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计难点范例6篇

电气设计难点

电气设计难点范文1

建筑电气设计是形成建筑电气工程的关键步骤,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隐患将会影响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甚至会影响建筑电气的安全性,还会影响建筑电气工程日后的使用。常见的建筑电气设计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1建筑电气系统设计原则

不突出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没有做到对设计原则的坚持,反而在业主压力和成本考量的压力下出现对设计要点的调整,不但不能遵循建筑电气设计的规律,也难于体现相关规范和规定的要求,导致建筑电气设计出现系统性、功能性下降,出现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问题和功能障碍。

1.2建筑电气设计重点不明确

建筑电气设计重点是整个设计工作的灵魂,很多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出现重点过多、分散的问题,导致建筑电气系统难于进行正常的施工,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更加难于保障,容易导致在建筑电气建设环节漏洞和问题的产生。

1.3建筑电气设计缺乏适用性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没有针对电气系统参数、用电负荷、电气类型、功能需要等重要方面展开控制,出现对电气系统参数了解不清,建筑电气用电负荷分散,建筑电气种类混乱,对用户功能需要不了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电气的适用性体现。

1.4忽视建筑电气系统的经济性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系统的造价与成本问题,对建筑电气材料缺乏必要的经济考虑,出现建筑电气设计成本过高,产生建筑电气施工效益过低,给不合格建筑电气设备使用创造客观的条件,既影响了建筑电气设计的质量,又给建筑电气带来系统性的隐患。

1.5建筑电气设计目标不清晰

建筑电气设计中没有对未来社会、建筑和生活发展的前景进行分析,导致建筑电气设计目标不明确,出现建筑电气系统升级和改造的困难,产生反复建设和不断更新的问题,影响建筑电气系统的功能与稳定。

2构建新时期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体系的主要对策

2.1坚持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基本原则是对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综合性、现实性总结,应该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强化对基本原则的尊重与坚持。应该基于建筑电气设计基本原则展开系统、科学的设计工作,使建筑电气设计满足建筑功能、安全方面的要求,同时适应使用者的需要。要以《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等强制性文件作为基础,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体现基本原则,使建筑电气的安全性、节能性、功能性得到全面体现,在构建建筑电气系统的情况下,提升建筑电气设计的水平和质量。

2.2明确建筑电气设计重点

应该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对系统结构、电气参数等重点环节加以突出,避免在建筑电气设计出现含混不清的问题,要结合建筑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确定建筑电气设计的交叉部分,防止因建筑电气系统重点不明确而引发功能、安全方面的问题。

2.3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适用性

适用性是检验建筑电气设计质量的关键,确保建筑电气设计的适用性是高水平设计的基础。应该在掌握建筑电气系统参数、用电负荷、电气类型、功能需要等重要信息的同时,通过设计平衡建筑电气系统的关系,以提高建筑电气设计适用性的基础,构建新型建筑电气系统,在满足使用者对建筑电气工程需要的同时,完善建筑电气系统的功能性、系统性和安全性。

2.4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经济性

针对建筑电气系统质量问题,在建筑电气设计中还要强化材料的选择。考虑实际经济效益及成本问题,选择适用于建筑电气系统的线材、设备,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实现建筑电气设计经济性。

2.5明确建筑电气设计的目标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在调研建筑电气系统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设计目标。在满足建筑物电气系统使用基础上,分析未来建筑电气使用发展前景及对供电系统的需求。进而保障建筑电气设计能够满足未来电气使用需求,减少建筑电气系统改造升级造成的浪费,避免重复建设等对建筑物使用的影响。

3结语

电气设计难点范文2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高低压主结线

现阶段,超高层建筑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点,科学有效的推广超高层建筑,不仅能够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矛盾,也能为城市功能划分提供新的媒介,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电气设计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充分掌握建筑功能的基础上确定电气设计的基本内容,才能保证设计环节的合理性;也要从安全性、节能性的角度,对超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进行深入思考,提高设计的实用性。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超高层电气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

1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要求

1.1 安全性要求

安全性要求是电气设计的首要要求,设计人员在电气设计过程中,应该在电气安全的基础上注意建筑物供电的可靠性。在考虑到建筑高度的基础上,电气系统变配电房应设置在楼宇中央部位,以降低低压配电的电能消耗;可在地库层设置柴油发电机,为保证整个建筑都能得到持续性的供电,可将输出电压控制在10KV,再经过变压器处理后,降为低压配电。在建筑配电系统施工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高度要求控制电缆长度、供电距离与电缆大小。

1.2 节能性要求

绿色节能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超高层电气设计也应该体现节能的相关要求。目前,节能建筑的表面上减少电压是可以实现的,但为获得更好的节能效果,可采用高效能的T5节能荧光管。在空调风机、水泵等马达的设计中,可采用我国主流的变频控制设计,这种设计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根据系统实际需求调整马达用电量,避免传统马达因长时间的连续工作而产生电量浪费的现象,最终实现节能。

2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2.1 火警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结合超高层建筑的特点,按照特级保护对象的设置的相关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进行火灾事故广播,火灾信息处理等,其感应系统设计结构如下图所示。

当火灾发生时,报警控制器会按照设置程序发送指令,其发送指令的主要依据是报警信号的发送时间,并及时启动消防设备。通常情况下,在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的结构设置感温探测器,在建筑主入口、走廊、各种用房等区域,设置感烟探测器,并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手动火灾报警器。消防专用设备应设置在各避难层的20m处,妥善处理备用发电房、消防风机房等之间的距离。同时,建筑的每层都应设置广播扬声器,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在第一时间告知各层用户,为有效的组织撤离奠定基础。

2.2 供配电系统设计

(1)符合等级与供电电源。根据现阶段国家的相关要求,消防用电设备均按照一级负荷要求供电,电源电压等级为10KV,对于二路10KV电源,分别引自不同区域变电站或统一变电站内的不同线路,每条电路均承担电梯、消防等重要机房的用电需求,其中二路电源能够同时完成运转、供应电能的用电需要,并进行分开供电。为满足一般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的用电要求,在电气设计过程中,可在原有设计项目的基础上选取一定的柴油发动机做后备电源,保证在特殊时期能够第一时间调动消防设备。(2)变配电室设置。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水泵房、中央空调控制室等均建造在地表下,其余部分大型用电设备安置在1-5楼,为保证变压器能够尽可能接近负荷中心地带,可将变配电室设置在地下室,并将柴油发电机设置在变配电室周围。在高度大于等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设计中,通常会在建筑避难层与屋顶设置一定的电气设备。在单个变配电室难以有效供电的情况下,可在避难层再增设一变配电室,可缓解其他变配电室的供电压力,提高供电性能。在确定变配电室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一下几点因素:1)全面考虑变压器垂直运送通道对变配电室设置的影响;2)分析设备楼板复合,单台变压器容量应小于等于800KVA。(3)高低压主结线设计。一般情况下,10KV用户变电室简化主结线方案主要采用SM6环网开关柜,这种设计方法所适用的范围主要是不设保护的电源进行柜,变压器出线开关主要采用断路器柜或熔断器-复合开关柜等。针对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小于1600KV的情况,可选择断路器柜;在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大于1250KV时,可采用熔断器-负荷开关柜作为10KV侧环网开关柜,其中熔断器可对变压器起保护作用。采用双路进行10KV电源,其中主结线为单母线分段,每段10KV母线设置一变压器,该变压器容量一般不超过5000KVA;二段母线合计装结的编容器容量不超过10000KVA。根据一般超高层建筑负荷计算结果来看,可选择5-6台SG10低损耗干式变压器,另设置1-2台1000KW高速柴油发动力。分组设置变压器,低压主结线采用单母线分段,二台变压器低压侧设置母联开关,并在平时运行中采用分列运行法运行变电所的变压器。当一台变压器出现故障时,系统可自动切除部分空调设备的供电,以保证系统负荷的稳定性;同时另一台变压器承担整个建筑消防、照明的用电。对于空调等季节性负荷,可根据设备的实际容量,集中设置空调负荷,并在过渡季节适当切除部分负荷(停用部分设备)。

3 结束语

本文简单分析了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要点,对设计人员而言,在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应以本建筑的实际功能为基础,在充分考虑电气投入,建筑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内容,保证电气设计的科学性、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李平.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点简析[J].现代建筑电气(电气设计),2013(47):20-23.

[2]蹼松奇.论超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与安装要点[J].工程技术,2014(03):239-241.

电气设计难点范文3

关键词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143-02

0引言

智能技术是一种用于模拟、延伸并扩展人类智能的相关理论、技术、方法及应用系统的专门技术。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智能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当中,利用智能技术的自动控制能力,诸如图像识别能力、语言处理与识别能力以及专家系统等,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这门技术已经逐步形成了一门用于电气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以及电气实验分析的重要科学。

1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

智能控制技术及方法的实现方式很多,所采用的控制方式主要与控制系统所采用的控制类型相关。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范畴来看,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设计思路相对简单

与传统的古典控制器相比,古典控制设备通常需要根据其控制对象的具体模型特点进行设计分析,但是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又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诸如模型对象的参数改变、模型数值的具体类型等,使得对象模型的设计困难难度增加。在采用智能技术之后,通过利用智能技术中的函数近似器可以方便的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控制。

1.2 性能得以强化

在采用智能控制技术之后,只需要适当对对相关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即可以快速提高控制系统的相关参数及控制设备的控制性能。例如,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相比,采用模糊逻辑控制器将明显提高控制反应的响应时间,减小过冲。

1.3 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与古典控制器相比,智能控制设备能够更方便的对新采纳的数据以及新的信息等进行采纳,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适应性。在控制系统当中,即使不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也能够利用响应信息及相关语言进行控制设计。

1.4控制的一致性好

由于传统的控制算法是针对具体的控制对象而进行设计的,所以通常只是对具体的控制对象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但是对其他相类似的控制对象则不具有良好的控制一致性。在采用智能控制技术之后,所采用的算法不管是指定的分析对象还是对于未指定的输入数据,都能进行很好的一致性控制。

2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推动着电气产品及系统的设计工作逐步从传统的手工试验方式向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明显缩短了电气产品及系统的开发周期。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传统的电气产品设计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以带来极大的方便,有效的提高电气产品及系统的设计效率、质量。智能控制技术在电气工程产品及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系统优化设计算法主要包括遗传算法以及专家系统两种方法。其中,遗传算法尤其适合电气产品及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广义的智能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电气产品的优化控制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集成了控制工程的理论科学知识以及控制经验知识两方面的内容,对系统的优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的电气产品设计工作主要是采用将大量的设计经验进行积累和结合的方式,再结合对应的试验手段进行验证。这种优化方式不但缺乏足够的理论技术支持,同时其优化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难以得到最优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伴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广泛采用该种技术极大的缩短了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从产品构思、设计,到产品成型的生产周期,使得设计工作得到了优化,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得到根本提高。

2.2 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

由于电气设备的故障存在着非线性的特点,同时控制系统的故障点还存在着随机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导致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难以保证诊断效率和针对精确度。在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过程中,通过引进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大大的提高故障诊断的精度,同时还可以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

当前,在故障诊断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专家系统、神经网络以及模糊逻辑等技术,使得故障诊断的精度得到不断提高。例如,将智能诊断技术应用于大型电动机以及发电机等设备过程中时,可以将神经网络与模糊理论相结合,这样不但保留了智能技术在故障诊断过程中的模糊性特点(提高了故障诊断的适应范围),同时还结合了神经网络学习能力强的优点(提高了故障诊断的精度),极大的提高了对大型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进度和效率。

2.3 电气系统的智能控制

电气工程自动化是未来电气系统的发展趋势,而智能控制技术将是将来电气系统智能控制的关键节点。另外,智能控制技术已经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的应用范围包括:对电气系统开关量、系统模拟量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对各种主要电气设备、电气系统等进行状态运行的实时监督;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对电气系统的实时控制;对电气系统故障进行记录、在线诊断及处理。

3 具体案例应用

在当前工民供水系统当中广泛应用的恒压供水系统,由于该系统需要根据随机的符合变化实现供水系统的压力动态性指标表示。若采用传统的PID算法,将难以实现对应的功能和效果。虽然采用了很多进口的调节器对供水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但是都难以达到稳定的动态性指标。所以,通过引入模糊控制方法,可以实现良好的恒压供水效果。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为了实现供水的全自动化及恒压供水,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AI-808的智能调控器作为主控器,同时结合FXlN PLC逻辑控制功能模块的相关功能,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相应速度。

参考文献

[1]胡蝶.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7):186.

电气设计难点范文4

(一)未遵循规范要求开展设计工作。

在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设计图进行查看时,时常会发现设计未遵循相关规范要求,例如仅仅运用TN-C低压的配电系统,不但未开展电气保护接地措施,而且也没有设计电位的连接,这些做法均无法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也为将来的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设计缺乏深度。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由于施工图的设计深度较差,设计的文件也缺乏足够的可实施性,给实际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但面对工程施工进度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也难以充分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此外,普遍存在工程施工图的设计深度未能达到工程建设要求,或文件的编制深度难以满足实际施工需求,例如照明系统设计图中,未将详细的规格、型号备注出来等,进而导致了电力设备适用性缺陷的产生。

(三)各专业的不协调导致失误的出现。

在电气工程防雷接地处理过程中,防雷接地的设计图仅出现在电气图上面,且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电位连接装置,例如在施工图中,并没有将作为防雷接闪器的建筑物结构件钢筋的技术要求、连接点位置、搭接等内容进行详细标记等。在实际电气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技术人员缺乏足够的经验,且因考虑不周到出现遗漏,均会使得电气配合及土建产生失误。其中,外引接地连接点漏设及接地钢筋网连接点出错为常见的电气配合失误。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由上述可知,设计阶段为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一旦出现设计质量问题,便会引起更多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改进措施,加大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的管理力度。

(一)加大电气施工图纸的会审力度。

工程正式开工之前,设计、承建单位,以及业主与监理人员均会参与施工图纸的会审,以期找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为有效避免施工中不必要损害的产生,就应加大电气施工图纸的会审力度,就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展开分析,明确建设方的需求及项目的定位;认真审图,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尽量解决对工程质量及工程造成影响的问题。在对电气图纸进行会审时,需对整套施工图进行通观、核对,检查图纸是否齐全,系统图、大样图、平面图是否统一,控制设计、动力配电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要求相一致等。

(二)充分做好专业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

建筑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在项目开工前,应对施工图纸进行分析,并与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对土建及电气施工设计图进行查对,将存在交叉施工的部分列出,并在配合施工前制作好各种预埋件,同时做好防腐处理工作。电气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把好材料质量关,推行质量卡措施,确保各种具备完整资料,只有经过建设及监理单位的签字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其二,做好基础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配合土建单位及时做好预埋止水挡板及强弱电进户电缆穿墙管工作,并提前准备好需要预埋的吊杆基础螺栓、铁件、配电柜基础型钢,以及吊卡等预埋件,不得出现遗漏;其三,明确电气工程的重要环节,确定电力电缆、配电装置及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的交接与协调环节,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开展超前监管工作,并监控好重要环节的基础上,促进整个工程系统的质量控制;其四,加大对安装调试阶段的质量管理力度,首先对线盒及配电箱内压线做好样板,确保压接牢固,布线整齐,按规范要求连接接地线,预留好接地端子;在调试设备运行时,应遵循先单体,后联动,先空载,后带负荷的原则,并先对继电器等可调元件进行调整至规定值,再对机械及电气性能的可靠性进行验证,重点对导线穿管铺设及吊顶内线路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进行检查。

(三)加强电气工程安全管理。

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在控制质量的同时,还应加强安全管理,坚持安全施工原则,制定相应的安全组织及技术措施,与现场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同时专门设置专门持证上岗安全员一职。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建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安全用电措施等审批制度;其次,制定技术交底制度,向施工单位及用电人员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用电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解;其三,建立完善的培训及安全管理制度,对用电人员及专业电工开展定期用电安全教育工作,严格坚持持证上岗原则。

三、结语

电气设计难点范文5

关键词:建筑,供配电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72+.3 文献标识码:A

供配电设计是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部分,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用建筑电气设备的投资及其运行和管理,供配电设计不仅要做到保障供电可靠、确保人身安全、技术先进,而且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还要看设计在实际运行中是否经济、合理。

一、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规范要点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技术指标,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在设计中,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以及地区供电特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还应注意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设计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及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负荷。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的专用馈电线路,以及蓄电池和干电池可作为应急电源。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应由两线路供电。必要时采用不间断电源(UPS)。

二、供配电系统

(一)在设计中进线断路设备的装置部位不对

进线断路设备装置位置在配电柜设备的进线侧是最佳的,要是进线断路设备装置在配电柜设备的受电测,那么在工作中当断路设备运作到分断部位的时候,断路设备的下部接线位置会带电,和标准要求中断路设备应该在上部的接线处带电不一样,为了确保人身安全,要在配电柜设备的进线侧装置进线断路设备。

(二)联络柜(屏)内电度表选择不当

联络柜(屏)不仅能够受电,还可以送电。采用单向电度表时,只能计量受电方向,而不能计量送电方向。根据《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2008第3.1.7条“双向送、受电的电力装置回路,应分别计量送、受电的电量。当以两只电度表分别计量送、受电电量时,应采用有止逆器的电度表。”的规定,联络柜(屏)可不安装电度表,或安装两只有止逆器的电度表。

(三)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配电设备不合理

为了节省资金,有些开发商提供落后的配电设备,这些设备有建设标准较低,变压器配置容量不足,线变损高,超期运行等问题存在,增加了安全隐患。还有些设备因为电负荷迅速增长,引起断路器、电能表与供配电线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电气负荷的需要,加速绝缘老化,造成故障频繁发生甚至出现事故。对于距离不太远但是比较重要的配电设备,没有从独立的变电所或者是开闭所的附属变电所直接进行配电,拉长了距离,进而减少了利用率。

(四)抗干扰设计

工业工程中供配电系统不断实施自动化,计算机系统、PLC系统等的使用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了干扰,其中的电气功能模块有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故障。此外,这些干扰信号还会通过传导、感应等方式进入到二次设备中,如果干扰水平超过了电子设备的耐受能力,这些设备就会出现不正常动作。因为干扰信号的产生以及对系统造成的干扰都非常复杂,所以解决起来非常困难。对于变配电所系统来说,在干扰作用下,各类开关设备和测量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都会受到影响。变配电所系统中的常见干扰有:电源干扰、电磁干扰与线路干扰等。频率和电压的干扰是电源引入产生的干扰,解决电源干扰的主要措施有:整流和滤波,变压和稳压等,这样不但可以降低集中供电的危险,公共阻抗与公共电源间的耦合也会得到缓解,有利于电源的散热。

三、消防系统

(一)消防报警系统不完善

自动喷淋系统湿式报警阀前的供水控制阀关闭信号未接至消防控制室,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应通过输入输出模块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防止检修湿式报警阀时,关闭此阀后为复位。

(二)疏散指示标志不当

疏散指示的疏散方向应按建筑疏散方向确定,且疏散指示标志应安装在疏散走道和其它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或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这个范围符合一般人行走时目视前方的习惯,容易发现标志,如果疏散指示标志设在吊顶上有被烟气遮挡的可能,故在设计中应予以避免。

四、防雷与接地

防雷与接地问题是供配电系统设计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目前,主要的防雷设备有:避雷器与接闪器。其中,前者在实现防雷功能时需要与相应的被保护设备并联,装设在设备的电源侧。在雷雨天气,线路上出现雷击过电压时,避雷器的火花间隙将会被击穿,过电压通过避雷器对大地进行放电,有效的保护了各种电气设备,阀式和排气式是两种主要的避雷器型式。后者直接接受雷击,避雷针是接闪器上接受雷击的金属,如果是金属线接受雷击,则被称之为避雷线;如果是金属带接受雷击,则被称之为避雷带。室外配电装置的防雷一般都是通过装设避雷针来实现的。此外,如果变配电所所处位置附近存在较高的建筑物,建筑物上的防雷设施能够对变配电所实施保护,就无需再单独为变配电所设置防雷保护。

五、节能

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在建筑的配电设计方面,更要体现出节约用电的设计理念,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对民用建筑进行配电设计时,在考虑到供电稳定可靠的前提下,要最大程度的降低能源的损耗,采用经济合理的方式进行配电设计,实现节能的思想理念。

六、结束语

总之,为保证电气设计的合理性及系统的安全运行,建筑供配电设计者不但要向电气专业提供正确的设计基础资料外,设计中还要与电气专业的要求和特点相结合,为设备、线路的安装配置及运行维护提供必要的安全空间和通道,选择合适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并在建筑结构上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电气部分与建筑的其他各部分在检修或事故情况下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莹,康淼.电气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常见疑难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

电气设计难点范文6

关键词:管理;改造;施工;电气化铁路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为铁路电气化施工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公司制的确立,目前我国铁路电气化施工企业几乎都全面推行了工程项目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模式,使公司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铁路电气化施工具有工点分散流动性大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其工程项目管理有着其丰富的管理内涵,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样涉及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在今后的铁路建设中比重将不断加大,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进行论述。

2施工组织管理

2.1施工方案

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是综合性工程,通常不止一个施工主体,施工期间需各个施工单位互相配合,共同协作。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工前,应当与站前施工单位建立联络,了解其施工部署和工程进度,然后制定相应的施工部署和工程进度计划,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编制要做到科学、合理、适用。方案要以工程采用的技术标准,适用的施工规范为基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各种外部条件中存在的不利因数对施工造成的影响;方案的实施步骤满足工程进度,尽可能做到超前筹划、提前准备、及时实施;方案中的施工方法优先采用成熟的施工技术,选用施工工艺、工法要因地制宜,符合该工程实际情况,给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效率。

既有电气化铁路多为运营线路,施工中首先保证铁路的基本运输功能,因此,每个施工作业点后,都须保持电气化接触网完整和牵引供电正常。根据我国目前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的现状,通常既要进行工程建设,又要保证铁路运输通畅。施工和运输间难免产生冲突,为克服二者矛盾,常采用在保证基本运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天窗点、集中修时间进行施工。

接触网额定电压为25KV,对电气绝缘性能要求高,施工人员安全风险大,必须有严格完善的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每个作业点结束后,不得留下危及行车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临时工程中,接触网结构须安全稳固。

既有线施工有施工难度、大影响面广的特点,很多工作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依靠过渡工程,而制定一个好的过渡方案,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和成本,因此,编制的过渡方案要简单易行,且有前瞻性和全局性,充分考虑永临结合。

2.2 施工封锁计划

既有电气化铁路须保证正常供电,而改造中大部分作业都要求暂时中断铁路运输,停电封锁,为合理利用天窗点,减小施工对运营的影响,施工单位需编制、提交施工封锁计划。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内容,制定施工封锁计划上报运管部门,批复后按计划组织施工生产。制定施工封锁计划要充分掌握现场情况,紧密结合站前施工单位部署和进度,计划制定要具有连续性和超前性。施工封锁计划依铁路运输具体情况,围绕施工方案,结合工程施工实际进度,连续编制、合理调整、及时补充、充分利用。施工封锁计划分为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和日计划,年度计划作为框架,月度计划为施工主线,日计划则是施工的具体实现。

2.3 施工协调

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中,设计单位经常由于相关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不详细、运营单位大修改造等原因,提供给施工单位的施工图,不可避免会与施工现场出现差异。设计单位由于点多线长,施工现场不可能处处了解,施工单位无权对施工图进行改动,如果与设计单无及时联系,势必造成问题积压而影响施工进度。根据现场情况,有部分接触网下部工程,可以划分到站前单位施工完成,这也需要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由各设计专业之间协调好,达到最好的施工效果。

2.4 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安全直接关系到施工生产和铁路运输能否正常进行。保证施工安全首先应保证安全投入,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安全教育和培训、进行安全考核。在管理人员中建立安全问责体系,高起点严要求,强化事前准备,注重过程监督。

当前工程建设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施工安全管理的理念必须提高到新的层次。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用节减安全投入来提高效益,这种做法只看到有形的投入,却没有到注意到安全事故带来的无形损失,没有意识到安全问题已经上升到企业生存的高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不能确保安全,安全生产中更要注重落实,人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执行管理制度、遵守操作规程,才能切实作到安全生产。

3.较普遍存在的情况

3.1 站前施工滞后,压缩站后施工节点

某枢纽是某线进入某岛的咽喉,在进行某枢纽改造时,站前施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不能实现节点工期,站场改造和线路拨接进度严重滞后,电气化施工受其影响,同样不能展开。根据某线开通时间安排,站前工程进行突击施工,某枢纽内遍地开花,几个点连续拨接开通,电气化施工必须紧随其后,3个月的工期压缩到一个月,人员分散时间紧迫,让人应接不暇,时刻在考虑人员、设备、材料的分配,确保安全开通。

3.2设计和施工情况变化较大

3.2.1施工现场情况差别较大。火车站一般位于市区,用地紧张,车站与公路和商住区紧邻,进行站场扩建地形限制征地困难,导致接触网下部工程施工十分困难,平面布置难度极大。某站鹰潭端岔区进行双线改造时,设计方案是在拨接点架设软横跨过渡。施工现场情况是下行路基宽阔可以进行基础施工,而上行路基狭窄,紧邻居民住宅小区,站前施工是浇注的高挡墙,不具备基础施工条件,必须更改设计方案

3.2.2施工方案变化较大。某站鹰潭端岔区进行双线改造时,初步设计是对既有复式交分道岔完全电化,方案审查会后,我单位积极准备,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了实施。后来建设单位通知方案有变,将既有复式交分道岔拆除,向站外方向外移500m重新铺设一组复式交分道岔。我们只有拆除前期所有实施部分,重新实施新方案。这只是一个个例,在施工中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3.3施工平台不足,制约电气化

施工既有线进行改造,线路平面变化较大,可能出现整个站场改建、几公里线路拨接等待情况,站前先进行施工,大部分工作基本实施后,一次性拨接开通。电气化施工是也线路为基准,在线路上使用专用机械设备及架设接触网设施、改建部分由于没有开通,不能使用专用机械设备,没有施工基准,大型路材路料不能一次运送、安装到位,施工基准缺乏,技术参数没有保障,种种因素制约着电气化施工。

结束语

本文以上综述了对铁路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设计源头、施工过程运营目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了分析从而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有效运行,加强过程管理,充分预见和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建成高质量符合运营要求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