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构建探析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构建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新预算法的出台,国家和社会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功能是社会管理和执法监督,保障人民的基本利益,因此在内部控制管理下完善其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对于行政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与内部控制体系具有相互促进管理的联系,其中,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强调的是对于单位各日常事务的管理,通过完善与构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方法加强对单位内部事务的管理与控制,进而实现单位的持续发展。而预算管理则属于事业单位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由于时常受到忽略导致单位预算成本不合理,进而导致单位业务受到影响,因此管理人员应该从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与预算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出发,明确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相互促进与相互完善,使得事业单位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本文将从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预算管理体系构建中的难点和不足以及内部控制下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途径探究等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新预算法的实施旨在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然而当前在内部控制下的预算管理体系构建中却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更加应该积极应对新政策的变化,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策略解决现存的问题,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和发展,明确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财政预算方向探究

(一)内控与预算管理体系关系探究。对于行政工作来说,预算管理是其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预算的编制过程单位整体的经济各部分支出,不仅能够帮助单位创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同时还能够体现出内控与预算管理体系的目标一致性。预算管理关系着单位整体管理目标的实现,而内部控制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单位的战略发展任务。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发展中,而行政事业单位在全面落实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也是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作为发展基础,这样才能够保障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与预算管理体系工作需求的一致性[1]。

(二)全程参与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无论是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还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都是贯穿于行政管理工作全程的,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具有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等不同的阶段与策略,同时两者也都注重工作流程的管理与控制,这样才能够将静态管理与动态控制进行有机结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单位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具体而言,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来说,内部各部门应该提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知,明确其重要作用,并且能够发挥绩效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导向作用,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经济活动与管理活动中都能够体现出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同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来说,其具有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相同的全面性与全局性特点,单位在执行经济活动决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全员参与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来说,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部门负责人、财务人员等的参与,同时还涉及预算执行部门等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参与,才能够完成预算管理申报以及绩效跟踪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也是同样的,需要多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协调进行,两种工作都非常强调员工的全员参与性,只有实现了共同协作,才能够保障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提升内控管理制度的实用性。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都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执行,这样才能够保障管理工作的效果以及执行的质量,这也体现出了预算管理工作以及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相互结合性。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单位各方面的信息,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够提高财务监管工作的效率。从实际的工作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内容主要有信息记录、组织工作安排以及人员管理等,在内部控制管理的前提下使用预算管理方法,就能够将内控管理中的不同环节进行串联与结合,这样就能够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实现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将预算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作为单位发展的基础,在完善以上两项工作的时候提供单位的资源利用率,这样才能够促进事业范围的持续发展,提供单位的服务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下构建预算管理体系构建中的难点

(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下构建预算管理。体系的思想认识不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预算绩效管理以及内控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相关思想建设程度不够。大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受到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影响,并没有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共性与促进关系,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也时常会将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割裂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甚至直接将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岗位进行分离,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将单位的预算管理看作了绩效管理的依据,更忽视了内部控制管理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同时在岗位与职责方面还出现了工作重复的现象,难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下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只是简单地将其归为财政资金使用与编制预算计划等单一的财务管理内容,并没有产生系统性以及全局性的思维。而对于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很多财务管理人员都只将其看作是类似于财务报表编制的简单内容,这样的错误认知会影响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影响单位的持续发展与管理。

(二)缺乏专业内控管理人才,人才梯队建设力度不足。在新预算法的实施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工作量增加,因此各单位对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要求都有了一定程度地提高。但是目前来看,我国一些单位依旧存在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综合素质比较差的情况,他们中的大多数工作人员还保持着传统的固定工资观念,平时不注重自我技能的提升,在工作中自由散漫,缺乏责任意识。另外,目前情况下国内财务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比较大,而平均学历比较低,他们很难适应信息化的现代财务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实施行政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单位运营的风险,当前很多单位并不重视内控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真正纳入内部控制管理的范围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单位使用的都是分离的控制管理方式,分别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与内部控制工作,这样一来,当财务人员完成预算分析工作之后还要组织进行绩效评估工作,这样就会增加实际的工作量,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难以发挥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内部控制的相应知识,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就很难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影响单位业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构建预算管理体系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编制不健全。在新预算法实施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中一直存在着构建预算管理体系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严重影响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总的来讲,预算管理机制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很多财务管理部门都没有进行具体预算职能的划分,权责不明经常会引起部门之间的矛盾,降低财务管理的效率。第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还没有适应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导致其预算管理机制较为落后,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第三,单位往往忽略了对预算工作的监督,无法实现有效地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监督是实现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职能的必要环节,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国对于监督机制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工作执行力度小,造成了人员配置的不合理,使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取得成果[2]。

(四)应用于预算管理体系的智能化内控手段建设不足。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正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时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转型与升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也是一样的,数字化信息以及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大数据技术还能够实现对财务信息数据的高性能分析,进而为单位的决策发展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提升单位发展决策的有效性与正确性。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的行政工作中存在严重的预算管理体系智能化建设不足的问题,始终沿用的都是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其中使用的数据处理技术仍然是传统的计算分析方式,有的财务管理人员使用的管理软件甚至只能够用于单机办公,更别说数据的综合管理与决策功能技术,使用的管理系统难以实现对信息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也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网络化管理,体现出信息化建设落后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会影响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会导致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度降低,更加不利于信息的保存与搜索。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的缺失还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出现预算编制问题,其数据的不准确性会影响预算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而出现信息利用不充分以及工作满意度低等问题[3]。

三、内部控制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途径探究

(一)加强人员思想建设,提高思想觉悟。要想构建内部控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提高其对于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工作的认知,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氛围,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及时转变自己的传统财务管理理念,并改正自己对于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不当认知。其次,单位应该从行政事业单位干部开始,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在执行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能力,组织进行技能培训,并同时扩大培训的范围,做到全员参与以及全员认知。最后,单位管理人员还应该设计具有科学性的管理方案,将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体系能够融合到一起,实现相互促进的局面,促进单位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4]。

(二)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专业人才储备。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应该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应该加强财务人员内部控制理念与能力,进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而在新预算法的特殊发展背景下,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在人员招聘时适当提高招聘的标准,比如规定专业院校毕业等,他们往往具有较丰富的财务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第二,在进行人才建设的时候应该注意不相容岗位的设置、分级授权、分岗设权以及定期轮岗等制度的完善,同时还应该建立对应部门岗位的职责清单、部门责任清单以及领导权力清单等,这样才能够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第三,行政事业单位中还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另外对于一些管理意识比较差的财务人员,单位应该重视他们的情况,进行批评教育,促进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能力。

(三)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根据时展和政策要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单位财务工作管理水平。首先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对不同项目经费控制数的测算依据进行细化管理,这样才能够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其次,单位还应该对涉及资金支出的合同项目加强管理,进而提升项目经费使用的规范性,提高管理水平。最后,对于项目工作,单位应该有效落实和推进,不断提升绩效管理目标,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及时根据现实的工作进度与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工作计划,保障绩效目标能够与工作内容相匹配事业单位中行政事业单位[5]。要想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人员还应该充分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指标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单位更加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约束作用,同时还应该对影响绩效管理的各种因素进行细致地分析,进而建立更加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应该将评价指标进行细化管理,完善决策机制,建立立项评审机制,这样才能够加强内部控制工作,实现对整个工作流程的动态监管。

(四)加强推动预算管理体系的智能化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数据信息成为了当代信息的载体,通过信息系统的处理与分析,人们能够得到精确的数据结果,这样就能够保障预算管理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不断推动内部控制以预算管理体系的智能化发展,为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单位应该加强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设,做到各业务系统模块之间的数据信息同步与实时共享。其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经过改良升级之后应该与政府会计核算模块联通,进而去完善内部控制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最后,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内容应该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国有资产业务管理与合同业务管理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行政水平[6]。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预算法对行政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此,各单位应该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以及预算管理工作,深入探究两者之间的促进关系,积极分析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提升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促进行政水平的提升。

作者:焦娇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