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的作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能资源的利用向着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发展,在电力行业中,智能电网建设依赖于电力工程技术,本文从智能电网的发展展开分析,详细介绍了智能电网建设中多项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运用,探索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旨在提高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气自动化设备大量应用于各行各业,保障电力工程设备运行和工程安全。在自动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不断融入的背景下,智能电网应运而生,它以高效、节能、稳定等特点在电力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是指具有高新技术的智能型电力网络,较普通电网增加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现代通信技术,保证电能资源利用更稳定、更高效、更经济、更环保[1]。当前,我国电力行业非常重视对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但是电网系统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而仍存在能源浪费现象,需要在发展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风能以及太阳能一类的可再生能源,发挥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的特点。同时,因为智能电网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故障预警和处理中较为高效,能够自动排除或修复故障,还可定期进行自检,确保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2]。总而言之,智能电网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牢固、人机交互性好等特点。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1在电源中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电源装置是系统运行的基础,电力工程技术根据需要,能够提供支流、交流、变频等不同类型的电源,满足用户需求。例如,在监控智能电网运行中,一般使用高频开关电源支持计算机工作;在蓄电池充电过程中,采用直流电源,提高了变电所使用电源的灵活性。

2.2在发电中的应用

在发电环节,智能电网设备普遍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等能源消耗。电力工程技术能够利用基础设备实现其他类型能源向电能的转化,完善电网发电设备的不足,能对耗电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有计划地减少机电设备的使用,提高发电设备的使用率。现阶段,无功发电技术以及电气传动技术等在智能电网中应用较广[3]。

2.3在输电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的发电及输送环节是是电网稳定的基础,对设备要求和数据分析要求较高。在电力输送过程中,输电线路常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系统故障。智能电网在这一方面优化了传统物理电网中的能量损耗,根据电网输电情况及时变换输电功率,高效输送高质量电能。

2.4在配电环节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采用功能较少的传统数字变电站,实现对电力输送变换信息的收集和传输数据的监控。在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实时进行自动收集和测控,同时能进行有效的电力系统控制和自动化继电保护,使得配电网运行更加高效,实现配电网络的双向流动和输送终端的电压自动调控。

2.5用电环节的应用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精确度低、功能简陋的初始电表逐渐被淘汰,作为智能电网运行的终端,电力工程技术在用电环节能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用电数据,保证用电计量服务的质量。同时,针对用户用电需求和大数据统计,电力工程技术可实现对电力资源的统一管理调度,确保用户间的供电平衡。

3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3.1优化电能质量技术

该项技术利用电能质量控制器等专用装置对电能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对电能进行评估。目前,此技术研究重点是如何让电能质量控制器实现对蓄电池充放电进行调节,合理配置资源。

3.2柔性交直流输电技术

这一技术通常使用换流器进行自换相,单独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甚至可以实现四象限运行。在对清洁能源的利用时,它可通过自动控制调节,改善电流的不稳定现象,实现并网,降低智能电网的能耗。例如,在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中,由于风力和水力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并网操作较为困难,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柔性交直流技术可以通过解决短路电流超标的问题,完成对电能的利用[4]。

3.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普通的物理电网通过交流和直流等方式进行电流输送,产生电能浪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进行直流输送和逆流输送,提高稳定性和经济性。现阶段,智能电网输电过程中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发挥着巨大作用。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智能电网将逐渐取代普通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将在智能电网的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力供应网络将会更加稳定、更加高效,以进一步缓解能源危机,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段斯,邱议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6(7):176-177.

[2]翁鹏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8):43-44.

[3]郭玉新.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2018,35(12):102-103.

[4]贾梦影.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7(36):22+24.

作者:李嘉熹 单位:广州泰捷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