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社区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社区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内容摘要】《社区管理》是我国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新兴课程,近年来在各高校独立学院的相关专业均有开设,但在其教学现状与效果上仍存在许多缺点与不足。本文在对《社区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究教学改革具体路径与措施,力图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独立学院;社区管理;教学改革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不断提高社区管理的水平,有助于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国社会转型。《社区管理》课程知识包括社区、社区管理的含义和特点、方法与技术,旨在使学生认识与了解社区,掌握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社区管理问题的思路与能力。

一、独立学院《社区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国家的转型与发展,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大,因此各高校与独立学院均纷纷开设相应课程,但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并在各个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教学问题。一方面,体现在教师教学观念与方法上。许多教师在备课及授课过程中,仍从自身角度与实际去思考教学重点与难点、设置教学环节;在学生课程学习期间,重理论、轻技能,以讲解式、填鸭式教学为主,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与积极主动性,导致与学生实践和就业相脱节。据悉,许多学校该课程实践与见习机会少,没有与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交流与访谈的机会,不能充分运用课堂所学,深入调研来了解社区现状[1]。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理论基础不扎实。由于独立学院的建校时间短,教师队伍往往比较年轻,因此,不能准确把握《社区管理》课程教学目标与核心,缺乏社区管理的实践经验,使其不能灵活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辩证分析,课堂驾驭能力有待提升。

(二)学生群体问题。独立学院的学生整体基础相对偏弱,学习的热情与自觉性较差,学习上往往具有较强的功利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的投入度与参与度较差,从而影响教师授课水平的发挥,使课堂气氛沉闷,进而导致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吸收程度大打折扣,使学生产生自我挫折感,并陷入了不断的恶性循环中。另外,独立学院学生的差异性较大。一方面,是由生源地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即受地区差异的影响,导致来自城市的学生往往只对城市社区管理更为了解,更有学习兴趣,对于农村社区管理与建设一无所知。另一方面,是由学习状况的分化而产生的差异。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异质性较强,因此一些学生长期接受被动式学习,没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不关注社会时事与社区发展,进而使课程学习仅流于其表。但其中也不乏存在经常关注时政、善于思考的学生,他们对《社区管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则较为深入,掌握情况也更为扎实。

(三)课程本身问题。《社区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新兴课程,它与管理学、法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均有交叉,在内容上理论与实践兼具。但由于我国在社区管理的具体实践和现实开展中,年限较短、经验积累不足、理论研究不充分、成果不丰硕,因而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与理论框架,没有统一且明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在课程教材的编写与选择上,均围绕理论介绍为主,缺乏具有创新性的典型案例和实践指导,同时能够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专门针对独立院校的《社区管理》课程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此外,由于许多独立学院还处于规模扩张期,受资金与社会资源的限制,导致该课程的课外实践基地尚未建立,进而使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二、独立学院《社区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一)转变教学观念与方法,加强师资建设与完善。第一,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要切实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无论在备课还是授课的过程中,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我、锻炼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成为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的点燃者。第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现实实践和调研能力,强化与牢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使教学内容更契合学生就业目标。并通过慕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观看视频、分组调研等多种方式,以新媒体为中介,与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课后设置课外阅读与实践活动,进而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第三,独立学院应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引进在该领域具有一定成绩与影响力的“双师型”人才,充实并引领学院的教师队伍发展。另一方面,应集中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具体可通过举办讲课比赛、科研项目等形式开展新老教师间的合作学习与互动学习,为教师队伍营造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水平、激励不断进取。

(二)加强学生管理,培养优良学风。第一,应帮助学生端正自身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从思想上让学生有正确的认知,从而引导其改变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明白,学会学习是个体独立生存的基础,是个体自我提升与完善的过程,是实现自我意义与价值的有效途径。第二,要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涵义,真正的学习不是纸上谈兵,还应包含社会经验的学习,要用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实现实践效能的同时又检验理论学习成果,才是完整的学习体验。第三,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入学时存在认为自己输在起跑线上,无法改变的想法,便一蹶不振。因此,教师应需要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特点与关注点,在设置课程内容和安排实践环节上,力图让学生更易理解并充满信心,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与挖掘更有效、更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三)创新课程教材,丰富课程实践。在《社区管理》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除了从师生两方面入手外,还应当对课程本身作出相应调整。一方面,要编写或选择契合独立学院办学层次、培养目标与学生特点的教材。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知识自觉性普遍较弱,但思维活跃、表现力强,因此其课程的教材内容与大纲设计应当实时新颖、案例丰富、应用面广。另一方面,在课程安排上应适当增加学生见习活动,多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开展调研[2],增强学生对社区管理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使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社区、走近社会。长此以往,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参与社区管理的实践机会,提升课程的应用性与实效性,同时也对学生能力提升和促进就业效果明显,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社区管理》课程的积极主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区管理》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应始终抓住重点与核心,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导来设置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改变固有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再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与市场对社区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与改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调研能力、分析解决能力等着重培养,使得学生兼具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全面的综合能力,在今后步入社会,走上岗位时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郑海静.独立学院社区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54~55

[2]邱玉慧,张继亮,段绪柱.府校合作模式下社区管理课程实习实践教学及方法创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5:61~63

作者:杜悦嘉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