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内容摘要】地方师范类院校建设电气工程专业面对着基础弱、办学时间短等诸多问题,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进一步整合资源扬长避短,找出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本文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情况,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来阐述和分析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电气工程;课程体系;高等院校;课程改革

地方师范类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及转型过程中主要是为地方培养应用型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由于地方性师范类院校工科学科办学时间相对较短、基础较为薄弱,专业构建积累时间有限,教科研方面条件也较为薄弱。在面向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向应用型转变发展过程中,地方师范类院校更应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的拓展,这就要求学校应能够根据电气工程专业本身的办学规律及专业发展要求,合理地规划好适合于学校建设特点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1~4]。

一、课程体系建设要求及现状

随着社会工业生产需求以及在就业转型发展下使得学校在电气专业建设上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近年来专业实验系统平台已搭建成形,购置了一定的大型实验用教学仪器,并以较快的建设速度趋于完善。但是由于实验装置其结构复杂、系统控制理论性要求较高、操作及掌握周期比较长、系统实验内容挖掘工作比较复杂,且学校电气专业教师人数较少,精力和能力等方面较为欠缺。另外,由于教师少学生多,教师教学工作任务也非常繁重,造成对外研讨交流机会少,无法适应电气专业发展的新需求。对于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研室主导作用,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根本导向,确定和梳理好教学内容,尤其要注重实验教学环节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的吻合程度。理论与实验课程要合理地规划好之间的内容联系,要充分体现出电气工程本身的专业特点。即要以强电为先导、发挥自动控制技术在各个教学环节知识点上的应用。教师要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利用好各方面的教学资源,构思好、策划好、应用好相应的教学要素,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注重学生对教学环节的反馈以及教学目标实现的效果等。要进一步确保理论教学内容在不同课程、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的学生对象等方面的梳理,体现所开设课程之间存在承上启下、互相支撑、互为呼应、互为联系的关联。作为一所地方性师范类高校发展电气专业不能局限于传统工科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建设模式,应量力而行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所在,所以说规划好专业课程体系并构建相应的教学运行机制尤为重要[5~6]。

二、课程体系构建

电气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是培养能够掌握电力相关的自动控制技术、电机控制及应用技术、电气传动技术、发电厂电气生产技术、电网传输及系统分析技术、电源及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技术、变频器应用技术、供配电技术等工程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电气工程师职业所要求的专业素养,能够具有在电厂等电力生产部门、电网等电力建设及传输部门、制造加工及化工生产等生产领域中的工作能力。在专业方向课程上优化专业发展方向,注重专业本身的要求,和自身的内涵所在,既不能抛弃专业的本质,同时还要兼顾专业发展的新领域、新动向。课程体系构建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划思路,结合实验设备环节建设,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建设和发展,总体目标就是实现专业教学的正常化,体现专业自身特点,同时体现应用型专业的发展特点。加大课程设计及实训的学时比重,努力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注重操作能力实践,注重动手能力提高,注重应用技术训练,同时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延展,注重掌握本专业应知应会的专业技能等。

三、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在学校电类专业建立起公共平台课,电类专业共用一个专业基础平台,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同时也能做到资源共享。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了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专业实验室近五年建设规划等。这些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室建设发展速度较快,基本上把相关的实验室建成。目前学校主要的工作是做好专业内涵建设:就是挖掘专业本身原汁原味的内涵,根据职场需求梳理好专业本身所需的专业技能,提高实验装置的潜能等。进一步强化课程建设:要吻合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度弱化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同时要将过程分析方法和问题切入点和学生讲清楚,并加大实训环节内容及专业技能的覆盖面。总之,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过程,就像挖井取水一样,现在只是刚刚把挖井设备装置立起来,挖了一个小坑,至于以后能不能取到甘甜的井水,还需要静下心来,做好工学交替,深入挖掘专业内涵,做好专业外延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彭慧,吴大成,张芳.高职院校公共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25~26

[2]辛华健.应用技术背景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智库时代,2018,46:194,208

[3]王慧.新工科背景下的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7):216~217

[4]万伟军.OBE理念下的“3+4”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探索———以江苏理工学院与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合作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5):140~141,145

[5]贾群,胡艳丽,刘团结.师范类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3):110~111

[6]贾群.地方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的探索[J].科教导刊,2016,15:47~48,104

作者:贾群 单位:淮南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