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管理优化路径

新时代教育管理优化路径

【摘要】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就是要在新时代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不仅要清楚认识到新时代对教育管理德育、公平、现代化的新要求,更要克服当前教育管理中应试教育、功利教育、分散化教育的弊端和不足,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德育考核、创新管理手段、形成多方合力等路径真正实现教育管理的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管理;路径;德育

一、新时代教育管理的新要求

1.德育是根本

这就标志着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不仅仅是培养“高分”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高能、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标志着教育管理在新时代的第一个新要求即是注重德育管理,要求从品德教育、人格教育等角度强化班级管理,注重学生群体的品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营造良好的“讲品德、讲素质”的良好氛围。

2.公平是目标

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可以说,报告中关于教育公平提到了多个层次的含义,从城乡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公平、职业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无不彰显着新时代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的教育管理也必须顺应这一发展潮流,在管理中实现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并力争结果公平。

3.现代化是方向

在报告上强调: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所谓教育现代化有多个层面的含义,从教育资源的现代化聚集、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继续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到学习型社会的建成,深刻表明教育现代化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涉及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必然要求,同样包括教育资源的多元、基础设施的完善、先进的师资队伍,以及更好更持久的学习氛围,这都是新时代教育发展对教育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同样也是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

二、当前教育管理中的“尘垢”

1.管理目标的应试制本位

当前教育管理依旧是老生常谈,应试教育已被社会诟病良久,但却不得不提。应试教育之所以是当前教育管理的“尘垢”,究其原因在于多年来,应试教育已成为教育管理的目标,并没有在教育改革中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以应试教育为目标的管理体制下,应试教育的管理目标直接影响了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一是管理者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群体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群体的道德教育;二是重视学生日以继日的苦读,而忽视了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成长;三是在日常管理中出则分数,入则排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不可预估的影响,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综合培养百害而无一利。可以说,以应试为管理目标是当前教育管理最大的“尘垢”。

2.管理手段的功利化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管理还呈现出一种功利化的管理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学生群体的区别对待,对于家境好、背景不俗的学生群体采取多包容、多宽待、主动教导的管理方式,对家境一般、背景普通的学生则是采取大水漫灌式的管理,不仅不问家庭情况,还忽视这一部分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二是管理手段的功利化趋势,即过分注重采取物质激励的方式进行管理,多数教育管理已形成了物质激励高于精神激励的管理模式,过分依赖物质激励的奖励方式直接导致了学生管理的功利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学习风气。

3.管理过程的离散化发展

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不仅仅是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年级组长等管理层的管理,更多是要涉及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科任教师的课堂管理。但就目前而言,许多教育管理是分散化的,是离散的,管理的核心不凸显。一是校长层级的学校管理过分注重维稳,安全生产固然是第一,但教育是学校的核心,不敢管、不让管成为了许多教育管理的一大特征。二是教师层面的班级管理,大部分的任务交付给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多数是采取观望的态度,甚至有些时候还忽视自身课堂的管理,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整体形势。

三、新时代优化教育管理的可行路径

1.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

一是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基础。同时,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二是充分认识到新时代教育管理的新要求。新时代教育发展以现代化为方向,这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以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指导先进的教育管理实践,优化教育管理。

2.紧跟政策落实德育考核

一是要坚定不移的吃透德育政策。当前对于德育考核落实的最大障碍在于,德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让教育管理者无所适从,多数会因“德育没有分数考核”“德育不能提高中考、高考成绩”等等而选择德育考核的形式化。本质上还是没有将德育政策吃透,这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悖的,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相悖的。教育管理者要深刻认识到德育与建设社会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联系,大胆推进德育落实落地。二是要坚定不移的落实德育考核。所谓德育考核是指在推行德育过程中,对德育教学管理结果的考核和检验,以此验证德育方法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的恰当与否。当前德育推进的缓慢一大重要原因在于对德育考核的形式化和走过场。教育管理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划分,一方面,政府教育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德育考核政策的落实,针对每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安情况,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德育考核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则是教育管理主体,学校要对教师德育工作、学生德育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并且将德育考核结果与评奖评优进行挂钩,真正落实德育发展。

3.牢记初心创新管理手段

一是要创新管理思维。牢记教育本质,牢记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初心,坚守教育岗位,真正从为学生着想、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角度创新管理思维,不再局限于应试教育的框架,大胆借鉴国内优秀名校在教育管理中的先进做法,大胆谈论和吸收国外名校的可取经验,真正实现教育管理在思维上的高潮迭起,而又平稳落地。二是要创新具体管理手段。新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网络信息时代,传统的固化管理模式和僵硬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应当进一步推动实施实施动态的管理,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果;以“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为指导,大胆推动学校管理层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多元互动,积极借助社会多元力量和社会资源,强化教育管理;并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实现全方位线上线下管理,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齐心协力完善班级管理

一是提高教师管理地位。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班主任,还要高度重视科任老师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力量,但同时科任教师对于班级的了解、学生的心理观察以及动态的把握有着独到的视角。因此,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每一位教师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打破班级管理只是班主任职责的狭隘认知,积极鼓励科任教师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二是畅通沟通渠道。新时代教育的优先高质发展,畅通的沟通渠道必不可少。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沟通应当通过学校推动,建立畅通的管理层与教师之间、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便于学生和教师及时就管理反馈问题和建议。另一方面,则是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通过电话、微信、家长会等形式,打破沟通的形式化,真正就学生发展、心理健康、人格塑造、未来发展等进行有深度的、有高度的沟通和交流,从外部的视角推动教育内部管理的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韩树雷.新形势下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及科学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11):71-73.

[2]王继朝.农村教育新型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J].甘肃教育,2018(05):28.

作者:谢志海 单位:湖南省娄底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