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手抄报范例6篇

寓言故事手抄报

寓言故事手抄报范文1

一、做摘抄

可以摘抄原文中的名言。课文中的名言警句非常集中,值得摘抄。学课文时我要求学生把文中的名言警句摘抄下来。

可以摘抄同一主题的名言。如学习《理想》,有“理想”的名言5则。学习《我的信念》后,摘抄有关信念的名言。

可以摘抄同一作家的哲言。如学习《人生寓言》,我建议学生选择周国平的哲理语句摘抄下来。

可以摘抄生活中的语言。广告词、标语、对联、生活中的小故事与感悟、商店匾额、宣传语、报纸刊物、互联网语言、鲜活的口语、不规范的现象等。

可以摘抄名篇名文。比如,名著学习《伊索寓言》中的小故事,写出它的寓意。

二、写心得

学完《论语十则》,可要求学生对感悟最深的一两句写出自己的理解,对自己的启示。或结合生活实际谈看法、体会。有的学生在摘抄了“最真实的自我是沉默的,人与人真正的沟通是超越语言的。倾听沉默,就是倾听灵魂之歌”这一句后,写道:我知道了中年闰土遇到鲁迅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摇头、摇头”,像个木偶似的。闰土是真实的,他是苦的。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们已经不需要闰土再说什么,我感受到了闰土心里的苦,苦得不再有言语。在沉默中我倾听着他的灵魂。

三、写批注

每篇文章我都力图找到几个点,让学生写批注。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我要求学生就文章的标题和开头结尾写上批注。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文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也暗示了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及其事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的繁盛。开头“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和思考,同时引出下文。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和开头首尾呼应,写出了自己受到紫藤萝精神的鼓舞。另外一些精美描写的句子和段落,比如第二到六段我就着重从语言赏析的角度要求学生做了批注。学生抓住了修辞、准确生动精妙的形容词、动词、叠词等角度做批注,收效显著。

对文章内容相对较长的我就让学生做提纲。比如,《走一步 再走一步》,通过做拟提纲的学习笔记,学生很快知道的文章的结构以及文章的情节发展,同时明白本文由事及理的逻辑层次。

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行道树》和《紫藤萝瀑布》以后,我让学生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自命题写作。有的写到了梅花,有的写了竹子,有的写的铺路石,并赋予了他们新的意义。

四、评注读书笔记

这是我采用的一种交流方法。在小组同学的读书笔记上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以及自己的评价甚至是质疑。对周国平名句“心静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找到了最适合于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诱惑和热闹对于他的确都成了无关紧要之物”,一学生对此做了这样的评注:这一句不正好是居里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的一个佐证吗?

做读书笔记,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好处。

首先,读书笔记能帮助消化知识。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这样就会懂得较透一些,使作者的思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比较难懂的文章不容易消化,读书笔记就是消化酶。读名著《伊索寓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求学生写几百字的主要内容概括、或简评、或写推荐词。还可以把这些简评分享在微博上,跟大家进行讨论和沟通。

其次,做读书笔记具有健脑功能。人的脑力是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综合组成的。人在进行智力活动时,这几种能力都在发挥作用,而且,每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又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智力的发展。

做读书笔记对锻炼和培养记忆力有很大帮助。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仅凭大脑记住学过的所有知识。要想让自己学过的知识不被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徐特立曾说:“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更是强调读书要动笔。“动手”不仅会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强记忆,还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按照自己的观念思想和审美理想进行选择,然后了然于心,甚至终生不忘。

寓言故事手抄报范文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寓言故事手抄报范文3

伊索,弗里吉亚人,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一个丑陋无比、智慧无穷的寓言大师。据希罗多德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因得罪当时的教会,被推下悬崖而死。死后德尔菲流行瘟疫,德尔菲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这笔钱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去。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另外还传说,庇士特拉妥统治期间,他曾到雅典访问,对雅典人讲了《请求派王的青蛙》这个寓言,劝阻他们不要用别人替换庇士特拉妥。13世纪发现的一部《伊索传》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得墨特里奥斯(公元前345—公元前283)编辑了希腊第一部寓言集(已译)。1世纪和2世纪,费德鲁斯和巴布里乌斯分别用拉丁文和希腊文写成两部诗体的伊索寓言。现在常见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及以后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本编订的。

■ 精彩片段

1.狐狸和山羊

一只不走运的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井很深,他无法跳出来。一只山羊经过这里,便问狐狸在井下做什么。狐狸说:“哦,你没有听说吗?这里将要大旱,因此我跳进来取水,为什么你不下来一起喝呢?”山羊相信了狐狸的话,就真的跳进井里。狐狸立即跳上山羊的背,又一跳,跳上了井沿。“再见,朋友,”狐狸说,“记住,不要相信一个身陷麻烦的人的建议。”

【评点】 处于困境之中的人为了摆脱困境,往往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所以他们的建议常常是不可信的。

2. 断尾的狐狸

一只狐狸的尾巴被夹住了,当他试着脱身的时候,挣断了整条尾巴。开始时,他看到其他狐狸的时候感到很羞愧。后来,他决定面对这种不幸,就召集了所有的狐狸开会。大家到齐后,他极力劝说其他狐狸也割掉尾巴,说尾巴在遭遇敌人时很不方便,尾巴一点儿作用也没有。可他没有说有尾巴的任何好处。一只老狐狸站出来说:“如果你没有失去你的尾巴,你是不会来劝大家都割去尾巴的。 ”

【点评】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劝告他人,我们不能轻信他们的意见。

3.狐狸和葡萄

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的葡萄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决定放弃,他昂起头,边走边说:“葡萄还没有成熟,我敢肯定它是酸的。”【点评】 在经历了许多尝试而不能获得成功的时候,有些人往往故意轻视成功,以此来寻求心理安慰。

4.狼与鹭鸶

狼吃东西的时候,肉里的一小块骨头卡在喉咙里,吞不下去,很疼。他四处奔走,想找到什么办法减轻痛苦。他为了让人相信说道:“如果能取出这块骨头,我付出什么都可以。”最后,鹭鸶同意试试看,他让狼张大嘴,然后将长长的脖子伸进狼的喉咙,用尖嘴叼出骨头。 鹭鸶问:“你给我什么报酬?”狼露出他的牙齿,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这就是报酬。”

【点评】 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是不会因为得到别人的帮助而心存感激的。

■ 精彩片段

1.《伊索寓言》是________寓言的汇编,相传为________所作。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

2.《伊索寓言》中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举出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课外已经读过伊索寓言了,请你说说下列寓言的主要寓意:

(1)《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 。

(2)《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___________。

(3)《狐狸和山羊》写的是掉在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井底,却扔下山羊不管的故事,警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乌龟与老鹰》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5)《蚯蚓与狐狸》《鼹鼠》嘲笑_______________。

(6)《骆驼与宙斯》批评_________________。

寓言故事手抄报范文4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1)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我们要教育学生读好书,使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而受年龄、阅历、水平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们不能低估不良读物给我们小学生带来的副作用。

(2)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3)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

(4)注意阅读的广度。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告诫青少年:专看文学书不好,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也不好。《教学大纲》要求六年制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的分量,无疑是我们要注意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

2.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

(1)从体裁考虑。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

(2)从时间上考虑。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

(3)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

3.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中国古代学习论认为“积渐成学”是读书之规律,如孔子主张“博学于文”;荀子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近现代的学习理论研究揭示,心智技能的学习与形成有赖于积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就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这个学期学生还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感恩小报》、《海底世界》等小报。

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寓言故事手抄报范文5

一、帮助学生产生好阅读的兴趣是小学生阅读好的关键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都不自觉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对象去博览群书,这是大语文环境建设的要求使然。但经过观察,我们的小学生并无浓烈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往往是虎头蛇尾,也没有阅读的质量,似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阅读质量的低劣岂不是劳民伤财,对此作为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关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帮助小学生去产生阅读兴趣?首先必须巧妙引诱我们的小学生,我们的教材文质善美,在教完每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去搜集和课文表现形式类似的篇目,设计出相关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要求去让我们的学生去阅读。如教学叶圣陶先生的《荷花》,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搜集描写荷花的名句,也可以直接将一些描写荷花的诗句提供给学生,如教学李白,杜甫等古代诗仙诗圣的名诗时,我们不是教完这一首首古诗即已结束,而是要求学生去读诗仙诗圣的其他古诗。如教学寓言故事,我们不光让学生读完寓言,明确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就万事大吉,而是让学生知道相当多的为人做事的道理都是通过寓言故事来说明的,去尽情欣赏寓言吧,那里面有不尽的道理,继而让学生去广泛阅读。

二、扩充学生的阅读面,是让学生多读书的关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的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以上,这必须要求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去认真考虑好阅读的材料,应当说在我们小学阶段每个年级,每个年级段的上下学期,都有配套的《新人文读本》和《古诗文精读本》,那可是两本好书,在学生认真学习课本外,让学生去读好那两本读物,对学生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新人文读本》上面的篇篇文章,十分利于我们的小学生情感熏陶,但值得一提的是那上面的timid笔者以为不要让我们的小学生去做了。一是语文课程标准曾明确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少做题多看书。二是笔者觉得上面的所有习题虽然在完成的基础上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去理解,但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社会阅历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更何况我们现在的关键是要让我们的小学生先读起来,还要让我们的小学生有阅读的自,虽然课程标准有相关的阅读材料的建议,比如可让学生读童话,读故事,读诗歌散文作品。总之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都可让我们的小学生去阅读,但小学生也有独特的心理,有的喜好神话作品,有的则喜欢侦探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不必强求,教师只有推荐的义务但没有胁迫的义务,更没有胁迫的权利。

三、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是让学生多读书的必须

时间如流水,流过每个人的身边,时间最公平,施舍给每个人的都一样,但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时间,从时间中则可获得更多的成功。小学生的阅读亦是如此,如何去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单独的时间里增加阅读的量显得极为重要。小学生在生长中,他们需要玩,他们又需要足够的睡眠,他们还要学习诸多的课程,完成不少的作业,我们又将如何让我们的小学生挤出时间来读书呢?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少让我们的小学生去做那些机械,重复而又无用的抄抄写写的作业;只有把我们的小学生的双手解放出来,我们的小学生才有可能用他们的双眼去看书,其次要善于帮我们的小学生去调节,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过多的玩中解放出来,玩中抽闲,腾出那点点滴滴的时间来看书,再次我们还要与其他学科的任课老师沟通,让他们同时意识到课外阅读的意义,让他们同时解放出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精练中抽出点滴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也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指导学生去多读相关的课外读物。

寓言故事手抄报范文6

作为初中的语文老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上感觉困难重重。一方面没有相应配套完整的教材和教参,(编者只在每本教材后面的附录里对所要求看的名著做简单的介绍);另一方面,很多时候可能因为课文教学的时间紧凑,教师就往往把名著阅读这块忽视了。这就造成很多老师只能凭着感觉去教学,教多教少是一回事,教好教坏,更是难说。

本人在近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地尝试用新的更好的方法来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名著的学习中,在多次的尝试中,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我把它归结为立体化的名著阅读教学。即让学生通过各种语文活动全方位的感受名著阅读给我们带来的知识与快乐。所谓“语文活动学习是相对于言语静听式接受学习而言的,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操作性、情感性、实践性,它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体验和主动参与……提高语文素养” 。而且“语文活动学习强调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和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1]以下就是本人在各种语文活动实践中展开名著阅读教学的方法总结。

活动一:读

阅读是前提,也是基础。我会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每学期课本后面的附录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去读。

名著的阅读是硬性要求人手一本的,所以我会在初一新生一入学后的家长会上,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之后每学期的期初就布置学生本学期的名著阅读计划,让学生事先买到相应的书,之后开始阅读。

时间的安排上,篇幅长的可以利用暑假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比如《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篇幅短的,就在正常教学的同时布置学生读,比如人教版语文初一上册课程就安排了冰心的《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两本名著阅读。我就在期初布置学生阅读,阅读时间分成半期考之前和半期考之后。

其次,在阅读基础上的诵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诵读也是常用的阅读方法,诵读是学生对优美句段进行放声的有感情地朗读。对于好的作品,我们可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滋养心灵。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也说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活动二:讲

我们知道,故事教学法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方面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把它运用在名著阅读教学上也同样奏效。课标要求必读的名著大都有很强的故事性,让学生开口讲故事可以一举两得,既让准备故事的同学对故事有了充分的熟悉,又让听的同学从中受益。

《伊索寓言》这部经典作品,既通俗好懂,趣味性强,又包含深刻的哲理。初一上学期半期考之后,我开始布置学生阅读,然后每节课前请两位学生上台讲《伊索寓言》的故事。规定讲故事的时间在3―5分钟,这么做是希望每位上台讲故事的同学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把故事讲生动。而听的同学必须认真,因为听完之后要会概括故事情节,并加以点评。如果讲故事的同学声音不够大或者故事情节过于简单,全班同学有权让他下次再讲。这样,无论是讲者还是听者,都将从中得到收益。记得一位男生前后共讲了三遍,语音一次比一次好,故事内容也是一次讲的比一次具体生动,而且,最后一次还是自己主动要求上台讲。

整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对名著的深入阅读。

活动三:写

写包括直接摘抄和写阅读感受两种。

近年中考对名著的考查趋势是越来越细化,题型由原来的单一选择题开始过渡到填空和简答等多种形式。如何应对学生熟悉故事却无法答题的问题。不妨让他们多动动笔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名著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包括人物名字,人物的主要事件或情节是有必要让学生通过摘抄等方式加以熟悉并记忆的。

在阅读《繁星・春水》时,学生按照作品的三个主题――母爱、童心、自然,对这部作品归类摘抄,摘抄的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诗歌,然后背诵下来。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他们会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语段。保尔・柯察金的这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几乎人人会背。

除了摘抄,写阅读感受更值得提倡。“阅读过程实际就是阅读者带着自己的某些观念,体验不断尝试靠近,接受作者、文本的过程。因此,个体在进行阅读时,常常出现‘有感而发’‘触景生情’等情形。在读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得到一些感悟。”[2]

《伊索寓言》这部书,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每个人从中都可以得到智慧的启迪。所以我在周记本中布置学生写下对它的阅读感受。

初一(1)班的钟睿同学在寓言《鹅和鹤》的读后感中颇有感触的写道:“生活中,我们总不断地为自己增加负担;背上沉甸甸的担子,认为带着它总会有用,可往往到最后才会发现这‘生活之担’几乎纹丝未动,而一开始就轻装上路的人们却更早地成了功。是的,对于大人们而言,生活负担、经济压力……是的,我们总带着思想的包袱上路。也许我们应在道路上,总该停下来想一想,卸掉不必的包袱轻装上路。你会发现脚步更轻快,成功离你越来越近。”而有些寓言,不同的学生从中可以得到的收获是不一样的。

相反,学生在阅读《朝花夕拾》时,很多学生就在阅读中读出了很多困惑,这些也是他们最宝贵的阅读感受,所以,教师则应该在收集之后加以解答,会让学生的阅读更为深入。

活动四:演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无形的文字化为生动的表演内容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学生扮演作品人物的角色,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如果能让学生穿越时空,站到作品人物的位置上来看人物的所言所行,品人物形象的所思所感,应当更能找到作品的艺术本身。”要相信学生,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是无限的。

比如《童年》这部作品,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必读篇目。但是,一方面它反映的是苏联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阿廖沙成长的家庭环境是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的。所以要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作品的主旨,显然有难度。为了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我在期初就布置同学们对这本名著进行改编表演。

全班同学被分成了12个小组。每个组长是就是本组的负责人,也就是导演,要负责作品片段的选择(选取《童年》中某一个或几个片段)、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道具的制作,台词的改编等等。要求他们用一周的时间确定表演的题目、节选内容和小组同学的角色分配,之后上报语文科代表。我还硬性提出三个要求:1.节选的名著内容应基本遵循原著,不做大的修改。2.每个同学都要参加,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客串其他小组的表演。3.活动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到时要邀请多位家长代表参加,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学生顿时热情高涨。他们自己讨论选择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及要演的人物、对小说中的情节加以联想和想象,还加入了人物的对话语言、精心设计表演的道具等。这个过程就是对文本的再次解读。接着同学们利用短短两周的课余时间进行了简单的排练。

最后在班会课上进行汇报演出,很多家长更是热心参与。整个活动有条不紊。有两位同学主持串场,十二个小组的组长担任评委,负责给每个小组打分。并有同学进行登分、统分。家长们纷纷带来照相机、摄像机,会场气氛紧张而热烈。同学们使出“十八般武艺”,有的把舅舅们为夺家产的歇斯底里的辱骂表演得淋漓尽致,有的把小茨冈因忍辱负重,劳累过度,最终悲惨地屈死在十字架下,表演得感人至深,还有的同学表演慈爱的外祖母是又唱又跳……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个过程同学们既感受到积极参与所带来的愉悦,又享受到名著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思考。表演活动之后,很多同学在周记里对这次的活动给予了很高评价,都觉得对《童年》一书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这的确值得老师庆幸。

活动五:考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质疑和解疑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自己感到困惑的、怀疑的乃至否定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这些问题。”质疑点可以算是阅读的最高层面。

课标必读名著大多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学生的阅读容易浅尝辄止。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呢?

我们知道,考试是学习的一面镜子。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名著的学习和掌握,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用知识竞赛的形式来总结一本名著的学习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比如《昆虫记》这本名著是人教版初一下的一本必读篇目。它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又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情趣。我一边布置同学们阅读,一边要求他们进行片段摘抄,并写阅读感受。两个月后,开始布置针对本书的知识竞赛的任务。首先是征集竞赛的题目,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收集十二道有关《昆虫记》考试题目,并要按类别区分,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各占一定的比例。同学们所找的题目可以参照近年的中考题目,也可以自己编写,但都必须附上答案。一周后所征集的题目由科代表进行收集、汇总,把相同或类似的加以归类整理。接着,整个年段的班级所收集的题目由年段的备课老师进行审核、评议和裁定。原则上尽可能尊重、保留学生的原创,删改偏难怪题,补充遗漏的、重要的题目。为了尊重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和激发他们的参与的积极性,我们会在每道题目的后面都附上收集者的名字。最后,年段班级统一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竞赛,对于成绩优异的给予精神的鼓励。

这个过程是烦琐的,但收获也是显著的。因为无论是学生自己查找竞赛题目及答案,还是学生结合手头资料及原著进行复习,都应该是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也必将引导学生对名著本身的深入阅读。

综上所述,这就是本人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努力尝试的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方法总结――立体化名著阅读教学。既让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又让他们在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入阅读。它消除了以往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抵触情绪,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了他们对文本的阅读能力。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领学生热爱阅读,热爱读名著,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疑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潘洪建主编.活动学习教学策略[M]. 2010(5):143,155―156.

上一篇中秋的文章

下一篇多胎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