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专业范例6篇

重庆大学专业

重庆大学专业范文1

建筑学特点:

1、重庆大学建筑学具有明确的山地建筑学理论与教育体系学科特色;

2、是我国西部建筑学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3、推进地域建筑学研究与国际化相协同的学科发展。

城市规划学特点:

1、城市规划学历史悠久,重庆大学是国内创办城市规划学科最早的两所院校之一;

重庆大学专业范文2

袁开榜,1934年出生,贵州遵义市人。重庆大学毕业,连续四届当选为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长(1989年、1996年、2002年、2007年),2011年12月4日在福州第五届一次全体理事会上被聘为荣誉理事长。连续四届担任重庆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1984年、1987年、1993年、1997年),2004年2月改选,被聘为重庆计算机用户协会第五届理事会资深理事长。1987年担任首届重庆计算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又连续三届担任重庆计算机学会理事长(1990年、1997年、2003年),2010年改选时被聘为重庆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此外,1989年当选为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1990年和1994年连续两届担任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兼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1992年7月当选为西南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还担任多个全国一级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五、六、七共三届理事(1992年、1996年、2000年),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第五届理事(2000年),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1998年),中国国际名人协会理事(2000年),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2001年),决策者杂志社荣誉理事(2009),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2004年),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2005),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2005),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2005),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评测委员会主任(2005),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评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2005),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2006),被香港皇室文化研究会授予爵位(2006),中国国际专业人才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2007)。

主要经历:196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留校任教,历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院学术委员、校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重庆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重庆正大软件专修学院院长。现任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主讲过8门专业课程。主持全国性学术60多次,任主席。主持鉴定项目110余个,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担任11个教材编委会主任、副主任或编委,担任中国国际出版社6家大型出版社的顾问编委或科技顾问,《计算机教育》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党旗飘飘·优秀共产党人思想宝库》特约编委,《2020年的中国》顾问。连续7届2006(厦门)、2007(武汉)、2008(开封)、2009(南宁)、2010(合肥)、2011(新加坡)、2012(澳大利亚)担任“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国际学术会议”总主席,以主任身份连续主持2005(北海)、2006(青岛)、2007(北京)、2008(北京)、2009(北京)、2010(十偃)、2011(武汉)、2012(长沙)共八届“全国计算机课件评比评测大会”,提出并在全国推动全国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资格认证项目。

主要业绩:1980年开始涉及社会团体工作,1984年领导创建了重庆计算机用户协会,1987年领导创建了重庆计算机学会,1988年领导创办了重庆电子工程学院,1989年领导创建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2001年参与创办了重庆正大软件学院。编写过7种教学讲义,正版出版《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跟我学电脑基础》三部著作。主审《微机实用指南》、《计算机华夏码》、《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系统与接口》5种教材。此外,还给《影视动画设计实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指导与习题》3本教材写了序。推荐出版两本教材:《如何防止计算机犯罪——管理者指南》、《计算机科学技术方法论》。主编学术会议论文集23种共27册。写有学术论文40余篇,有的还被《现代教育文集》、《世界学术文库》、《中华新论》、《中国优秀领导管理艺术宝典》、《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文集》、《现代教学论坛》、《中国世纪英才论著精粹》、《共和国60年重大获奖理论成果汇编》、《共和国前沿创新理论成果文选》、《党旗飘飘·优秀共产党人思想宝库》等巨型文献分别收录,不少论文获得世界学术贡献奖论文金奖、国际优秀论文奖、亚太华文教学成果奖、共和国重大前沿理论成果创新特等奖、建党九十周年大型理论成果征文特等奖,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型文献征文中荣获优秀论文特等奖。因业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学会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得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民办高等教育创业奖、首届东方名人成就奖、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奖等多项。并取得“改革先锋(2005)”、“2006年度十大新锐人物”等荣誉称号。其传略被《中华科技精英》、《中华成功者》、《中国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共和国建设功勋》等100余种大型词书收录。

重庆大学专业范文3

【摘要】本文立足于对重庆高职教育人才供给情况的专业结构调查,分析重庆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为新时期重庆高职教育如何发展前进提供一定的思考依据。

【关键词】重庆;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专业结构

        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成渝两地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4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重庆市政府2010年5月召开“十二五”规划产业发展座谈会,指出重庆市将实施信息产业、重化工及制造业“3个5000亿元”的倍增计划,到2015年,全市将实现工业总产值3万亿元,年均增长24%,新增利润850亿元,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可见,重庆迎来了产业大发展的最佳时期,与此同时重庆高职教育也将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而重庆高职教育如何有效地切合重庆城乡统筹改革以及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需求,培养出适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将阐述重庆市目前高职教育人才供给的基本情况及问题。

        一、重庆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重庆市高职教育始于21 世纪初,第一所高职学院始建于2000 年6 月。据2011年5月最新消息显示,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民办)、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民办)、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民办)、重庆电信职业学院(民办)、重庆经贸职业学院(民办)等6所职业学院通过教育部备案审查。到目前为止,在渝高校共67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37所(公办22所、民办15所)。

        当前,除去今年新批准的6所高职院校重庆已有31 所高职高专院校具备一定招生规模,其中公办22 所,民办9 所。2009 年重庆市高职院校开设专业(专业方向)209个,但在专业设置上有趋同化倾向,如计算机类、旅游酒店类等二级专业,就分别有19和16所学校设有该类相关专业。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类、公共服务类、水利类和农业类等大量二级专业类中的专业仅有个别甚至没有院校开设。此外,重庆高职院校大多是由部分技校、中专学校升格、合并组建而成,大多院校办学实力和经验不足,整体办学质量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重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与地区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二、重庆市高职教育人才供给情况调查分析

        教育部2004年进行高职高专专业“瘦身”后,的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包括19个专业大类,78个二级专业类别,共532个专业,其中19个大类64个二级专业类别中232个专业2011年在重庆招生。通过对重庆市26所高职院校网站公布的2011年招生信息预测重庆市高职院校未来三年内的人才供给情况,调查统计得出相关的数据及分析结果如下:

        1、重庆市高职高专各招生专业大类基本情况分析。

        重庆市2011年26所高职院校面向全国共招生48323人,实现19个专业大类的全覆盖,其中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大类、制造大类以每类7000人以上的招生规模稳居招生大类前三位,占招生总量的49.5%。此外,这三个专业大类的招生专业布点数达到282个,占布点总量的48.45%。从专业大类各专业平均招生人数来看,医药卫生大类和公安大类较三个专业大类的平均数而言更为突出分别为196和133人,由此可见如医药、公安等一些特殊专业类别的招生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院校,招生布点数也较少。 

         

        2、重庆市高职高专招生各二级专业类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统计分析专业布点数达到15个以及招生规模达到1000人的18个二级专业类相关信息。通过统计可以看出,计算机类、机械设计制造类、旅游管理类、汽车类以及电子信息类这五个二级专业类的招生计划数均占总体招生规模的5%以上,招生规模达到15097人占总体规模的31.24%。此外,五个二级专业类的招生布点数为180个,占布点总量的30.93%。 

         

       3、重庆市高职高专招生各二级专业类基本情况分析。

        由调查统计得出,招生人数在600人以上的专业有18个,招生计划总数为15662人,占总体招生规模的32.41%。招生布点数为146个,占布点总量的25.09%。其中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造价、物流管理以及软件技术这四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均超过1000人达到4363人,占总体招生规模的9.03%。 

         

        三、重庆高职教育人才供给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得出,重庆市高职教育在人才供给培养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办学特色和优势。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即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岗位的人才。它承载着与中职、本科教育不同的使命,对服务于地方经济有着不可磨灭的特殊优势。然而,重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许多学校并不具备开设某种专业的实力,但片面追求以市场为导向,盲目扩大招生专业范围及规模,既容易掩盖原有的特色专业,又容易导致办学质量的降低。

        2、人才培养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偏差。

        ①专业设置总量不足,覆盖面较为欠缺。

        由调查分析来看,26所重庆高职院校的招生专业有232个,但全国高职专业总量为532个,也就是说重庆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量还不到全国高职专业总量的50%,仅为43.61%。另外,就招生专业大类来看,重庆高职院校招生专业虽然覆盖了19个大类,但统计数据显示出重庆市专业设置覆盖面比较低,很多专业布点数较少甚至没有布点数。公共事业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公安大类、法律大类、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及水利大类等11个专业大类的招生规模均低于1000人,共计5287人仅占总体招生计划的10.94%。而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大类、制造大类以每类7000人以上的招生规模居招生大类前三位,基本占据招生总量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见,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仅总量较为缺乏,且实际专业覆盖率是较低的。

        ②部分专业重复设置,造成资源浪费。

        重庆市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带有功利性,盲目开设一些热门专业,以获取更多生源及收入来源,从而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这导致了重庆市许多高职院校新开设专业大多趋于雷同,造成教育资源的分散化和浪费,不利于发挥出办学的规模效应,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由调查结果来看,热门专业大类及二级专业类的专业招生布点数远远大于非热门专业,如电子信息、财经、制造三个专业大类的布点数均在80个以上,而农林牧渔大类作为第一产业重点支持类别的布点数仅为9个。

        ③专业设置与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差异。

        目前重庆市正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重庆市第一支柱产业,计划到2015年电子工业产值能够达到7000亿元—8000亿元。最新消息显示,未来五年重庆市将投入千亿元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另外,在重庆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重庆市将大力扶持和发展以信息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以汽摩、装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据调查结果显示,重庆高职专业招生计划排名前18位的二级专业类及具体专业全部对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由此可见,重庆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出现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一边倒的倾向,虽顺应了重庆市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要求,却严重忽视了重庆市社会发展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矛盾。重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也需要顺应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突出城市和工业发展需要的同时兼顾农村与农业的需求,从而为统筹重庆城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肖大成、张梁平,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j]研究与探索 2008(13) 17-19

2、周德强,高职院校服务统筹城乡发展对策——以重庆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j]人民论坛 2010(11) 154-155

3、赵佳佳、童秀英,关于重庆市高职高专专业结构的调查研究[j]职教论坛 2010(33) 85-88

4、赵冬菊,适应重庆产业大发展需要的重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 2010(10) 123-125

5、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网 http://www.cqedu.cn/

重庆大学专业范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YZHVEC(渝州高等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实训平台一体化

1 引言

重庆自从1997年恢复为中央直辖市之后,重庆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步伐加快,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贵重药材黄连、五倍子、金银花的产量在全国居首,重庆的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向前推进,农业农村和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目前,外国驻重庆领事机构已开馆增至10家,位居西部第一,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重庆的高等职业教育顺应时展的要求持续发展,正规的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已经达到38所。其中,重庆工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3所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院校从2006年起开始获得教育部和财政部总共约20亿的百所高职示范院校建设专项支持,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3所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从2010年起开始获得教育部和财政部的专项支持,各所高等院校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训场地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一流的实训室和实训场地开始在渝州大地的高等职业院校中布局。纵观重庆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平台,存在许多重复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的情况,为了让重庆的整体高等教育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收获最大的社会效益,我们需要依靠推动创新和加强互联互通,共建面向未来的渝州高等职业教育伙伴关系,推动区域实训平台一体化。

2 建设渝州高等职业教育伙伴关系

重庆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在渝州大地上,高等教育不断得到发展,现在已经拥有以重庆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等院校,为我国西部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着有力支撑。目前,重庆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包括重庆工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3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还包括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3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还有近期得到教学资源提升的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3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地区其他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包括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传媒职业学院、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民生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能源职业学院、重庆电讯职业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重庆轻工职业学院、重庆电信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重庆服装工程职业学院等涉及化工、财经、水利电力、三峡、航空、工贸、传媒、商务、科技、民生、建筑工程、信息技术、能源、电讯、机电、房地产、文化艺术、交通、旅游、安全技术、公共运输、轻工、电信、经贸、服装工程等领域的29所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以重庆市装备制造业实训基地、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先进制造业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和重庆市电子信息应用技术推广中心为核心的重庆市开放式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矿业工程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市煤矿安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煤炭行业工程技术中心;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建成了电子信息工程实训综合实训中心、电子电工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电子工程和汽车维修应用技术中心;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拥有电力行业背景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建成了罗克韦尔自动化实训中心、高电压实验实训中心、变电站三维仿真实训中心、发电厂三维仿真实训中心和水电站三维仿真实训中心等电力工程综合实训中心,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还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开设了口琴演奏与技巧入门、英语过级辅导等高水平多元化课程;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建成了以影视动画和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室为代表的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还建有重庆市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以及重庆市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等人才培养摇篮;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建成了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民政部西部民政社会工作培训中心和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职教师资培训联盟成员。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立足现代城市服务和民政社会工作,积极面向城市发展和公共事业管理、服务一线,培养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重庆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具有一批拥有行业特色、发展方向鲜明、实训设施专业化的院校,“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重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需要加强合作,团结一心,同舟共济,避免实训平台资源布局不合理,实现互联互通,相互学习先进教学管理经验,借助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学院率先牵头之机,成立渝州高等职业教育合作联盟(YZHVEC),建设渝州高等职业教育伙伴关系,推动重庆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3 推动区域实训平台一体化

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四所高校(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于1956年订立运动竞赛规则时进而订立了常青藤盟校的规章,选出盟校校长、体育主任和一些行政主管,定期聚会讨论各校间共同的有关入学、财务、援助及行政方面的问题。早期的常青藤学院只有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4所大学。4的罗马数字为“Ⅳ”,加上一个词尾Y,就成了“IVY”,英文的意思就是常青藤,所以又称为常青藤盟校,后来这4所大学的联合会又扩展到8所,成为如今享有盛誉的常青藤盟校。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0年开始获得中央财政的专项支持。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在北京召开,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目前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一个好汉三个帮”,重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之间需要加强合作,站在重庆高等教育事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对各个高等职业

教育院校的实训平台进行科学布局,采取惠泽各方的多赢之举来推动西南区域实训平台一体化,为壮大重庆乃至四川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实力而作出具有实效的工作。

4 寄语

目前,重庆地区的3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重庆工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和3所全国骨干高职院校(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城市职业管理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和有力的财政支持,可以先期在这部分高校中进行教育改革探索,为渝州高等职业教育合作联盟(YZHVEC)的成立作出有效工作,以后逐步增加综合条件较好的联盟单位,在重庆市政府和重庆市教委的指导下,推动重庆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楠 陈民铀 孔维政 《配电房温度场分布的模型与规范化优化设计研究》 2010年4月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2]张楠 《从汤逊理论到暗物质的研究――为青年学生打开科学之窗 》2013年5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3]张楠 《安全生产 光照华夏》 2014年9月 2014年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化――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理论电工与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J]

[4]张楠 《电气设备绝缘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卡的设计方法》

重庆大学专业范文5

学校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和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试验改革以及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抓住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发展机遇,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明确“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以“把学校建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西部地区新技术与应用技术研发和培训基地”为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响应重庆市委市府关于构建产学研合作大平台的号召,充分发挥学校1957年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办学的优势,利用石油、冶金、机械电子等特色学科的人才、科研成果和平台条件,以产学研合作为重要载体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

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办学,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在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有50多年的合作历史,在长期合作中建立起了良好的互信关系,特别是重庆科技学院受托于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完成的翻引钢机械手、棒材强力穿水冷却系统、轴承座自动拆卸及翻转系统、钢厂设备管理系统等科研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重庆科技学院与中石油和航空航天企业合作开发的新项目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与中石油共建“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

重庆科技学院是重庆市唯一一所拥有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的高校,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50多年的从事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实践,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科研人才队伍,特别是油气井井控技术、现代油气钻井技术等学科方向形成了优势和特色,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部级科技奖多项。其中:现代井控技术研究(欠平衡钻井动态模拟及设计软件开发、空气钻井配套技术研究),包括高压气井、水平井的井控工艺技术和井控装备研制,成果具国内先进水平,已在大庆、辽河、胜利、中原、四川、长庆、塔里木等油气田推广应用;石油hse风险管理配套技术研究及评价,其研究成果(行业评价标准)已在培训实践中应用,受到石油企业的好评;另外,石油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及评价、油气井钻井工艺技术研究等方面,都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与中石油公司长期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的基础上,中石油公司拟投资近千万元与重庆科技学院共同建设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为石油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培养技术、安全管理人才。

与航空航天企业合作,共建“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

目前,在我国专门从事针对航空、航天及军工用的磁性材料研发的单位不多,从事磁性材料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的高校也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北方的一流高校,而这些重点大学还主要从事磁路设计、磁性材料的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西南地区还没有从事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

重庆科技学院长期从事冶金与材料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有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冶金技术、新材料技术两个专科专业,其中新型功能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之一,也是学校的专业特色。在50余年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培育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和科研队伍,建设有材料研发科技创新团队两个,致力于新型功能磁性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制造,研发的产品已成功运用于我国的航天和国防产品中。

学校与南京晨光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我国航天工业重点研发企业合作共建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中心已获得了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承担了多项国防科研项目。

积极探索官产学合作新型道路

与重庆市科委、重庆三峰公司联合成立“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

2005年8月重庆科技学院与重钢集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办学协议,同时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三峰环境公司合作开展了“垃圾发电厂高速离心雾化器的研究与开发”、“垃圾发电厂焚烧炉液压控制技术及系统的研究”等项目研究。基于对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二者地位和制约关系的思考,面向国家能源、环境领域战略需求,在重庆市科委等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峰环境公司、重庆市科委三方决定联合组建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互利双赢,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庆三峰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是具有百年历史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体——重钢集团旗下专门从事环保产业的子公司,重庆同兴垃圾处理厂、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大型项目即由重庆三峰环境公司牵头进行投资、建设并承包运营。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是重庆科技学院与企业、政府部门合作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属官产学合作。研究院建设所需资金、仪器设备、场地由学校、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按各自拥有、共同使用、统一管理的原则执行,运行费用由项目经费解决。研究院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要求建设和管理,主要研究人员由学校教师和向社会聘请部分优秀研究人员组成,所有人员由研究院统一管理。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这一官产学合作平台的搭建显示出它的蓬勃生机。由研究院研制的垃圾焚烧发电高速离心雾化器和垃圾焚烧炉液压控制系统在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得到推广应用,为重庆三峰环境产业公司节省直接投资上千万元;目前,新的研究开发任务正在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已申请专利67项;获得重庆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与美国covanta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开发与联合开展人才培训备忘录,第一批技术合作开发经费164万美元已到位;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成立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中国分中心;与重钢集团公司合作,在研究院设立重钢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工作室。培养高级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响应国家号召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开发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将为重庆市乃至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与重庆市安监局联合成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重庆科技学院有深厚的石油、天然气和冶金行业背景,具备安全工程的学科基础条件,有专业教师6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00余万元,已经在石油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本专科专业中开设了安全工程相关课程。学校非常重视安全培训、咨询、科研及技术服务工作,建有国家甲级资质的重庆渝油安全评价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iadc重庆(长城)国际井控培训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重庆培训中心”等中介与培训机构。近年来,学校为各行业培养了井控、hse和安全监督管理等中层、基层技术管理干部5000多人次,并开展了广泛的安全技术服务工作。

鉴于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教育机构缺乏、安全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安全生产技术及科研缺乏支撑的现状,为了解决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和重庆市王鸿举市长提出的“依托相关高等学校,筹备成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的指示精神,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成立了重庆安全工程学院。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职业教育、科研开发、中介服务为一体,全方位辐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领域。为政府安全生产决策、事故抢险及调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安全人才培养、重大安全科技研究、企业安全技术服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是重庆科技学院与政府部门合作搭建的又一产学研合作平台。安全工程学院由学校提供办学场地、图书情报资料,市安监局提供政府专项资金和政策保障,双方共同提供师资,投入设备。安全工程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模式,理事长和学院院长由双方派出,双方共建共管。目前,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已招收全日制专科学生240余人,全日制本科学生200余人,对全市安全生产人员的培训工作正在进行,安全中介服务及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目前,重庆科技学院在重庆市安监局的指导下,整合全市安全研究与评价机构,并得到国家安监局的支持,组建了重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同时,根据“渝府[2008]3号文件”精神,积极参与构建“重庆市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的工作。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随着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投入的不断到位,将会越来越发挥出为政府安全生产决策、事故抢险及调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安全人才培养、重大安全科技研究、企业安全技术服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的巨大作用。

充分利用大学城地缘优势,与重庆微电子园开展人才培养及技术研发合作

重庆大学专业范文6

关键词: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化学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更是重庆的“6+1”支柱产业和未来十大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装备、轻工、建材、医药及军事等各大领域应用广泛[1]。目前,重庆地区应用化工类人才面临较大缺口,难以满足化工产业大规模发展的要求。

一、重庆地区化学工业的发展现状

1.化工产业发展势头较好

近年来,重庆化学工业发展势头较好,门类齐、产品多,初具规模,在能源、石化、轻工、医药及新材料等领域有很大市场潜力。截止到2014年底,重庆地区有400余户规模以上的化工企业,实现年总产值超千亿元。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壮大,重庆已逐渐形成了以长寿、涪陵及万州为中心的特色化工产业集中区,且规模仍在不断扩大,这也为多元化的化工产业在重庆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重庆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化工、能源及材料的三年发展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力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打造西部千亿综合性化工基地,成为长江上游一流化工特色产业的桥头堡、国家新材料基地和部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重庆是天然气化工的重要基地,拥有国内外成熟的天然气化工特色产业链和世界先进技术,产品种类多,历史悠久。重庆化学工业发展迅猛,规模优势明显,在西部化工总产值中位居第二,且比重逐年攀升[2]。重庆的化学工业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长寿、涪陵、万州及丰都等为中心的特色化工产业集群式的发展新格局,规划了化工产业园区,并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实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合理利用,促进了产品链的不断扩张与延伸,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环保和安全生产水平,增加了化工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改造、整体外迁、兼并重组及引进先进技术等多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大幅提升了工艺、技术及装备等各方面的水平。通过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市已拥有两万多名化工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多个部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重庆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3]。

2.化工产业发展机遇良好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世界化工产业的较大冲击,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及技术措施支持工业企业的转型,技术升级,落后淘汰,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为化学工业的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和技术保障。

重庆化学工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加之重庆及周边地区天然气、页岩气、盐卤资源相对丰富,区域资源优势明显,为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有利的资源保障。重庆与沿海地区相比,在水、电、气、土地及劳动力等方面的成本低1/3左右,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重庆化医集团是重庆化学工业的龙头,业务范围涵盖了化工领域的多个产业,如今面临天然气价格紧张的局面,部分产业发展亟待转型,目前已在长寿化工园区规划了“气改煤”替代天然气项目,人才需求大,然而全市范围仅我院开办有煤化工专业,但远不能满足本地化工行业多元化转型发展的需要。促进了重庆化工行业对应用化工技术人才的极大需求,更为长江中上游化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同时,重庆已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能源、化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2015年9月,由重庆化医集团与德国巴斯夫合作的年产40万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项目在长寿化工园区正式投产,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MDI项目,建设以MDI为核心的上、中、下游产品链全面配套的大型化工一体化工程,总投资350亿,预计年销售额超500亿,将拉动重庆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等产业2000亿产值,有利于统筹川渝及周边地区的天然气化工及石化等产业的发展,推动本地化工产业升级。

二、重庆应用化工类人才需求状况

根据2013年以来对重庆化工行业的调研,对比近几年专业毕业生的供需情况,市场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重庆多元化化工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势必带来化工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通过调研和市场分析,化工企业一线操控工、化验分析员、产品销售员等职位需求预计在5万人以上[4]。

三、重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办学现状

在重庆4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中,仅重庆化工职院在化工类技能人才的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办学历史,但该校也是2010年才开始高职办学,每年的毕业人生人数偏少。此外,近几年还有5所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但专业方向单一,办学经验不足,化工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重庆化学工业发展迅猛,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将会面临较大的一线人才缺口,而本地应用化工类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

参考文献:

[1]罗乐,陈善全.探索重庆地区开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必要性[J].科技经济市场,2013,7:40-41.

[2]马晓燕.我国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探讨-以重庆长寿化工园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1(1):120-124.

[3]姜涛,程E.产业链演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24):6-7.

[4]邓海.巴斯夫化工项目落户重庆幕后[J].新世纪周刊,2011,1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