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专业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测绘专业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测绘专业

专业评估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建设

[摘要]介绍安徽省普通高校专业评估的概况,说明安徽省普通高校专业评估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在此背景下,结合安徽建筑大学的具体情况,进行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建设,主要从突出以古建筑测绘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度细致的完善和建设,全面提升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办学实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专业评估;测绘工程;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推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与发展思路[1-4]。加强专业建设,把专业建设放在高等教育工作的核心地位,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提高专业办学水平,优化人才培养的关键[5-7]。本文以安徽省水利测绘类本科专业评估为背景,结合安徽建筑大学办学特色,分析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建设方案的优势和不足,并给出详细的建设方案。

1专业评估

为进一步明确专业办学指导思想,规范和完善专业体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大专业内涵建设力度,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层次和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安徽省水利测绘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决定开展专业评估工作。为了有效评估各专业办学水平,安徽省水利测绘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在以省教育厅颁发的《安徽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专业评估通用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省高校发展实际,制定了安徽省水利测绘类本科专业的通用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同时按照《水利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测绘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并吸收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在通用性标准基础上,增加水利测绘类专业的补充标准。通用标准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共24项,另加特色项目,其中重要项目14项,分别为:(1)专业定位与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规格、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法、专业改革思路与措施;(2)专业与课程建设。主要包括: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专业改革思路与措施、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课程建设、双语教学、教材选用、教材建设、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与考试改革;(3)师资队伍。主要包括:高水平教师、教师数量与结构、队伍建设与综合素质;(4)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装备及利用、实践教学、图书资料及其利用、质量监控、教学文件和档案管理、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改革成果;(5)教学管理。主要包括:质量监控、教学文件和档案管理;(6)教学研究。主要包括:教学研究、教学成果改革;(7)科研水平。主要包括: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以及科研成果;(8)教学质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创新能力;(9)社会声誉。主要包括:生源、毕业生就业、社会评价;(10)专业特色与优势。主要包括:专业办学特色、专业教育特色、专业教学特色、专业教学管理特色。专业补充标准包括:(1)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论文;(2)师资队伍。主要包括:专业背景、工程背景、国际化背景;(3)专业条件。主要包括:实验条件、实践基地。

2专业评估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建设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始建于1958年。测绘工程专业于2005年立项申报审批,2006年09月正式开始招生,从专业开办至今,我校非常重视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办学,我校测绘工程专业逐渐形成了以古建筑测绘为特色的办学模式。在专业评估背景下,对我校测绘工程专业进行全面建设,有利于我校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根据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及诊断专业建设和发展状况,从而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以及促进专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合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专业基础性建设工作,具体如下:

阅读全文

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分析

摘要:

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主要目的是打造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测绘人才队伍。本文针对中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学生、企业、学校管理和导师4个层面之间遇到的衔接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研究,为健全和完善工程类高层次测绘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机制;硕士生

0引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2-3]。2011年教育部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印发《关于成立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和专家组的通知》,正式启动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有助于健全和完善测绘人才培养机制,将测绘院校和用人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测绘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共同打造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测绘人才队伍[4-7]。中南大学于2011年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贯彻落实该计划的具体实施,针对卓越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深度优化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增强和改革目前与企业联合培养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中南大学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采用校企联合,按“1+1”分阶段联合培养。培养过程包括在校内培养、企业挂职培养两部分,硕士生在学校、企业挂职培养的时间(包括学位论文时间)累计分别为1年[8-9]。本文针对中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学生、企业、学校管理和导师4个层面之间遇到的衔接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研究。

1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衔接问题

阅读全文

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反思与改革

【摘要】本文以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反思了当下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不足,结合测绘工程专业英语培养方案,对测绘工程专业英语的学生状况、课程设置、教师英语素质、教材内容、教学和考核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革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专业英语;测绘工程;教学反思;改革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语越来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不同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英语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测绘工程飞速发展,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仪器、新理论、新方法,而这些大多以英文方式表述。同时,随着我国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测绘相关科技人员与国际科研工作者进行技术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越来越多的测绘工作人员加入海外重大项目建设中。专业英语已经成为提高科研水平和测绘业务水平的重要技能,既掌握专业技能又精通专业英语的测绘人才将更具有综合竞争力。因此,抓好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育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但从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得知,学生普遍对测绘工程专业英语缺乏兴趣,教学没有很好地达到开设测绘工程专业英语的预期效果。因此,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当前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反思

学生状况。测绘工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专业知识基础扎实,但大部分同学英语成绩偏低,以某普通高校为例,大二结束整个测绘类专业通过国家英语4级考试的同学不到四分之一。由于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加上现在大部分高校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标准已经没有英语过级要求,导致测绘工程专业许多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考试以后,就再也不愿意接触英语了。课程设置。我国大部分高校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只有2个学分32个学时,甚至更少,与测绘类其他专业课比无论学分和学时都少很多,如测量学B5个学分80个学时,大地测量学4个学分64个学时。由此容易让学生产生测绘工程专业英语不重要的心理,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达到这门课程设置的要求,这门课程设置也就没有达到提升测绘类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要求。教师英语素质。当前大部分高校测绘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师由其他专业课老师兼任,虽然测绘类专任教师在专业课的教育方面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但大部分老师没有受过英语授课的专业培训。导致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英语基本的教学模式,变成了只讲测绘专业英语单词和测绘原理的翻译课。教材内容。近年来,许多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材相继上市,常用的有武汉大学尹晖教授编写的2013版《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曲建光教授编写的《现代测绘专业英语》、全斌教授编写的《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测绘专业英语》等。这些教材基础内容简单易懂、知识覆盖面宽广。但侧重于工程测量,各教材中工程测量的篇幅占到总篇幅的二分之一以上,对于测绘的最新技术也主要以原理为主。随着近年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变革,测绘工程已由单一学科发展到多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的综合学科,不仅在传统的工程测量领域得到应用,在航天航空、气象学、地质学、空间物理、海洋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故缺乏最新测绘应用实例和展望的教材可能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对专业的信心。同时,这些教材缺乏配套的电子音频、图像、论文等材料,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和发音,降低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教学和考核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解测绘工程专业英语单词加翻译课文为主,而且有许多老师仍然以板书加逐句翻译的形式进行“填鸭式”教学。传统方法使得教学无法在有限的课时中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同时难以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当前测绘工程专业英语的考核方式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且平时成绩主要以考勤点名为参考指标。这样的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勤和考试,在英语课堂上看其他专业课的教材,期末考试之前突击复习上课讲授的内容,而没有真正通过这门课程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二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1.加强引导

阅读全文

测绘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针对测绘工程实践教学中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实习效果较差等问题,结合厦门理工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环境等特点,设计了以项目教学为导向的教学环境、教学环节、教学组织,阐述了有效的实施过程,制定了个人独立考核与小组“捆绑式”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内容、机制,形成“以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项目教学;测绘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考核体系

0引言

测绘工程专业是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特别是户外的实习实训教学具有验证、综合、创新三大功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一般理论教学课程所无法代替的。然而,由于测绘工程专业自身的特点,很大一部分实践课程内容都是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再加上学生的实践意识、教学管理以及资源配置等因素影响,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问题。为此,在加强素质教学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今天,构建高效、适宜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让每个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到实习中,这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方面,国内相关高校的众多教师学者都进行了研究探讨,总体上可分为两大方面:①对整个测绘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包括实践基地环境建设、课程体系、教学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方法等;②针对具体某一门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对于前者,早在2003年,武汉大学花向红教授针对传统测绘实践教学的不足,提出了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及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质量管理、环境和条件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整合方法,构建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1];2006年,黑龙江工程学院周秋生教授结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提出了测绘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的构建模式[2]。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测绘逐步向数字测绘、信息化测绘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不少高校教师分别结合各校自身的特点,开展了新形势下测绘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6]。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模式也一直是相关高校研究的热点。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工科专业,测绘工程专业独立设置户外实习实训的实践类课程较多,这些课程大多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但在教学模式设计、过程控制及学生技能考核等方面,各高校都有各自的特色[7-9]。总之,无论是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还是单一的实践教学课程模式,上述各相关高校相继改革并初见成效,但是课程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同高校学生素质、教学资源环境、教学要求等不同,课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也存在差异。为此,本文将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厦门理工学院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环境等特点,尝试构建以项目教学为导向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1以项目教学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课程设计

项目教学是围绕教学任务或单元,设计出一个个学习环境及其活动,一个个项目、技术及其方法[10],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本校测绘工程培养方案中,作为独立设置的实践类课程,如,测量学实习、数字测图实习、控制测量学实习、工程测量实习、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地籍与房产测量实习等,教学时间通常为2—3周,且在开设这些实践课程前,学生都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理论,熟悉基本的操作技能、流程,因此,有能力独立完成实践课程内容。另外,本专业的大部分实践类课程,其实习的内容、流程、组织等都非常贴近企业生产项目,这些都有利于这类课程采用以项目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为此,本文尝试将实践教学课程创设为一个项目,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不仅成为项目的实施者,更是项目的负责人,从而充分发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下首先从教学环境、教学环节、教学组织3个方面构建以项目教学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课程模式。教学环境创建。不同于软件开发、工业设计等项目,测绘工程生产项目通常是内外业结合,特别是外业测量工作,一般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进行,如,有一定的地形地貌或构筑物等。为了使实习环境更贴近生产实际,本专业在距学校近1.5km的兑山公园小区建立了测绘工程专业实训基地。该实习基地约30000m2,基地内构筑物及建筑物种类多、地形起伏明显,且交通方便,可适用于开展工程测量、数字测图、地籍与房产测量、控制测量等多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根据实习内容及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在实习基地建立了厦门92坐标系下的高等级控制点6个,并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取了基地高精度影像图,进一步创建了边坡及建筑物形变监测、道路放样、1∶500地形图测绘、二等水准控制测量、建筑物外立面测量等类似于实际生产项目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产项目推进流程为主线,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实施、项目总结3大阶段,如图1所示。其中,项目准备阶段包括任务要求下达、人员组织、项目方案设计与评审4个环节,教师充当项目甲方的角色,向学生明确项目的具体任务、要求及时间节点,并提供与完成教学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方案设计、评审、优化;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控制成本”为总体要求,开展各项工作,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和监督者,跟踪教学项目进展,并及时纠正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控制项目完成质量;在项目总结阶段,教师通过实习报告及总结汇报对学生成果进行验收、考核,帮助学生对项目完成的过程、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反思,让学生总结自身的体验和收获。教师在整个过程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教学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生分为3—5人一个小组,并选定一人担任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实习任务组织、分配、仪器的保管和管理工作。各小组根据项目要求,自行组织安排项目实施具体内容、时间,计划项目经费(实习经费)的使用,独立完成项目的方案设计、外业测量、内业数据处理、成果整理等各项工作,组员间互相配合,所有学生参与每个环节,成为项目实施的主人。各小组间在项目完成质量、时间进度及成本等各方面形成比对、竞争。如此,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工作,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

2项目教学有效实施过程

阅读全文

测绘工程专业生综合技能竞赛的创新

一、竞赛对测绘专业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

1)以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技能竞赛不仅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技术“较量”,更是一次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过程。参与技能竞赛的学生经过层层选拔、不断淘汰、强化训练,接受教师悉心辅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形体礼仪规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核心能力找到了载体。

2)以竞赛搭建近距离交流的平台,推动全方位多层次沟通。通过测绘技能竞赛搭建的桥梁,使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沟通渠道更加通畅,学校教育教学也更加接近社会需求;专业教师与测绘行业企业专家之间的近距离交流,使指导教师的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加深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识理解,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技能竞赛促进了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过程的协调一致,使学生及时掌握测绘行业的最新动态,实现了人才培养与测绘行业标准的对接。

3)以竞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打造了“双师型”教学团队。高校教师特别是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有牢固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参加测绘工程的背景。在测绘技能竞赛中,专业教师承担着选拔、培训、指导参赛选手的重要任务,故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规范正确地进行示教。各高校为在测绘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有计划地委派教师到测绘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以了解测绘产品生产的组织方式、技术流程、质量保证、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熟悉测绘行业企业的操作规范、工作职责、用人标准和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测绘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将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等,通过参加工程实践,测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渐形成。

4)以竞赛引领测绘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测绘学科建设水平。测绘技能竞赛吸收了测绘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反映了测绘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为创新教育教学培养模式提供了切入点,严谨教学、规范操作的教学思想更加牢固。各高等学校将测绘综合技能竞赛与实验教学项目紧密结合,通过汲取测绘技能竞赛的规则和标准,对已有实验教学项目进行改造和提炼,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实验效果更加显著。根据竞赛的需要,各高校还不断提升测绘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条件,规范操作规程,优化仪器设备配置的合理性,逐步建设成为测绘仪器设备先进,功能完善,集教学、实训、考核为一体的开放性实验基地,测绘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二、测绘专业大学生综合技能竞赛的创新设计

目前,我国大学生测绘综合技能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对测绘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虽然为学生提供了进行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舞台,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学生受益面较少、教师参与不足、竞赛主体单一和竞赛制度设计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影响竞赛的发展空间和综合效应,值得我们对竞赛机制进行思考与创新。

阅读全文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对比思考

摘要:随着新型基础测绘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国家建设培养新时代测绘领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以武汉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的培养方案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所高校培养方案的差异,最后对新时代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测绘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实践教学

0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犹如浪潮一般席卷全球。测绘工程面临着信息时代的挑战,所以测绘工程这门专业的教育与人才培养也面临着创新乃至改革。面对新形势与新任务,我国于2006年已开展了工程教育认证方面的工作、工程教育认证对测绘工程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是保证和改进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1]。所以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如何制订适合新时代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2010年教育部的重点工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列入中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计划,培养测绘工程学生,使其具有卓越工程师的技能也是关注的重点[2]。同时,为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20年11月印发《关于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拟启动的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中新增了思政教育,这对于包括测绘工程专业在内的所有专业在培养方案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1研究现状

在新时代测绘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诸多高校的研究人员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优势对于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焦明连等[3]探究了在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测绘工程培养方案;吕伟才等[4]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以及教资团队应对挑战的措施;冯甜甜[5]与戴吾蛟[6]等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分别就同济大学和中南大学探究了其测绘工程培养方案中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许才军等[7]以武汉大学为例,对测绘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解析;赵志根等[8]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对其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黄亮[9]结合了“互联网+”以及工程认证这两个大背景,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分析了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代在进步,同时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围绕新时代下对测绘工程专业提出的新要求,以我国测绘领域的领军高校武汉大学以及我国西南地区测绘领域代表性高校昆明理工大学为例,通过对两者测绘工程培养方案对比分析,探究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出路。

2武汉大学与昆明理工大学培养方案对比

阅读全文

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策略

摘要:

以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我国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能力产出为核心目标并将课程体系模块化为若干能力目标服务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调整策略,为提高我国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水平做出积极探索。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认证标准;课程体系;测绘工程

一、相关背景

1989年,由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6个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并签署了《华盛顿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双边或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及工程师执业资格,促进工程师跨国执业和国际交流。至今,该协议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我国也于2013年6月19日以全票通过,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国。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及其质量保障迈出了重大步伐,为我国工程类专业学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推动教育界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提升我国工程教育水平和工程师职业能力水平,实现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目标,提升工程行业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大意义[1]。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最早开始于1992年,经过多年准备,自2006年开始,在土建专业以外的工程领域开始试点工作,通过探索专业评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了适应我国职业制度需要的专业认证体系,成立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监督与仲裁委员会。认证委员会按认证领域共分为14个分委员会,分委员会对各专业领域组织开展认证工作。目前,由教育部牵头,我国已对373个专业点开展了认证工作。2012年3月14日,经教育部批准,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被纳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6月,作为试点单位,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第一个通过了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截至2014年8月,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也相继通过测绘与地理信息类国际工程专业教育认证,标志着我国测绘与地理信息类专业工程认证工作已拉开了序幕。

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阅读全文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核心,以课程教学为重点,依托实习基地,形成具有应用型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测绘工程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是贵州省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试点学校,进行了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立足贵州,面向西南,服务全国,基于涉及测绘的各行业对测绘技术的需求,既培养面向行业生产的工程测量员、控制测量员、地籍测量员、数字测图员、GIS作员、测绘管理员和摄影测量员,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后期的专业水平提升及继续深造夯实基础。要达到该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创新。

1总体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的建设为目标,[2]按测绘生产技术岗位应用与能力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培养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好、胜任测绘行业的高级技术人才。[3]按照国家测绘技术标准和行业测绘技术规范的要求,建成融教学、培训、技术鉴定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把测绘工程建设成为省内行业领先的专业。

2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途径

2.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