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论文范例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范文1

1.国家投资的不均衡

全面性、整体性、需要性等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我国目前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好、供水工程规模较小的地区,国家给予了强力扶持。而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差、供水工程规模较大的地区,所扶持的力度反而较小。这样的现象导致了一些地区的建设工作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而另一些地区的建设工作,资金不但充足,甚至过多,出现了挪做它用,甚至私用的现象。

2.对工程水源论证不足

水源的可持续性是直接印象供水工程持续性的因数。所以,水源的设计是整个供水工程设计中最基础且最重要的环节。对于水源、水质、水量等方面,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农村安全饮水标准。而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在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中,大多数地区存在着对水量需求的过多考虑、对水质的标准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及对即将开采的水源对整个区域总水资源的影响,也严重的缺乏论证。

二、改革的目标及内容

1.目标

对于农村供水工程的改革,要以“明晰工程所有权、组建用水合作组织”为核心思想,以“提高经营管理的活力”为工作重点,以“良性运行、良好服务、发挥效益”为最终目标。最终的改革效果,要有利于建成设施的巩固与效益的发挥、有利于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到工程建设与管理之中的积极性、有利于水资源的高校利用。这样的话,对于加快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将会有着重大的意义。

2.内容

2.1组建用水合作组织

对于建立用水合作组织来进行直接的经营管理这种模式,在当前以及以后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当中,应该被广泛的运用。在组织聘用方面,在经营管理当中可以聘用外部的管理人才来对其进行管理。

2.2明晰工程所有权

承包以及租赁等方面,必须通过合同契约的要求,不能对工程的所有权产生变动。承包、承包是通过合同契约,不改变工程所有权属,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例如,王好芳等提出的基于量与质的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模型。

2.3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GIS、GPS、RS等技术,是目前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当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手段,能够有效的丰富水资源优化配置。而近年来,一些最新的智能优化技术一个接着一个的问世,比如“SA(模拟退火算法)ANN(人工神经网络)GA(遗传算法)”等等。经一些地区的试用,这些技术对于非线性、离散、非凸等大规模的优化问题上显示出了强大的功能。显然,这些高科技技术势必将对传统的优化技术带来一波强有力的冲击。对于新技术、新方法,我们应该积极的去应用,在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及时的想法解决,总体的目标始终要围绕着供水工程的建设之中。

三、改革的建议

1.加大工程质量监督

需要建立起适合自身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施工工序、工程部位、工程原料、半成品等环节,要切合实际的制定出质量监控措施、手段。对于这些环节所属的设计部门,不管是施工部门还是监理部门,都要进行技术力量的提高,从而加强自身资质的建设。

2.供水工程由水利部门建成后交由村组织管理

在工程的施工当中,村组应该将施工权交给水利部门,让专业的施工队伍参与到工程施工中来。因为这些专业的人员在工程中,如管线走向设备的布置、安装、运行等方面,具备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成熟的实际技能,这对供水工程建成后的实用效果有着重大意义。在工程建成后,水利部门应对村组织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这有利于日后的供水管理,为供水工程能够长期稳定的发挥自身的效益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四、结语

工程建设论文范文2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句耳熟能详的语句,意味着电网项目不仅和国家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要求其质量能经得起千锤百炼,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每一个建设电网项目,一旦接受了建设的使命,必须认真看待,明确项目标准,把关质量检测,根据项目的实际状况,将更深刻的标准落实到每个项目部门,施工管理层,保证达到整体项目的目标质量,如此一来,在管理质量的行动中才会不致流于形式有了明确的具体目标和着手点,才能使管理工作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确定了质量目标后,就看如何将目标变成实际,这一过程的工作是具体的、实际的在招标?招投标阶段,主要做好施工性能,做好评估的基本素质以及关键的信誉,以确定它们是否具备投标资格,是否已成功完成项目质量目标的能力。通过投标竞选后,挑选出了优秀的是施工方,与其签署条约时,把首要的目标,标准的质量明确的表示,尤其是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实质,有必要进行更深刻的说明,达成共识,比如在质量检验规范,必须清楚的填写名称以及编号,为了与另外一些类似的区分开来,防止造成不便。另外签署的违约责任协议,一定符合实际,达到真正具有约束力和促进作用。在进行开工以前,预先对质量管理采取一些管控,将主要施工单位人员的主要项目管理和监理单位集中起来,举行关于质量的特别会议,在会议中,促进各个小组的沟通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对工程项目产生不良的影响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剖析,制定对策,解决方案,严格要求参与人员遵章守纪安全文明。在施工过程中,重点采取了如下措施:

(1)督促施工组设置自律,自我管制,确保质量的体制;

(2)严格检验当场工地的质量,察觉到问题必须马上改正,遵守要求,防患未然

(3)对部分重要部位实行样板制,以明确施工作法及质量水平工地作业完成后,与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标准,严格按照检验,施工方努力达到一次验收达标,各主要分部工程优良目标,关于工地作业的过程里出现的多发性问题,分析问题,找到与其对应的策略。经过对几个变电站和梧桐电厂的施工过程中的作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2工程进度控制

在修建项目工程的进展中,伴随着许多不良影响的原因,例如人为原因,技艺原因,设施工具配合的原因,机械原因,资本的原因等,另外还有诸如天气,地形,环境,水质等自然原因。要把诸多对进度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降到最小值,就要提前收集各类原因,对其展开剖析,然后编制一些列对应的解决策略,方可保障修建项目不会延误工期。对电网工程进度具体采取的措施为:合同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合同计划是项目的期限为主要内容,在工程承包合同内说明共同约束动工时间和竣工时间和违约责任,因此合同上的时间含有法律效力的。组织措施主要通过落实相关人员,任务和职责分工,及制定有关制度。技术措施是通过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或设计方案等以确保和提前工期。经济则是保障项目的资金如期提供抑或者刺激经济提供有效的管控。在每个项目的建设,并绘制施工进度和施工网络计划,并跟踪,计划进度和现实进展仔细控制,任何误差马上分析缘由,采取行动,使实际进度尽量与计划进度相一致。在施工过程中,坚决反对不切实际的提早竣工,做“献礼工程”等,这只能是一种违反事物的科学发展规律,是粗枝大叶的豆腐渣工程。

3工程投资控制

在公司职责内的重要任务是,管控工程投资,造价,将其控制在预算价格范畴里,保证质量,保证完工时间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造价投资控制且应兼顾以后生产运行所产生的综合费用。公司范围内的电网项目投资控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经过可行性分析探究,制定可行性方案,决定最优项目地址,线路定位定向,安装方式和运转成本这些有效方法;

(2)以招投标的方式,与投标报价的编制,投标价多少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选择优秀施工方,明确项目成本,商谈并签署项目合同;

(3)修建项目的进程里,将项目款,定量交付,避免中途改变设计,探究出节省的投资方法;

(4)把好结算、审计关工程竣工结算以合同价款为基准,增减必要的其他费用,如:合理的签证、变更等。

4结束语

工程建设论文范文3

1.1施工对象具有生命力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对象主要是花卉、树木等,是有生命的活体。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就是要对这些施工对象进行合理的栽植与配置,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作用,从而达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给人美的享受的目的。

1.2园林景观工程讲究协调性

园林景观工程的每一项施工环节都要讲究协调性,如园林建设中的景石、花草树木等都要有较好的协调性。所以,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搭配好植物的大小、高矮等,还要考虑到不同植物品种之间群落搭配的协调性。

2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园林景观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

园林景观工程非常复杂,因此为保证园林景观工程的有效开展,必须具备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园林景观的施工管理体系不合理,施工过程中没有可遵循的规章制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2.2过分追求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速度

许多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出发点是不对的,仅仅作为城市的“形象工程”或是“政绩工程”来抓,因此过分追求园林工程的建设速度。如对于植物的栽种,违背其生长规律,不顾当地是否适合种植该植物。此外,盲目追求植物的生长速度,有种揠苗助长的感觉,甚至园林景观工程中栽种假树、假花和假草。这些不仅不利于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而且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3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缺乏

现阶段,园林工程学涉及多种学科,主要有建筑、园艺、市政、水电、艺术等多种学科,因此需要园林景观工程管理人员掌握各学科的专业知识,然而现实生活中园林景观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并且没有相关的管理经验,造成工程盲目施工。同时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与施工人员沟通,结果造成园林景观工程质量不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浪费现象,最终造成工程不能按质按期完成。

2.4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园林景观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设,其技术性和严谨性没有那么高,这让很多施工人员认为园林景观工程的技术含量不高,只是简单地种草、栽树等等,对园林景观工程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其对园林景观工程不够重视。同时,现阶段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利润尚可,这导致很多施工单位为追求利益而进入该行业,造成施工人员素质层次不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只知道按图施工,无法真正理解设计意图,不利于园林景观工程的合理建设。

3加强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园林景观工程的有序进行,因此要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促进园林景观工程发展。

3.1建立健全完善的园林景观工程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园林景观工程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园林工程管理体系,影响园林景观工程质量,不利于其正常发展,因此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园林工程管理体系。

3.2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园林景观工程有别于其他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施工人员还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早发现,并根据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主要是对其进行设计、施工、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此外,还应该雇佣一些掌握园林绿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还可以建立奖惩制度,通过奖励、升职、加薪等方式,激励施工人员科学施工、严格施工,同时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3.3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

对于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而言,景观设计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城市风格的植物。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园林景观绿化工程还应采取公开的招投标的方式,招标过程中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具有良好业绩并具有施工资格的施工单位。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部门要不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3.4严把材料关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施工材料,如各种机械设备、苗木、支架等材料,施工材料关乎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一定要严把材料关。施工材料、铺装材料和控制设备等若不合格,那么工程质量就不可能符合要求。因此,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对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控制,包括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层层把关,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从而保证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

4结语

工程建设论文范文4

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始终如一是任何一个职业都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对于各项工作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细分各种步骤,从全局出发逐个进行、逐个完成做到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根据上级的指示要求,按时或提前完成工作计划。此外,还需要时刻加强自身的思想作风建设,相互监督,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时代的变化瞬息万变,“逆流而上、不进则退”,作为一个称职的员工必须端正态度,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努力才能充实自己,不仅要提高岗位工作能力,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同时还应该积极参加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参加,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了长足地提高,使自己更快地适应工作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

二、开拓创新,解放思想,认真总结

我们必须从过去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从中汲取养分来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在工程管理中必须要制定出一套可行的管理体系,既能够确保各种工作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又能够充分协调好各单位之间的利害关系,从而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高工作效率,以便于做到对工作过程、工作进度、工作质量等做到心中有数。努力做好“三控、两管、一协调”。及时找出可能会出现的不合理地方,不放过任何可能出现漏洞的细节,对于发现的问题给出指导意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还不定期的召开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问题和不足,杜绝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并根据任务完成进度对今后的任务计划及时的做出调整。整个单位是一个整体,它涉及到各个分工不同的部门甚至是个人,这就要合理、有效地协调他们之间的分工组织和利益冲突,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同时还必须要营造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的工作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工作质量、效益。

三、工作中需要做好“严,省,细”

在工作中第一要做好的就是“严”。为一名行政办公室工作人员,就是要严格把握各质量标准,牢固掌握各种相应的规范,从整个工作的工作过程出发、下好功夫,做好各项管理工作。要做到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甘于吃苦,不怕累要有与整个单位共进退的决心,狠抓工作质量和进度,加强各项管理工作,努力做到工作文明有序,管理公正有方。工作的每一步都要进行统一目标、细分步骤,从全局出发逐个进行、逐个完成,做到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根据上级要求按时或提前完成工作计划。在工作中第二个要做好的就是“省”。对与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要在上级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制定出一套可行的管理体系,即能够保证工作的有序地进行,又能够充分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关系,从而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高工作效率,对工作的质量、进度要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还努力做好“三控、两管、一协调”,工作过程中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也把增加各项成本、费用的发生控制在科学合理的限额以内。任何一项工作开始之后,都应该与相关的单位或者相关的部门一起对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各项资料进行会审、比对及时找出可能会出现的不合理地方,不放过任何可能出现漏洞的细节,在工作进行之前作出调整,避免资金与时间的损失。在工作中第三个要做到的就是“细”。任何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做到不怕辛苦、兢兢业业、团结一致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做好监理和巡查等相关监督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给出指导意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此外,还应该定期召开各种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问题和不足,杜绝再出现同样的问题,还要结合现阶段具体的的工作进度布置下一段的工作任务。另外必须对每月的工作量、工作预算、结算,要对做好查勤、做好记录,使工作不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对于工作的验收,必须要会同其他的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一个初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之后在邀请分管领导参加验收,给出意见和要求,同时做好会议记录抄送相关领导最终的验收必须通过相关质检部门的验收通过,以此来保证工作质量。

工程建设论文范文5

2011年9月21日杜家台闸开启分流,运用效果明显。分流结束后,洪道应急整治工程任务正式提出,2012年6月,设计单位完成了《杜家台分蓄洪区洪道应急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同年12月底完成招标投标工作,2013年1月各标段相继开工,至2014年8月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二、存在问题分析

1.地质条件差

工程区为平原湖区地貌,地表水系十分发育,沟渠纵横交错,渊塘、湿地遍布。地质钻探结果表明:新农垸堤基地质结构中Ⅲ1、Ⅲ2、Ⅲ3分别占总长度的59.2%、29.1%、11.7%,全堤段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为较差或差,堤基土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黏性土或淤泥质土,存在严重的沉降变形、抗滑稳定或渗透稳定问题;赵家垴垸堤基地质结构中Ⅲ1、Ⅲ2分别占总长度的27.1%、52.6%,72.4%堤段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为较差或差,存在严重沉降变形及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九沟桥接长工程桥址范围内广泛分布第四系冲湖积堆积淤泥质土,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缩孔、塌孔等问题。

2.施工战线长

洪道应急治理工程建设地点跨仙桃、蔡甸、汉南3市(区),施工战线长。在建设过程中,受建设管理经费不足、交通条件差等因素制约,建设单位共安排3名现场管理人员,尽管月出勤天数达到27天以上,仍无法满足工程监管工作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设管理压力很大。

3.征迁任务重

本工程主要为土方施工,征地面积大,共计4800多亩(15亩=1hm2,下同);征地范围广,跨仙桃、蔡甸、汉南三市(区);征地工作责任主体多,涉及三县市区三级政府组织9个责任主体;被征地对象多,诉求不同,抵制征地工作方法不一;征用土地大部分为基本农田,按照国家“占一补一”政策,需要请求有关部门调整用地规划,重新增补基本农田面积;部分土地权属不清,同一地块存在多个征地对象认领者,协调工作主攻对象无法确定,按照相关规定补偿费在多个认领者之间难以分配平衡,影响工程进度。

4.工程变更多

本次工程施工过程中,累计收到38项变更申请,涵盖临时工程、设计方案、新增项目、施工设备进出场、招标漏项、单价调整等多个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公平原则和《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有关变更规定,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申请必须全部受理,并须逐一给出相应答复。变更是施工单位运用相关法律赋予权力争取更多利益的途径,而建设单位则希望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双方的对立性导致在对变更申请做出决定前,需要进行多回合讨论、现场勘察,甚至需要邀请专家进行评估,重大设计变更还须报原实施方案审批单位审批后,才可进行下一步工作。工程变更多,影响了进度和资金管理。

三、解决途径探讨

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利益方越来越多,体系化越来越明显。以洪道应急整治工程为例,参与方有项目批复单位、资金安排单位、各级地方政府、项目法人、项目监管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被征地对象等,他们的主要诉求统一于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对立于各方利益需求,集中到洪道应急整治工程上,体现为支持与制约并存。因此工程建设工作中的问题没有统一适用的解决方法,但总体可以从获取政府支持、勘察设计、征地、招标、现场管理等方面着手,做好建设管理工作。

1.明确工程项目自身重要性,争取更多行政支持

此次洪道整治工程是在丹江口水库加高后,为达到在汉江大洪水年有效减轻仙桃以下河段防洪压力,杜家台分蓄洪区分流运用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提出的,从宏观上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立项初期就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审批过程较一般项目快,资金到位较一般早,建设过程中受关注程度高。建设期间,各级政府部门多次出面协调解决影响工程建设的难点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2.详细勘察地质结构,针对性提出设计方案

地质条件差作为客观存在,不能避开,因此勘察时应根据设计阶段不同以及前期勘察成果,调整勘察深度,对于地质结构突变处,加大勘察钻孔密度,准确确定地质分层结构临界点及土体力学性质,协助设计单位根据勘察成果调整设计思路,针对性提出有效成熟的设计方案,减少后期设计变更。仙桃新农垸部分堤段加高培厚后外堤脚有外挫迹象,经查:该处淤泥层厚约3m,处于两勘探钻孔中间,地质条件突变,两端地质结构不连续,按两端设计方案延伸施工不能满足堤身稳定要求,需经加密勘察后调整设计方案。

3.合理设计招标条件,预置造价控制措施

工程招标投标制度设立的出发点是以合理价格为建设单位优选承建单位,以适度公平保证优秀施工单位中标并获得利润。因此,在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建设单位在设置招标条件时,可从相对公平性、约束力、可执行性及自身利益四个方面考虑,增加招标条件关联和制约性,减少不均衡报价机会,或者能够不均衡报价但受到制约而不偏离一定幅度。对于临时工程项目设置应格外仔细,一些招标文件发售时不能详细确定的内容,以达到主体工程施工需要为原则,明确临时工程费包干使用范围,强调施工单位为完成主体,工程所增加的一切临时工程费均不再支付,要求投标单位在投标时全面考虑综合报价。对可能存在争议的临时工程,宜根据工程的特性,从施工需要角度考虑,细化临时工程内容,在招标文件中提前列出,详加规定,明确包干使用,不给施工单位留下要求增加费用的机会。

4.增加建设管理经费,深度参与工程建设

现行建管体制中建设单位人员现场监管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建设单位宜安排专业人员参与设计工作,一是可以及时将建设方的工程需求传达给设计单位,减少设计方案尝试工作;二是可以动态把握设计工作进度及内容,实时反馈给决策层,确保建设意图落实到设计文件中;三是可以在参与过程中发现不必要错误,确保工程实施总价不突破设计概算,为以后通过稽查、审计做好准备。建设单位须安排足够的技术人员参与工程施工,一是作为工程产品使用者有必要全面了解工程;二是监督监理单位的监理行为;三是及时处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在广大农村、偏远地区建设水利工程,各个设计阶段有必要调整建设管理费费率,提高建设管理经费,使建设单位能够按照工程需要配备足够的技术力量及交通设施,深度参与工程全过程,为充分发挥建设单位监管协调作用奠定基础,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5.依靠政府、积极服务,化解征迁矛盾

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是水利工程开工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难点,当项目法人由非地方政府部门组建时,征地拆迁工作困难更多,因此在进行该项工作前,首先应取得工程所在地县(市、区)、乡镇、村等各级政府组织的支持,依靠政府公信力,先期做好宣传工作,明确工程建设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的益处,获得工程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征地拆迁涉及土地所有者切身利益,除足额发放征地补偿费外,为其解决与征地相关的难题,做好服务,也是推动征地工作重要措施之一。如赵家垴工地范围内有当地农户苗圃,树苗成熟,经相关部门帮助顺利销售出去,既化解了征地矛盾又解决农户的困难。征地工作难度大,部分原因在于土地所有者诉求过高,按照标准给予补偿后,不回避矛盾,依靠政府、强制执行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四、结语

工程建设论文范文6

1.优选合同管理人员。专兼职合同管理人员负责合同条款起草、审查、办理等具体工作,对加强合同管理负有直接责任,其素质高低非常关键。必须选拔那些通晓法律合同知识、善于学习、品格高尚的优秀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国资委规定从事这项工作的专职人员必须具备企业法律顾问资格。

2.强化专兼职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学习。专兼职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水平差距较大,工程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也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培训,方式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可通过督促专兼职人员在实践中边干边学,定期举办培训班,结合实际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实例分析总结,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强烈的责任意识是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要想充分发挥专兼职合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建立竞争机制,让有能力、有作为的人有岗位,有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平台,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二、切实发挥合同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的作用

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组织网络。合同管理的任务必须由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来完成。目前,分公司已建立了专门的法律事务部门,各工程项目部均设置了兼职合同管理员,合同管理网络基本形成。但由于工程建设初期人员少,合同管理员一般身兼数职,工作头绪多,对合同管理工作不够深入,加上法律合同知识不足,造成合同条款审查不细,与实际工程结合不够紧密。所以,急需充实合同管理队伍,组成严密的网络,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提高合同整体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网络。根据我国《合同法》和相关法规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应不断建立健全完善合同管理制度。第一,责任分解制度。通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第二,工作报送制度。建立信息报送制度,要求施工队伍、监理队伍、有关部门及时将每日、每周、每旬的进展情况上报,与合同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第三,进度款审查批准制度。目前工程进度款的申报往往是由承包商向现场代表提出,现场代表办理,与合同管理人员结合不够,有脱节现象。

3.加强合同文本分析。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合法性分析。主要是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法和其他相关法规的要求。二是完备性分析。构成合同文件如图纸、规范等是否齐全;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对各种问题的规定有没有遗漏;合同用词是否准确,有无模棱两可语言;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否有足够的预见性。

4.强化合同变更管理。工程建设特别是在山区施工,由于地质、自然环境变化大,造成工程变更较多,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变更管理。合同管理人员应督促现场代表,按照变更程序签认,收集、整理施工变更记录、文件,并对变更部分的内容进行审查和分析,做到手续齐全,资料完备。

三、切实强化关键环节管理

1.认真审查合同文本。订立合同前,要细心研究合同条款,设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提出解决的措施。合同条款用词要准确,各自的义务、责任、权利要写清楚,不能因准备不足或疏忽而使合同条款留下漏洞,给履行带来困难。目前川气东送指挥部推荐的工程建设合同文本是SINOPEC/CQDS-DJTJ-2007-05,由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及合同附件四个部分组成。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和准确理解“通用条款”十分重要,因为这一部分内容不仅注明合同用语的确切含义,引导合同双方如何签订“专用条款”,更重要的是当“专用条款”中某一条款未作特别约定时,“通用条款”中的对应条款自动成为合同双方一致同意的合同约定。

2.严格审查承包人资质等级及履约信用。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作为发包方一定要对承包人主体资格进行审查,这是签约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它将不合格的主体排斥在合同的大门之外,将导致合同伪装的坑穴和风险隐患排除在外,为合同正常履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是施工合同最重要的内容。“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是建设工程施工永恒的主题,有关这四个方面的合同条款是施工合同最重要的内容。安全施工是第一要素,石化集团公司前不久下发的安全生产禁令(简称“十大禁令”)是我们组织施工的准则,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参加验收的单位、人员,采用的质量标准与验收程序,需签署的文件及产生质量争议的处理办法等。

4.对工程进度拨款和竣工结算程序作出详细规定。一般情况下,工程进度款按月付款或按工程进度拨付,但如何申请拨款,需报送何种文件,如何审核确认拨款数额以及双方对进度款额认识不一致时如何处理,往往由于缺少详细的合同约定引起争议和影响工程施工。因此,合同中应特别注重拨款和结算的程序约定。

四、结语

工程建设论文范文7

1研究意义

新中国建立至今,为了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国家先后组织建设了大量利民型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随这这些工程的完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多种功能水利工程体系,这些水利工程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水利工程在给国人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合理的分析出水利工程对工程兴建地的自然环境的各种负面影响,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降雨量的影响

增加降水量: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一般的大型水利工程都会伴随这出现一些大型蓄水水坝,根据物理学原理,在自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水的面积增加必然会引起当地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同理也就会影响到工程兴建地的降雨受到一定的影响;降雨范围改变: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一般呈现的变化为水库范围内的降雨量有明显减少,相反的,在一定距离内的区域降雨则明显增加;在地势高的地区呈现出的是迎风面降雨增加,背风面降雨减少;

2.2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自然水文情势的形成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水流自然形成的,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兴建,很多自然水文情势受到了极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的影响有利有弊。一般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中的大型蓄水库蓄水后,都将原来的河流强行变成了人工湖泊,这一方面增加了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加快了自然界中水成分的循环速度;另外,由于蓄水降低了自然河流的水流速度,河流中的水通过地下岩层渗入地下水的量必然会有所增加,这就肯定会引起地下水水位的上升。蓄水能力大的水库,水位幅度必然大。与自然形成的水流相比,水库的水流速度变化也明显更大。

2.3对水温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所有的水库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水温的变化,这个是一个完全不可能回避的情况。水库由于功能需要而形成的特殊水温结构导致入流和出流之间会出现明显的温差,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水温变化。在建有大型蓄水水库的河流一般呈现出的特征,水流流速由上游到坝址处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由于水流速度的变化,水体性质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2.4对泥沙的影响

不论什么水利工程项目,只要它开始动工建设,就必然会改变工程选址处河道泥沙的传统沉降模式。水库建成后,直接导致河流上游流速减小,由上游水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在水库的底部,长期的沙土淤积必然会导致水库容量的不断减小,使水库的运行效益收到影响,这也是最让水利工作者们头疼的一个大问题。大型水坝的兴建一定会截断原有的自然水道,由于水流速度减小,必然会影响到河底泥沙的运动,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整条河流水文情况的整体改变,这是拦河建坝最大的问题,处理起来一定要特别慎重。

2.5对土壤的影响

一般的大型水坝都会长时间的大量蓄水,这将会直接引起河流沿岸土壤中水分的含量的极具上升,随着水含量的超标,地下水会逐渐的浸没原有耕地或自然操场,导致土地荒废,逐渐形成沼泽地带或盐碱地带。工程兴建初期,地下水浸没土地下层,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失衡,严重影响土壤肥力,使得农作物生长受到限制;如果地下水位上涨导致土壤过分湿润,就很容易导致植物根系呼吸困难,这样这片土地将不能种植作物,人们也会放弃打理这些土地,随着荒废的持续,这些地区将会逐渐沼泽化;由水库的蓄水会通过渗入效应进入地下水,再经过毛细管作用升至地表,在通过正常日照的蒸发,会使这些水中盐分逐渐集中到土壤表层,使土地逐渐盐碱化。

2.6对环境地质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重大水利大坝的修建,理论上可能会触发工程当地的多种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塌岸、水库渗漏等等。水库诱发地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型水库的巨大蓄水量大大增加的水压,在这种强力水压力下,岩石裂隙逐渐光滑,导致岩层原有的平衡性遭到了根本的破坏,使岩层稳定性降低。

2.7对河道的影响

治理河道从古至今都是我国国家水利建设的重要课题,河道是天然形成的生态环境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代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对天然河道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具体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河道顺治作业的目的为了增加流速,但是人工形成的笔直的河道必然要破坏原有的自然河道,同时由于整个河流的水文受到影响,直接导致河流中原有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自然状态下生长的水生植物和动物物种逐渐减少,又由于河水成分的逐渐单一化,使得河水失去了原有的净污能力,河水污染逐渐严重,这些都会导致沿河地区的自然生态退化;(2)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河口整治工程会造成河岸线和河床等部分的大范围高程度结构变化,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这一地区的潮位,进而改变整个河流的排涝总量,于此同时,人工改直河床的工程项目会改变河床原有的历史演变过程,强行改变河道形态,引发河道冲刷,导致河道水位下降。

3结语

在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国际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自然资源开发严重过度,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应当受到我国水利专家们的直接关注。从根本上说,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论目的如何,任何的水利工程的根本性质都应该是一个生态工程,要做到改变自然而不破坏生态。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的认识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原则性问题。

作者:刘敏 单位:吉林省梨树县水利局小城子镇水利管理站

第二篇: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性

1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1水利工程建设是人类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的非自然行为

水利工程的兴建,主要是为了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调控,从而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和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达到规避自然灾害的目的。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应该立足于自然环境,根据自然条件确定不同的建设方案,但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总是在所难免。

1.2水利工程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仅仅依靠自然界的力量来抵御自然灾害是远远不够的。大多数的生态环境破坏都跟人类的活动有关。为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成为了改善和弥补水旱灾害的重要途径。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自然界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也能够得到解决,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良性的生态环境是水利工程的保护伞

水利工程的兴建必须根据自然生态条件来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才能达到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良性的生态环境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利帮助,而如果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大兴土木,自然界必然会承受不了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打击,人类也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影响

首先,水利工程的兴建,本身就不是污染型建设项目,所以,对生态环境也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是水利工程的兴建,能够实现蓄水发电、灌溉、生活饮水等功效,从而使本区域内的人民群众获得上佳的综合效益。通过蓄水,防洪等管理手段,区域内生态环境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的舒适度。另外,对于防治疫病也有所助益。其次,水利工程的建设必不可少的就是水库。而水库的建设对于河流径流量有着调节作用。在枯水期放水,能够使河流下游的自净能力得到改善,从而改善河流下游的水质状况。水库的建设也为渔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和条件,经济效益更加明显。对于河流上游,水库的建设有利于改善河流运输条件,降低水运成本。第三,水利工程的开发,水力发电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有利于减少污染、减少温室效应、减少酸雨等,生态效益不言而喻。

3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尤其是水库的建设和使用,导致在河流中存在面积巨大的停滞水域,水库在光照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新的水域环境,与自然河流差异会与日俱增,从而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影响。如果运用不合理的管理方法来调节水库蓄水,水库上游被淹没的可能性会成倍增加,使水库周围的土地、建筑、景观等处于随时被淹没的危险之中。另外,水库的建设对于地下水位、地质构造、局部气候等都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如果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不合理,还容易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从而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也造成了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的浪费。其次,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生态环境变得脆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水库的兴建会干扰生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夺去很多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甚至造成物种的大量灭绝,从而使得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遭到破坏,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4.1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相对于其他的建筑工程来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规模浩大,受生态环境制约程度深,其建设和施工过程也非常耗费时日,所以必然会对生态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和迫在眉睫的。只有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好处,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4.2完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众所周知,不同的人群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水平是有差距的,为此,可以根据不同人群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水平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运用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政策,从而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其次,要将水利工程的兴建过程与其他工程的兴建结合起来,共同考虑、合理判断其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再次,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该以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施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并完善相应的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对施工建设加以规范。

4.3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选址和检测工作

选址工作可谓是水利工程建设前期最重要的工作环节。为此,在选址工作中,施工地点应该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的场所为宜,从而可以使得移民率大为减少。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采取相应措施将不利影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尤其是选址工作,如何保证水利工程兴建的效益最大化和危害最小化,是工作质量的唯一衡量标准。此外,做好监督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水利工程进行事后监督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水利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纰漏,从而能够及时分析和采取应对措施。

4.4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更是重要课题。水土流失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得不防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更应该得到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实践中,只有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对水土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才能促进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要想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不断改善水土质量,一方面,政府的宏观调控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出台相关政策对水土保持工作加以支持,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全社会人民的节水意识,发挥水资源配置在市场中的作用,改善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

5结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所难免,但是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完全可以在顺利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虽然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它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其他工程所不能代替的。为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两者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唐道来 单位:伊犁花城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篇: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与思考

1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具有较低的效益、轻管理重建设

在大型灌区中,一般群众和水管单位都较为重视灌溉工程建设,但是重视建后管理程度却存在不到位状况。就大型灌区管理来看,分工安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匮乏、岗位责任制不明确,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管理措施不科学。因此,相互推诿的问题频频发生,进而产生管理上的盲区和空档,对灌区的稳定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极为低下的运行效率。就当前的人力市场来看,劳动成本呈现出日益提升趋势,而农业经济效益基本上却处于持续低迷状态。由于灌区群众自身的文化素质有待于提高,也是重务工轻灌溉。有的农民也有自己的打算,认为在农田灌溉上花费大量时间不如进城务工合算,因此,往往在土地管理上就是靠天吃饭。主要源于农业的高成本在对比其低收益极为鲜明下,使农民种田耕地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成为极大减少灌区农作物种植面积根本原因,甚至严重影响到农作物产量。

1.2具有偏高的成本、农民灌溉的成本较高

目前,大部分农田灌溉配套设施都处于不完善状态,丘陵地区尤其严重,在灌溉农田时,一般抽水灌溉都是用电实现的,具有较高的电费成本,甚至达到60%左右的成本。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用户需要承担较高的水费成本,普遍较高成为农民承担灌溉成本普遍状况,生产负担被加重,使灌溉质量受到影响,成为减少收益面积的决定因素。改革水管体制乏力。分析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状况,不彻底问题就是其瓶颈,不能真正有效的落实一些国家公益性补贴政策,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3缺乏节水灌溉设施、基础不牢

近年来,国家开始逐渐重视灌区生产的程度,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逐步改善了灌溉设施建设条件,但是,就其配套设施建设来看,依然处于比较滞后状态,成为灌溉效果的严重影响因素。灌溉方法不当更是如此,主要灌溉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大水漫灌层面上,水资源浪费严重,并极大的增加了灌溉水电费负担,进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灌溉管理属于薄弱环节。在大型灌区中,管理措施具有短暂性和突击性的特征,不能立足于工作实际,缺乏长远的眼光,建设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管理漏洞比比皆是,同时执行管理制度上不足,严重的会使灌区经济效益下滑。作为灌区管理部门,在灌溉制度研究等方面没有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由于工作人员思想重视程度不足,使管理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而就工作人员素质来看,整体水平不高。灌区管理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待遇低和环境差为基层水管单位主要状况,很难把专业技术人才吸纳到这里,而且管人用人机制科学性有效性不足,因而一些优秀水管技术人才因为思想包袱重,事业没奔头,致使其积极性受到抑制,这是很难把优秀人才留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不能有效引进基层单位水管干部人才,管理人才匮乏,甚至人才呈现出断层局面,与灌区工作现实需要很难适应,从而使灌区建设与管理工作陷入困境,这成为灌溉建设不能协调管理工作的症结。

2加强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相关措施

2.1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纵观大型灌区整体状况,大部分属于计划经济产物,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下,长期形成的传统管理等模式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成为当前灌区发展和需要的阻力。因此说,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应注重从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入手,以定岗定编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各岗位责任,具体划分到个人,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快水费收缴制度改革的推进。由于计划经济严重影响到我国灌区管理体制,其公益性质被长期体现,导致人民群众认识水的成本概念模糊,这是灌区水费收缴困难,长期亏本经营的根本原因,同时灌区工程也没有及时的进行维护和养护。

2.2积极降低成本,将补贴制度切实落实

依托科学规划,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将工作重点放在农田蓄水保水引水措施,使抽灌尽量减少。如果不得不对抽灌进行采用,在安排上要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引进的灌溉方式注重科学性和先进性,安排灌溉时间要做到科学合理,尽量妥善安排好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利益驱动模式,使农户灌溉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被提升。进一步推进水管体制改革、,从而使公益性补贴政策切实被落实,力争把水管单位工作积极主动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2.3不断夯实基础,提高队伍素质做好灌溉配套设施建设

在投入资金上加大向灌区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倾斜力度,使灌区配套设施基础不断被夯实。根据实际情况,注重土地的整合利用,为灌溉配套设施建设奠定基础。

2.4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

严把工程设计关,把保证工程质量放在首要位置,重视工程项目的实际效能。对管理单位的职权范围进行明确,推行水利工程管理的责任化机制。通过工程管理切实有效的执行,以实现预期的工程效果,还可以将即建工程的潜力挖掘出来,通过合理使用水资源,将工程的实际作用彰显出来。

3结束语

工程建设论文范文8

1.1阻止地表火和树冠火

以防火林带为例,通过一定密度和宽度,造成林下蔽荫,抑制杂草生长,并使冠下增湿降温,从而降低了燃烧性。通过修枝、清林或林带下栽种耐阴灌木,就可阻止地表火和树冠火。

1.2节省土地兼得收益

与防火线、生土带相比,生物工程防火可节省大量土地。在这些土地上可生产出木材、药材、果品、蔬菜或其他农产品。如广西扶绥县光西林场,在防火线上营造了木荷林带,17年生时蓄积已达38.2m3!hm-2,防火效果显著。营造油茶,5年可收茶籽;营造棕榈,5年可采棕片,10年进入盛产期,可连采数十年。

1.3保持水土增加肥力

生物工程防火使裸露的防火线覆盖上林木或其他绿色植物。这样就减弱了地表径流,肥水留在林地,达到保水肥土之目的。据光西林场调查,营造林带10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59.8%,全氮含量增加了48.7%,全磷含量增加了35.4%,速效磷增加了1倍,速效钾增加了85%。

1.4节省劳力和资金

防火线、生土带需年年铲草、翻土,花费大量劳力和资金。生物工程防火劳力和资金投入少,且只集中至前期,以后的经营期又能收益。全过程比较,生物工程防火明显节省劳力和资金。

1.5与营林同步结合

生物工程防火的设计、营造,应与造林设计、营造同步。如造林前没有考虑防火阻隔系统或在天然林中,生物工程防火就与抚育、更新、林分改造等营林措施同步。整个营林过程中,尤其间伐、卫生伐和更新过程中,均可考虑与生物工程防火相结合。防火生物工程本身同样需要旨在提高阻火性能的系统经营措施。因此,防火生物工程与被保护林分的经营可以同步结合。

1.6实现林农结合

生物防火工程往往少不了果、药、茶、菜等农业经营的内容,尤其散居在山区林区的居民,缺少耕地,难以制止他们的毁林开荒,在防火线上进行林农复合经营,实属益林利农一举多得。林区居民寻求耕地与生物工程防火结合起来,可实现林农结合,取得经济、生态、社会多种效益。

2生物防火措施

利用防火生物工程就是在落叶松林区或新造林地进行人为干预,主要办法:一是调节林地和林分结构,减少林分的易燃程度,增加其难燃性,提高林地和林分的抗火性;二是在大片针叶林区营造阔叶树种形成天然的防火林带,阻隔和控制林火发生及蔓延。

2.1调节林分结构

在已造樟子松林内,间植、条植、带植,具有防火性、含水性大,并与针叶树混交生长良好,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阔叶树种,如:胡桃楸、椴树、榆树、水曲柳、黄檗、槭树等。

2.2营造生物防火隔离带

在造林的大片针叶林区,可根据地形、林龄、林权、行政区域,因地制宜规划设置,林带要尽量封闭成网络,宽以10~20m为宜。林带结构最好选择复层混交林,主要选择枝叶茂盛、生长迅速、郁闭大、含水率高、萌芽力强、含树脂和挥发性油类物质少的阔叶防火树种,如:水曲柳、胡桃楸、榆树、椴树等。通过营造设置生物防火带,可降低林分的燃烧性,提高林分自身抗火阻火能力,这种措施比开设防火隔离带省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大提高森林抗火阻火性能。

3生物防火工程特点

3.1有效性

通过林分结构调节及营造生物防火隔离带等森林培育措施,减少了林内易燃成分,保护地表水散失,提高了林分的抗火阻火能力,阔叶树种的引进,改变了森林环境,从而有效地减少林火的发生,阻隔或抑制林火蔓延。

3.2持久性

随生物防火树木的生长,郁密度逐渐增大,保水性能逐渐形式,结合科学的抚育措施,其防火作用明显提高,作用时间也可持续15~30年,是其他方法不可及的。

3.3经济性

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用材、药用的抗火、耐火树种。在保证防火作用的基础上,还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如:胡桃楸的果实可生产核桃乳,核桃乳对人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可防癌,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黄波罗皮可以提取小檗碱,是制消炎药物不可少的成分。另外生物防火不仅能减少由森林火灾造成的破坏,而且减少用于防火、扑火所需要的巨大投资。

3.4生态性

我国资源紧缺,特别是近几年森林资源匮乏,各地相继开展造林工程,同时实施生物防火工程造林,这对资源保护尤为重要,不但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还可有效减少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对森林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作用。

4生物防火工程保障措施

生物防火措施在已造林地适用,在未造林地也适用,只要按规划进行森林培育,就可以起到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森林火灾的重大作用。

4.1通过广泛宣传,提高造林户对生物防火工程的认识,推进生物防火工程的实施;

4.2规范植树造林规划设计,严格执行生物防火工程造林规划,提高森林的综合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