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时代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方面地调整和改革,无论是基础的校园管理,还是深层次的校园教育,都进行了本质上的完善,实际的教育效率得到了相当有效的提高。但是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有必要在新时期的发展当中实时采取一些科学的激励理论,以实现高效率的学生管理,确保学生教育的完善性。

关键词:激励理论;学生管理;应用

从本质上而言,班级管理应当是整个校园管理的核心内容,而在班级管理当中,对于学生的管理往往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不同的班级所拥有的学生是完全不同的,对不同学生所开展的教育,教师有必要实时采取一些全新的激励办法,进而使得学生能够保持较为积极的学习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健康积极性。对于学生而言,它的基本单位是班级,而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必然与班级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班级管理难以合理有效的开展,学生管理必然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而学生管理是每个班级管理当中的基础内容。在适应班级生活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迎合完全不同,因而在适应过程中的表现也是完全不同的,一些学生会表现出各种过激的心理,一些学生会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心理,还有一些学生会感到十分盲目,缺乏学习的活力。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分别针对这些学生,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性地提高。而最为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必然与激励理论有着一定的关系,激励理论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其主要通过对人们的激励使得人们的内心发生一定的变化,进而完成一定的任务。对于学生而言,激励理论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积极性,确定自身的学习有着相当高的重要性,并且自己身上有着相当多的优点,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实际的学习质量必然会得到非常大的提高。但是在设定班级管理新规定的时候,一些个性平和的学生会选择主动接受,而一些个性较为尖锐的学生往往不容易直接接受,甚至会由于约束着自己的行为进而产生一定的内心抵触。在实际的激励理论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主体性,制定最为合理的班级管理措施,进而实时提高整个班级管理的科学有效性。

一、因地制宜地运用激励理论

1.对学生性格及生活表现的分析

通常而言,个性心理活动的主要动力特点表现在人的情感以及各种活动发生的过程中,因而在现代心理学当中,对于人的性格往往会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冲动型。这种类型的人有着强烈的兴奋感,并且对于自身的各种不良情绪很难抑制下去,情绪容易表现出激动,反应较为迅速,十分容易出现各种办法的状况。第二种是随和型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敏捷好动,长期都在接受着外界的冲击和洗礼,并且善于接受外界的变化,懂得交际,即使处在全新的环境当中也不会过多地感到约束,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有着相当高的精力,但是注意力十分不稳定,容易转移基础的兴趣。第三种是缄默型学生。这类学生往往会忽视外界的变化,内心对于外界的变化不会有太多的碰触,并且长期保持平静的姿态,虽然整体的反应能力较为缓慢,但是依旧能稳重地进行学习,不容易转移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最后一种是呆滞型学生,这类学生往往较为呆板,尤其是做题的时候,他们不懂得灵活判断,行动也十分缓慢,一些时候甚至会出现孤僻的状况,但是做起事儿来往往都是小心翼翼,能够直接观察其他人所不容易观察到的事情。

2.根据不同性格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

在班级或者学生开展一些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往往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愿意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的。比如学生运动会地开展,往往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进去,他们认为运动会与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坐在那里观看不如去忙别的事情,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必然需要采取一些科学的激励措施,根据他们的不同性格,分别为他们分配相应的运动会任务,比如负责后勤工作,使得学生能够有能力完成相应的工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否出色,都需要对学生的努力加以肯定,使得学生能够产生积极的兴趣,有利于以后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而对于那些表现积极的学生,他们认为运动会本身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因而他们几乎不用去进行激励,仅仅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目标任务,便能很快进入到实际的状态当中,享受不一样的活动乐趣。教师在采取激励措施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出发,从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实际潜力,进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二、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实时运用

1.培养学生能力和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责任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处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需要对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有着一定的认识,其中包括了角色的直接认知和相关的角色行为。由于不同的学生都对自己有着形象上的勾勒,因而必然需要了解自身是什么样的人,又想成为什么样的角色,到了那个角色的位置以后,又需要承担哪些能力与责任。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身边的人,尤其是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评价,如果这个评价是正面地,学生会大受鼓舞,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心理。如果这个评价包含了太多的负面内容,学生则会感到十分消极,不利于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持续前进。在激励理论运用到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相应的能力和责任,而对学生的评价必然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那么,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评价方式呢?在实际的评价学生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客观的态度,不盲目夸大,也不虚假迎合,转而从学生的内心思想出发,给予最为直观地评价。比如,一些学生在班级内充当着班干部的角色,但是在任职的过程中,许多班干部都表现出了模棱两可的状态,因为在他们的心里,班干部仅仅是一个虚职,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可言。而且即使自己做地太多,班级内的学生也不会有太多的感激,因而没必要做地太好。这样的思想几乎覆盖了许多班干部的内心。为了彻底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需要对这些班干部采取合理的评价措施,如与他们共同讨论班干部的能力和责任,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对于学生平时的表现做出客观地表现,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平时工作当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实时地改善和调整。一些学生在刚进入班集体的时候,严重地缺乏自信,教师需要帮助这些学生努力认识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且引导他们对自身做出准确的评价,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寄予一定的未来成长希望,如对学生的某些优点加以认可,鼓励学生继续扩大自己的优点,进而成为将来社会上的栋梁之才。

2.以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引导

目标管理本身是一种注重过程的激励理论,其十分强调通过合理地设置目标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对学生的行为形成相应地指导。没有目的行为往往很难衍生出最终的成果,但是有目的的行为往往会得到最为合理的成果。在现代心理学当中,在学生进行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设定一定的目标,并且能够朝着这一目的而持续地练习,往往会提高实际的学习效率,比没有目的的学生更快地达到学习目标。因而,在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给班级管理设置整体的前进目标,使得学生有着共同的努力方向和实践目标,另一方面需要为班级的每个学生分别设置针对性的成长目标,帮助学生健康积极地成长起来。比如,每个学校都会存在一定的班级评比,教师也可以将班级评比作为学生努力的目标,并且为这一目标设置合理的努力方向和阶段性目标。通常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班级评比的目标,一部分学生会在这个时候提出,班级评比目标可以设置在前三名,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前三名呢,必然需要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做出实时地努力。而由于这一目标是班级内的学生所共同决定的,因而必然会在日常的行为规范当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达成相应的目标。接着还需要为每个学生设置个体成长目标。个体成长目标与班级整体目标有着相当大的区别,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和生活态度,制定最为合理的个体成长目标。首先,个体目标应当具体。只有将目标明确,才能够使得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和前进概念。比如,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数学成绩十分不理想,教师在这个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成长目标,如果学生现阶段的成绩甚至没有达到及格的标准,在这个时候要求学生考90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学生也很难确认这样的目标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将及格设定为学生当前的成长目标,这样的目标往往对学生而言,有着较高的合理性,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这一目标。其次,目标需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不能轻而易举地完成目标,否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严重下降。比如,学生现阶段的语文学习持续稳定在80分左右,如果要求他下一次的考试达到80分,对于他将没有丝毫的挑战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得到有效地提高。接着,目标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因而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即让学生能够接受,如果学生不能接受相应的目标,那么这个目标的设定本身必然是错误的。如果设定的目标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成长状况,学生会感到相当大的压力,进而丧失学习的勇气和斗志。最后,目标设置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提高自身学习成绩的过程中来,一方面可以使得整个目标的设定更加具体有效,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自己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实践意识。在学生努力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并给予一定的帮助,实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科学有效性。

3.公平激励理论

公平激励理论指的主要时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所做的贡献以及最终得到的报酬,与和自己同等条件下的人进行地比较,如果两个人之间的比值相等,那么两个人都会感觉到公平。现如今,学生的公平意识相当强烈,并且渴望在平等的环境下互相竞争。一旦有学生破坏了这样的状态,将会给班级学生的成长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不公平的因素容易直接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不愉快,进而使得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下降。在现阶段的班级内部评比当中,经常会设置优秀班干部民主投票这一项,一些班干部都认为自己应当是优秀班干部,但是在选择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是他们的状况,而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他们便会感到不满,并且认为有人从中作假。这些班干部的不良情绪往往会维持一段时间,直接影响后期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效率。为了实时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应当鼓励每个班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实时地总结,并指出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由其他学生进行匿名投票。由于一部分班干部必然会落选,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并且对他们的工作开展加以实时地认可。

4.适当采取惩罚措施

在将激励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实时地引导和赞扬,一些时候,还需要配合一定的惩罚措施,进而使得整个激励效果更加明显。同时,惩罚在大多数时候也可以转化激励学生前进的动力,很大时候会引起学生的积极心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各种惩罚和批评的方式,需要尽可能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容易接受批评并且善于改正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直接批评的方式。而对于不容易接受批评,一遇到批评容易出现抵触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暗示进行实时地批评,一方面不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太大的触动,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一些时候也需要运用到惩罚方法,无论什么样的惩罚方法,在运用的时候,都需要注意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必然要有合理的依据,教师需要实时了解整个事情的发生经过,进而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其次,虽然整个过程是在惩罚学生,但是惩罚的目的始终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因而要在惩罚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师的苦心。最后,教师所采取的惩罚方式应当是一些简单、能够起到督促学生效果的方式,不能够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因而需要选择一些合理的惩罚方法,不能超出了学生地接受范围,否则容易对学生产生较大的打击。总之,在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当中,激励理论有着相当高的适用性,教师应当加强对激励理论地科学运用,进而全面提高基础的学生管理效果,使得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健.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3,(27).

〔2〕张成恕.和谐校园视角下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3〕方喆.浅谈“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2).

〔4〕姜华木,沁荣,宋新新.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意义与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09).

〔5〕姜婷.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4,(05).

〔6〕戴悦.浅谈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3,(10).

作者:李慧敏 单位:燕山大学里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