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其不仅有助于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而且也是推动行业管理实现科学化与现代化的核心助力。因此,新时期利用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既需要打造实用、完备、个性化的管理平台,又当加强内部控制、不断提高管理的前瞻性、预见性,并应持之以恒强化安全管理,多措并举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优质、高效。

[关键词]建筑;行业;信息化;工程管理水平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多样性深入发展。要在这样一种充满变数的环境中求得可持续生存,就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同步发展。尤其是以建筑行业为代表的传统支柱型产业更加需要借助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实现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传统模式的常见问题

1.1粗放式管理低质低效

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地区建筑工程管理延续着粗放式管理模式的陈旧落后。不仅在管理层级、数量上多见繁冗,而且往往成本投入较高,而效益产出较低。比如工程管理依赖纸质文件上传下达,不仅耗时不菲,而且常常因为时延现象造成信息传送滞后而丧失其时效性。又如人为管理随意性较大,容易出现人为失误或错漏情况,造成管理不当。这些粗糙的管理形式制约了建筑工程向管理要品质、要效益的既定目标,使不少工程项目建设低质低效。

1.2隐患问题多、制约管理水平提高

不少项目工程管理习惯于事后解决问题,而难以开展预先预防,导致冲突甚至事故屡禁不止。比如在重型设施设备操作或安全防护作业等环节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极易造成作业人员过度追求建设速度而忽略安全生产,由此酿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导致财产甚至人身安全受到侵害。由于在较长时间里固守陈旧管理模式无所突破,以至于不少建筑工程从建设伊始直至竣工后很长时间问题不断,给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都造成负面影响。

2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2.1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从最直观的层面看,信息化管理之于建筑行业最显著的作用无疑就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基于网络化和平台化载体的信息化管理不再受制于纸质文件或报告等介质的缓慢传输速度,使管理信息传达实现实时化、准确化。并且由于不再依赖于人工信息传达,减少了人为疏漏,也就将信息失真度降至最低。在此基础上,管理环节大幅压缩、时效大幅提升,必然会全面降低成本及费用投入,因而也能使单位资金、资源的投入产生更大的效益,从而推动管理效益的提高。

2.2实现行业管理现代化、满足时展要求

信息时代大背景下,信息化管理本身就是各行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核心组成与大势所趋。当建筑行业借助信息化打通了上下游壁垒、形成链式管理格局后,基于信息化的行业管理模式也因此成型。这正是信息时代中社会经济发展对建筑行业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建筑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根本体现。

3利用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途径

3.1打造实用、完备、个性化的管理平台

建筑行业是一个环节众多、作业复杂且形式多变又充满流动性的特殊行业,各作业单位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在利用信息化管理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时也常见差异性。故,为了达到投入与产出的最佳比,企业需要遵循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管理原则,打造实用、完备、个性化的管理平台。这是由于现有的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软硬件类型丰富,既有相当规模化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也有各企业自己设计、应用的中小型管理平台。不过目前而言建筑行业信息化平台构建始终需要不菲的投入资金,这并非所有企业都能轻易承受的负担。故,对于实力雄厚、资金充足的大型建筑企业自然可以一步到位,打造全面且系统的信息化平台。但对更多中小型企业来说,比较适宜的策略则是基于现有平台基础不断修正缺陷、弥补漏洞,再逐步扩大规模、深化应用。如此,企业不必因为一次性的高昂投入而影响正常生产运营的开展,又能小步快行持续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品质。不仅如此,不同企业的经营宗旨、发展目标不尽相同,故而在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时应避免对同行的照抄照搬,否则极易画虎不成反类犬,得不偿失。企业必须充分了解自身经营特点和信息化管理的客观需要,从长期管理实践中汲取经验、总结教训,选择需求最为迫切但又具有足够可操作性的环节打造平台。如此,企业不仅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信息化管理,且能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达到最大的管理价值产出。

3.2加强内部控制、不断提高管理的前瞻性、预见性

信息化管理除了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完整表达外,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在于能够借助强大的计算能力提高信息统计与分析水平。这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海量数据的建筑业而言至关重要。借助先进技术的自动分析能力,建筑工程管理将有更好条件加强内部控制、实现事前管理。比如,结合规划设计阶段给出的作业标准,对比分析实际操作过程形成的数据,展示二者间出现的差异,并在差异值接近预设限值之前开始示警。此时,不仅技术人员可以提前介入,找到操作不当或者设计失误的成因,管理人员也可以据此完善管理细则,从而始终确保不留隐患、安全可控。利用信息化管理,项目工程可以构建相对完善的预警机制。这不仅包括项目施工过程中每个操作环节的技术达到设计要求,也包括资金、成本、费用等项目投入都能按照既定决策有序执行,最大限度避免计划外支出情况的出现。如果有需要,平台甚至可以按照设计要求在启动预警的同时实现自动阻止的动作。即,当成本、费用等支出超出规划设计限值、或者产生违反常理的大幅波动时,系统能够一边向负责人或直接关系人发送警示信息,一边启动自动阻止操作,让资金暂时停止流动。如此,就能给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调查机会,使其在充分掌握情况后作出更加科学、理性的稳妥决定。而从企业整体战略发展层面看,信息化管理能够不断提高管理的前瞻性、预见性,使企业战略决策保持与市场变化的高度一致,不至于过于被动、迟缓而延误商机,甚至出现决策失误产生无法挽回损失的管理事故。比如,企业可以利用平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分析能力,对比本企业与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的经营业绩等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相似或不同,进而了解本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势、不足,从而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又如,企业可以将自身从建企开始至今的经营数据建成动态管理信息库,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展示出收支、利润等的变化情况,从中找到影响管理品质的核心因素,进而在未来的实践中加以优化等。

3.3持之以恒强化安全管理

基于网络与信息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存在一个终身命题,就是安全管理。这是由于开放的网络始终存在诸如病毒攻击的安全风险,需要不同使用者随时保持警惕。对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而言,持之以恒强化安全管理亦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一般情况下,建筑信息化管理提升安全级别也应视企业需求有所差异,但概括来说则可将之分为常规化与个性化两个大类。常规化包括完备的防火墙设计、保持足够频率的杀毒管理,以及及时升级软件修补漏洞等。个性化安全管理则常见分级授权和分介质信息存贮等。即,根据管理层级和需求的不同,平台会给予大小不一的操作权限。初级管理者或普通使用者只需要查询、新增内容,不被授予变更或删除信息的权限;中级管理者或使用人则在初级基础上增加对部分项目、内容上的变更权;只有高级管理者或系统管理员拥有全权限,即增删改各类操作均可等。随着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各类工程项目产生的数据与日俱增,要实现所有数据的存贮和便捷使用,也需要对不同类型和价值的数据分门别类进行处理。比如,对企业生存发展具有决定影响的核心数据最好采取本地服务器存贮;普通信息、一般数据不妨选择云存贮这类价廉物美的方式,以节省费用、降低成本。而以上二者之间的数据则需进一步选择,按照信息的时效性滚动存贮。即,高时效的信息用本地服务器存贮,一旦时效性丧失,再转入云存贮。以此类推。

4结束语

信息化之于建筑行业管理的决定性意义不仅在于信息化的高效、快捷、优质,更在于社会信息化大背景下建筑管理理念的时代化发展。利用信息化管理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既是在客观层面转变传统粗放、落后管理面貌的必然要求,也是以技术的先进性推动管理思想提高到新境界的重要举措。因此,建筑行业利用信息化不仅要在软硬件设施、平台系统方面加快建筑,更要加强对人的信息化教育,使人从精神到技能全方位实现信息化转化。如此,建筑行业才能实现从客观到主观层面更加彻底的信息化、现代化改造,才能超越陈旧管理思想与方式的束缚,顺应时展要求,顺利度过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

参考文献

[1]陈小波,张建新.建筑信息化环境下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7,(4):17-21.

[2]林岚.“建筑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如何办出特色[J].黑河教育,2016,(8):64-65.

[3]王凯.在信息化背景下建筑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技术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7,(35):374-376.

作者:左小琴 单位:成都建工装饰装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