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教育内容范例6篇

培养教育内容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1

思想政治教育已被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联系已经发生的争论作初步探讨。

一、从几个相关概念谈起

概念是浓缩了的判断,思想上理论上的分歧往往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表现出来。我们就从几个相关概念谈起。

关于“德育”。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用“德”来表述的。对“德育”的不同理解,表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看法。关于德育的内容,存在着“两要素”说(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要素”说(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五要素”说(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不同的学术观点。[1](P310-312)也有论者提出,德育只能是道德教育,我国现实中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等内容包括在德育之内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这样不能与国际“接轨”,导致了“学校德育的政治化”,而这“正是实际德育工作存在的最大弊端”。[2](P1-6)

关于“公民教育”。有论者认为,概括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应采用“公民教育”的概念。因为“公民教育具有较强的中性色彩,它不是强调为哪个阶级、哪个政党培养‘接班人’,而是为社会培养下一代(公民)”,这样有助于克服“政治化问题”。[2](P5)

关于“党化教育”。有人把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党化教育”,指责它是由党“通过执政当局强力推行的、旨在灌输党的意识形态教义和政策主张”的教育,是“把当权者的意志强加给整个社会”。论者提出要“用公民教育取代党化教育”,而“公民教育”的原则是“普世原则”。

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明显表现出不同观点的分歧,其中有些是事关政治方向、重大原则的问题。对相关的观点,笔者将结合本文各部分的议题作一些讨论。

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是我们研究任何问题都应该坚持的方法论原则,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如此。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分歧,是同秉持不同的方法论原则直接相关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把它当作学科来建设,就要追求科学化。但是,对于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实际存在着不同理解。在有些论者看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科学化,就要与国际“接轨”。他们离开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实际内容和具体实践去讨论问题,试图提出某种不带有国家、民族、历史、阶级的局限性的范畴、规律、原则、方法,追求由这样的概念和命题构成的普遍适用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体系。其结果,往往是到西方去寻求理论根据,不加分析地从西方的哲学、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各学科中搬来各种概念、术语,并借此显示自己论著的学术性和普遍适用性。这种做法隐含着对其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解:似乎存在着某种超越社会历史条件的“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要去研究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的规律和方法。这种思维方式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所特有的,它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被搬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来了。

笔者认为,我们所要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我们所从事的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什么“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事实上只有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存在某种超越历史、超越社会根本制度的“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它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经济基础服务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它所要达到的目标,它所灌输和倡导的思想内容,虽然也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就其本质或整体而言,是不同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

从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层面说,试图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建立普遍适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际上是从假设的一般“社会”、一般“人”出发的,走的是唯物史观产生之前社会历史研究的老路。唯心史观支配下的主观社会学从假设的“人的本性”出发,去研究“一般社会是什么、一般社会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这一类的问题,而马克思在社会历史观中的变革,就是抛弃了所有这些关于“一般社会”的议论,专门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作科学的分析,从而揭示出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那些关于“一般社会”的概念,实际上是把历史上特定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范畴普遍化、永恒化,因为“资产者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现代制度的特征硬套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身上”。[3](P174)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那些试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一般”社会理论的努力,结果总是以搬来西方的某种理论为归宿。

任何事物都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普遍性、共性,揭示这种普遍性、共性,对于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也是有意义的。它有利于通过比较,深化对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之特殊本质的认识,也有利于借鉴、吸收当代其他国家的和历史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为我所用。但是,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因而只有立足于对特殊性的研究,才能发现包含在特殊性中的普遍性。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战争的研究,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研究,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的,而不是从什么“普世性”出发的,这丝毫没有降低他们理论成果的科学真理性和普遍性价值,反倒是他们得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果的最重要的条件。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外国的和历史上的一切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但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这才是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三、从中国实际出发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出发点、途径和落脚点问题,即为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培养人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问题,也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文主要是讨论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同时也是整个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这里同时也是就涉及整个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展开讨论。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实际呢?联系历史来考察现实,放眼世界而关注中国,我们看到: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到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赢得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从那时起,我们要再经过百年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前进,这个伟大事业需要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奋斗,为此,需要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需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西方亡我之心不死,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从来没有放弃“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

这就是我们思考当代中国的教育时所面对的现实。从这样的现实出发,我们的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目的和培养目标呢?党和国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集中体现在党的、也是国家的教育方针之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教育方针作出更完整的新的表述。2010年7月,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重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笔者认为,这条教育方针的内容,就是以高度概括的形式明确回答了为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三个根本问题。“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回答了“为什么培养人”的问题,规定了我国办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时也就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指出了培养人的基本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确定了我国教育事业、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但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遭到了质疑。有些人表示不赞成这一方针。有人说,这条教育方针已经陈旧过时,落后于时展,需要升级换代。有人说,这条教育方针不科学,是“左”的方针,不能与国际“接轨”。

由此看来,教育方针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不等于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就理论研究而言,还需要追问和回答“为什么”:我们为什么应该坚持教育方针确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四、为什么应该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目的?

在社会生活中,针对人们的任何思想或行为都可以不断地追问“为什么”:为什么应该坚持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思想观念或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追问思想或行为之合理性、正当性的最后根据。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样的根据,说到底是两条。一条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客观规律。因为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才是真理,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行为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这就是要区分真和假。另一条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有自觉的意图,任何思想的背后都有利益的追求,区别在于所追求的是什么人的利益,是符合还是背离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是要区分善和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人,用中国语言对自己一切思想和行为所遵循的这两条基本准则作出了最简单也最明确的表达:第一条就是“实事求是”;第二条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两条是统一而不可分的。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就能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为人民服务。这就是“真”和“善”的统一。反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会损害人民的利益。“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我们的信仰,就是我们的天经地义,是我们一切思想和行为的最后根据。对于“为什么”的追问,不可能追溯到比这更远的地方了,因为在它们的背后再没有什么需要追溯的了。

教育方针把教育的目的规定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之所以是正确的,就在于它体现了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发展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而新中国成立60余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艰难探索的实践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这条规律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教育的重要地位就在于,它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因此,讨论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的目的问题,必须始终把握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一刻也不能淡忘或偏离这一根本目的。我们应该由此出发来分析、评价各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的目的的观点、提法。

有论者认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其指导下的中国教育,包括德育,是以社会为本位,而不是以人为本的,它把人当作工具,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塑造人,而不是把学生当作目的,忽视了对个体的心灵和生命的关注,没有“人性化”,束缚了个人的发展。

这种观点的不当之处在于,它抽掉了社会关系去看人和人性,把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以个人的利益和发展为理由,否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如前所述,没有一般的“社会”,只有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即一定的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和由它决定的上层建筑之统一的特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5](P224)所以,离开中国实际抽象地谈论“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是没有意义的。在当代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和以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为核心的上层建筑的统一,决定了社会和个人、人民和个人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中国人民、也是每一个人的根本利益所在。国家的发展,是实现个人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维护受教育者的利益,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题中之义。我国教育“为人民服务”,是为全体人民、首先是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服务,它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培养人、塑造人,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统一的。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就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以包括个人在内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主体地位为本,它内在地包含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教育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为育人为本。

把“以人为本”片面地理解为以个人为本,以此反对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是对“以人为本”的曲解。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的目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维护受教育者的利益,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把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同关心和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对立起来,实际上是从个体本位的观念出发,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抽象地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否认了我国现实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而视之为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关系,把教育“为社会”还是“为个人”当成了一种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

五、为什么应该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决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集中体现了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养目标,是由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决定的。说到底,就是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是因为学生成长为这样的人,既符合社会的、国家的、人民的需要,也是他们个人发展的需要,既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受教育者个人的切身利益所在。在学生的各种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全局中处于首要地位,所以教育以育人为本,而育人又要以德育为先。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确立正确的方向,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精神动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瞄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而不能偏离这个目标。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的目标,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和阐明,因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述。一种观点或提法是否正确,就看它是否符合这个根本目标,看它究竟是以自己的方式或从特定的角度体现了这一总的目标,还是否定或偏离了这一目标。比如,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教育的目标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这种说法具有模糊性,其正确与否,应该联系具体场合去分析,看它对“做人”作何种解释:做什么样的人。如果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归根到底是要教育学生“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这一目标的某种具体化或展开,那就是正确的,否则是不正确的。一种观点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这一目标,就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就在多大程度上是不正确的。

有的论者强烈反对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将其视为他们所反对的“德育政治化”的最集中的表现。本文以下将结合评析“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讨论这个问题。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的教育都要通过灌输和倡导一定的思想来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达到自己办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服务的。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它们有不同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这是我国根本大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明确规定,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法律依据,也是辨析各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法律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了大量阐述。毛泽东指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要加强阶级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思想觉悟,要加强唯物主义教育,崇尚科学,用无神论代替有神论。邓小平用“四有”来概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6](P110)他强调,这四条中,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6](P111)教育部2004年编写下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论述概括为: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要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开展艰苦奋斗的教育。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多次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别强调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内容丰富的思想观念,需要概括为简单、明确的形式。凡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一方面内容越来越扩展、深化,一方面形式上越来越简单、明确。随着我国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党和国家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完整,也越来越需要作出简单、明确的概括,以便于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把握,广泛普及,久远流传。正是在这一发展进程中,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概念;概括了它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7](P661)2007年党的十七大重申了这些根本观点,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是对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次新的整合。它构建了一个由四方面基本内容组成的体系,并且浓缩成了一个简明的概念。将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还会有新的发展,但迄今为止,这是最完整的概括,是现阶段我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指导理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意味着在所有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应该按照它的基本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全社会通过多种渠道展开的教育。不仅学校应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而且社会各方面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应该看到,不管人们自觉与否认,实际上都在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学生,起着某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仅学校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老师都在育人,全体教职员工都在影响学生的思想,而且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社会各部门各单位也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某种角色。尤其是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实际上每天都在用自己的活动和精神产品影响人们的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重视或不重视、做得多或少的不同,也有用什么思想去影响学生、教育内容正确或不正确的区别。根据什么去分析、判断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给了我们一件有力的武器。判断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人们及其所做的工作,如教书、管理和服务,书籍、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都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去衡量,看其是体现和传播了这些思想,还是削弱和消解了这些思想,由此来辨别他们发挥了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用。

七、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由四方面基本内容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整体,它把理论和实践、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在一起,把政治、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融汇在一个体系之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抓住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围绕着一个核心构成的,这个核心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004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8](P199)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含义,2005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作了明确阐述,他指出,要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8](P637)这一要求的基本精神,对所有学校和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适用的。

有些论者反对对学生和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抵制普世文明的代名词”,“是旨在维护党专制的意识形态说教”,要“用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代替党化教育的‘共同理想’”。面对这样的责难,我们需要追问和回答两个“为什么”。

第一,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应该是理想信念教育而不能是别的什么内容?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主题。当代中国,全国人民在干什么?中国共产党在干什么?用一句来概括,就是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13亿中国人民正在走的道路,正在从事的事业。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主题反映在思想上、理论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所当然地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主题呢?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符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一句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去实现和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根本的、最终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实现这一崇高目的培养人才,所以教育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多彩的内容汇聚到一点,就是要教育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果离开了这个核心,就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第二,为什么有些论者要用“普世价值”观反对“共同理想”教育呢?当代世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其中最有影响力,在本质上又截然不同的是两个思想体系”。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另一个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政治当权者高调推出的‘普世价值’,这是新美帝国主义企图‘重塑世界’的理论和政治主张”。[9]当代世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追求的是完全不同的社会理想,代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政治立场和阶级利益、国家利益。用“普世价值”观反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其实质也正在于此。某些根本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人,反对我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毫不奇怪的,对此我们不能不保持必要的警惕。

2.“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要的基本内容,同时又是贯穿在整个体系中的灵魂。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指导地位的教育两个方面,既要帮助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教育学生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坚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部内容和全部工作的理论基础。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以它为理论基础去论证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用马克思主义作思想武器去分辨、澄清思想理论是非,释疑解惑。我们可以借鉴、吸收其他各种思想理论,但是不能搬运过来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科学真理性和理论彻底性,才具有说服力。

有些论者不赞成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更不赞成把它当作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理由,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阶级、一个党派的意识形态,不具有“普世性”;二是认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武装”、“占领”学生的思想,是不尊重个人的“思想自由”,维护“思想自由”就要反对“思想统一”。

我们的看法正好相反。第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因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正因为它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在存在着阶级对立或阶级还没有完全消灭的社会里,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不能不受到阶级利益的制约,各种社会思想理论体系不能不具有这样或那样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性。一个阶级的利益在多大程度上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致,它才能在相应的程度上认识社会客观规律。剥削阶级的阶级偏见和狭隘眼界限制了他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因而在他们的思想理论体系中,阶级性、意识形态性同科学性、真理性是相互排斥的,不能统一起来。就其思想理论体系的本质或整体而言,“普遍价值”观实际上是将本阶级的价值观冒充为全人类的价值观,用虚构的“普世性”掩盖其阶级性。而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阶级,它的阶级地位决定了它的利益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全一致,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10](P313)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既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代表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的统一,真理和价值的统一。这正是它区别于其他各种社会思想理论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本质特征,体现在它的全部理论之中,并且在它诞生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亿万人民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正当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时,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的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在1949年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这就是90年来中国历史的基本进程,也就是历史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价值的检验。这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最可靠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根据。

第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确实起着促进“思想统一”的作用,而这正是它的一种重要社会功能或价值。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13亿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此必须有一个科学理论作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促进“思想统一”,是统一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不是“统一”对一切具体事物的看法,排斥不同意见的争论;是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坚持真理、克服谬论,而不是阻止真理前进的脚步。用科学真理“武装”人们的头脑,不是禁锢思想,而是提供认识世界、发展真理的武器。如果科学真理“占领”人们的头脑就意味着限制思想自由,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为真理而斗争呢?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开辟真理前进的道路。因此,马克思主义决不排斥“思想自由”,相反,它为人们的思想插上真理的翅膀,让思想在自由的天空翱翔。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握核心,抓住灵魂,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全面而有重点地展开。

八、关于“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政治”。

有的书中提出了“德育政治化批判”这个命题,并且以此作为一个部分的标题展开专门论述。[2](P6)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科学的命题,而作者的批判和相关论述,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这里讨论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德育”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如前所述,学界对“德育”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争论的焦点在于“德育”是否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确定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主要根据,是理论对实践的关系,是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把“德育”理解为“道德教育”,从字面上看不失为合理的解读之一。从伦理学或道德建设的角度看,“道德教育”可以简称为“德育”。但是,作为我国教育全局中与“智育”、“体育”、“美育”相并立的概念,“德育”决不能仅仅归结为“道德教育”。我国的教育方针用“德智体美”四个字概括了教育的内容。“德”育包括哪些内容的问题应该这样来考察:为了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除“智”育、“体”育和“美”育外,用“德”育来概括的这一方面,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开展哪些内容的教育,才能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德育”的含义问题,决不只是一个文字解读的问题,不是仅仅从字面上推敲就可以确定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全局出发来确定的重大问题。它首先是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然后反映为一个理论问题。在我国教育的全局中,适应不同受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内容,但从总体上看,开展与学生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相适合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的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因而教育方针中的即当代中国教育中的“德”育概念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内容,这既是“实然”,也是“应然”,既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也是完全合理的方针。正因为如此,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可以指称同一的对象,只是根据具体场合的需要,分别采用了这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例如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4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分别以“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但都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如果像某些论者所主张的,德育只能是道德教育,不能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那么,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就没有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位置,以教育方针为依据的我国学校教育中就没有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地位。这种教育理论如果被付诸实践,必然会导致削弱和损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后果。

因此,联系我国教育的实践以及“德育”概念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社会生活中使用的实际来看,把“德育”说成是不得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道德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排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德育非政治化”的理论。从字面上做文章,根据“道德”与“政治”、“思想”等概念的区别来论证“德育”不能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也是站不住的,因为这种论证的逻辑前提是把“德”仅仅解释为“道德”,所以认为“德育”若包含政治、思想教育就是概念混乱。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德”本身就包含了“道德”、“品行”、“政治品质”等多重含义,因而“德育”的释义正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1](P262)至于以与国际“接轨”为理由来排斥“德育”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内容,这种论证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脱离具体社会形态从“一般社会”出发讨论问题的非科学的方法,蕴含了一种渗透着“普世价值”观的追求“一般教育”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

第二,关于“公民教育”。

或许是为了避免直接得出用“道德教育”排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结论,有论者又提出,可以用“公民教育”来概括“多方面的内容”,以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据说,“公民教育”这个概念是“中性”的,不是为哪个“阶级”、“政党”而是为“社会”培养人。其实,“公民”都是一定国家的公民,所以“公民”教育的内容是由国家的性质所决定,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并且由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超越不同国家和社会的一般的“公民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对象的“公民教育”的内容,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依据。我国宪法中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宪法第一条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了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的政体,规定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第二十四条又直接规定了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内容。这一切,无疑都是我国的“公民教育”所应有的内容。由此看来,在当代中国,能够有某种为了“社会”却又不为“阶级”(首先是工人阶级)、“政党”(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培养人的“中性”的“公民教育”吗?当代不同性质的国家中,究竟哪里存在着只为“社会”而不为“阶级”、“政党”培养人的“中性”的“公民教育”呢?我国当然应该有自己的公民教育,但是,把“公民教育”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对立起来,要求用它去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其实际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这是“德育非政治化”主张的又一种表达方式。

第三,关于教育方针中“接班人”的提法。

有论者特别反对培养“接班人”的提法,把它作为“德育政治化”的典型表现来批判。其理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政治使命,以“接班人”为指向的教育是政治教育。的确,教育方针中的“接班人”这个概念有很强的政治性。为了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实现我国办教育的目的,教育方针对培养目标提出了包括多方面要素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其中的“接班人”一词侧重体现了对培养对象的政治方面的要求。既讲“建设者”,又讲“接班人”,全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构成了全面的培养目标。这里的根本分歧,不在于“接班人”的培养目标是否具有政治性,而在于这种具有政治性的培养目标是否具有合理性。邓小平始终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来看教育的,他强调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正因为如此,他多次用“接班人”、“革命接班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来表达他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育工作者,负有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幼苗的重任。” [12](P106)他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40周年题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13](P1272)他要求“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6](P166)也从不讳言培养接班人是讲政治的要求。他说:“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2](P104)1992年春,他在南方谈话中说,“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6](P380)所以要“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6](P381)胡锦涛也反复强调培养“接班人”,他说:“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P617)可见,把“接班人”列为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是服务于我国教育的崇高目的的,决非如某些论者所言,政治教育都“有不平等,甚至欺骗、蒙蔽等特征”。[2](P11)政治教育是否具有欺骗性,不能从“一般社会”的观念出发一概而论,它取决于具体的社会条件下一定的政治教育所维护的国家政权、所坚持的政治方向同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还是对立的。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政治教育”、“政治使命”为由反对教育方针中“接班人”的提法,是“德育非政治化”观点的典型表现,是从“普世价值”观和“德育不得包括政治教育”的错误前提出发得出的错误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在社会生活的地位和功能,决定了它必然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性。政治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之一。教育的功能当然不能仅仅归结为政治功能,德育不能片面地归结为政治教育,政治性不是德育的全部属性。但是,完全脱离政治的“非政治化”的德育是不存在的。在当代国际背景下,要求我国的德育与国际“接轨”,不得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目标,不得向学生灌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等,这本身就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的思想,并未摆脱论者所批判的“德育政治化”的制约。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2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职业能力

当代社会人才大致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类,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分工不同,普通高等教育重点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而技术型人才(包括一部分高智能的技能型人才)则由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

一、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需求

目前中小学英语教育(尤其在边远地区学校)师资短缺,教法陈旧,对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性不强。而用人单位选用英语教师时除了关注其英语专业能力外,尤其注重其作为师范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高职英语教育专业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外,还应通过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来培养英语师范生基本的职业能力。

二、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1.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理论源自北美,意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这里所说的“能力”包括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CBE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学校首先聘请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需要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然后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并组织教学内容,最后在人才培养期满时考核学员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2.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概括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并进一步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由此可见,新课标在体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目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2012)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中指出,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总体状况还没有达到新课标提出的专业要求,英语课程改革对中小学英语教师自身多方面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社会及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将明显提高,在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首先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小学教育教学一线需要的‘用得着、上手快、下得去、留得住’,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教学能力,具有实用的组织课外英语语言活动的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并进一步确立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知识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学、心理学及英语教学法流派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力以及职业素质、语言应用、计算机应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以及突出师范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是突破过去人才培养单一型、理论型的局限,转而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关键。

1.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的原则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

为适应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并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应结合实际,以培养学生学科教学能力为导向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更要多方面培养学生胜任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的能力。

(2)系统性原则

英语教育专业是英语语言学与教育学专业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课程设置既要保证学生广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娴熟的英语语言运用技能,又要同时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除了系统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及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等学科外,还应开设突出英语教育特色的技能训练科目,如,英文书法及板书设计、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英语课件制作、简笔画、英文歌曲与歌谣创编等,以增强高职英语教育的师范特色和学科教学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3)实操性原则

实践教学内容无论在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上,还是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上,都应遵循实操性原则,要调整好英语专业基础类课程群(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语法、写作等)教学中教师语言知识讲解与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实践操作的比例,也要调整好教学法课程群(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技能、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等)教学中教师外语教学理论讲解与学生实际教学技能实践操作的比例。总而言之,英语教育专业授课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让学生在“做中学”的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语言专业和教育教学领域都能把所学的知识和经验用于自身的语言学习和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操作来锻炼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教学职业能力。

(4)分阶段培养的原则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依据英语专业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语言程度分步骤实施,各阶段分别对不同的技能有侧重地训练。具体讲,初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语音语调、英文书法等基本能力,然后逐步向高级阅读、高级写作等语言技能和简笔画、教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英文歌曲与歌谣创编等教学能力培养过渡,最后着重强化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英语教学法、教学设计等基本职业能力。

2.具有鲜明师范特色的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构建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因而具有鲜明的师范特色,而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英语专业技能和学科教学技能两部分,具体来讲:

(1)英语专业技能培养内容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在初级阶段应以强化语言基本功为主要目标,而中级和高级阶段则以英语知识拓展和能力提高为主。根据分层培养的原则,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实践教学的内容各有侧重:在初级阶段(一、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等方面专业技能扎实的基本功,具体内容包括美文背诵、单词听写、听力训练、阅读训练、语音语调训练、口语表达训练、书面表达训练、学唱英文歌曲、讲述英语故事等;在中、高级阶段(二、三年级)继续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写作和口/笔译训练的同时,加强英语美文赏析、英文电影片段配音、话剧编排表演、英文报纸编辑、英语辩论、中西方文化介绍等知识拓展和能力提高类的技能训练指导。

(2)学科教学技能培养内容

学科教学技能培养主要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养,以期实现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为此,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还应注重全程不间断、分层培养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科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分期开设与教师职业技能相关的英文书法、简笔画、教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板书设计、教学设计、英文歌谣创编、教案编写、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能力职前培训科目,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教学技能。

3.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办法

保证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创设和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为此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内容课程教学中推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措施是:学业考核成绩=形成性评价(70%)+终结性评价(30%);形成性评价=平时表现(10%)+作业完成情况(30%)+平时测试(30%),平时成绩根据考勤、课堂参与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学习态度等综合评定,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单元预习复习、作业练习的完成和个人英语能力展示综合评定,平时测试成绩由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而成;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科目任课教师在学期末设计的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各占50%的期末考试之后由教师评卷打分确定成绩。

通过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各项培训科目在整个学期内动态地跟踪记录学生的发展变化,并对其进行整体性评价。灵活多样的形成性评价机制能有效反映学生对各项实践教学内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加强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色,也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点。近年来,我校英语教育专业在教学改革与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以实践教学内容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有效实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和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所需的基本职业能力。笔者提出如下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1.发挥英语专业课授课教师的示范作用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应充分利用教师自身在语言课堂上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现代外语教学理念、方法及基本职业技能。

2.创造实践教学条件,设计或购置专用学具

除了英语专业日常语言教学常用的数字化多功能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英语学习网络平台等基本教学设施外,英语教育专业还应设计或购置专用学具来保障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质量,如,设计硬笔书写专用纸张或临摹字帖、购置板书设计和书写技能训练的小黑板等,以规范学生英文书写和板书技能训练;设计或购置英语教具制作的卡纸、彩笔等文具,以规范学生教具制作技能训练等等。此外,微格教学这种广泛运用于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模拟教学活动,是培训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技巧的一种有效方法,则需构建以现代视听技术为手段的微格教室及相应设备。

3.推行“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

为了实现在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全员育人”的总体目标,努力实现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英语专业学习和教学能力提高上“生生有管理,处处有指导”的教育任务,应积极推行“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为此,系部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老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英语专业知识技能如语音、语法、英语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及英语教学基本技能如教学设计、教案撰写等方面为各自“承包”的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通过课外活动有效延伸课堂教学,课内外训练同步,提升职业能力

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将课堂内外的训练结合起来,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英语基本功大赛(如语音语调大赛、英文故事讲述比赛、英语戏剧大赛、英文诗歌朗诵比赛等)和英语教师技能比赛(如英文书法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英语微格教学大赛等),对学生加强课外学习进行知识储备、语言技能提高、教学技能训练等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将课内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规范要求辐射延伸到课外学习和训练上来,持之以恒地坚持课内外同步训练,以有效地提升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

5.组建和优化“双师型”教学团队

英语教育专业建设应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标推广实施的新形势,组建“双师型”的教学团队,聘请基础教育一线教师或教研员专家任教,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授与英语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同时也要定期培训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使其成为既精通英语本专业,又熟悉基础教育,并善于研究基础教育、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双师型”人才。

结合社会发展对中小学英语教育人才的实际需求,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应将师范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构建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努力探索保证其有效实施的策略,以达到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零适应期”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02.

[2]申鑫.以小学教师培养为导向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3]汪先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8(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教育学院2012年度院级课题(重点项目)“新疆教育学院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XJJY201207)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申鑫(1970-),女,新疆教育学院外国语教育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教师教育。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3

我国目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道德教育价值认识上狭隘与功利,把道德片面地视为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防范;(2)对教育目标设定的虚空或低谷,因而缺乏号召力;(3)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的接受者,普遍采用灌输的方式。综上原因,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学生看成被加工的对象,而没有把学生看成是现实生活中的有机体,而学生需要有自身的价值判断,自身对现实的感悟和体认。我们教育学生谦虚使人进步,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善于表现自己却被别人视为无能。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地选择道德,有自身的道德衡量标准,找到自身发展的空间,在事件中才能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的道德人格逐渐健全。麦克莱伦曾经说过:“任何人都不能被灌输或施加条件来诚实地讲话或公正地判断,因为实施这些美德都需要一种自觉的意识或自由选择的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主体性的唤醒和弘扬,培养学生独立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因此,研究道德教育中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培养,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中,将如何唤醒和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来促进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

一、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

地处江苏锡山小镇的锡山中学,90%的学生来自农村,98%的学生是农家子弟,可该校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制订了课程总目标:学会交往、学会自信,具有现代中国人意识。在该目标的指引下,学生毫不客气地拿走“自行车维修”“就业指导”,写上自己需要的“交际课”“心里辅导课”。调查显示,98%的学生按本意选择了自己开设的课程,满意率几乎达到100%,这就告诉我们,教育者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并培养其独立的思想意识,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有独立的见解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发展成为建设性和研究性的人。

二、主体性人格的培养,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活动与交往

伴随着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我们将如何教育学生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我认为,首先应当把学生从家长和教师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自主地做一些事情,自发地组织活动,教师加以正确引导,只有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到自身的地位和作用,遇到问题才能自创地解决,并从实践中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另外,教师应从包办学生的一切事务中解脱出来,鼓励学生大胆交往,让学生去应付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学生才有自己的思维,而我国目前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价值与态度无法应付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所受的教育成了“善意的欺骗”,使学生浪漫的理想破灭,不得不顺其自然,而无独创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活动与交往是当代主体性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加以充分认识。

三、在教育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道德教育的任务是把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学生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能够独立的待人接物的社会成员。这就要求学生对自身进行道德教育,即“主体性道德教育”。苏联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就告诉我们,学生的自我教育是道德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当主体的心灵受到深深的触动,才会激发学生新的发现和新的行为,促使学生奋进,追求新的目标,达到新的境界。这就要求主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并在生活中能自主寻求自身发展的空间和适合自身发展的条件,来促使人格健全、道德行为的完美。

今天,为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更应该张扬个性。孔子认为,任何人都应该有坚强的个性、坚贞的气节、昂扬的志气以及不屈不挠的意志。他说:“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肖川教授也说:“道德知识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更具有强烈的主体性。”

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关系着当代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形成,也是当代道德教育的大难题。本文旨在唤醒人们对学生主体性人格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教育界人士对主体性人格培养的重视。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4

一、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工作的价值取向

1.坚持政治培训第一

加强政治培训是当前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凝聚宗教界代表人士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在对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时,始终着眼于将提高宗教界代表人士“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自觉抵制一切分裂活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放在首要的位置,促使宗教界代表人士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吃透党和国家有关宗教事务的基本政策,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持按需培养为逻辑起点

提高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质量,最关键的是要强化教育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对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时,需要坚持按需培养的总基调,具体来说就是要结合宗教工作面临的实际,根据各类宗教的差异及其所在区域、民族的属性特征、对象的区别以及内在需求来具体落实明确教育培养工作的重点内容及培养形式,即根据各教别的具体情况和客观背景,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制定教育培养的计划,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差异化的教育培养内容体系,科学选择教育培养的主题,例如,根据需要确定以扩展宗教公益慈善服务领域、提升寺庙管理水平等为主题的培训等。

3.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爱国主义一直是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的主线。宗教界代表人士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在对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中,要大力宣传各宗教教义中特有的爱国主义的内涵,增强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国家意识、中华民族意识,以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引领宗教界代表人士正确把握和深入领会国家与信仰、中国梦与宗教的关系,在宗教界代表人士中牢固树立“宗教无国界、信徒有祖国”的正确观念。可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利用纪念重大历史活动抒发爱国情怀,用现实事例阐释以爱国爱教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回顾和总结爱国宗教界代表人士与党同心同行的经验等。

4.坚持以教育信息化为引领

从教育现代化的功能属性来看,教育信息化是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工作的重要媒介和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通过加大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教育培养内容的有机结合,能够满足宗教界代表人士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约束,将有关教育培养的内容、方法、文献查询、信息获取等通过信息科学技术这一载体实现了融合,因此,加快和提升教育信息化进程,可以大大促进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二、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工作的功能定位

1.促进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

宗教界代表人士肩负着联系、教育、引领信教群众的职责任务。做好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工作对促进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品德修养、政治倾向会对信教群众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宗教界代表人士在引导信教群众协调处理宗教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正确看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变化,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做好宗教界代表人士思想教育、政治引导工作能够产生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并通过宗教界代表人士团结和带领广大信教群众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宗教界代表人士只有在信仰宗教的同时能够旗帜鲜明的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才能成为真正的爱国主义宗教人士。通过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可促使宗教界代表人士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将民族的整体利益作为开展宗教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主动性、坚定性和自觉性,从而做到带领广大信教群众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序开展宗教活动,协助统战、民族、宗教部门做好政策宣传、矛盾化解等工作。

3.提高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渗透的能力

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的渗透具有悠久的历史,这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产生不利影响。宗教界代表人士在引导信教群众坚决反对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的渗透颠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对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反渗透宣传和培训,充分认清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危害性,做到坚决与境外敌对势力划清界限,从而不断增强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识别能力和防范知识,坚定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的基本原则,赋予爱国爱教的宗教界代表人士牢牢掌控教会的领导权,将能有效的防范和打击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的渗透活动。

三、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工作的对策

1.切实加强对教育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

宗教界代表人士历来具有与党长期合作的光荣传统。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首先需要做好组织领导保障,为此,各级党委、政府需要牢固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将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常规工作内容,成立教育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统战、民族、宗教部门为主导、相关学校为主体、宗教团体各司其职、宗教寺院广泛参与的教育培养工作运行管理体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能和工作任务,做好协同配合,确保教育培养工作顺利开展和有效执行。

2.建立宗教界代表人士数据库更新机制

做好宗教界代表人士数据库的更新是开展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教育培养工作管理部门要协同宗教寺院等部门及时做好补充、完善宗教界代表人士数据库各项内容以及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发现和吸纳工作,全面掌握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数量变化、年龄状况、政治素质、品德修养、知识结构、组织能力、已接受的培训情况等,从而每年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确定教育培养的对象、重点和目标。

3.做好宗教界代表人士关注的现实问题的调查

针对当前各类涉及宗教事务的现实重要问题以及改革创新问题,例如,如何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信教群众中的引领作用、如何进一步提升宗教团体自身建设的水平、如何进一步增强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力度、如何更好地提升宗教寺院财务管理水平等内容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明确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积极作用的着力点,为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工作明确了具体的方向,提供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培养依据。

4.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培养模式

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育培养过程管理,致力于不断提高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政治觉悟、宗教学识、政策水平、法制观念和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具体教育培养过程中,应针对宗教界代表人士的不同需求及自身情况,采取集中培训、分散自学、办班培训、巡回宣传、远程教育、座谈讨论与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建立教育培养等级多层次、方法多样化、对象全覆盖、类型多元化、内容广领域的灵活多样的教育培养模式。

5.注重不断丰富和创新教育培养内容

针对宗教界代表人士对教育培养内容的需求特点,本着缺什么就补什么的教育培养工作思路,在教育培养内容设置上紧密围绕宗教特点及中心工作、突出统战特色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使教育培养的内容与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层次和需求相吻合。在教育培养内容选择上要求既有宗教法律法规和政策,又有宗教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有相关的国际国内时事、历史知识以及讲清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本质及其危害等,当然教育培养内容也不能就宗教讲宗教,必须结合实际需要,丰富培训内容,比如,在现有教育培养内容基础上探索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延伸,紧密围绕实际开设专题研讨、典型案例剖析,帮助宗教界代表人士树立全局观,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增强教育培养的针对性。

6.健全教育培养项目的激励机制

教育培养管理部门要把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参训情况和考核结果如实记入数据库,纳入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教育培养与用人、奖励等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形成教育培养与考核、使用、晋升、奖励等一体化的用人制度,也就是说通过把教育培养效果与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依据教育培养效果来推荐使用人才、奖励等的良性机制,充分调动宗教界代表人士参加教育培养工作的主动性和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建立教育培养工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切实提高教育培养的实效性。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5

【关键词】私德 私德培养 私德培养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私德的涵义

私德的形成和发展。所谓私德,普遍意义上讲就是人们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在家庭生活以及朋友交往中遵循的道德都属私德范畴。私人生活领域指除对社会有整体义务和责任的范围,包括与父母、爱人、孩子、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的相处。

在孔子时代,虽然没有私德准确的定义产生,但在当时,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无不体现着私德培养的实体。《论语》、《大学》等儒家文献所倡导的德行大多都是私德,其中所教授的修养方法都是增进私德的方法。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在《文明论》中提出,“凡属于内心活动的,如笃实、纯洁、谦逊、严肃等叫做私德”。①梁启超将私德归纳为:正本、慎独和谨小,即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蔡元培提出的修身养性之概念、方法,大多都包含于私德的涵义之中。陶行知在《育才十二要》也提及私德教育,如“要诚实无欺”、“要坚韧沉着”等。

私德在现代有了新的发展,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中,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辛勤劳动、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等都是新时代私德的内涵。新的时代赋予了私德新的涵义,摒弃了一些与时展脱节、阻碍社会发展的内容。由于经济的急速发展要求社会的进步,忽视了私德的重要作用,但私德的中心内容―慎独和独善其身还是被很好的传承了下来。

私德培养的内容。一方面是传统观念中的私德培养。《论语》中几乎涵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忠、孝、仁、义、恭、宽、信、敏、惠等体现个人道德的内容。《三国志・蜀志传》中有典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梁启超在《新民学》中提出:修己身,造新民,并提倡从正本、慎独、谨小三方面进行私德培养。孙中山提出,知耻、重厚、耿介、必信的人生信条。

通常来讲,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由于他人的监督和舆论的压力而遵守道德规范,而在私人生活领域无人监管,并不能完全自觉主动的遵循道德规范。所以将慎独作为私德培养的中心内容,是评标个体自身品德修养的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是时代主题中的私德培养。时代在发展,主题也在不断地变换中,私德培养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国现在的社会改革和转型处于关键时期,社会稳定的任务更为繁重,潜在道德问题更加凸显,端正人民的思想意识尤为重要。我国当前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人民思想的发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更要重视网络中私德的培养。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进行私德培养,首先是对传统私德培养的扬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赋予了传统私德培养丰富的内涵,但其中有与时代相应或脱节的内容,需要进行适当的取舍。传统私德中的“言忠行,行笃敬”,“好学、力行、知耻”等内容是可以被传承的,在现代被涵盖为辛勤劳动、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等。传统私德的内容有些是可以改造的,如“克已复礼”,如果将“礼”中“三纲六纪”删去,并重新赋予其时代内涵,使之适应社会主义私德教育。传统私德中有些内容是需要摒弃的,如“寡尤寡悔”、“父罪子瞒”这样与时代脱节、阻碍社会发展的内容。同时对私德在现代有所创新,增加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私德培养内容,如团队精神、网络道德等。

私德培养的特征。一是利己性。私德培养首先对人自身具有助益,通过私德培养能够提升人的自我素质,改善内心的向善,使人更好的、自由的发展。私德培养有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约束个体的行动。提高人们自身的慎独程度,使人们自觉地养成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利他性。私德培养在对自我进行德育方面提升的同时,也对其他人具有助益。个体的道德修养形成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在私人领域德育已经形成,与他人在一起时这样的修养会显得更加突出,进而影响他人,促进他人道德的提升和社会健康的发展。

三是针对性。私德培养不同于其他的德育培养,其针对性十分明显,是在私人生活领域对个人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私德培养的内容具有针对性,人群也具有针对性。私德培养所针对的是私人领域中的家庭、朋友中的个人,而不是社会中的个体。

四是自律性。私德的养成不仅需要依靠教育来完成,更是需要自身的自律性。私德的环境决定了私德的性质是在私人的生活环境中,活动也是私人的。没有他人的监督,是否还能养成私德,需要的是个体独处时内在的约束力,靠个体自身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

私德培养的当代意义

有助于德育基础的牢固。私德是德育中的一个内容,私德培养包含在德育教育之中。私德培养相对于公德培养更为基础,传统私德培养中的自强、坚毅、正直、忠实等内容涵盖了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为德育教育做了扎实的铺垫。而现时代的私德培养结合时代主题及新兴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德育教育添加了丰富的内容,更是牢固了德育教育的基础,坚实了德育教育的方向。

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法治。和谐社会是我们一贯的要求,依法治国是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社会和谐依赖于个体的个人素质,只有人们内在的思想道德和外在的行为规范都相互一致,每个个体之间保持和平,达到和谐的状态,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够变得和谐有序。法治不仅仅需要依靠强制力来执行,人们如果有好的私德,比如诚实守信、和睦平等,就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前进。私德培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的现实需求和精神动力,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支持,使得私德培养得以重视和发展,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依赖于自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才能够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②共产主义社会尤为重要的特征就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私德培养能够使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这样才能使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摆脱人对其他物的依赖性,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等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浓缩了共产主义道德精髓,而这正与私德培养的内容交叉重叠。

私德培养新路径选择

私德培养的传统路径。一是儒家理论的灌输教育。传统教育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进行灌输教育。通过教育者的讲解,以及受教育者的聆听和背诵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灌输是私德培养教育价值实现的最基本途径,私德培养中所包含的思想、认知、行为习惯等内容,要在受教育者理解接受的情况下,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认知,并外化为一种能够表现的思想和行为,才能真正增强他们的私德。但传统灌输教育是非启发式的教育,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知识,教育者也只是进行重复教育,二者都没有提高,知识也没有更新。

二是重视显性教育,忽视隐性教育。传统的私德培养注重于将私德的内容直接讲解给受教育者,停留于显性教育。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往往停留于课堂和字面意思,并没有真正理解,更难做到确实的实践。在现代,教育更加偏向于应试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应该运用隐性教育,使受教育者感受良好的道德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形成道德规范才最为重要。

私德培养的新路径。一要构建外在制度保障机制。一方面,构建规范管理制度。私德作为个人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其培养并没有完整完善,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制度。探索私德培养新路径,就要从制度方面入手,制定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规范的管理制度。私德培养的管理人员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对私德培养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按照6W原则(即Why,what,who,when,where,how)制定私德培养的计划。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计划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构建监督协作制度。首先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大环境监督。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都负有私德培育的责任,但同时他们也负有相互监督培养成果的责任。三者将其培育和监督的结果进行汇总反馈,有助于私德培养的完善和改进。其次是个体自身与他人的监督协作。个体在进行私德培养之后,能够比较自觉的养成慎独等思想和行为,但在他人的监督下能够巩固培养的成果,使个体更快地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协作监督。不同于一般情况下教育者监督被教育者的教育成果,在私德培养过程中,受教育者也要同时监督教育者是否有良好的私德,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榜样。

二要构建内在教育强化机制。一方面,构建“多位一体”教育机制。家庭对孩子的思想和知识进行了启蒙,是私人生活领域的主要阵地,因此家庭是私德培养的重要领地和主要实践基地。在家庭中进行私德培养更具有渗透性、针对性,利用家庭成员的亲和性和权威性,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能够更全面系统、更具有导向性的对青少年进行私德培养。在学校中开设的思想品德及类似课程,都是从概念入手对青少年的私德进行全面讲解,通过群体的实践活动深入理解,能够使青少年的私德逐渐定性,并且有极为明显的提升。

同辈群体作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际关系,在青少年成长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互相影响着对方的思想和行为,对私德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青少年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融入一个团体,在与同辈群体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友爱、独立等私德,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独立、开朗的性格,脱离家长不必要的约束,而且使他们产生极为重要的情绪安定感。

社区作为私人领域的扩大范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私德具有监督作用。除去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与社区中的人相处不具有亲和性,也有陌生感。所以在私德方面会更加谨慎,处在别人的监督之下,更有利于个人自律。

虽然社会组织的范围属于公共领域,在此领域形成的道德是公德,但公德内化即为私德。要将个人在公共领域遵循的道德内化于心,进而形成内在的德行,在私人生活领域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转化为私德。

另一方面,构建“多维一体”教育机制。道德与哲学本就密不可分,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而道德也是人们世界观的一种。人们私德的形成,依赖于对世界的认知。通过哲学的学习,能够使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增进良好的私德。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可与私德之间互相扶持。私德本属于人的内心活动,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达到认识内外世界、调整和控制行为来培养私德的目的。伦理学为私德培养所借鉴,伦理学中的亲子伦理、师生伦理等都与私德密不可分,为私德培养的德育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西方行为科学和管理学中的激励原则,帮助人们在有精神或物质奖励的基础上,更快速全面地养成私德。国学中的私德是中华民族私德的基础,六艺、诸子百家、诗赋等内容都对私德有所涉及,学习国学理论可以了解私德的形成以及发展。

三要构建重点对象培育机制。一方面,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私德培养。青少年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在此阶段对其进行私德的培养,能够使其正确的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青少年进行私德培养,有助于青少年人的成长,增进其健康人格的塑造,保障其学习、生活、工作能够在有良好的自我监督的氛围中进行。培养私德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自我认识,有利于青少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另一方面,加强领导干部的私德培养。领导干部是我国建设的主要引领者,做好领导干部的私德培养为在全社会进行私德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领导干部肩负着改革的重任,在面对问题、法制观念问题、脱离群众问题时,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本身找原因,领导干部处于特殊地位,他们个人的品德更应受到重视,其中私德尤为重要。

四要构建自省反馈机制。任何一种教育和培养都需要一种反馈机制来检验教育的成效,私德培养也不例外,这是最切实的检验方法。私德培养的特殊性,要求个体在接受他人检验的同时,进行自我检验和反馈。两种检验同时进行,更有助于检验成果的有效性,更好地为完善私德培养而服务。在自省反馈的过程中,要注意反馈信息的实效性、真实性,及时反馈的信息才能够对自省有所帮助,才有助于达到检验的目的。

合理调节私德培养与社会利益冲突

正确处理私德培养与公德培养的关系。私德培养为公德培养打下基础,公德培养巩固私德培养。只有将二者更好地融合,才能将德育教育发挥真正的实效。我国现阶段,私德培养主要集中于家庭亲人以及朋友相处中应遵循的道德,而公德培养主要集中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私德是一个人的基础道德,如果一个人没有私德,那么公德在他内心也是不被认知的。私德培养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自律性,自律使得私德获得人内心的认知,并提供内部动力去实践这些认知。公德培养的“他律性”使得人在行为上有更多的认同,这种外部动力才促使人对公德有更深入的认知。

正确处理私德培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私德培养依靠法治,法治保障私德培养的有效进行。在私德培养的过程中,有些内容与当今法律相抵触,这就需要一些应对措施。一方面,现代私德培养对传统私德培养扬弃的过程中,要去掉与时代不符的内容。如父罪子瞒,孩子作为家人应该保护自己的父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样的观念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当私德培养的一些内容与法律冲突时,应以法律为准则。私德是一种价值认同,而法律是一种规矩,是明确的规定。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陆英:“私德与公德在传统与现代中的定位”,《文学教育(上)》,2010年第12期。

培养教育内容范文6

另外有些人则从技术本科教育,甚至是专业学位教育等概念出发,提出需要扩大职业教育这一概念的外延。既然我们已明确把技术本科教育看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个类别,那么原有的职业教育定义就肯定不合适了。如果不对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做出重新解释,对专业学位教育的性质也无法深入进行研究。这一观点值得学术界深入探讨,因为随着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过去概念上的技能劳动者的数量必然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工作会上移到准专业和专业层面,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上移,因而对职业教育内涵的界定也应发生相应变化,否则这一概念就会无法支撑新时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交流。

过去对职业教育的定义,或者从培养目标出发,比如把职业教育定义为培养技术员和技术工人类人才的教育,或者从教育内容的性质出发,把职业教育定义为传授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这些定义本身还是存在问题。从培养目标定义职业教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我们把这类教育从其它教育中区分出来,但是当培养目标需要发生变化,尤其是培养目标与其它专门化教育培养目标的界线不再是那么明显时,这一定义策略的弱点就非常明显了。事实上这一定义并没有告诉我们太多关于职业教育的性质。从教育内容的性质定义职业教育更是存在太多的模糊性,因为很多教育都会传授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这一定义还带来了另一个难题,即如何进一步定义实用性知识和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外延的拓展,不仅是提出了重新定义职业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暴露了职业教育原有定义策略的不足。

定义职业教育的最好策略应当是从其人才培养路径出发,即看它是如何培养人的。这是区分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最为关键的方面。具体地说就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路径是能力本位的,而学术教育的人才培养路径是知识本位的。如何理解这一观点?难道职业教育不要让学生学习知识吗?学术教育不要让学生练习能力吗?当然都需要。任何教育都不能脱离知识和能力这两项基本内容。但这里说的能力本位,不是系统学习知识后,通过把知识系统地进行运用而培养学生能力,而是直接把能力作为课程构建的出发点和基本支架;而且这里所说的能力,不是通常所说的具有概括性的能力,而是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这种能力直接来自于对工作任务的分析,是用工作任务的内容所表达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知识本位,当然也不是不训练学生能力,但其能力训练是以系统掌握理论知识为前提的,这种能力是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结果,其能力与知识之间并不存在线性联系。

无论何种层次的教育,只要它是按照能力本位的路径进行人才培养,这种教育就应称为职业教育;如果是按照知识本位的路径进行人才培养,那么这种教育就应称为学术教育。比如普通高中教育,这种教育虽然只是处于中等教育层面,但其人才培养路径显然是知识本位的,因此这种教育应归入到学术教育。要注意的是,这里只是对教育类型做出区分,而不是探讨不同人才培养路径的优劣。事实上,这两种人才培养路径均有其优势和不足,发挥优势、避免不足的方法是把它们运用到恰当的人才培养领域。从这一角度定义职业教育,既易于抓住职业教育的本质,又能够大大拓宽职业教育这个概念的包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