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程建设项目中组织间信任问题

化工工程建设项目中组织间信任问题

摘要:本文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对DZ公司化工产业园一期化工工程项目建设中组织间信任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针对招投标阶段的组织间信任问题进行实例阐述与案例分析,并提出系列针对性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组织间信任;信任路径;项目建设

0引言

信任在经济交易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可以有效促成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减少建设工程项目的交易成本。此外,由于在实际的建设工程项目中,单纯依靠契约形式的合同滋生出的问题较为突出,而信任则是此类关系治理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论文主要从工程建设角度出发,探究了化工工程建设工程项目两大参建主体,即化工企业与施工方组织间信任,分析归纳化工企业与施工方组织间信任的影响因素以及建立信任的方法。

1案例背景及项目概况

1.1案例背景

DZ化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拥有七家全资子公司,总资产已逾34亿元。主要从事化工及化肥产品的生产、研究、开发、推广及分销。通过十年的发展,现化工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延伸至高端技术领域,并由传统的化肥和化工产品制造业成长为能够研制生产新型科技产品并为生态农业服务的新型企业。DZ化工公司年产40万吨合成氨、45万吨尿素项目正式投产。随着该项目的投产,集团产品链将进一步向下游拓展,为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石化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石化产业区内,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60.89亩。拟建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8万吨/年精细化工品装置、多功能车间、CST车间、苯乙烯加工车间等,以及配套的仓库、储运系统等公辅工程,废气治理、污水治理站等环保工程。建设工期为30个月。该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如下:①项目的业主方是DZ化工公司;②项目的施工总承包方为A施工单位,分别由供货方aa1、aa2和aa3提供供货,与A施工单位有着以往合作经历;③该项目由业主方DZ化工公司聘请W监理公司。

2招投标阶段的问题及分析

2.1DZ化工公司首次招标

工程项目拟定于2015年3月1日开始施工。业主方DZ化工公司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由于工程项目开工时间比较紧张,本次招标采用资格后审方式。截止2015年1月10日,DZ化工公司收到A施工单位、B施工单位、C施工单位和D施工单位,共4家施工单位(施工总承包)投标报名信息。2015年1月24日,4家施工单位分别递交了投标文件。A、B、C、D四家施工单位的投标文件均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其中,潜在投标人D施工单位,是由D1施工单位和D2施工单位组成的联合体进行投标,由于采用联合体的形式参与投标的D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按照废标处理。DZ化工公司通过综合评标法,DZ化工公司对A、B、C三家施工单位进行综合评分排序,排名第一为B施工单位,其次是A施工单位,最后是C施工单位。2015年1月26日,DZ化工公司将第一中标候选人,即B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截止时间为2015年1月29日。然而,在2015年1月28日,社会媒体采访报道了一则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新闻,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施工单位,正是参与DZ化工公司投标,且并被评比为第一中标候选人的B施工单位。

2.2DZ化工公司召开会议

DZ化工公司立即于2015年1月28日,召开公司会议,针对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问题进行探讨。公司会议持续一个下午,问题是集团是否继续选择B施工单位为工程项目的中标人。参会的各个部门负责人,就自己的观点,发表意见。集团公司总经理姜先生,认真听取各部门负责人的建议与意见,决定在2015年1月29日召开公司会议,对是否选择B施工单位做出决定。2015年1月29日,DZ化工公司召开公司会议,总经理姜先生称,首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信用是很重要的,而中标候选人B施工单位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B施工单位的信用是不可靠的。其次,无论由于出于何种原因,都使得农民工的基本生理需求得不到保障,这件事情也进一步说明,B施工单位与农民工之间毫无诚信可言,DZ化工公司不能与这种没有信用的企业合作,无论B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很高还是管理水平很好,都不能弥补B施工单位企业信用的缺失。与集体公司高层内部协会决定,集团重新对工程项目进行招标,一方面体现集团公司注重企业信用,另一方面,要对潜在的投标人进行更真实、规范以及科学的对比选取。

2.3DZ化工公司第二次招标

2.3.1资格预审阶段

2015年2月2日,DZ化工公司在建设工程网站招标资格预审公告,截止2015年2月9日,DZ化工公司收到E施工单位、F施工单位、G施工单位、H施工单位、P施工单位和Q施工单位的投标报名信息。A施工单位和C施工单位重新参加投标。参加DZ化工公司第二次招标的共有八家施工单位。DZ化工公司就工程项目先对潜在的投标人进行了资格预审,分别对潜在的投标人的能力和信誉进行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DZ化工公司与施工单位组织间信任是逐渐形成,同时该过程也是DZ化工公司与施工单位组织间信任关系的基础。DZ化工公司与施工单位之间首先形成初始阶段的信任,此过程发生在招投标阶段的资格预审期间。该阶段DZ化工公司与施工单位组织间信任,是DZ化工公司通过理性选择的计算的。DZ化工公司对施工单位进行资格预审考察后,会对潜在的多家施工单位产生“第一感觉”,选出哪些施工单位的能力和声誉是值得信任的,不容许不信任的施工单位进入下一阶段的投标。通过投标和评标之后,DZ化工公司选择其中一家中标的施工单位,并在发出中标通知书后,与中标的施工单位签订合同。这样,DZ化工公司与施工单位之间建立了初始信任。截止到2015年2月12日,所有参加报名的施工单位均提交了资格预审申请文件。DZ化工公司依据资格预审的评分标准,对A、C、E、F、G、H、P、Q八家施工单位的资格预审文件进行评分。按照得分由高到底进行排序,A施工单位(85分)、C施工单位(72分)、E施工单位(70分)、Q施工单位(68分)、G施工单位(63分)、P施工单位(63分)、F施工单位(41分)、H施工单位(36分)。DZ化工公司按照资格预审要求,选择排名前五家施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DZ化工公司按照得分发现G施工单位和P施工单位得到相同分数63分,DZ化工公司需要对两家施工单位进行进一步考核,此外,由于资格预审评分标准中没有对“投标人对近年发生的诉讼及仲裁情况进行说明”这一项选项进行评比,因此作为补充选项对G施工单位或者P施工单位进行选择。随后,两家施工单位分别递交了有无诉讼及仲裁情况证明,P施工单位近年发生多起建设工程项目诉讼案件。由此,DZ化工公司认为P施工单位在以往与其他业主方合作的时候没有顺利完成项目,有可能是因工程项目款的支付问题,也有可能是在项目保修阶段发生问题导致双方最后发生诉讼。最后,DZ化工公司决定选择G施工单位通过资格预审。在资格预审阶段选择入围的施工单位,是以分数的高低进行排序,从评分表中可以看出,企业信誉占比百分之六,其他几项均为企业能力的证明,其比重为百分之九十以上。可以看出,对于初始阶段信任的形成,能力影响因素占主导地位,声誉次之。

2.3.2集团考察阶段

DZ化工公司发函通知A、C、E、Q、G五家施工单位通过资格预审,2015年2月14日开始,DZ化工公司分别对A施工单位、C施工单位、E施工单位、Q施工单位和G施工单位进行了实地的考察。由于发生前一次的招标事件,DZ化工公司特别重视施工单位的信用,因此分别对施工单位的公司情况、项目经理的已完工程业绩及其企业在建类似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主要考察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否属实,即对施工单位的真实性进行考量,并对各个施工单位评比和打分。DZ化工公司将考察结果作为后期投标阶段的部分参考。

2.3.3投标阶段

DZ化工公司在2015年2月26日早上9点前,收到A、C、E、Q、G五家施工单位递交的投标文件。投标文件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分为商务标投标文件与技术标投标文件。五份投标文件均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密封、签字与加盖单位公章,DZ化工公司对五家施工单位的投标文件进行公开唱标。随后上午10点开始,按照招标文件规定,施工单位的拟派项目经理需要进行现场答辩,答辩顺序按照递交招标文件的逆序进行。DZ化工公司对施工单位的拟派项目经理现场答辩的情况做记录,得出分数。

2.3.4评标阶段

2015年2月27日,DZ化工公司依据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A、C、E、Q、G五家施工单位进行综合评分。在评阅技术标投标文件时,DZ化工公司发现C施工单位和E施工单位在各自的投标文件中出现惊人一致错误,技术标部分有雷同现象,因此,DZ化工公司认为C、E两家施工单位存在串标现象,取消了两家单位的投标资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分别对商务标投标文件和技术标投标文件,按照加权方式进行评分并排序。最终,A施工单位的总分排名第一。A施工单位中标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资格预审阶段,企业资质等级满足资格预审文件要求,A施工单位在工程业绩、建造师业绩、项目人员能力、设备能力、企业资信以及财务状况等方面占有优势。其次,在投标阶段无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商务标与技术标均响应招标文件要求。此外,在综合评分过程中得分最高。

2.4招标阶段总结

DZ化工公司招投标化工工业园一期工程项目,主要从资格预审-实地考察-投标-评标-确定中标人-签订合同这一过程展开。该过程是工程项目的一个初始阶段信任,主要受能力因素和声誉因素的影响。初始阶段的信任是一种低水平的信任,是基于合理计算而产生的信任。DZ化工公司通过两次招标,选出最优的投标单位,都是通过计算得出的,主要以施工单位各项得为基准。DZ化工公司与A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后,开始仍然处于计算型信任,通过计算各自的利弊得失,再次签订补充合同条款。计算型信任不仅存在于招投标初始阶段的信任,同样存在于项目实施阶段信任中,这种信任水平比较低。此外,以合同形式保障业主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的同时,最基础的计算型信任也随之产生。

3项目实施阶段的问题及分析

DZ化工公司与A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后,A施工单位就积极组建项目部,针对工程项目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A施工单位在调查项目的情况时候发现,地下室基坑采用水泥土挤密桩的支护体,在现实情况下,该施工方案是不能施工的,于是A施工单位积极与DZ化工公司和W监理公司就地下室基坑支护方案进行研究,决定改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支护,但是施工进度会因施工方法的改变而与计划的工期有所不同。有效的沟通可以在没有发生问题之前提早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一方面,A施工单位为了不影响项目的工期,更改施工作业班组,并加班加点的进行施工作业,A施工单位不顾自身的利益而考虑DZ化工公司的整体利益,是A施工单位善意品质的体现,另一方面,DZ化工公司在与A施工单位接触过程中发现,A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上至项目的负责人,下至施工人员,都具有很好的素质,A施工单位的企业文化,道德素养得到了DZ化工公司的认可。A施工单位按照工程合同要求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费用和工程安全的标准实施完成,对DZ化工公司与A施工单位之间信任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DZ化工公司与A施工单位之间的信任关系主要依靠合同,计算利益,随着项目进度的发展,DZ化工公司与A施工单位双方之间交往逐步频繁,加深对方的了解,理解对方遇到的问题,有可能欣赏对方并认同赞同彼此之间的价值观,使得信任发展成为高水平的信任,有助于业主方与施工方组织间信任的建立。

4对策与建议

信任对于业主方与施工方共同和谐的合作,顺利完成项目有很重要的作用。施工方与业主方组织间信任程度越高,对项目完工的满意度越高。在合作过程中,业主方与施工方应该选择合理的治理手段,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此外,不是国家强制力要求业主方与施工方维护彼此组织间信任关系,而是出于双方之间的机会和义务。从本案例研究发现,业主方与施工方在合作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促进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治理与契约治理相结合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完成。所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4.1建立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影响业主方与施工方组织间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沟通行为倘若在合作过程中缺失,将很难维护信任关系的下一步发展,并且初始信任也会遭到破坏。对于本案例来说,A施工单位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项目实施阶段发生的问题。同时,有效沟通能够传递热情,增进业主方与施工方组织间的情感发展,进而有利于信任由低水平信任向高水平信任的发展。首先,为了激发业主方与施工方组织间信任的积极性,双方发表责任声明,当一方最初表现为不信任的态度时,一方应主动做出信任声明,并积极付诸于行动,来激发合作方信任的积极性。其次,为业主方与施工方沟通,可以定期开展研讨会,统一认识和步调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平台,也为各方重要信息和想法的交流提供了渠道,减少了项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强各方的积极性以及坦诚的合作承诺。同时这种会议还为整个项目建设团队潜移默化地灌输了伙伴合作的精神,有效避免可能发生的不恰当的事件处理以及冲突的产生。最后,由于建设项目本身的复杂,可能存在不可能避免的问题,建立冲突解决系统,可以对于冲突的预防以及及时的解决问题起到防范作用。在业主方与施工方各个层面的组织间信任,依托不同技术与知识,采用不同策略的手段,全面正确协调项目各个参建方,消除冲突发生的隐患,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4.2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项目实施阶段,业主方与施工方在工程项目陆续的接触合作过程中,企业的文化建设、员工的品德修养都能被对方洞察,高水平的信任有一部分是认同型信任,本案例的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与DZ化工公司认同A公司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抬高工程师队伍构建,能促进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关键的,可通过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方针来实施。可以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倡导员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风向。企业开展各种主题为课题的教育活动,鼓励员工积极创新,针对员工技术参差不齐,倡导师傅带班制。

4.3建立声誉信息平台

通过声誉信息平台可以获知工程项目中业主方与施工方之间的一些信誉信息,它是双方在过往的一些工程项目中的宏观体现,同时也是一个企业值得信赖程度的重要反映。对于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可以作为一个衡量的参考,例如本案中,C施工单位和E施工单位存在串标现象,是一种违法欺诈行为的表现。在这次资格预审阶段依靠各自递交的申请文件未能发现,声誉信息平台可以通过业主方举报,记录该次C、E施工单位串标行为,为今后其他业主方招投标提供有力的参考价值。声誉信息平台的建立对于业主方与施工方组织间初始信任是十分重要的,而其建立也是非常困难的,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能力影响因素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声誉。那么对于施工方来说,在能力因素上可以更加注重声誉上影响,从而实现双方初始信任的快速建立。

参考文献:

[1]孟宪海.在项目参与方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J].国际经济合作,2007(9):63-65.

[2]乐云,蒋卫平.建设工程项目中信任产生机制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3):313-317.

[3]陈一飞.建设项目团队信任机制演化及管理[J].建筑经济,2012,23(2):62-65.

[4]秦朝莹,汪伦焰,李慧敏,毛颢淳,齐建云.PPP项目政府对私营资本初始信任评价的研究———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J].价值工程,2017,36(26):32-34.

作者:舒勤 刘轲 刘铁民 单位:沈阳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