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思考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具有复杂性、公益性等特点,加强财务资金管理,有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可促进单位加强内部管理,以推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而目前很多事业单位所开展的财务资金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涉及制度、预算、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以及资金使用等多个方面,急需解决相关问题,促使事业单位不断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详细梳理目前事业单位在财务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为事业单位加强财务资金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事业单位运行管理过程中,财务资金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的财务资金管理,可有效调节与监督单位的财务管理以及资金活动,使财务管理模式更合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推进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而为充分体现财务资金管理价值,需要事业单位先明确财务资金管理其作用所在,做好有关工作对单位运行与发展的熟悉工作,深入了解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目前存在的各项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使事业单位在不断加强财务资金管理过程中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

一、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事业单位加强财务资金管理,充分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无论哪种形式的组织,必须顺应市场与时代变革,才可被时代所接纳,并长远运行下去。而事业单位关注做好财务资金管理工作,并及时明确单位各项活动开展中涉及的资金问题,同步分析问题原因,制定解决策略,由此合理调整事业单位运行模式,才能充分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使事业单位具有更高存活度,在此基础上推进国家教育、卫生、医疗等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1]其次,事业单位加强财务资金管理,有助于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因为事业单位所开展的各项财务资金管理工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使单位资金运行以及资产使用更加清晰。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严防出现国有资产私有化问题,并可减少资源浪费与资产闲置情况。国家有关部部门近年来越来越关注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管理,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事业单位加强财务资金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所开展的财务资金管理工作也更趋于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促使资金利用率不断提升,从而使国有资产进一步保值与增值。最后,事业单位加强财务资金管理,可为事业单位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因为单位所开展的财务资金管理工作主要立足财务视角加强内部管理,保证财务资金的合理分配以及科学应用。事业单位全面落实各项财务资金管理措施,可使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快法治进程,并充分明确内部各部门权力与责任,防止发生滥用职权、职权交叉等情况,从而理顺内部管理,使各项内部控制工作有序开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制度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财务资金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制度,这一问题直接影响财务资金管理效果,并且在资金管理制度缺乏完整性情况下,难以充分发挥其在单位运行中的支撑与指导作用。一方面,一些事业单位所制定的财务资金管理制度未做出明确标注,存在职责交叉情况,并且涉及很多模糊地带,容易使内部人员的工作内容存在冲突,甚至还可能引起相关社会问题。[2]另一方面,是在财务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情况下,难以有效监管资金管理和资金利用等,直接影响资金使用效率,甚至还可能因为制度漏洞使一些职员因抱有侥幸心理而以权谋私,严重损失单位经济效益,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预算控制水平低

在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属于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预算控制,但实际上仍然存在资金预算不科学等问题,比如所编制的预算缺乏合理性以及预算执行力度薄弱、预算控制水平相对偏低等。一方面,事业单位所制定的预算编制制度不够科学,并且有关管理者思想层面没有认识到预算控制的内涵和意义,单一地认为资金预算管理只和财务部门有关,致使事业单位管理层和单位其他部门在预算控制工作中缺乏参与度,而在预算编制中因为各部门缺乏协作,造成预算编制前期准备工作缺乏完善性,难以有效地结合各部门实际工作和需求合理编制资金预算指标。[3]因为所制定预算指标并不符合各部门业务需求,使得预算编制质量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在预算执行中并未有效落实监督机制,各有关部门在执行预算期间因为缺乏约束力,容易使得各部门工作人员所做出的资金支出行为不符合预算执行要求,从而出现资金严重浪费或者资金占用情况。

(三)缺乏专业的队伍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财务资金管理队伍,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相对偏低,一些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甚至部分财务人员没有系统化的学习过财务专业知识。部分事业单位主要为“老”财务人员,这些财务人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对老旧,而事业单位没有及时组织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活动,使其不能及时学习先进的财务专业知识,既有知识和理念不能满足新时期财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部分单位未清晰地划分财务人员具体职责,或者存在兼职过多情况。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其财务人员具有较大流动性,而人员交接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管,使得财务账目较为随意,缺乏严肃性,直接影响财务资金管理成效。[4]因为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在各项财务资金管理工作开展中常会由于人员偏差而泄露重要数据,加大财务风险,并影响单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还有一些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严谨性,在会计账目设置以及会计核算期间经常出现问题,直接增加财务风险发生概率。

(四)信息化程度较低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需要事业单位也高度关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资金管理环节,在技术优势发挥下,促进管理流程简化、优化,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但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并未明确的制定信息化建设方向和目标,在国家财政迅速更新且不断变化背景下,一些事业单位所开展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明显滞后于政策更新速度。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尚未健全地建立财务资金管理信息化系统,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间也未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管理存在各部门沟通不畅、监管不及时、考核不理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一旦出现问题相关部门很难及时跟踪与分析问题原因,也很难及时做出调整和控制。[5]

(五)资金使用率较低

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资金管理工作期间,普遍存在资金使用率低的问题。一些事业单位在编制资金预算期间,因为考虑到不同项目预算有不同金额,并涉及不同的预算审批难易程度,在项目设置期间不以单位需求为基础,而是根据资金申请难易度来编制预算。还有一些单位由于资金管理观念滞后,在项目投资前未展开可行性分析,也不能准确把握单位固定资产实际情况,使得项目投资之后发生资产闲置问题,进而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三、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事业单位要加强财务资金管理,首先要对财务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深入了解财务资金管理对企业正常运行发挥的重要作用,全面了解财务资金管理各项内容,使单位全员都建立先进的、正确的财务资金管理意识,并关注将相关意识渗透到日常工作和各项活动中,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要求和财政号召制订可行性高、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计划。同时,事业单位要针对财务资金管理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按照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相关原则建立财务资金管理制度,详细列出制度细则,明确划分具体岗位,细化岗位职责,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都不会发生“轮空”问题。[6]在财务资金管理中,要求所有岗位人员都要按照资金管理制度完成相关工作,保证资金管理质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作效率,合理优化资金管理流程,并结合资金使用情况和具体来源完善的制定财务报销程序。事业单位还要在不断完善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他相关措施、制度,包括资金安全管理措施、资金清查制度以及财务审核制度等,确保各项制度与措施共同运行,全面发挥协同作用,保证财务资金管理制度能够贯彻实施,有序运行。此外,事业单位还要完善制定预算支出授权审批制度,对资金支出、用途、限额、预算、金额、支付方式等加大规范力度,要求有关人员严格按照制度内容提供有关证明或原始单据,在严格审批并通过之后,方可落实资金支出。比如某事业单位为使各部门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专门成立财务部门,合理设置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同时针对财务资金管理制定一系列方法以及实行细则,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使各岗位职责更加规范。具体是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设立各种类型的会计账本,保证及时记账,按照一定周期结账,并如期报账。此外,还明确制定出纳岗位职责,要求岗位人员熟练应用网络支付系统,能够精准的按照原始数据编订相关记账凭证,并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应用多种记账方法,比如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等。

(二)提升预算控制水平

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提升预算控制水平,必须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在考虑单位业务开展需求以及资金管理问题等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优化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保证预算编制更合理,预算考核更严格,预算执行更有力。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期间,要对上年度的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详细梳理预算执行问题,找出原因,并根据资金使用用途对下一年度预算指标进行合理编制,确保各项预算指标更加合理、科学。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过程中,事业单位要专门针对业务项目展开论证以及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保证资金预算编制充分符合单位实际需求。[7]除此以外,事业单位要针对预算控制完善的制定预算执行考核体系,并在体系中纳入员工工作态度、专业素质、预算执行成效等指标,配套制定相关奖惩机制,为预算执行成效优良的员工及部门给予一定奖励,以调动员工预算执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提升预算控制水平。

(三)创建专业管理队伍

事业单位要有效解决财务资金管理问题,还要关注创建专业管理队伍,对财会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在新时期环境下,要求财会人员专业技能过硬,道德品质优良,能够在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中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并能在长期工作过程中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对此,需要事业单位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使财务资金管理队伍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管理水平。在相关培训活动开展中,培训内容不仅要涉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使财会人员真正爱岗敬业,提升综合素质,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此外,事业单位可还可在业余时间对财会人员进行线上业务培训,使财会人员通过更多途径了解更多专业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水平。事业单位还可定期组织财会人员进行会议讨论,详细分析日常工作中的错误与问题,并同步纠正,要求财会人员严格依据业务办理流程,详细统计各项经济支出以及收入账目,使财会人员行为更加规范,以充分适应各项财务工作内容。

(四)提升信息化的程度

事业单位要有效解决财务资金管理问题,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就要与时俱进,积极引入和应用现代化财务分析系统,同步在各部门之间建立信息交流系统,加强部门沟通,使财务资金数据更及时、安全地传输,在此基础上使财务资金管理数据更加真实有效。在财务资金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中,要在不同系统以及软件间预留好接口,避免由于系统差异影响信息传输,造成数据错误。同时,事业单位还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信息管理应用平台,由此对单位财务资金信息展开高效、及时的数据处理以及分析预判。比如可综合应用财务共享管理计算、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信息技术打造财务云信息管理系统,在财务资金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可利用系统信息处理功能,对财务数据进行精密化处理,高效获取有效信息,并为资金核算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保证数据高度完整真实,并及时纠正资金预算编制以及预算执行期间存在的不足,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并加大资金使用监督力度。事业单位还可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评价反馈机制,结合大数据平台当中的各项信息跟踪与监督财务资金使用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审查各项工作进展,促使事业单位不断强化内部控制。

(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事业单位在财务资金管理过程中,要严格依据国家要求,针对盘活存量资金、项目支出、结余、结转资金等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比如对于超过两年没有使用资金和相关项目结余资金要按照时间期限要求上缴同级财政,而财政部门对预算项目展开审批期间,要以业务活动现状为依据进行预算审核,从而使资金使用效率有效提升。同时,事业单位要建立精细化的财务资金管理模式,比如可让财务人员按照一定周期编订财务报表,对财务活动进行分析与梳理,强化财务监督,并合理优化资产管理、处置、利用、配置等工作,规范的制定原始会计单据审核程序,保证申请手续齐全,财务支出合法合规。另外,事业单位要针对专项资金制定审批拨付结余机制,加强全面审查,优化工作流程。针对预算方案编制工作,要细化制定预算目标,各项工作环节需要相对应的制定预算表,专项资金要做好详细记录,并动态分析资金使用情况,结合相关数据明确支出标准,使资金调配更加科学。事业单位还要科学建立资金管控模式,保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所有资金使用都应符合有关规范,严禁挪用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核算要保持独立性,审计部门要对专项资金加大审查力度,并完善建立专项资金使用评价机制。

四、结束语

财务资金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属于重要内容,但目前很多事业单位所开展的财务资金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缺乏完善的制度、预算控制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低、缺乏专业队伍、资金使用率较低等。对此,需要事业单位正确认识相关问题,并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大预算控制力度,构建专业的财务资金管理队伍,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作者:朱红蕾 单位: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新区新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