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家风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摘要:在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得比任何时期都重要。这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国际国内意识形态的矛盾冲击。在钻研先行研究、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义、优秀家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基础之上,从七个方面提出将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家风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是家族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每个家庭成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在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将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得比任何时期都要重要。

1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的重大责任,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导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高校育人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在微观层面充当优秀家风文化传承的有力实施者和推动者。将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乎大学生个人成才,关乎高校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乎社会进步乃至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领域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亦呈现出多元化、实用化的特点,将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

2优秀家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优秀家风文化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第一,优秀家风文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起点,这就决定了优秀家风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接地气的基础工程。优秀家风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文化和伦理的内在契合性,表现在优秀家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同根性、同质性。优秀家风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日常养成的多元互动。第二,优秀家风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供丰富资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优秀家风文化与其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都保持着高度的契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料。

3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的价值观整体来看是积极的向上的,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价值观的形成,把握规律,找到将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第一步是将优秀家风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二步是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课堂理论教育、日常管理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培育体系、完善制度保障、为其提供保障等方面来解决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切实研究和探索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当前,把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中,除了家庭要发挥主渠道作用,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3.1寓优秀家风文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

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平台,将优秀家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于其中,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方案。首先,将优秀家风文化寓于大学各学科教学之中。不同课程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优秀家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次,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3.2寓优秀家风文化于教师队伍建设之中

首先,寓优秀家风文化于任课教师的意识中。教师价值观的正确与否、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培育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寓优秀家风文化于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既教书育人,又自觉地把优秀家风文化融入高校各门课程之中,既言传身教,又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其次,寓优秀家风文化于日常生活与教学。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要对优秀家风文化有较为深入且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认真研究教材,积极把优秀家风文化融入课堂教学。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强化优秀家风文化对师德的积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逐步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教学与研究,扩大优秀家风文化的影响力,更好地确立优秀家风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中的核心地位。

3.3寓优秀家风文化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在对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说,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进行,受其影响,被其制约。校园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寓优秀家风文化于校园文化建设十分重要。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让大学生时时处处接受优秀家风文化的熏陶,促进优秀家风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首先,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优秀家风文化传承中的助推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力作用。再次,要使校园文化在优秀家风文化传承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家风文化的内容和要求。

3.4寓优秀家风文化于高校舆论阵地建设之中

在将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注重新旧媒体结合。舆论阵地建设不仅要对传统载体进行把关和引导,使其很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更要特别重视对新兴媒体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引导与管理。净化网络,最大限度地监控清理有损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违背科学精神和社会道德的内容,坚持利用网络弘扬正能量,用优秀家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滋润大学生的身心。

3.5寓优秀家风文化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将优秀家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全过程,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要坚持育人为本,系统地设计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使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并将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融合,将学校和社会两种力量形成合力,使得全社会共同参与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融合有优秀家风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并与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3.6寓优秀家风文化于创新培育体系的全过程

创新学校、院系、群团、教师、社团、家庭六级培育体系,将优秀家风文化寓于这一体系当中。寓优秀家风文化于创新培育体系的全过程,必须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以院系为重点安排专门人员主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群团组织通力协作、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社团组织积极参与进来、家庭加入进来,建立学校、院系、群团、教师、社团、家庭互动平台,采取科学策略,使学校、院系、群团、教师、社团、家庭在各个层面得到有效整合。

3.7寓优秀家风文化于健全保障机制的全过程

保障机制必须先行,保障机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有效运行,只有科学合理,才能保证两者顺利进行。大学生这一群体是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宝库,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需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应对未来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承担起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重任。

4结语

在价值观念多元化时期,将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路也应得到扩展,只有将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加强其途径研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站稳脚跟,才能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三观”,推动优秀家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引导大学生做优秀家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执行者和实践者。由此可见,优秀家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需要行之有效的手段,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高校应把优秀家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后,将其贯穿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可以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展各种活动,让其扎根于现实生活、贴近时代特征,这样才能真正被大学生所理解、所信服,逐渐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和自觉的行为,潜移默化地使大学生对其内涵多一些认知与认同。由于价值观的确立,是外在的舆论宣传和内在的学习感悟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以大学生为主体,以社会、教师、家长为主导,紧密联系并形成最大合力,使学生主动将优秀家风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转化为自身的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将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研究领域,而是一个开放、现实的动态过程。它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高校要承担起树德育人的重任,与时俱进,明确主体性、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提高实效性,通过各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优秀家风文化的认知与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与教育,使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有力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卢汉龙.社会转型与青年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曲金华.利用校园文化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教育与职业,2014,(18).

[4]刘鹏波.家风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途径[J].卷宗,2017,(09).

[5]万亚男.承继传统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J].改革与开放,2017,(14).

[6]方原.传统家训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践行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5).

作者:李桂玲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