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医学教育范例6篇

模拟医学教育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1

关键词:阶段式医学模拟教育模式 临床技能操作 临床思维 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44-02

一、阶段式医学模拟教育模式产生背景

临床技能训练作为临床医学五年制和长学制培养方案的一门实践性课程,一般被安排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和即将参加毕业考试的前期。传统临床技能训练模式注重临床技能操作的完整性与连贯性,较少关注学生的临床思维训练、人文关怀以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一旦投身临床,却无法将学习过的临床技能准确地应用到真实的临床病例中,造成学习与临床工作脱节的局面。

阶段式医学模拟教育模式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根据不同阶段培养目标的设定,分为临床技能操作训练阶段、临床思维培养阶段和综合素养提升阶段。已经将此医学模拟教育模式应用到58名2010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和68名201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中,教学反馈效果较好,其中4名学生代表我校出战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荣获佳绩。

二、阶段式医学模拟教育模式

1.临床技能操作训练阶段

本阶段的目的是学生对需要掌握的临床技能操作项目,达到熟练、完整、规范的要求。根据培训项目的先后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护理操作项目培训阶段和其他项目培训阶段。护理操作要求的无菌观念强于其他临床技能操作要求,首先开展护理操作项目培训有助于学生培养严格的、规范的无菌操作意识。

开展本阶段培训时会出现如下几点疑惑:(1)引入理论知识的程度:该阶段的技能操作培训涉及的理论知识仅限于教科书上介绍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等,不需要拓展延伸;(2)临床技能操作的流程与标准:开展常规教学任务时,可参考教育部临床能力认证系列丛书《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但在备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时,承办分区赛的院校在设计评分标准时,采分点和得分权重可能稍有不同,有必要全面、仔细研究不同赛区的评分标准,尽量考虑周全,避免疏忽;(3)操作的速度和质量:标准的临床技能操作训练可有效地避免变形操作,因此在培训初期不可盲目追求操作速度而忽略操作质量。

2.临床思维培养阶段

本阶段的目的是将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等设计成病例,学生针对病例给予诊断与治疗,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每个病例涉及的考点可安排1至2个,可以设计多个病例涵盖每个章节的全部考点。示例病例如:患者男,朱洪明,52岁,以“腹胀、乏力3个月”为主诉入院。既往有长期大量饮酒史,4天前自行用药后皮肤出现皮疹,以左侧下腹部为主,表面有渗出。腹部查体:腹部高度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为明确病因并缓解症状予以处置。

开展本阶段培训时会出现如下几点疑惑:(1)学生对于疾病的常规信息如部位、症状、发病程度等没有直观认识,与实际临床情景发生偏离:大部分院校都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设计了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是学生了解临床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本阶段可以有选择性地到个别科室观摩特殊病例和典型病例,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3.综合素养提升阶段

本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反复处理综合性临床案例,通过实际演练,初步具备临床胜任能力。要求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规范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根据涉及的学科数量可分为学科系统内的综合素养能力培养阶段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素养能力培养阶段。

综合素养提升阶段是学生大局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综合病例时,学生会出现无从开始、先轻后重、团队协作混乱等现象,导致错失最佳救治良机、救治失败等情况。面对类似情形,培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理清团队协作中队员的角色定位。

三、阶段式医学模拟教育未来可开展的工作

阶段式医学模拟教育模式作为众多医学模拟教育模式中的一种,虽然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能力,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疑惑与难点。如单一模式的训练导致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下降,临床技能操作标准还需继续细化,客观教学环境落后于先进的医学模拟教育理念等。因此有必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达到提高医学模拟教育质量的目的。

1.设计临床技能标准操作规程,提高医学模拟教育质量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最初源于企业内各种俗蓟管理认证和产品认证的需要,是行业内部将各项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格式描述出来,用以指导和规范日常工作的规程。[1]临床技能标准操作规范,则是指对临床技能操作流程以及水平加以规范,保证其完整性与准确性。目前,已经有部分院校针对自己总结的培训经验,面向公众分享并设计出版了关于临床技能操作类的书籍。例如陈红教授主编的教育部临床能力认证丛书系列的《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南华大学教授、张秀峰教授出版的《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翔教授和吴静教授出版的《湘雅临床技能培训教程》等,这些珍贵的教学成果对于医学模拟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临床技能标准操作规程,在医学模拟教学的实际开展中,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存在模糊、歧义和混杂的情况。从备战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角度出发,由于同届不同赛区和历届同一赛区的承办院校在设计评分标准时,采分点存在差异甚至互斥的问题,导致参赛院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被保密的往年设计的评分标准,难以最大化地达到推动全国医学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

2.加强医学模拟教学中心的运行与管理,搭建高质量的医学模拟教育平台

医学模拟教育的发展与医学模拟教学中心的载体作用息息相关。全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设有自己的医学模拟教育中心,装备的医学教学模型包括基础解剖模型、局部功能型模型、计算机交互型模型、生理驱动系统以及虚拟训练系统[2],为医学模拟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多样化、高水平的软硬件操作平台。

高水平的医学模拟教育平台还对医学模拟教育中心的运营理念、内涵建设、师资队伍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具有严格的要求。运营理念关系医学模拟教育中心开放的专业、设计的课程、与其他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等;内涵建设包括中心承担教学改革项目或者作为各级别、各专业示范中心的辐射作用;师资队伍建设包含教师的年龄、学历、专业和学缘结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建设则包含数量配备、岗位分工、技术能力等有关情况。

3.改革教学方法,增加阶段式医学模拟教育的多样化

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医学模拟教学的改革进行研究与探讨,包括与PBL和CBL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如第三军医大学龚自力对医学模拟教学联合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见习中的应用M行了研究,认为通过医学模拟教学联合PBL教学模式可有效改善学员的学习能力,同时缓解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等矛盾[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林菁艳等认为CBL结合模拟教学与单纯CBL相比,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4];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技能中心蒲丹等研究认为医学模拟教学联合CBL在急诊科进修医师培训中具有可行性和较好的效果[5];还有针对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进行整合的研究: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冯敏对医学模拟教学进行了优化组合,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达到了有效促进临床教学的目的[6];其他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索革新的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韩加刚等以“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课程”为契机,采用“自我识别”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为基本操作教学探索新的有效途径[7];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许臻晔对学生实习后期规范青年教师团队进行了实效分析,结果表明经规范化建设的青年教师团队,可以胜任实习后阶段临床医学模拟教学实训课程的授课,并达到理想的效果。[8]

四、结语

虽然阶段式医学模拟教育模式仍存在某些局限性,但较之于单纯的医学模拟教育模式已经具备清晰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目标。医学模拟教学代表一种趋势,一种先进性,未来我们将持续对医学模拟教育作出改进,使之符合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更适用于医学教育领域。

参考文献:

[1]刘刚,宫亮,梁艳等.SOP在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中的应用及思考[C].第十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4:103-105.

[2]刘震雄,秦明,王旭霞等.模拟医学教育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415-418.

[3]龚自力,朱h轩,王礼等.医学模拟教学联合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见习中的运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1):1589-1591.

[4]林菁艳,杨丽娜,何剑. CBL结合医学模拟教学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5(3):78-80.

[5]蒲丹,唐怀蓉,陈相军,韩英,贺漫清,赵蓉,周舟,马俊荣,陈敏.医学模拟联合病案教学在急诊科进修医师培训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5(6):1039-1041.

[6]冯敏,李艳霞,孙博等.优化组合医学模拟教学及传统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8):1263-1265.

[7]韩加刚,王振军,翟志伟,李辉,孙继红.“自我识别”教学方法在“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课程”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5(11):37-39.

[8]许臻晔,耿志超,龚笑勇等.实习后阶段临床医学模拟教学中青年教师团队规范化建设的实效性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5):51-53.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2

[关键词] 医学模拟教育;妇产科教学;临床操作;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8-0131-03

妇产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在临床教学中既要尊重患者自身的意愿及权利,还要在不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的同时,确保妇产科专业的学生拥有一定的实践机会,掌握最基本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但是传统的妇产科临床教学对象是患者,单纯将患者作为临床见习的对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妇产科临床教学实践的现实需要[1-3]。同时,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妇产科教学模式已经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妇产科教学的需求,所以关于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7]。

1 传统妇产科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妇产科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妇产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大力提升,社会对于那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较高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卫计委要求增加医学院学生临床基本操作方面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医学院传统的妇产科教学模式多是统一化、标准化的理论教学为主,临床实践教学主要是处于从属地位,常导致学生的临床专业技能无法得到系统的培养与提高,加上有些医学院的教学环境相对较差,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妇产科实践教学的现实需要,严重滞后于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求。

1.2 教学资源的供需失衡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推行,高校在校生数量急剧上升,而教学设施、教师队伍等医学教育资源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人均占有教育资源数量开始日益紧张。目前,在妇产科教学中,学生多、患者少、学生可享受教学资源数量供需失衡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这就使得学生的妇产科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1.3 患者对妇产科教学的配合程度下降

基于妇产科的学科特殊性,患者和服务对象都是女性,所以无论是在妇产科疾病的检查环节,还是妇产科疾病的治疗环节,都会涉及到患者的个人隐私问题,常需要同患者的隐私部位进行接触。但是随着妇产科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许多患者要么不信任实习生,要么以保护个人隐私为由,经常出现不配合学生实习和临床教学的情况,如不配合实习生的病史询问、不让实习生进行观摩和操作等,这使得妇产科学生能够进行观摩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越来越越少,给妇产科临床教学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1.4 临床实践教学难度大

近年来,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难度加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妇产科患者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我国相关法律对这方面的界定和规范也越来越严格,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实践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都非常注重医院患者个人权益的保护,对于还没有获得执业资格的学生,是不能进行临床医疗行为的。因此,对于医学院妇产科的学生,一部分还没有取得医师职业资格,所以没有权利为患者提供临床诊治服务,这对妇产科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是非常不利的。

2 医学模拟教育的应用优势

首先,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可以脱离对患者的严重依赖,所以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会更具灵活性和方便性,教师可以提前制定更加详尽的教学计划,以增强妇产科教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其次,妇产科疾病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和地域性,而且在诊疗实践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罕见病,连医学教师都不一定会碰到,如果教师单纯进行理论性的知识灌输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不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临床实践教学机会的获取更是非常难,所以通过医学模拟教育手段,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知识获取难度,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处理妇产科特殊病例的能力和素质,以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

再次,医学模拟教育具有直观性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全方位的感知妇产科的专业知识。例如,对于孕妇分娩的过程,绝大部分在盆腔内完成,如果教师单纯通过文字讲解这个过程,显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借助医学模拟教育,教师可以对人流负压吸宫术、宫内节育器放置及取出术等非直视下的手术进行模拟,通过模拟、演示和讲解,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窥视手术的全过程,而且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重复性的模拟和有针对性的调整,这是传统妇产科教学所不具有的优势。

3 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 角色模拟扮演教学法

该方法能够将情境教学、角色扮演、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实现妇产科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结合,是医学模拟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例如,在某节妇产科教学课堂上,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模拟医生,让另一部分学生模拟患者和患者家属,分别进行病例的问诊、辅助检查和诊断,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再由模拟医生向家属交代病情,最后学生互换角色进行模拟教学。该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形成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效补充。

3.2 建立模拟培训系统

随着妇科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技术已经成为每个妇产科医师应当掌握和具备的技能,对此学校可以通过虚拟培训系统来解决学生对于内镜技术的掌握问题。例如,虚拟现实模拟器和视频模拟训练箱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和了解宫、腹腔镜设备手术器械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等。

3.3 标准化患者与电子标准化患者

标准化患者是医学模拟教育为满足时代教育需要而逐渐产生的,能发挥扮演患者、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三种角色,标准化患者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妇产科临床教学的压力,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妇产科问诊和查体技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标准化患者的教学方法最早在西方国家得以应用,在上世纪末才逐渐引入我国并应用于临床教学实践,其在我国的应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而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电子标准化患者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教学系统通常包括电子标准化患者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两部分内容,能确保在任何时候提供病理体征给学生练习听诊、触诊,而且便于学生的反复练习。但是由于电子标准化患者在子宫收缩乏力、阴道大出血、子痫等专科体征方面的表现力比较缺乏,所以其在妇产科教学上的应用也不是万能的。

3.4 虚拟现实的远程医疗系统

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可以帮助操作者在本地的一个虚拟患者模型上进行操作,其动作通过高速通信网络或卫星传递给机器人,对远距离患者进行手术,或由计算机产生虚拟的操作者来为手术提供指导。基于虚拟现实远程医疗系统的主要优势,将其应用到妇产科教学当中,起到较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如以机器人作为教学的载体,模拟妇产科专家的操作来指导学生实践,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机器人可以进行及时纠正,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大有裨益。

3.5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

该技术可对难以通过直观或 B超、MRI、CTA检查了解的盆腔脏器、血管、软组织等进行三维立体的呈现,体现现代医学个体化、精确化和数字化的主要特点。目前妇产科的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已应用于子宫肌瘤、胎盘植入介入治疗和宫颈癌的术前动脉化疗之中。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妇产科教学当中的应用,可为学生的模拟手术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对降低医疗风险和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12,13]。

4 医学模拟教育应用于妇产科教学的改进建议

4.1 重视同传统教学方法的融合

医学模拟教育并不是万能的,而传统教学法仍旧具有自身的优势,所以教师在制定妇产科人才的培养方案时,要重视医学模拟教育同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融合,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如病案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等传统教学方法,能够形成对模拟教育的有效补充,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14,15]。

4.2 教师模拟标准化患者

基于医学模拟教育的不足以及临床患者缺失等实际情况,实习带教教师可以适时充当模拟患者的角色,有助于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和交流,发现学生的知识缺陷,优化教育方案。例如,教师在模拟标准化患者时可以指导和训练学生的病史采集技能,熟悉疾病诊断与治疗步骤,纠正学生在问诊、诊治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4.3 建立起规范化的妇产科模拟实验室

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教育环境,所以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建立妇产科模拟实验室,构建临床模拟教学平台。基于妇产科教学和医学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学校要先对当前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配置,模仿当前医院妇产科的资源配置,建设高仿真的模拟产科诊室、模拟产房、模拟妇科诊室、计划生育手术室等,为医学模拟教育提供有效的帮助。

4.4 加强模拟教学模型的改进及开发

医学模拟教育的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开展,需要有大量先进、标准的教学模型作保障,而且还能降低教育成本和节约教育资源。同时,对于一些模拟教育还无法涉及的教学领域,还需要加强对相关教学模型的开发工作。

总之,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的传统教育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医学模拟教育不仅在帮助学生训练专业操作规范上独具优势,也很好地满足了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弥补教学病例缺乏、诊疗操作次数少等传统教学的弊端,减少了妇产科临床教学风险,对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诊断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大有帮助,充分保证了妇产科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桂萍,梁桂玲,洪红. 双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 10(21):382-383.

[2] 陶玲,周琦.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2015, 44(11):1316-1318.

[3] 朱慧敏,游彦杰,吴彩琴.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J]. 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3):50-51.

[4] 韩新鹏,李朗. 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在新人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15,23(4):720-722.

[5] 蒲丹,唐怀蓉,陈相军,等. 医学模拟联合病案教学在急诊科进修医师培训中的应用[J]. 华西医学,2015,30(6):1039-1041.

[6] 庄宝祥. 人文关怀理念下地方医学院校临床技能模拟教学实训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8(6):88-89.

[7] Anwar NA. Combining simulation and demonstration videos of the cardiorespiratory examinations in medical student teaching[J]. BMJ Simulation and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2014,1(S1):A9.

[8] Cheng A,Lin YQ. The role of simulation in teaching pediatric resuscitation:current perspectives[J]. Advances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15,`12(32): 239.

[9] Welch SA,Gawthorne JL,Berry MJ. Simula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J].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2012,197(6):331-332.

[10] 冯敏,李艳霞,孙博,等. 优化组合医学模拟教学及传统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5, 31(8):1263-1265.

[11] AbdulmohsenH Al-Elq. Simulation-based med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J]. Journal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Medicine,2010,17(1):35.

[12] 金丹,张元智. 数字化虚拟可视重建在显微外科皮瓣、肌皮瓣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 22(3):227-229.

[13]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机三维重建[J]. 解剖学杂志,2005,28(3):337-339.

[14] 张熙芳. 改变传统医学教育方法――翻转课堂模式和医学模拟技术[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1):4-6.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3

关键词:医学模拟教育;典型病例导入;妇产科学;见习;五年制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25-02

尽管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我国各医学院校增加了八年制和七年制医学生的招生比例,但五年制医学生仍是医学院校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五年制医学生的教学首要的就是临床医疗能力的培养[1]。临床见习是医学生进入临床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其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由于学制的整体安排,目前五年制医学生妇产科临床见习时间从4周缩短至2周。因此,怎样充分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教研室将医学模拟教育结合典型病例导入运用于中山大学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系的妇产科临床见习,以探讨其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在我院妇产科临床见习的中山大学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系学生6组共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见习时间安排,前3组36人为对照组,其中男生19人,女生17人;后3组36人为实验组,其中男生18人,女生18人。两组男、女生比例以及平均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

2.见习计划。针对妇产科教学目的和特点制订教学计划,见习的操作重点放在妇科检查和产科检查,同时对妇产科常用操作进行培训;妇科病例学习的重点放在常见症状及体征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产科病例学习的重点以疾病分类。

3.教学实施。(1)医学模拟教育。中山大学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妇产科教学配备了各种模型,如妇科检查模型、后穹窿穿刺模型。教师利用这些模型,设计不同情景,让同学进行相关的操作。以妇科检查模型为例,给学生多个场景,让其备物并做相应的检查。如:①15岁,未婚无性生活中学生,因“体育课期间下腹部剧痛”来妇科就诊;②53岁,已婚已育女性,因“后阴道出血半年,加重1月”来诊。②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 在妇产科病房见习过程中,挑选典型的病例教学,以“异常阴道出血”为例详述。教师准备“异常阴道出血”教学病例课件,按临床工作流程,提供患者就诊时的年龄、职业、时间、主诉后,引导学生进行病史采集。学生展开病史询问,写出主诉及现病史。之后,教师提问学生重点查体的内容,学生回答后,再由教师提供体格检查结果,学生做出初步诊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路,穿插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并进行重点内容的提问。学生获得详细资料之后,教师提问应进行的辅助检查,并提供相应结果,由学生判断并解释结果,从而得出初步诊断,由学生讨论明确诊断需进行的相关检查及意义,最后由教师加以分析总结。(2)病房实践环节。在病房内,挑选不同症状、不同诊断的异常阴道出血患者,由学生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当某位学生问诊不全面时,同组其他学生补充。学生完成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后,由教师对错误手法进行纠正,最后,学生完成病历书写,并写出鉴别诊断,提出治疗方案。教师修改学生病历后,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将多份病例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深化对“异常阴道出血”的教学。研究组学生接受医学模拟教育联合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而对照组学生在模型上练习妇科检查及产科检查,无场景教学,病房的见习是在带教教师指导下直接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完成病历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4.教学效果评估。(1)见习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计,分为三个部分:①理论考试,占40%;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占40%;③平时成绩,占20%。(2)问卷调查。在妇产科见习结束前,学生填写“妇产科临床学习反馈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20个子项目,满分为100分。分为四个部分:临床带教、理论小课、自我评价、其他内容,如对妇产科学的喜爱程度等。

5.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P

二、结果

1.见习考试总成绩及各项成绩见表1。

2.问卷调查总分及各部分得分见表2。发出调查问卷共72份,收回72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率为100%。

三、讨论

1.改革医学五年制见习教学的必要性。在这几年的临床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五年制医学生在妇产科临床见习存在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问题,包括:①由于临床上大量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忽视了临床基础和基本功的应用和锻炼;②女性病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减少;③紧张的医患关系导致医学生在临床学习中放不开;④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其从见习期间就已经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出现对见习的不重视。这些问题同样也存在于其他医学院校的妇产科临床教学[2]。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教研室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五年制医学生妇产科见习效果。

2.医学模拟教育在五年制医学生见习中的作用。 随着法制的完善及人们的维权意识增强,医学生在患者身上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针对这一现象,模拟医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重视。模拟医学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临床技能教学中学生多、病例少的矛盾,能有效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我们从2004级五年制医学生和2005级八年制医学生开始进行模拟教学。经过几年的积累,在2010级五年制临床见习中除了进行相关的规范化操作培训外,还设计出各种场景,让学生分析后决定相应的处理方式及操作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措施,以及如何与患者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认识到模拟医学的功能不仅是提供反复的操作机会,通过病例的设计可从整体上训练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因此,对于五年制医学教育来说,要达到临床教学的目标,充分利用模拟医学进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3.病例导入式教学在五年制医学生见习中的作用。“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选择整理和加工后的典型病例,用恰当的方式运用在理论授课和见习、实习中,目的是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临床见习课中,还可用典型病例来补充和完善病房现有病例的不足和不典型,以保障基本教学内容的高质量完成。

我们发现,相对于传统的“在教师指导下直接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完成病历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见习带教模式,病例导入式教学不会增加学生负担,也不需要增加额外课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能动性和参与性。从教师方面讲,需要其在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整理加工,突出典型性,以最恰当的方式展示,并设计高质量的临床问题,组织同学分析和讨论,采用多元的教学模式(如:临床标本图片、影像学资料)以提高教学的参与度及趣味性。所以,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熟知病例内容以及相关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等知识,要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组织讨论、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临床思维和分析的能力,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启发学生对目前仍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临床科研思维能力。对学生来说,通过思考和讨论,可以极大地激发主动性和思考性。讨论后,又留有时间让学生接触真正的患者,进行询问病史及查体,最后再针对学生在问诊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这样的学习过程始终贯彻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独立解决问题。

总之,我教研室目前采用的医学模拟教学联合病例导入对提高五年制医学生的妇产科见习效率、培养其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需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4

[关键词]医学模拟中心;实验室建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b)-156-02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技能培养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2年,卫生部颁布《卫生部关于加强部属院校临床教学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卫生部教育司制定了具体的《临床教学质量检查标准》,要求加强临床基本功训练,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活动,努力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1 现代医学模拟中心――承载医学模拟教育的最有效载体

1.1 现代医学模拟中心的基本职能

1.1.1 可以充分满足从医学生到住院医师以及专科医师的教学、培训和考核在不同结构、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需求。

1.1.2 实现从理论教学到床边教学的“桥梁”作用,能够改变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联系不紧密的现状。

1.1.3 模拟中心涉及各个学科,有利于老师更直观的教学,变抽象的书本知识为具体的示教和操作,也有利于学生更系统地学习临床知识。

1.1.4 利用模拟中心能够反复进行无创伤训练。

1.1.5 利用模拟中心的模拟临床环境,可以实现情景化的模拟教学。

1.1.6 利用模拟中心的高端模拟产品(HPS和VR)和软件,可以解决老师多年的在考核问题上的困扰,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从主观的考核方式变为客观的、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1.2 现代医学模拟中心的拓展式职能

1.2.1 通过开设各种相关的培训课程,可以成为周边地区甚至是更大范围内的临床专业学生、护理专业学生、住院医师、专科医师、乃至社区医疗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机构。

1.2.2 可以利用模拟中心的高科技产品(ECS),开展有关康复学、药学、口腔学及现代救援医学等相关医学课题的探讨,并可以开设各种急救培训课程,如院前急救培训,专业急救培训,灾难急救培训等等。受训人员可以是警察、军队和地方的医学生、护理人员、住院医师、专科医师、院前急救人员、宇航员、飞行员等。

1.2.3 随着模拟中心的日益完善,部分趋于成熟的课程甚至可以由短期培训向学历式教育方向发展。

1.2.4 利用模拟中心完善的设施和科学的设计原理,形成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开展培训的基础上同时完成对医学生、住院医师、专科医师的考核,并以此为平台,建立中国的权威医师考核中心。

2 医学模拟中心的国际化教学方法

2.1 启发式教学法

我们采用的启发式教学是根据带教老师的教学内容,参照西太平洋地区医学教育协会(AMEWPR)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从认知、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对学生提出预期要达到的30条具体的学习目标。利用高端模拟人ECS软件平台编辑相应的教学案例,将教学过程分为多个层次,分步引导学生,带教老师根据模拟人的生理变化。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理解知识、获取信息、掌握重点。同时,教学目标的设立,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内容组织、授课方法也起到了一个良好的规范作用。

2.2 回顾式教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讲授仍为技能教学的主要方法,但在目前我院的临床技能讲授的教学中,将模拟人ECS软件平台中的个案引入培训,成为临床技能教学的特色。讲授过程以临床程序为主线,把病例的特征(病史、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等)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病因、病生理变化、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临床治疗原则、健康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教学的内容和氛围更加贴近临床,同时我们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使用ECS模拟人,营造仿真的临床环境,模拟出跟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特殊情况并训练学生的处理能力和初步的临床思维。ECS软件平台使用无限的可重复性,又可允许学生犯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通过使用ECS模拟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教育过程,也使传统的教学变得更鲜活、具体和形象,利于学生系统、动态和完整地理解知识和体验病人感受。

2.3 小组学习与讨论,PBL教学模式的引入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指通过一定的教学情景启发和教师的暗示诱导,使学生在不断自主地发现问题、评价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在临床技能教学中, 教师引导下的小组学习已成为临床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应用PBL教学法,可以在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学习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方面获得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具体的操作过程为: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在每门课程中选择4~8个可能涉及多元学科的问题,例如:有关白血病的学习中,其中一个讨论题为《对老年白血病人高额治疗费用的态度》,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不再是单一的医学知识可以解答的,它可能涉及除医学以外的社会经济、伦理道德、医疗保障制度等诸多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也很难在一本书中找到答案,而是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学习和讨论,甚至需要进行社会调研。讨论题目一般在课程开始就分派给学生,7~8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根据讨论课的课程安排,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讨论课一般一次为3~4个学时,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并欢迎其余学生提问与置疑,最后由老师作总结性评价。小组学习与讨论课的设立,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精神和参与的态度,学会了群体间如何分工与合作,增强了团队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4 学生考核办法的实践,OSCE考试模式的引入

国际通行的OSCE(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考试模式对加强学生能力的考核,减轻终结性评价带给教师和学生的压力,促使在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师生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也将被我们作为教学改革引入到我院本科毕业考核中,最终实现了临床教学考核的标准化。

3 结束语

医学模拟中心的建设是一门系统的工程,是培养医学实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符合临床需要的教学方法将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我们将根据医学教学的特点,结合以上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将高仿真的模拟技术和医学教学模型更多的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中,培养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孙静.现代医学模拟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1.

[2]闫晓.医学教学装备的“小康”标准――现代医学模拟中心[J].中国医学装备,2005,(1):59.

[3]孙长怡,秦俭,王征,等.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技术在国内急诊医学领域应用初探[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9):682-683.

[4]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J].医学教育,2001,6:4-11.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5

【关键词】医学临床实践教学;困境及模拟教学;运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84-01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以提高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加大实践技能训练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特别是本科生的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但是,随着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生、护士执业许可制度的建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病人维权意识的明显增强,医患关系显得愈加紧张,使得在病人身上进行医学实践技能操作的困难与弊端愈加凸显。临床实践教学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大大地影响了医学实践教学的质量。为解决上述矛盾,临床模拟教学应运而生,以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进行医学实践教学。临床模拟教学通过模拟临床情境,以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1](训练真实性、时间方便性、病例多样性、训练可调性、病人安全性、操作纠错性、过程可控性、记录和回放、成本低耗性、团队合作性)成为了现代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目前医学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1.1 缺乏现行法律法规的支持:《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对医师的权利、义务和医疗事故的认定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对实习医生可以从事的临床诊疗活动、书写的医疗文书的效用等并未提出具体要求。医学生参加直接针对患者的临床实践活动从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不合法性,使学校、医院和带教教师在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中感到困惑,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2]。

1.2 在患者身上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民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加之近年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学生像过去那样直接在病人身上进行技能操作与训练的机会越来越少。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等有创操作难以在病人身上多次操作。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下,病人有选择医院和选择医师的权利,多数患者不愿让实习医学生为自己诊疗疾病,而愿意选择资深大夫为自己诊疗或手术。

1.3 教学医院和带教教师承担着巨大风险:医疗行业本身属于高风险行业,而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差无疑又加大了医疗行业的风险性,但社会对医疗服务高风险性和医疗技术有限性的认识不足,在医疗纠纷中媒体和社会往往偏向“弱势”(患者)一方,而对医生缺乏相对科学和公正的法律保护和保险保护。在现行体制下,优良的带教传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在不少情况下,临床实践教学被认为是医务人员的额外负担。更重要的是,医学生的实习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出现纠纷和差错一律由医院和带教教师承担,因此,相当一部分带教教师不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免给患者增加痛苦,引起纠纷和投诉,影响自己的声誉,给医院、科室和个人带来麻烦。

2 模拟教学的运用价值

2.1 模拟教学的优势:医学模拟教学即利用模拟病人、模拟操作系统和标准病人等手段对学生进行临床诊疗的教学和训练。目前在各大院校已得到广泛重视。模拟教学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病例可以多样化随机再现,操作安全,纠错性强,有利于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3]。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发展模拟教学无疑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各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应不断扩大对模拟教学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建设,将现代化的技术和理念应用到教学当中去,使学生在严格的模拟训练后再走入临床,最大限度地缓解实践教学中的矛盾,降低教学风险。

2.2 模拟教学的实践: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建立,使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得以很好地结合,同时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完善。实验教学课小组化,学生操作的次数和时间增加,多种学习方式如扮演病人、SP病人、模拟病人、小组合作等都在模拟医院被有效的应用和实施。各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的操作技能外,还必须掌握在操作过程中与病人的语言沟通技巧。平时结合标准化病人和模拟设备进行技能教学和训练,考试时分作多个考场,按照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要求进行临床客观结构化考试,主要包括:采集病史、病例分析、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辅助报告认读等方面的考核。利用模拟技术可以创造出多种真实的甚至凶险的病例进行住院医师实践技能训练,以减少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如何保证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临床教学要适应当今社会人才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遵循医院管理机制,医学模拟教学就是医学教学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将会带动临床医学教育的改革,医学模拟教学必然是临床教学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万学红,孙静.现代医学模拟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0-22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6

交互互性是指学习者通过使用特殊设备,用人类的自然技能实现对虚拟环境的操作,学习者通过身体运动等自然技能,实现对环境中对象的操作;计算机则根据学习者的身体运动等,来实时调整环境中相关对象的状态。这种交互性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可以在保证办学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办学成本。构想性构想性是指虚拟环境赋予学习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虚拟环境把主动权交给学习者,学习者可以通过对环境的考察和操作,进行自主的创造性活动。这种构思性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可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VR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VR技术改变了人机交互的被动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医学教育领域,VR技术的主要应用包括虚拟解剖学、虚拟实验室和虚拟手术等。虚拟解剖学德国汉堡Eppendorf大学医学院医用数学和计算机研究所建立了一个名为VOXEL—MAN的虚拟人体系统,它包括人体每一种解剖结构的三维模型,肌肉、骨骼、血管及神经等任一部分都是三维可视的,使用者戴上头盔显示器就可以模拟解剖过程。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有:(1)任意选择观察视点,可以做内窥镜观察,也可以作立体观察;(2)任意模拟解剖、手术和穿刺;(3)模拟放射成像;(4)可以得到任意器官和组织的名称、类型、描述以及结构等解剖信息;(5)可以测量器官或组织间的距离[1]。虚拟实验室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研制的Grope应用VR技术进行复杂分子合成实验,研究人员在VR境界中控制药物分子模型,通过所模拟分子的分子力反馈测试出把该药物分子安放在其他分子的结合基上的最佳方向,即所谓的“分子入位”。利用计算机生成的分子模型,把所有相关类型的药物连接在一起,并将其锁定在病原体上,从而解除病原体的致病能力。药物设计师戴上三维实体眼镜,在屏幕上观察分子结构的立体图像,使分子间能相互结合,研究人员正在用这种方法研制抗癌药的合成[2]。虚拟手术自8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虚拟手术仿真系统用于观察关节移植手术的过程与结果以来,虚拟手术仿真技术已经从实验室逐渐走向实际应用。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软、硬件的不断发展,目前国际上已出现了不少基于虚拟现实的手术训练系统,例如Choi等研制了食管镜手术模拟训练系统,该系统能够使受训者感受到与虚拟软组织的接触并显示食管的变形和切割[3]。Wang等研制了神经外科手术训练模拟系统,该系统通过可实时更新脑组织形变的三维立体显示和双手力反馈装置,能够模拟手术器械的穿刺、牵引与切割。此外还有子宫镜手术训练模拟器、白内障手术中的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训练模拟器、外科清创术模拟训练系统,用于计划与实施唇腭裂修补手术的模拟系统等[4]。Banks等将20名住院医生分为两组,一组利用输卵管结扎术训练模拟器进行训练,另一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训练,结果表明使用模拟器的受训者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操作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5]。van—Dongen等利用Lapsmi微创手术模拟器对不同资历的医生进行训练,结果证明模拟器不仅能提高新医生的手术操作技能,而且对于有经验的医生也有帮助,有经验的医生在把新的手术技术应用于临床之前能反复地进行模拟,以防止医疗差错的发生[6]。国内的研究人员近年来也开发了各类虚拟手术训练系统。如谭珂等研制的用于耳鼻咽喉科医生手术仿真训练的鼻内窥镜虚拟手术仿真系统[7],以及熊屏山等研制的虚拟膝关节镜手术仿真系统[8]。

医学开放教育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的不足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没有实践、只有纯理论的学习是达不到学习目的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医学开放教育在实践性教学环节、资源、平台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开放教育开设专业、课程多,实习实训场所和设施的投资大、建设难度高,师资力量紧缺,管理困难。(2)实验的近距离和集中性要求与开放教学的远距离和分散性教学模式的矛盾。开放教育的学生大部分为成人在职学生,工学、家学矛盾突出,采用的是在有一定资源引导、教师辅导条件下的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集中面授辅导的时间不多,实践时间相对更少,实践内容少且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学好一门课程的实践要求。(3)目前开放教育的学习资源大致分为文字教材和网络资源,部分课程有一些教师讲课的录像资源。文字教材和录像资源很显然对学生在实践方面的学习帮助不大;至于网络资源,大多数为文本资源,有相当部分内容是教材搬家、习题罗列,另一部分又是教师的讲课录像,虽然也有部分的案例教学。总体上看,资源缺乏实践教学,缺乏医学教学的直观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现在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不能提供全面具体的实验环境,学生只能看到很少的一部分实验操作(只是基于FLASH制作的),而不能亲身参与。

应用VR技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从VR技术的特点和目前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展可以看出,医学开放教育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的不足之处,很多都可以通过VR技术得到解决。例如,通过虚拟仿真三维软件技术建立的人体结构模型,可以使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对人体模型进行浏览,在模型内部“漫游”让学生非常直观轻松地学习人体解剖结构。又如在学习人体组织结构时,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将学生直接带到人体内部,了解人身体内部复杂的神经、血管等各个组织器官结构。在学习生物知识时,利用VR技术,向学生展示细胞分裂增值等复杂的生命活动,学习中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与细胞结构结合。展示细胞的空间三维性,有机配合高倍显微镜的拍摄图像,较完美的表现细胞的生长增值过程[9]。虚拟实验室彻底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实验学习环境,学生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名参与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开放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劣势,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在虚拟实验室的学习,可以完成大纲要求的课程实践内容,了解到医学发展中较前沿的一些仪器使用和进行操作后出现的各种结果,达到巩固所学理论的目的。虚拟手术教学是VR技术在医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应用。传统的手术训练一般是采用现场观察和操作以及动物实验等方法进行的,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不能重复进行,可能会给操作对象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等。VR技术使这一工作变得简单易行。由于VR技术能够虚拟出“真实的世界”,可为操作者提供一个极具真实感和沉浸感的训练环境。运用该技术可以使学生沉浸于虚拟的场景内,体验并学习如何应付各种临床手术的实际情况,通过视、听、触觉感知等多种器官了解和学习各种手术实际操作。虚拟环境还为操作者提供了方便的三维交互工具,可以模拟手术的定位与操作;在高性能的计算机环境下,还可以对手术者的操作给出实时响应,如在外力作用下的软组织形变、撕裂、缝合等,使手术者操作的感觉就像在真实人体上的手术一样,既不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危险,又可以重现高风险、低概率的手术病例[10]。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将VR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也给教师提供了方便,减少了管理成本和难度,改善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VR技术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开放性、高效率等特点,学生只需要一网的电脑就能随时随地进行实验学习,这是创建没有围墙的大学、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全新办学理念。要使这种理念确实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转变观念,重视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学校应高度重视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现实教学中,加大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投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鼓励教师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通过自建、共建、引进等方式完善医学虚拟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高教师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积极性和效率,鼓励教师去定期全程学习,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以及切实可行的奖励制度,保证培训时间和实效。同时观念的转变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还要通过相应的模拟实验和案例教学让学生转变观念。构建合理的虚拟医学教学环境知识情境教育学习中的本质意义在于促进知识更好地迁移,使知识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无生命转化为有生命。医学虚拟实验模拟真实实验场景,人机非线互操作,形象、直观地呈现实验内容。学生通过鼠标点击、拖拽、键盘输入等操作虚拟实验来获取知识,由于整个学习过程是由学习者自主完成,学习者能否成功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否在虚拟情境中有效学习,能否成功进行知识有效迁移,显得尤为重要。对医学生而言,虚拟学习如果无法迁移到临床病例中,学习即没有发生,将知识情境引入虚拟学习,能一定程度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在具体虚拟医学教学环境设计中,应该注意提供完整的知识链条,增加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的紧密相关度,既要考虑背景知识(前期知识)情境设计,也要考虑知识学习情境以及知识应用情境的设计,应该把这三个层面情境有机整合起来,使学习者在虚拟体验中获得完整概念,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11]。例如,把一个典型病例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康复以及发病机理的资料准备充分,然后设计一个有关该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的虚拟系统。注意将这种疾病的背景知识和具体发生条件考虑进去,这样就可以把课本上、资料上、或是教师讲授的比较刻板的学生不感兴趣的病例虚拟为现实的医学场景。我们在设计时可以有不同的诊断方法与途径,同时还有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有不同的治疗效果等。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兴趣,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主动去研究这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让学习更充分、深入,实现有意义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