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对策

新时期下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对策

摘要:实现规范化是人力资源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代表着单位内部各项机制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随着我国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各单位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保障日常工作的稳定运转,除了需要选用更加现代化以及先进的管理概念和管理策略之外,还需要提高人力资源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明确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目标,将规范化建设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范化管理策略,促使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够在供给状态上得以改善,展现出其职能的应有价值。

关键词: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对策

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和管理手段出现了较大的转变。站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角度之下,需要综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建立更加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保障人力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整合,并将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和各个工作环节能够变得更加规范化,提高其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以实现单位内部各项职能的有效落实。因此,各单位应该认识到现阶段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人力资源职能和管理目标进行清晰的界定,将规范化的管理作为日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意义

隶属于国家的组织和单位,由于其并非以营利为目的,与我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通过其日常职能履行,能够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服务,自身具备一定的公益性以及社会大众服务性,能够涵盖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上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将会直接决定社会服务的成果和质量。因此,进行科学合理以及更加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规范化的管理是我国现代化的先进管理理念,也是一种创新型的管理方式,更加强调通过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有序化的管理方案,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管理流程、管理策略进行改善,建立更加井然有序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分运用单位内部人力资源这一优质资源,促使单位的落实战略发展目标,在提升其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带动整个社会实现协同进步。

二、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度的依附性

隶属于国家的组织和单位,其与社会企业最大的差距就在于,由我国的财政部门拨付运转的资金,隶属于国家和政府,日常运转和为社会服务与当地的政府部门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扮演着多种角色,致使单位和国家财政部门之间的经济连为一体,自身的独立性较差,对财政部门具有非常高的依附性。例如,单位的高层领导都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直接的指派,各种人事制度的制定也是将相关政府部门的干部任免制度作为导向和基础,人力资源制度的灵活程度较低。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高度的依附性,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日常工作较为行政化,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管理办法都直接通过干部任免的形式,渗透到了单位内部的各项工作环节中,上级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方向对其任务分配造成直接性的影响。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深化改革工作,尤其是人事方面的工作改革,但是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仍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特别是在对政府的依附性方面,导致人力资源分配不够平衡,常常会出现大锅饭的问题,无法展现出人力资源的管理价值。

2.观念陈旧,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深化工作仍然在依照单位体制的变革状况进行,然而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却没有转变过来,在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没有将整个市场作为基础依据,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过度落后,和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出现了脱节问题,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改革手段,在单位内部常常会出现各种按资排辈的现象,无法助力单位形成更加积极向上及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当工作人员自己的工作付出和内部的奖励机制出现互相脱节时,则员工自身的工作热情和岗位责任感会大大降低,再加上单位内部新员工和老员工在工作任务上设置得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过低,无法帮助人力资源改革工作实现深化和发展。因此,应该加强对激励机制的设定,若有条件,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专家,制定出更加适合当前单位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对制度进行创建和优化,营造出更加完善的和谐工作氛围,促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岗位责任感不断提升。

3.没有融入信息化手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办公水平变得越来越自动化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也开始走上了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但是在这类单位的实践管理活动中,还没有展开信息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建设。虽然目前已有大部分单位通过大数据和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等开展内部管理,但是信息化管理内容较少,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数据分析以及报表制作上,对于人力资源的标准化改革创新,无法展现出自己真正的价值和优势。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单位运行的风险评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但是对各种大数据信息技术运用的不够充分,致使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低下,无法获得更高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新时期推动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对策

1.规范岗位管理制度

对于日常运转工作来说,人力资源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和整个单位的社会服务水平和战略目标落实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中,岗位管理又是其中的重点环节,对于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岗位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类将岗位作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变革传统的身份管理模式,更加清晰地界定岗位的任职需求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通过相关的岗位标准和岗位要求,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变得更加标准化和有序化,淡化单位内部的论资排辈现象,真正地实现根据需求来设置岗位,根据岗位来选择合理的人才,综合当前岗位的实际条件来确定工作人员的具体薪资,这样才能够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资源配置上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建立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人力资源评价机制。在进行岗位管理的标准化工作中,需要明确岗位核算、岗位设置、岗位聘用以及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等相关要素。

2.考核绩效竞聘上岗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中,绩效管理也是其中的重点内容,更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与人力资源的资源开发和内部管理效果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也将会直接影响单位的社会效益。为了进一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绩效考核的有效落实,首先需要制定更加标准化的绩效考核指标,通过绩效评价体系自身具备的激励价值,确保个人绩效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公正评估,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其次,应该对内部的晋升机制和人员淘汰机制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综合化建设,积极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在人才的选拔工作上做到完善,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在绩效考核评估的标准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最后,需要提高相关人才聘用的综合效益,尽量降低人力资源浪费以及人力资源挤压等现象,确保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能够和战略发展目标始终保持一致。

3.完善奖罚加强激励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常都是用道德观念来对内部员工进行约束,而最终能够获得的约束成果也可想而知,同时对于形成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会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通过奖惩机制的制定,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激励成果,提升工作人员的岗位积极性,通过科学合理的奖惩办法来有效避免贪污腐败以及违法渎职等问题。在进行激励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到奖惩并举,确保两者能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时需要保障奖惩的公平,通过适当的奖惩让人力资源的规范化工作能够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

4.注重人力资源信息化培训工作

在落实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目标的过程中,信息化培训也是其中的重点环节。很多单位认为自身的人员流动性较大,若是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训,那么在出现人员流动时,则会导致单位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但是,通过有效的培训工作,能够促使员工的综合水平全面提升,有利于其实现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在进行培训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从员工入职、员工综合水平提升等多个维度着手,建立出更加合理的培训体系。与此同时,也应该在培训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加强对各种信息化知识的有效运用,包括培养员工的数据意识、计算机操作水平等等,以此来提升人力资源的标准化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战略发展目标落实来说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建立更加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各项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分配,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也能够进一步地增强内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因此,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重视,分析和掌握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其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保障。

作者:黄宁泽 单位:巴彦淖尔市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