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反思范例6篇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准则;总体应对措施;案例教学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规范了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以下总体应对措施:1.向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必要性。2.指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导。4.在选择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融人更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或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很多人在学习风险导向审计准则时感觉很费力且较难理解。本文从孔明草船借箭之谋略,分别论证风险导向审计准则中风险应对的总体应对措施,以利于广大财会、审计工作者深入理解并运用现行风险导向审计准则。

一、针对风险要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态度

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责任方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职业怀疑态度代表的是注册会计师执业时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有助于降低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周瑜用计令曹操斩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孙吴将士皆叹服。唯有周瑜不悦,他对鲁肃说:“吾料诸将不知此计,独有诸葛亮识见胜我,想此谋亦不能瞒也。子敬试以言挑之,看他知也不知,便当回报。”却说鲁肃来探孔明,孔明立即以此事向鲁肃道贺,并当即指明“公瑾使先生来探亮知也不知”,可见孔明对孙吴众将一律保持了高度的职业怀疑态度,对孙吴众将的造访早就想好了应对策略----既要体现自己超人的预见才能,又要避免自己被周瑜加害。所以孔明一再嘱曰:“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心怀妒忌,又要寻事害亮。”由此可见,孔明早知周瑜要害他的风险,并已为该风险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就是反复强调鲁肃不能将此事告知周瑜,从而也降低了自己被害的风险。

鲁肃回见周瑜,将事项实说,周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于是召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可见孔明不仅对周瑜持有高度的职业怀疑态度,而且对周瑜加害于己的风险早已思出良策。

二、指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

由于各行业在经营业务、经营风险、财务报告、法规要求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审计人员的专业分工细化成为一种趋势。审计项目组成员中应有一定比例的人员曾经参与过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的审计,或具有被审计单位所处特定行业的相关审计经验。必要时,要考虑利用信息技术、税务、评估、精算等方面的专家的工作。

草船借箭之所以顺利实施,与孔明高超的用人技巧密切相关。在整件策划中,孔明成功地利用了一个关键人物鲁肃(即相当于审计准则中利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人员)。鲁肃排名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深得孙权、周瑜的宠信。曹操南下,东吴分为主战、主和两派。鲁肃立主一战,并主动前往江夏请诸葛亮过江,相当于孙吴的外交部长,是蜀汉与孙吴联盟的核心成员,可以将他视为草船借箭“项目组”的关键成员。另外孔明还利用了鲁肃为人忠诚、厚道,不用奸这一性格特点,向鲁肃借船二十只,并再三强调“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鲁肃允诺,回报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造箭。因此,鲁肃是孔明草船借箭谋略中具有特殊技能的人,他为孔明顺利借箭创造了人、财、物等多方条件。

三、提供更多的督导

对于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项目,审计项目组的高级别成员,如项目合伙人、项目经理等经验较丰富的人员,要对其他成员提供更详细、更经常、更及时的指导和监督并加强项目质量复核。

整个草船借箭的全过程,孔明由始至终都进行了全面督导。

督导一,孔明安排鲁肃准备二十只船,各船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为草船借箭作准备工作。

督导二,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曹军立刻在赛前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掉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在草船借箭的关键时刻,孔明身先士卒,不仅亲自上阵,而且排兵布阵,指挥若定,充分体现了项目负责人的督导原则。

督导三,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并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此时,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已排满箭枝。且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曹操追之不及。孔明不费江东半分之力,成功造箭十万余枝。在草船借箭的收功阶段,孔明不仅指挥官兵顺利撤离,成功完成了造箭任务,而且还把曹操戏弄一番,其谋略之缜密可见一斑。

四、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

被审计单位人员,尤其是管理层,如果熟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套路,就可能采取种种规避手段,掩盖财务报告中的舞弊行为。因此,在设计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为了避免既定思维对审计方案的限制,避免对审计效果的人为干涉,从而使得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更加有效,注册会计师要考虑使某些程序不被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首先,孔明一再嘱咐鲁肃,借船之事绝对不能让周瑜知道,“若彼知之,吾计败矣”。可见,孔明深谙总体应对措施之精髓,从而很好地避免了周瑜对整个草船借箭的阻扰与干涉。

其次,草船借箭之计绝对保密。孔明借箭,不仅没告诉冤大头曹操,也没告诉欲害于己的周瑜,就连欲帮于己的鲁肃也没告知。尽管孔明吩咐鲁肃筹办船只事宜,但船只筹来作啥用途,孔明只字不提。鲁肃虽然应诺筹办船只事宜,却“不解其意”。若鲁肃知晓借箭谋略,那么鲁肃一定会告知周瑜,正因为鲁肃“不解其意”,所以回报周瑜时也就不提借船之事,周瑜才得意“他自送死,非我逼他。”借箭之事,更没有告知曹操,若被曹操知道,曹操怎会发箭,更不会到旱寨调箭。所以,鲁肃、周瑜、曹操这三人,任何一人预知草船借箭之谋略,则孔明一定借不成箭,这正是孔明谋略的高明之处,也充分体现了“审计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的优势。

五、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或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很可能源于薄弱的控制环境。薄弱的控制环境带来的风险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广泛影响,难以限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总体应对措施。相应地,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环境的了解也影响其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有效的控制环境可以使注册会计师增强对内部控制和被审计单位内部产生的证据的信赖程度。如果控制环境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必须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做出总体修改。

孔明在三日之前,周瑜命其监造十万枝箭,并命孔明立下军令状。孔明当时的环境是非常不利的。原因如下:首先,孔明被孙权当作了蜀汉与孙吴联盟的“质押品”;其次,周瑜由于妒才而“决意斩之”;最后,孔明知晓公瑾教十日完办,工匠物料都必不应手,“明将这一风流罪过”强加于他,并且摆明是借机杀他。孔明却一概应允,并立下军令状,全因孔明针对该风险已思考出非常周密的总体应对措施。孔明事成之后对鲁肃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可见,孔明三日前立军令状时,对草船借箭之谋略就已成竹在胸,真应了天时地利人和。大雾弥漫为天时,曹军已无深谙水军战略的都督为地利,鲁肃一行相帮为人和。 (下转封三)(上接第292页)

另外,在这三日之内,孔明看似没有任何动静,实则是以静制动,时刻监控鲁肃、周瑜、曹操之动态。鲁肃船只事宜是否筹办已定,周瑜、曹操对草船借箭之谋略是否真的一无所知。他们三人任何细节之变化,直接影响草船借箭之谋略。

综上所述,千年之前的孔明,其草船借箭之谋略,将现行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总体应对措施利用得酣畅淋漓,实在令人快哉,叹哉,服哉!

参考文献

[1]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审计》辅导教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3)(第一版).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范文2

运用规律。所谓规律,概括地说就是事物本质的联系。寻本求源,要想让学生认识、掌握规律,提高自学能力,必须引导他们寻求事物之间的联系。学生有了把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能优化学习过程,促进智能进一步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几年来,我在“顺应学生的天性,激情启疑使之乐学”的同时,又进行了“抓联系,促发展,争高效”的教改探索。即:向学生渗透联系的观点,促使其思维、认识的发展,争创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一句话:导思育能,使学生善于学习。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抓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导思育能

在阅读教学中,我努力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坚持训练学生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中去加深对句、段乃至全文内容的理解,去体会句、段乃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的做法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导”。为此,我下功夫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固有的那些只有将课文内容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才能正确理解的因素,利用这些因素,精心设计提问,用问题引路,给学生导出一条“抓住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阅读思路。”

如:我围绕《将相和》中的这几句话:“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你要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蔺相如真能像他说的那样和璧一起撞在大柱子上吗??

多数学生认为:如果秦王逼得紧,非要把和氏璧夺过去,相如就会真的去撞,他宁可与璧同归于尽,也不让秦王白白抢去宝玉;如果秦王不强逼,他就不会去撞。这显然是脱离了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单凭个人感情,用一般的常理去分析而得出的错误结论。

有个同学却认为蔺相如绝对不会去撞璧。理由是:相如离开赵国之前,曾对赵王说,如果秦王不肯交出十五个城,他“一定把璧送回来”。相如这时说要和玉一起撞在大柱子上,只不过是为争取时间完璧归赵的缓兵之计。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不约而同地翻阅课文前面记叙的相如赴秦之前对赵王说的话,一个个不禁点头赞同。

整个讨论过程使同学们悟出了读书注意文章内容前后联系的重要作用。

二、抓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导思育能

抓新旧知识联系的道理,可以说是师所周知。然而,通过抓新旧知识的联系,起到导思育能的作用,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为这之中不但要在备课时下一番功夫钻研,而且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时机,选好二者之间的联系点。

在学习《草船借箭》的课堂上,有一位同学谈出了一个看法:“十万枝箭是诸葛亮用计骗来的,而不是借来的,所以我认为题目应改成‘草船骗箭’”。

究竟是《草船借箭》这个题目好呢,还是《草船骗箭》这个题目好?学生意见不一,争得面红耳赤。这一难解难分的时候,正是抓新旧知识联系进行解疑的有利时机。于是,我启发道:“请同学们想一想诸葛亮用草船弄来的箭,后来干什么用了?”同学们立刻运用记忆中储存的信息,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发表了新的看法。有的说:“在赤壁大战中,周瑜率兵把诸葛亮从曹操那里弄到的十万枝箭又全部射向曹军,如数还给曹操,所以还是《草船借箭》这个题目好,它更形象地说明了用草船得来的箭的用途。”有的补充说:“‘草船借

箭’的‘借’字,更能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骗’字却有损于诸葛亮的形象。”新旧知识的联系,不仅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而且使学生的理解、思维、认识能力,均得到了发展。

三、抓课内外联系,导思育能

1抓课内外阅读的密切联系,导思育能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课堂上向学生输入的信息,只有在一定的信息背景下,才有可能变换储存,再输出。学生知识面宽,有效信息丰富,思维才会左右逢源而“畅流”。因此,要创造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必须扩大信息源,把学生阅读的天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外阅读所得引进课内,二者珠联璧合,自然和谐地统一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才能使之相互补充,互相转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积极寻求二者自然结合的联系点。学习《我的战友》一文时,课前我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去了解;课内我让学生透过趴在火堆里的纹丝不动的外表,去想象英雄的内心。就在同学们的心被英雄的行为深深打动的时候,有位同学却谈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我觉得作者写得不太真实。既然火势那么猛,叔叔身上背的弹药为什么不爆炸呢?”……话语不多,可挺有份量。我从其他同学的眼神和表情上,看到这位同学的疑问,已引起不少同学的共鸣。

“是啊,火势那么旺,身上背的弹药为什么不爆炸呢?哪位同学能解答这个问题?”我的反问为课外阅读过有关资料的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时机。

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叔叔从小有咳嗽病,潜伏时,他挖了一个土坑,准备咳嗽时,把脸对着坑,使声音不向外扩散。身上着火后,他马上轻轻地把子弹深埋坑里……因此,避免了发生爆炸……”

字字句句落地有声,有根有据地解释消除了同学心中的疑问,使的英雄形象高高矗立在学生们的心坎上。

学生运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读书方法,去进行课外阅读,又将课外阅读获取的知识、信息,及时、恰当地引入课内,课内外密切结合,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扩大了认识领域。

2抓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导思育能。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因此,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或表达的感情,有些使他们难以理解。为此,我采取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是冷眼旁观做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入情入境。

老舍的《养花》一文所反映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习前,我做过调查,全班52人,有38人喜欢花,但谁也没亲自动手养过花。作者的爱花与学生的爱花显然不是属于同一个层次。预习后,有的提出:“……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真能这样吗?这里作者是不是采用了夸张的写法?”这一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学生对花的感与作者对花的感情距离很大。于是我启发学生寻找与文中内容相似的亲身经历,借以体会作者的感情,与之发生共鸣,结果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一一找到了“入情”的媒介,从而真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范文3

有效的提问需要问题设计者倾注心血,不断追求创新。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才能做到问法新颖,形式灵活,富有情趣,从而让学生“喜闻乐答”。要达到这些要求,使所设计的问题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

一、变直为曲

直,就是直接发问,问点显露,问题明确,学生容易回答。但直问的最大弊端在于形式呆板,缺少变化,难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曲,就是曲问,就是不从正面发问,而是绕道迂回,旁敲侧击,问在此而意在彼。曲问的妙处在于含蓄生动,饶有情趣,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时空,从而调动学生答问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曲问,可以提高答问的效果。

两位教师在教学《将相和》“完璧归赵”这部分内容时,对相同的问点,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问法:

第一位教师:蔺相如是采用什么办法智胜秦王实现完璧归赵的?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位教师: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吓唬吓唬秦王?为什么?

第一位教师采用的是直问,问题明确,答案可以从课文中直接找到。第二位教师采用的是曲问,不但答案不能直接从课本中找到,而且问题中包含着多种诱答的因素,需要学生围绕是真撞还是假撞进行多向思考。这样的曲问,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力度。

又如,在教《清平乐 村居》“最喜小儿无赖”一句时,若直问“无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必定索然无味,不如变直为曲,绕道迂回,可问:“小儿子是个‘无赖’,怎么还会讨人喜欢呢?”问在此而意在彼,则可以增加思维含量,使提问新颖有趣,别具一格,富有启发性。通过讨论,学生便理解了在这里“无赖”不是“游手好闲、品德不好”,而是“顽皮”的意思。

二、化顺为逆

顺,就是顺向提问。教师按照一般的逻辑和时空顺序发问,学生只需顺藤摸瓜。顺问的最大不足在于思维的价值不大,而且,多次地顺向提问,学生的思维还会出现暂时性抑制。逆,就是逆向提问。它是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点,要求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来回答问题。逆问的妙处在于借助正反对比材料,构成矛盾情境,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是顺问:“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而是逆问:“假如诸葛亮借箭不成功,有可能产生几种情况?而借箭成功,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可以围绕以上问题从多种角度进行逆向思维,从而加深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认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从借箭天气的选择来看,如果第三天没有雾,或者雾不大,借箭将会落空。可第三天果然“大雾漫天,江上连对面都看不清”。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真是“神机妙算”。

第二,诸葛亮洞悉鲁肃、周瑜、曹操的心理特点。假如鲁肃把诸葛亮嘱托的借20只船的事如实地告诉周瑜,周瑜一定会设法阻挠,搞不到船就借不成箭。而鲁肃“果然不提借船的事”,说明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信守诺言。假如周瑜在这三天里亲自观察诸葛亮的活动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诸葛亮也无法实现草船借箭的计划,而周瑜并没有这样做,说明诸葛亮对周瑜狂妄自大的个性特点了如指掌。假如曹操听到鼓声不放箭,带兵出来看个究竟,诸葛亮不但借箭不成,而且完全有可能成为俘虏。而曹操没有这样办,只是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这又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疑心重、不敢轻举妄动的心理十分了解,可见他“神机妙算”。

第三,从借箭所需的物质装备、借箭时草船与曹营的距离及停留的时间选择来看,假如草船的数量少,或者草船离曹营太远,借十万支箭的任务也不可能完成。而诸葛亮根据草船的只数、草把数计算了在曹营前需要停留的距离和时间,结果搞到了足足十万支箭,这也说明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逆问不但训练了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全面地看出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变散为聚

有效的提问聚而不散。散,就是散乱零碎,缺乏整体性。聚,就是简洁、凝练,具有整体美。有些教师误以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得越多,启发性就越强。综观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满堂问”的倾向,看似热热闹闹,思维活跃,实则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优化课堂提问入手;提问要变散为聚,化零为整,增强提问的整体性。整体性提问设计,要求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紧扣教材内容,将备课中初拟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要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想清晰、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要具有较大的容量,大到举纲提要,统率全篇,小到能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设计出色的“问题链”,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又能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

有一位教师在教《梅花魂》一课时,抓住点睛之“魂”,精心设计了四个问题:①什么是魂?②梅花有魂吗?③课文中的“梅花魂”究竟是指什么?④你从“梅花魂”中领悟到了什么?这四个问题组成了一个“问题链”。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在这四个问题的引导下,水到渠成地领悟了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寓庄于谐

庄,是严肃、端庄的意思。提问过于严肃、端庄,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答问的兴趣。谐,是诙谐、有趣的意思。诙谐、有趣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有效的提问还必须做到寓庄于谐,寓问于趣。一个妙趣横生的提问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使其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去学习,去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寓庄于谐的提问方法很多,现介绍常见的四种。

1.谬推法。这种方法以学生错误的认识为前提,推出一个荒唐可笑的结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么一句话:“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车子扔在一边。”教师问这句话中的“”一词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把“”一词理解为“声音很微弱地说话”时,教师追问:“你们小声说话能叫吗?”学生在笑声中恍然大悟,迷途知返,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2.矛盾法。这是一种揭示认知材料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使后者产生心理不平衡,诱发其深入思考的方法。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针对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盲姑娘说的一句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问学生:“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既然盲姑娘的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她为什么要说自己是‘随便说说’呢?”这一提问,意在揭示矛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当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后,一位既酷爱音乐、又善解人意的盲姑娘的形象便跃然在他们面前。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范文4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变“先讲后练,以讲为主;先教后学,以教为主”为“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先学后教,以学为主”。从而把由教师灌输的讲读过程,变为生动的学生自学的阅读过程,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下面介绍几种经过反复实验而确立的有效教学模式:

一、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中的某个重点段落,然后集体讨论,教师相机指导深化,以“主”带“次”,理解全篇。

如:《小音乐家扬科》的自学可以这样安排:

1.从解题入手,抓住重点。出示思考题:从课题《小音乐家扬科》中,你觉得课文应写些什么?扬科成了音乐家吗?

2.编列提纲,理清层次。自学课文,思考:扬科喜爱音乐,课文写了哪些事?除了写扬科喜爱音乐,课文开头还交代了什么?扬科的结局又怎样?从而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

3.出示习题,指导练习。围绕下列问题,准备自学讲析课文重点:(1)扬科是怎样欣赏大自然中的“音乐”的?(2)扬科怎样陶醉在旅店的音乐声中的?扬科爱小提琴,设想他是怎样想的?(3)扬科看见地主食具间的小提琴,又是怎样想的?“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在讲述第三点时,可结合观察课文的插图,想象描述当时环境和扬科的心理活动。

4.自学课文,尝试讲析。学生先按自学要求,自学课文。第二步分小组讨论,排疑解难,互相补充,准备作尝试性讲解分析。第三步学生尝试讲解分析课文重点,注意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学生评析时,教师相机点拨,以加深拓宽,落实训练。

二、抓住思路,理解课文对思路较明显的课文,通过抓住文章思路的方法,去分析理解课文。

如《桂林山水》一课,有经验的老师是这样安排的:

1.审题,预测思路。出题后先提出桂林在地图上的位置,然后让学生思考:(1)看了题目,你认为文章是写什么的?重点应该写什么?(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以设置悬念。

2.感知课文,理清思路。通过以下“练读”,理清文章脉络:(1)哪几段分别写桂林的山和水?(2)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3)在段落结构上,本文有什么特点?给课文列思路图。

3.阅读分析,理解思路。教师激情朗读,学生自读体会。指名列思路图,全班评析。在评议中,渗入必要的词句和读写训练,并组织质疑。

三、抓住中心,理解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中心词或中心句。然后以此作为自学题统摄全篇,读懂课文。

如《草船借箭》一课的自学题可以这样设计:

1.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思考“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

2.找出中心词,统摄全篇。明确“草船借箭”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直接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心词语:“神机妙算”,并理解什么叫“神机妙算”?

3.细读课文,抓住主线。思考: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自学“借箭”一段时可启发学生找出描写第三天四更时的景色和诸葛亮与鲁肃的问答,借箭的巧妙调度等情节的重点词语。如“大雾漫天”“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笑着说”“……只管……就……”等,还可简单地勾划出受箭时船头船尾的方向变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当堂讲解,集体评议。

4.反复诵读,深挖开拓。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诸葛亮成竹在胸、足智多谋的气度和周瑜妒贤忌能、心胸狭窄的性格。

四、抓住提纲,理解课文要求学生列出课文的详细提纲,并以此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可在学生讨论评议时相机诱导。

如《蟋蟀的住宅》一课的自学题可以这样安排:

1.联系已有知识初读课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蟋蟀的知识,了解蟋蟀的特点。尝试讲述对蟋蟀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2.细读课文,编拟提纲。先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提纲,后再根据分段,写出段意,然后集体交流讨论,充分评议、修改。教师从中点拨。吸收反馈信息,作针对性的重点讲解。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范文5

又到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了,以前我执教《草船借箭》时那沉闷课堂的情境仿佛又浮现在我眼前,毫无疑问,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采用演绎法的教学了,要不然课堂的“悲剧”必将会重演。于是,我决定改变教学方法,尝试采用归纳法帮助学生理解课后习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会在哪些地方?”到底用怎样的问题进行推进课堂,于是一个扩散性问题“诸葛亮的哪些举动让你想不到?”快速在我脑海闪现。随后在精读课文这一环节的预设方案形成了。到底能否达成预期的效果呢?现将实录整理如下:

师:当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了课文的结构,从文中可知3天之内造完10万支箭比登天还难,就是这比登天还难的事情,诸葛亮却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请你们再次仔细阅读课文4~8自然段,思考一下,在阅读过程中,看看诸葛亮的哪些举动让你想不到,请你将他的特别举动画上横线,并打上“?”,当你阅读完后,你理解了他的举动后,再在后面打上“!”,当然还可以写上简短的批注。(学生开始沉下心阅读。)

师:现在我们开始交流,诸葛亮的哪些举动让你想不到?

生:诸葛亮让鲁肃帮他准备船只、草把子、士兵,他明知道鲁肃是周瑜的人,为什么还要将这一机密告诉鲁肃,要是我就不会告诉任何人。(没有学生帮助这位学生解答疑问。)

师:你的想法确实正确,万一鲁肃告诉了周瑜,凭周瑜的聪明和为人,说不定周瑜会百般阻挠,他借箭的计划很可能会失败。但事实上,鲁肃没有告诉周瑜,你们说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这说明鲁肃为人还是诚实的。

生:这说明鲁肃不像周瑜那样喜欢妒忌别人。

生:这说明鲁肃为了吴国的利益,不会让周瑜陷害诸葛亮,说明他是个顾全大局的人。

师:你们说,诸葛亮知道鲁肃的人品吗?

生:知道,要不然诸葛亮不会将这一秘密告诉他的。

师:在工作中、学习中,我们少不了别人帮忙,少不了要和别人合作,要不然,我们很难将事情做好。只不过选谁合作,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双慧眼,诸葛亮就有一双慧眼,这双慧眼就是要……

生:了解人的品行。

生:了解人的性格。

生:不要和害你的人一起合作。

师:老师将他的慧眼概括为3个字,那就是:识人心。请你们将这3个字写在文中的相应地方作为批注。其实,文中还有证据可以说明诸葛亮识人心。

生:他知道,曹操做事谨慎、多疑,大雾天,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要不然,几百名士兵怎敌得过曹操几十万大军。

师:说得多精辟呀,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作战的一句名言,那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诸葛亮的做法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没有想到?

生: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将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呢?行动多么不方面呀!

生:连接的船只,接触面积大,不会使箭射到江里。

生:连接的船只在一起擂鼓,更有气势,能让对方害怕。

师:这就说明了诸葛亮做事之前……

生:善于思考。

生:善于谋划。

生:考虑周密。

师:老师同样将诸葛亮的才能概括成3个字,那就是:善谋划。请你将这3个字写在相应的地方。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体现出他善谋划呢?

生:他将船只一字摆开,这样受箭面积就会大。

生:他还调换船头方向,不仅让船平衡,还会让两边受箭,这样才能保证数量。

师:多精辟的总结呀,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这样还会让船平衡,诸葛亮说不定也没有考虑这样做会使船平衡。我看你就是小诸葛亮。

生:他命令士兵擂鼓,造大声势,让曹军不敢近前,只有用放箭的方式防御,多让人佩服。

师:由此看来,做好一件事情,事先谋划好各种细节也是成功的保证。同学们,他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那天有大雾和风,曹军看不清虚实。

师:老师想知道3天后的天气怎样,我应该怎么知道?

生:听天气预报。

生:在网上百度一下。

师:可是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有天气预报和网络吗?说明他具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生:懂得气象规律。

生:会预报天气。

师:请你们也学老师一样用3个字概括他的本领。

生:知天象。

师:你们能用一个成语概括诸葛亮吗?

生:神机妙算。

…………

课堂上,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的亢奋状态。这节课学生所表现出积极的阅读状态,不时从学生嘴里冒出精彩的语句,是前几届学生没有的。这种截然不同的效果,让我顿时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课堂效益的高低与老师有最直接的关系。

教师勤于反思。在平时闲聊中,我不止一次听教师们抱怨,课堂上,学生不配合教师,教师提问没有人回答,使课堂显得非常沉闷;学生不喜欢某某学科,对该学科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为什么不想想,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我的课堂呢?如果,我们首先善于从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是否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既而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改进我们的教学。即使同样年龄的学生面对同样的文本,他们看文本的蕴含、聆听文本的声音、大脑思考的层级也会出现别样的精彩。如果,一个教师具有主动思考的品质与习惯,面对任何失败又如何能影响左右我们的情绪,而令我们停滞不前呢?相反,如果我们不善于思考,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有对人性、人的潜能和教育规律的把握。到头来,教育对我们来说仍然残缺一翼,无法腾飞。

精心设计问题。阅读教学中,设计课堂提问,以此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语言实践,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怎样有效地运用提问这一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依据学生认知特点,设计具有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距离的问题,从而走进学生的思维中,让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这个教例中,正是这个并不精准的问题,包含着太多的细节和层次,学生的思维更开阔了。在交流和引导中,使学生的认识由肤浅到深刻,由表里进入本质,理解了本课神机妙算所承载的意义。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范文6

那么,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呢?根据多年抓教学、听课、评课的经验,我认为当今形势下,好课有六种类型。

一、 实惠课

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可以说,课堂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和生命方式,所以教师不能让学生虚度光阴,应确实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或者获得了知识技能,或者掌握了规律方法,或者增进了交流体验,或者拓展了思维,或者触动了情感心灵,甚至是提升了人格,改变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样的课,往往不追求华美的形式,而以扎实有序的环节设计取胜,其闪光点在于学生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不说一课多得,至少也是一课一得。

二、 主体课

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课,核心是师生角色的“双变”,教师变课堂的独霸者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变消极被动地接受为积极主动地探究。

三、 高效课

这种课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单位时间内课堂容量大,学生获得的有效信息多;其二,大多数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获得一定的隐性的进步和发展。

四、 生成课

这种课不完全是按照教师的预设来进行,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积极投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有解决问题过程的生成,有思维方法的创新,有形象的再创造。

如《草船借箭》一课,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其目的在于寻找借口加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却出人意料地将期限减为三天,并立下军令状,他向鲁肃借了二十艘船,每船三十名军士,各束草把千余个,令军士擂鼓呐喊,自己和鲁肃躲进船内饮酒,鲁肃心里没底,既惊又怕。老师问道:“情势如此紧迫,诸葛亮为何还有兴致饮酒呢?”学生甲答道:“诸葛亮有必胜的把握。”老师说:“对。”学生乙说:“目的是让鲁肃消除紧张情绪。”老师说:“好!”这两条都是教师备课时预设的。接着,教师又进一步启发学生:“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是否还有别的原因?”然而,偏偏有的学生语出惊人:“老师,当时曹军乱箭齐发,箭都射在了草人上,饮酒的目的是通过酒杯的倾斜和酒水的荡漾来分辨船身哪个部位受箭多少,据此来调整船的方位。”奇哉!妙哉!这是教师备课时不曾想到的,学生的灵感擦出了智慧的火花,令师生受益匪浅。

五、 科学课

这种课具备以下特点:

1.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习题设计体现层次性和梯度性,学生的认知逐步深化。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拓展延伸,如理科的变式训练,爬坡提升;文科的感悟升华等等。

4.引导学生谈认识、谈体验、谈解题思路、总结规律等等,使学生真正活学活用。

六、 艺术课

对这种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设疑激趣。

教师善于制造悬念,巧设机关,故布疑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巧妙地设计引言、导语;巧妙地提问;巧妙地过渡等等。

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当学生读到“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时,教师便可发问:“为什么全家人要去海边迎接于勒?”“于勒是什么人?这个人对我们家很重要吗?”再如,学习《背影》,当学生读到“……我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时,教师便可发问:“我们常听说的是不会忘记某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本文怎么说不会忘记‘背影’呢?”这样,巧设悬念,便可激活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究的思维。

2.情境引入。

在具体情境中感知问题,效果会更好。如在讲授杠杆原理时,教师可先投影两个画面:

画面一:几个小伙子搬一块大石头,结果石头纹丝不动……

画面二:有人拿起一根铁棍,下面垫上一块石头,轻轻一撬,石头起来了……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引出杠杆的原理,真是水到渠成!

3.环节设计。

为使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新颖,可采用条幅式。如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议一议;一展身手、智力闯关、斩将夺旗等。

4.情感感染法。

调动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绪体验,使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真正融为一体,这时,教师已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权威,而是学海中的一员。

5.分层指导。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任务要求和引领。

6.巧妙科学地使用和处理教材。

7.语言生动、形象、准确、鲜明、严密、科学。

8.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讲学稿、学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