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生态环境工作要点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全县生态环境工作要点,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全县生态环境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之年,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验收之年,也是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对工作重要要求,扎实做好2020年全县生态环境工作,现提出如下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立足中心大局,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深化“放管服”改革,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等“八大标志性战役26个专项行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目标

环境空气质量方面。确保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细颗粒物(PM2.5)达到上级要求的不高于36ug/m3标准,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

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县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I-III类水比例达到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保障。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和两个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确保不出现土壤污染事故。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方面。全县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0%、4.3%、4.0%、2.0%。

自然生态保护方面。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生态环境系统保持稳定。环境安全得到保障。

核与辐射安全方面。环境辐射水平保持天然本底水平,有效控制核与辐射环境风险。

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全县力争不发生二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件,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低于每万枚1.5起。

群众满意度方面。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得到处理,信访积案有效化解,投诉量下降,满意度提高。

三、重点工作安排

(一)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枢纽作用。大力宣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认识,形成“大环保”格局。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枢纽作用,全面落实上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要求。定时组织召开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推动全面打好八大标志性战役等三十个专项行动。

(二)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深入推进违法排污企业整治。强化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持续推动抓好烟花爆竹禁燃、黑烟车、餐饮油烟、建筑扬尘、“降坡封尘”、秸秆禁烧等专项整治,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PM2.5空气质量任务。

(三)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巩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成效,继续推动农村“千吨万人”水源保护区划定。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全面排查,对县城水系开展全面治理,全面加强和井开区的沟通协调,切实解决君山湖水系源头污染问题。完成其他9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全面推动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项目建设。

(四)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应用,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与治理试点,编制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项目,推广符合农村实际的污水治理技术和模式,完成“十三五”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控和修复工作,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五)加大危险废物管控力度。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排查整治,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加强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废铅酸电池、废塑料、医疗垃圾等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审核工作;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与减排,推进尾矿库污染防治工作,完成“十三五”重金属减排目标任务;加强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和高风险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

(六)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工作方案》;深化绿色低碳试点示范工作,指导企业做好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的对接工作;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系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强碳交易市场能力建设,探索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七)持续抓好污染防治工作。继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机污染物防治工作、和总量减排工作。全面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摸排工作。加强对“散乱污”企业的整治。继续深入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特别是疫情期间,重点监管城区四个医院以及凤凰卫生院的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理情况、凤凰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饮用水源及沿河堤岸两边倾倒固体废物情况。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加大严查非法排污力度。加强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的衔接,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加大信访调处力度。及时调处群众信访,提高信访办案质量,进一步提高信访办结率、满意率。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按照监测计划及上级要求,全面及时完成饮用水源地水质、天河镇高坪和?田镇门前两个断面水质、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水质、县工矿企业污染源和入河排污口例行监测等环境质量监测任务。切实抓好已建空气自动站和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维护保障和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实时在线监测作用。

(八)全面加强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的整改。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及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反馈问题的整改,确保问题按要求整改到位,已整改到位的确保问题不反弹,并举一反三,抓好其他问题的排查整改。全面做好迎接今年中央环保督察的装备工作。

(九)持续推进保障性工程项目的建设。一是推动完成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整县推进示范项目(二期)的建设。二是推动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保护项目。完成9个日供水百吨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完成8个日供水千吨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界标、警示牌设置,对保护区内存在的污染源进行整治等工作。三是抓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的项目建设,确保按照要求完成建设并和省厅成功联网,并做好过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四是全面做好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

(十)全面做好大力保护和服务发展。贯彻落实《生态环境厅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条措施》,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继续严格按规定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提高重点防控行业环境准入门槛,严守生态红线管控要求,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对建设项目实施从环评审批到建成投产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实施建设项目动态管理。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简化环评审批环节和流程,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全面推进排污许证的核发。确保排污许证全覆盖核发到位。按照要求,2月底前完成清理摸排,4月底完成60%的核发工作,9月底前全面完成。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健全宽严相济执法机制,严禁环保监管执法“一刀切”。

(十一)全面做好污染源普查收官工作。做好普查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归档和工作总结,全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加强普查数据的分析与结果运用,为全市精准治污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十二)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宣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使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市民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实施年度新闻,充分发挥门户网站、传统媒体、微博微信及“新媒体”作用,提升生态环境信息的传播力。组织办好六五环境日、低碳日、生物多样性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深挖广树环保典型,策划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宣传活动。主动曝光损害群众健康和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群众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十三)科学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积极做好“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编制工作,推进重点领域“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统筹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研究提出全县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为我县编制“十四五”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十四)健全生态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切实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落到实处;持续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以实际成效迎接中央对我市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管理。

(十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生态环境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推进“五型”机关建设,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重要批示件办理和督查工作;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抓好整改落实和专项整治,建立长效机制。

(十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精准化、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深刻汲取曹永琳案件教训,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底线;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强化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严肃执纪问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十七)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增强党建和业务相融合的意识,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让党建与业务充分融合、同频共振;发挥机关党建考核的指挥棒和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