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能源范例6篇

化石能源

化石能源范文1

随着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石油化工的产品的更新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为了适应这个国际的发展趋势,我国相对的,就需要不断地加快石油化工产品的更新,而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在我国石油化工产业中核心技术少,缺乏竞争力的问题普遍存在着。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这一方面的科研技术并不完善,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也非常缓慢,并且生产量也很小,不能满足我国石油化工市场的需求。我国对于石油化工产业产品的需求量大,但是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以及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化工产业的产品这两点与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相互矛盾,严重阻碍了石油化工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2改变传统观念,明确低碳转型走势

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当前我国一直习惯用石油来解决生活和运输的问题需要被彻底改变,也就是说我国人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明确低碳转型的走势。我国一直要求低碳环保,进行可持续发展,这些发展趋势都是不可逆的。这样就要求我国人们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利用全球化发展的便利条件,发挥智慧和才能,使中国交通运输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开创石油化工产业的新天地。

2.1从一次性能源转变为终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资源都是经过日积月累积累起来的,如果对资源不加以合理地使用,即使有再多的资源也会出现资源枯竭的一天。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在未来的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道路中,遵循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石油化工产业的产品进行二次利用,把对资源的利用率扩展到最大,实现低碳经济。在未来,石油化工产业还会把一次性能源向核能和地热能以及可再生的能源转变,并且不断地开发新的能源,实现低耗能,高发展,促进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

2.2产业布局转变,产业集中度增高

将石油化工的产业都集中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减少在能源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输里程,而且还会减少相对应的运输费用,提高石油化工产业的生产量。形成了高密度的石油化工产业布局,在减少运输的同时也降低了我国由于交通不便利而造成的运输资源压力,这样就可以及时地提供资源,减少时间。目前,我国的大连、大庆、吉林和上海等多个城市都已经建立了石油化工产业的生产基地,实现了集中型的产业格局。

2.3形成自身产业的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

想要解决石油化工产业困难的现状,就要从根本上的原因入手,也就是说,从根本上解决产业自身的核心技术问题,才能提高石油化工产业的竞争力。21世纪是一个需要人才的时代,在未来石油化工的发展道路上,只有加入了有创新性的人才,才能形成自身的科技竞争力。目前,加大力度对这方面的人才进行大力培养,在未来才有可能使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的产品不再依靠进口,逐渐实现自给自足。

3结语

化石能源范文2

[摘 要]化石燃料对大国的兴衰和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泥炭与荷兰、煤炭和英国以及石油和美国三个案例的分析,从横向上展示了能源与经济和军事发展以及领土扩张的复杂关系,从纵向上揭示了能源与霸权更替的关系。这为我们理解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分析中国在近代初期的落伍和现在的崛起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化石燃料 经济优势 军事革命 海外帝国 地缘政治

〔中图分类号〕K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6-0108-07

化石燃料对现代地缘政治史,尤其是国际体系中的霸权或占主导地位的力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17世纪的荷兰、19世纪的英国,还是20世纪的美国,它们在能源供应和消耗上的优势对其政治上的成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荷兰、英国和美国都拥有价格低廉的能源,这种能源优势转化成了经济优势,使之一方面能够建立起高效有竞争力的经济,另一方面有能力负担昂贵而先进的军事机器。就英国和美国而言,它们不但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这种低廉的能源优势还直接转化成了军事和地缘政治优势。

研究能源之于地缘政治的意义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在历史上、在当前和未来50-100年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宋朝,中国人创立了一种军事和工业复合体(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按现代标准来衡量,这个复合体规模虽小,但却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这个复合体是建立在采煤和冶铁基础上的。煤采自中国西北。冶铁产量在1080年代达到年均10万吨以上,这在当时的世界历史上是非常高的,英国直到18世纪末发生了工业革命以后才超过它。煤铁的大量应用增强了宋朝的军力,对内有助于巩固统治,对外有能力安定北部边疆。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着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复兴,但制约中国复兴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源供应。这个问题如何演变,对中国将在未来的世界体系中赢得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至关重要。

一、泥炭和荷兰的黄金时代(1580-1680年代)

泥炭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腐烂的植物变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苔藓,学名叫“泥炭藓”,有时也称为“沼泽藓”。如果这种植物埋在地下并经历数百万年高压之后,就会变成煤炭;但如果时间不够,就是泥炭。大部分的泥炭都是在过去6000年形成的,湿冷的气候是泥炭形成和保存的必要条件。因此,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泥炭都蕴藏在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地区,如加拿大、斯堪底那维亚和西伯里亚。虽然泥炭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但大都在不便接近的地方。不过,荷兰是个例外。

荷兰的泥炭资源虽然不像加拿大、俄国和瑞典那么储量丰富,但其供应地相当庞大。与世界其他地方如英国和斯堪底那维亚的泥炭通常都在海拔至少50-150米的地区不同,荷兰的泥炭绝大部分都处在海平面上下1-2米的位置。泥炭很重,除了水运之外,用其他方式运输费用极为昂贵。在这一方面,荷兰在全世界得天独厚。它的泥炭都是浅层的,挖出来后就可以装上小船或驳船,然后通过在乡间泥炭区挖出的运河,可以既方便又便宜地运到城里。泥炭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挖采和晾干泥炭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挖泥炭需要修建排水渠以排干沼泽,这改变了整个荷兰农村的景观。荷兰曾经储有60亿立方米的泥炭,但现在已经被挖光了。在爱尔兰,泥炭生产也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但因为只能用马车来运输,所以比荷兰的要贵很多。

泥炭是化石能源,但从能量密度上来讲,比不上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从单位能量的产出来看,最高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其次是煤炭,最低的是泥炭。每公斤泥炭所释放的能量只有煤炭的1/6。泥炭燃烧不能提供冶金所需的高温,所以不能用泥炭来冶铁和炼钢。尽管如此,泥炭对荷兰经济的发展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酿酒业和石灰烧制业是荷兰享受低廉能源优势最突出的两个产业。在17世纪,石灰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烧石灰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同时,荷兰也以酿造优质啤酒而闻名于世,酿酒业也是能源密集型产业。荷兰成本低廉的泥炭为这两个行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17世纪,制糖业也是能源非常密集的产业。尽管荷兰不生产蔗糖,荷兰殖民地在1653年(葡萄牙人把荷兰人从重要的蔗糖产地、巴西的东北部赶了出去)后几乎不生产蔗糖,但世界制糖业的中心在阿姆斯特丹。玻璃制造业、烧砖业和制盐业也都是能源密集型的,一般情况下它们使用薪材或木炭。这意味着凡是存在这些产业的地方的森林就会被毁灭,因为人们要从森林中打柴或烧木炭,随之而来的工业就会滥伐所有的森林。不过,在荷兰,这种类型的工业可以在城市立足,因为它有丰富而便宜的泥炭。所以,从1560年代开始,荷兰在经济发展中持续利用了自己的能源优势,直到1680年代泥炭资源开始枯竭。

从某些方面来看,荷兰经济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在17-18世纪,荷兰因为有泥炭,肯定是世界上能源最密集的经济体,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经济。荷兰也可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也许日本在这方面和荷兰有一比。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在荷兰创造一个新社会。这个社会与其他社会有很大不同,它是一个有更多城市、人口更为集中、更强调买卖习惯的市场导向的社会。在这个社会,商业习惯根深蒂固,这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认为资本主义起源于16-17世纪的荷兰社会的原因。这个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取决于如何定义“资本主义”这个词。但对我们研究能源与地缘政治的关系,它是否可靠并不重要。不管荷兰社会是否是资本主义社会,荷兰发展了繁荣的工业经济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荷兰之所以需要工业经济是因为它遇到了严重的地缘政治和军事挑战。第一个挑战来自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它从1560年代起就想控制低地国家(现在的比利时和荷兰)。哈布斯堡家族是统治西班牙和奥地利的王朝,在16世纪获得了对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和菲律宾的统治权。荷兰人从1568年开始起而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直到1648年才获得成功。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获得独立后,荷兰又遭到了英国和法国的侵略。在1650年代初,荷兰人发起了持续三年的反对英国人的战争。在1670和1690年代,荷兰人两次反抗法国的占领。虽然荷兰人并没有完全赢得这些反抗的胜利,但是他们一直在设法维持1648年赢得的来之不易的独立。与此同时,他们也想方设法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在那个时代,打仗的费用越来越昂贵,因为世界军事正在发生被后世历史学家称为“军事革命”的变革。

泥炭不能直接用于军事,不能用它来驱动任何轮船或车辆,没有实际的军事用途,也不能直接降低军事费用。战争费用的大幅度提高主要来自军事革命中的两个关键因素城堡和大炮的发展。例如荷兰的布雷达城堡,高达几百米,周长1-2公里。那时的军事工程结构复杂,军事技术也比较精良。大炮和加农炮的口径很大,制造这些军事器械的花费自然会很大。如果一个国家修建了坚固的城堡,那么敌国一定会想方设法更胜一筹,制造出更厉害的大炮。这种竞争使战争的费用进一步得到提高。军事革命的另一部分是建立大规模的“常备军”。常备军就是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都保有的军队,因为军队必须坚持不断地训练。步兵战术要求士兵必须协调一致行动,士兵只有坚持常年操练才能形成习惯。一般情况下是几千士兵在一起操练。1700年之前,一场战争动辄就得动用数千士兵,还要保证军队能够正常运转。这些都提高了战争的开销。开发新战船也是军事革命的一部分。从16世纪起,海军开始建造吨位更大的战船,装备威力更大的大炮。战船的建造和维修都需要很多财力。另外,战船上还需要大量水手,他们也需要训练,以使其动作能整齐划一。这也同样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所以,军事革命让战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昂贵,这无论是在欧洲、奥斯曼帝国,还是在印度和中国都一样。当然,并非军事革命的每一个方面都在欧亚大陆的任何一个角落发生,例如奥斯曼帝国就没有采用建有大型炮台的战船。但是,从英国到日本的各个地区至少都发生了军事革命中的某几项变革。这些都抬高了备战和打仗的费用。军事变革实际上有利于荷兰,因为它有发达的经济,可以支撑不断提高的战争费用。战争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的负担,但比起其他国家,对荷兰只是一个小负担。因此,我认为,价格低廉的泥炭能源转化成了活跃的经济,繁荣的经济进一步转化成了有效的军事机器,这保障了荷兰能在比它大得多的国家的包围和侵略中生存下来。

泥炭还帮助荷兰人创建了自己的海外帝国。荷兰的殖民帝国面积并不大,但展现在地图上却是一个全球性帝国。在17世纪,荷兰这个西北欧的小国居然能在北美、南美、非洲和亚洲建立自己的殖民据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这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创建和维持这样一个殖民帝国也很昂贵。也许有人会认为后来是殖民帝国支撑着荷兰的经济,但我认为,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清楚地断言,帝国到底是产生利润的还是烧钱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繁荣的经济就不可能创建帝国,而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利用了低廉的能源供应。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荷兰的繁荣不仅仅是建立在泥炭的基础上的,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在发挥作用。我无意夸大泥炭的重要性。根据荷兰历史学家的计算,在17世纪中期,泥炭只占荷兰经济所需的能源的一半。荷兰的繁荣也得益于处在莱茵河口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荷兰实行的共和体制。我还想强调的是,一些海外殖民地并不是荷兰国家的,而是荷兰公司的殖民地。这些公司也可以称为准国家公司,因为它们都是由私人和政府共同投资和控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荷兰西印度公司。它们从事海外贸易和殖民贸易,也有自己的军事武装,而且都与政府合作。我还想指出的是,荷兰帝国并不是真正的19世纪英帝国意义上的世界帝国,它只是一些海外据点和小型殖民地的集合。即使是在荷兰东印度(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直到19世纪,荷兰的存在范围也主要局限在爪哇岛上的巴达维亚。荷兰没有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控制大片领土。所以,我无意夸大荷兰殖民帝国的重要性,也无意夸大泥炭对荷兰经济繁荣的重要意义,我只是提请大家注意泥炭、经济繁荣和建立帝国之间的联系。

二、煤炭和英帝国

煤炭也是由植物演变而来的。在合适的条件下,埋在地下的植物经过数百万年的压力就会形成煤炭。不像泥炭和石油,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发现了煤炭。英国储有大量煤炭,虽然不像中国、美国和俄罗斯那么多,但也不少。英国有四大煤炭产地,分别是苏格兰低地、纽卡斯尔周围地区、中部地区和南威尔斯。与泥炭的采集相比,煤炭开采是非常危险和艰苦的。在1800年左右,工人打一个“钟型井”下去采煤。此后采煤技术虽有改进,但井下的劳动强度依然很大。最为悲惨的是,从18到20世纪,英国的矿井中大量使用了童工。

在英国的许多地区,煤炭基地相当靠近海边,尤其是纽卡斯尔周围地区和南威尔斯。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意味着煤炭可以非常方便地从产地运往任何一个海路和轮船可以到达的地方。在这一点上,英国和荷兰一样幸运。但中国就不同了,中国的煤炭产地远离海路,要把它运到大多数人口集中的地方费用高昂。在煤炭的地理分布上,中国是很不幸的。

煤炭对英国的冶铁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17世纪,英国的铁主要来自进口,大部分来自瑞典,小部分来自波罗的海地区,包括俄国。英国自己生产的铁很少,部分原因在于当时缺乏燃料。1650年以前,英伦三岛只剩下很少的林地,残存的大部分林地离铁矿产地很远,不易接近。相反,瑞典和俄国仍有充足的森林(也有充足的铁矿石),因此它们在冶铁方面享有能源优势――假定木材和木炭仍是唯一适合冶铁的燃料的话。但是到18世纪末,英国变成了世界上最高效的铁生产国。从1700年到1850年,英国的铁生产增长了20多倍。英国在1840年代建立了世界上最高效的冶金业。到1850年,英国自己出产了世界上一半的铁。英国生产的钢铁比世界其他地区生产的都要便宜和优质。英国不过是个小国家,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关键的原因在于英国高效利用了自己的煤炭。

英国的工匠在1709年后摸索出了如何在冶铁业中使用煤的技术。在此之前,煤不能用于生产优质铁,因为煤的杂质会使炼出来的铁变脆。技术进步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给英国通过利用其巨大的煤炭资源来冶铁开辟了道路。在发明了实用的蒸汽机(1770-1780年代)后,煤炭也被用于其他生产目的。蒸汽机的应用使从地下深处的煤矿向外排水成为可能,这反过来大大扩展了可用煤的供应。到1820年代,蒸汽机被应用于轮船和机车,产生了蒸汽船和铁路。所有这些变化都依赖于煤所提供的能源。简言之,从1780年到1880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

像荷兰利用了泥炭一样,英国也因利用煤炭而发展起了更加繁荣的经济。但与荷兰的泥炭生产不同,英国的煤铁生产可以直接用于军事。煤炭这种低廉的能源优势以及与此相关的先进技术,让英国建立了强大的军事机器。从1850年代开始,英国建立了以蒸汽为动力的皇家海军。皇家海军是把英帝国粘合在一起的纽带。在帆船航行的时代,皇家海军很难建立起对敌国的海上优势,部分原因在于木材供应短缺。对英国来说,转向用煤驱动的铁船是非常幸运的发展,因为英国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煤还有助于英国制造出更为廉价和优质的枪。在19世纪,英国发展出了自己的军事和工业复合体。在冶金方面的优势让英国能比它的敌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轻便的武器和大炮来武装军队。因此,能源替代促成了英国海军的强大,使之能更容易地扩大和防御它的世界帝国。

要保卫庞大而遥远的帝国,英国必须在任何需要的地方建立稳定的煤炭供应基地。于是英国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加煤站”网络。这些加煤站遍布全世界所有皇家海军的船只需要加煤的地方。起初,大部分加煤站的煤是由英国本土生产,然后运到位于南非、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加煤站。后来,这些地区的煤炭生产迅速发展起来,产自孟加纳、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的煤炭提供的动力支撑起了英帝国。英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煤的基础上的,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创建加煤站,它也不得不扩大规模。煤和帝国之间是互惠的关系。

既然英国因为使用煤而迅速强大起来,那么为什么先前经济繁荣的荷兰不能迅速转向使用煤呢?其实,荷兰也转向了,但转得很慢而且没有效率。主要原因在于出现了“技术闭锁”。到17世纪末,荷兰发展起了高效的采掘、运输和燃烧泥炭的经济,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经济。但荷兰没有多少煤炭,这是妨碍荷兰转向使用煤的一个天然劣势。另一个劣势是荷兰已建立了完备的使用泥炭的制度和设施,它已经为此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要转向使用煤炭将是非常昂贵的。从经济理性的角度来看,荷兰更愿意继续使用旧能源,幻想旧能源依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当然,与荷兰一样,英国也不能长期独占这种优势。荷兰由于泥炭消耗殆尽和更加昂贵而丧失了自己的能源优势。对英国来说,它虽然并不短缺煤,但是仅仅几十年后,德国、美国,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俄国都能利用煤这种动力优势,也相继启动了自己的工业化,并建立了自己的以煤为动力的军事机器,其中以德国的发展最为快速高效,后来居上。所以,英国仅享有了大约50或70年的优势,到1890年代,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者。另外,虽然当时无人能够预言,但不久石油就替代了煤,成为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最有用的化石燃料。这种变化损害了英国在地缘政治上的霸权地位,并最终成全了美国。

三、石油和美国世纪

在美国于1890年代成为世界大国之前,石油对于美国经济而言并不重要。早在内战时期(1861-1865年),美国就以煤电和水电为动力启动了它的工业化。到1900年,美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所以,在石油成为重要的能源之前,美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也已在加勒比海地区和菲律宾建立了自己的海外帝国。但是,从大约1900年起,主要能源开始从煤炭变成了石油。1900年,煤炭占美国能源消耗的3/4,但石油的崛起迅速改变了这种状况。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发现了石油,但世界石油生产的绝大部分来自于15个大油田,尤其是超大的波斯湾油田,其次是西伯利亚油田。

20世纪初,美国实际上已经引领着世界的石油生产。从在世界石油生产中所占的份额来看,美国第一,俄国次之,委内瑞拉第三。从大约1900到1947年,美国主导着世界石油生产。在石油生产领域,美国开发了大多数相关的技术。这些技术进步主要发生在德克萨斯州,因为世界上最具生产能力的油田就在该州的东南部。就石油生产来说,俄克拉河马和加利福尼亚在美国历史上也非常重要。加利福尼亚过去也产油,但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从1970年代开始,阿拉斯加成为美国主要的石油产地。另外,无论是用油罐还是用管道,石油都很容易运输。于是,美国人就很容易地把石油从产地运到位于东北部和大湖区的工业核心地带。从地理位置上讲,美国并不特别幸运,因为其石油产地远离工业和人口中心。但这并不紧要,因为石油相对来说易于运输,也比较便宜,尤其是利用管道运输。

正是依靠石油,美国建设了自己的第二个全国运输体系。要想建立全国性的经济,就需要四通八达的运输基础设施。在19世纪初,美国建设了运河网,但它只覆盖了很小一部分国土。第一个全国性运输体系是铁路。但直到1920年代,它还是以木材和煤炭为动力的,此后不久就过渡到用柴油做燃料。第二个全国运输系统是公路以及小汽车和卡车。这个运输系统的建成无疑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美国建立以石油为核心的运输基础设施体系的时候,它同时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汽车为中心的经济。1912年,美国开始在装配线上大规模生产汽车,但真正成规模是在1920年代,因为只有在1920年代,汽车才便宜到一般家庭都可以拥有的程度。这对钢铁业、玻璃和橡胶业,以及一切与汽车和卡车有关的产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可以说,1920年代以后的美国工业化是建立在从德克萨斯到底特律的这条轴心线上的。大家知道,底特律是美国汽车工业的中心。所以,美国经济的轴心线是从石油工业的中心到汽车工业的中心。从1920年代到1960年代,这是美国经济成长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成长显而易见是以廉价的石油为基础的。总之,美国经济在20世纪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石油以及围绕石油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和运输体系基础上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美国的经济繁荣依靠的是石油提供的能源优势。

石油也可以直接应用于美国的军事发展,就像煤炭直接用于英国的军事一样。美国迅速利用了石油的潜在优势,创建了自己的新型军事机器。这种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打造以石油为动力的海军。对海军舰船来说,石油比煤拥有更多优势,因为单位重量的石油蕴藏的能量更多。它可以推动舰船在不用补给燃料的情况下扩大活动范围,同时还减少了船上必须携带的人员数量,因为石油可以用压力注入发动机,而煤需要人用铲子填进熔炉。实际上,虽然英国没有发现石油,但英国早在1912年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皇家海军率先在舰艇上使用了石油。不过,美国很快就赶了上来。第二阶段是美国在1942年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和工业复合体。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美国的军事力量非常弱小,只占世界第十位。但在1942年,美国建成了巨大的军事机器,其核心是在加利福尼亚、西雅图、弗吉尼亚以及底特律等地建立了海军造船厂。底特律还制造了数以万计的卡车、坦克和飞机。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所有的汽车厂都摇身一变转产军事设备。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其核心是创建了一个完全以石油为燃料的军事机器和包括空中力量、海上力量和陆上的机动性等三方面内容的先进军事体系。显然,这是一个能源密集的军事体系,它让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变得高效而强大。

日本和德国难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们都缺乏必不可少的石油。日本之所以选择在1941年袭击美国,一个原因是出于对1930年代的石油地缘政治的思考和判断。日本在中国陷入苦战的一个瓶颈就是,它没有足够的石油维持它的空军、坦克和海军的正常运转。其海军一部分是石油驱动,一部分是燃煤驱动,而空军则完全依赖石油燃料。日本的石油进口大部分来自加利福尼亚。所以,如果日本想实现在东亚建立帝国的梦想,就必须有稳定可靠的石油供应。日本在中国打仗越多,美国就反对得越厉害。为了反制日本的侵略,美国曾威胁要卡断日本的石油供应,而且在1940和1941年也确实采取了行动。日本受此刺激要大赌一把,袭击荷兰东印度,以满足其石油需求。日本也很明白,如果要征服和占领荷兰东印度,就一定会和美国开战。于是,日本就先发制人,偷袭了美国。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享有极大的优势,独享来自美国的源源不断的石油供应,而轴心国自己缺乏石油,不得不设法征服其他石油产地。抢夺能源是二战之所以以那样的态势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1945年以后,石油仍然是工业化经济和现代军事发展的关键。美国仍然享有非常有利的地缘政治优势,因为它自己拥有强大的石油生产能力,也因为在1940年代后期美国与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供应基地波斯湾的统治者达成了利用石油的共识。但是,这个优势是不能长久的。到了1960年代中期,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变成了石油净进口国,起初主要从委内瑞拉进口,后来主要从波斯湾进口。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对石油更加依赖,美国军事依然完全依赖石油。对美国来说,石油不再是一个优势,而是变成了脆弱性的表现。如果国际石油贸易中断了,美国的军事机器就会完全瘫痪,民用经济也会承受非常严重的损失。例如,如果没有汽油,美国农民使用的农用机械就不能运转,农民就不能收获自己的庄稼。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的话说,“美国人对使用石油已经上瘾了”。其实,这种倾向早在大约1965年就已经开始了。

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已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非常脆弱的位置上,而这种脆弱性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美国对外政策的制订。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要在它的外交政策中小心翼翼地维持一种平衡的原因。美国不但竭力不去冒犯那些强大的石油生产商,而且还要进一步确保自己在强大的石油生产商中拥有可靠的支持者。1950年代初,为了把伊朗变成美国的盟国,美国在伊朗扶植了一个亲美国的统治者。但在1975年伊朗革命后,美国不得不转向其他国家。其实美国早已介入了沙特王国,尤其是在1979年后,美国介入得更深,因为它别无选择。美国在1991年发动海湾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确保科威特和沙特能继续向世界市场顺利供应石油。这不但对美国,也对它的欧洲盟国和日本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为什么这些国家愿意为战争提供人力和金钱支持。几年前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原因(并非唯一原因)是,美国感觉沙特似乎不再可靠。如果美国能在伊拉克扶植一个可靠的盟友,那么从中东获得石油将是非常安全的。这些事例说明,美国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受制于它现在的石油供应的脆弱性。

与美国相比,为什么英国不能及时转向使用石油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在英国也存在着与荷兰同样的逻辑。英国有许多煤矿,但直到1970年代以前,英国还没有发现石油。除了海军之外,英国经济转向使用石油的进程非常缓慢。第一个原因是英国是个小国。它已经建立起令人满意的以铁路和沿海运输为代表的运输基础设施,可以把煤很便宜地从产地运到城市和工厂。这与美国或其他大国遇到的问题大不一样。在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能源的效率在经济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长距离运输需要使用的燃料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第二,英国在煤矿上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形成了技术闭锁。英国有几千个煤矿,它的钢铁业所使用的机械都是按照烧煤的方式设计的。到1890年代之前,英国已在基础设施上投入了数十亿英镑。如果要转向使用石油,就会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必须从其他国家弄来石油,二是必须改变它花费巨额资金建成的基础设施。所以,英国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上都闭锁在以煤为核心的体系中。第三,英国在社会领域也遭到闭锁。1900年,英国有100到200万的采煤工人,他们的工作和家庭收入都依赖煤矿和煤炭产业。他们不愿转向一个会让他们失业的新能源。从1900年或最晚从1920年代起,英国煤矿工人通过工会和工党在政治上变得很强大。于是,在英国从煤炭向石油转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个社会和政治上的闭锁。直到1980年代初期,这个闭锁才被撒切尔夫人打破,因为她摧毁了英国社会存在的势力强大的工会。

在以石油为基础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发生问题的时候,美国为什么不能及时对能源进行更新换代呢?美国遇到了和英国同样的问题。美国对以石油为中心的经济投入很多,在石油基础设施上出现了技术闭锁,这就让美国很难转向下一个新的能源体( Energy Regime )。美国虽然没剩下多少石油资源,但直到现在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石油技术,美国仍有动力要求把石油作为世界主要燃料来使用。现在美国确实需要转向使用新能源,需要改变把资金投向石油工业的模式,但是如果谁在这时提出这个建议,他不但在政治上得不到承认,还会丢掉政权。因此,这种转向现在肯定不会在美国发生。但从长远来看,如果美国追求的是自己的战略经济利益,就必须把投资从旧能源迅速转向新能源。

四、结语:展望未来

化石能源范文3

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大量的石油资源,这是一个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不能掩耳盗铃,更不能自欺欺人。中国作为全球化的一员,对石油的需求也是全世界的问题,不仅中国需要正视这一问题,更需要全世界共同面对。中国应该努力控制石油需求,尽力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石油消耗,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自身资源不能满足供给,势必影响全球石油供需格局。只有中国更多地参与全球石油勘探开发,更有效地融入全球石油安全保障体系,更积极地从全球范围吸取节油技术和经验,才可能确保全世界共同的石油利益。 中国需要石油 纵观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石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其GDP从1千美元到1万美元阶段,石油需求无一例外地急速增加。现代化、规模化工业的建立,必须有足够的石油去运转整个系统,在石油支撑下的陆海空运输体系,石化工业体系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其他资源可以接替。尽管我们可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但是文明的规律我们难以超越。 对于能源问题的正确认识决定历史的兴衰,海军舰艇以燃煤还是燃油为动力的狂热争论,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败。希特勒因为需要石油运转战争机器,不得不在东西两线作战,分兵多路进攻苏联,最终因为没有控制巴库油田导致战局急转直下,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整个西方社会是通过几千万生灵涂炭,换得的对于石油问题的认识,他们并不会因为我们做出“中国石油需求不会影响世界”的解释而掉以轻心,反而可能造成更多的误解和猜疑,使中国成为国际间的一个“异数”。我们需要客观地表述中国的石油问题,才能唤起国民的忧患意识,动员更多的人更加积极自觉地参与节油和技术创新;才能建立有效的发展机制,使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硬道理”;才能让全世界了解问题的本质,通过互信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目前我们表述:中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为6%,不会对世界能源构成影响,事实上,这一观点存在误区。根据英国BP公司统计,中国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13.862亿吨标准油,其中石油消费3.086亿吨,进口原油1.227亿吨,进口成品油4570万吨,尽管减去有限的原油和成品油出口,石油即产品油对外依存度高达48.51%(见下表)。石油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2.26%,进口石油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实际依存度为10.8%。虽然,中国在2011年出口了8500万吨原煤,折抵的结果可能是进口能源当量为国内消耗的6%。但是,煤炭终归不是石油,它无法代替石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石油即成品油进出口一览表(单位:百万吨) 项目 2011年的进出口 石油消费 308.6 原油进口 122.7 成品油进口 45.7 原油出口 5.7 成品油出口 13.0

化石能源范文4

金融危机催生了本轮石化市场周期性低谷。我国石化企业应该认清形势,战略上应立足于长远发展思路,策略上重视自身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增强竞争能力,力争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跑赢。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次贷危机”拉开了序幕。2008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随后美国三大投资银行、最大的保险公司和储蓄银行纷纷破产重组或关闭。到10月份,欧美各国政府相继出手强力救市,美国国会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欧盟各国政府承诺动用约2万亿欧元紧急救市。亚洲日本、韩国的银行系统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两国政府步欧美后尘紧急向银行系统注资。自此,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并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本次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冲击强度大,为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 危机之中 安有完卵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形势开始恶化,增长速度减缓,其中主要经济体持续衰退。据统计,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自2008第下半年经济发展进入下降通道,四季度环比下降1.5%,预测未来1~2年世界经济形势难见好转。世界银行于2009年3月初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将收缩1.5%。IMF于2009年3月提交给G20的报告中指出,2009年全球经济将收缩0.5%~1.5%,美国、欧元区及日本将面临深度萎缩,分别为-2.6%、-3.2%和-5.8%。 原油价格与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联动关系。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供求关系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据IEA预计,到2015年国际原油均价将升至每桶100美元/桶,到2030年将达到200美元/桶。据IEA称,低油价时代结束的迹象日趋明显。 世界经济增长减缓甚至衰退导致需求萎缩,产品价格下跌,尽管低油价可以降低行业成本,但并不足以抵消价格降低引起的收益损失,石化行业营利能力下降。可以说,在金融危机的催生下,目前石化行业已经进入了周期性低谷。 2008年下半年全球范围内石化行业开始低迷,石化企业的业绩开始下滑,到第四季度出现了大面积亏损现象,国内石化企业尤为突出。 兵临城下 问题突出 当前,我国石化企业整体技术经济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 一是装置规模普遍偏低。国内乙烯平均规模为43万吨/年,远低于沙特、美国等世界主要乙烯生产国,也低于日本。下游装置达到经济规模的比例低,其中聚乙烯为51.4%、聚丙烯仅为30.6%。 二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落后。乙烯及主要下游装置能耗差距依然明显,其中中国石油情况尤其如此,乙烯平均能耗高出国外近50%。合成氨在仅统计大化肥的前提下,平均能耗高出国外30%以上,差距依然较大。如果考虑国内众多中小化肥,水平会更低。 三是浪费和环保问题突出。国内能源利用效率和水重复利用率分别比发达国家低10和25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和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和4倍,主要工业产品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而石化行业的浪费问题尤为突出,耗能高居各类工业的首位,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量,分别占18%、6.5%和5.9%,分列第一、第四和第五位。 我国石化企业的产品是以通用产品为主。产品主要用来满足中低端市场需求,附加值不高,绝大部分高档产品要依赖进口,来进料加工方式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比例高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内主要石化产品结构性短缺的事实。面对国外公司在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内石化产品很难与之竞争。 另外,我国的石化企业缺乏核心竞争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专利和专有技术不足,产品后加工和技术服务能力弱,而且工程化能力缺失,主导产品技术装备主要靠引进。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与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 面对危机 积极应对 金融危机短期内对经济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国内经济形势长远向好,石化市场仍处于发展期,因此必须坚持持续发展战略。 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尽管有所放缓,但我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形势最好的国家。2008年中国GDP增速为9%,其中第四季度增速为6.8%。对2009年中国经济是否走出低谷看法不一,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积极作用下,主流观点认为已经见底反弹。2009年3月,世界

化石能源范文5

我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国际上针对中国贸易的倾销调查或者制裁从没有停止过,“轮胎特保案”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美国总统奥巴马“砸”向中国一个轮胎引起了轩然大波。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三年惩罚性关税,加征关税的比例分别为35%、30%和25%。这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第一次运用“特保条款”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消息一出,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合约开盘即被无数卖单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国内轮胎和橡胶行业以及媒体比股市的反应还大,前者上下奔走呼告求助,后者迅速让“轮胎特保案”占据了世人的眼球。 肉鸡与轮胎的博弈 在奥巴马之前,美国曾对我国轮胎发起过7次特保调查,但均被布什政府否决。为何在奥巴马的手中,轮胎特保案得到通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本刊记者说:“政治规则和经济规则不一样,某些利益集团的力量,往往会导致一国出现经济上受损而政治上通过的事件。” 由于金融危机,美国失业率不断攀升。在这个时候,美国人环顾世界,发现欧盟和别的国家进口到美国的产品锐减,而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总量虽然减少了,但占据美国从国外进口产品价值的份额却大幅提高。在很多美国生产商面临财务危机、工人面临失业时,我国出口的产品就成为美国民众情绪的“靶子”,包括轮胎在内的“中国制造”成了美国市场的假想敌。而奥巴马本人在选票和支持率上,对工会力量依赖颇深,所以这次特保案是奥巴马和美国政界各种利益群体博弈的产物。 刘元春认为,批准轮胎特保案并不像媒体所渲染的那样会对美国带来很大损害。刘元春说:“从中国进口少了,自然会有东南亚别的国家替代。”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杜奇华看来,这也是美国一贯持有的贸易平衡政策的体现,此举可以让美国和其他的贸易国家保持友好的外交关系。 事情不可能就此罢休。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启动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一天以后,中国政府又就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的特殊保障措施启动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在一项声明中说,中方当日正式就美相关措施提出世贸组织争端机制框架内的磋商要求。 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在理论上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反制措施,但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旷日持久,在业内看来,中国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更多是姿态上的反应。刘元春教授说:“启动WTO框架下的磋商机制至少需要半年或者几年的时间。即使最后胜诉,美国一向有不执行国际组织裁决的不良记录,我们也可能白忙一场。”杜奇华教授则说:“我国是以此为法律框架,告诉对方‘你违法了’,但我们并不会以法律手段去制裁对方,而是希望美国改正,希望双方进行友好协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等相关程序也可以给对方创造进一步冷静思考、采取理性措施解决问题的机会。” 启动美国肉鸡和进口汽车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激起国人一片叫好之声。专家认为,我国采取的贸易报复行为是比较适中的,而且确实也抓住了美国的痛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以斗争求团结”是处理经贸争端的基本原则。“我们应当将贸易报复措施纳入我们的贸易武库之中。我们实施贸易报复等反制措施的目的不是发动全面的贸易战以图出一口恶气,而是要遏制贸易伙伴的保护主义倾向,从而为国际贸易创造更平稳、更可预期的环境。”他说。 轮子终究要向前转 轮胎出口在中国对美出口大背景下并不起眼。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计,美国轮胎市场只占据中国每年对美出口总额的0.4%。这次为何会毅然进行反击,小题大做?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营销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高春雨说:“轮胎事件虽小,但它的影响巨大。因为特保和反倾销制裁惩罚力度不同。反倾销制裁只是针对一个国家而言,而根据WTO规则,奥巴马批准了对中国的特保制裁后,相关国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国的制裁方案。目前阿根廷和印度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动作就是明证。不仅如此,‘轮胎特保案’发生后,如果我国没有做出回击,别的行业也将遭遇轮胎的厄运。” 那么,“轮胎特保案”会走向哪里,会不会引发中美之间的

化石能源范文6

【中图分类号】 D26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5-0044-02

石油是战争的根源也是国际纠纷的“肇事者”,在“巧实力”应运而生的国际背景下,在“大数据”横于技术之首的形势下,能源大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也悄然形成。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国际关系中,中国只有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石油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应对多变的国际局势和理顺多重的大国关系。在国家层面,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取向,建立互尊互敬的国际态势;在社会层面,以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为价值原则,建立守法、文明的社会体制;在个人层面,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取向,建立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各层次的积极性,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石油企业的各个领域。

一、能源文化概述

能源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历史现象,它是人们长期发展创造的产物也是历史的沉淀物。能源安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是能源文化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的结果。能源文化安全是对国际之间和国内之间在生产消耗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种可持续性、相对和谐的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社会状态与能源安全的发展态势极度吻合。深厚的石油文化积淀和相对缺乏的石油能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倡导是未来石油能源安全的走向。

二、石油安全现状

1. 国际石油安全现状堪忧

历次中东战争证明了石油影响着地区安全;俄罗斯以其资源优势登上世界政治舞台折射出国际上的竞争态势;各国经济的趋势走向也诠释了能源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由此可以看出能源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政治上,更体现在国家的安全战略上。时代变迁,政局跌宕,社会复杂多变,中国的石油安全也受到金融危机、国际油价走势和我国油源单一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能源安全的架构在国际能源安全受到挑战和国家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应运而生。所以打造一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石油企业文化是我国石油安全的有效实现途径。

2. 中国的能源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中国的能源资源存量总量并不丰富,除煤炭储量能够占到世界总储量的11%左右外,其他能源储量较小,原油仅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2.4%,而天然气则仅占1.2%;加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煤炭、石油、天燃气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耗之间的矛盾突出。近年来,中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差额,总量为负,即全国能源生产不足以满足全国的能源消耗,其差额需要能源进口来弥补。

3. 中国尚未建立起文化能源安全联动机制

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起文化能源安全联动机制,石油能源的文化战略系统严重不完善。在遇到石油危机时,不能有效、迅速地组织企业内部人员及时排除石油事故,也不能与政府建立很好的合作机制,利用事故所在地政府保障石油安全。

2013年5月16日,部委局和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了《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这是我国的第一份有关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指导文件,可见国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2014年5月4日,在北大讲话时提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始终贯穿企业文化建设,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并积极践行其在安全战略中的价值理念。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被动执行管理制度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安全行为习惯,这是石油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

三、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石油安全企业文化

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大幅调整的新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石油安全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全过程,使之成为石油企业员工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体职员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1. 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石油安全企业文化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以此为核心建立石油企业文化,以提升企业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员工们的爱国情怀,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石油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建立起一种稳固、坚韧的软性企业文化安全组织,减小世界金融危机和价格波动为石油企业带来的破坏力度。

2. 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石油安全企业文化的统一

只有保持石油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才能保证石油企业安全的正确方向,为石油企业提供动力。在石油供给方面,与合作方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合作关系,保证石油供给的安全;在石油运输方面,遵循“文明、诚信、友善”原则,保障石油运输道路畅通、无人为故障。

3.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石油安全企业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得到石油企业员工的普遍认同并遵从,成为企业员工的核心价值理念,需要将之贯穿于石油安全建设的各个环节,融入企业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规章制度和具体形象之中,遇见突发事件和意外故障时在思想、制度和设计等各个层面保障成员在思想行动和认知方面的统一,进而采取高效、及时、积极的紧急救援措施保证石油安全。

4.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石油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