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语文论文范例

高师语文论文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1

1.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语文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有五册,包含“阅读与鉴赏”(包括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表达与交流”(包括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选修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教材涵盖了文学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视野,将很难指导学生的学习。语文教师只有自己先做到博览群书,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深透的理解教学中接触的各类文本,才能最有效的设计自己的课堂并有效的指导学生,才能使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可能。另外,语文教师的修养和言谈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有学识有修养的教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这样,课堂也必然高效。

2.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当下,高效课堂尤其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课堂气氛更活跃了,形式更加丰富了,甚至说、唱、舞等形式也被搬上了课堂。但是透过这些“花架子”。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当下倡导的导学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用在每科上的预习时间哪怕只有十五分钟,那么所有的学科的预习时间都加起来一共是多久呢?学生能不能承受?目前,市场上的教辅资料将课本分析得细致入微,如果学生课前看过了资料,老师上课还能给他们讲什么呢?预习是学习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对于预习是不是应该要求的具体明确,以使预习成为良好的准备而不是干扰?

3.合理发挥集体的力量。

现在的很多学校集体备课,语文也不例外。很明显的是,一个年级组一般只用一套教案,不管班级的程度如何,教案是一样的,不管教师的特长是什么,教案是一样的。这种整齐化,本就是对语文的课堂的毁灭和践踏。当然,我们并不是否认集体备课。三个臭皮匠尚且胜过一个诸葛亮,集体备课必然胜过各个教师的闭门造车。但是,教学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如何让集体备课的效益最大化呢?笔者认为最好就是尊重每位教师的特长。擅长诗歌的老师侧重备诗歌,擅长古文的老师备古文的课,擅长散文的备散文的课。这样,每位老师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拿出最好的教学思路,又能从别人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只有优化的备课,才有高效的课堂,

4.重视教学反馈。

传统的,最典型的教学反馈就是考试,阶段性的考试,成绩分析与排名,当然是相对客观的。但是,它迫使老师在追逐高分的过程中将课文肢解,将知识点公式化,使灵活解读成为妄想,也从根本上否认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境界。新课标强调“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设想和教学环节都围绕着学生展开。”那么,高效课堂的评价就应转变为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以体现,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完成。

二、结语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2

1.职业素养。

关于职业素养这一类,主要设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体育教师非常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学中工作严谨,认真负责”,有70%的学生选择表示认同。二是在“下列哪些行为造成了教师的职业素养较低”问题中,有27%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师经常不备课就开始上课,有7%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在上课时接听电话,有9%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师无故缺席和与其他科任教师换课,还有6%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并没有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在逐渐降低吗?”有接近87%的学生认为没有,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有7%学生的保持中立态度。通过职业素养方面的调查发现,现阶段的体育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并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还是存在教师采用比较散漫和随意的心态上课,并且这种教学观念有可能会继续存在。

2.道德品质。

关于道德品质的调查设立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育教师不平等地对待、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存在”,只有5%的学生认为存在,还有少数学生表示没有感觉到这种问题的存在,有95%的学生认为并不存在。二是“体育教师待人真诚,能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吗?”,有93%以上的学生一直认为体育老师平时待人比较热情、诚恳,并把体育老师树立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三是“下列哪些行为影响了你对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评价?”其中认为教师在评判学生时用语不文明的占6%,教师的形象(举止、着装等)不具有表率作用的占14%,认为教师社会公德心不强占10%,还有72%的学生认为教师形象较好。四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在逐渐降低吗?”95%以上的学生认为没有降低。通过对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调查发现,虽然从总体上看,教师的道德品质还是不错的,但还是存在少数道德观念较低的教师,并不能通过教学在言论、行为、生活作风和思想意识方面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领、推动等积极向上的影响作用。

3.高尚情操。

体育教师是否具有高尚情操的调查涉及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体育教师会经常发牢骚,比如在课堂纪律不好或是其他情况下”,其中有28%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平时上课确实会发一些牢骚。二是“体育教师以家庭背景好坏来对待学生”有10%的学生选择了同意,75%的学生选择了不同意,剩下学生保持中立的态度。三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高尚品质在逐渐降低吗?”有27%的学生认为是的,有73%的学生认为并没有降低。通过上述问题,可以了解到虽然体育教师在情操方面的表现不算差,但是学生却对教师今后情操的提升抱有不看好的心态,因此,体育教师的高尚情操培养也是不忽视的问题。

4.教学能力。

这里的教学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此在教学能力方面我们设置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体育教师的知识体系丰富,能理论联系实际地教学”,有85%以上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知识丰富,博学多才,其中有15%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缺乏丰富的体育知识。第二,“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率高吗?”,有83%的学生经常与老师互动交流,17%的学生很少与体育老师交流甚至一次都没有交流过。第三“,你认为下列哪些内容是体育教师最为欠缺的?”有17%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氛围的制造,有10%的学生选择了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还有10%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而有63%的学生则认为并不欠缺。第四,“当学生的观念与教师的观念产生分歧时,教师最常用的方式”,其中有40%的学生选择了探讨式交流,有35%的学生选择了说服学生,有6%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忽视,还有19%的学生选择了各存争议。第五“,你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必要进行提升吗?”有1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85%的学生认为不必要。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有些教师还喜欢讲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上课敷衍,浪费教学时间,因此,对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进行改进和加强是很有必要的。

二、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在各项指标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工作态度不端正,比较敷衍和散漫,个人品行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及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教师自身、学校的管理体制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本文立足产生的问题,将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体育教师个人对师德修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缺乏教学责任心,部分体育教师仅将教学生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并没有把将学生培养成思想品行端正、技术水平高超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不仅认为只要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讲解完就算是完成任务,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将体育知识点消化理解,体育技能掌握熟练与否,而且缺少更新知识体系和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因此频频出现工作态度较差、职业素养较低的现象。二是思想认识程度不够,多数教师并不认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品德能影响到学生,只认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好书,锻炼好学生的体能和提高技能即可,不具备以身作则的思想理念,因此,当学生不好好学习时,就采用严厉的语气和粗俗的语言来评判学生,这种行为为学生所诟病,不利于树立良好的师者形象。

2.学校缺少对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提升的监管体制。

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学校给予监督和引导,但是很多高校在这方面都做得不够,主要原因是学校往往只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而轻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因此对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个人品行的监督不到位。另外,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建设缺乏具体措施,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国家和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法规也没有真正落实,从而造成了教师师德修养水平逐渐下降的现象。

3.社会不良风气对体育教师师德修养造成的不良影响。

虽然这一因素在影响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方面的作用较小,但是社会的腐败思想和消极生活态度,对于部分立场不坚定、思想觉悟差的教师就很容易造成他们的意志薄弱,对职业的认同感低,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职业道德败坏行为。

4.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措施。

4.1学校要积极开展增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活动,提高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建设的意识。

首先,学校要定期让教师学习师德修养课程,如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法等,了解教师师德修养是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其次,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和任务,从而能自觉更新知识体系和观念,并自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以此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师德修养水平。必要的师德修养活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达到师德规范的标准。

4.2建立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要建立合理的体育教师师德修养考核机制,首先,必须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以实现客观和符合实际情况。其次,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用、职称晋升或是涨工资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励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最后,考核内容要从备课、言行举止、着装、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以做到全面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客观公正的评选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个人修养的养成。通过一定的制度及规范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促使教师自觉完成个人修养的提升,对于建立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4.3体育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来促进师德修养的培养。

友好的教学气氛不仅能让教师轻松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道德状况,而且也能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人,从而能够自觉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等。教师的行为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更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形式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三、结语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3

1.1教师教育一体化观念淡漠

由于历史原因,人们认识的普通高师只是“师范教育”,这单一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和思维在普通高师根深蒂固。虽然现在也承担教育硕士培养和教师在职培训,但这仅仅是从单层次到多层次、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变化。终身教育思想、教师教育一体化观念和意识并未在普通高师领导和教师头脑中形成,也未真正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教育”更多的是表现在口头上和形式上,教师教育机构并未真正建立或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教育的实施仍限于学校层面。观念的淡漠带来教师教育工作定位模糊,绝大多数地方高师在性质上把教师教育机构定位为培训或实践基地,这种偏移造成了教师教育机构的职能与工作任务上漂忽不定,工作方向偏离教师教育轨道,工作内容和教学功能上除了传统的“师范教育”这一教师职前培养外只是完成某项教师在职培训任务而已。定位模糊带来体制混乱,职能含糊不清自然形成了一种多头并行管理体制,学校教务、教师培训基地、教育科学院系、各教学院系等部门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使得教师教育工作无法正常运行,同时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利益上的分配,教师教育工作又被人为肢解,诸如单设教师教育中心、教师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有限的教学资源,使教师教育研究与应用无法全方位展开。

1.2教师教育一体化机构缺失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但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教育机构缺乏自上而下的宏观指导与统一规划,致使教师教育机构存在着不确定性,即培养和培训教师应由什么机构和组织来实施。许多普通高师尤其是地方高师没有设置专门实施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机构,教师教育资源仍分散在从事各相关学科专业活动的院系中。由于教师教育一体化机构缺失,相对独立的各部门就形成了多头并行的管理,致使课程设置不科学,教育教学内容重叠交叉,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方法、教学计划、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只是教师职前培养的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与上级部门的规划不力有关。由于宏观管理不力,微观管理不畅,教师教育机构缺失,组织分散、效率低下,使普通高师教师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也使得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成效不高。

1.3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目前普通高师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基本上以本校学科专业教师为主,他们是教师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培训者)。由于长期在高师院校工作或硕、博士毕业刚入职,他们在思想观念上、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倾向于封闭式的学科专业教学。由于各种因素和条件所限,他们没有,也无法深入到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因此缺乏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直观的、全面的了解,更缺少与培训对象(中小学教师)的有效沟通。由于教师教育专业教师紧缺,只能用学科专业教师来代替,导致校内外一些教育专家、教育专业教师重复聘任,资源浪费,甚至竞争资源。普通高师正因缺少既能进行职前培养又能进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师资,导致因人设置培训课程、在职培训脱离基础教育教学实际、培训内容是大学相关学科专业课程内容的补遗等等。还有不少因为“运动式”的培训任务重,虽然培训项目和培训对象不同,但聘任同一培训者使用相同培训内容。单纯地完成培训任务,使得教师在职培训的实效性不强。

2推进普通高师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针对目前普通高师尤其是地方高师教师教育发展的困惑,分析教师教育体系所涉及的各种要素可知,普通高师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努力构建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2.1在观念上树立教师教育的一体观

教师教育是对教育者本身实施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教育性表现在使受教时段延伸即终生教育,使从教素养提高即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也就是要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一体观,其核心“在于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养和培训,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受到连贯的、符合其阶段发展特点的教育。”一体观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可持续性,表现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阶段相互衔接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动态性。教师教育一体观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一体化的进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普通高师首先要正确树立教师教育一体化观念,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和完善一个体系完备、机构合理、内容科学、管理得当、培养培训衔接连贯、运行有序的教师教育体系。

2.2在体制上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机构

“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关键是教师教育机构的一体化。”普通高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设置专门实施教师教育的机构,并不意味着学校层面领导的削弱,而只是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变。应结合本校的现状,正确定位教师教育机构的性质和机构的归属,对原教师教育中心、教师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教育科学院系、继续教育学院等职能管理和教学资源部门进行整合。同时,建立与校外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优化、整合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构建起一个科学合理、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机构。普通高师教师教育机构应建立起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和支持体系,要把提高教师职后培训质量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教师教育课程是培养高质量教师的重要条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应符合各阶段教师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既要显示教育的阶段性,又能体现终身教育的整体性。普通高师教师教育机构更应主动融入国家教师职业制度中,积极参与国家教师资格的认证。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面对的是教师人才市场,必须加强教师教育研究,打造自身的教师教育品牌,以品牌和特色在教师人才市场中立足。

2.3在师资上建设既能进行职前培养又能进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师资队伍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4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不能领会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对新课标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效果认识不清;对新课标与新教材理解不够透彻,教材处理不够合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容易依赖教师,教师以机械性的讲解为主,学生缺乏热情,学习积极性不高;应试能力比较突出,创新与想象力极其匮乏,英语课堂比较死板;教师在教学中较为教条,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致使学生学习效果差,课堂枯燥乏味;不能持之以恒地利用英语进行授课,不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导致英语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积极性不高。

二、图式理论概述

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ThomasDevine将图式定义为: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的理论,一切知识都是以知识为单位(Schemata)的形式构筑而成的,这种知识的单元即图式。

三、图式理论在阅读中的作用

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足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后,就可以说产生了阅读。可见,阅读者在理解一篇语言材料时,就是把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与提供的语篇材料中包含的意思相互作用。当读者把二者联系起来时,就能达到读者与作者互相交流的目的。将图式理论运用于高中英语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根据图式理论知识可以看出,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语言以及文章所讲的知识了解越多,接受起来越容易。因此,教师通过对阅读教学技巧的指导,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通过把头脑中存储的背景知识与阅读中的语言信息联系起来,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应用图式理论知识,处理英语阅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一)输入一定量的背景知识,为图式的构建做铺垫

语言,是文化的传递方式,也是文化的载体,要想理解语言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对文化、风俗以及传统习惯的理解。教师在讲解阅读文章时,应先让学生做好必要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并带着学生一同了解阅读内容的学习材料,将文章蕴含的深层意义指出来。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储备或准备缺乏背景知识,在理解文章的时候就会出现偏差,那么也就不能对阅读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试图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图式,培养学生的预知与猜想能力

图式知识应用于阅读,可以对文章进行预知,在此之后进行核对证实。学生的预知无论正确与否,都可以使他们的想法更接近所要阅读的文章或相关内容的主旨。在他们开始阅读后,之前所预知的、猜想的就会得到确认,有预知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要比没有预知的阅读效果好。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了解文章的主题,让学生预测文章的大意,给出与文章大意相关的关键词,让学生进行下一步的讨论,从而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五、结论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5

1.对古诗词的背诵重视不足

由于高考的导向作用,不少教师就忽视了古诗词的诵读与背诵,而是非常具有功利性地让学生只背诵那些高考中容易出现的古典名句,对全文的背诵不作要求,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对全文整体理解,更无法体会作者所想表达的意境。学习苏轼、辛弃疾的诗词时,不少老师只知道从苏轼、辛弃疾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灌输作者的写作情感,也只是简简单单地要求学习背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名句,学生对这些诗句缺乏理解,自然没有办法体会作者的豪迈之情,也就无从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境。这样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与教材编写者们的本意及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2.教学视角的严重单一化

新课标强调:“教学中要注意诗词内涵的多元性与意境的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探究诗词的内涵,体验古诗词的优美意境,提倡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创造性地构建诗词意义,教师要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鉴赏的独立性,倡导学生对古诗词个体心灵感应的解读。”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的具体做法与新课标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很多语文老师都喜欢以教学参考书为教学依据,对学生根本不提供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对学生传授的只是机械化的标准答案,不能容忍学生的见解与标准答案不符,哪怕是有一丁点的出入,教师也会毫不留情地予以否定,强调自己的真经———万能模版。这样的古诗词教学,学生毫无学习主动权。这样的课堂,只是教师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被严重扼杀。最终,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学习激情也会退化。3.古诗词课堂氛围沉闷不少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古诗词的学习非常难,教师为古诗词教学而苦恼,由于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而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不能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吸引学生去学习古诗词,这样的状况直接体现在学习古诗词时,师生状态都不好,教学进展的也更加艰难。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重视对古诗词的诵读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诵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教会学生把握住诵读的节奏,注意感情色彩的表达,强调重点词句,让学生深刻体会诗词的优美意境。教师要把握住初读、细读、精读、熟读各阶段,初读阶段要求学生读懂,读准;细读阶段要求学生通过细读,理解诗词内容;精读阶段要求学生抓住重点,有所感悟;熟读阶段要求学生理解内涵,力争会背。教师要督促学生背诵古诗词,背诵古诗词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非常的作用。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地举办背诵竞赛,让学生在深厚的氛围中,扩展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

2.多角度切入教学

在学习古诗词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对诗词进行审度,学生要对古诗词精心研读,深刻体会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学生要立足于文体,力争突破语言的限制,精心推敲,充分体验诗词的美感。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古诗词词汇的积累和迁移,通过与现代语言的对照,深入理解古诗词,并形成语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品读能力,让学生更深刻地领略古诗词中语言运用的文化艺术。

3.改善教学方法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6

关键词:核心素养;写作教学;作文提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亦不可或缺。因此,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探讨写作教学,能让写作教学更有针对性。

一、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而在当前的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往往缺少严谨而有层次的论证推理,鉴于此,确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加强逻辑训练很有必要。逻辑学家丹尼斯·麦克伦尼指出:“每个论证都由两个基本的要素组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前提是支持性命题,结论是被证明的命题。各个前提之间相互作用,有一定关系,所以要摆正它们的关系,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这一理论,在成文之前,我们首先要构造一个论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一)前提与结论。前提是结论的支持信息,换言之,在议论文写作中,前提是论证材料,结论是文章论点。前提必须符合两个标准:真实,有力。前提的真实是指注重表达方式,用清晰、合适的语言来表述,这就要求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练、概括性强。前提的有力是指剔除相关度弱的前提,限制前提的数量,以使论证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往往是学生容易忽视的方面,很多学生在写作中不关注前提与结论的相关性,当有多个前提(材料)同时支持一个结论时,学生通常会不加选择地全部用上,而缺少对前提的主次把握与轻重选择。最后,写议论文时,作者还要了解读者,在论证时,必须选择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最终读者是阅卷老师,其评分的依据是阅卷标准,即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学生要尽力达成以上目标,写出成功的作文。

(二)论证的有效性。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命题的真实性是论证正确的必要条件,结构的合理性是论证有力的必要前提。逻辑学中有两种基本论证形式:联言论证、假言论证。1.联言论证联言论证的象征性表示为:A·B,A和B都代表一个完整的命题,符号“·”代表“和”,表示A和B都是真的,它们作为论证的前提,可以得出一个有效的结论。如《六国论》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下来作者阐述了两种情况: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韩、魏、楚)B: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齐、燕、赵)这样的论证便是联言论证。A和B为真,故得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从论证结构上来说《六国论》是横向的,与之相对,纵向的结构也是成立的。如《拿来主义》中,在论证“拿来主义”之前,作者先阐述“拿来主义”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相对的,接着给出“拿来主义”要采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态度,最后表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是“占有,挑选”。这样逐层深入的论证,比横向的联言论证更具思维的深刻性。2.假言论证假言论证又叫反证法,主要通过论证反论题的错误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它的论证形式为:A→B(如果A,那么B)A所以,B如果前提A成立,结论B也必然成立;反之,A不成立,B也不会成立。我们以《师说》为例,韩愈提出:A→B(如果“从师而问”,那么“圣益圣”)-A(君子耻学于师)所以,-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假言论证在反驳的同时也证明了自身的论点。在运用这一论证方法时,首先要判定两种事物或情况之间是否真实存在某种条件制约关系,这是学生在写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二、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议论文的结构是整个文章的“骨骼”,如果只有材料而没有布局,那么有效的论点以及优质的材料就会被浪费,无法写出一篇成功的作文。这正应了《文心雕龙·熔裁》中所说:“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高考作文明确要求文体要分明。议论文比其他文体对结构层次的要求更高,可以说,文章结构是议论文写作的核心要素。所以,学生在正式写作前必须拟好一个有逻辑关联的框架提纲,然后再选取合适的材料,打通思路,为后续写作铺平道路。

三、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目前的写作教学在学生和教师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在学生层面,存在逻辑不清、材料选择随意的情况,此外还有写作前缺乏整体规划、结构混乱等问题;而在教师层面,存在教学思维固化、教学内容不定、教学步骤不明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学生练习作文,要他们先写提纲,就是要他们先想清楚然后写,不要随便一想就算,以有点朦胧的印象为满足。先写提纲的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而且受用不仅在写作方面!”这启示我们,提纲式写作教学或能解决学生作文结构混乱、教师教学碎片化的问题。笔者以所任教两个班级的7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经过长时间的课堂实践与问卷调查,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提纲式写作教学策略。

(一)强调引导,培养习惯。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讲:“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思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一篇成功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思路,都有一条清晰明确的主线。在写作前确定写作思路就如同有了“线路图”,能够给文章指明方向,使材料安排更为有序。在经过有无编写提纲的多次对比后,问卷调查显示,有89.6%学生认为编写提纲能理清思路,有助于作文完成,有67.1%学生表示会在写作前列写提纲。这些数据表明,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正式写作前预先列写提纲。长期这样训练,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可促进学生逻辑辩证思维的发展。

(二)讲解理论,制定框架。美国逻辑学教授丹尼斯·麦克伦尼的《简单的逻辑学》(赵明燕译)相对于其他艰深的逻辑学专业书籍更为浅显易懂,也与议论文写作有一定关联。因此笔者从这本书入手,给学生讲解构造一个有效论证必须注意的要点:1.前提的真实性,结论的可证性。2.两种有效论证:联言论证、假言论证。以上内容即为上文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三)制定三个基本论证框架。撰写提纲是综合思维能力的体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展开,选取材料、理清思路。老子将复杂的宇宙生成解释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用最简单的思想来统摄最复杂的现象。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中,教师若能尽力做到化繁为简,用普遍性的思想归纳繁杂的类型,学生就会有法可依。因此,我们可以依据上文的两种有效论证形式,设立三个基本论证框架:联言论证框架1(横向结构):联言论证框架2(纵向结构):

(四)审清文题,列写提纲。通过一定的思路把写作材料有层次地组织起来以论证文章的结论,是学生必备的布局谋篇的逻辑思维能力。“事”为形象思维,“理”则为抽象思维,两者之间需要逻辑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只靠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多写多练。在上述调查中,提出不会主动列写提纲的共有24个学生,其中有23个学生给出的原因是考试时间太紧,来不及写,而不是认为列写提纲没有用处。这说明,在写作时没有列出提纲的这部分学生其实也认同提纲对写作的价值,只是他们还没有找到能在考场上迅速列写提纲的有效方法。因此,养成平时详细列写、考试时大体构思的习惯是必要的,教师在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模拟练习,以提高学生在考场列写提纲的效率。同时,经过反思,笔者认为自己构建的论证框架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有固化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的可能性,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抓住学生思维缺乏深度的问题,进一步增加训练次数,提高思维训练强度,以便学生能顺利养成高效列写提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M].赵明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杨二宁,刘克强.核心素养理论下的议论文训练体系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2).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7

一、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目标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目标重点在于:培养使命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做好投身社会服务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准备,成为关注社会、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公民;培养科学与艺术素养,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生命领域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工具;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使学生有见地地品读与赏析文学艺术作品,拓宽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视野和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与领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宏观、多维地认识世界及其关联,从容应对社会变化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培养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使学生能正确认知社会和审视自我,具备道德判断的基本能力。

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内容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建设内容应包括课程教学软件建设和课程教学硬件建设两部分。教学软件建设主要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文件等方面的建设;教学硬件建设主要是教学师资、教学设备、教学实验室、教材与教学资料和网络教学资源等建设。

1.科学制订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基本思想及做法的载体,是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其基本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主要任务描述、课程学习目标描述、课程能力标准要求、课程主要内容、学习者能力测试指导、教学资源配置等。通识教育课程要明确每类课程的开设目的,制定每类课程具体可行的课程标准。

2.建设课程教学团队

要重视优秀师资的培养力度,制定完善的教师培养措施,加强教师的培训教育,通过岗前培训、教师资格考核、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教研活动等形式,有计划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使他们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的意义、全面掌握通识教育的内涵、树立通识教育理念。重视优秀师资的引进,切实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名师投入到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行列,从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的课程师资队伍。

3.系统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整体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体现系统优化的原则,对陈旧过时、重复、过窄、过深、过偏的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重组、精选和更新教学内容,努力达到学时少、内容新、水平高、效果好的目标。通识教育课程融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教学内容改革要突出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

4.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摒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探究式、体验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愉快教育”、“情境教育”,追求课堂教学的互动和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提问、分析,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学习和创造。

5.选用和编写特色教材和教学资料

优先选用省部级规划教材和国外优秀教材,规范、严格教材的选用程序,完善并严格执行教材选用制度,加强教材管理。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规划教材、协编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实训指导书、教学讲义、培训包等教学资料的开发,大量引用实际案例,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

6.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资源充分开放共享为目标,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做好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要求通识教育课程利用blackboard平台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上传相关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录像、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教材、教案、参考文献、试题库等,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实现网上作业、网上考试、师生交流互动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三、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要求

通识教育课程质量体现于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开阔的视野。能够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避免陈旧过时、重复、过窄、过深、过偏的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注重学生发展必具的基础知识传授、基本素质培养和基本方法训练。课程教学方式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而非灌输知识的细节。采取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案例式、启发式和体验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应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目录,对学生提出必要的课外阅读量和练习量的要求。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成绩考核可由期末考试、作业、专题讨论、阅读报告、阶段性测验、团队作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综合评定,考核内容应能检测学生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的情况。“中华文化”类课程,可适当考查学生记诵经典的能力。课程应有高水平主讲教师团队。每门品牌通识课程建有2名以上主讲教师组成的稳定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原则上由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且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每门课程每学年滚动开设不少于2次。

四、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策略

1.遴选品牌通识教育课程。

高校可通过遴选出一批高水平高品质的品牌通识教育课程,发挥其示范、辐射与引领作用,从而促进全校其他通识教育课程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设计、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全面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最终形成优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本科生成才环境。

2.校院两级管理。

学校成立“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专家组”,负责通识教育方案制定、通识教育课程分类研究、各类课程标准制定、通识课程内容审定、课程筛选与评优、质量控制与考核管理等。学院负责课程推荐、课程教学的具体组织、课程教学质量跟踪检查。

3.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可分为遴选增补阶段、培育评估阶段和品牌确认阶段。

采用学院(部)推荐和学校征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程遴选与增补课程,确立品牌通识教育建设课程。品牌通识教育建设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组织开课,并开展新一轮课程教学检查与评估,进行筛选和优化,建设期一年。建设期满,经学校检查与跟踪管理,达到建设要求的品牌通识教育建设课程将被确立为“品牌通识教育课程”。同时,学校建立“品牌通识教育课程库”,课程库实行滚动管理,可淘汰与增设课程。

作者:陈晔 单位:深圳大学教务部

第二篇:高校通识教育理论比较

一、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三种理论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哲学派别和思想理念比较复杂且繁多,各个高校在通识教育实践方面都有自己的选择与特色,甚至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对通识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经黄锦坤大致归类,其主要包括理想常经主义、进步实用主义和精粹本质主义。

(一)理想常经主义的通识教育

理想常经主义的通识教育思想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在柏拉图看来,宇宙的本体是一个永恒且普遍的真理,它是一种无形的或精神的存在。完整的世界可划分为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两部分,前者是由个别事物组成的、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世界,后者是由理念组成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理念世界。人们要追求的当然是永恒而普遍的真理,而非短暂有限的现象;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去探知那个永恒不变的“可知世界”,追求永恒的普遍的观念和价值;大学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也应是超越了任何的实用性和个体差异的通识教育。概而言之,理想常经主义遵循传统社会中大学教育的精英主义传统,将大学看成是高于世俗社会的一个独立存在体,大学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应该具有最高的超越性,它不仅超越时空的藩篱,而且超越于任何一个人和一个专业,它是永恒的也是普遍的;大学的神圣使命在于追求永恒而普遍的真、善、美。在此理念引导下,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往往侧重于重读历史经典著作,以培养大学生“绅士”般的文化艺术涵养和气质。

(二)进步实用主义的通识教育

进步实用主义的通识教育理念坚持以发展、变化、多元的眼光看待大学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进而实施灵活多样、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通识教育。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杜威(John Dewey)和克尔(Clak Kerr),当今美国进步适用主义者比较多,比如杜威式进步主义学者拜利,克尔式实用主义学者雷斯曼等,进步实用主义学者哈佛教育学研究者克罗斯等等。不管作为何时何地进步实用主义学者,他们的思想都没有脱离进步实用主义的价值信条。概而言之,即进步实用主义者反对理想常经主义所追求的永恒的、唯一的、绝对的目的和真理,认为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进步和调整。时代变了,就不能再固守以前的老传统,大学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应该是多元的,对它们的选择应该以能够有效解决当下实际问题为主要标准,同时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自己的意愿。

(三)精粹本质主义的通识教育

精粹本质主义的通识教育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兴起,它是在批判、反思理想常经主义和进步实用主义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识教育理念。精粹本质主义一方面认为学生个人的兴趣是一切学习的起点,大学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但另一方面,精粹本质主义也强调全社会共同知识和福祉的重要性。美国当今精粹本质主义的学者包括哈佛大学的前任校长伯克、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博等等。简而言之,精粹本质主义一方面与进步实用主义一样强调以个人兴趣为学习起点,承认个人兴趣在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又重视公民的共同福祉,强调社会的需求,这一点则与理想主义相似。它吸取了理想常经主义和进步实用主义的合理之处,调和了两者之间的对立,将理想常经主义主张的高雅文艺教育和进步实用主义主张的现实需求教育统一起来,既注重一般实务技能的培养,也注重人格、人文修养的教化。

二、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理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高校也纷纷提倡并积极探索实施通识教育。但是,国内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实践理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本文将其概括为三类: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化素质教育论、通才教育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论

如果仅仅从专业教育的对立面来理解通识教育的话,中国高校一直以来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所罗列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类大多位居其中。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所以它的跨越性非常强,现实的影响力更大,是国内高校通识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论的通识教育理念不应被忽视。

(二)文化素质教育论

文化素质教育论强调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只有知识而没有文化。文化素质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教育部提出的有关通识教育的理念。文化素质教育论充分认识到过细专业划分所具有的局限性,文理分科易导致理工科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非常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与美国理想常经主义的通识教育理论类似,文化素质论的通识教育理论强调大学生要对国内外经典文献和基础性知识有所了解,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基础素养和文化气质。国内提倡文化素质教育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院士。他认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实现科学、人文、艺术的融合。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界定为文史哲、艺术与现代中外文化精品、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等。

(三)通才教育论

通才教育论强调要减少以往过于细密的专业设置,按照大的学科门类招生,甚至学习美国“文理学院”的做法,除了文科和理工科之外,不再设置更细的专业门类,致力于培养一个“通才”,而非“专才”。通才教育论的理念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始受到重视,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其表现之一是很多高校开始设立专门实施通识教育的学院或者实验班,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等,进入这些学院或者实验班的大学本科生,大部分已经没有明确的专业身份了,目标就是要将他们培养成为通晓各学科知识的“通才”。通才教育论的另一个实践是大学实施大类招生,即大一新生入学后按照大类培养,没有明确的专业身份,课程设置较为宽泛。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为1~2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学生志愿、学习情况、高考成绩等具体确认专业,再进入专业领域的学习。这样一来,就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成为也有广博知识的专业人才。

三、中美大学通识教育理论的差异性分析

(一)教育目标定位:务虚与务实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继承了欧洲大陆传统大学的遗风,将真理或者科学知识摆在神圣的位置。这种对科学知识的无比崇尚之风催生了美国理想常经主义的通识教育理论。在理想常经主义通识教育理论指导下,美国一些高校极力淡化大学教育的功利性目标,而将公民教育、人文修养作为接受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大量开设与专业领域无关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雅的气质。至于这些知识学习能不能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好工作,则不在考虑之列。相比之下,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经世致用”的学习传统,在中国人的眼里,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真理或者知识只不过是为我所用的工具而已。既然一切知识都是为我所用的工具,那么,知识也就没有那么神圣和令人敬畏了,所以,中国人对待知识以及知识分子也没有像美国人那么敬畏。目前,在中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便是如何对抗几千年形成的务实传统,学生务实,老师务实,学校领导更务实,大家都是基于“通识教育是否有用”而展开各自的行动的。

(二)教育对象归位:精英与平民

在美国,高校之间的分层相当明显,通识教育开展比较成功的一般都是一些名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这些学校的学生定位比较高,学校的培养定位也比较高,就是要培养社会的精英。在美国人的眼里,精英虽然不是贵族,但应该具有绅士一样的教养和风度,同时,应该具有超越于常人的智慧和能力。智慧和能力是可以通过职业训练习得的,但教养和风度则主要通过通识教育而获得。正是基于这种超越于一般平民教育的精英定位,才使得美国的一些著名高校将务虚的通识教育理念贯彻到大学教育的实践之中。中国的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各类大学之间的分层仍然没有明朗化,一个地方性师范学院与北京大学相比,在大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上似乎没有太明显的差别。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学一边大力提倡美国人所说的通识教育,但另一边仍将自己定位在平民教育的层次上,这就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学校在高喊要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和人文素养,而学生则天天想着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最终的结果是,通识教育被各类资格考试所淹没。

(三)教育诉求对位:个人与社会

除了理想常经主义理论之外,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既强调了大学教育的文化传承、公民培养的功能,也非常重视学生个体需求的满足。如进步实用主义和精粹本质主义所强调的,大学教育不能排斥职业教育,因为大学生上大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以后的职业发展。如果不顾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而去开展所谓的通识教育,则效果可想而知。在美国,很多高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非常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英文写作、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都是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而国内高校十几年来开展的通识教育实践,更多地是一种官方行为。李曼丽认为,我国过去十年的通识教育理念构建和制度建设进程,是一个由“政府与文化精英主导的共识诉求过程”。由于政府和文化精英在主导,所以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民族、国家或者社会的发展要求,而至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则几乎没有得到通识教育的重视,似乎大学生自身需求的满足是专业教育的任务。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专业技能教育恰恰是国内高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不难发现,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在大学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对其反思、批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则是在职业技能教育尚未发展成熟之时就提出来的。正是忽视了这种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导致国内高校在强调通识教育的同时忽视了专业技能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后者则是大学生个人最希望接受的教育。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理论,本文认为,两者至少存在三方面的差异:一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和实践都表现的相当务虚,而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虽然很务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又被“务实”的文化传统扭曲。二是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有教养的人,属于精英教育,而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则是学生的职业发展。三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在强调大学社会功能的同时非常重视受教者自身需求的满足,而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更多的是官方和知识精英从社会发展角度的主观设想,学生自身的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作者:张砚清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第三篇:农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一、当今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比较模糊

由于我国许多高校的教育管理者接受的是专才教育,缺乏多学科融合的教育背景,大学毕业后又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对社会上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方面缺乏全面的认识,所以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制定得比较空、大,口号居多难以真正达成。例如,在通识教育培养“全面的人”上,高校大多突出政治素质核心,忽略了公民素质的表述;在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上,一般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对知识之间关联性的认知;在技能要求上,大多强调学生的操作技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结构设计不足,忽略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通识教育课程遴选制度不够科学

由于美国高校通识教育有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施模式,因此,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时,纷纷模仿美国模式。不过在“拿来”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复制并未消化吸收。因为课程设置没有严格的遴选制度,所以公选课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出现了一个误区———课程开设的数量越多,通识教育就办得越好。而究其实质,这样的想法其实混淆了我国公选课与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的概念。在美国,高校的通识课程类型无论是采用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核心课程型,还是自由选修型,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作为本科生头两年的主要课程,由本校的名师实施授课,突显学校的特色,与此同时,课程本身对于师生两方面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在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目前的教学常态中,公选课一般是作为本科生主课以外的附加课程来上的,其内容大多与主要课程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对于授课双方也未做明确要求,于是在一些高校中,公选课演变成了学生好混学分的课程,完全背离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

(三)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比较单一

部分地方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认识狭隘,以为通识教育就是上几门人文课程而已,课程结构单一,缺乏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课程针对性不强,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缺乏对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的清晰认识,忽略了“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实际所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融通、技术应用思维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技能。同时,受城乡二元经济的惯性思维影响,对“人才”的认识还局限在城市范围内,因此,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也忽略了农村。

(四)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流于形式

国内的通识教育课程虽然是课堂教学模式,但部分实为授课教师凑足教学任务的临时考量,与此同时,学校基于教学成本的考虑,一般都采取大课堂授课方式,因而出现上课教师照本宣科、下课师生缺乏交流的现象。同时,课程没有立足高校的自身专业教学特色,无法使学生对其内容产生学习需求。这些都使得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失去兴趣,教学流于形式。

二、构建基于农村视角的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

(一)提升对教育管理人员通识教育的认知

地方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应拓宽思路,提升对通识教育的全面认识,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通选课或公选课等众多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识中的“通”并不是指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较为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二)差异化选择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虽然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已成为当今国内高校的共识,但是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其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研究型大学不同,所以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重点,不应完全效仿这类高校培养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获得急速增长,又处于信息化逐步成为新兴生产力的过程中,传统制造业和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极大地推动了生产体系的重构。在以知识和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的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不断重构迫使产业结构也随之不断调整,大量传统岗位和新兴岗位快速交替。原有制造业中围绕产品设计的各类服务凸显出来,这些变化都促使工程技术的职能由生产、操作,迅速向前期研发、销售管理、咨询培训等其他方向扩展。因此,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其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应主要关注“应用型人才”职业实际所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融通问题,侧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思维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技能,帮助学生搭建能适应未来职业快速变化的综合能力结构。

(三)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开拓农村视角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6亿,其中农村人口为6.3亿,仍占总人口的46.3%。2004年至2015年连续十二年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在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这一过程中,大城市的容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完全吸纳,目前政府正积极推动以乡镇企业为经济支撑的小城镇建设。这种巨大的需求促使地方高校要将农村就业市场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积极开拓农村视角。

(四)扩大通识教育课程实施途径

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拓展课程的实施途径,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对隐性课程的设计,利用案例展开教学,关注学生主体体验的获得。在课程中,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主要以讲座形式为主,在实施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对自身目标价值的认识。积极倡导文雅的校园气息,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从细节上影响学生。在课程中,涉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精神、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调适能力的相关内容,可以借鉴当下流行的拓展训练课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014年12月31日深夜,发生在上海外滩的特重大踩踏事件,时刻提醒着高校,应该增加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教育,开展与学校相关防灾紧急预案结合的各种安全、救护技能方面的实际训练。同时,高校应开设相关“三农”课程,设计出相关的农村实践环节,有计划地与一些乡镇开展实习基地合作,利用地方高校的专业优势,帮助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比如,土建专业的师生参与农村房屋、道路的改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与农村网络多元服务的建设等。

(五)完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应将通识教育课程计划与本校人才培训计划进行有序地衔接,使学生能获得较为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塑造未来职业素质能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互渗透,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确定了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和相关内容后,应构建完善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加强筛选课程目录、优化课程遴选制度、制定合理的授课酬金标准、完善课程评估机制、促进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素养的提高等一系列的工作。

三、结语

基于农村视角的地方高校通识教育是一个繁复的工程体系,其课程方案的开发、设计、制定、实施以及评估的过程会受到众多因素的牵扯,如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国家相关政策、教育管理者的设计思维、课程遴选、教材建设、授课方式、教师授课水平、学生学习状态、课程评估标准等都会影响到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时,需要教育管理者以开阔的视野,系统考量相关因素的配套设计,从而有效达成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目标。

作者:陈真 单位:常州工学院审计处

第四篇: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体系改革

一、教学体系上的变革创新

1.教学内容的调整:增加创新培养

目前高校影视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影片欣赏和“知识”传授。这从目前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影视鉴赏类教材就可见一斑。如某本作为教材的《影视艺术导论》几乎涉及了影视艺术的所有知识,包括了世界电影简史;中国电影简史;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电视发展史;电视特性与电视艺术;影视艺术鉴赏理论;影视艺术鉴赏实践。这样的体例看似完备,但限于篇幅,很多时候只能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由于浅显,学生的实际收获非常有限。再如某本名为《影视与影视鉴赏》的教材,包括了这样一些内容:影视知识入门;影视鉴赏基础;影视文本解读;影视评论写作。这本教材有助于学生初步掌握影视艺术的本体特征,提高学生影视鉴赏水平,然而在阐述方面又有过于理论化的倾向,不利于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有,戴锦华著《电影批评》和杨晓林主编的《影视鉴赏》着眼于影视作品的细致的分析,以此来渗透各种电影理论和知识。通过对以上代表性教材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虽然各教材有各自的编写原则和指导理念,然而“知识”的传授都被置于首要的地位,至于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这些教材中鲜有体现。为了改变上述情况,就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创新和能力培养的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授课需要自编讲义,比如增加电影编剧学的内容,带领学生鉴赏影片时分析编剧的巧妙用心以便创作时借鉴,比如增加对微电影的介绍,并教学生利用相关的后期制作软件对视频片段进行剪辑合成,这样的调整就往艺术实践方面进行了延伸,为学生能够亲自参与体验艺术创新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当然培养鼓励创新不仅限于创作上的创新,教师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路和视野,譬如教师可以穿插介绍影视艺术界因创新而成功的励志故事,如作家张贤亮创造性地将荒凉当做卖点开发银川市郊的镇北保西部影视城而大获成功的经历。类似的事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2.教学方法的改革:巧用资源方法创新

很多学生是冲着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选上影视公共课程的,所以“看片评片”模式一直是影视通识教育中的主导模式。在评片的过程中,一般是教师主讲,有时教师也会根据需要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进行互动讨论。一般问答式的研讨是常见的教学方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方面未必有优势。如果教师能精心利用好影视相关资源进行设计,研讨也可以变得生动有创意。如以虚拟影迷见面会的形式来讨论某影星某影片;以影片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来介绍影片,接受大家的提问;采用电影颁奖典礼形式来让学生评点佳片;还可以采用角色招聘会的形式来讨论分析角色特点以及对演员的表演要求,这些与电影相关的创新研讨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交流学习。此外,在赏析影片时,可以采用情景置换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准备怎么设计剧情;可以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扮演影片中的主人公,会怎么演;如果自己是影片的摄影或剪辑,又准备如何处理画面和镜头。通过情景置换,让学生融入到影片的创作中,既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体验影片,也有助于推动学生在原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碍于师资力量及设备条件,影视通识课程一般很少会教学生如何进行后期制作。如果不教,学生很难实现微电影的最后完成。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创新一把呢?笔者曾聘请学校附近影像工作室的专业人士当客座教师来给大家上一至两节课,专门教授如何使用简便的软件进行后期制作。校外人士的讲解,不仅教了学生,同时也培训了老师,还让师生知道了相关的市场信息,当然校外人士通过介绍,也无形中可以提升自己影像工作室的知名度,这可谓是互惠互利一举多得。

3.考核方法的探索:在过程与实践中激励创新

大学公共影视课程往往是大班化的通识教育,在考核中,很多时候最后是交一篇影评。这样简单化的考核方式,学生容易通过,往往会受到学生的喜欢,但同时也会损害教育质量,因为是否在意平时的学习与最后的考核并无直接关联。对此笔者进行了改革,将总评成绩进行权重的重新设定,具体做法如下。总评成绩=平时过程考核成绩×70%+结果考核×30%,其中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出勤表现×23%+课堂表现×23%+作业表现×24%。这就颠覆了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在过程考核中,作业表现又被排在了第一位。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督促学生重视作业。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看,教师如能引导学生重视作业,将会产生很多令人惊喜的成绩。因为是大班授课,一个学期一般只安排一次作业,笔者要求学生高度重视这唯一的一次作业。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作业为分层多元的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特点来选做其中的一项。选做作业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拍摄制作微电影;第二类编写微电影剧本;第三类写影评。为了让学生早做准备,作业要求在开课初就布置给学生。一开始,学生对拍摄制作微电影和编写微电影剧本有为难情绪,为了鼓励学生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教师会将以往学生的优秀作业播放给同学们观摩。看着同校的同龄人拍摄制作出或幽默或抒情或充满想象力的微电影时,同学们兴致非常高,因为这些微电影中的场景就来自于同学熟悉的校园生活,里面的故事和人物也反映了同学们的心声。在热烈的气氛中,教师循循善诱,告诉大家曾经他们也象你们一样担心自己做不出来或做不好,但经过努力,看看这些反映生活的微电影是多么有意思!而且那些优秀作业参加省、市及院级的相关的比赛,如微电影大赛、剧本大赛、影评大赛以及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中都有获奖。教师将获奖学生名单、获奖作品及证书一一用PPT展示出来,看得出那些年轻的眼睛里充满了羡慕和渴望,跃跃欲试挑战的种子也已经在心田里破土萌芽。

二、课外活动体系上的创新支撑

课堂上的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很多学习实践交流活动需要延伸至课外,因此需要给予课外活动应有的关注和建设,以实现立体多维的教育体系,给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有效的支撑。

1.利用新技术,延伸课外学习与指导

优秀的影片很多,不可能每一部都在课上播放介绍,即使在课堂上引导赏析的影片一般也要120分钟或更长,在课上也没有时间看完整,因此有必要利用好课外时间。教师可以建立一个FTP站点,将上课要涉及到的电影全部上传,供学生下载。学生在做作业时,遇到困难,需要教师帮助时,师生除了用电子邮件、QQ群、微信、微博交流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通过Vcampus系统(虚拟校园),实现教师在线指导与学生实时交流。

2.联合兄弟社团开展活动,资源互补,碰撞灵感火花

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而且与科技发展关系密切,为此,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不仅可以鼓励学生与影视社团开展合作,而且还可以与话剧社团、音乐社团、舞蹈社团、美术社团、模特社团、甚至航模社团一起合作。在与兄弟社团的联合活动中,不仅可以实现资源互补,有时候还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创意灵感。譬如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在拍摄校园微电影时,就和航模社团合作,利用航拍技术拍摄了俯瞰校园的壮美景观,司空见惯的校园景象因视角的转变而顿时产生熟悉又陌生的新奇美感,着实让人激动。

3.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在较量中激荡思维,创新求变

学生的作业不应仅仅是一种锻炼和练习,其心思完成的创造性作业还可以通过课外竞赛活动带给学生、教师更多的欣喜和激励。笔者指导学生修改微电影作业参加省的微电影大赛,结果一举获奖;笔者指导学生修改影评作业,参加市广电总台的举办的影评大赛,也获得荣誉;此外,我校在各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中获得立项资助的学生微电影作品及微电影剧本,也多出自影视公选课作业。关注竞赛、参加竞赛,在竞赛较量中激荡思维,创新求变,将作品打磨得精彩耀眼,这无疑是一种学习提升;通过竞赛交流,丰富经历,同样是难得的学习和提高。而且这些竞赛的经历和取得的好成绩不仅仅可以激励参赛者,而且还可以激励后继者和指导教师,这对于培育创新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是十分有益的。创新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会存有风险乃至失误,如果高校和社会能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激励创新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那么相信,包括影视通识教育在内的更多课程都将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作者:陈卫萍 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艺术系

第五篇:高职通识教育英语教学改革分析

一、通识教育理论概述

1.通识教育内涵及范畴界定

通识教育的概念来源于英语“generaleducation”的直观翻译,是对教育目的的一种表述,其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到目前为止,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尚未有明确、统一的概念界定,但通常来说,在教育理论界的相关研究中,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界定通常从其性质、目标和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从通识教育的性质来看,其是一种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的大学理念,实质是对自由和人文的继承;从通识教育的目标来看,通识教育在学生生活、德育、情感、理智、学识等方面具有突出的要求,其本质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成为全面素质的人;从通识教育的内容看,通识教育涵盖了生活各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有非专业性、非功利性、非职业性的显著特点,涉及内容广泛而全面。从通识教育的范畴界定来看,中国学者余凯、李曼丽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等,均明确指出外国语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学者刘少雪在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后,认为语言、交流、写作等都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因此,从国内外相关院校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来看,英语语言学科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占据突出的地位。

2.通识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内涵界定

教学目标是影响高职英语教学走向的关键,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不同的时期,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教育理念、政策指引等因素。结合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以社会需求现状,在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内涵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从面向未来与面向社会方面来看,通识教育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以英语语言为主导的全面素质,而非单一的职业准备;第二,培养高职学生全方位的知识文化素质,使其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第三,在大的框架内培养高职学生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主的基本能力,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框架;第四,培养高职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针对于高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而言,在通识教育视角下,主要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定量与定性分析能力、语言文化理解与鉴赏能力、甄别与判断能力。

二、通识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证分析

1.实证资料介绍

从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现代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来看,无论是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还是教育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均存在诸多矛盾,为明确通识教育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以及验证基于通识教育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师生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对教学改革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完善,为改革技术方案的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笔者选取本校2012-2014年在校期间的学生与英语教师为实证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样本涉及17名英语教师与20个自然教学班级;实证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780份,回收有效问卷754份,有效率96.67%,发放教师问卷17份,回收有效问卷17份,有效率100%;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看法、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看法、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看法、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的看法。

2.学生对高职英语学习的认知与看法

该项问卷调查主要涉及5项内容,包括学生对高职英语课程学习必要性的看法、学生对高职英语课程学习重要性的看法、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学习英语的收获、学习英语的喜好态度。从问卷统计结果可看出,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必要性认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目的、收获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分散性较大,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并不明确。在喜好程度方面则能明确地表现出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问题,接近一半的学生并未表现出对高职英语学习的热爱,这说明当期的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不佳。总体来说,从该部分调查可看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注意的方面:学习功利性较强;高职英语语言技能收获有较大提高,但实际运用的综合素质不足;对高职英语学科的热爱程度太低,急需提升。

3.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认知与看法

该部分的问卷调查涉及师生双方的7个方面的12项调查,调查内容分别针对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内涵,包括高职英语教学是否显著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高职英语教学是否显著提升文化修养、高职英语是否显著提高英语综合素质与能力、高职英语是否有助于提升其他学科学习效果、高职英语是否应注重方法的传授、高职英语是否有必要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等。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学生,对于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完成哪些教学和学习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并且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师生均认为高职英语教学应着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应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学习方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调查结果还显示,虽然教师与学生都认识到了高职英语教学应设置的目标,但实际教学中目标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4.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认知与看法

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认知方面,调查内容主要涉及7个问题,包括高职英语课程类型、高职英语课程的丰富性、高职英语教材、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等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0%以上的学生对技能实践类英语技能的教学内容较为关注,有约40%的学生对文化修养与实用类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较为认可;教师方面,有约60%的教师对综合英语类、实践技能类、文化修养类高职英语内容较为认同,对实用类英语认同的教师比例约为35%。此外,超过90%的教师与学生对高职英语多元化、丰富性的教学内容较为认可。在教材方面,超过半数的教师与学生对当前的高职英语教材认同度较低,希望进行改革和完善。

5.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的认知与看法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课堂教学效果,在本部分的问卷调查中,主要涉及以下问题:高职英语课堂活动教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多媒体及网络英语教学、自主性学习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倾向于小组讨论、辩论赛、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等教学模式与方法,这些也同样反映在教师的认同方面。由此可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参与性、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无疑更加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青睐,并在实际运用中获得的教学效果亦相对较为明显。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可知,互动交流型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兴趣、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方面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这也指明了高职英语改革的方向,同时也展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和观点。

三、从通识教育视角解释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结合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内涵,以及上文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通识教育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内容应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置有多元化的高职英语教学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第二,促进跨文化的高职英语教学,加强高职英语教学的人文性与文化性,改变传统的功利性与工具性的教学模式,虽然实用性英语教学在短期内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从长远角度来看,高职学生更应该着重培养更高水平层次的综合素质。第三,丰富教材内容,突出人文特色,高职英语教材形式与内容的设计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应着重以下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内容、拓宽知识面、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内容等,因此教材内所选文章的内容不仅要注重英语知识,还要兼顾人文类、科普类、历史类、民俗类等内容,以人文类为主流。第四,加强高职学生英语教学的隐性课程,利用多媒体及网络创建网络教学平台,创建有利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校园文化。

作者:卢黎红 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通识教育构建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是为了上大学而寻找的捷径。有一些美术培训机构对学生进行三个月甚至更短时间的培训,就能让学生参加美术高考,并且通过考试。因此,部分学生并不明确上大学的目的,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缺少正确的认识,甚至在学习专业课程中也缺少明确目标,以致没有学习的动力。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通识课程并不重视,觉得学艺术设计专业没有必要学一些与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甚至认为基础绘画课程也不重要,只要学好核心专业课程就能找到好工作。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现代艺术设计都是用电脑操作完成的,学好电脑软件就能做好艺术设计,这导致他们的知识面较窄。设计的灵魂是思想,那些只注重电脑软件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只是电脑操作工,谈不上设计师。“上手快,后劲不足”这是用人单位这几年对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评价。到工作岗位后,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的了解,加之学习方向有所偏颇,所以对专业的宏观把握不足。他们的自学能力、创造创新能力与人文素质较低,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也较差,且难以适应大专业方向的其他岗位(如学习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不能接受环艺设计专业的岗位)。这不仅制约了个人的发展,而且对社会艺术事业的发展也形成了制约。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沿用较为传统的绘画教育方式,以绘画类、软件设计类课程为主,通识课程开设较少,因此导致了一些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艺术修养较低。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有着极强的综合性,其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各个领域,并且其服务对象也极其多样化。为不同的客户进行设计,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艺术设计对学生知识面的宽泛程度要求较高,学生只有在对客户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追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对美的精神需求。设计师只有在对文学、历史等方面知识掌握较好的情况下,才能将精神追求很好地融入设计作品。艺术设计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高职学生进行艺术设计时往往思维较为局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太少,对许多知识不了解,所以无从联想也没有能力联想。一件好的设计作品,总会让人们在看到作品表象的同时产生更深刻的联想,往往会和时事、历史、文化等相关联。所以,设计师的知识储备是关键。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打破各专业的限制,实现各专业的互融互通。这对拓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视野,活跃其思维,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对于学习艺术设计专业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只重视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制约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和社会需求产生了脱节,虽然学生能快速适应岗位,但后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往往较弱。高职教育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在重视专业培养的同时,还要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学习知识的能力,使其看得更深、更远,实现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引入通识教育课程,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

1.核心课程的构建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应该帮助学生构建起历史、哲学、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联及发展框架。第一,可以开设中西历史、思想史等课程。此类课程可帮助学生了解中西历史及哲学思潮发展的过程。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反映,了解历史和哲学思潮发展,有助于学生理解当时的艺术形式,从而理解艺术和历史、哲学思潮是如何互相渗透的。对于学设计的人来说,不管学什么设计,如果只关心设计的要素、特征、形态,那便无法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如果设计师需要通过设计一样作品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就必须了解当地的文化、经济、历史、时事等。所以,学习历史、思想史能让学生了解各种设计以及设计运动的背景,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从而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第二,需要开设艺术史和设计史的课程。此类课程可让学生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形成和发展,各种设计风格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每一种设计风格的背后都是人们观念和需求的体现。学生只有了解设计发展史,才能对不同流派的设计思想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所认识,形成洞察力和设计灵感等专业素养。第三,开设其他艺术门类的课程,如音乐、戏曲、摄影、影视、书法、工艺美术等。艺术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其追求的精神世界以及一些艺术表达的手法是相通的。如,在摄影中讲究的构图、光影、色调等,在艺术设计中也常常有所运用。开设其他门类的艺术课程,可以让学生拓展视野、触类旁通,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大有裨益。第四,开设一些与艺术设计相关的社会科学课程,如传播学、心理学、营销学、礼仪、客户交流与沟通等。艺术设计专业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多数学生以后所从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商业性。以设计一款产品包装为例,设计师先要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产品受众心理需求进行分析,运用传播学和营销学的知识综合考虑设计方案,因为产品的包装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了售卖产品。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2.其他非课程的教育形式构建

通识教育属于养成教育,不能单靠课堂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可通过多种非课堂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如,各种校园活动的开展(系列讲座、大学生艺术节等),大学生社团的组建,校园网的资源共享,微信公众平台、论坛的搭建,等等。不同的教育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还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组建工作室、创业园,让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践的经历了解专业学习的方向,以及专业学习以外需要掌握的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结语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8

为深入了解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的方式,主要对天津市宝坻区口东镇上王各庄村和于古庄村中青年农民,就关于农村自学考试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对自学考试是否了解及怎样看待,学习过程中能否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平时怎样参与助学辅导,对自学考试的意见及建议。调查发现,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民参加自学考试人数很少;二是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农村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三是助学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四是社会总体对农村自学考试不够重视。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民参加人数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学考试在农村的知名度不高

调查了400人,其中上王各庄村260人,于古庄村140人,调查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和少部分小学毕业的中青年。统计显示,只有3.5%的农民了解或者知道自学考试。

2.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农业生产结合不够紧密,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问卷调查显示,自学考试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实际农业生产有差距,不能理论结合实际。其他地区也存在这种现象,如湖南省,在理论教学方面,多为短线式的应试辅导,学生机械式学习,深度广度都不够。大多数课程内容未及时更新,忽视实践教学,忽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中缺乏必要的实验、实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造成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学生实验能力和职业技能不高。

3.助学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农村考生只能到市里参加助学辅导,距离远、交通不便,很多时间都浪费在路上。有农民表示,当初想参加自学考试时,不知道向哪里咨询,经多方打听才得知,但又需要到市里,还有后期参加助学辅导、考试等,因为太麻烦就取消了参加自学考试的打算。还有农民表示,前段时间给区自考办打电话询问报名事项,工作人员告诉他,需要上网报名,结果自己在网上尝试了好长时间也没能报名成功,现在都是信息化、网络化,这些东西以前没怎么接触过,一时半会儿还真弄不懂。农村大多助学辅导体系不健全,造成了考生咨询、参加辅导、毕业等环节的困难,加上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考试通过率极低,致使一些考生失去学习的热情。

4.大学生就业难、农民个人自信心、厌学心理、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报名热情

近几年,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就业形势不乐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400名中青年农民中,有农民表示对于报名参加自学考试感到自己基础薄弱,担心学不好,不能毕业。有农民结合自己以前的上学经历,觉得学习很有必要,但是自己很不擅长学习,成绩也不好,因此,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农民根本就不想继续学习,认为没有时间、学费等。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自学考试在农村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各种渠道全方位宣传,使农民了解自学考试的性质、助学服务、考核方式、毕业条件、政策、专业及课程设置等。同时,对于参加自学考试人数比较少的地区,干部可主动上门动员,耐心讲解,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规模。可聘用当地有威望的能人,经过岗前培训后作为村级联络员,专门负责宣传、咨询、动员等工作,联络员所需工资费用由政府负责协调解决。每村聘用一名,由乡镇自考办负责管理。大力宣传因自学考试而获得成功的先进人物事迹,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的氛围,使农民明白要持续地学习才能更有能力建设新农村、推动城镇化建设,以跟上正在不断变革的社会。

2.更新专业及课程设置

专业及课程设置应突破现有模式,考虑到实用性,因地制宜,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有些地区的农民大多以进城或村庄附近工业园区务工为生计,主考学校可以开设建筑、室内设计以及与园区产品生产相关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专业;在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地区,可以开设食品加工、水产养殖、鱼虾病防治等专业;在乡镇企业较多的地区,就可以开设一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可开设旅游管理等专业。在教学上应借鉴职业院校的经验,注重高等职业教育对考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手脑并用,让考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3.建立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助学体系

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指出:“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关键措施是助学到农村,最好到乡镇。否则,面向农村将是一句空话。”1999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农村乡镇自学考试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建立农村自学考试服务体系纳入大教育的管理范畴。同时,明确了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因此,就目前助学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来看,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对于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来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经调查一些地区发现,有乡镇没有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如果需要助学辅导,必需到城里。农村相对城市,信息、交通、经济等较不发达,对农村考生很不利。因此,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务必提高认识,将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建到乡镇上,有条件的可建到村上,做好协助报名、宣传、咨询服务、助学等,将上级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特殊情况下,没能建立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的地区,可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如开办民办学校等,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

(2)采用分层教学法,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学。农村居民的平均文化水平相对城市较低且参差不齐,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数据库资源开展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考生主体性作用,这样一方面缓解部分地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提高助学辅导的效率。同时还能培养考生的自学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对于师资建设,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要联手打造一支农村自学考试的专业队伍,广泛吸纳农业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在种植或养殖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的农民为专兼职教师,认真研究自学考试的教学规律,形成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应牵头搭建专兼职教师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形成研讨教学、考核等的长效机制。

4.改进考核方式

在不降低标准的情况下,适度减少理论课考试或者将考核改为考查,增加实践课课程、过程性考核课程所占比重,降低考试难度。可以将考场设置在田间地头,特别是对果树修剪、拉枝整形等技术的考试,这样在现实的环境里考核,一方面更能检测考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能引导考生平时学习时,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有些理论课考试,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考核,由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开发一套在线考试系统,这样学生就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考核,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

5.完善激励机制

对于自学考试取得好成绩并顺利毕业的考生,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所需资金由地方政府协调解决。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应召开表彰会,利用宣传栏、网络、电视、农村大喇叭广播等媒体宣传优秀考生先进事迹,以形成学习先进、崇尚自学的良好氛围。对于取得自学考试毕业证、学位证的考生,由地方政府协调,在自主创业、就业、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照顾。

6.把自学考试作为一项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