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三年级范例6篇

寓言故事三年级

寓言故事三年级范文1

【关键词】寓言;语用;教学策略

《狐狸和乌鸦》、《螳螂捕蝉》、《一路花香》……一则则寓言,好似一颗颗从智慧之海孕育而生的珍珠,镶嵌在我们的语文教材里。寓言类童话,在我们语文课程中有着特殊的价值,研究寓言的分布和特点,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现实的而巨大的意义。

一、什么是寓言类童话

“寓言”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的寓言篇中。指有所隐含的语言。而《现代汉语词典》上这样说: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现代汉语词典》寓言解释。]有人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它分明是一个故事,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我们都知道,寓言之中往往隐含的一个深深地寓意。如《狼和小羊》阐明了对于那些图谋要做不公正的事情的人,一切正当的辩解都是枉然;另外还有《鹬蚌相争》、《亡羊补牢》、《狐狸和乌鸦》、《画蛇添足》等等,都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传达了一定的寓意。

那它在我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寓言在各年段的分布及要求

苏教版12册语文书中共有30篇童话故事,其中有6篇科普童话,其余的24篇全属于寓言类童话。它们的分布很有特点,都是随着年级而不断递减的。纵向上看,一般寓言寓意的理解也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寓言故事本身。如低年段的《北风和小鱼》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要有自知之明。第二层次是结合当下的人和事体会到寓意。四上的印度寓言《一路花香》 则是要会用寓言中蕴含的寓意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关照生活。第三层次是寓言故事抽象出的普遍哲理。比如五上的《伊索寓言》文章的结尾已经将寓意直接亮出,使学生对寓言这种文体本身就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六下的《螳螂捕蝉》则是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所以,各个年段的寓言教学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三、常见的教学策略及语用训练

1.分角色朗读、复述故事等

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对文本的亲近感,抓住文本的表现力,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表演,营造出乐于朗读、争相朗读的朗读氛围,切切实实地进行语感的培养。如《一路花香》就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体悟语言、培养语感的。当然这是面向文中人物较多,对话教多的文章。如果文章中人物较少,语言也是叙述性语言比较多的话,我们可以采取复述故事和讲故事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五年级的《伊索寓言》时我们可以在班级里进行“故事擂台赛”。

2.充分感悟寓体,让认知得到升华

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时,通过扮演角色,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体验乌鸦眼睁睁地看到狐狸把自已嘴里的肉吃掉的极其懊恼的情绪,得出不该听狐狸奉承自己的花言巧语的判断,让学生进一步知晓乌鸦错在哪儿?狐狸狡猾在哪儿?从而揭示出“不能听别人的讨好奉承的话”的教训,这样揭示寓意,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伴随形象、伴随情感进行,得出的概念也才是有血有肉的,寓意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

3.展开想象的翅膀,从现象走近本质

寓言故事中常常会有意无意地留下一些空白。这就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时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想象狐狸的心理活动。学生1在讲故事时说道:狡猾的狐狸自从上次没有骗到机智的蝉后饿的头昏眼花。这时他走到了一个葡萄架下,看着紫莹莹的葡萄口水直流,心里想:“好多葡萄呀,看起来真美味。要是我能美餐一顿就太好啦……”学生2描述狐狸最后的心态时也非常生动,他说到:这个葡萄长在路边都没有人吃,一看就知道味道不行,肯定很酸的,我可不想把我的牙齿酸倒……”

从学生的想象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真正理解了这篇寓言背后的寓意。在教学《一路花香》时我提出疑问:听了挑水工的话破水罐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完好的水罐又会有何感想?你听了这个故事又会怎么想呢?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合理地利用空白,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对寓意能有个性化的理解。另外,寓言故事一般都写得比较简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简单的故事进行扩写,也能起到启迪思维、加深寓意理解的作用。

总之,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文本既是客观的,又是开放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育的教化和塑造指导作用,还要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的独特价值,并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当的价值观引领和指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闫涛.《争吵的寓言和童话》[J].花火C版,2009年12期

[2]谭达先.《中国民间寓言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

寓言故事三年级范文2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经典作品 寓言教学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许多寓言故事,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宣扬传统的儒家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这样的举措我们当然表示支持。再加上寓言故事以小见大、讽喻性较强的特点,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散思维,提高其语文素养更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一味地把思路与体悟在授课过程中强行灌注给学生,应该在课堂上注意给予学生自主发言的机会,提高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人才作出贡献。

一、品味语言,感知形象

寓言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有明显的区别,寓言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通常具有简洁性和概括性。寓言的表现手法也具有多样性,或是比喻,或是象征,或是拟人,形象地告诉人们深刻的哲理。寓言作家总是借助比喻,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寓言角色,如狡猾的狐狸、井底的青蛙、掩耳盗铃的人等都是可笑而又发人深省的角色,作家对这些角色不做形象的描绘,主要是通过角色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用可笑而可悲的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在寓言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概括寓意,理解题意,教师必须充分地感受寓体形象,在充分感受寓体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利用寓言运用的讽刺夸张的表现手法,再现寓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看到寓言中的角色。教师可以运用图画表现的手段,可以是简笔画或是剪贴画,与绘声绘色的语言描绘相结合创设寓言情境。寓言教学应以文本为依托,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悟,利用寓言人物鲜明、适合朗读的特点让学生感知形象。

二、以联系实际故事揭示寓意为核心

简短有趣的寓言故事里有着丰厚的容量,蕴涵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或人格化的动植物、无生物的艺术形态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和领悟言外之意,以此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激起思维火花。因此,引导学生正确揭示寓意是寓言教学的核心。在小学高年级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仅仅是生动的情节、形象的描写,更应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寓言故事用不同的方法抽象概括的能力,从中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寓言的内容情节分析得较多,而对高年级学生学习寓言缺少理性的思维剖析。虽然这样的学习学生也能明白其中的寓意,但其中的教育意义是不够深刻的。寓言本身就具有故事简短的特点,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根本不需要这样面面俱到的分析。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感受寓言中的形象,引导学生把寓言中的形象当做真实的形象来认识。这样学生对寓言中的艺术形象印象深刻,而且对寓言的理解会加深。

三、不拘一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般教师教学寓言的程式是,分析故事情节,提示教参书上所揭示的寓意。其实,这是一种单向的、模式化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智力结构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教学忽略了学生智力的培养,更没有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纳入整个教学过程。小学生好奇心强,爱发问,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要求于学生的,主要不是让他们发现前人尚未知晓的知识,造世界上还没有的新事物,而是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他们真正引进教学过程,提供更多的求异思维机会,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增强观察、存疑、判断、假设、推理、验证等方面的能力,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四、注重拓展延伸,增加文化积累

1.推荐寓言故事书。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寓言作品,让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寓言名著故事精品》和相关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等有关书籍,并向学生提出每人每周不少于两篇故事的阅读要求。使学生对寓言这一体裁文章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拓宽视野,扩大阅读量。学生逐渐从被动读书转变为主动读书,对语文学习起到推动、促进的作用。

2.组织寓言故事会。老师在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寓言故事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组织寓言故事会,用不同的形式诠释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改编后的相声、小品、课本剧,等等,以此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学习兴趣。

3.编写寓言故事。想象和写作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想象力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寓言故事是一个充满了机智、幽默、滑稽、讽刺、胆识和丰富的想象力的世界,十分符合小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供良好的契机。通常情况下,寓言故事的寓意深刻而具有多面性,语言精练简洁。有的寓言只讲故事没有明说道理,在结尾对故事的结局或人物的命运或作品的寓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品味、辨析、感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根据寓言故事的特征设计续写寓言故事、改写寓言故事、仿写寓言故事等教学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改背景下,寓言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寓言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寓言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寓言课程学习中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一些人生启迪。

参考文献:

[1]马玉玺.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学周刊,2011.3.

寓言故事三年级范文3

关键词:有效教学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204

1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有效的阅读教学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那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在40分钟的有限内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呢,在我们研究的“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中,从阅读教学策略上,我们探索了群文阅读、单元整组、课文整合等方式,从备课方面首先进行研究,践行“备课备课,不备一课”的指导思想,对整个教材的体系进行分析,找准内容分布和知识训练点,实践点,拓展点,使我们对阅读教学有全局意识,并根据课标、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作出教学顺序的合理整合,补充,延伸,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有效的时间内有效落实三维目标,让学生在阅读课上真正得意、得言、得法、得能。

2 教材分析

《寓言两则》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这两则寓言是由“水滴石穿”和“守株待兔”两个成语故事组成,课文短小精辟,寓意深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生动有趣,浅显明白,是学生积累语言,锻炼思维的好教材。

通常教师的教学程序是两个成语故事分别占一个课时,各自在先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寓意,最后将成语与生活联系加以运用。然而,引起笔者关注的是编者为什么要把这样的两个寓言故事编排在一起,两则寓言有没有联系点?如果有,那么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取舍、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需要有怎样相应的教学策略。

在反复地解读教材中,这些疑问逐一豁然开朗。两则寓言虽然各有各自深刻的道理,但细细一琢磨,在内容上又有一些关联:“水滴石穿”中的小水滴凭借着持之以恒,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可同样是定好目标(“希望一只接一只的野兔撞死在这里”),“守株待兔”中持之以恒“天天坐在大树旁等待”的农夫确是一无所获,这是为什么?抓住两则寓言的矛盾处设疑,推动学生自疑,自思,自悟,让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对比中、感悟中产生碰撞,进而读懂寓言。

3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由低段升入中段学习,从知识的衔接来说,学生们在二年级接触过寓言,同时由于学生们通过媒体电视,书刊等也有阅读过寓言的经验,他们很喜欢听、看、说寓言故事,有的同学已经阅读过这两则,因此,对故事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体会到寓言的表层意思,只要联系重点的语句进一步引导,学生就能明白两个故事的深意。

4 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嫌”“只是”“一滴又一滴”“一年又一年”“竟”“天天”等关键词语体会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②运用被字句、把字句的句式概括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③在读、疑、议、思、悟的过程中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5 教学重难点

①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语言文字的品、读训练。

②联系两则寓言的关联点,结合故事的内容谈自己的疑、议、思、悟,在同与不同中深入理解寓意。

6 教学过程

6.1 激趣导入

①成语猜猜猜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益智游戏“成语猜猜猜”。老师会出示一些词语,看看哪些同学能根据这些提示词迅速猜出相应的成语,好吗?(依次出示“耳朵”“铃声”“掩住”“被捉”等词语,看那些同学在最少的词语提示下猜出“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可以进行三、四个这样的成语游戏。)

②除了刚才游戏中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呢?(请生相互交流,师相机点拨成语的形成是来自神话传说还是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导入,一方面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展示积累的成语,获得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成就感,同时在老师的顺势点拨中,扩大学生对成语形成途径的一个了解。】

6.2 揭示课题

我们积累了这么多成语,很多来自寓言故事,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寓言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揭示一个大道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课 寓言两则(板书课题)

6.3 学习《水滴石穿》

6.3.1 整体感知

①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第一则故事,边读边思考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被”字句试着来说吗?谁又能用“把”字句来说说?

②谁还能用更短的四字词来概括吗?――“水滴石穿”(也可以是“滴水穿石”)

③瞧!短短的四个字中包含了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水滴、石阶,还能看到故事的经过与结果。成语的意思我们一目了然,可它蕴含的深刻道理是什么呢?要揭开这个答案,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

【设计意图:借助概括课文内容,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掌握“被”字句、“把”字句的运用方法及成语的表层意思,在具体的概括中使学生得意。】

6.3.2 品读课文,理解寓意

①请同学们把描写水滴和石阶的语言用笔勾画出来,读一读,思考: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石阶?什么样的水滴?(生自读勾画)

②交流体会

抽生谈看到了什么样的石阶?(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从哪些语句中看到的?(指导读石阶说的两处语言来谈体会。)

你能读出石阶说这话的心态、神态吗?

你又看到了什么样的水滴呢?(自信、有目标)

读水滴说的话,边读边体会水滴的自信。

水滴成功了吗?她是怎样成功的?(抓住“一滴又一滴”、“一年又一年”体会水滴的持之以恒。)

分角色朗读“石阶”和“水滴”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物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读文、勾画、对话、交流等多种方式贯穿于学文中,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并在交流体会的过程中,把书上的文字读出味,读出境,并有机地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法得能。】

6.3.3 拓展延伸,小结课文

①有目标,有自信的小水滴凭着自己的努力,持之以恒,终获成功,由此也引出了一句富有哲理的歇后语: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到这里,你们明白“水滴石穿”真正的意思了吗?说说吧!

②在我们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也有许多具有水滴精神的人!(举例)结合他们的故事,你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了吗?(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设计意图:扩展了解关于水滴石穿的歇后语,一是知识的延伸,二是丰富学生词句的积累;交流感受,既是对整个故事寓意的理解,也是对学生读文有感的训练,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能力,学生通过延伸积累,积淀语言、语感,并将之内化为,做到脱口而出的表达,这一过程实现学生得言。】

6.4 学习《守株待兔》

可也有这样一个人,他也有目标,也持之以恒,最终却一无所获,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齐读课文《守株待兔》。(板书)

①文中有一句话可以解释“守株待兔”,你能找到并勾出来吗?(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种田了,天天坐在那棵大树桩旁等待……)

“他”指的是谁?(农夫)他守在哪儿?(树桩旁――“株”)为什么守?(希望野兔撞死在这里)为了这个目标,农夫是怎样做的?(天天守在这里)

这天天守不容易呀:烈日下,农夫头顶着骄阳的炙烤等待着;大雨中,农夫在雨水的浸泡中等待着;别的农夫插秧种田时,他等待在树桩旁,别的农夫施肥除草时,他还坐在树桩旁等待,别的农夫喜获丰收时,可怜的农夫却一无所获。

②农夫究竟错在哪里呢?联系以下内容评一评:

*可以联系文中的语句谈谈

*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

*可以联系农夫的本职工作谈谈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自己的认识,相互启发。在联系文中语句谈时抓住“竟”体会兔子的死是意外,农夫的心理活动“一点力气没花”体会农夫的“不劳而获”心态,从而认识到农夫的心态错了。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天上不会掉馅饼,坐享其成的想法错了。

――联系农夫的本职工作,应该立足本职工作,干好农活,但他却丢下锄头,寻思等野兔,目标定位错了,目标错了,哪怕再花功夫,也只能与目标越来越远。

……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多个角度学会思考,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与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从而理解寓意。】

6.5 总结全文,感悟升华

两个故事学完了,“水滴石穿”的故事成为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千古佳话,而只想“守株待兔”不劳而获的农夫成为了千古笑谈,你想对文中的主人公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结合感悟,表达自己的看法,升华思想认识,使学生明理更深刻,行为取向具有生活意义。】

聪明的你们,会学习谁呢?

7 板书设计

[ 23寓言两则

水滴石穿 守株待兔

持之以恒 不劳而获

千古佳话 千古笑谈

寓言故事三年级范文4

一、说教材

读书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把读书教学纳入到校本课程的研究之中,开设“快乐晨读30分”“读书方法指导课”“自主读书课”和“读书交流课”,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学生每天都能沉浸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本节课我通过寓言故事,使学生发挥想象,编写或续写出具有一定意义的寓言故事。

二、说模式

这种读中感悟、悟中练笔、随笔提升的“读写四步曲”教学模式,是在随笔化写作的发起人成浩老师的随笔化理论基础上,与学校的读书特色有机结合进行的实践和探索。在全校所有实验教师和领导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年的实践研究,教学模式得以确立,并在全校进行推广。现在我校的读书随笔课主要有三种教学课型:读书积累随笔化、读书鉴赏随笔化、读书想象随笔化。

读书积累随笔化。这是读书随笔化写作中最基础的一种类型,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学会划、勾、摘、记等读书方法。运用读书笔记,学生将好词好句进行摘抄分享,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摘录的再次“盘点”。

读书鉴赏随笔。主要体现在读书过程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感悟,如对故事情节的赏析、写作手法的感悟等进行交流碰撞,也可以和作者说一说,和主人公说一说,然后写出自己个性化的习作。

今天我采用的是第三种读书想象随笔。这种读书随笔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读书来打开其想象,如对作品进行改编,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主人公,进行故事的再创造,还有当堂仿写及进行文章的补白、故事续编等。

三、说设计

下面,我以《寓言故事》随笔化习作为例,阐述我是如何落实并实施我的教学模式的。

第一环节 赏读

首先将学生带入到读书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读《愚公移山》和《鹬蚌相争》两则寓言故事,之后完成读书赏读卡,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并能简单复述寓言故事。

第二环节 积累

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涉猎更多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读书收获。这节课中,我通过创设“看图说故事”“根据题目说情节”以及“说说我喜欢的寓言故事”三个游戏环节,有意识地在宏观上把握寓言故事,从而达到开阔学生眼界,积累相关知识的目的。

第三环节 习作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励学生对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形成个性化的感悟和启迪,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写。同时让学生趁热打铁,把自己创编或续写的习作当堂落笔成文。

第四环节 展示

评价学生的习作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让他们在自信中不断提升习作水平,具体评改放在第二课时评改成文课上进行。

寓言故事三年级范文5

其一,从分析人物语言中揭示寓意。《狼和小羊》这篇寓言故事从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无理取闹、虚伪、凶残,可以看出小羊的温和、善良。在教学中应该分析它们的对话,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狼的本性。

其二,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寓意。《蚂蚁和蝈蝈》这篇童话故事中蚂蚁们在烈日下辛苦搬运粮食,蝈蝈们就在树阴下唱歌、睡觉,可是冬天来临了,蚂蚁躲在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而蝈蝈就又冷又饿。教学时通过整个故事的展开让学生明白要像蚂蚁那样辛勤劳动、未雨绸缪,不能像蝈蝈那样先行享乐,不顾后果。

其三,从分析关键性的词语中揭示寓意。《蜗牛的奖杯》这篇文章中通过“得意洋洋、成天、唯恐、生怕”这些词语生动的表现蜗牛得奖后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的心态,导致最后由天上的飞行冠军退化成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的蜗牛,由此告诫人们,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进则退。

有了这些经验,那么低年级的童话教学模式就可以出来了:

第一步,以听激情。听故事是每个孩子都喜爱的一项活动。在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在听故事时,一个个都聚精会神。在开始教学时,我常常让孩子质疑激趣,让他们在听的过成中激活思维,产生兴趣。如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课题产生质疑,然后再让学生听教师惟妙惟肖的讲述。通过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以最积极的态度去迎接这个童话。

第二步,以读感悟。语文教学中,读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读比听更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它让学生动口、动眼、动脑,调动多种感官进行。低年级的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在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以读为主,通过读来有所感悟。

第三步,以演内化。童话因其故事的生动有趣,语言的丰富多彩而深深吸引着孩子,童话又往往以拟人的手法来叙述故事,因而孩子对其中的故事倍加喜爱。前面的读,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只有演,才能使故事情节、故事语言、故事寓意得以内化。在童话教学中,我适时抓住学生的热情,让他们试着把童话演出来。在《蚂蚁和蝈蝈》这一课中,蚂蚁和蝈蝈是无声的,没有动作神情的,而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让孩子们分角色去演蚂蚁和蝈蝈,这么一来,孩子们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蚂蚁和蝈蝈也生动起来了,经过表演这一过程,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体会、感悟就更深刻了。

寓言故事三年级范文6

关键词:寓言教学;疏通文意;体会道理;捕捉意图;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24-02

寓言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优秀的寓言故事里有着丰厚的思想容量,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学生们去领悟言外之意、品评味外之味。在寓言王国里,狐狸和狼、小鹿和老虎不再是一种动物,它们是人格化了的“人”,就是人的言行举止也大多显得怪诞奇异,这些都能使学生难以忘怀。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不少文质兼美的寓言故事,那么,小学寓言故事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 指导疏通文意,把握故事内容

小学阶段有不少寓言故事课文,比如《亡羊补牢》、《南辕北辙》、《井底之蛙》等,寓言故事常常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那么,如何使学生弄清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呢?

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比方说《亡羊补牢》一文中“亡”和“牢”的意思,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教学中面对三年级的孩子要指导他们学会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还理解“后悔”“接受”这两个词意,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想想从“后悔”一词你了解到了什么?从“接受”一词明白了什么?

加强朗读指导,启发学生把故事中表达的意思读出来。如学习“亡羊补牢”时,可以使用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邻居对养羊人的关心和养羊人对丢羊这件事的态度。

二、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蕴涵道理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往往只有上百个字,但是几乎每一则寓言,都有一个生动有趣、情节富于变化的故事,同时语言精练简洁易于朗读,这样的故事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从而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寓言故事往往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象地反映人们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就像慈爱聪明的长者,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人们一些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理解能力较差,缺乏感性经验,要揭示和理解深刻的寓意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寓言故事时,一定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以及在电视、电影或读过的故事里所知道的类似的人。比方说:学习了《亡羊补牢》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你有没有犯过和养羊人一样的错误?如果你是养羊人你会怎么做?还有学习了《南辕北辙》可以谈一谈这个人错在哪里?你想对这个楚国人说些什么?学习了寓言故事你收获了些什么?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通过理解、提取、分析、概括信息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揭示和理解了寓意,同时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三、捕捉编者意图,了解寓言特点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在汉语言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编者在小学语文中选编寓言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学习寓言哪些特点呢?

首先,从形式上看,寓言故事的特征:一是语言精练简洁,概括性极强,极富表现力;二是篇幅短小精悍,结构严谨,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最简短的一种。寓言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是一个充满机智、幽默、滑稽、胆识和丰富想象力的世界,它对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赋予了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基本的善恶观,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由于要在短小的故事中蕴涵丰富深刻的哲理,把讽刺对象的本质充分地揭示出来,让人们在嘲笑故事丑角荒诞可笑的行为之余,感悟生活的哲理,因此,要求寓言故事的语言既要精炼概括,极富表现力,又要幽默、风趣。此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寓言故事很好地吸收了象征、夸张、拟人等艺术表现手法,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学色彩,使寓言故事的情节更具曲折性和趣味性。寓言故事凭借形象夸张的形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哲理性、教育性赢得了儿童的喜爱,也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学体裁,为学生的写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其次,要注意教给孩子学会区别寓言和童话,他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区别。童话是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有幻想才有童话,它以少年儿童认识、理解的人或事物为描写对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童话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 注重拓展延伸,增加文化积累

(一)推荐寓言故事书

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寓言作品,让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寓言名著故事精品》以及相关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等有关书籍,并向学生提出每人每周不少于两篇故事的阅读要求。从而使学生对寓言这一体裁文章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学生逐渐从被动读书转变为主动读书,对语文学习起了推动、促进的作用。

(二)组织寓言故事会

老师在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寓言故事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组织寓言故事会,用不同的形式诠释自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改编后的相声、小品、课本剧等等,以此来推动学生对寓言故事学习的兴趣。

(三)编写寓言故事

想象和写作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想象力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寓言故事是一个充满了机智、幽默、滑稽、讽刺、胆识和丰富的想象力的世界,十分符合小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供良好的契机。通常情况下寓言故事的寓意深刻而具有多面性,语言精炼简洁。还有的寓言只讲故事没有明说道理,在结尾对故事的结局或人物的命运或作品的寓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品味、辨析、感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根据寓言故事的特征设计续写寓言故事、改写寓言故事、仿写寓言故事等教学环节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续写寓言故事。有的寓言故事的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下有可能发生的故事结局,不一定要求有标准、统一的结局。

如寓言故事《狼和小羊》的故事结局没有说明可怜的小羊的最后命运如何,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艺术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续写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凶恶的狼向小羊扑去时的动画,让学生充分感受狼的凶狠,小羊的弱小、无助,为可怜的小羊被狼吃掉而痛惜。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如果没有,小羊是怎样获救的呢?”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想出解救小羊的办法。最后,在学生充分说出办法的基础上,要求以“小羊获救”为题,写一段话。

在学生充分阅读寓言故事的基础上感受问题情境的特定角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思路展开创造性的联想,为写出有特色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寓言故事往往具有角色少、故事情节简单但富于变化的特征。因此,可以添加情节和增添角色,进行多角度叙述,续写寓言故事。另外,故事总是从反面给读者以教育,所以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对寓言角色接受教训后做正面的描述,进行续写故事。

上一篇补充协议模板

下一篇时光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