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例6篇

人际交流的重要性

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交际法 交际能力 任务型教学 物流英语教学

物流英语是以英语语言作为媒介,为一系列的国际物流活动提供服务,其涵盖的内容涉及与物流相关的诸多领域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

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物流英语随着物流行业的兴起与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世界经济趋向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多使物流英语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物流英语的教学法研究及教材的编写等问题也自然而然地摆在人们的面前。照本宣科,课文翻译等传统的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作为物流英语教师需要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去适应物流英语教学的特点和目标。考虑到物流英语教学内容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及物流专业技能和跨商务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在物流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交际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效果颇佳的选择。

1 物流英语的特点及教学目标

物流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行业英语,与普通英语在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存在着差异。社会语言学家Strevens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主要或全部不是由普通英语教育的目标来确定的,而是由学习者对英语的功能和实际应用的需求所决定的。”因此物流英语与普通英语有着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物流英语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物流活动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而学生学习物流英语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从事与物流行业相关的英语应用能力、以便能有效地使用英语参与到各种国际物流活动中。物流英语具有一套行业特有的词汇、语法、语篇、语域和语体、技能。这些方面充分体现物流行业英语的语言使用特点。

物流英语课程最大地特点是英语语言技能与物流专业知识密切结合,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重视强化学生的物流专业技能。

因此,物流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物流工作环境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创造物流交际的环境,让他们扮演不同的商务角色、参与物流活动,使之逐步获得以英语为媒体进行某专业学科的应付问题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物流英语这一类商务课程的教学,英国的商务英语专家Mark Ellis归纳出三个特征:真实的语料、任务型学习、学习者参与课程设计。

2 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1972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认为,一个学习语言的人不仅应该具备抽象语言认知能力,还应具备运用所学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这就是他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交际能力包括语言知识,社会语言能力,篇章能力和策略能力,这些能力已经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交际教学法应运而生,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法,成为外语教学的主流。

2.1 交际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在交际法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应明确物流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不同的国际物流活动中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涉外物流人才;应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物流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把目的语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

2.2 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2.2.1 重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交际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法重形式轻内容、重语言系统成分轻语言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局限性。

2.2.2 重视语言使用的恰当性

学生不仅要学习语言系统成分的正确用法, 而且还应学会在不同场景下如何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

2.2.3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主。Breen Candlin曾指出,在交际教学法中,教师充当促进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中激励并促进所有参加者之间的交际活动。随着学生自主性的增强,教师减少对课堂活动的控制,以平等的身份加入活动、参加讨论,并适当地做出评价。交际法还强调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相互依赖合作的过程。

2.3 交际教学法的三个原则

2.3.1 交际原则

教学涉及真实情景的准交际活动或真正的交际活动。

2.3.2 任务原则

用语言来完成有意义的任务,强调“用语言来做事”。

2.3.3 意义原则

设计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课堂活动应有利于学习的过程。

在国际物流活动中用于交流的英语具有目的性明确、社交礼节性以及明显的交际功能这三个特点。而交际法教学重视教学内容的真实性,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恰当地使用语言以及遵循交际法的任务型教学基础原则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物流英语教学的需求,能较好地达到物流英语的教学目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国际物流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物流英语教学中采用交际法有着明显的优点。它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交流情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在交际法教学的角色扮演过程中能切实提高自身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符合物流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交际法教学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因此,在物流英语的教学中采用交际法能有效地帮助学习者达到物流英语教学的目标。

3 交际法在物流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 任务型教学方式的使用

在物流英语教学中使用交际法时,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任务型的。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在20世纪80年代由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提出的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时间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学习者通过完成一定的任务,以意义为中心调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的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

在物流英语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教师首先应懂得如何设计任务。要设计符合国际物流活动的模拟交流情景,如运输方式,包装要求,决策步骤等,以提高学生用英语从事国际物流活动的能力。

3.2 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3.2.1 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指设置的情景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将来可从事的工作。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 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如模拟仓储、国际多式联运、关于包装要求的谈判等场景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形式来完成任务。

3.2.2 信息差原则

信息差是指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交谈的双方都给对方提供一些未知信息。谈话听到的以及所读的语言是可以理解的,而他人所关心的不是语言形式,而是意义的传达。

3.2.3 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是指语言交际的方向是双向的。在生活中, 人们的交谈方向是双向的,而单向的交际方式则很少出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应注意互动性原则,对话、回答、小组活动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3.2.4 趣味性原则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任务中要包含与教材相关的新语言点,设计涵盖一系列国际物流活动以保持学生的兴趣。

3.3 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3.1 着重培养学生的交流理解能力

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形式的认知理解能力,还包括语言功能的运用能力,在物流英语教学中也要注重语言知识的获得。因此,在进行每一章节的内容组织时,应使学生从英语的角度重新认识每一个概念,对所学过的每个物流知识点有一个回顾。再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给学生一定的信息空间和思维空间,为下一步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

3.3.2 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从事国际物流活动或商贸活动过程中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相同,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很远,就会失望、困惑,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传统习俗不同,人们的商业价值观、消费心理、经营习惯有很大地差异。在涉外活动中,我们不仅面临与本国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及物质环境,而且还要面临着诸多商务文化冲突。涉外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取决于许多因素,但能否跨越商务文化才是关键。因而, 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应该针对不同的商务文化,采取不同的交际策略。有学者指出,外语教学的总目标是:“所有学生都应发展在目标语社会中得体地活动及与该文化承载者交流所需要的文化上的理解、以及具体技能”。就物流英语的来说,教学应强调物流英语和商务交际礼仪知识双管齐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让学生用英语掌握物流知识外,还要注意文化差异现象,侧重语言的功能和交际的技能。

3.3.3 在课堂设计方面,重视文化教学

设计能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角色扮演或实训营造一种文化气氛,提高对文化的敏感度;或通过演讲、材料阅读、电影录像等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各种交际技巧。

3.3.4 教师自身应有较强的商务文化意识

教师要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商务环境、物流管理理念、物流运作方式、商业观念等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商务文化、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物流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发展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同时,学生还必须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和习得各种物流活动、物流概念和商务文化,牢固掌握物流英语这一交际工具。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表明,运用交际教学法于物流英语教学能使学生在语言能力、物流活动及商务交际技能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强化,但与此同时,物流英语教材的编写也应围绕这一理念来进行,只有二者很好地配合,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才能达到一个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Strevens, P. New Ori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2]William Littlewoo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海外经历拓展体系;行业特色型高校;大学生;国际交流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233

1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我国急需培养一大批熟知世界、贯通中外的人才,具备国际视野、战略思维的人才,以及掌握前沿科学知识和高端技术的人才。尤其是国家“双一流”与“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出,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考量参数。

近年来,家长和学生的国际化意识整体上明显提升,出国留学人数持续增长。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1978年至今,累计出国留学人数达到40421万人。各高校对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提高具有海外交流经历学生占比,推动国际人才培养已成为各高校的发展重心。

2当前高校学生国际交流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根据《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15年通过学校办理的在海外修读学分的在校生人数全国平均不足百人,且各高校之间差距较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学校国际化工作人员和经费配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交流项目的拓展,使得学校可提供的项目与学生需求匹配度有待提高;其次,高校依托学校特色,进行项目创新的能力不足。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内容和形式趋同,容易出现百校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再次,对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教育亟待加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规划的能力不足;最后,项目各种奖励和资助匹配不足,还需要建立明确的项目评估管理机制。

3大学生海外经历拓展体系的模型构建与实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作者对学生参与海外交流系统中的要素、结构、流程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整体思考,提出建立 “大学生海外经历拓展体系”,从理念教育、平台建设、动态管理、服务保障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创新和探索。该体系模型如图所示。大学生海外经历拓展体系示意

31加强理念教育,指导学生合理规划,探索建立分层次、交互型“国际视野教育体系”该子体系:一是要引导学生主动“走出去”;二是要引导学生明白走出去“学什么”。前者重在提升主动参与度,达到量变,后者重在深化交流实效,做到质变。

在国际视野教育着力点方面,一是与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制定分层次国际视野教育方案。引导学生将参与国际交流活动融入个人生涯规划,确定阶段性目标,进行目标管理,形成较活跃的校园国际交流生态圈。二是做好个性化方案辅导。学生的发展目标、自身条件有很大的区别,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重点,课业安排差异较大,适合参与的交流项目也不同。所以,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重点的分类、个性化指导。

32立足高校特色,找准自身定位,探索建立开放性、菜单式“友好院校拓展体系”结合高校特色和定位,建立“友好院校资源库”。对国外高校同类型高校和高校中的优势学科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建档,制订好拓展方案。在友好院校的选择时,要重点考量是否与学校发展战略相适应,是否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以及是否可以提升专业水平方面,寻找匹配的“国际合作伙伴”。

建立多元的国际化拓展队伍。探索建立院系国际化拓展联络员队伍,调动学院积极性;发挥海外校友的联络员作用,扩大拓展宽度;调动出国交流师生的积极性,浓郁“人人都是学校使者”的氛围。

33以激发项目活跃度为目标,评估分类交流项目,建立闭环式、动态“国际交流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基于评估的“国际交流项目准入制度”。对交流项目进行准入评估时,一是考虑操作性:是否对学生有吸引力、是否具备成熟条件、如果不具备,是否可以创造条件,保证项目的实施等。二是评估差异性:计划引入的项目与目前执行的项目是否有所差别。对于准入的项目要建立完备的项目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要保持动态更新。

建立基于影响度的“国际交流项目分类管理制度”。评估各类交流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影响度分级,分层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据此,可以向高、低年级本科生提供菜问较钅垦∠睿有重点地进行宣传,提供个性化指导。

建立基于成效的“国际交流项目淘汰制度”。项目参与者在项目结束后填写反馈表,根据参与交流项目后个人的感受做出评价。根据反馈,对项目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建立淘汰机制。

34捋顺环节,优化服务,建立多部门协调的全方位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服务体系”建立标准规范的项目执行流程。项目实施包括选、派、管、回等多个环节,程序复杂,时间跨度长。总结现有经验,规范选拔标准,细化项目执行环节,建立标准规范的项目执行流程。协调教务处、学工处、财务处等部门,完善相关规定,明确职责分工,为学籍管理、学分转换、在外管理、学生选拔等相关工作提供保障,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制定多维度立体式宣传方案。宣传是否到位,是国际交流项目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做好信息、咨询指导。要充分利用现有学生工作系统、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宣传网络,将项目信息传达至每个学生。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宣传月等大型活动,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整合各种宣传手段,建立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方案。

制订国际交流奖助方案。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的各类奖学金项目,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开辟渠道设立奖助学金。探索制定适当差异性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提高学生参与度。将大学生国际交流参与度纳入对二级学院的国际化评价体系,鼓励学院重视本科生国际交流工作。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实现突破性发展的战略目标,更是影响着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希望通过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大学生海外经历拓展体系”,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积极性,推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从项目型向组织型战略转变,从而提升国家化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石纬林,王轶信息技术视野下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整合及优化研究[J].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2015(8).

[2]王建军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组织管理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4).

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本科英语;口语教学;交际语言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230-02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已使英语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国际化通用语言。随着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我国的国际声誉大幅提高,根据日、韩、希腊等奥运承办国的经验,在后奥运会时代,我国的开放水平和国际化程度都将有跨越性的提高。随之而来,我国对于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将有大幅提高,用人单位也对大学本科毕业生,尤其是国家重点高校的高层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具备极强的个人综合实力,而且特别强调了他们的英语交流技能;此外,伴随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非英语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用英语作商务或学术交流的情况日益普遍,这无疑是对非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然而,目前在高校中就读的本科生,虽然普遍在高考中取得了不俗的英语考分,并且在本科学习期间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说的能力与听、读、写、译能力相比,则成为一个致命的薄弱环节,交流更无从谈起。这一形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迅速提高英语实际交际能力成为他们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的迫切愿望。而我国近年来的本科英语口语教学相对滞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口语能力千差万别,有些地区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口语教学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不少学生从未接触过口语课。特别是大多数的高中英语教学又多是以培养语言知识为主,学生储备了很大词汇量,语法规则的正确运用也基本不是问题,但仍耳不能听、口不能开。因此,本科英语教学尤其是国家重点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对口语教学给予足够重视,开辟口语课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遵循教学理论,改变陈旧滞后的教学模式,引入交际语言教学是这一背景下的最佳解决途径。

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许多应用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接受了功能主义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发轫了一场“交际运动”,开始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基本观点是:“交际能力(即有效和恰当使用语言系统的能力)是外语学习及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对交际能力的理解主要来源于海姆斯(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理论,这一理论是针对乔姆斯基(Chomsky)的语言能力理论提出的。海姆斯发展了乔姆斯基的理论,提出交际能力不仅指语言系统知识的掌握,还必须培养为达到语言交际目的而恰当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概括为“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1980年,卡奈尔和思维恩(Canale & Swain)又提出交际能力由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构成。

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约翰森(Johnson)、雷都伍德(Littlewood)和魏窦森(Widdowson)等都对交际语言教学提出了重要见解。指出“语言学习就是学习交流,目的语语言系统最好通过试图交际的过程来掌握,学习者应在与他人的交互过程中学习目的语”(Finocchiaro & Brumfit1983:91-93)。同时,交际语言教学又有二语习得理论作为依托。卡拉生(Krashen)提出了囊括所有语言学习的五种假说,其中,监察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对交际语言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降低情感过滤,提高输出质量。

在布朗(Brown)提出的指导第二语言教学的12条3类教学原理基础上,我们发现在交际语言教学实践中,有三个原则始终在起作用。一是交际原则,既涉及交际的活动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二是任务原则,即用语言完成有意义任务的活动也可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意义原则,即对学习者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学习过程。依据上述理论和原则,口语教学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语言教师的教学重点也开始随之由追求精准的语言形式转为追求流利性和可接受性。同时,注意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激发交互活动,营造交际氛围。

笔者通过学期初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学生在本科阶段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和设想。实验对象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2006级两个班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根据学生需求及当前他们英语口语的实际状况,口语教学采用了交际语言教学模式,设计了一套较为系统的适合学生情况、以交流为目的、以培养流利性和可接受性为宗旨的口语教学方案。

第一,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口语教学和听力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改善“聋哑英语”的状况,听的能力不容忽视。同时,大量精选的听力材料也是增加可理解性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选取听力材料时要格外用心,充分考虑其口语特征,以便学生模仿及运用到口语实践中。但长时间听的过程会令人厌烦,在听说课中如何设计听力活动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1)活动必须能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动机;(2)活动必须要运用真实的语言和情景;(3)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以推测学生的听力理解情况;(4)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不同学习阶段的要求。让学生作一些重复模仿及角色扮演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教师一定要注意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切勿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听力活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听说能力的方式。

第二,就是要让真实的语料和语境进入课堂,用真实的语境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内在的动机来自于对语言交际内容的兴趣(Finocchiaro & Brumfit,1983),经常让学生直接接触到内容新颖、鲜活逼真的语言材料,并加以创造性地利用,会拉近他们与母语环境的距离,降低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时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成功地用英语完成了真实语境中的交流需要时,就会品尝到这种交流的喜悦,意识到了解目的语言和文化的益处,从而期盼并寻找下一次真实交流的机会。那么如何获得真实的语料呢?什么样的材料更适合课堂活动呢?获取的途径有很多,交际教学中通常使用以篇章和任务为基础的材料及实物教具,因此,有出国经历的朋友,亲戚,外籍教师,报纸,杂志,照片,磁带,电影,录像等都是不错的来源。重要的是选材能否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而不是一味追求材料的数量。好的材料及活动的开展会使师生双方都获益匪浅。在此过程中,培养流利性和实用性是主要目的,语法的准确性以不影响交流中的理解为度,切勿以牺牲流利为代价频繁地纠错来换取语法形式的精准。另外,即使一定要强调某些语法形式的准确性,也完全可以放在语境训练中来完成,用机械的手段讲授语法只会使学生厌倦。

第三,提高语境适合性是培养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海姆斯认为,语言的适合性和得体性远远大于其语法性的重要程度。了解语境、语言是否恰当以及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及功能性,使母语使用者接受我们的英语并达意、得体,涉及语言,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文化,还要让学生了解到交际文化的重要性,掌握语言的社会含义和功能。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知识,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及跨文化意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但导入文化内容必须遵循实用性、阶段性、适合性的原则。此外,对学生的英语交流习惯及运用准则,如话轮转换、临接应对、运用得体等方面加以指导,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设定的自然语言环境,会促进言语交际的顺畅及得体。

第四,积极开创交互式语言课堂,开展以促进学生交流为目的的多种课堂及课外活动,以创造一种“自然交互环境”。“学会用语言”和“用语言去学”是学习英语的直接目的,交流能力的培养来源于语言实践,而并非教师本人的大段讲解。学生需要参与到交流实战中,感受实际交流的氛围,正如你想学会游泳,必须亲自下水游泳一样。由于中国学生学英语的过程中缺乏语言环境,我们就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接近母语的“自然环境”,营造轻松自然的氛围,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开口去说英语,这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一种促进。交际活动类型主要分两种:功能互动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

设计口语活动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活动应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涵盖语言形式训练及以交流、意义和流利度为重点的信息传递练习;(2)活动必须运用真实的语言和情景;(3)活动必须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动机;(4)提供恰当的反馈和适当的纠错;(5)充分发挥说与听的自然联系;(6)为学生提供主动进行口头交际的机会;(7)鼓励学生提高口头表达的策略。基于这些原则,课堂上可以采用交际性游戏,角色扮演,戏剧,采访,小组讨论,双人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同时,为了弥补课内时间的不足,我们还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构想第二课堂,如英语角,俱乐部,沙龙,广播,晚会,导游,学术报告,跨系班知识竞赛,报纸,歌咏,影视等,使学生获得更多感受英语,主动参与说英语的机会。

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高校 境外交流 激励政策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006-02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全球高等教育呈现出开放性、同一性和互动性的特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学生境外交流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指出,国际化对提高学校国内外知名度、发挥学校的竞争优势、增强学术领域间同行交流、促进学校内部人才资源流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增强科研团队实力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1]在欧盟,以境外交流促进人才培养已成为欧盟国家的共识。美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学生海外学习计划,先后设立了富布莱特学生项目、吉尔曼本科生奖学金计划和国家安全语言计划等项目支持学生赴海外学习。[2]

建设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长期发展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就是走出去,让学生们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同龄人交流,从而开阔眼界,彼此取长补短。中国大学通过与各国优秀大学合作、与国际组织合作、与各国政府合作、与跨国企业合作、与权威研究机构合作等多渠道的境外交流合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并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经验。我国现代大学虽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办学理念、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我国高校学生境外交流现状及特点分析

中国大学的国际化可以从教育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大学管理国际化、为国际社会贡献这几个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交流。[3]在高等教育系统国际化的跨国研究和比较方面,一般学者强调五方面的国际化内容和指标:学生流动性、教师流动性、课程设置国际化、国际合作与海外分支或远程教育。[4]10多年来,中国大学,尤其是39所985高校,在境外交流与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境外交流与合作的模式、内涵不断丰富,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实例。

我们对985高校的对外交流项目的类型、项目覆盖范围以及主管对外交流项目的单位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境外交流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1.各高校项目分类不统一,没有一个完善的项目分类体系。各高校按时间长短分为短期项目和长期项目,短期项目主要是假期访学交流,长期项目则分为校际交换生交流项目、合作双学位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高校对境外交流项目做出评价和改善。因为体系不同,没有对比的依据,不利于高校境外交流项目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2.各高校境外交流项目虽多,但实际参与到交流的学生比例并不高,覆盖面并不广泛。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学校虽然有主管部门负责宣传境外交流项目,但宣传力度不高,覆盖人群较少。其次,学生的国际意识相对浅薄,许多人安于现状,不愿意短时间到境外重新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

3.各高校都设有专门部门负责学校的国际交流,少部分高校由院系直接与境外高校合作,开展境外交流项目。相对于非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国际项目往往呈现出更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因而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就需要一个可以起到综合协调作用的全校性的统一机构。这些部门主要负责开拓与境外高校的合作项目,在学生中宣传境外交流项目,发放项目通知,筛选并确定最终参加交流项目的学生,以及在后续出境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但在交流学生出境后课程选择、生活等方面则要依靠教务处方面沟通协调,这给学生带来了一些不便。

4.同时,我们分析了各高校境外交流项目合作伙伴所在国家,发现各高校主要的合作伙伴都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少部分高校与东南亚国家设有交流项目。此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在国际上排名越靠前的高校,其合作交流学校也更加优秀,项目形式也更加丰富,覆盖面也更为广泛。

二、鼓励学生境外交流的激励政策设计思路

近年来,国内高校为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推动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以学生“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为特色的高校之间的校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推动校际交流合作,各高校以资金资助、学分互换等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到校际交流项目中,部分高校的境外交流还得到了教学支持、学校院系、学生社团的支持与配合,使得学生境外交流项目得以更好地开展。1.教学支持。复旦大学认为建设全英语课程,是推进国际化进程p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求。复旦大学开展全英文课程的关键是对英语授课师资的培训和引进,面向国际学生和本土学生分别设计全英语课程,并通过控制管理英语课程岗位申请、中期检查、期末网评对全英语课程进行质量管理。2.院系支持。在实现高校国际化的过程中,院系的运作和院系中教职工的支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调查发现,各高校的项目并非都是面向全校招收学生,不少项目是针对部分院系的学生开展的。3.学生社团支持。调查中我们发现,像清华大学学生对外交流协会、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AIESEC)等学生社团在学生境外交流项目的推广和实施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4.资金资助。高等院校经费投资不足加剧了国际化的经济风险,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成为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5.学分激励。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是实施交流的重要前提,一个统一的可操作的标准,对交流学生学习成绩的公平评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促进境外交流的建议与对策

本文针对本科生校际交流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推动、完善本科生校际交流管理的较为可行的对策建议。1.将国际化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坚决贯彻国际化战略,加强推进学生境外交流项目的力度。高校要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完善对于分支院校的管理,从多方面不断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将国际化战略渗入到学校愿景中,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2.成立高校国际化联盟,建立统一健全的交流项目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推进高校境外交流项目的良好发展。高校应有目的、有选择地建立国际性战略伙伴,加入一些国际大学合作联盟,积聚学科优质资源,开展前沿领域的国际合作,以促进国际化的进程。同时,应建立统一健全的交流项目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这样才可以促进高校国际交流的快速、可持续发展。3.吸引政府、企业资本,为学生境外交流项目提供经济支持。经济因素是制约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因素。除了积极寻求政府资金投入外,高校也应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来增加教育经费,与企业建立友好联盟关系,建立国际交流基金,获得持续的民间资本的注入,以保证高校国际化的顺利可持续发展。4.加强学校、国际处和各院系之间的交流配合,提高开展学生境外交流项目的效率。学生出国交流不仅仅需要了解项目,更需要在课程选择、学分互认等学籍管理方面得到支持。然而,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宣传一般由国际处直接负责,学生的学籍、学分管理又是由教务部门管理。所以,国际交流处和教务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对提高开展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效率至关重要。5.提升学生的国际意识,对学生进行国际化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校应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体对学生进行国际化意识的引导和培养,积极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参加国际交流的兴趣。

[ 注 释 ]

[1] 冯倬琳,刘念才.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战略的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6):1-8.

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个性特质 情境 交流意愿

该成果受陕西省教育厅 “影响中国EFL大学课堂互动的因素: 对学习者交流意愿(WTC) 的研究”(编号11JK0290)项目资助。

引 言

自上世纪70年代视交际为语言学习最终目标以来,在“互动中学习互动最为有效”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学生是否愿意开流是教师课堂能否展开互动活动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这种交流之倾向被称作交流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简称WTC)。本文以持久的个性特质和动态的情境交流意愿成因研究为主线,对三十多年来相关研究展开回顾,主要介绍McCroskey、MacIntyre和Kang界定的交流意愿的成因模式,并梳理它们之间的关联。

学习者个性特质交流意愿研究

初期的交流意愿研究围绕交流意愿高低展开,同时探寻成因。结论是人们交流意愿高低可能完全取决于个性因素。

Burgoon是交流意愿研究发起者,将交流意愿定义为社会和心理因素影响下实际交流行为发生之倾向。他测量个体不愿交流的程度,调查回避交流的成因。他用“回避交流量表”调查个体小组内及与陌生人间的交流意愿,发现交际性焦虑、内向、自尊心受挫、脱离社会和被孤立五大因素都会促使个体不愿交流。脱离社会是个体自己从社会规定的目标和规范中游离出来,被孤立则是个人被周围人孤立起来,它们有主动与被动之区别。

其中与交流情境关联最为直接的是交际性焦虑。回避交流的个体往往口语交流不得力, 变得焦虑,公开场合更甚。他们自视缺乏交流能力,交流中缺乏安全感,则回避交流,特别是面对面交流。内向也是回避交流成因之一。内向者安静、胆怯、羞涩的性格本身就容易引发交际焦虑。他们也并不看重口头交流,自然不会太在意这种交流方式。人际交流中他们很少参与,更莫说领头交流。近期一位伊朗研究者对两岁双胞胎近七个月的观察研究发现内外向是影响幼儿交流意愿的重要因素[1]。自尊心弱会造成个体回避交流。自尊心低者适应力差、防范心理强,不能坚持己见、易被说服,常常因自我观点总得不到共鸣甚至被否定而越发不愿与他人交流。第四、第五个诱因为自我疏离社会和被疏远被孤立。这样的个体对人际交流持负面态度,甚至视交流对象为敌对者。他们在社交中安全感太差,尽量避免与人交流。

Burgoon(1987)进行了两项课堂研究,发现不愿交流的学习者有一些典型生理或行为指标。有声音指标,如音量减弱、言语速度变慢、语气变轻、表达不再有多样性。他们还显得身体和表情僵硬、表述不清。然而此类指标在与友人、熟人的交流中并不显见。可见随着熟悉度增强,人们的焦虑会减弱,随之交流欲望也会提升。

McCroskey & Baer将这一研究引入母语习得,将语言学习交流意愿定义为给予机会情况下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倾向,并设计了语言交流意愿量表,测量学习者四类情境中(结对、小组、会议、公众场合交流意愿)和与三类交流对象(陌生人、熟人、朋友)间的交流意愿。他们对一语交流意愿成因的研究与Burgoon的结论趋于一致:影响因素是个体性格因素。也就是说,同一个学习者在四类不同情境中交流意愿高低是一致的,在与三类交流对象时也是一致的。只是成因与Burgoon的结论略有不同:除交际性焦虑、 内向、自尊受挫、自我疏离社会和被孤立,还增加了个体精神颓废和自我觉察交流能力的影响。这个交流意愿量表至今一直被广为采用。

这一时期的研究多集中于学习者个性特质交流意愿及成因,并发现个性指标对实际交流具有稳定的预测力,也证明了McCroskey交流意愿量表的信效度。Chan & McCroskey对两组交流意愿高低不同的学习者进行课堂参与行为观察, 发现学习者自我报告交流意愿分值确能预测实际课堂参与的积极与否。McCroskey and Richmond总结说,通过个性类型能预测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的实际交流倾向。

根据 Burgoon,对 McCroskey and MacIntyre 交流意愿构因五要素调查获取的数据的因果分析,发现对于一语学习者,自我疏离社会和被孤立与交流意愿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由此 MacIntyre 提出了交流意愿成因路径图,图中交际性焦虑和自我觉察交际能力为协同决定交流意愿强弱的主成因。而内外向倾向与自尊心强弱是交际性焦虑和自我觉察交际能力之根源所在。Burgoon 开始了交流意愿研究,并定义出个体回避人际交流的五要素成因。McCroskey设计了交流意愿量表,在研究成因层面有所发展,发现学习者一语交流意愿是七要素。MacIntyre 则发现学习者一语交流意愿主要受制于交际焦虑和自我觉察交流能力。至此,个体交流意愿的成因被定义在个性特质范围内。多数研究者认为个体的个性特点在各类场合中都影响其交流意愿。

学习者情境交流意愿之提出及成因研究

情境交流意愿研究的创始者是MacIntyre研究小组,提出了二语学习者交流意愿启发结构图,揭开了二语交流意愿成因研究时代,其中涵盖情境因素。后来Kang的情境交流意愿基础结构图则提供给研究界情境交流意愿很好的定性研究方案,而近期MacIntyre对动态性质的情境交流意愿成因的研究更是大大证实了定性方法的可行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研究者对个性特质交流意愿的恒定预测力开始质疑。实际上,早期部分研究已然显示,即使个体学习者具有某类交流意愿特质,在交流场合变化时他们的交流意愿高低还是会有所不同。Charos(1994)调查发现学习者一语和二语交流意愿间存在显著差异。于是MacIntyre研究小组将研究引入二语习得中,将二语交流意愿定义为某一特定时刻愿意与某一人或某些人用二语交流的倾向。

MacIntyre他们从理论层面勾画出二语学习者交流意愿启发式结构图。交流意愿成因首先被切分为持久稳定的个性特质和动态的情境影响因素。个性特质具有持久稳定的影响,涵盖动机、情感认知、社会环境和性格因素(第IV、V、VI级)。但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为情境类,由学习者与具体某个人的交流欲望以及语境中的学习者交流自信构成(第III级)。第III级中的交际自信主体指学习者情境中的焦虑度和自我觉察交流能力,会因个体在会话团体中的紧张度、交流对象是谁或人数多少而变化,从而导致交流意愿强弱之变化。

这一模型图揭示了二语交流意愿成因的复杂性,强调二语学习者是否会参与交流是由学习者个性特质变量和具体情境下的多元变量共同决定。不可否认,这个模型图对个性特质交流意愿成因之描述更为细致丰满,对情境交流意愿的勾勒线条较粗。根据此结构图,学习者性格因素乃持久稳定的基础成因。在学习动机层面(第IV级),人际社交场合中学习者的控制欲和归属感会影响交流意愿。掌控谈话让谈话人有了认知、情感自由及表述自由,而有了圈内归属感会促使学习者愿意在交流中贡献自己的看法。这里涵盖的二语自信指的是学习者的交流焦虑和自我觉察交流能力。学习者情感——认知(第V级)是其在人际社交中的情感态度和对自我二语水平的认知或判定。情感——认知特质会呈现稳定的趋势,对交流意愿持久影响。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图中谈及的人际交流指的是二语环境而非外语环境之下,涉及的“想融入又畏惧被同化”的态度在外语学习环境下还需要调整或重新解读。最底层(第VI级)的会话环境和学习者个性(如内向外向)对交流意愿的影响都趋于恒定。此结构图的最突出贡献在于情境交流意愿的提出。就是说,底层这些个性特质的交流倾向并非完全或随时能决定学习者参与交流与否。具体的交流情境中同一学习者的交流意愿会发生变化。这点在Burgoon、McCrosekey“时代”被忽略。一则愿不愿意交流和交流对象关联,个体与此人愿意与彼人就不乐意。另外,具体语境中交流焦虑和自我觉察交流能力可能有变化,此类动态也会使得交流意愿上下浮动。

1999年MacIntyre研究小组对大学学习者进行的实验室教学观察支持情境交流意愿假设显示:虽然个性特质交流意愿在起始阶段可以预测交流倾向,然一旦交流开始,却是情境指标的焦虑和自我觉察交流能力决定学习者是否会进行交流。

此结构图长期以来被多数研究者接受并试图验证。只是研究多针对个性特质交流意愿,或说多针对学习者二语自信、学习动机、语言水平对交流意愿影响。Baker & MacIntyre(2000)发现二语交际意愿与自我知觉的语言能力正相关,与外语焦虑负相关。发现学习动机与交际意愿正相关甚至产生直接影响。Yashima(2002)发现二语语言水平透过学习者交际信心对交际意愿产生间接影响,而国际姿态也产生影响。我们知道, Gardner & Lambert的融入性动机是指二语学习者身在目标语国度中对其文化甚至人群的态度与欲融入其间的动机,不适应解读外语学习背景下的动机。而国际姿态不同,是指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的态度、兴趣以及与目标语使用者合作的愿望甚至出国的倾向。

1998年MacIntyre提出了情境交流意愿的潜在影响力,为二语/外语学习者交流意愿研究指明新的研究方向。但随后几年里,相应的研究并无长足进展。

2005年,Kang针对情境交流意愿采用了定性研究,其研究结果是至今对情境交流意愿最为深入的一次描述。其研究对象为四位与目标语者(美国公民)配对学习的韩国留美二语学习者。Kang跟踪录音录像学习者8周,观察他们与结对美国学习者间的对话。研究者让这些韩国学生自己听或者观看、回顾、报告会话中自我交流意愿高低及成因。

Kang发现,话题、会话对象和会话语境透过学习者安全感、兴奋度及责任心来影响情境交流意愿。也就是说,话题、会话对象、会话语境中任何一个变量都可能对学习者安全感、兴奋度或责任感产生影响,而随之形成的学习者安全感、兴奋度、责任感也都可以变成情境交流意愿的心理前提来决定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交流意愿的高与低。不容忽视的是,与MacIntyre研究小组交流意愿启发结构图一致的是,Kang也认为情境和个体特质交流意愿携手决定学习者最终交流倾向。

话题、会话对象和会话语境在MacIntyre研究小组的结构图中也有提及,不同的是基本被归纳为个性特质。那里,社交环境被定义为影响学习者交流意愿的稳定因素。其间交流对象、时间地点、目的都会对交流意愿产生影响。MacIntyre研究小组又说,与交流目的密切相关的是话题,简单或难都会影响交流意愿。然而Kang更强调这三个变量的动态性:三变量在学习中是变化着的。话题、交流对象和会话语境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学习者内心感受的变迁。

这些心理变化Kang称之为交流意愿的心理前提,为安全感、兴奋度和责任心。安全感在MacIntyre研究小组的结构图中以交流焦虑的形式出现。在论及学习者情境交流意愿前提时,MacIntyre研究小组提出焦虑、自我觉察交流能力会随情境变化,会对学习者产生不同影响。Kang则将他们归纳为心理前提,是一次较新颖也是颇为合理的分类,更具体更易理解。我们知道,交流意愿本身就是对学习者认知情感维度的描述。愿不愿意交流是学习者自主选择。对交流意义、环境等的认知左右学习者的交流选择,或说通过认知产生的情感变化可以深层解读学习者最终的交流选择。

责任感的提出似乎与Maclntyre研究小组图示中第III级和第IV级中涉及的认同或归属感异曲同工。Maclntyre研究小组解释说,不论与具体交流对象交流还是组内交流都会引发学习者归属感。如认为被组内认同,学习者则可能愿意交流。Kang提出的兴奋度实则是研究界分析个性因素对交流影响的焦点话题。普遍发现,内向者不重视也不热衷交流。这在部分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共鸣。比如,Manning & Ray对羞涩与自信两组大学生进行“来结识彼此”的实验室观察发现,羞涩的学生遇到自己喜爱的话题交谈起来会很热烈。Kang发现,兴奋度这个心理前提会有变化,其变化会影响学习者交流意愿。

在kang之后,也出现一些定性的情境交流意愿研究成果,其中近期MacIntyre(2011)又做了一次引领性尝试。这次定性研究维度比Kang的多元,不仅关注情境中学习者焦虑和自我觉察交流意愿变化,也通过学习者交流时间长短变化来探究会话语境中交流意愿的变化及原因。

这项研究有重要发现。首先,在八次会话任务中六位被观察者交流意愿皆上下跳跃曲线分布,肯定了二语学习者交流意愿此一时彼一刻之动态性。另外,每次变化都建立在上次交流意愿状态之上。若在前一个会话中过度焦虑而大大降低了交流欲,学习者紧接着的会话任务中就可能放弃交流。这就是说,不同会话情境中交流意愿和焦虑时而负相关时而正相关,甚至不相关。结论是焦虑不总会降低交流意愿。这与早期一语研究的推理似乎相悖,那里交际焦虑和交流意愿的相关性是不容置疑的,以至于MacIntyre1999年推断:减弱交际焦虑就会提升交流意愿。

这项研究对焦虑的成因也有细腻的观察与发现,主要表现在对语词的不断搜索。如果很快找到可表述的词汇,便有交流欲。否则交流欲就丧失,至少是短暂的。而当费力搜索表达用语词时,学习者认知负荷增加,使得接下去的语词收索变得更难,结果更引发焦虑,拉低交流意愿。这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学习者会话中在不断判定自我语言能力。Compton对四位国际助教学语的研究有类似发现,只是他们是从话题和交流对象角度分析。那里,学习者对话题的熟悉程度影响其情境交流意愿。当与交流对象拥有同类专业知识时,学习者交流欲望增强。两项研究都表明,学习者表述需用的“语料”(语言或背景知识)出现时他们的交流意愿会提升,相反会降低或消失。

Kang和MacIntyre对情境交流意愿的探索式定性研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也更具开放性包容性,提供了全面描述学习者具体交流情境中多元影响的可能性。这更能保证方兴未艾的情境交流意愿成因探究之信效度。

结 语

三十多年来,交流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之成因历经了Burgoon, McCroskey, MacIntyre, Kang 几个研究高潮,从单一个性特质因素的持久稳定影响走到近期的个性加情境影响因素并行研究。不可否认,Burgoon提出的交际性焦虑、内向、自尊心受挫、脱离社会和被孤立五大因素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McCroskey 研究小组增添的自我觉察交流能力之后被证明是口头交流意愿最稳定的影响因素。是McCroskey将此研究引入语言(一语)研究领域,强调交流意愿在不同交际情境中的稳定性,而MacIntyre研究小组开始了二语/外语交流意愿研究,提出交流意愿具有情境可变性。对比来看,Burgoon、McCroskey强调学习者的个性情感因素,MacIntyre 加入了二语水平和交流动机因素。至今最前卫的情境交流意愿成因研究要数Kang、MacIntyre 近期的定性研究,他们为情境成因研究方法添加了重重的一笔,为研究可行性描述了积极的前景。

参考文献:

[1]Babin, Patricia A, &Clement, R.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Antecedents&Consequences[J].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999,47(2):226-227.

[2]Baker,S.C.,&MacIntyre,P.D.The Role of Gender and Immersion in Communic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Orientations[J]. Language Learning,2000,50(2):339.

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习策略 交际 指导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种交际学习策略是学生学会使用语言的重要基础,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交际的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内化生成。 

在教学中,应创设交际氛围,激发学生交际潜能;提供交际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交际形式,提高学生交际技能。学生形成了交际学习策略,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更能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主动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一、创设交际氛围,激发学生交际潜能 

语言交流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持和保障。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创设和谐的交流环境氛围,不仅能够体现语言文本学习内容,创设贴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交际氛围创设更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的重要推动力。 

笔者以为,在教学中创设交际氛围,激发学生交际潜能,首先应该营造一种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种轻松的语言学习交流环境中进行自由的交流表达,以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望;其次是营造一种平等的交流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的语言交流环境中进行友好交流,以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语言学习运用能力水平;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环境氛围之中,让他们的表达愿望得以实现,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体验,满足他们的表达学习发展需要。 

笔者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7B Unit 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的“Reading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A great new town”教学中,为了创设良好的语言交流氛围,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①借助多媒体展示北京的风景特色,以便于学生表达学习愿望。②教师设计如下思考题目:假如有一位外国友人来到北京参观,你就是接待的导游,请你介绍北京的特色。③要求学生就文章中的“Go shopping”展开联想:假如你是Star Shopping Mall中的营业员,请你用英语向国际友人进行介绍相关产品,你会怎样介绍?④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文章中的描写,选出一段进行表达交流;⑤在“Enjoy Beijing opera”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就京剧的表演方式来尝试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彼此合作交流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提供交际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