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行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测绘行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测绘行业

测绘行业范文1

关键词:培训;质量;效果

0引言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面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打造由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和地理信息产业构成的“5+1”事业发展新格局。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既面临着需求旺盛、舞台广阔的良好机遇,又面临着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紧迫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壮大人才规模,提升人才质量,充分发挥人才效能。根据我省测绘行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如何为测绘行业人才素质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完善测绘行业教育培训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现状

目前,我省测绘培训工作呈现五大基本特征:一是培训项目的长期性。我省已连续7年在每年年初举办大型春季培训,除集中培训外,各单位还按计划进行季度培训和年中培训等后续培训。二是培训对象的针对性。每年针对不同人群开办专项培训,如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培训、中队长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检查员培训、财务人员培训、统计与档案管理人员培训、非测绘专业人员转职培训和企业法人管理培训等。三是培训课程的全面性。培训课程的内容除基本的生产知识、管理知识、经营知识等常规培训以外,还逐步开展了多个针对大型国家项目的专项培训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训。四是培训的多样性。测绘培训的组织已形成在职职工培训、岗前生产技术培训和企业委托培训等多样化教育培训网。五是培训的政府干预性。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以文件的形式对全省测绘职工的继续教育做了相应的规定,针对全省测绘职工制订专业的培训计划并纳入全年的工作中,力求全面提高我省测绘职工的职业素养和生产技术水平。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每年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测绘培训,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2.1资源不足

一是师资力量不足,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教育中心作为我省专业从事测绘教育培训的机构,现仅有2名专业授课教师,师资、研究力量明显不足;二是学习资料不足,没有系统的、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三是设备不足,培训所用计算机设备是2001~2009年出厂的严重超过使用年限的陈旧设备。现代化高新测绘仪器设施不足,无新型生产软件的使用权限,这些严峻现实已严重制约了测绘培训事业的发展。

2.2思路陈旧

近年来,我省开办的一些培训项目多是延续上一年的培训模式,培训思路陈旧、内容重复性高,为培训而培训,这使得测绘单位的培训投入难以持续并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重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培训少;重视新职工、中层及以上岗位职工的培训,轻视基层一线职工的培训;重视常规岗位的知识更新培训,轻视前瞻性的研讨型交流;重视测绘培训班次、培训人数,轻视测绘培训内容、培训质量等。

2.3培训项目与市场接轨效果不佳

测绘市场上主流项目大多为国家重点项目,我省每年为此均开办了项目专项培训,如1∶50000地形图更新、地理国情普查、基础测绘等项目。培训对象多为质检员及项目负责人,培训内容为总结上一年度项目生产中质检时发现的问题。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对下一步工作不具备有效的指导意义,导致培训内容滞后于实际应用,与市场接轨效果不佳,缺乏项目前期和中期的指导性培训。对于除国家重大项目以外的常规市场项目没有相应培训,如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土地确权登记等项目,故此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4培训手段单一

在职职工培训多为以天为单位的课程,培训方式以听为主,参训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多感官学习等其他培训方式,基本属于静态教学;缺乏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互动式课堂模式;缺乏有深度的培训内容,培训面窄、可拓展性差;缺乏培训单位与参训单位的沟通与协作,导致培训内容往往与实际需求不符,培训效果不容乐观。

2.5参训单位重视度不高

一是测绘一线生产单位通常内外业生产任务繁重,职工多为“一岗双责”或“一岗多责”,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参加培训,将会直接影响生产进度。故此常有人力资源部门安排“闲人”去参加培训,在达到完成培训任务的同时又不影响生产。甚至出现一些专门以凑够人数、完成出勤签到、拿到“证书”为目标的培训“专业户”。二是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许多单位虽然每年都有系统的培训计划,但是当执行时往往为了节省人力、物力的成本而简化培训。三是不愿花费过多精力和财力对员工进行培训,避免员工经过培训得到成长后另谋高就。这也成为领导者们对培训重视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3建议与对策

基于以上原因,通过走访调研参训单位和相关生产单位,结合自身多年行业培训经验的总结研究,本文提出了解决黑龙江省测绘培训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

我中心从2006年开始至今,已连续10年开办航测内业岗前技能培训班,吸引部分即将走入社会的学子们参加培训,进而加入测绘行业中来。致力于培养一线初级生产人员,以满足测绘人才市场的“人荒”现象。但近年来,此项培训遇到了招生瓶颈,参训人数逐年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宣传工作没有做好,10年来都没有真正面向社会进行招生,而仅是靠行业内部的“口口相传”和往界毕业生的“介绍”与“推荐”,招生简章也仅是在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官方网站上。测绘行业内的大型培训除在局网站上“培训通知”以外,主要是靠当地测管部门的组织。由于测绘一线工作人员大多常年在通信条件不好的野外工作,难以时刻保持联系,经常出现培训即将结束或已经结束后,还有人询问何时培训等问题。由此可见,必须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测绘、走进测绘、了解测绘、加入测绘。还要在行业内建立有效的联系网及时地相关信息,追踪信息的接收状况。

3.2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3.2.1加大设备投入寻求上级领导机构的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提高仪器设备的更新率,使学员在课堂上就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训中做到“带着问题”来听课,“带着技术”去生产,改变以往软硬件之间“小马拉大车”的尴尬局面。3.2.2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大调整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扩充专业课教师队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优化内部结构,补充专业教师的专业弱项和技能缺项;二是建立专兼职教师团队,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师、技术能手等定期到我省传授最新生产技术与手段,改变仅聘请省内甚至是局内的专家或讲师进行授课的现状,促进我省行业技术的有效提升;三是建立专兼职教师知识更新机制,保证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频率与时间,实施教师培养计划,采取高校进修、挂职锻炼、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等多种措施,努力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测绘教师团队,培养一批专家型名师和骨干教师力量,建设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师德高尚、学养深厚、业务精湛的测绘教师队伍,从而适应测绘培训的实际需求。3.2.3加大教材选取、编写力度一本高质量、针对性强的教材是一个培训的精髓所在,它是传播测绘知识、测绘技能的主要工具,影响着测绘职工学习和阅读的兴趣,也直接关系到测绘培训质量的高低。日前我省的各种行业培训所选取的教材基本分为3种:一是院校生使用的专业课程类教材;二是授课教师编写的课程PPT;三是根据需要讲授的最新法律法规或操作指南编写的内部教材。均具有针对性差、临时性、片面性等突出问题。因此,多方组织专家和教师根据历年常规性培训编写培训教材成为当务之急。且要使教材具有明了性、兴趣性、实用性的功效,体现测绘技术的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尽量做到测绘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3.3建立多手段课堂

面对职工培训过程中存在已久的培训模式陈旧、培训效果不好等问题应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建立多手段课堂。3.3.1建立开放式网络教学培训让参训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不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参训者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选取适合于自身条件的培训内容进行学习,还可以建立互动式QQ群或论坛等让参训者可以互相讨论所学内容及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用这种更易于被当下年轻人所接受的形式充分调动参训者的学习积极性。3.3.2建立走访式教学培训针对多数没有集中时间回到单位参加培训的野外测量工作人员,由培训部带着培训项目下基层,到测区提供“手把手”培训,并在生产一线就实际发生的问题与作业员一起研讨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培训成果的实用性。3.3.3建立研讨式教学培训组织省内各单位的业务骨干组成临时研讨小组,结合即将开始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国家重大项目展开课题研究。将项目设计中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项目中的关键点、热点、难点问题加以整合分析,共同制订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执行方案,然后按照方案向全体职工进行公开授课,既可以解决同一项目下不同单位生产成果良莠不齐的现象又可以带动生产技术人员完成一次有效的业务进修,进而全面提升我省的专业技术水平。

3.4完善考核机制

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不是看员工在一次培训后是否拿到了毕业证书或者一年参加了多少次培训,而是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评定员工的继续教育履行程度、完成情况和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作为职工晋升职务的依据。建立职工教育培训目标责任制,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机制,分阶段对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和反馈,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做到思想落实、任务落实、政策落实、项目落实。各单位人事部门应加强合理引导,督促职工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对不同岗位职工“量体裁衣”建立不同的培训制度。提供公开且具有诱惑力的晋升制度,建立有效的培训激励制度,加强对单位职工培训工作的领导与监督,提高对培训成果的重视,推进职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3.5制定评价体系

开展培训质量考核评估,制定评价体系。按照评教结合、以评促教、重在提高的原则,检验培训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效果,加强信息反馈,提高培训质量。从组织领导、培训项目实施、培训任务落实、培训质量和效果核查等方面进行检查。切实加强培训质量的考核评估,逐步实现评估工作的常规化、规划化、制度化,不断完善测绘系统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测绘行业范文2

[关键词]房产测绘 地理信息系统 GIS 行业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3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110-1

地理信息系统(GIS)也被称为地学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将应用对象、计算机技术、几何学以及地理学等结合在一起,因此能够保证地理测绘工作的高效性以及精确性[1]。目前GIS已经在许多行业的测绘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正在迅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房产测绘行业所面临的测量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重。对此,应将GIS系统应用于房产测绘行业中,以便可以提高测绘效率。

1房产测绘行业的特点

房产测绘指的是通过对房屋信息及房屋用地信息进行采集与表达,从而为城镇规划、房产税费征收、房产交易、房产产权管理及开发利用等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房产测绘内容主要有房产要素、平面控制及变更测量,测算房产面积,绘制房产图以及验收成果等。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测绘工作而言,房产测绘具有以下特点:

(1)测绘对象较为特殊,一般的地形测绘通常将地物及地貌作为测量对象,但房产测绘工作的测量对象为房屋占地面积、具置以及权属等。

(2)测绘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房产测绘工作与城镇规划设计工作密切相关,当城镇发展较快时,测绘工作也必须进行及时调整,如进行补测及修测等,以便能够为规划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价值的测绘资料[2]。

(3)测绘比例尺较大。为了在地产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测量更多的内容,则必须在测绘工作中使用较大的比例尺。目前在房产测绘中通常采用1:1000或1:500的比例尺,以便于将清晰的房产信息标注于测绘图当中。

2地理信息系统在房产测绘行业的应用分析

2.1房产测绘中的GIS系统设计

要在房产测绘中有效利用GIS系统,则应做好相应的系统设计工作。在设计房产测绘GIS系统时,应认真分析房产测绘需求及选择相应的平台。

(1)在测绘需求方面,要保证GIS系统具有房产图编辑及数据输入功能,并可以与房产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属性及图形数据共享;在计算房屋面积时可以自动分摊公共面积,同时将计算结果录入数据库。

(2)在选择设计平台时,应从可操作性及性价比两方面进行考虑,如选择Arc GIS软件,并将与Arc GIS结合在一起,从而构建出功能较为完善的数据库。Arc GIS系统平台包括采集软件、开发平台、空间访问技术及Wed服务软件等,在应用Arc GIS的基础上融入不但可以增强系统的实用性,还可以使开发系统的周期得以缩短。

(3)设计完成的GIS系统应由六大模块组成,即系统管理模块、配图输出模块、查询模块、图形编辑模块、面积测算模块及基础测绘模块。以上六大模块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基础测绘模块的功能为绘制分丘图及勘测属性数据等,面积测算模块具有调整及灵活选用计算法的功能,图形编辑模块主要用于快速编辑分层分户的房屋图形,利用查询模块及配图输出模块可以快速查找属性信息,系统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管理数据信息及房屋图形。

2.2GIS数据库及数据通路应用

房产测绘GIS数据库由两个部分组成,即非空间信息数据库与空间信息数据库。构建数据库的方法如下:将SOL server与ARCSED结合在一起,并利用GIS技术平台按照要素、层、专题及子库的划分原则构建空间数据。构建好空间数据之后,直接存储基础测绘以及项目测绘信息,不需要依据关键字等关联信息就可以完成房产测绘数据的存取过程。

另外,在房产GIS系统中读取测绘数据的方式为JDBC,数据库当中包括多个不同的图层,在读取其中的一个图层时,相对应的图层信息便会自动显示出来。测绘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包括多种实体信息,如丘、幢、层及户等,图层包括栋图、分户、分幅及分丘图等[3]。数据通路为Arc SDE系统,Arc SDE系统能够基于DBMS系统实现数据管理及数据共享,且可以为使用者提供非空间及空间房产信息数据的高效接口。

2.3GIS系统分摊算法

在房产测绘工作中应用GIS系统能够有效处理房屋面积,如商品房、公房及私房面积等。系统计算面积的方法为递归算法,即以幢作为起始计算单位,按照分级的方式寻找分摊区,找出房产户室后再以分级方式返回计算房产面积,计算到幢即可。在分摊共有面积的过程中,应将幢作为分摊单位,并根据合法权属协议执行分摊,如没有对房屋产权进行分割,则遵循在用者分摊的原则,以便能够保证分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摊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即商住两用、简单及复杂分摊。商住两用分摊指的是将同一栋楼分为住宅层与商用层,并同时分摊两种使用形式的共用面积,简单分摊则是指仅对一栋楼的共用面积进行分摊,复杂分摊的对象是功能多样化的综合性大楼,在进行复杂分摊时需要计算栋间及栋内的共用面积,以保证分摊计算及面积测算的精确性。

2.4在房产测绘工作中应用GIS技术的预期目标

为了确保GIS技术能够在房产测绘工作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则应设计出相对应的房产测绘预期目标。首先,应在建立房产测绘GIS系统后,实现房产测绘属性信息与GIS平台数据管理的一体化。其次,应确保建立科学合理的编码体系及数据分层体系,从而保证房产测绘数据得到标准化及规范化的管理。此外,应注意采用一体化的方法管理非空间及空间测绘信息数据,逐步建立起数据字典;同时要根据测绘需要,及时修补或更新GIS系统,以完善系统的功能[4]。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产测绘工作对于房益的维护、房产的管理以及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均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不断完成房产测绘工作,并由此促进整个房产测绘行业的发展,才能够得到相对准确的测绘结果及实现房产信息共享。在完善房产测绘工作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利用GIS技术,并注意充分发挥GIS系统所具有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王稳波,李霁.房产测绘管理新思维与房产测绘信息系统构建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1,(6):31-33.

[2]高海菁.土地管理中土地测绘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3,(3):30-31.

测绘行业范文3

1 明确办学定位,提高测绘工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符合度

学校转型发展,必须将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这两大职能紧密结合起来时,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培养目标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以产教深度融合为重心,确立服务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定位。测绘工程专业的应用型特征非常明显,测绘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体现在学生要掌握现代测绘技术的基木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运用传统测绘和现代测绘的技术手段解决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校期间除了要掌握测绘学科的基木理论之外,必须要掌握各种测绘常规仪器的操作,并熟练使用各类测绘软件,所以转型发展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深入测绘工程生产一线,充分调研,综合考虑用人单位的人才需要、职业岗位的专业要求,突出培养测绘工程专1业技术与应用能力,而向测绘工程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测绘工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2 教学综合改革,提高测绘工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

测绘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方案应体现应用型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目标。要从测绘学科的整体发展与综合化出发,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相关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进行精简与整合,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测绘工程专业特色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建立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标准和测绘行业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与测绘行业职业标准相衔接、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而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测绘工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3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支撑度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转型发展工程中,改革最难的是课程体系,转变最痛苦的是教师。培养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主要靠教师来落实,转型后的教学计划能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落实,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效果能否保证等,关键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学、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应用型测绘工作岗位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专业理论与实际技术愈来愈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测绘人才既懂理论又会操作。而学生的测绘技能培养是通过老师的教和学生的练而逐步形成的,没有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测绘工程职业教育转型只能是一句空话。

要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体现职业教育教师工作评价制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加强与地方测绘行业企业的沟通交流或到测绘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积极争取参与一些横向项目的研究,不断积累测绘工程实践案例,提升职业教育技能。学校吸收测绘行业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和管理工作,培养富有测绘工作经历和实践背景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全而培养“双师”型测绘工程教师,提高人才培养的支撑度。

4 关爱学生,培养兴趣,激发测绘工程专业的学习热度

职业教育转型应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测绘行业的工作性质比较艰苦,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在整个教学工程中,专业老师要树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密切联系,做到“信其人,听其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班级班会、团课、专业社团,引导学生从社会需求、职业定位、人生价值等多个角度出发,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事实上当今测绘行业逐渐成为信自、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服务对象和范围己经从传统测绘学的应用领域,扩大到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方方而而。在高新技术的渗透下,测绘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可以“上天入地”,远非过去可比。而且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测绘工程属于高就业行业,让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掌握测绘基木技能,保持学习测绘工程专业的热度。

5 进一步完善实践基地,提高人才培养保障度

测绘行业范文4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系统特点 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P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040-02

1 北斗导航系统介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1]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缩写为BDS,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覆盖全球的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组成。用户端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欧盟“伽利略”(GALILEO)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采用3球交会测星原理进行定位。其中以2个卫星为球心,2个球心至用户的距离为半径可做出2个球面,再以地心为球心,用户所在位置点至地心的距离为半径做出1个球面,3个球面的交会点即可确定用户的位置。

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中国国内目前生产定位服务设备的生产商,产品都将会提供对GPS和北斗系统的支持,会提高定位的精确度。而北斗系统特有的短报文服务功能将收费,这个功能的实用性还有待观察。

2 北斗导航系统特点

北斗导航终端与GPS及“格洛纳斯”相比,优势在于短信服务和导航结合,增加了通讯功能;全天候快速定位,极少的通信盲区,精度与GPS相当。向全世界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在提供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等服务时,用户数量没有限制,且与GPS兼容;特别适合集团用户大范围监控与管理,以及无依托地区数据采集用户数据传输应用;独特的中心节点式定位处理和指挥型用户机设计,可同时解决“我在哪?”和“你在哪?”;自主系统,高强度加密设计,安全、可靠、稳定,适合关键部门应用[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包括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方式。开放服务是向全球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授时精度10 ns。授权服务是为有高精度、高可靠卫星导航需求的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导航精度上不逊于欧美之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解决了何人、何时、何地的问题,这就是北斗的特色服务,靠北斗一个终端你就可以走遍天下[3]。

3 目前北斗导航系统进展

“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也称“双星定位导航系统”)为我国“九五”列项,其工程代号取名为“北斗一号”,其方案于1983年提出。我国结合国情,科学、合理地提出并制订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三步走”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即用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是到2012年,计划发射10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即“北斗二号[6]”区域系统);第三步是到2020年,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0颗地球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4]。

中国目前已成功发射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实现了对东南亚区域的全覆盖。今后北斗导航系统将在系统组网和试验基础上,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国家公布了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ICD)正式版。至此北斗系统在继续保留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有源定位、双向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基础上,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民用服务与GPS一样免费。

目前,在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空间段卫星系统、地面运控系统外,用户应用系统也在大力建设之中。我国已经把北斗系统用户终端机的开发作为推广应用的重要内容,不少国内厂商都在积极研制基于北斗系统的轻便、实用的用户终端设备。

4 国家规划及终端用户发展

科技部印发《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末,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要形成1000亿元以上的规模,初步建立5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培育30家创新型企业。这意味着国家对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相关扶持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科技部等部委将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国家科技引导投入,统筹多渠道资源,多种资助模式相结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部门联合、军民结合、科技计划与北斗系统建设的协同攻关,持续推动以北斗应用为核心的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作为科技含量极高、人力资本密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北斗导航卫星产业化的市场空间极富想象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总指挥李长江说:“系统建成后,最重要的当然是应用了。在民用领域,我估计2012年完成区域系统的卫星发射后,到2013年,老百姓就可以开始使用北斗系统。我国已经把北斗系统用户终端机的开发作为推广应用的重要内容,不少国内厂商都在积极研制基于北斗系统的轻便、实用的用户终端设备。”国内拥有国家授权的企业已经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北斗芯片。如南方测绘推出的北斗系列产品和北斗高精度应用解决方案,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中海达测绘推出的北斗系列产品,在矿山测绘及城市测绘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孙家栋院士撰文指出,在与国外导航系统竞争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北斗在国家经济安全领域的推广应用和在大众市场的迅速扩展,还面临不少挑战:首先就是必须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接收机芯片—— 自主知识产权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必须提出有竞争力的应用解决方案和规模推广策略—— 目前,GPS已占据我国卫星导航应用绝大部分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北斗系统产业化面临巨大挑战。我国拥有全球卫星导航应用的最大市场,紧紧抓住应用的基础市场,充分发挥北斗服务特色,创造性地提出应用解决方案和规模化推广策略,是北斗系统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的关键。

5 测绘行业中的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随着不断完善将成为继GPS及GLONASS后的第三套覆盖全球的卫星定位系统。其高精度的导航定位设备,如测绘领域经常使用的RTK设备,可依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高达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高精度差分定位,这已广泛应用于测绘领域。北斗系统特有的,有利于亚太地区用户应用的静止轨道卫星及倾斜轨道卫星等,更可以实现在亚太地区的全覆盖,大大增强和改善了以往应用中只借助GPS或GLONASS系统所导致的诸多信号盲区的问题。在以往诸如管网、水务、城管等行业用户作业环境较为复杂恶劣的应用中,以前由于只依赖GPS或GLONASS卫星系统,高楼耸立的城市环境无疑是巨大的障碍。无论是搜星情况还是解算精度,都受制于楼房建筑的遮挡和复杂环境等的干扰而不尽人意。南方测绘全新推出的该系列基于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的GIS手持机产品,依靠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特点,大多数时候都保证了高空中的卫星密度,良好的卫星截止角和卫星信号路径,使地理信息用户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得卫星信号,并保证其作业精度。让用户畅游城市峡谷,穿越钢铁森林,真正享受到便捷精准的北斗应用,高效自如地完成作业,及时准确地把握地理信息。

2013年北斗导航将对北京全市范围内的1141个地质灾害点,完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北斗导航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已在密云设立了32个监测点,作为北京市完成“全覆盖”前的示范工程。随着预警系统的建成和完善,北斗导航将能实现对5 mm以上地面变动的监测和预警,让有关部门和市民提前做好防灾准备[5]。

7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基于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应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工作会议消息,北斗双星野外地质矿产调查服务与管理系统基本研发完毕,并试运行成功。应用此系统在野外,无论身处高原雪山、大漠戈壁,还是莽莽林海,地质工作者都能够通过掌上移动终端直接检索下载遥感数据、地质资料,实时与野外同伴进行远程交流,甚至与家人视频聊天;指挥部能够随时与身处通信盲区的野外地质人员取得联系,并准确确定其所在位置和地调作业路线,实时掌握全国各地在野外工作的人员状况和整体态势,有效保障地质人员人身安全[6]。

6 结语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确保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发展目标,促进北斗应用质量效益,有关部门将积极推动各项政策举措,促进系统建设应用又好又快发展。在系统服务方面,北斗系统将按计划建成,为全球用户提供免费、高质量、高可靠服务,并持续提升性能。在应用产业化方面,将逐步北斗公开服务接口控制文件,加大核心芯片等基础产品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推进北斗行业和区域示范项目,推进以北斗为核心的位置服务产业。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持续推动系统建设与应用技术攻关,形成产、学、研、用体系,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研究和学术交流;在国际合作方面,积极参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性能监测研究,推动北斗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与互操作,逐步融入国际民航、海事等标准体系[7]。

参考文献

[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日正式提供区域服务[EB/OL].新京报网,2012-12-27.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J].北斗卫星导航论坛,2013-2-1.

[3] 伽利略导航卫星昨发射北斗系统组网速度仍领先[EB/OL].军事窝,2012-10-14.

[4] 中国发射北斗导航卫星[J].参考消息, 2012-9-19.

[5] 北斗导航将对1141个地质灾害点实现监测全覆盖[EB/OL].物联网智库,2012-12-12.

测绘行业范文5

重庆的会展经济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无论在场馆建设还是品牌展会的打造上都已初具规模。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文件中提出把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的“会展之都”,可见会展业发展已经成为重庆城市发展的重心之一。而就重庆会展业的现状来看,会展企业的规模一般以中小型为主,其营销策略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SWOT-PEST方法分析了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在认清自身优势及劣势的条件下,如何合理地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以促进重庆会展业的发展。

二、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1、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庆处于会展业高速发展时期,但其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在营销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营销思想落后;公司规模较小,营销业务人员流动率高,企业的会展营销人员素质低;市场营销目标低、眼光浅,营销策略缺乏科学性;市场开发能力弱、营销技术创新能力低;缺乏专业的会展知识;缺乏整体的营销机构;缺乏系统的市场营销策略;会展营销理念落后;政府、协会、企业合作以及国际组织的合作不够;营销渠道不畅,网络不完善,资源利用不充分。因此,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发运用现代营销策略,提高会展营销水平,成为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发展壮大的当务之急。

2、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SWOT―PEST综合分析

企业的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其中优劣势着眼于自身同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着重阐述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PEST分析方法是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而SWOT-PEST分析方法是一种综合战略分析方法,利用它可以把上述影响因素放到统一的框架中分析影响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发展的因素,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营销战略。

(1)面临的环境和条件

政府对会展行业的扶持力度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促进会展业的发展,加之科技进步等因素,使得重庆会展业进入迅速发展的成长期。

(2)面临机遇

打造重庆成为长江上游“会展之都”政策的出台,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成渝经济区加速发展,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的全面部署等,给重庆中小型命运会展企业带来了诸多机遇,使得重庆会展行业得到更多的关注。

(3)拥有优势

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由于其承办展会规模比较小,成本随之较低、风险较小,操作灵活。

(4)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尽管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内部具有一定优势,但其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企业领导的营销观念落后、企业规模小、专业人才缺乏、客服忠诚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展会质量较低等。从外部环境来看,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尽管政府加大了对会展业的扶持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缺失,重庆与成都、西安等周边城市会展业的激烈竞争也给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政策和经济环境优势明显 ,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给重庆会展业以及会展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特别是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提出把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的“会展之都”,给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带来了很多机遇和优势。此外,也不能忽视营销渠道不畅,展会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阻碍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营销策略以解决这些困境,使得企业良性发展。

三、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如何合理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是企业在产品、价格、渠道以及促销上面的一些策略的选择,同时也强调了营销意识的重要性以及营销控制的必要性。通过以上对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营销环境的分析,合理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往往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否能占据有利地位,因此,重庆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在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时应围绕以下方面进行:

1.强化营销意识,提升团队水平

中小民营会展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者的才能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管理者应该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断地学习适应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以磨合理论与实际。将现代的营销意识与企业自身的经历结合,及早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使得企业拥有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

2.重视市场调研,科学制定营销策略

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产品,在投放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与市场的适应度相当,要适时根据市场的反应情况灵活的调整产品销售策略,中小企业的优点在于规模比较小,调整比较灵活,若想要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就必须对市场情况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因此,市场调研的工作就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会展业来讲,当地经济的发达程度与展会的规模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调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建立创新团队,构建客户数据库

创新是中小型民营会展企业时刻保持活力的关键,在会展行业进行创新是多方面的,例如展会主题选择上的创新,展会期间活动安排的创新以及对客户的服务也可进行创新等等。对于一个展会而言,对客户资源的把握至关重要,良好的客户资源管理将为中小会展企业提供更好的招商环境。会展是一个面向人服务的载体,以人为本,因此构建好客户数据库,时刻更新数据库是中小会展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

测绘行业范文6

中小企业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和动力之源。今年以来,东胜区经信局不断创新举措,在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本着有针对性地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积极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紧紧抓住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广泛带动社会就业,建立东胜区培育中小企业发展目录,让企业享受到绿色服务通道和高效企业服务政策带来的优势。

为着力破解中小企业发展瓶颈制约,在土地供应、融资贷款、项目引进、科技创新、优化环境上重点给予政策倾斜,对列入重点扶持目录的企业,采取一个行业一套办法,一个企业一套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例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多渠道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直接融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中小企业担保信用体系;建立创业投资公司;合理规划中小企业用地;保证重点企业用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加强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组织领导等多项新举措为中小企业平稳快速发展保驾护航,打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聚焦点。

 

 

 

上一篇新年祝词

下一篇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