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合同法全文范例6篇

最新合同法全文

最新合同法全文范文1

关键词:混合蛙跳算法;旅行商问题;组合优化问题

DOIDOI:10.11907/rjdk.161741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10004102

0引言

混合蛙跳算法(Shuffled Frog Leaping Algorithm,SFLA)由Eusuff和Lansey在2003年第一次提出,是一种全新的启发式群体智能进化算法,最初用于解决管道网络扩充中管道尺寸的最小化问题[1]。随后,混合蛙跳算法以自身参数设置少、全局搜索寻优能力强、计算强度小、简单易于实现等优势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目前主要用于解决组合优化问题,如水资源分布安排[2]、电力系统的调度[3]、云计算环境下资源分配问题[4]等。

组合优化问题是从组合问题的可行解中求出最优解。旅行商问题属于一种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是NP难题。旅行商问题的具体描述是:以一个城市为出发点,在N个城市各经历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使得所经过的路程达到最短。如果不考虑方向性和周期性,则总共存在的闭合路径数目是(N-1)!2。当N选取的数目很大时,计算量将特别大,在求解最优路径时很困难,因为该问题算法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很长的运行时间和很大的存储空间,以至于根本不可能在计算机中得到实现,产生了所谓的“组合爆炸”问题。如果采用传统算法(如穷举搜索算法、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算法等),就会遇到上述问题。现代智能算法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鉴于此,本文将采用混合蛙跳算法对旅行商问题进行求解。

本文对旅行商问题使用混合蛙跳算法进行求解并针对混合蛙跳算法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使用了贪婪倒位变异对当前的全局最优解进行变异,从而使得混合蛙跳算法跳出局部最优,从而向最优解逼近。使用改进前后的混合蛙跳算法分别对旅行商问题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后算法的有效性。

1混合蛙跳算法

混合蛙跳算法是模拟青蛙觅食过程中群体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而产生的一种群智能算法。算法中每只青蛙被定义为问题的一个解。对所有青蛙进行模因分组,分为不同的子群体,青蛙在分组内共享自身的觅食经验和信息,当分组内信息交换到一定阶段后,再将所有分组混合进行分组间的信息交换。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一直向着食物源的位置逼近。混合蛙跳算法按照分组分类进行信息的传递,将这种局部进化和重新混合的过程相间进行,有效地将全局信息交互和局部进化搜索进行相互结合,具有高效的计算性能和优良的全局搜索性能。

混合蛙跳算法的具体描述[5]:

随机生成F只青蛙,当问题维度为d时,第i只青蛙表示为X(i)=(X1i,X2i,...,Xdi),其评价函数为f(X(i))。按照评价函数的降序对青蛙进行排序,将青蛙分成m个组(子种群),每个组有n只青蛙,则F=m*n。将分组后的第一只青蛙放到第一组,第二只青蛙放到第二组,以此类推,直到放到第m组,如果有剩余青蛙,将第m+1只青蛙放到第m+1组,直到所有青蛙都放到分组中。

整个种群的最优解记作Gb,子种群中的最优解和最差解分别记作Pb、Pw。在子种群中的寻优过程是以对Pb和Gb作为参考,对Pw的位置进行更新,更新公式如下:

其中,rand()为0~1的随机数,Dmax为允许青蛙移动的最大步长。如果更新后Pw(新)要好于Pw(旧),则用Pw(新)代替Pw(旧)。否则,用Gb代替式(1)中的Pb,重新执行对Pw的更新。如果还得不到更好的解,则随机生成一个个体来替代Pw。多次执行上述更新过程,直到更新结果满足约定条件(迭代次数)。当所有子种群更新完成后,再对所有青蛙进行全局混合、排序,继续进行子种群中的更新。反复执行上述过程,直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者找到最优解。

2混合蛙跳算法改进

根据文中混合蛙跳算法所描述,在子种群的更新过程中,使用Pb和Gb作为Pw更新的参考。但是在子种群的更新过程中,Pb和Gb的状态是不会改变的,使得每次的更新范围不会超过Pb和Gb,这样算法就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为了能跳出局部最优,可以在Pw得不到更好解的情况下对Pb和Gb进行变异,增加Pw取得更好解的可能性,并能够加速向全局最优解收敛。本文将贪婪倒位变异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对Gb进行变异。

2.1更新陷入停滞的判断

由于算法的整个过程是在不断的迭代循环中进行,因而需要判断对Gb进行变异的位置节点,本文使用文献[6]中的群体适应度方差δ2,定义为:

其中,N为种群中青蛙个体的总量,fi是第i只青蛙适应度的大小,favg是所有青蛙适应度的平均值,f是用于限制δ2大小的归一化因子。如果δ2=0说明陷入局部最优,此时需要对Gb进行变异。

2.2贪婪倒位变异

以个体X={5,8,2,1,3,7,4,6,9}为例,变异方式按照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1:随机在X中选择一个坐标点1,选择1左右2和3中距离1远些的坐标2。

步骤2:除去这3个点,从其它点中选出距离1最近的点4。

步骤3:对2和6之间的左边坐标点进行倒位,得到变异之后的X={9,6,4,1,3,7,2,8,5}。

2.2种群最优解接受准则

文中使用模拟退火算法[7]中的接收准则来判断是否接受通过贪婪倒位变异得到Gb (新)。如果变异后得到的Gb (新)要好于Gb (旧),则接受Gb (新)。否则按照概率s接受Gb (新),其中T是温度。

2.3改进混合蛙跳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

(1)初始解的生成。

在旅行商问题中每一只青蛙代表问题的一条可能的访问路径。假设第i只青蛙表示为X(i)=(x1,x2,...,xn),其中x1,x2,...,xn表示需要访问的城市的序列。因此,在生成初始解时,随机生成F只青蛙,用于后续操作。

(2)局部最差解Pw的更新。

根据式(1)和式(2),在混合蛙跳算法中对Pw的更新是基于实数的,显然这种方式不能解决旅行商问题,这里使用的是另一种方式对Pw进行更新。例如:局部最优解Pb=(2,3,5,1,4),Pw=(1,3,4,2,5)。则Pw向Pb靠近的过程中要经过两次变换,变换次数记为c=2,第一次由(1,3,4,2,5)变为(2,3,4,1,5),记为S0=(1,2),表示Pw中的1号城市变为2号城市,因为不能有相同的城市出现,相应地Pw后面的2号城市变为1号城市。第二次变换由(2,3,4,1,5)变为(2,3,5,1,4),记为S1=(4,5),变换方式同上。同时,对于式(1)中的随机值rand()的取值,使用r=rand()*c。假设rand()=0.6,此时的变换次数c=2,则r=1.2,对r进行向下取整得r=1,则在对Pw更新时,只使用S0=(1,2)的更新方式。如果得到的r=2,则同时使用S0=(1,2)和S1=(4,5)对Pw进行更新。

其它的求解过程根据混合蛙跳算法,每次执行全局混合、排序后,根据式(3)判断δ2的值,如果δ2=0,则使用贪婪倒位变异对排序后Gb进行变异,并根据2.2中所述的方法对Gb进行更新。

3实验结果

本文使用TSPLIB中的burma14、bayg29、gr96和ch130作为测试数据,比较混合蛙跳算法改进前后的运行结果,对每组数据分别测试50次,利用平均值进行比较。相应的参数设置如下:蛙跳算法的种群数为200,子种群数为20,子种群的内循环为10次,全局最大进化迭代次数为300。模拟退火算法中的初始温度T0=100 000,终止温度Tf=10,退火系数为0.95。在同样实验条件下对TSP问题进行50次测试并且取平均值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也在快速增加。当坐标点过大时,例如文中在测试gr96和ch130时,改进前后都在300次的全局最大迭代次数附近得到最优解,说明如果增加全局迭代次数,测试结果会更好。

4结语

本文针对混合蛙跳算法的种群最优解,使用贪婪倒位变异和模拟退火算法对其进行变异和概率接受。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比未改进的算法更加有效,并且该算法还有改进空间。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EUSUFF M M,LANSEY K E.Optimization of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design using the shuffled frog leaping algorithm[J].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2003,129(3):210225.

[2]EUSUFF M M,LANSEY K E.Optimization of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design using the shuffled frog leaping algorithm[J].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2003,129(3):210225.

[3]代永强,王联国,施秋红,等.改进的混合蛙跳算法性能分析及其在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10):7783.

[4]骆剑平,李霞,陈泯融.云计算环境中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资源调度[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29):6772.

[5]杨淑莹.群体智能与仿生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最新合同法全文范文2

——淄博生态城市建设嬗变之路及创新案例研究

张新联

【内容提要】近年来,淄博把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引领性、创新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先后出台一系列务实高效的推进措施,摸索出一批独具特色、亮点纷呈的工作新方法新途径,为全省全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淄博模式”“齐鲁样板”。本文以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实践为背景,梳理淄博生态城市建设的起因、发展历程,研究分析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路径及经验启示,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国家进行经济生态化发展转型的重要历史时刻,淄博把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引领性、创新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涌现出一批独具特色、亮点纷呈的工作新模式,打造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淄博模式”和“齐鲁样板”,为全省全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研究淄博生态城市建设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动态及发展趋势

(一)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

生态城市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1898年,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可以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与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建设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即“田园城市”。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现代“生态城市”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借鉴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加强城市系统内部的循环与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从而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对自然界的侵害。同时,充分利用与城市相依的自然力,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谐的、经济高效的、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形成自然、城市与人融为有机整体的互惠共生的结构。20世纪70年代之后,世界范围的环境意识普遍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标准更高,一些学者也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2002年8月,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通过了《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将建设生态城市的内容概括为: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生态意识培养。生态城市建设就是建设生态健康的城市,使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国内外的探索实践

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以来,这一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各国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基本目标。德国、日本、新加坡、巴西以及欧盟的一些国家都已成功地进行了实践,形成了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转型、日本北九州实现循环型社会等千姿百态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模式,为世界其他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从国内情况来看,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势头很好。1984年12月,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开启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之旅。1988年,江西省宜春市在全国率先开始生态城市建设试点,迈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步。进入新世纪,国家相继出台《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试行)》《关于公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的通知》等多项政策法规,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党的十六大提出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经过几十年探索实践,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成效开始显现。截至2020年10月,全国共有262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二、淄博生态城市建设的求索

(一)工业兴市

淄博是一座全国、全省重要的工业城市。近现代工业发展已超过110年,工业文明浸润深、氛围浓,产业门类全、配套能力强,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9个在淄博实现了规模化发展,90多种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前3位,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和医疗器械、纺织、建材以及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机电装备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尤其是化工产业积淀深厚,是国内化工产业配套最为完善的地级市。2017年跻身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先后被命名为新材料名都、中国膜谷、部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功能玻璃、泵类、聚氨酯特色产业基地。淄博陶瓷生产史已逾万年,是中国五大瓷都之一、中国琉璃之乡,有“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的美誉。

(二)发展之痛

工业重镇的环境之痛。由于全市资源型企业、高能耗企业、污染型企业居多,老重化工城市的弊端突显,生态环保包袱重、压力大。淄博是石化医药之城,石化医药企业众多。淄博是陶瓷之乡,境内有各类炉窑最多时达5200余条,密度之大全国少有。淄博是山东省第一水泥大市。最多时全市共有60多家水泥厂、100多条水泥生产线。这些都给淄博带来很大的污染。

生态建设的民众之怨。较重的结构性污染、生态环境恶劣,一直是淄博人的发展痛点和无法回避的问题。淄博曾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大烟囱,冒黑烟,混混沌沌少晴天,一年吸掉半块砖”。这样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一些市民到沿海城市购买房产,大量民间资金外流。如此种种情况,使得淄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雪上加霜。

环境难题的压力之大。随着城市规模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优势逐渐消失殆尽,老工业城市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巨大,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远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不有效治理,不但不利于民生,而且也将给淄博长远发展蒙上阴影。

(三)嬗变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一道道生态环境难解的命题摆在历届领导班子面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虽多次调整,但抓好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没有变,都把生态城市建设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探索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之路。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打下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坚实基础,走过了辉煌的40余年,开创了淄博生态城市建设新的时代。生态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带给淄博的除发展思路的更新,更有创新思维和改革精神的再度高涨,在探索淄博转型路径的同时,也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淄博市先后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

淄博生态城市建设的嬗变之路,可依据不同时期发展理念的变化,即环境立市(2002年提出)、生态淄博(2012年提出)、全员环保(2019年提出)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孕育阶段(1978—2002年)。这一阶段从改革开放至“环境立市”战略的提出,是全市环保工作从无序发展走向有序规范,生态建设事业逐步开展的阶段。二是环境立市阶段(2002—2012年)。2002年7月,市委八届九次全委会提出实施“环境立市”战略。2003年1月10日,印发《关于实施“环境立市”战略的意见》,3月,市第九次党代会将“环境立市”正式列入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为新起点,淄博生态城市建设启动并有序推进。三是生态淄博阶段(2012—2019年)。2012年2月,市十一次党代会召开,确定了“强化生态文明,加快内涵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其后又召开全市生态淄博建设暨环境保护大会,出台建设生态淄博的有关决定,淄博生态城市建设进入发展提高的新时期。2015年,提出了“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思路,即以走在全省前列为目标定位,着力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这一阶段已把生态淄博建设摆在事关全局的突出位置。四是全员环保阶段(2019年至今)。2019年12月,市委首次提出了“全员环保”的创新理念。2020年3月4日,下发《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员环保”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其后,全员环保在全市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形成了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生态城市建设视阈下的“淄博模式”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淄博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亮点纷呈的“淄博模式”。这里以闻名全国的“刑责治污”“行政区域边界联动执法”“全员环保”三种模式为研究对象。

模式一:刑责治污

1.主要路径

“刑责治污”是由市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经信委、市环保局等部门,分工配合,部门联动,组织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2012年4月,市环保局和市公安局在全省首开先河,建立了联动执法机制,开始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相互衔接的实践与探索。2013年,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公、检、法、交警、经信、环保等部门开展环保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相互衔接的实践基础。2014年1月6日,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政法机关全力支持环保工作的10条意见》,并印发《关于建立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长效机制的意见》,逐步构建形成“刑责治污”工作体系。2015年,进一步深化刑责治污工作,不断加大公安环保一体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污染违法行为。

2.取得成效

“刑责治污”以来,通过严打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有效树立了环境法治权威,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牵头联合济南、东营、潍坊、滨州等市环保局共同签订了《小清河流域环境执法联动协议》,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关停边界地区“土小”和重污染企业,实施限期治理,破获多起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等刑事案件,对跨区域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给予了沉重打击。《关于政法机关全力支持环保工作的10条意见》出台后,环保部向全国推介淄博的做法,并指出,这是淄博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浓重一笔,迈出了山东省乃至全国“刑责治污”的第一步。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中央办公厅《每日汇报》分别向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刊报了淄博的做法。相关做法被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修订法律和司法解释中采纳,作为典型经验上报国家发改委,得到高度评价。《人民日报》、新华社、《法制日报》《大众日报》等都对“刑责治污”进行专题报道。省委、省政府也在全省推广淄博的做法,列入山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纲要。

3.案例启示

一是“刑责治污”必须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刑责治污牵扯面广,必须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加大对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侦破、批捕和审判力度,增强环境执法威慑力,形成打击环境违法的高压态势。二是“刑责治污”必须联合作战。刑责治污机制建立健全以来,多部门联合作战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只有合力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才能真正查处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突发环境案件。三是“刑责治污”必须长期坚持。开展刑责治污以来,淄博市一以贯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接着一任抓,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实践证明,建立长效机制是一个好办法。

模式二:行政区域边界联动执法

1.主要路径

“行政区域边界联动执法”模式出现于2014年前后,主要以周村区破解跨区域环保执法难题为代表。跨区域边界环境污染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地方发展的全国性难题,也是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对日益突出的跨区域边界环境污染问题,周村区主动与相邻的邹平县及其检察机关、环保部门对接联系,共同商讨环境污染的治本之策,签订《行政区域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协议》,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跨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快速反应协查机制”,即在交界线区域内,周村区和邹平县的环境执法人员可互相深入对方交界区域3公里范围,先行调查取证再移交破坏环境违法企业所在地的环保部门立案查处,同时由两地检察机关跟踪问效、依法监督,共同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合力推动跨区域污染治理。

2.取得成效

一是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据2016年2月监测,边界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计良好天数同比增加31天,水质达标率均到100%,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二是有效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两地四方联合环保执法,加大治理力度,倒逼促进了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三是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变分散多头执法为联合执法,变过去单打独斗、各自为政为两地四方、参与联动,形成铁腕治污的合力。四是有效化解了边界矛盾纠纷。新机制打破了界线,突破了执法区域屏障,将两地群众的线索举报、情况反映统一标准立案、统一标准处理,两地群众、企业主之间的纠纷也得到有效化解。

行政区域边界联动执法通过在实践和理论层面的探索创新,已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的典范。2015年5月,在环保部、中国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案例评选中,淄博市“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快速反应协查长效机制”获优秀案例奖。同年8月,省检察院、省环保厅召开新闻会,将“淄博模式”作为典型案例。中央电视台、《中国环境报》《大众日报》等新闻媒体专题报道。

3.案例启示

一是两地必须密切合作。跨区域联动执法只有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加强配合协作、形成法律监督合力和行政执法合力,才能有效治理跨区域污染,促进依法行政,增强环保执法刚性,完善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二是双方主动有效对接。要以生态建设大局为重,积极主动,加强环境执法建设,共同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合力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实现生态环境的共防、共治、共保。三是把握好基本原则。两地检察机关和环保部门只有严格把握检察机关依法监督、环保部门联动执法的基本原则,才能在环境保护联动执法快速反应机制基础上加强合作,尽最大努力控制和减少对相邻地区的污染影响。

模式三:全员环保

1.主要路径

淄博是率先提出“全员环保”理念的地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一项创新之举。“全员环保”模式主要是突破过去仅靠环保部门抓环保的格局,建立“环保吹哨、部门报到”协调联动体系,完善“全员环保”体制机制的架构设计、行动路线、路径突破、氛围营造等,变单一业务部门“孤军作战”为全行业、全领域协同作战,变重治标轻治本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变时紧时松为常抓常严、追求长效,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打造党委领导、政府实施、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环保部门全程跟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环保”机制。这与中央出台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精神一致,为推进生态赋能行动实施和淄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2.取得成效

一是“全员环保”理念日益成熟。这一机制打破了“环保问题就是环保部门的问题、环保责任就是环保部门的责任”的思维定势,全市上下“一股劲”,大力打好全员环保“一体战”,摆布好综合治理“一张网”。二是“全员环保”工作扎实推进。由于责任明确,各行各业协同攻坚治污,各方面抓生态环保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治理。各部门各单位纷纷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完成任务。三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各级压紧压实生态环保责任,强力推进生态环保任务落实,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3.案例启示

一是明确责任、齐抓共管作保证。“全员环保”工作机制六大层面层层抓落实、逐级压责任。同时,加强司法保障,推动“全员环保”各层面主体责任的落实,点面结合,凝聚“刑责治污+全员环保”的强大合力,为生态淄博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二是系统思维作指南。环保的最高境界就是多做有利于生态发展的工作,必须将其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科技化监管水平,对污染情况实施全方位动态监测和监控,及时、准确地获取资料信息,迅速发现并解决问题。三是公众参与作基础。群众对环境问题最有发言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高度重视,深入查证、认真解决、及时反馈;加强普法教育,提高群众依法参与监督,逐级、如实反映问题的能力。

四、打造生态城市建设新“淄博模式”“齐鲁样板”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作为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如何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发挥优势,再出新招,把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到新水平,打造新“淄博模式”“齐鲁样板”,为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继续探索可供借鉴的新样板新模式,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未来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把淄博放到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来考量,寻找标杆,找准定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实施生态赋能抓攻坚,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丰富和完善已有的成功模式,以有解思维研究制定更加科学、精准的举措,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进位。一是全力以赴治标。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结构性减排、工业企业深度治理、重点区域综合整治、移动污染源整治、重污染天气应急、精细化管理和科技治污等举措“七个升级”,狠抓有机挥发物和化工异味污染治理,狠抓扬尘治理和油烟污染净化。打好碧水保卫战。突出打好饮用水源地隐患、主要河流断面劣V类水体、城市黑臭水体三场“歼灭战”,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所有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快构建全覆盖的固废监管和利用处置“两个体系”,力争尽快使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二是加大力度治本。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坚持用最高标准、最好技术、最好工艺、最好设备和最严内部管理机制武装企业,坚持走清洁生产、节能生产的路子。三是努力追求长效。一手抓“刑责治污”,一手抓“全员环保”,确保取得突出成效。抓好“刑责治污”,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大力开展“全员环保”宣传工作,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纳入生态建设过程中,打一场群策群力的环保治理人民战争,推动“全员环保”新机制向纵深发展。

(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态教育制度化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切实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到行动上和实践中。在社会生态教育方面,应该充分有效利用多种媒介和宣传方式,强化人们对绿色生态理念的认知。学校生态教育的制度化更是生态教育的重要方面,应当从小学至大学的各教育阶段,开展不同类型的生态教育,确保有效性和长期性。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工业转型、日本北九州实现循环型社会的经验,参照深圳、天津、贵阳等地生态城市建设的法规条例,制定淄博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破解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

(三)强化生态思维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一是进一步树立生态思维理念。充分认识污染治理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政策、标准的变化尽快适应,主动思考学习。克服工作中求稳怕乱、患得患失、墨守成规的思想,少督导检查,多调研帮扶,遇到矛盾和问题,要有有解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合理制定绿色发展规划。淄博作为一个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重化工业城市,推动绿色发展的任务艰巨。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对已有分散布局的工业集中区进行统一规划整治,强化园区功能分工。三是发展绿色经济。严格限制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建设项目,有选择地清退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推动城市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强化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支持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

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发展全局。全市各级应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和、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更加牢固地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融入国家和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形成抓生态环保的高度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为打造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而努力奋斗。

最新合同法全文范文3

论文摘要:重庆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之一,在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这集中体现在及时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积极探索适合重庆本地实际的文化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多管其下、标本兼治的目标。这一改革成效显著,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对其他地方进行文化体制综合改革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近年来,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都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强调要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事关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中央于2004年在全国选择了9个省市作为综合试点地区,重庆市即是其中之一。最近,我们对重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深感这一改革成效显著,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对其他地方进行文化体制综合改革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原有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体制的主要弊端

重庆位于我国中西部结合带,全市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14个区、26个县(市)和2个开发区,人口3072万,是全国面积最大、行政管辖最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特点,与东部和沿海地区相比,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文化市场的发展就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一是主要经营场所(单位)总量大、整体水平较差。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单位)16714家,其中网吧3037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5007家,歌舞娱乐场所2234家,电子游戏经营场所1099家,书报刊经营单位1510家,复打印单位2189家,印刷单位1638家。总量虽然不少,但经营水平不高。二是规模和分布地区差异大。如渝北区现有网吧!80家,而城口县仅有网吧9家,是渝北区的1/20。全市规模最大的网吧拥有电脑终端700余台,最小的只有10台左右。这说明文化市场的发展极不平衡。三是许多文化经营项目还处在自发经营阶段,文化市场竞争容易出现局部无序和混乱现象。如一些区县无证经营场所数量已超过有证经营场所,综合性的“擦边球”项目也开始出现,文化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受到严重干扰。这些特点,带来了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和特殊性。

随着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要求,原有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体制已经暴露出一系列弊端,越来越不适应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和发展的要求。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行政审批与行政执法不分离。原有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分别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三个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而相应的文化市场的行政审批权也设立在三个行政管理部门。这等于是自己审批自己执法,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失去监督和制约机制,不符合依法行政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不利于公正执法和预防执法中的腐败。

2.执法机构与执法责任不统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个局原有的执法机构都是局机关内设机构,多为事业性质,有的甚至没有正式编制,很多执法人员是从基层单位抽调,身份不一。执法机构不是执法责任主体,只能以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名义进行行政处罚,执法权力是被委托的,不承担执法责任。这样,大大降低了文化市场执法的力度,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多头执法与管理缺位并存。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个局原有的执法机构自成体系,相对独立,各有一套管理队伍和执法装备。由于政出多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相关部门在文化行政执法方面职权不明、职责不清,造成有利的事争着上,无利、难管的事互相推委扯皮。这样,不仅导致重复管理,职能交叉,既浪费财力物力,增加执法成本,也存在管理上的脱节和空白,管理效率明显低下。如新华网2004年4月10日曾发表“重庆10部门管不住一个网吧,执法部门各有苦衷”的报道,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报道中说:“两名初中生通宵上网劳累过度睡着在铁轨上被火车轧死、一名17岁少年因网上聊天对骂生恨竟杀死网友……最近重庆市接连发生青少年因在网吧上网而引发的恶性事件。近日记者对网吧暗访时发现,虽然网吧管理整治涉及文化、工商、公安、通信管理、教育、财政、法制办、精神文明办、团委、广电等多达10个部门,但‘多人管理,无人负责’的现象,导致‘黑网吧’泛滥,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其原因是什么呢?记者发现,没有一个专门的、长期存在的综合执法部门对网吧进行管理,使“黑网吧”有了生存空间。

4.执法力量薄弱,市场监管被动。如过去重庆市文化市场管理处编制为8名,但除去财务、内勤、参与行政审批人员和驾驶员,真正从事日常执法工作的仅3—4人,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执法队伍也普遍存在执法人员不足、执法装备落后、执法水平不高等问题。由于执法力量薄弱,长期处于被动、滞后的状况,难以对点多面广的文化市场实行主动、积极、有效的监管。

因此,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适应文化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适应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适应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需要,在文化市场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组建相对独立、集中统一的行政执法机构,对整个文化市场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积极

探索重庆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之一,遵照中央的要求,在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这主要集中体现在及时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积极探索适合重庆本地实际的文化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多管其下、标本兼治的目标。

1.实行政府授权,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为在全市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按照中央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重庆市及时成立了由市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挂在市委宣传部,由市委宣传部一副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组建了直属市政府的综合执法机构——重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该总队于2004年12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总队定编行政编制35人,其中3名为总队领导,内设综合处、法规处、执法一处、执法二处4个处室。总队由市政府授权成为独立的行政执法主体,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行政管理部门的文化市场行政处罚以及相关的行政强制、监督检查职能,依照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相关规定和程序,由执法总队统一行使,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向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时撤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行政管理部门原有的文化市场执法机构,在执法总队加挂市“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的牌子。紧接着,积极推进全市40个区县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设立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作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直属机构统一履行本地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的职能。目前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有执法人员300余人,执法力量大大加强,执法条件明显改善,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2.加强教育管理,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重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从组建开始,就把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围绕市委领导提出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形象好”的要求,着力提高执法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一是严把进人关。通过考试和考察等方式,从原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执法队伍中选拔一批,从重庆武警总队和一些执法部门选调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一批,确保执法人员的基本素质。二是强化制度约束。通过思想教育、岗位培训、制度约束来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增强队伍依法行政的本领。总队坚持每周一召开工作例会进行集中学习,组织开展了全市执法人员首期岗位培训。制定了文化市场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八不准”,即“不准参与文化市场经营活动;不接受有碍执法公正的宴请和礼品、礼金(包括有价证券);不对经营业主提出与行政执法无关的任何私人要求;不私拿查禁、收缴、暂扣物品;不在市场检查中通风报信,泄漏风声;不替违法违规经营者说情,不准办理人情案、关系案;不准参与任何形式的活动;不准在工作时间饮酒”,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实行了执法案件层层把关办案制度,加强预防、监督,促进廉洁、公正、文明执法。三是要求观念更新。总队要求执法人员勇于创新,建立文化市场管理的新观念。提出要研究在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实施市场监管;研究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的同时,如何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研究在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市情下,如何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抓到实处。四是加强基层建设。总队及时制定《基层建设纲要》,将区县执法队伍建设统一纳入全市队伍建设的整体来安排,使区县队伍建设逐步规范化。

3.强化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执法行为。重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从筹备工作开始,就着手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汇总工作,统一编印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法规汇编》,下发各区县执法大队,供全市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学习掌握。制定了统一的执法文本,规范执法操作行为。按照依法行政程序要求,推出了举报、检查、立案、调查、听证、处罚、结案、案卷归档各环节的工作程序。聘请了法律顾问,及时咨询了解执法过程中的法律法规问题,提高全市文化市场执法和办案水平。总队成立后,还发挥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的优势,全面、深入开展文化市场调研工作,总结管理经验,及时掌握文化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出台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地方法规,进一步完善全市文化市场法律体系,开展了相关立法调研准备工作。

4.狠抓市场监管,做到深入市场管市场。文化市场情况复杂多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只有深入市场管市场才能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重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成立以来,在执法队伍中倡导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在综合执法实践中始终坚持将市场监管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一是领导带头深入市场第一线。市委领导多次亲自带队参加总队组织的市场检查行动,及时对总队的工作作出批示,提出要求。总队领导经常深入市场检查了解情况,共同研究市场中的问题,及时部署应对措施。这就为全体执法人员树立了求真务实的榜样。二是以市场状况衡量工作成效。总队提出“将办公室设在市场,把文化经营点作为工作窗口”、“检查工作不看材料、不听汇报,市场是最好的材料,窗口是最好的汇报”的要求,规定总队执法队员70%的时间在第一线,大队执法队员80%的时间在第一线。并通过明查暗访,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第一手资料,作为考核执法工作的重要依据,从而促使执法队员深入市场、严格监管。三是及时通报市场中的问题。为保证工作措施的落实和指导监督的及时有力,重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对市场违法违规经营问题突出、在总队查处后市场状况没有明显改观的区县,采取工作通报的方式,将有关情况通报当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切实督查督办,逐件追踪落实情况,收到较好的效果。

5.探索长效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局面。围绕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依法经营”的立体型文化市场监管体系目标,重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积极探索,努力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执法网络机制。印发了《关于规范市、区县(自治县、市)文化行政执法工作机制的意见》、《重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与市级相关部门联系工作制度》。建立了总队与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之间的工作通报和告知制度,逐步完善事前管理与事后监督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建立了总队与公安、工商、通信管理等部门的联动机制,为研究市场状况,移交相关案件和采取联合执法提供机制保障。二是建立执法责任机制。完善举报和办案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制度,建立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实行目标考核奖惩制度。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工作原则,根据市委、市政府赋予总队的职权、职责,总队通过与大队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等方式,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三是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制定了22种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拟定出职位说明书,全面实行规范化管理,努力形成岗位职责明确、制度保障有力的管理机制。四是强化社会监督机制。与《重庆晨报》合作,逢周一定期“文化市场经营状况巡查报告”;与《重庆晚报》配合,联合开通举报热线,总队领导现场受理举报,现场指挥查处;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执法总队24小时公开举报电话;聘请了18位新闻媒体记者作为首批文化市场特约监督员;在人大、政协、宣传、文化、社科等部门聘请了l2名首批文化市场特约调研员,开展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调研;同时继续在社会上聘请网吧监督员,履行劝导未成年人远离网吧、监督举报违规经营网吧等职责。五是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在部分区县已经建立网吧行业协会的基础上,总队大力推进全市网吧协会的建立工作,促进全市网吧整体形象的提升。同时还在音像、娱乐、图书等行业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建设的步伐。总队不定期召开文化市场经营业主座谈会,主动倾听经营者意见,增进经营者与执法人员的理解和配合;教育经营者守法经营,倡导网吧、音像、电子、出版等文化市场各个行业的经营业主自觉做好行业自律;特别是充分发挥经营大户的作用,共同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同时,了解他们在经营中的具体困难,帮助合法经营户做大做强。

通过组建综合执法机构,对全市文化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文化市场执法工作不论在机构、人员、条件、责任,还是在市场管理的力度、成效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队组建以来,在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除了加大日常市场巡查监管的力度外,还按照全国“扫黄办”和文化部的一部署开展了出版物市场和音像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辖区内的图书、印刷品、网吧、音像制品、电子游戏、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等多种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和单位进行清理。2005年上半年,总队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60余万册(盘),查缴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60余个,检查网吧1500余户次,查获地下销售窝点5个,查办和正在查办的案件10余个。一些文化市场经营业主说,现在检查的部门少了,检查的次数却多了,查处的力度却大了,使违规经营者提心吊胆了,合法经营者更加放心了。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得到全面、有效地规范,彰显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威力和优势。

三、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几点启示

文化市场管理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进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只是重要的第一步。但走出这一步,对于管好文化市场、繁荣文化市场来讲,其意义是十分巨大的。从重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加强组织领导是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前提条件。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是当前文化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只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才能保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的顺利推进。重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之所以能顺利进行,主要是得益于市委市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围绕执法机构的组建工作一路开放绿灯,率先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并明确规定重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为市政府直属行政执法机构,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格为副局级,使用行政执法专项编制。执法人员全部为公务员身份,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管理。执法人员的工资和总队的办公经费都由财政全额拨款。这样,就明确了执法总队的法律地位,解决了多年来强烈呼吁而未能解决的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编制不足、经费短缺等问题。从而使文化市场执法力量明显增强,执法条件明显改善。执法人员在执法工作中顾虑少了,工作劲头更足了。实践表明,组织领导的加强为重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2.创新管理体制是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关键所在。实行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根本的目的就在于要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需要,建立一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有效管理文化市场的新体制。因此,创新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是改革的关键。重庆市采取政府直接授权的方式对文化市场实行综合执法,创新了文化市场管理体制,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有了独立统一的执法主体。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立后,实现了文化市场审批和监管职责的分离,解决了以往文化市场管理中缺位、越位和错位的问题,有利于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实施,客观上带来了执法手段、执法标准和执法范围的统一,从体制上解决了多头执法的问题,减少了部门之间相互推委扯皮的现象,降低了执法成本,提高了执法效能。通过合并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原有的三支执法队伍,既稳定了原有的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又通过整合实现了执法力量的加强。同时,全市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全部使用行政执法专项编制,彻底转变了执法人员的身份,从体制上保证了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

最新合同法全文范文4

【关键词】循证医学;全科医学;教学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21-0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医学,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并迅速席卷整个医学界乃至全世界。循证医学的创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1]认为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依据;任何临床的诊治决策,必须建立在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相结合的基础上。这句话定义了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强调最佳证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的结合,并指出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循证思维的主体。全科医学强调的以人为中心,力求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与循证医学医疗决策结合患者需求不谋而合,因此,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实施循证医学教学是必然趋势。

1 全科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是积累了传统医疗的成功经验,结合独特的执业范围与现代医学进行有机整合的一门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由于全科医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全科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比普通专科医生更为复杂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传统医学教育所无法涵盖的,这就需要全科医生运用批判性思维,通过循证和系统分析等手段,最后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Shin等将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式的EBM课程与传统医学教学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毕业生在掌握高血压的最新诊断、处理知识上明显优于后者的毕业生[3]。李迎春等[4]的研究也显示在全科医学案例教学中,学生更喜欢采用循证医学进行全科医学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因此需要在全科医学教育中渗透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引入循证医学促使学生不断探求新的知识,树立循证的思想。只有循证的全科医学教学才能塑造众多优秀的具有横向整合知识的社区医疗工作者。

我国全科医学起步于20世纪后期,与此同时,信息时代也带来了医学科研的迅猛发展,据统计,Medline每天有大约1500篇以上的新文献,掌握正确评价医学文献真实性、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医学文献中系统、全面而又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并将设计科学、结果真实的文献用于医疗、科研实践中,是全科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Burwell教授曾经说过:“医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知识中,有一半在十年内将被证明是错误的。” 刘昌文在临床教学中应注重实施循证医学教学一文中提到,美国内科医学掌握医学知识的水平与其毕业年限呈显著负相关[5]。尤其基于全科医学基层医疗保健的特点,更注重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而这些知识最容易被忽略而疏于更新。有专家认为目前高等教育的重点应该由教授新知识转为教会学习,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方法,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它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目前有最佳证据、评价并综合分析最佳证据,从而正确使用结果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因而正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实现高效终身学习最佳路径。

2 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循证医学教学

循证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的结晶。要想在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成功实践循证医学教学: 第一,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包含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同时还必须对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有一定的认识。第二,学校要创造必要的条件, 为学生提供查阅研究证据的方便。除具备常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 如Med line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及提供二次研究证据的数据库或杂志如循证医学评价(evidence based medicine reviews, EBMR),循证医学杂志(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等, 还需要具备一些全文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全文数据库、ScienceD irect全文数据库等。第三,采用PBL教学法,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运用启发式、引导式等方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6]。

3 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的机遇与挑战

全科医学跨越了各个临床学科并与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紧密结合,又涉及与患者健康有关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在建立医患关系,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和重点人群保健中,还涉及社会医学、社区医学、流行病学、医学人类学、替代医学等学科领域,因而作为全科医生需要拥有多学科横向整合的知识。作为一个复杂又新生的学科,目前我国全科医学学科体系还不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灌输式教育难以学生带领完成知识整合的重任。循证医学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模式,他强调最佳证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三者的结合,要做到这些,同样需要知识的整合与横向联系。这些背景,使全科医学与循证医学的有机整合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学科间的有机融合仍需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循证医学是一个新兴学科,许多全科医学老师本身还缺乏必须的循证医学训练与实践,对循证医学模式的理解还不够完善,很多时候在授课过程中不自觉的出现偏重推理和个人经验,轻证据和客观事实,对已有证据视而不见等现象。另一方面,全科医学涵盖的范围很广,而循证医学在其各领域的发展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在基层医疗版块有大量相关证据;但有关生命质量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等的证据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全科医学的需要。因此,循证的全科医学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面临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家骥. 全科医学概论. 2010. 科学出版社.

[2] 齐殿君, 王爽, 何旖旎, 于晓松. 全科医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07): 784-786.

[3] Shin JH, Haynes RB, Johnston ME. Effect of problem-based, self-direc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n life-long learning. CMAJ. 1993. 148(6): 969-76.

[4] 李迎春, 陶兴永, 胡传来. 循证医学在全科医学案例讨论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06): 81-82+122.

最新合同法全文范文5

  关于建造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最新

  

  单位:

  姓名: 准考证号:

  通过**市机电工程专业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对于我们这些处于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来说,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去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段时间通过二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和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更加掌握了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增强了职业道德和诚信守法意识,更加熟悉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新方法、新技术,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了道德、技术和技能,从而提高了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通过对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几门课程的学习,使我专业修养方面非常受益,继续教育制度,能使我们受教育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创新技能,提升注册建造师的执业能力,从而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就目前的新知识、新规范以及项目管理的新发展,你不去努力学习更新,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通过这次学习,我感觉到继续教育培训对我们搞施工管理的人员重要性,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我的体会及收获:

  一、首先我认为首当其冲的是安全管理,安全是建筑企业不得小觑的关键部分,没有安全的保证,一切项目施工可以说是无法正常进行的。 当今建筑结构形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建筑施工方法的改变和所使用机械设备的的多样性,对项目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需要有新的安全管理技术去应对新增加的各种危险源。同时,现代建筑承包形式和建筑从业人员的变化,使得建筑安全管理同以往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

  安全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贯穿于工期、质量和技术的任一要素之中,在任何一项要素的组成过程中,若忽视了安全,将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提高企业领导对建筑安全生产的认识

  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有高度的认识,对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首先强化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使之深人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树立起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的思想,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使之落实到行动中。

  3、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通 过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从而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最后抓好特殊工种和临时工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临时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用人单位和安全管理部门必须重视临时工的安全教育,

  提高临时工的安全素质。

  只有安全得到了保障,才能正常有效的进行施工管理。同样项目管理也离不开质量管理。对于施工方,我们最后要交出让业主乃至户主一份满意的答卷,要交出合格让人满意的优质工程,这就需要我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的控制质量,对质量进行合理化的正确管理。

  二、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树立质量意识,重视质量管理。树立质量意识是搞好工程质量管理的首要条件,它在项目管理中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思想,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优良的工程有利于提高本企业的信誉和竞争能力。管理层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决定了企业文化。管理层的工程质量意识和工程质量重视程度,往往决定了整个企业对工程质量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因此,企业管理层应该树立质量意识,重视质量管理。

  2、增强项目工人的素质培训。工人是建筑工程的制造者,他们的素质和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产品的质量。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建设队伍的素质,加强建设队伍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建设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提高建设队伍的工作质量。建设队伍的工作质量是搞好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条件。工程质量是由每个部门、每个环节和每个人员的工作质量来保证的。只有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提高所有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质量,才能搞好工程质量。

  3、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更新。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筑材

  料和建筑施工方法的更新,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及时更新所掌握的技术水平,特别是BIM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日益推广,在项目管理中优越性已经显现出来,并且可以把事后的检查显现为事前的演示,对于质量的控制能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预防。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更新在项目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不断提高建造师执业能力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大势所趋。 在今天变化纷纭的世界里,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不断冲击着以往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在建造师的职业生涯中,变化时唯一可以预测的因素。因此,建造师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执业 能力。只有注册建造师们具备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掌握绿色技术,能应用绿色技术,才能建绿色建筑,构筑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大范围、系统化的实践可持续发展观。所以建造师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积聚必须的资源和技能,创造符合产品要求的新技术,具备高效率生产的管理能力,顺利实现工程项目的预定目标。 当前我国社会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职业人员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频频出现,施工单位围标、串标、低价抢标,中标后,通过各种途径更改投标文件,违规建设、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牺牲工程质量和安全为代价赚取利润,以致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具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另外,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注册建造师责任心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措施、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在今后的执业过程中,应从以下几点建筑职业道德规范:⑴遵纪守法,维护建造师的

  声誉;⑵承担对社会和公众的责任;⑶诚实守信,热忱服务;⑷廉洁自律,公平公正;⑸尊重他人,注重团结与协作;⑹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错误,虚心接受批评。

  铭记注册建造师的执业活动中的职责和禁止行为。在担任建设工程负责人期间,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组织施工,保证工程符合国家有关质量、安全、环保、节能等有关规定。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相关文件上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对所签署的工程管理文件承担相应责任。应当及时、独立完成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文件的签章,无正当理由的不得拒绝在文件上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当建设工程发生质量、安全、环境事故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事故处理程序及时向企业报告,并保护事故现场,不得隐瞒。 牢记《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特别明确的注册建造师禁止行为及违反该管理规定所应担负的法律责任,在执业过程中,严格按法律法规、强制标准做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者。 虽然本次注册建造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是短暂的,但建造师执业能力不断提高的需求是永恒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逐渐完善自己。

  关于建造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最新

  二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进一步提升注册建造师的执业能力,从而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对于目前参加建造师继续教育的学员,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工作,因此学习的时间较为紧张。就我个人而言,有如下的一些学习方法和心得。

  对于我们这些离开学校多年的学员,因为工作的因素和个人的精力因素,学习方法已经不能等同于在学校里面的系统学习方法。本人在这方面的做法是:(1)按时参加面授课,只有参加完面授课,才会对课本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才会知道哪些是新增内容、那些内容可能是考点。(2)、首先熟悉教材的目录,然后快速浏览教材内容,通过做老师发的习题巩固、理解和深化教材上的知识点。(3)、在网上收集近两年考试试题,分析考试的趋势,发现随着建造师考试的不断发展,逐渐走向注重实际运用和解决总成问题能力的考试上,部分考试题在教材上已经不能直接找到答案。为此,学习应当采取动态跟踪的学习方法,分列出几个大的题目,这样才有助于我们适应不同阶段的考试。(4)、除了应试之外,根据自身工作需要进行重点学习。

  通过学习教材,熟悉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政策。明白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工程建设增值,但是增值的首要任务都是确保安全,即建设安全和使用安全。整个建设工程项目全周期分为决策、实施和运营三个阶段,实施阶段的管理是项目管理。了解项目管理的发展,学习集成化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浏览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内容,重点学习了建设工程承包的有关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和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了解国际常用施工合同文本与我国施工合同文本在合同主体、合同文本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合同主体的权利义务、争议的解决等几方面的相同和有别之处。

  通过学习教材,了解建造师的注册和执业制度,重温注册建造师的权利与义务,了解建造师执业活动中的禁止行为和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熟悉违反《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应担负的法律责任,让我们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相关文件的规定,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在选修教材中,除了国家和住建部颁布的相关法规、文件之外,而更多地选入了本市地方法规、文件及标准规范,而且有较多的新增内容。(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1、在网上查阅《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共有八章70条,在强调和重申现有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要求的同时,提出了“合理工期制度”、“安全、监理、检测费专户制度”等八项新的制度,使之更具实效性和操作性。着重掌握其中施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2、了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制度及相关规定,熟知上海市分户验收管理要求和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方案的类型。

(2)、施工安全管理。掌握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理清现场施工各层次、各职能部门或岗位的主要安全管理职责。熟知本市对工程从业人员的管理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临时用房和在建工程的消防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管理规定。(3)、建筑节能。《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重点在于鼓励发展用于建筑节能的新型建设工程材料,鼓励推广施工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   为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制定了《上海市“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重点列出了建筑节能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政策需求等内容。推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等。(4)、掌握绿色施工技术要点,了解绿色施工评价。市安质监总站发文《关于上海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创建工作深化管理和考评要求的通知》,为了围绕“四节一环保”这一主线,全面、持续和健康地开展绿色施工创建活动,并在节约能源、水资源和主要材料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实效。(5)、了解文明施工要求。为了在建设工程和房屋拆除等活动中,按照规定采取措施,保障施工现场作业环境、改善市容环境卫生和维护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并有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市政府了《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从课程设置的内容也再次体现出:工程建设重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同样重视文明施工、建筑节能,关注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机电工程》中展现了新的技术、方法,同时也列出了相关的案例。1、了解机电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分清工业安装和建筑安装工程的特点及管理要求;了解机电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模式和特点,重点学习EPC承包模式在机电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EPC承包管理的经验和需进一步关注的关键问题。2、学习机电工程技术,掌握《建筑业10项新技术》机电安装工程应用技术,理清工法与施工方法、施工方案的关系,即:施工方案在施工前编制,而工法在施工后形成;施工方案不能用工法取代,但在施工方案中可采用已有的工法成果。3、认真阅读机电工程项目管理案例,以此为参考,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中,找出工作的缺陷、隐患。

  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使我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道德、技术、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执业能力,实现建设工程的商业价值并承担起社会和道德责任。

  关于建造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最新

  单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学员:*** 9月10日~9月12日,这是难忘的三天。三天里通过陕西省建筑工程专业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断学习先进的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新材料。

  本次二级建筑师的继续教育与以往的培训都不同,不仅有网络教育,更有面授课,三天的授课为我们安排了:施工安全安全分析、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与控制、施工项目与成本控制、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及施工项目索赔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均是结合了工作的需要,与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紧密结合的课程,老师们的讲解也非常生动、通俗易懂,完全没有以往的枯燥理论,让人能够听的进去、理解的了、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在此我对本次面授教育谈谈我的心得。按照本次授课的顺序,首先谈谈到项目工程安全管理。 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贯穿于工期、质量和技术的任一要素之中,在任何一项要素的组成过程中,若忽视了安全,将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是一种预防管理,安全事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过程,事故的发生,严重者将可能影响公司和企业的形象,会给事故当事人造成终身遗憾。因此,安全管理工作

  必须作为工程施工最主要的工作来抓。

  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有高度的认识,对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首先强化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使之深人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其次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与企业资质、安全资质、项目经理资质、工程招投标及企业业绩和领导者的政绩挂钩。最后加大对安全事故有关责任者的处罚力度,迫使企业领导者把安全工作真正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做到行动上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

  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与培训。首先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素质,保证施工生产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工序管理,推行超前防范,杜绝施工中的盲目性。其次要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最后抓好特殊工种和临时工的安特全教育。殊工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临时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用人单位和安全管理部门必须重视临时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临时工的安全素质。

  有项目施工,就必然存在风险,风险与效益并存,且效益越高风险越大。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临时性、生命周期等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对于一个企业重要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于随机状态中,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风险。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可以使项目风险管理更加平稳,可以规避、转移风险或缓解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项目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是

  导致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通过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监控、项目风险定性分析、项目风险应对计划等方法来规避、转移、缓解风险,从而获得项目管理的最大获益。

  《施工项目索赔管理》的学习中,老师不仅讲解了古代伟大的建设工程,如万里长城、都江堰等,更有现代的小浪底等成功工程案例,通过这些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项目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更详细的了解到每一项目索赔要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干好工程项目;第二、做好合同管理;第三、做好成本管理;第四、关于进行索赔谈判。

  通过对《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的学习中,老师重点讲解了13版《示范文本》与99版的不同之处,掌握了《示范文本》为非强制性使用文本,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等建设工程的施工承地包活动,合同当事人可结合建设工程具体情况,根据《示范文本》订阅合同,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及合同权利义务。《示范文本》明确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定形式和内容、建设工程工期和支付坐的规定、建设工程赔偿损失的有关规定、无效合同和效力选定合同的规定,合同的履行、变更、转让、撤销和终止的规定,通过这些规定的学习,我感到做为一个二级建造师、项目负责人在实际施工中要切实加强管理,对合同内容要熟悉,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主动办事、预先策划、索赔的时效、证据的收集、都要平时积累,及时办理。

  《项目成本控制》学习中,应熟悉施工变更与施工索赔的一些

最新合同法全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与科研互动创新课程体系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论文摘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干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脚、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教育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个方面,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才能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达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而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科教师,尤其对刚提升为本科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如何把自己所教的课程不断地改革完善,怎样“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则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合理地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交叉与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之间的矛盾。

一坚持“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思路来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要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关键。没有科研的支撑,就没有创新型教学,科研可以保证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只有创新之师才能造就创新之生。作为刚提升为本科的地方性院校来说,科研水平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难以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作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三条经验,以供商榷。

一是要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教学中搞科研,深入钻研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搞好科研促教学,将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思维与专业思维,努力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二是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技能训练资格认定和校企互动方式,使学生学习知识与社会需求直接挂钩,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教师、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实践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创新实践教学与专业技术发展相结合。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

二以“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原则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存在教学内容多、繁、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与教材更新慢的矛盾,要达到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首先要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点的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就是指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学科专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在内容编排上按照“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技能——当前研究动态”的层层诱导递进式顺序来编写,使重组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综合性强,面向工程,与其它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联系非常紧密相互交叉的主干专业课。根据上述特点和要求,对<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重组,构建了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电力工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如增加未来电力系统、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三实施“三个模块”,采用“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个模块”是指将课程的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重要内容、一般内容和自学内容三个模块。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在课堂上精心讲解,并通过课外作业、专题研究、实验等其他环节的训练得到巩固和提高;一般内容(主要是指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介绍等)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展示、介绍;自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则通过设问、质疑、写读书笔记、小论文的形式得到训练。

“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法是指根据课程特点与专业特征精心选择或设计一个规模大、有代表性、有实用价值,并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随着课程教学的展开,让学生一步步深入到案例中,学到案例中相关的知识,随着课程教学的结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把案例中的相关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本课程选择推出“一个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的设计”为全程教学案例,围绕该案例,实施“三个模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展开一个个知识点,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