揭示了威塞克斯人在工业化浪潮中同当时社会环境产生的冲突,小说 《卡斯特桥市长》使这种社会与环境的冲突达到了最顶峰,在这部小说中,托马斯·哈代通过运用空间转换叙事方式叙述了维多利亚时期工业化进程中威塞克斯农村社会被资本主义社会逐步占领的悲剧性过程。小说讲述了亨查德的发家致富过程,他从一个性格暴力、碌碌无为的农民割草工人一步步爬到赫赫有名、光芒万丈的市长宝座,但最后因为性格的缺陷和命运的无情捉弄,境况瞬息万变,最终一败涂地,失去立足之地,在孤独中凄惨而死。亨查德年轻时就是一个普通的割草工人,没有特殊优点,在一次酒醉的状态下,竟然破天荒地把妻子和女儿以区区几个便士的低廉价格卖给了水手纽森,酒醒之后,幡然悔悟,发下痛誓——从此滴酒不沾,进而发愤图强,自力更生,生意蒸蒸日上,成为万人瞩目的卡斯特桥市长。即将大喜之时,前妻的出现改变了命运,加上苏格兰人法尔弗雷的出现,亨查德的命运开始变得难以预测,先是极其辉煌,但很快便急转直下,亲人、事业、爱情一一离去,最终流离失所,悲惨抑郁而死。小说《卡斯特桥市长》中人物的身份意识和命运变换以及主题彰显的是托马斯·哈代多种叙事策略娴熟运用的结果,其中的空间叙事策略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小说《卡斯特桥市长》的空间叙事理论特征

时间与空间作为人类物质形态存在的基本形式,是人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也是人类文学创作的两条重要脉络。按照传统的叙事学说,时间这一维度常常成为叙事的主要特征,而空间往往被忽略。根据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一书的阐释,根本性地转变了传统叙事学“通过时间消灭空间”的看法,认为空间不仅仅是社会关系发展与演变的静止性平台,相反,它是动态的、发展的一个过程,突出强调空间的社会性。1945年,随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赛夫·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一文的出现,小说的空间形式在学界首次被提出,标志着文学空间研究的开始。他主要就空间的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反驳了以往对小说中空间形式疏忽的欠妥性,坚决反对空间在文学创作中的次要性、中立性和不可视性观点,认为在文学作品中有语言的存在空间、故事情节的物理空间和读者的接受空间等。现代语境下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是相互转换的,某种意义上,空间是时间的定格和停滞。这样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完全可以具有打破时间先后和事物因果发展的这种传统叙事特征,突出空间的叙事形式。具体来说,空间形式指作家通过多重故事情节的设置、蒙太奇手法、片段特写、文本并置等形式模糊时间特性,通过这种叙事策略舍弃传统的线性叙事策略,从而采用时空并置以空间为主体的形式。这种空间不仅指具体的物理空间(有形的环境、地点等),还包括无形的精神空间(心理空间、情感空间、感知空间等)。伴随着《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的发表,学界对叙事空间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已是新时期文艺领域的大潮之一。作为传统小说的《卡斯特桥市长》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小说中多次提到故事发生的时间,如亨查德醉酒卖妻就是一个明显的时间界限和标志,故事情节很多都是以此为参照的,似乎不符合空间形式分析的特征,但按照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形式和相互联系,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时间是空间的另类表达,小说中隐喻式的空间观念比比皆是,因而小说中的空间叙事是完全有必要予以解析的。

三、小说《卡斯特桥市长》的空间叙事分析

作为传统的小说,《卡斯特桥市长》具备了传统的空间形式,包括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等。但是,新的空间形式理论需要打破传统的以唯物主义为本位思想的空间原则,正是唯物性的一元论限定了空间理论的突破。相反,空间理论的突破需要唯心论思想的注入,为之提供开阔思路。空间的存在指沉淀在人类意识深处的一种图式体系,从根本上说它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概念,不仅仅包含客观的外在物体。这样传统叙事学中具体的故事发生地点、场景布置、物件摆设这一类立体的三维空间概念放置在现代叙事学的条件下,就有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简单地说,小说中的叙事因素具有了意识形态特性,以停滞共时性和唯心性为特征,以突出主题为目的。这样,从另外一个层面,可以把小说《卡斯特桥市长》中的空间叙事因素分为意象类(实体物)和抽象类(虚化物)。

《卡斯特桥市长》中的意象类空间可以分为故事地点和具体物件等,这一类空间形式在作品中不同层次的转换和浮现,达到烘托主题或渲染气氛的目的。首先是大空间的跳跃式转换,故事的开头发生在19世纪英国的乡村部落,那里人们过着衣食无忧但也不富裕的乡村生活,民风淳朴,清闲地体验着“笑谈风声”。这也是主人公亨查德的出场背景,这样的境遇之下,一个普通的割草工人会有怎样的结局?令人着实难以想到日后的飞黄腾达、平步青云。尤其是在小镇上酒醉卖妻的场景设计更是令人称绝,不仅使我们瞬间明晰当时整个社会风貌,更使我们明白亨查德这一主人公的特性——暴戾无常、刚愎自用,更是与以后的显赫无比不成对称。紧接着就是时空的大转换,多年之后,故事移到了卡斯特桥,从农村到了城镇,虽然英国当时城乡的结合比较紧密,外在的自然界限不是很明显,但是社会环境已经完全变了,亨查德再次出现已经是身份高贵的市长了,身份地位的变换以社会环境的变换为基础,显得自然协调,也预示着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又近了一步。在卡斯特桥这个大的空间之下,又出现诸多具体的场景如市政厅、粮仓、咖啡馆等,这些空间因素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随着人物性格的刻画、情节的发展、主题的延伸等位出现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深意。

而小说中的抽象空间也是屡屡出现,主要以亨查德酒后卖妻的场景和那个卖燕麦粥老太太的寥寥话语为代表。故事当中,“酒后卖妻”一定程度上是小说的一条空间大线索,它是一切故事的起源,也是主要人物心理空间的主要容纳物,不仅是亨查德内心的阴影,也是世俗群体潜在的话柄和攻坚手段,在这种意义上,时间的发展只是为了证明空间的存在,这一空间因素始终伴随小说全篇,而卖燕麦粥老太太的几次出现,凭借其俗气的眼神微妙变化和寥寥数语,显示了时空的转换和社会空间的巨大变化以及人性空间的异化变质,也预示着亨查德最后悲剧的必然性,其悲剧不是个人所为,不是运气,性格等原因,而是社会的原因,当时整个英国社会变迁和人类思想意识退化的必然结果,社会大空间促使个人小空间的变形。

四、结语

从整体上来说,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托马斯·哈代用自己犀利的笔触和娴熟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部部鸿篇巨制,抒写了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社会转型编年小说,主要反映了当时英国宗法制社会下农民群体在工业化浪潮席卷之下,表现出的迷茫、痛苦、无奈、蜕变等,控诉了维多利亚时期辉煌之下隐藏的社会危机和道德沦丧,同时揭示了社会变革的不可阻挡性,更突出了社会的悲剧色彩和人物命运的悲剧性。以《卡斯特桥市长》为代表的威塞克斯小说系列,融合空间叙事学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拓展加深了作品主题范围和深度,更明确了一系列社会批判主题,高举起反抗宗法社会的大旗,箭头直指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道德的守旧、宗教的伪善性、婚姻的悲剧性、社会的腐朽性等。因此,从《卡斯特桥市长》中我们不仅感受的是时空的转换和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运用,更是对作者关注社会和民众的悲悯意识的敬仰,托马斯·哈代没有沉浸于亨查德悲剧的虚幻设计,使其具有浪漫主义的结局,而是勇敢地使其接受社会的洗礼,他的命运就是社会现实的缩影和时代的印记,当然作者的同情意识还是伴随着作品进行的,不过作者传达更多的是一种社会风情的描绘和人性命运主题的彰显。

[参考文献]

[1] 哈代.卡斯特桥市长[M].张玲,张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2] 鲁枢元.精神生态与生态精神[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

[3] 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 [美]约赛夫·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M].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5] 龙迪勇.论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3(10).

[6] 龙迪勇.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6(10).

个性空间说明范文2

关键词:先验演绎;范畴;时空

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056-02

康德是以举法学的例子开头,康德认为,在法学中在一桩法律诉讼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关于权利问题,一种是关于事实的问题,前一种是阐明证明权利的合法性问题,这个证明过程就叫作演绎。首先是康德解释事实问题,康德讲,事实问题就是在经验性问题,在经验当中可以找到相关根据,当你产生疑问的时候你只需要去调查一下确认这个经验事实就可以了,这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但是权利问题不是这样的,你把权力问题归结于“幸运”、“运气”这是说服不了人的,权力问题不像事实问题可以在经验当中找到根据。比如说,你突然获得一笔财产,不能光说你运气好就可以让人普遍同意的,对于这笔财产的合法性权利,你必须靠演绎来证明。作为§13小节一般先验演绎的原则的第一段,这一段只要是通过法学中权利问题和事实问题这两个例子来引出“演绎”这个概念。

在第一段引出演绎之后,第二段开始,康德就提出,人类知识各式各样的概念当中有些是做纯粹先天的运用,对于这样一种运用的权限的合法性,参照法学的例子,从经验当中得不到证明,是需要演绎的。这些概念其实也就是知性的诸范畴,范畴本身不是经验性的,那么他们将如何与对象发生关系?康德在这里回答了,概念能够先天地和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所作的解释称之为这些概念的先验演绎,至此康德就提出了先验演绎,先验演绎参照法学例子,其实就是你对于是否有权利运用知性范畴的根据进行解释。相对于先验演绎,康德在这里又提出了经验性的演绎,经验性的演绎就如同法学例子当中的事实问题,康德在这里说得也很清楚,就是一个概念通过经验和对经验的反思而获得的方式,因此不涉及合法性,而只是涉及事实问题。第二段主要是把第一段在法学例子中引出的演绎,承接转入认识论领域当中,引出了知性范畴的先验演绎。那么下面第三段将在这个基础上,引出经验性的演绎。

第三段开头第一句话点出了我们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它们都先天的和对象发生关系,一种是时间和空间,而另外一种则是知性范畴。时空和范畴这两种概念找寻它们的经验性演绎是白费力气,因为,“它们本质的特征恰好在于,它们和自己的对象发生关系时并未从经验中为这些对象的表象借取什么东西。”这句话就是说时间和范畴是先天的和它们的对象发生关系不从经验中借取什么,时空和范畴本身是先天的,而且直接打交道的对象也都不是从经验当中汲取的。比如,时空就和数学几何打交道,范畴就与先验对象打交道,但是这里的先验对象是要靠经验材料去充实的,它的运用范围是在经验范围之内的。所以,既然要对时空范畴进行演绎,那一定不是经验性的演绎是先验演绎。第三段整体上在讲对于时空和范畴两种概念的演绎,只能是先验演绎不能是经验性的演绎。

第四段开头的“但”是承接第四段当中所说的时空和范畴是先天的和对象打交道,不从经验当中借助什么,对这句话进行转折。康德讲,这些概念,像一切知识一样,我们在经验中虽然找不到它们可能性的原则,但是我们能找到它们产生出来的机缘,只要感官印象提供一个机缘,那么我们的所有认识能力就开始运转了,这样经验就形成了,而这种经验是由两种不同的要素合成的。一种是感官材料,另一种是整理这些感官材料的形式,而这一种细分是由纯粹直观即时空和纯粹思维即范畴这两个层次组成的。时空和范畴这两个层次是在前一种感官材料的机缘下才被开启的。这就是说,需要感官材料的刺激,人的认识能力才会被启用,一旦开启只有概念也就随之产生了。洛克第一个认为我们的知识是靠感官材料的刺激机缘开启的,所以康德在这里高度赞扬洛克所做的工作。但是,康德认为,对于纯粹先天概念的演绎,却不能依靠经验当中的机缘来提供,纯粹先天概念是依靠经验中机缘来产生出来的,但是产生出来以后却是要先天的和其对象发生关系,完全独立于经验。所以这些纯粹先天概念必须出示先验的出生证,而不是出示经验性的出生证。那么,洛克关于对这些先天概念进行经验演绎的说法遭到了康德反驳,康德认为洛克的推导仅仅只是关于事实问题的推导。因此,康德的观点就来了,对于这种纯粹只能是一种先验的演绎,不能是经验性演绎。

第五段的“但现在”是对于整个第四段的一个承接,表示第五段将着重阐述康德确定的先验演绎的路线。前面讲了,对于纯粹先天知识的演绎只能是遵循先验途径的方式,这里康德为了严谨起见提出先验演绎途径是否是绝对必要的?康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首先是时间和空间的先验演绎,康德在这里说,时空的先验演绎就是之前我们在先验感性论当中的时空的先验阐明,在那里我们就解释了时空的先天客观有效性。但是时空好像不需要通过先验演绎就被人们所承认的,因为它们在直观中就有天然合法运用的根据。这里康德是拿空间和几何学作为例子来说明的,应该是因为空间相对于时间更容易捕捉一些。几何知识因为基于先天的直观而具有直观的自明性。但是纯粹知性概念却不是,它们有种不可回避的需要,什么需要?就是“为了自己而且为空间寻求先验的演绎的需要”?接下来还是对这个需要进行解释:“因为既然它们谈论对象不是凭借直观和感性的谓词,而是凭借纯粹思维的先天谓词,它们就无须感性的一切条件而普遍地与对象发生关系”。这句话主要是还要为空间寻求先验的需要,这是为什么?再在把这句话看完就有答案了,纯粹知性概念不是基于经验之上,也不能像时空那样具有在先天的直观当中自明性,所以它们运用的客观有效性和权限就会被怀疑,这就要求它们有先验的演绎,而且,它们倾向于把空间概念超出感性直观的条件去加以运用,比如,在上帝这样的超验事物上面使用时间,使得时间概念产生模糊,所以就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对于时间的先验演绎也是需要的。这样看来,康德认为范畴的先验演绎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在对自己进行先验演绎的同时也保证了时空的先验演绎。康德认为在把范畴运用的对象上面这样关键的一步之前,就必须要进行先验的演绎,否则的话我们就会盲目使用范畴无法获得范畴的客观有效性。所以先验演绎是绝对必要的。同时,这个演绎过程是具有很大的困难的,要是我们惧怕这个困难那么就放弃对纯粹理性考察的权利,反之就迎难而上。第五段就是通过与时空的对比阐述对知性诸范畴进行先验演绎的必要性。

第六段开始提到“我们在上面对于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已经可以不费劲地说明了”这里说到的“上面”应该是说先验感性论,时空不依赖于经验先天必然的和对象发生关系,因为它们是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一个对象才能成为经验的客体显现给我们,时空是为几何学和数学提供可能的条件,几何学和数学是具有客观有效性已经被证明,那么为几何学和数学提供可能条件的时空的先验演绎也就摆在面前,所以在先验感性论中将时空的先验演绎称之为时空的先验阐明。但是相对于时空,范畴的先验演绎就复杂了,下面第七段就开始探讨范畴。

第七段,“反之”这是接着上一段对比时空的先验演绎,知性范畴不像时空一样,是对象在直观中被给予我们的条件,所以说,对象只通过时空这样的条件在直观中被给予我们就可以了,知性范畴中是否具有这样的条件就显得不是那么必要了。这样一来的话,就凸现出我们在时空的先验演绎中没有碰到的困难,知性范畴这样一种看似不像是对象被给予我们的条件怎么就能够具有客观有效性呢?它们怎么充当一切对象知识可能性的条件呢?因为与时空不同,知性范畴是不具有直观当中的自明性的。康德在这里以原因概念为例子,某物A是某物B的原因,B是在A后发生的,但是我们的现象中A和B之间并没有关于因果关系这个东西的对象,按照休谟的理论来讲,A和B之间完全可以是人们的习惯性联想,我们只是感觉到B在A之后发生或者A和B恒常一起出现,但是并不能感觉到A是B的原因而B是A的结果。从这一点上来讲,时空是先天直观形式,没有这样的形式对象是无法显现出来的。但是,知性范畴作为对象被我们认识的条件,那就不是那么容易被我们看出来了。因为很可能就像休谟所说的,对象完全不用符合范畴的统一性的条件,而只是混乱的显现给我们那样,这一段康德通过举例对于休谟等经验论观点的陈述。

第八段也是最后一段以“如果我们打算以下述方式来摆脱这种研讨的麻烦”开头。这里的“下述方式”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康德批判休谟观点的意见。从经验不断呈现出合乎范畴规则性(和上面一样康德是以因果关系为例子的)的例子,所以我们就把它们抽象出来然后加以运用,并且就说它们具有了客观有效性。康德认为我们是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说明原因概念的客观有效性,或者说证明确实原因概念不是空洞的和是确有其对象的,康德一向认为从经验当中归纳抽象是不具有客观有效性的。那么要用什么方式才能证明呢?康德说要把它先天地建立在知性中这样才可以,要不然的话就干脆把它当作幻象放弃掉。下一句的“因为”就是解释要具有把因果概念先天地建立在知性中才可以。A和B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而且是绝对普遍的规律。现象可以给我们提供A和B恒常出现的列子,从而给我们A和B之间习惯性联想的规则,但是这条规则永远都不是必然的,我们必须给因果关系上面附加上一条尊严,使得结果不是附加在原因之上,而是原因通过这条普遍必然的先天原则必然推导出结果。康德下面又说,规则的尊严是什么呢?显然不是经验性的规则属性,经验性的归纳只能得到相对的普遍性也就是“广泛的适用性”。那么绝对的普遍性就呼之欲出了,我们知道,康德的先天的意思就是普遍必然的,让因果关系先天的起作用这就是就是给予它的尊严。

最后,我们从头看看§13一般先验演绎的原则,首先在法学当中的权利问题和事实问题引出演绎,然后将其引入认识论领域,接下来区分了经验性演绎和先验演绎,论述时空先验演绎和知性范畴先验演绎的必要性,时空有的先验演绎是自明的,而康德认为知性范畴是先天起作用的而不是经验性的产物,故而对于知性范畴先天运用的经验事物上的权利的演绎必须是先天。

参考文献:

[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评[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个性空间说明范文3

关键词:Moran’I指数;空间计量模型;空间效应

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发生在如美国、德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样也发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但是,近年来研究学者只是单一地从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出发,考察其指标之间的联系,并未从制造业集聚的本质出发,制造业集聚的产生本身就与地理距离存在密切的关系,故而我们在研究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问题时应该考虑地理距离的影响。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本文采用Moran’I指数(Moran,1950)来检验我国各地区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具体计算公式为:

从表1可知,1998年-2014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全局Mora’I指数均为正,并且所有的Moran’I指数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这说明我国各地区制造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地空间正相关性,也就是说,我国各省经济增长水平相近的地区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同时,从1998年-2014年的全局Moran’I指数来看,整体上呈现一个“倒U”型发展趋势,我国各地区的全局Moran’I指数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这也充分反映了地理位置在我国各地区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二、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在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之前需要考虑空间权重问题,本文选取了空间邻接权重矩阵W1与空间距离权重矩阵W2。空间邻接权重矩阵W1是对角线上的元素全部为0,非对角线上的元素根据地区i与地区j的相邻情况,如果两个地区相邻则为1,如果不相邻则取0,具体形式为:

三、变量的选择与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1998年-2014年我国30个省①的制造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动影响,本文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等,具体情况如下:

1.被解释变量:实际人均GDP(pergdp),本文采用的是1998年-2014年我国30个省的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四、空间模型实证分析

本文根据Moran’I指数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的结果,说明我国各地区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效应,并且以地区之间的空间邻接矩阵为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我国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依据公式(6)、(7)、(8),得到具体的空间面板回归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以空间邻接矩阵为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成立的,但三个模型的面板估计结果系数符号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空间误差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趋于一致,而空间滞后模型的估计结果却不相同;但是,空间杜宾模型的回归估计结果要优于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其拟合优度最好,似然比检验结果也最优。

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空间误差模型的估结果更为接近,我国制造业集聚的地区专业化与企业竞争强度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其系数分别为0.1246与0.0966,但只有地区专业化系数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制造业集聚的经济多样性也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空间自回归系数的估计值为0.5552,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说明我国省际间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水平提高能够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从控制变量来看,人力资本与政府的干预程度对地区经济具有正向作用,其系数分别为0.5356与0.3226,且分别在1%与5%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说明我国人力资本与政府政策的偏向在地区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地位。

由表3可知,空间距离矩阵的面板模型估计结果要优于空间邻接矩阵的面板估计结果,说明实际地理在我国各地区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作用;以空间距离矩阵为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的回归估计结果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基本成立,回归估计系数符号也基本趋于一致。地区专业化指数与企业竞争强度效应系数为0.1969与0.1657,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我国制造业集聚的地区专业化与企业竞争强度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经济多样性系数却为-0.3237,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我国制造业集聚的多样化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负向阻碍作用。而地区专业化与企业竞争强度的空间效应系数却为-0.2966与-0.1800,分别在10%与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周边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地区专业化发展与企业竞争强度的提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负向阻碍作用,周边地区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与企业竞争加剧会吸引该地区的企业与劳动力;经济多样性的空间效应系数为0.3607,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周边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多样化发展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能够给该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溢出效应。

从控制变量来看,人力资本与政府干预程度系数分别为0.1927与0.128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说明我国各地区人力资本与政府的政策干预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但政府的干预程度还具有空间效应,其系数为0.3403,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说明周边地区政府的政策干预会给本地区的发展带来溢出效应,会带动该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

五、结论

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通过Moran’I指数的检验,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同时,运用反映地理距离影响的邻接矩阵与距离矩阵,构建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结果显示,地理距离是影响制造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制造业集聚的地区专业化与企业竞争强度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而制造业集聚的经济多样性也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我国省际间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周地区经济增长水平提高能够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政府干预程度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也会给本地区带来负向影响,从而阻碍该地区经济增长。

注释:

①本文研究的30个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由于数据的有限性,不包括、香港和澳门.

参考文献:

[1]程中华,于斌斌.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4,(06):86-94+125.

[2]李世杰,胡国柳,高健.转轨期中国的产业集聚演化:理论回顾、研究进展及探索性思考[J].管理世界,2014,(04):165-170.

[3]袁冬梅,魏后凯,于斌.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与产业布局的空间关联性--基于Moran指数的解释[J].中国软科学,2012,(12):90-102.

[4]胡晨光,程惠芳,陈春根.产业集聚的集聚动力: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11,(06):93-101.

个性空间说明范文4

一幅好的作品,是经过多个方面的结合、对比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比如构图的比例结构、色彩的冷暖、色调和明暗度。

第一,比例。面对一个作品,人们首先看到的是构图的比例,如果比例不协调,即使画面的色彩冷暖、色调、明暗都到位,也只是幅不成功的作品,所以一幅作品成功的关键就是比例。西方学者蔡辛克认为黄金分割的比例最能引起人的美感。在进行作品设计时,比例问题是很重要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造型比例,二是指构图比例。

第二,冷暖对比。巧妙的对比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地反映和升华作品的主题。色彩的对比包括深与浅、冷与暖、明与暗、黑与白等。冷色与暖色的区分基于我们的生理感觉和感情联想,两种色彩相比较是决定冷暖的主要依据。

第三,色调。色调之间的比较,目的是为了确定色调的明度、冷暖和色相的倾向,使画面内容有一定的气氛特征,统一本来彼此不协调的色彩。因此,在看一幅作品时,我们首先看到是一幅画的整体,由和谐的大小色块所组成的总体的色调特征,其次要把对象、光源、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全面地观察比较,在整体比较中捕捉色彩。

第四,明度。色彩的明暗差别,即颜色的深浅变化为明度。色彩的差别又包括某种色彩的深浅变化和不同色相间存在的明度差别。在比较明度时一定要把重要的颜色找出来,再找出亮的颜色,然后由浅到深排列,在画中建立一个次序。如缺乏颜色深浅对比,就会造成画面太“灰”;色彩层次没有概括或概括过多,都会失去对象的本质。

歌德曾经讲过:“艺术要通过一个完整体向世界说话。”我们在欣赏任何一件艺术作品时,都要把它当成一个整体来进行欣赏。总之,当一幅作品具备了以上的因素,比例、色彩、明度等和谐存在,就是一幅比较成功、完整的作品。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比例,画面的大小和字符的多少也要经过严密的计算,以“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原则进行设计,疏密结合,从而达到构图的比例和谐。

二、平衡

平衡是指空间构图中各元素的视觉分量给人以稳定的感觉。设计构图要注意平衡,平衡关系包括中间质感的平衡、平面的平衡、色彩的平衡和软硬质感的平衡。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凡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均衡与对称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三、空间所谓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空间具有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任何事物,无论其体积怎样微小,总要占据一定的空间。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的存在范围无边无际;空间的有限性是指具体事物的存在范围是有边际的。笔者这里所说的空间就是色彩的表现平台,即场景,一个有长、宽、高尺寸的立体空间,也就是室内或室外。

如今,设计学科也包括空间设计,它是一个以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学科为主,涉及其他多种相关学科的设计领域。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都可以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这门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是艺术语言。从空间的角度来说,空间艺术设计的目的并不是空间本身,而是通过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等手段,营造一个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个性的空间环境。色彩通过这一空间环境有计划、有目的、合逻辑地将空间的内容展现给我们,并力求使我们接受设计者计划传达的信息。空间设计包括物品的色彩、空间墙壁的色彩、场地的色彩、人和时间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实际上构成了“空间”。空间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色彩在空间中的成功表现。因此,我们在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应该创造性地把空间因素作为重点,从“空间”的角度入手,以色彩为辅助进行现代化空间的规划。

个性空间说明范文5

关键词:围护结构空调负荷热稳定性

近年来,为了降低建筑的空调负荷,实现建筑节能,围护结构的外隔热和内隔热技术发展很迅速,并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其主要原理是加大了围护结构的传热热阻,从而降低了围护结构因传热得热引起的空调冷负荷。但我们知道,室外气象参数是周期性变化的,围护结构的传热并不是一个稳态过程,而围护结构也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纯热阻,因其有着蓄热功能,故在传热过程中,围护结构相当于是一个被动热源体,影响室内空调负荷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房间的热稳定性。例如对于有着相同热阻的墙体,材料及厚度均相同,但其组合位置不同时,对室内空气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在实际工程中,具体采用什么样的组合方式,应该根据实际的气候特征、建筑物的使用时段和空调方式而定,不能简单武断地认定外隔热一定比内隔热好,或内隔热一定比外隔热好。

1.围护结构主体结构的材料不同,加内隔热和外隔热后的效果不同

在对主体结构分别为轻质材料和重质材料的墙体分别加内隔热层和外隔热层后,其对室内空气的热稳定性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同时也影响了空调负荷。本文以广州地区为例,选用六种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典型墙体,对其热工性能进行了计算,墙体材料的热工性能见表1,墙体组成见表2。第一种墙体结构为轻质材料内隔热;第二种为轻质材料外隔热;第三种为重质材料外隔热;第四种为重质材料内隔热;第五种为轻质材料不加隔热层结构;第六种为重质材料不加隔热层结构。在太阳辐射过程中,西晒得热最大,很多情况下最关心的也是西侧墙体的内表面温度是否高于可以接受的舒适性温度,所以在计算中以西墙为例。

表1计算中用到的墙体材料的热工性能材料

厚度δ[mm]

蓄热系数S

[W/(m2.℃)]

材料热阻R[(m2.℃)/W]

导热系数λ

[W/(m2.℃)]

热惰性指标D

密度ρ(kg/m3)

比热容c

(kJ/kg.℃)

聚苯乙烯

30

0.34

1.11

0.027

0.38

30

2.00

泡沫混凝土

200

1.07

2.60

0.077

2.78

232

0.88

钢筋混凝土

200

14.95

0.13

1.54

1.94

2400

0.84

石灰沙浆

20

8.9

0.02

0.93

0.19

1600

0.84

表2墙体结构及其隔热层

为了考究围护结构对室内空气热稳定性的影响,在这里引入围护结构热稳定性度时数的概念:,—室外综合温度波传到室内时的平均温度,—室外综合温度波传到室内时各时刻的温度,则即为综合温度传到室内时各时刻的波动幅度大小,为计算时间间隔,计算中取1小时,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墙体在一个周期(24h)内的热稳定性度时数(DH)。热稳定性度时数反应了围护结构对室内热稳定性的影响,热稳定性度时数(DH)越小,说明围护结构对室内的热稳定性越有利。对以上列出的六种墙体的稳定性度时数计算结果见表3。

墙体的热稳定性度时数虽然可以反应出其对室内热稳定性的影响,但并不能直观的反应出其对空调能耗的影响,为此我们同样引入了墙体反应系数的概念,定义墙体的反应系数为:,其中DH与上面的意义相同,为一个计算周期(24h)内墙体传热引起的空调负荷累加值,,为室外综合温度逐时值,为室内设计温度(即为舒适性温度,这里设为26℃),R0为墙体的总传热热阻,为计算时间间隔,计算中取1小时。墙体的反应系数综合反映了墙体对室内热稳定性和空调能耗的影响。墙体的反应系数越高,表示房间的热稳定性越差,空调因墙体传热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越大,反之反应系数越低,说明热稳定性越好,空调能耗也越小。表3是对以上提到的六种不同结构墙体的反应系数的计算结果。

表4广州地区西墙几种不同结构墙体的反应系数和度时数计算值结构

结构1

结构2

结构3

结构4

结构5

结构6

度时数(DH)

2.90

2.62

3.35

4.66

4.97

27.53

墙体反应系(BER)

170.5

154.1

536.6

746.5

405.6

18476.0

把上面计算得出的各种不同结构墙体的热稳定性度时数(DH)进行比较:,,且接近于,说明采取隔热措施后可以提高房间的热稳定性,用同样的隔热材料采用外隔热比内隔热好,更有利于提高房间的热稳定性,对于主体结构为重质材料的墙体来说,隔热的效果更好。把各种墙体的反应系数(BER)作比较,可以看出在6种墙体中,墙体2的反应系数(BER2)最小,为154.1,墙体6的反应系数(BER6)最大,高达18476.0,说明墙体2对室内的热稳定性好,且因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空调负荷小,墙体6的热稳定性差,且因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空调负荷大。BER1=170.5与BER2=154.1接近,都小于BER5=405.6;BER3=536.6小于BER4=746.5,且远远小于BER6,说明加隔热层可以提高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同时有利于降低围护结构因传热引起的空调负荷,且外隔热的效果较内隔热更好,但主体结构为轻质材料的墙体加隔热层后没有主体结构重质材料的墙体起到的效果那样显著。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连续运行的空调房间来说,当主体结构为重质材料的墙体时,加隔热层可以使房间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空调因墙体传热得热引起的能耗会减小,但当主体结构为轻质材料的墙体时,加隔热层对提高室内热稳定性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总的来说,加隔热层有利于提高房间的热稳定性和降低因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空调冷负荷,外隔热较内隔热更有利于提高室内的热稳定性。

2.隔热形式的选择与房间的空气调节系统运行方式有关

对于外隔热墙体,如果室内侧为体积热容量较大的承重结构,材料蓄热系数大,所以内表面温度波动小,对室温调节避免聚冷聚热有好处,适用于经常使用的房间,但对于一天只有短时间使用的房间,如体育馆、剧院、使用频率比较低的会议室等,在每次使用前临时降温,要求室温能尽快达到要求的标准,这时内隔热便比较有利。所以对于间歇使用的空调房间,围护结构的蓄热性能对房间的热稳定性和空调能耗是起负面作用的,这种情况下,宜采用内隔热,即使采用外隔热,主体结构内侧也宜使用热容量小的轻质材料。因为当长时间不用的房间在启用时,房间的空调冷负荷:Q=围护结构的传热负荷+室内人员及设备的散热负荷+围护结构的蓄热负荷+新风负荷。采用内隔热,一方面可以加大墙体的传热热阻,减小围护结构的传热负荷,另一方面,因为隔热层在内侧,对室内的冷量起阻隔作用,减小了因墙体蓄热带来的短时间内的空调冷负荷,从而降低了使用时段内的空调能耗。据有关实验表明[1]:对长期处于自然条件下隔热层处于不同位置的围护结构的房间进行瞬时初加热,加热热源为散热器(内壁热媒水温为定值)和辅助加热源(电加热器)。在计算中同样引入了热稳定性度时数和围护结构的反应系数,其定义为:热稳定度时数,,其中表示热舒适温度(20°C),为室内逐时温度,为计算时间间隔,加热周期为一天,这个数据显示了在定义的一个周期内室内空气温度与舒适性温度的差值;定义在加热日建筑围护结构的反应系数为:,其中代表在加热日总的加热量。实验结果表明:隔热层在内部时,房间空气达到舒适性温度的时间最短,并且在电加热器关闭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室内气温比较稳定;热稳定性度时数(DH)最低,围护结构的反应系数(BER)也最小,说明间歇运行的空调房间,内隔热更有利于室内的热稳定性,空调的负荷也会得到降低,有利于节能。

对于空调系统连续工作的房间,围护结构的蓄热系数大,对室内温度变化的抑制能力就强,有利于房间的热舒适性。此种情况下,墙体宜采用外隔热,这样热容量大的墙于室内侧,热容量小的隔热材料位于室外侧。由于隔热层位于外侧,主体材料的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接近,这就意味着当负荷不均衡时,可保证室内侧的墙体表面温度不急剧波动,蓄热层吸热或放出能量,朝有利于室内温度保持稳定的方向变化。通过表3的计算结果也可以看出,对于连续运行的空调房间,外隔热墙体的热稳定性度时数(DH)低,墙体的反应系数(BER)也小,说明外隔热更有利于室内空气的热稳定性,如果可以合理利用夜间通风降温,让主体结构白天吸热升温,夜间放热降温,更有利于降低空调能耗。

3.墙体材料及隔热形式的选择与房间的使用时段有关

围护结构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时,延迟时间就不同,在设计时,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墙体的结构,控制墙体的温度波延迟时间,让温度波低谷部分传到室内时,房间处于使用时段,当室内壁温度处于高谷时,房间处于间歇时段。比如对于中小学校,房间主要是白天使用,而室外综合温度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00~4:00点,如果围护结构的延迟时间可以达到6小时,那么其室内温度高峰期就会出现在晚上8:00~10:00,这样教室在白天的使用时段内,房间的温度就不会太高;再如对于一些居住建筑,一般晚上7:00以后有人在,那么围护结构的延迟时间就应该小一些,如果延迟时间小于3小时,室内温度高峰期就会出现在晚上5:00~7:00以前,这样房间在使用时段内7:00以后就可以避免室内温度太高。

另外,对于完全靠自然通风调节的房间,如果使用时段在白天,总的来说,宜使用重质围护结构,这样可以增强室内空气的稳定性。对于使用时段主要在夜间的房间(如居民住宅),隔热层宜布置在围护结构的内侧。由于绝热材料在内侧,晚间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室外空气进入室内,室内空气温度下降,墙体内表面的温度迅速下降。如果蓄热材料在内侧,由于白天房间没有空调,室内温度偏高,主体材料温度也高,夜间即使开窗通风调节,墙体的温度也不会迅速下降。

4.围护结构材料及隔热形式的选择与气候特征有关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在夏季,气温的日较差很大,白天温度太高,夜间温度太低,这种情况下,使用重质结构的墙体加外隔热,不仅可以提高室内的热稳定性,而且如果在夜间自然通风利用的好,还可以使空调的能耗得到明显的降低,但对于夏热冬暖地区来说,气温的日较差比较小,夜间室外温度与内侧墙体温度差别不大,所以这种靠夜间自然通风来进行节能调节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对节能来说意义不大。

5.结论

围护结构在传热过程中,墙体是一个被动热源体,对室内的空调负荷起着调节作用,同时也影响了房间的热舒适性。这种调节作用的强弱主要是由围护结构的材料和隔热层的位置决定的,在设计中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和具体的使用时段等实际情况来考虑这一问题。合理的设计围护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而且会大大降低建筑的空调能耗。

参考资料

[1].N.Lukic´.Thetransienthouseheatingcondition—thebuildingenveloperesponsefactor(BER),RenewableEnergy28(2003)523–532

[2].孟庆林等.保温材料与建筑节能,2001/2

[3]章熙民等.传热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1993

[4]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个性空间说明范文6

关键词科学思想史,中国古代,时空观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conceptofspaceinancientChina.TheancientChinesedefinitionofspaceandtheircognitionofwhetherspaceisfiniteofinfiniteandtheirknowledgeoftheabsolutenessofspacedirectionareanalysed.Thetheor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imeandspaceinancientChinaisevaluated.

KeywordshistoryofscientificthoughtancientChina,conceptoftimeandspace

对空间特性的认识,是古人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空间观念,研究科技史,有必要对之加以探讨。

1关于空间的定义

在对空间概念的抽象上,古人有多种说法,常见的是用空间的三维性来定义空间。《管子》书中有《宙合》篇,后人解曰:“四方上下曰合”,“合”即为抽象意义的空间概念。由“四方上下”着眼进行定义,显然是强调的其三维性。

除了用“合”表示空间以外,古人更多地则是以“宇”表示空间。据《文子·自然》篇记载:“老子曰:……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这就是一例,它也是着眼于空间的三维性的。在历史上,类似说法很多,表明它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一种空间表示方法。

《庄子·庚桑楚》对空间的定义则强调其客观实在性,说:“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即是说,空间是一种客观实在,它可以容纳一切,其本身却不能被别的东西容纳。这一定义同时也涉及到了空间的无限性。

《墨经》对空间的定义颇富分析色彩,它强调空间方位,认为各种具体方位的集合就构成总的空间概念。《经上》有“宇,弥异所也”的定义,《经说》解释说:“宇,东西家南北。”即空间是各种不同场所或方位的总称,例如东、西、家、南、北这些具体方位概念,合在一起就抽象出总的空间概念。引文中提到“家”,这是墨者选定的空间方位参考点。东西南北以何为定?以生活中心“家”为参照而定。因此,这里也涉及到空间方位定域问题,注意到了具体空间方位的相对性。本条的精华在于它对“弥异”二字的使用,“弥异”就是包容一切有差异的某类事物,此处即时空。这是古今中外独树一帜的时空观念,有极强的逻辑性[(1)]。

凡此种种,都是以“宇”作为抽象的空间概念,只是定义的角度不同而已。

另外,中国古人也有将“宇”和“宙”合在一起,用“宇宙”表示空间的。这虽然与现代用法一致,但却为学术界所忽略。学术界通常认为,古人以“宇”表示空间,以“宙”表示时间,“宇”“宙”连用,则综合表示空间和时间,所谓“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就昭示着这一点。这种认识,固然是不错的,但不能绝对化,古人并非一概用“宙”表示时间,“宙”的本义与空间相关。《说文解字》说:“宙,舟舆所极覆也。”这种意义的“宙”,就只能是抽象的空间概念了。从“宙”的这种意义出发,古人将其与“宇”连用,表示空间。从而演化出“宇宙”这一抽象空间概念,这里不妨举几个例子。

晋朝郭璞《江赋》:“若乃宇宙澄寂,八风不翔,舟子于是搦棹,涉人于是@①榜。”[(2)]陆云:“函夏无尘,海外有谧,芒芒宇宙,天地交泰。”[(3)]后秦姜岌:“日之曜也……赫烈照于四极之中,而光曜焕乎宇宙之内。”[(4)]这些,都是以“宇宙”表示空间的典型例子。

对于古人将“宇”“宙”连用或并提以表示空间的做法,必须有清醒认识,否则在评价古人相关学说时,就容易犯错误。例如东汉张衡在其《灵宪》中论述了天地直径以后指出:“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对于这一段话,论者咸以为张衡提出了无限时空观念,从而给予高度评价。其实,从上下文来看,张衡这段话只讨论了无限空间观念,与时间概念无涉。

2空间的有限与否

空间有限与否,直到今天仍然为现代宇宙学所关注,也是古代哲人讨论的热点。古人在思考这一问题时,有多种说法,其中很多人主张空间无限。例如,《管子·宙合》即说:“宙合之意,上通于天之上,下泉于地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络天地,以为一裹。散之至于无间……是大之无外,小之无内,故曰有棠天地。”天地囊括万物,宙合又有棠天地,大之无外,这样的空间,应该说是无限的。引文的最后一句特别指出,无限性是表现在宏观、微观两个方面的。这一认识非常深刻。

《列子·汤问》同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空间性质进行探讨,认为它“无极无尽”。殷汤曰:“然则上下八方有极尽乎?革曰:无则无极,有则有尽,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朕是以知其无极无尽地,而不知其有极有尽也。”

这里借夏革之口,讨论了空间的“极”、“尽”问题。极,指空间的外部边缘;尽,指空间的内部破缺。《列子》认为,如果空间是虚无,它就没有边缘,是无限的;如果空间由具体物质组成,它的内部就会有尽处,即空缺,这样,空间的无限性就是不完全的。但是在无穷大的宇宙之外,不可能再有无穷大的空间;在光滑连续的纯粹空间之内,也不会再有空缺。《列子》主张空间不能等同于物质,它是容纳具体物体的,是无限大的,内部也是连续的、光滑的,没有空缺。《列子》能够考虑到空间的破缺与否,其思想深度令人叹服。

唐代柳宗元认为,“无极之极,莽弥非垠”;“东西南北,其极无方”,明确指出空间是无限的。因为是无限的,所以它“无中无旁”[(5)],没有中心。由无限空间观念进一步否定宇宙中心的存在,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大进步。

我国古代对空间无限性的议论甚多,这里不再详列。

空间无限的判断,合乎逻辑思维。古人常认为,有形则有极,无形则无尽,空间是无形的,所以它无极无尽。这一思想方法具有普遍性,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可以觅到它的踪迹。例如古罗马卢克莱修就曾提出过一种投掷飞矛的理想实验,用以论证空间的无限性。中西文化在用逻辑推理方式论证空间的无限性时,在思路上是彼此相仿的。

另一方面,古人也确有主张有限空间观的。例如西汉学者扬雄即曾提出:“阖天谓之宇。”[(6)]空间(宇)的范围以浑天说所主张的天球(阖天)为尺度,当然是指有限空间。这种有限空间观念,有它自己一定的观测依据和数理推算过程。三国王蕃的议论,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他说:“夫周径固前定物,为盖天者尚不考验,而乃论天地之外,日月所不照,阴阳所不至,日精所不及,仪术所不测,皆为之说,虚诞无征,是亦邹子瀛海之类也。”[(7)]

王蕃反对那种任意臆测天球之外空间范围的方法,他的话表现了一种求实精神。在历史上,很多浑天家都计算过天球的大小,其结果虽然不能成立,但他们重视用数理方法研究空间性质,也有其可取之处。我们不能以与今人所持信念是否相符为标准评价古人,而应重点考察他们工作的实质,了解他们的思想方法,以此为依据进行评价。实际上,空间究竟有限与否,现代科学亦存在不同看法,对于古人,当然也不必在此问题上过于苛求。

在这里,张衡的工作值得一提。他在论述天球的大小时说:“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则短减千里,东西则广增千里。自地至天,半于八极,则地之深亦如之。通而度之,则是浑已。将覆其数,用重[差]钩股。悬天之景,薄地之义(仪),皆移千差里一寸得之。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8)]

括号中的字是前人据意思所作的校正。由引文来看,张衡所持是一种椭圆天球观念,认为这个天球的平均直径是232300里。他特别强调说,要得到这一结果,所用的数学工具是重差勾股术,物理依据是所谓地隔千里、影差一寸的学说。今人对张衡这段陈述给以高度评价,是说他提出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无限时空观。实际上,张衡这段话并未涉及时间,前文对此已有说明。笔者认为,张衡的功绩并不仅仅在于他认为空间是无限的,他的话隐含了这样一种认识:用数理方法所能观测和认识的空间,是有限的,超出这个范围的空间是无穷尽的。对于无限空间,只能用思辨的方法去解决。换言之,在讨论空间范围时,哪些属于物理问题、哪些属于哲学问题,张衡的理论对之做了区分,这才真正是其高明之处。

3空间取向的绝对性

中国古代空间观念的另一特征,是其对空间取向性的重视,认为空间各向异性,方向具有绝对意义。这一特征的作用首先在于它发展出了一套实用角度概念体系,用四维、八干、十二支表示二十四个地平方位角。由于中国古代角度概念缺乏,这一体系成功地解决了物体分布地平方位的表示问题,因而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而其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这是对空间物理特性的揭示。物质的分布及运动与空间分不开,所谓空间的各向异性,实际上反映了物质在空间中分布及运动的特征,认为它不是浑浑沌沌,各向同性,而是沿各个方向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我们说这一认识揭示的是空间的物理特性。

中国古人对空间取向绝对性的论述很多,例如《管子·七法》篇云:“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钧之上。”立朝夕,即确定东西取向。不能在旋转的钧石上建立方向标志,因为方向本身是固定的。这里就涉及到方向的绝对性。

除了水平方向,古人对铅直取向亦很重视,认为它是自然本身的特质,人类在主观上不能对之加以更改。例如,《荀子·王制篇》云:“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墨子·辞过》:“圣人有传:天地也,则曰上下;四时也,则曰阴阳;人情也,则曰男女;禽兽也,则曰牡牝雄雌也。真天壤之情,虽有先王不能更也。”这些,都反映了一种绝对的上下观念。

中国古人的绝对上下观,与其固有的地平大地观分不开。古人缺乏地球观念,认为大地是平的,在量级上与天的大小差不多[(9)],由此,上下取向是绝对的,背离地面,就是向上,否则为向下。这与古希腊人不同。希腊人笃信地为球形,他们的上下观以指向地心为下,背离地心为上,是一种相对的上下观念。后来,在中国古代宇宙结构理论中出现了浑天说,认为天包地外,否定了传统所谓天在上地在下的说法,但中国人对于上和下的理解并没有改变。这种绝对上下观与地圆说不相容。例如,清代陈本礼在反对明末清初传入我国的地圆说时就曾议论道:“泰西谓地上下四傍,皆生齿所居,此言尤为不经。盖地之四面,皆有边际,处于边际者,则东极之人与西极相望,如另一天地,然皆立地上。若使旁行侧立,已难驻足,何况倒转脚底,顶对地心,焉能立而不堕乎?”[(10)]陈本礼的这种疑虑,从西方相对上下观念来看,不成其为问题。清初学者方中通就曾运用西学观点解释过这一问题:“方者以上为上,以下为下;圆者以边为上,以中为下。地居天之正中,故人以各立之地为下,不知其彼此颠倒也。”[(11)]因为圆者以中为下,以边为上,人在地球上无论居于何处,都是头上脚下,倾坠之事,当然无从发生。

中国和西方关于上下的观念在几何意义上完全不同,但引导他们产生上下意识的物理因素却是同一的,是地心引力。古人通过对与地心引力有关的大量事实的感受,结合他们对大地形状的认识,产生了各自不同的上下观念。由此,古人对空间在铅直方向取向性的重视,有其内在的物理依据,即地球引力的客观存在,尽管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这一点。

古人重视对方向的判别,是由于他们认为空间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性质。所谓“五方配五行”,就反映了这种认识。五方,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古人认为五行按木、金、火、水、土顺序与上述五方相配。这种说法在古书中比比皆是,这里不再例举。古人不但认为空间方位有五行意义的差异,而且进一步把它推向了更广泛的涵义。《晏子春秋》的一则记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景公新成柏寝之室,使师开鼓琴。师开左抚宫,右弹商,曰:‘室夕。’公曰:‘何以知之?’师开对曰:‘东方之声薄,西方之声扬。’”[(12)]

东汉高诱注“室夕”曰:“言其室邪不正……夕又有西义。”这是说,房子朝向不正、会通过它的声学效应表现出来。本条记述未必属实,但它反映了古人一种信念:空间取向的不同,有着物理意义的差异。

《晏子春秋》的记述,虽然迹近神话,但其思想内涵则未必完全荒唐,因为方向概念的产生,确有其一定的物理依据。正如人们对铅直方向的强调是对重力现象的体会一样,水平四向观念的产生则是对地球自转有关现象感受的结果。地球的自转,造成了太阳东升西落的周日视运动,这导致东西二向的建立。地球自转时,角动量守恒,其自转轴在空间中的指向恒定不变,这一指向投影到地面,就构成了南北二向。因此,地球自转是人们得以建立恒定水平四向的物理基础。

空间取向是绝对的,这等价于说空间各向异性。古人这一认识与现代所谓宇宙学原理大相径庭。宇宙学原理主张宇宙均匀各向同性,它揭示了大尺度空间物质分布的特性。中国古代的有关认识,是就人直接可见尺度而言的,它与现代宇宙学原理是互补的。

4时空关系

在古人有关时空关系的议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时间与空间相关的说法。例如,《管子》中有《宙合》篇,其中提到“宙合有棠天地”。按后人注解,古往今来曰宙,四方上下曰合,即这里的“宙合”指时间和空间,天地就存在于时空之中。这是将时间与空间相提并论。古籍中常见四时配四方之说,认为春属东,夏属南,秋属西,冬属北,则是将特定的时空相联系。《庄子·则阳》引容成氏曰:除日无岁,无内无外。”认为没有时间的累积,连空间方位的内外都无从区分。明末方以智对时空关系有更精辟论述:“《管子》曰宙合,谓宙合宇也。灼然宙轮转于宇,则宇中有宙,宙中有宇。春夏秋冬之旋转,即列于五方。”[(13)]这里把时间比成轮子,以为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中进行,空间中有时间,时间中有空间,二者浑然一体。这种陈述,侧重于强调时空相关性,与牛顿绝对时空观强调时空互不相关相比,着眼点有所不同。

我国先秦曲籍《墨经》的《经下》篇,则从物理问题着手,涉及到了时间、空间和运动的关系。《经》:“行修以久,说在先后。”《说》:“行:者(诸)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经》:“宇域徙,说在长宇久。”《说》:“宇:徙而有处,宇。宇南北,在旦又在暮,宇徙久。”引文中的“久”,是墨家所定义的抽象时间概念,“宇”则表示空间。这两条,都是说空间距离的变化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即对于表征运动而言,时间、空间缺一不可。

中国古代这种时空和运动不可分的观念,得到了当今学界的热情赞扬,人们倾向于把它看作是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在中国古代的朴素表现。但这种认识不能成立,中国古代时空观的科学基础并未超越经典物理学范围。爱因斯坦本人即曾指出:“我们必须注意不要认为实在世界的四维性是狭义相对论第一次提出的新看法,甚至早在经典物理学中,事件就由四个数来确定,即三个空间坐标和一个时间坐标,因此全部物理‘事件’被认为是寓存于一个四维连续流形中的。”[(14)]即是说,物理“事件”发生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时空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古人的论述,与经典物理学内在并不矛盾。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所主张的时空相关,有其特定内涵,那就是同时相对性概念。这一概念是在光速不变和自然界定律对洛仑兹变换保持不变这两条原理的基础上推证出来的,它认为,“所有与一个选定的事件同时的诸事件就一个特定的惯性系而言确实是存在的,但是这不再能说成为与惯性系的选择无关的了。”[(14)]即是说,“每一个参考物体(坐标系)都有它本身的特殊的时间,除非我们讲出关于时间的陈述是相对于哪一个参考物体的,否则关于一个事件的时间的陈述就没有意义。[(14)]所谓时间与空间的不可分,即是就这一意义而言的。显然,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更进了一步,认为时空、空间与物质不可分,这里姑且不论)在依据的原理和具体内涵上都与中国古代时空相关的观念不同,我们不能说中国古代时空观远离经典物理学而接近于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中国古代代空观在表现形式上有异于牛顿的陈述,那是由于双方思想方法不同,因而在讨论同一问题时,着眼点也不同。西方思想方法以分析为主,他们当然知道表征物理事件要用四个坐标,但并不去强调它的整体性,而是侧重于具体分析每个坐标对表征物理事件所起的作用,分析的结果,时空被分割为一维的时间和三维的空间,二者相互独立,时间的流逝对于不同的参照系是一样的,由此,产生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中国人则侧重于综合,重视整体效应,认为要表征物理事件,时间空间缺一不可,所以,二者不可分。在相对论时空观提出之前,人们认为牛顿绝对时空观天经地义;相对论广为人知之后,人们又对中国古代时空观推崇备至,这些皆为不妥。中国古人的说法与牛顿的论述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揭示了经典物理学时空观的某些特征。将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可以获得对经典物理学时空观比较完整的认识,这就是其价值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志超.天人古义——中国科学史论纲.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163

(2)郭璞.江赋.昭明文选.卷十二

(3)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一首.昭明文选.卷二

(4)姜岌.浑天论答难.续古文苑.卷九

(5)柳宗元.天对

(6)杨雄.太玄.玄chī@②

(7)王蕃.浑天象说.唐开元占经.卷一

(8)张衡.灵宪

(9)李志超,华同旭.论中国古代的大地形状概念.自然辩证法通讯,1986年第2期

(10)游国恩主编.天问纂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117—118

(11)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一

(12)晏子春秋.景公成柏寝之室而师开言夕,晏子辨其所以然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