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儿童道德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儿童道德论文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1

学界对康德的研究多是在“对康德的三大批判的研究”这一维度,对康德的印象也建立在这一维度的研究之上。“康德的先验原则在历史生活中如何得到表达”的维度却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拟对这个维度进行考察,以弥补研究之不足。在对这个维度的考察中,作者将关注点收缩在对康德育思想的研究视角上,以《论教育学》为基本文本,对其教育思想及其哲学本质进行解读,考察康德哲学中的先天能力是如何在儿童身上通过教育得到现实化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自由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

康德;哲学;教育;先天能力;自由人格

一、对康德的教育思想进行明晰地定位

就“教育学”,或者更明确来说,“教学论”这个词本身有对应的英文单词Pedagogy,它自身有着丰富的内涵;与Education有着根本区别。以上翻译的细微出入,使得任何一个严谨的学术之人不得不由此思考:当我们在讨论康德的教育学思想时,应该在何种意义上将其理解为Education,何种意义上将其理解为Pedagogy?与此同时,既然《论教育学》是作为一个哲学家对教育进行思考的产物,我们同时必须明确教育与哲学的关系。教育作为人的先天能力及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化表达的途径之一,则需要立足于实践哲学来考察。在康德的哲学划分中,实践是个需要小心处理的概念。1.康德区分了技术实践和道德实践;2.那么这和他的教育思想中的“实践”概念有何内在联系?他在《论教育学》中对自然性教育和实践性教育作出的区分,其哲学基础(根据)在哪里?作者想通过对以上两方面问题的探讨,对康德教育思想进行明确定位。

二、深化对康德教育思想的实质及目标的认识

首先是对康德教育思想的实质的探讨。由于第一点中提及到的其教育思想本身的定位问题还尚待考察,这就使得其教育思想的实质得不到一个系统的、基于哲学基础的阐释。1.康德教育思想的实质是要让人性中的自然禀赋通过动态的教育过程,均衡地发展、现实化出来。在对其教育思想实质的解读中,就需要对作为手段的教育诸细节、自然禀赋的具体内容(即这些自然禀赋到底包含哪些具体的能力)。2.实质中所隐含的问题(即自然与自由的结合的问题)作进一步阐释。其次,是对康德教育思想的目标的分析。根据第一部分对康德教育思想进行的实践哲学的定位,《论教育学》的自然性教育部分和道德性教育部分分别对应了技术实践和道德实践。其教育目标也由此得以确立:(1)在技术实践层面所要实现的目标,即先天能力如何在小孩身上现实化肉身化,先天能力如何通过教育得到培养、在教育中如何得到表达;(2)在道德实践层面所要实现的目标,即如何从技术实践向着道德实践的目的自身突破,从一个诸能力、原则已得到肉身化却尚受监护状态的小孩到能够实现自我启蒙、摆脱了监护的状态的成年人的蜕变。

三、动态地展现康德教育思想的实现过程

康德教育思想的实质应该渗透、体现在《论教育学》的具体教育目标及实施过程中。教育作为人的先天能力及原则实现的关键,本质是实践性的。这种实践性建基于可具体实施的方案,即可操作性上,因此对康德教育的研究不仅需要展示教育方案自身清晰的框架结构和严谨的内在逻辑,还需要展示教育过程的动态化(即如何将先天原则仿佛是“灌注”到儿童体内,又要让其把这些原本就具有的禀赋发展、体现出来;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按实践性教育的各个环节实现对自由人格的塑造)。因此在这一部分,作者第一步要展现的是,Kant教育思想在技术实践层面上是如何得以实现的,亦即在其对低等能力和高等能力的划分基础上,知性、判断力、理性能力的培养过程;第二步要展现的是,Kant教育思想在道德实践层面上是如何得以实现的,亦即:技能、明智、道德性的培养过程。通过以上两个步骤,我们可以看到其教育思想中的技术实践是如何一步步引向道德身份的。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生动、鲜活的有关康德教育思想实现过程的图景。通过这篇论文,作者要研究的主导性问题是:“康德的先验原则在历史生活中如何得到表达”的维度下,其哲学中的先天能力是如何在儿童身上通过教育得到现实化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自由人格的塑造。在这个主导问题之下,作者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定位康德的教育思想?2.康德教育思想的实质及目标是什么?3.其实现过程是如何通过《论教育学》得到展现的?教育学的实践性质决定了这篇论文将决不只是一次单纯的哲学基础的论证,它还应该是教育手册,给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性的帮助;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个手册对现实的儿童进行现实的教育。而至于能将人教育至何种程度,这个手册不能给出一个保证,但是如康德自己在《论教育学》里所言,“那种要把人的所有自然禀赋发展出来的教育的理念,当然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教育理念是我们可以当做理想并为之努力、不断趋近的。

作者:张川 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2

根据对诗意化的理解,笔者把固化了的理性思维、唯科学主义;脱离生活情趣,按事先预设好的路径、“范式”、框架进行逻辑演绎;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刻板地贯彻某种理念,灌输某种知识,或者掌握某种技能,而缺乏轻松、愉快的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刻意把认识对象与我自体分离开来进行观察、测量、研究的活动都认为是“反诗意化”的。就幼儿教育而言,“反诗意化”的活动让幼儿产生“累”“疲倦”“逆反”“厌恶”“淡漠”“被迫”等多种不良情绪;通常这些活动主要分布在国家的幼儿教育行政控制、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以及各种针对幼儿设计的教育之中,其中幼儿园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教育理念、道德塑造、教育管理、教学活动、研究活动、幼儿保育等各个层面。

1.政府层面的“强大的外力”推进

近十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颁发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未来10年幼儿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幼儿教育标准化建设的诸多措施。例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但是,从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政府的工作仍然仅仅停留在入园难、入学率等方面,还是外围式的命令式的宣言,主要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逻辑来平衡幼儿教育的发展。政府总是强调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却忽略了社会如何为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是执行者,往往把教育理论、信仰、观念进行实体化建构———贯彻落实。把所谓“顶层设计”向下落实到实践;把崇尚唯理性、崇尚根据说、信仰、经验等等综合实体扩展至幼儿园微观环境、幼儿个体、教师个体的自由教育情境时,原有的生态和结果必将遭到破坏。

2.家庭层面的功利需求

现在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极其重视幼儿教育,普遍把幼儿教育拔高,把幼儿教育理解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比如唱歌、演讲、跳舞、绘画、下棋、讲故事、认识汉字、认识英语单词、认识数字并会计算、会弹钢琴、读古书经典、习武等等五花八门的内容。林林总总的内容也在各种培训班、民办幼儿园中大行其道,成了他们招生的资本和竞争优势。幼儿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成了家长相互攀比的资本和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潜在标准。此种功利逻辑本质上是忽视幼儿生命成长的存在,忽略幼儿生命和生活体验的存在,是违背自由生长逻辑的。

3.幼儿园研究与教学的“泛技术性”崇拜

不可否认,幼儿教育科学化大大推进了教育理性化进程,目前幼儿教育科学化已经成为发展共识。但是科学化的前提是把幼儿对象化,即把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不是主体,所以幼儿研究和整个教育方式中都采用疏远幼儿的方式。“它在本质上是不关心人的,特别是对处于整体性中活生生的人性,它是不关心的。”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教育是一种进步运动,历时性向未来推展,今天的教育现实是教育史长河中的最高阶段,并且还会向未来发展,它始终处于永不停息地向前流变过程中。我们所坚持与固守的教育观是极端的信奉唯理主义建构论的观念,认为教育、人的发展都是被另外的“前者”“家长”“专家”设计的结果。有学者指出“一些科学化的教育论文只看见各种推演的公式和符号,貌似深奥复杂,但说的是浅显道理甚至是常识,论文干瘪瘪的,没有液汁;教育论文本就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充满思想和情感的。”

4.幼儿道德教育外在物理化推演

模式化的生活设计、成人化的生活构想、竞争化的生活方式、抽象化的生活样态使学生背离了美好生活的生存状态。幼儿道德教育不是从儿童内部品质出发,不是内涵化了的个人品质和人文素养,而是外在的社会交往规约。把道德理解为伦理,是一种外在的一条条约束的规则,毫无生机和活泼性。遵守道德是一个物理过程———按规矩办,而不是一个心理过程。当远离了人群和惩罚,道德问题就集中爆发出来了。从儿童的天性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未见过的善良、纯洁、无邪与朴实,就“像一颗散落的种子,远离人类的尘世。”而理性指的仅仅是使外部原则在人内心内化,并以之来修改自我的一套行使控制功能的“操作原则”。理性的这种规制功效保证了“好孩子”的形成,“好孩子”也发挥着理性的这种宰制功效。

二、反诗意化之缘由

教育经历了混沌的自然发展———理性的现代化建构———后现代的逆袭三个阶段。混沌自然发展阶段不知道需要什么教育;理性现代化建构阶段则顶层设计、强势推进、目标明确;后现代逆袭阶段否定宏大,解构整体,回归自然进程。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教育一般跟随国家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教育现代化正处于方兴未艾的疯狂阶段,幼儿教育,具有显著的数字刷新、宏远规划、顶层设计、技术崇拜、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强力控制等特征。诗意化教育的提出,明显是不合时宜的,也不可能成为主流观点。显然,幼儿教育的反诗意化问题究其本质而言一定是现代性文明方式的结果。幼儿教育诗意缺乏在于幼儿教师的诗意、浪漫化情感的抑制。

1.专业的社会压制

教师的权威性即职业的专业性是否得到社会的承认主要是专业知识、专业自主权、专业伦理三个因素能否得到有效发挥。然而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专业知识严重被学科知识所贬抑,许多人都认为教师知识足够丰富就可以了,至于以缄默知识为主体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可以忽略的。二是我国学校基本实行科层管理,行政决定一切,教师普遍无专业自主权,无法按自己的方式教学,领导要求怎么教学就怎么教学,教学规范是外推式的,这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执教。三是教师伦理不是教师实践智慧和个人品质的外展,而是社会外在的、舆论式强迫的一道道规则和命令组合系统,从而使教师陷入了伦理困境。教师的专业得不到顺利发展就会产生职业不自信,从而对自我生命意义的认识也逐渐脱离健康成长的轨道,甚至对自我生命轻视,致使教师自我潜在的职业忧患意识呈现出现实生命沉沦、疲倦、烦恼状态。这些问题在幼儿教师中更为突出,幼儿教师地位低、职称晋升难、待遇低、学历低、男性少、队伍不稳定等特点不仅意味着幼儿教师专业资质得不到保证和缺乏专业性权利,专业实践常常遭遇外部行政命令、社会家长等方面的干预。比如行政部门经常要求幼儿教师要承担大量烦琐的记载、摘抄、报告等文字工作,配合完成对外的招生宣传和收费任务,有的幼儿教师时常被抽调去参加政府组织的舞蹈、唱歌比赛,甚至被抽调去行政部门搞接待等活动;也有家长建议在幼儿园安装监控设备以监视教师行动;很多幼儿教师身心俱疲,幼儿教师似乎是谁都可以去做的职业,专业性得不到认可。

2.行业的标准规制

(1)幼儿教师培养目标标准化。

一是着眼国家长远的教育功能和人才培育要求;二是以幼儿自身条件为基准的身体发展;三是解决幼儿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引领品德发展;四是引导幼儿思考问题,促进其认知发展。

(2)幼儿教师能力评价标准化。

一是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二是把握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三是能够观察幼儿行为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评估;四是具有和幼儿互动沟通的知识与能力;五是具有设计幼儿教育环境刺激的社会能力;六是具有与社会尤其是家长、教育主管领导的沟通能力;七是组织和开发教育资源尤其是园本课程、潜在课程的能力。

(3)幼儿教师教学行为标准化。

教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必须规范实施,如现代性典型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告诫师范教育一样:“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他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笑和怎样看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3.思维的形式化限制

有关幼儿教育的研究,必须深刻认识幼儿,深入研究幼儿,才可能做出专业的判断,才可能教育好儿童。儿童发展所受的相关刺激的制约因素、必须进行微观的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做出量和质的结论。这是目前国际幼儿教师教育最为重视也是学术研究最为迫切的需要。认知方法(是什么,内涵与外延)———理解方法(历史、背景和意义)———应用方法(定义域与技巧)———研究方法(根据与改进),从而形成一条准科学的思维路径。从研究成果表达方式上看,教育研究有文学性与科学性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当下,由于科学性表达过于追求理性思辨或实证说明,忽视了人的个体生活体验,日益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怀疑,也直接导致教育研究出现了一种以叙事研究为代表的文学性表达,它试图挣脱教育学的概念框架与理论谱系的束缚,直接把教育研究指向教育活动的现场与个体的切身体验。有关幼儿教学方面,幼儿教师需要更加规范工作。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建立标准化反思系统,软件化运行,填表式嵌入和拓展,做到可评估、可参阅、可借鉴、可促进。

三、回归诗意化特质

新世纪以来,受后现代主义哲学影响,整个教育界都意识到了寻求境域性、真实体验感的重大意义,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品德教育等学科的地位仍然是重要的,以统计概率论为基础的追求宏大规律性的教育科学化情结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基础教育界,在教育理念、研究方法、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等多个层面也兴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改革运动。一些幼儿教育者尝试使用叙事、日记、随笔、版画、漫画、微片等情感丰润的方式来诗意化幼儿教育。以某些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为个案的情景式问题呈现,境遇式教育遭遇,更加凸显了微弱的个体的现实教育境况。从在台上的宏大理论的宣讲到进入幼儿园、进入课堂、进入社区、进入家庭去考察幼儿的生活路径和聆听他们的生命述说,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分担他们的痛苦的学术和教育理路不断清晰。但是这种后现代哲学指引下的研究和教育方式,仍不是学术界的主流,还缺乏自觉性,常被那些宣扬宏大理论的专家斥责为“小儿科”“非主流”。笔者认为要走出现代性教育科学化藩篱,使诗意化幼儿教育成为一种教师自觉。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必须从生命、人性的高度再认识儿童以及反思与解构当下幼儿教育研究、教学、管理范式。

1.再认识儿童———诗意存在的继续

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并且这也是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长期所关注的焦点。我们这里提出的对儿童再认识,显然不是科学规律、心理发展层面的认识,而是哲学意蕴上的“幼儿存在”精神指向和生命意义的再认识。幼儿不是一个抽象的、现成的、给定的实在,而是一个变动的、开放的、发展的、可能性、延展性个体。在各种活动中,体现自己的性格、情绪、认知和意志,表现出独特的气质特征。各种心理指数的发展,既面向活动本身,又最终体现一种终极的生命意义。幼儿教师、家长、各种幼儿教育组织和管理部门,对儿童的认识是一种“外在式”的推定、估计。对儿童的认识离开了儿童自身,离开了他们神秘的心灵家园,此种认识不是本真的,是一种“外围评价”。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言:“儿童总是以想象的方式建构世界与自我之间的生动联系,不断地唤起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想象,以丰盈年少个体生命内涵的基本路径。儿童与自然的交往中的游戏与劳作以及对自然事物的想象,构成一个人与自然之亲缘性的原型,开启个人通往自然之生命向度;儿童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游戏与交往构成个人与他人交往之原型,儿童时期与人交往的丰富性奠定一个人向他人敞开的生命之维;儿童时期的童谣、故事、阅读、民俗、仪式等具有文化意味的生命体验,构成一个人向历史与文化世界开启的生命原型。”

2.“后常规”———幼儿教育“前范式”解

库恩与波普对“范式”都有深入的研究,是对科学研究本身理性化的启蒙与反思。科学、理性、形式逻辑、数学演绎确实是现代文明的精髓,用“理性”武装了人们的头脑,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认识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丰盈。科学、理性的威力得以完全呈现和推进,依靠的是科学研究者即“学术共同体”缄默的“范式”承认,一旦范式稳定存在便成了“常规”。当然,范式、常规不仅仅表现在科学研究领域,在组织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就幼儿教育而言,幼儿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教育方法、管理组织、研究设计基本上都概念化、模式化了,有着清晰的操作流程即“常规”。范式是“学术共同体”“管理共同体”等潜在承认的,即同行默认。但是,常规遭遇了“诗意”的困境,一切常规化,诗意便荡然无存。库恩的范式理论使人们研究和管理模式化,思维清晰化,评价标准化,找出了专业与非专业的边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术大生产、组织大发展、圈内的沟通交流从而有了可能。但是,对非专业人士、圈外人士、跨界人士、艺术人士、浪漫主义者、创作者、灵魂存在者、原本主义者却是巨大的桎梏。“后常规”的概念是英国科学与社会联合会主席拉维兹博士在上个世纪末提出的。他说:“科学共同体不像库恩描写的那样平静、单调,‘常规’对跨界成员来说缺乏规范性的力量。”“后常规”在于破解前范式的习惯势力、固定结构和关系。用无序、混沌、模糊、灵感、顿悟、感觉、直觉、创生来获得科学研究和管理的新思维和新力量。

四、结语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3

 

国际民间叙事研究学会第12次大会于1998年7月26一31日在德国中部古城哥廷根召开,各国学者228人与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民间叙事的流传问题。   具体的参考题有:①民间叙事的未来,②民间叙事在日常大众传媒中,③民间叙事传播和性别的关系,④跨文化的流传,⑤民间故事传播和报纸、刊物、出版物,⑥民间叙事研究和精神智力。   民间叙事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离言、笑话、叙事诗等口头文学作品,但也有谚语、民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囊括了整个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一种口语文学,一种活的文学,有表演性、变异性、实用性、即兴创作和立体性等特点。它与作家书本文学不同,是民众的口头集体创作,在人民生括中有实际的功能,并不断变异。此次大会以“流传”为中心,正是掌握了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点。它突破了以往历届大会以作品文本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为主的格局,而着重研究民间文学的活的生态及其发展前途、流传方式等问题。   1民间叙事的发展前景   西方由于在现代化过程中生活方式急剧变化,传统民间故事受到很大冲击。有学者认为民间叙事只属于过去,现已逐渐走向消亡。而中国却不同,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吸取了西方的教训,不仅注意收集、保存并精选出版传统故事,还特别注意发展新故事。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故事的娱乐功能和教育作用,有故事员、评书评话艺人在茶馆、会场、广播电台、电视台表演故事与评书(长篇故事),在报纸刊物上经常发表故事作品,有不少专门的故事刊物,很受欢迎,如上海的《故事会》每期发行400多万份,为全国文学期刊发行量之最。故事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保加利亚学者科西娃的论文《新世纪的故事前景》,匈牙利学者沃以特的论文《在现实的民间叙事的前面,有黑暗的前景吗?》就前景问题进行了研究。后者认为,如果不及时做工作、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而任其自生自灭,民间叙事是有可能消亡的。这一带有预言性的替告,使各国学者对中国的经验更加重视。   喀麦隆学者蒙委一桑巴的论文《民间叙事研究在莫属喀麦隆教育系统中的未来》就民间故事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了研究。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民间故事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生命力,应该引起重视。美国学者麦卡锡•巴拿的论文“美国童话—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旧故事”,麦克安德路斯的论文《美国西部牛仔女的幽默和形象的前景》,皆对此予以关注。   阿根廷学者布来奇在论文“轶事作为新闻中的一种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象征表达方式”中说明了古老传说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仍发挥着实际的作用。   美国学者巴奇隆就法国1697年记录的门米。道内斯故事与今天的情况,说明这些故事是民众精神的文学表现。   印度学者卡洛斯在《格林童话在印度故事中的处境》中,调查了格林童话在口述流传中发生变异的情况。   美国学者康瑞德在论文《追踪吃人魔:变相的政治》中,说明童话中的幻想形象—吃人的魔鬼,曾是政治斗争的一种象征,其作用至今仍未消失。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波雅林在论文《故事与犹太法学权威的确立》中,说明故事传说在犹太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舆论作用。芬兰学者波力金好衣的《法庭上的故事—1871年一个屠夫的情况》反映出故事在法庭审判中的作用,为故事的社会功能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证据。英国学者拜伦在《爱尔兰人存在的重要性》中说明传说故事在各国的爱尔兰移民中作为民族文化卫道者的重要功能。   美国学者阿里在《故事为儿童维护正义和道德》也具体论述了故事的社会功能,正是这种社会功能使故事始终活在人民之中,充满了生命力。有些学者还研究了故事的预兆作用。如瑞典约翰生《预兆和学问的积极探究》,芬兰学者凯沃拉的《述梦:梦的故事作为未来的钥匙》等。   芬兰学者贾威林的《袭读公墓的卡累里亚民间故事—道德行为的民间概念》一文通过民间故事研究民众的道德观念。   娜威学者普列明格的《历史回忆和民族精神!》,美国学者缪连的《种族和人种史的寓言》探讨种族历史的叙述代代相传至今的情况。以色列学者海山—罗肯的《墨守本文的人民:民间叙事出版物与以色列现代国家一体化》,非洲尼日利亚学者奥拉瓦勒的《一个跨文化的传播:(松迪亚塔)史诗和西非一体化》等文,都说明民间叙事经长期流传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在国家、民族与地区团结、统一事业中具有重大作用。故事的社会作用是多方面的,在文学创作、宗教活动和社会交际乃至医疗事业中都有实际的功能。   俄罗斯学者卡西列娃《童话故事在儿童读物中:19世纪和20世纪俄国作家的自传回忆》以大量事实说明俄国作家学习并运用民间童话进行儿童读物创作的种种情形。美国学者奥瑞英的《笑话作为一种虚饰》说明现代社交中幽默笑话作为一种虚饰语言艺术的作用。   娜威学者西尔堡的《通过奇迹—从怀疑到信仰》说明在基督教传教活动中,讲述宗教奇迹故事,使之具有从怀疑到信仰的作用。甸牙利学者陶斯在《有什么见闻的证据—匈牙利女巫审判中的证据和有害的叙述》中通过调查证实,在女巫审判时,民间传说故事是作为重要的见闻—证据起作用的,很有权威性。美国学者唐哈里利在《英雄和说谎—护理人员中的故事讲述计谋》中介绍了医务人员在精神疗法中,如何运用英雄故事鼓励病员提高信心战胜疾病的。   民间叙事作为一种实用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服务功能,必然产生报酬问题。美国学者米尔斯在“财产、证券、财务—在人道主义的社会研究中的伦理学出版物的叙事学者的奖金”中对此作了调查研究。   2多种多样的流传手段   #p#分页标题#e# 传统民间故事是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结合各种民俗形式讲述的,除夏夜乘凉、冬日烤火时的谈天场含外,还在各种仪式中出现。印度学者巴沙克《孟加那的仪式故事》中论述了在孟加那地区流传的多种多样的仪式故事,如各种庆典、求签、画图和戏剧等民俗活动中表演的故事。坦桑尼亚学者马拉却的论文《婚礼上的故事传播》,美国马申各的《对娜威人婚姻故事的透视》,芬兰马兰达的《期待生子—第一胎的故事》,伊朗米尔•苏克雷的《儿童朝圣者的故事》等文章,说明了在各有关场合讲述故事的情形。   法国坎票音等的“玛丽•安东尼特和她的著名笑话:三种传媒的水平、三种指贵的方式,两个烦恼的世纪”就18世纪的玛丽女王对法国人民的讲话《如果没有面包,就吃点心好了9这一著名笑话流传的悄况进行了较深人的探讨。南斯拉夫卡南诺维克在《学生示威运动的标语作为一种传播方式》中调查了1996~1997年贝尔格莱德学生示威运动中运用民间文学作标语口号流传的情形.在现代大众传媒中和市场上,民间叙事的流传日益受到重视,会上有些调查研究的成果,如:匈牙利学者那格义的《每日传媒上的传统民间叙事表演的情节说明》介绍了中欧国家的调查资料。尼日利亚奥坎拉翁的《尼日利亚民间叙事在大众传媒中的范围》,美国劳的《消费的过程—市场中的连续故事和思想差异》,印度巴达却瑞的《民间文学和每日政治—民族传媒的同一性和差异》,乌克兰布列采娜的《传说、笑话和幽狱在每日传媒中—对故事本文观察的经验》,英国关代夫的《日常传媒中的叙事诗歌—表演、形式和功能》等文,均属民间叙事在每日传媒中的流传情况以及功能的调查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际网络的出现,故事流传又出现更快更好的形式。有学者对“网上故事”作了研究,如爱沙尼亚学者考依娃的《国际网络—研究故事讲述的新的机遇》,斯拉伐克的赫劳斯考娃“民间文学或伪民间文学—网上或群众文化中的故事讲述”等。由于民间文学在记录时会有所加工改写,有人就认为那已不是真正的民间文学而成了“伪民间文学”。   在故事研究中电子自动化技术也有实际运用,匈牙利学者达仑义等人的论文《故事本体中的母题的自动识别》讲匈牙利科学院以自动化技术进行故事情节单元(母题)自动检索的情况,这是大大提高研究效率的先进方法,在国内尚待开发。   3新故事与旧故事的流传研究   对现代新出现的民间叙事作品,也有不少专门研究。如希腊学者阿夫代柯斯的《笑话谜语—一种新的短小形式和功能特色》,智利学者但尼曼“智利今日故事的研究”等。英国学者本尼特在《生了一个贵妇,死了一个圣徒—在流行报刊和大众评论中戴安娜的神话》中对英国王妃的新传说作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她的形象在民间和大众传媒中被神化的情形。瑞典古斯塔夫生以20世纪的饮酒新故事作为边界饮酒文化的比较研究资料。   在新故事中存在着旧故事的成分,表现在情节、思想、语言等方面,罗马尼亚学者康斯坦丁斯库在《当代童话中的19世纪日常生活和思想》中对此进行了研究。   很多新故事带有个人回忆的特点,这是传说故事的初期现象,据此可以研究故事的产生和创作过程及其与现实生活的异同。德国学者席米德的《纳美比亚个人经历的故事与自传》,芬兰学者彭铁开林一马甲《难民个人经验故事的研究》,瑞典学者尼尔生的《回忆和能力—在瑞典工人回忆的出版物上》,以色列学者巴的《波兰犹太人受迫害时期的传说》,以色列学者沙拉蒙的《讲述奴役—从埃塞俄比亚到以色列》等文,都属个人回忆自己受难或传奇的经历方面的调查、探究。   传统故事在流传中必然发生变异,讲述者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改编增删,研究这一现象甚为重要,也是有争议的问题。阿根廷学者帕列罗在“阿根廷民间故事的口头讲述与本文增益”中研究当代故事在讲述上是如何超越文本以适应当时需要的。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学者巴克齐里各《关于夏威夷民间叙事改编本中“地方”的理解》,美国学者林达《“中间省略”在当代美国民间文学研究中》,德国学者罗茨的《越过界限:民间故事的翻译与加工改写本》,均属探讨故事改编增删情形以及应有的界限方面的文章,与过去的墨守文本的忠实纪录相比有了一些突破。这是故事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碰到的,中国早已解决这类问题,“推陈出新”的方针在国外也有不少知音。   肯尼亚学者阿连比在《口头故事在肯尼亚电子传媒工具上的紧急情况:是一次黄金的传播机遇的探索,还是仅仅改变传播工具的操作》,说明故事的现代化应是全面的,而不仅仅是工具的变换。   4故事讲述艺术研究.   民间叙事是一种立体文学,是需要讲述、表演的。故事的艺术魅力不仅在它的文学性,而且也在它的表演性。有学者对其讲述艺术作了专门研究。如意大利学者巴达坎的《巴洛克的故事讲述艺术》,罗马大学的卡路所从美学角度研究故事讲述在调查基础上所写的《西班牙地区的故事讲述美学》,罗马尼亚学者鲁克山多育的《在非艺术语言中的叙事结构和策略》等。   以韵文唱故事的民间叙事诗歌,也是一种重要的叙事传播形式,它便于记忆,在一些地区相当发达,深受群众喜爱,因而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重视。如伊朗学者巴该里的《波斯民族史诗中的传播叙述》,以色列耶松的《史诗类作品的叙事模式和类型索引》。   孟加那国的如拉则在《论一首宇宙起源的叙事歌》中论述孟加那创世神话史诗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情形。   故事家、歌手是民间叙事的重要载体,对故事家的调查研究也非常重要。孟加那国邪德厚里的《比赛民歌比却根及其歌唱能手贝雅提》,德国该达的论文《格里奥的概念和非洲故事家的讲述方法》,匈牙利卡尔曼的《俄罗斯宗教民歌手的分类问题》,希腊学者帕帕米切米的《民间叙事田野调查和故事讲述人的智力才能问题》等文,都有新的调查研究成果。#p#分页标题#e#   5跨文化传播与全球化   以色列学者菲亚柯娃的论文《跨文化传媒中的移民民间文学》研究不同国家犹太移民的故事,是宏观的研究。罗马尼亚伊斯帕斯的《口头文化与跨文化传播—关于德来古拉伯爵的故事》,匈牙利学者克瑞查的论文《东欧民间故事中的跨国英雄》,阿美尼亚学者的论文《阿美尼亚巨人桃克和泰拉罗斯、克里特的泰罗斯、弗雷简的坦特罗斯、匈牙利的桃陀斯》则是具体故事人物的比较研究。英国学者牟哈威的《在翻译和教义之间—阿拉伯民间故事作为跨文化的象征符号》等文都属民间叙事跨国传播的研究。有些故事如狼外婆、灰姑娘等流传在许多国家之中,早已引起了人类学家的注意。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故事的流传、变异与趋同情况更值得注意,过去偏重于源流研究,通过异文的比较来追寻故事的流传路线,找到故事的发源地(有埃及中心说和印度中心说等理论)。这种历史地理研究(芬兰学派的方法)曾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如今人们对这种追寻推想的可靠性发生了疑问,此法已不流行。此次会上的故事流传研究偏重在故事的现代化与全球化方面。跨文化传播并非完全的趋同,它仍然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何克俭(中国宁夏)的论文《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研究的新生儿—回族故事的形成和特性》,瑞士学者昆‘汉斯的论文“民族传统在民间文学中—一种式样的风格?”等文、对此更作了专门研究。不只故事是跨国传播的,谚语也是。匈牙利学者帕克左莱的论文《在不同文化中的公共谚语》,发现在欧洲流传着28~56种语言中的谚语,还发现其中远东的中国、日本、朝鲜谚语有173条之多(包括《史记》和《论语》等书中的谚语),说明现代传媒对民间文学传播的巨大影响。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4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教育科研素养

当前,中小幼学校对教育科研愈加重视,反思和研究能力也逐渐成为评判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因此,高师院校不得不将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的培养纳入重要议题。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大学生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补给的重要来源,其教育科研素养的养成不能从走上工作岗位才开始,而应该“关口”环节前移,在大学期间教师就应为其创造条件,开拓路径,形成培养锻炼体系,使其具备反思、批判、创新等基本能力,为毕业后顺利走上幼教工作岗位,开展保教工作、开展教育研究、综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客观地讲,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大学生科研素养培养方面没有建立科学的体系,不同学科教师对大学生科研素养的理解不同,笔者结合自身在高师院校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养成策略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教育科研素养概述

素养一词内涵丰富、理解多元,从字面常被理解为道德层面的素质或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和能力等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2]。具体到个体身上,是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科研素养指在不断探究人文、社会、自然等领域中的真理,进行理智化创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科学研究技巧或能力。对幼儿教师来说,教育科研素养是指幼儿教师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在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理论知识、科研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说,则是指他们在正式成为幼儿教师之前、大学期间经过学习实践而形成的未来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所应当具备的科研理论、科研道德和科研能力上的基本要求。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纯粹靠天赋遗传或后天习得,它是先天和后天综合形成的结果。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加之后天的训练和实践,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才会水到渠成。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的修炼与养成也必须遵照这个内在规律,重视得越早,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有益处。教育科研素养是高级的、复杂的,具有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综合特质。一般来说,教育科研素养的基本要素包含以下三种。一是教育科研理论素养,主要指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获得的有关学前教育、学前心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以及教育科研方法及技巧等。二是教育科研道德。这是科研道德下位概念,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均要遵守基本的科研伦理,教育科研也不例外,它包括研究者的科研意识、科研规范、科研道德、判断的理性思维等。三是教育科研能力。它主要包括发现问题、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处理图文作品、进行科研规划、组织和操作,以及成果表述等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教育科研素养的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训练,在教育科研素养的养成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比如,具有初步的科研意识,对学前教育领域有一定了解,初步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也会在毕业前经历专题培训或专项科研训练,但是客观地讲,他们身上仍然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一)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欠缺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普及,能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检索文献和处理资料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能力。有研究表明,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查询信息的意识已经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仍有65.8%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不满意上网查询信息的结果,还有23.0%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没有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检索的习惯[3]。与此同时,部分学生缺少资料辨析能力和资料取舍能力,无法从众多检索文献中选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加之部分学生对教育统计、研究方法等课程知识学习不够透彻,基本研究方法和信息处理技术尚未完全掌握,所以他们基本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不高,亟须加强。

(二)论文写作质量偏低、缺乏创新性

论文成果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素养的集中体现,通过论文的写作,能够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大学生要经历选题、文献检索、文献综述、论文设计、方案实施及论文写作,每一个过程都对学生提出了严格要求,有很多高校在实行中停留在表面,将重点放在了论文设计,忽略选题、文献综述等环节,出现简单化、形式化、流程式倾向,效果较低[4]。另外,毕业论文缺乏创新性,学生缺少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做出新判断的能力,对权威结论和已有定论等不善于提出质疑,出现想象力“泯灭”现象。同时,他们不善于从专业视角去探讨问题,不能深入探索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内在规律。

(三)科研素养理解存在偏差

大学生在对科学的追求和关注上,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大部分学生看重知识技能,简单地认为学术就是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不明白科研素养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把学习的目的建立在个体狭隘的功利性需求上,缺乏实践问题转化为科研问题的能力,书本知识结构化,看待问题不够深入。或是为求职考虑,学生缺少为未来开展保教工作“打基础”的意识。同时,学生的科研兴趣不高,认为搞科研是高校教师或研究人员的专利,浅尝辄止,缺乏单纯的求知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很少有学生能持久关注和聚焦训练,因此很难适应未来学前教育教师岗位要求。

(四)教育科研意识不足、行动有限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有参与科研活动的强烈意向,以大一、大二的学生为主。调查显示,参与教师课题的学生占3%,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项目、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学生五项技能大赛、绘本故事大赛等活动的学生占23%,学生主动去图书馆阅读、参与学术讲座、参与学术会议等占34%,参与其他科研活动及阅读的学生有26%,很少参与科研活动或偶尔阅读的学生占14%。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参与科研创新与学术活动的整体水平较低,大部分是大二学生,参与面窄,水平较低,对研究的具体步骤不清晰,虽然可以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等项目,但真正开展实地调研进行研究的学生较少,他们没有把科研活动当作提升科研素养的途径,科研意识明显不足,真正的学术沙龙活动也很少开展[5]。

(五)对教育科研素养的培养力度不强

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高校开展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和内容很丰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建本科高校,缺乏对学前教育大学生专门的科研活动的指导和相关机构。从学校资源到师资配备、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设置、从观念到行动、从入学到就业,缺乏整套大学生科研素养培养的体系,很多学校缺乏科研素养培养和锻炼的机会,缺乏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大学生主持立项的科研项目经费有限,参与形式单一,进展缓慢。很多学生认为只有教师才进行科研,学生关注较多的是申报立项能拿学分,对于能不能结项、是否真正开展研究重视不够,这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很难形成一定的科研素养[6]。加之很多新建高校科研氛围不好,因此很难形成勤奋学习、崇尚科学、学术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教育科研素养的培养策略

为了提高幼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建设高素质幼师团队,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明确指出高校要注重建设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团队。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高校应对其加大科研素养的培养力度,促进其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需要通过长期学习、注重实践、积极反思来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为提高幼儿园学前保教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一)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夯实科研素养基础

俗话说“地基不牢,地动山摇”。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教育科研素养不是“速成品”,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和长期的训练与累积才能形成。试行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储备要求,如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知识、幼儿教育知识等。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说唱弹跳画、字文操编做”等基本技能,还要具备大量的文化理论知识储备、专业基础理论做支撑。高校在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教育教学课程时,应当严格按照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规律,将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在大一下学期至大二下学期逐步开设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基础、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儿童保育学五大领域活动设计与指导,并开设儿童游戏理论、艺术等系列课程,以及相关的教师教育课程,同时安排相关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度、契合度,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加强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仅仅知道到知行统一、久久为功[7]。通过这些基础、专业课程和相关实践环节的学习积淀,然后在大三设置教育研究方法类专门课程,学生有了较深的理论铺垫,就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提升学生科研素养成为可能。

(二)通过科研方法课程优化助推科研意识形成

高校要增设专业化科研方法理论课程,系统化、全面化地讲授科学研究方法,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能够掌握理论化的科学研究方法。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缺少对科研方法的学习,缺少相关科研方法的训练,或学习质量不高,导致形成不了全面、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体系[8]。因此,高校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培养大学生教育科研素养的教学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利用“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彼此启发”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文化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拓展学生科学研究思维,在深化问题理解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素养。

(三)通过参加见习、实习活动促进科研能力提高

高校应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在校期间合理安排他们积极参加教育见习、实习,教育实习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通过实习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教学—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获得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学生生活的组织与保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学活动的实施与评价、沟通反思评价等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教育科研素养。

(四)通过毕业论文训练促使科研素养提升

虽然我国对高校学生的毕业论文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但学校给每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都配备了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的论文选题、资料收集、撰写、修改、评价答辩的全过程,并且针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学生解决论文撰写中的问题。在选题、查阅文献、实地调研、数据统计、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等教育科研活动的具体步骤中,教师多次指导,学生反复修改,最终完成论文写作,此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等多种相关方法。这种论文撰写过程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有利于促使学生沉淀和提升学生教育科研素养。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身具备的科研能力大小、科研素养高低,会直接影响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间接影响学前教育发展。因此,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科研素养,不但重要而且很紧迫,高师院校既要立足我国学前教育的现实情况,又要着眼未来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努力构建满足新时代形势、学前教育发展需求的科研素养培养体系,创新相关课程教学方式,以助力学生教育科研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从而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提供高水平师资。

参考文献:

[1]张晓辉,张传燧.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7(5):43-45.

[2]殷文靖.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素养培养路径探析[J].科教导刊,2015(12):24-25.

[3]闫玲,王金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与科学领域科研素养的提升[J].文学教育(中),2012(10):128.

[4]刘佰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与训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9):143-144.

[5]殷红博,耿中津.我国学前教育科研发展创新研究[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北京: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0:2.

[6]李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困境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30):106.

[7]周春艳.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困境和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7(4):55-59.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5

关键词:离异单亲家庭;德育环境;道德教育

离异单亲家庭是指由于夫妻离婚事件导致的只有父(或母)一方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尽管单亲家庭一般包括离异、分居、丧偶、未婚生育四种类型,但是由离异而产生的单亲家庭数量是最多的,因此,本论文把单亲离异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多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离异单亲家庭占单亲家庭的比例均在60%以上,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开放,离异的数量渐增,据国家统计局民政部门的统计,夫妻离异人数,1990年为80万对,1994年为97.1万对,1995年为105.5万对,1996年为113万对,1997年增至119.78万对;1980年全国结婚与离婚对比率为4.73%,1995年这一对比率为11.35%,1997年达到13%,其中北京、上海更高达25%左右[1]。从2003年开始这种增长的态势更加明显,中国离婚人数连续七年递增,到2010年,每天5000对夫妻离婚[2]。大量离异家庭的存在,就意味着有大量的越来越多的儿童生活在只有父或者母亲的家庭中,生活在这种残缺家庭中的儿童是否能够顺利成长,是否能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以及如何把这些儿童培养成为合格的人和公民成为一个急迫的社会问题,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道德之学是成人之学,道德教育讨论的就是如何把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的问题。按照传统的道德二分法,道德可以分为私德和公德。梁启超说,独善其身谓之私德,相益其群谓之公德。私德是处理私人领域的道德,是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以及与个人品德、作风相关的道德。公德是处理公共领域的道德,是与公共生活领域密切相关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与集体、社会、民族、国家有关的道德。私德立人,公德立公民,本文拟从这两个向度来探讨离异单亲家庭道德教育问题。“家庭教育之目的在立定做人之基础”[3]单亲家庭对儿童道德培育的影响主要在家庭形态的“单”。之所以把此类家庭儿童道德教育问题提出来讨论,就在于单亲家庭和完整的家庭相比,有其特异性,对儿童道德教育造成不利影响。

一、离异单亲家庭环境的特异性

(一)家庭结构的特异性

完整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而单亲家庭是由父亲(或者母亲)和孩子组成的,而且单亲家庭中母亲单亲家庭占大多数。在中国城镇家庭中,单亲家庭往往又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国单亲家庭增长趋势基本是与实行计划生育同时开始的”[4]。这样,中国单亲家庭特别是城镇单亲家庭(实际上单亲家庭也主要集中在城镇),往往是母子(女)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

(二)家庭情感系统的特异性

单亲家庭由于和父亲或者母亲生活在一起,完整的父子(女)母子(女)情感系统简化为父子(女)或者母子(女)感情。这种状况,一方面会导致生活在一起的亲子感情非常依恋和亲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儿童对生活在家庭之外的父(或者母)的疏远和排斥。如果生活在一起的父(或者母)对儿童情感引导不当,甚至会造成儿童对生活在家庭之外的父(或者母)的仇视。非此即彼的情感体验,容易导致儿童情感偏执。

(三)家庭教育的特异性

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只有父亲或者母亲在一起生活,导致家庭教育父教或者母教的缺失。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讲,父亲的阳刚和母亲的温柔都是需要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因为父母的离异,而缺失父亲或者母亲的教育。缺乏父亲的严厉,有的孩子可能会恣意妄为,缺乏母亲的体贴,孩子可能会变得暴戾。单亲家庭往往是家长既当爸又当妈,要带孩子还要做工作养家糊口,非常辛苦,在孩子教育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往往有心无力。因此,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隔代抚养又会产生隔代亲的问题,孩子往往是娇惯过度。这种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自我自私。

(四)家庭心理环境的特异性

单亲家庭特别是母亲单亲家庭,由于没有成年男子家庭成员在一起生活,往往心中缺乏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往往会导致对他人缺乏信任感,遇事变得退缩多疑不够勇敢。特别是在离婚过程中的夫妻双方的争吵,对孩子心理尤为不利。有的夫妻在离婚过程中,相互谩骂揭短,甚至有的离异就是因为一方有了外遇。缺乏诚信、不负责任、仇视,这些对儿童道德发展都会埋下隐患。

(五)离异单亲家庭儿童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特异性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夫妻白头到老是古训,对于离婚很多人还是不能认可的,所以,在社会上一些人会对离异家庭的儿童说三道四,在学校里一些老师和同学也会对儿童歧视。这种歧视会让单亲家庭的儿童感觉自己像异类,变得自卑。如果长期受到歧视,儿童就会变得冷漠、抵触,甚至会变得仇视社会。社会对单亲家庭儿童形成的刻板印象也非常不利于儿童道德发展。一些人并没有科学严谨的统计分析做基础,就凭借单亲家庭儿童问题的几个案例就简单归纳得出结论———单亲家庭儿童往往存在道德问题,而且有些还堂而皇之地登载在书籍报刊上。媒体不负责任的言论无疑助推了社会对单亲家庭的歧视。其实,离异单亲家庭大多生活在社会底层,往往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困乏。儿童道德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单亲还是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困乏,对此问题还没有看到严谨科学的统计分析。

(六)离异单亲家庭儿童社会资本的缺失

中国由于户籍等的控制,虽然大多数离异家庭还是生活在原地,但是由于单亲家庭往往由一个女人或者男人带着孩子生活,为了少是非,和外界的交往比较谨慎,从而和外界的交往较少,这样儿童社会资本相对完整家庭而言就少了。由于儿童社会资本缺乏,儿童社会化发展就相应地增加了一道人为的障碍。

(七)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经济条件的特异性

单亲家庭由于只有父亲或者母亲一个人来养家糊口,和双亲家庭比,经济条件显然差了。以往的实证研究发现,单亲家庭多为母亲单亲家庭,而且,离异单亲家庭多处于社会下层,收入相对较低。据调查,约80%的单亲家庭都面临程度不同的经济困境[4]。经济的拮据,书籍等文化资源相对较少。“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的贫乏,再加上现在社会的拜金,生活在其中的儿童人格培养收到双面挤压。

二、离异单亲家庭道德教育易出现的问题

离异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特异性,对儿童道德教育和道德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自我中心

离异单亲家庭,一方面由于母(父)子(女)相依为命,家长会把所有的爱都给予孩子,另一方,单亲家庭子女许多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存在隔代亲的问题。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会造成对儿童的溺爱,溺爱往往让儿童变得自我中心。颜农秋通过对珠三角1000多个单亲家庭的实证研究发现,单亲家庭的儿童以白我为中心,白我调节及适应能力低。自我中心往往让儿童变得自私自利,不利于无私、奉献等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儿童道德情感冷漠

单亲家庭,单一的感情系统,不利于道德的培养。单亲家庭,单一的亲子情感,一方面会形成生活在一起的亲子情感亲密,另一方也形成不在一起亲子情感的疏远。比如,母子型家庭,由于母子长期生活在一起,儿子自然就会疏远排斥父亲。如果父亲不能按照法律判决支付抚养费或者定期探视儿子,儿子就会怨恨甚至仇视父亲。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单亲家庭的歧视也对让儿童情感孤独、排斥甚至仇视。当学校和社会把单亲儿童作为异类时,儿童情感就会漂浮在群体之外,缺乏归属感,情感会因为拒斥而变得冷漠。当儿童心中的友善和热爱被冷漠和仇视所代替,友好、奉献、热爱集体等品德的培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如同无土之木,无水之鱼。

(三)不利于儿童未来爱情、婚姻道德等私德培养

道德是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形成的,单亲家庭儿童社会资本的贫乏,狭小的生活圈子,无疑不利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另外,不和谐的家庭生活也不利于儿童道德教育。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说,“是好生活是好教育,是坏生活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6]单亲家庭不和谐的家庭生活即是不和谐的道德教育。父母在离婚过程中的争吵、谩骂、仇视,特别是因为外遇导致的夫妻离异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儿童目睹了睚眦必报、不忠和背叛,如果让儿童忠诚、宽容、负责,那简直是可笑。在儿童将来的成人生活中,如果让其忠于爱情和婚姻也会变得困难。儿童在有道德的生活中养成好的品德,在不道德的生活中习得不道德的品质。

三、离异单亲家庭道德教育的对策

离异单亲家庭对儿童道德教育有许多不利因素,要把离异单亲家庭儿童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需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建构出有利于儿童道德教育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一)优化离异单亲家庭道德教育环境

1.离异单亲家庭重视儿童道德教育。有学者摒弃向来视单亲家庭为不幸家庭的学术视角,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和监护人是否尽职具有较强的正相关[7]。也就是说,单亲家庭“单”的家庭环境不是造成儿童问题的原因,原因在于家长是否尽心尽职对孩子进行教育。单亲家庭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父亲(或者母亲)要多拿出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同时,作为非监护人的父亲(或者母亲)要多探视孩子,定期按时交足抚养费,用自己诚信负责的行为塑造孩子诚信负责的品行。离异单亲家庭的家长要更加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在望子成龙或者望女成凤时,首先让儿童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将来长大成人时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2.离异单亲家庭心态平和。离异单亲家庭的家长视离异为一种生活常态,不要自卑。同时,和儿童沟通,让其明白,解除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种合理的行为,婚姻的基础是爱情。让儿童接受单亲家庭状况,不要由此感觉自卑,要视之为一种生活常态。同时,家长也要明确单亲家庭的缺失,多和他人交往,弥补单亲家庭社会资本的缺失,让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感觉不到“单”。3.离异单亲家庭父亲(或者母亲)要以身立范。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德育是“以人化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为人处世的榜样,因此,父母要注意以身立范,用自己高尚的言行来同化儿童。离异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讲对方的坏话,不要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大吵大闹。让孩子从中学会理解和宽容。

(二)优化离异单亲家庭外道德教育环境

1.社会视离异单亲家庭为一种家庭常态,消除对离异单亲家庭的歧视。学者研究表明,同学无歧视性行为的学校环境,有利于离异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7]。社会改变“对离婚当事人子女的因袭偏见,逐渐将单亲家庭视作当事人的自由选择,一种常态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7],这样才能真正消除对单亲离异家庭子女的歧视。只有完成思想上的革命才会有行为上的改变,因此,社会要改变思想观念,对单亲家庭理解宽容友善,这样,才能为儿童道德教育提供有利的环境。2.社会为离异单亲家庭提供经济援助。由于离异单亲家庭多生活在社会底层,许多家庭经济困难,政府和有关组织要正视和重视单亲家庭经济问题,制定一定的标准,对不同程度困难的家庭提供福利式的社会救助,让单亲家庭摆脱经济困境,有财力和精力提升孩子的品德境界。总之,单亲离异家庭道德教育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重视的话题,随着越来越多的离异家庭出现,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儿童道德教育问题急需解决,需要我们提供更加有力的策略,以求单亲家庭儿童成长为合格的人和公民。

参考文献:

[1]车平平:离异家庭子女健全人格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6

针对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存在的问题,惠州工程技术学校从专业建设理念、课堂实施“三合效能德育”、课余开展经典诵读、道德讲堂、开展志愿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为该专业师德培养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幼儿教师的师德培养是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难点,也是必需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培养的重要性、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策、效果分析五个方面来阐述幼儿教师的师德培养问题。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国民教育,甚至把包括学前教育专业在内的教育类专业列为“国控”专业,给予严加把关和监管。同时,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2〕1号)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提出了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四大基本理念[1]。因此,作为主要面向城镇幼儿园的教师、早教培训机构的亲子教师、社区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儿童艺术培训机构以及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教育势在必行,只有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才能提升当前的幼儿教育水平[2]。

二、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存在的问题

本文在我校学前教育专业选取了5个班级(共计176名学生),对8个项目进行了调查问卷。对我校2013级刚入学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调研显示,94.67%的学生为初中毕业,5.33%的学生初中未毕业,他们在初中时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一般,未能达到高中的录入分数要求。如图2所示,喜欢读书的仅占到学生人数的40.82%,生源素质不够高也影响到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及未来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如图3所示,从学生的道德意识来看,32.54%的学前教育学生认为幼儿教师职业就是一种谋生手段。非常同意幼儿教育事业需要一定的奉献精神的仅占17.75%,学生的师德意识薄弱。教育部于2012年12月19日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3~6岁是婴幼儿各方面的启蒙阶段,其发展有一定规律[3]。从专业需求看,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的年龄特征显示他们在学习中更需要教师情感的带动,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因此,幼儿教师的师德显得更为重要。调查结果却显示,23.75%的学生因为家长要求选择本专业,因热爱孩子选择本专业的仅有20.71%。喜欢孩子的学生多喜欢幼儿园相对单纯的环境,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拥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使命感,有“传道、授业、解惑”,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责任感[4]。

三、对策

(一)“师德为本,教法为重”的专业建设理念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定位是为惠州及周边乡镇地区幼儿园、保教机构培养幼儿教师和保育员。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确定了“师德为先,教法为重”的专业建设理念。“师德为先”即要求要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明确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同时,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好儿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法为重”即要求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注重教学方法的应用;坚持活动教学理念,加强实践与反思,反思再实践;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5]。

(二)课堂教学实施“三合效能德育”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幼儿园园长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在德育课堂上,创造性地实施“校企融合、课管融合、知行合一”的“三合德育”模式,全面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效能。校企融合,一是充分利用企业的德育资源,使企业文化进校园、车间文化进教室、产品文化进教案,通过校企文化融合育人。二是通过实习接受企业管理,亲身体验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职业意识;课管融合,即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相融合;知行合一,通过全方位、多层次、人人管的德育,让学生深层次认知德育内容并转化在行为表现上。

(三)课余开展经典诵读、道德讲堂等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源素质不高,师德意识薄弱这一问题,我校每学期定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道德讲堂、师德专题教育等活动。经典诵读多以技能竞赛方式进行,道德讲堂、师德专题教育多以专题报告或者讨论形式开展。

(四)志愿活动等

我校成立有心理协会、交通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团体活动。另外,我校团委每年定期组织专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开展校园、校外卫生大扫除、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及惠州市交通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我校学前教育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全面提高了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效果分析及小结

通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教育活动,对即将顶岗实习的2013级学生(五个教学班共计169人)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认识到幼儿教师的道德修养比学识修养重要的占到97.04%,愿意从事本行业的占到89.95%,感觉自己的道德修养较入学时有所提升并愿意继续提升的占到94.67%。同时,对该级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该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稳定、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能够坚持在一个幼儿园实习半年以上的占到学生总数的88.76%。

总而言之,我校“师德为先,教法为重”的专业建设理念,注重加强学生专业思想和师德的培养,通过德育课堂上开展“三合效能德育”的教学,专业课堂上融入专业师德的内容,课余开展道德讲堂和经典诵读等活动,第二课堂开展专门的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培养,从而全方位地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和师德建设,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培养提供了借鉴意义。

作者:于正志 单位: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2012-02-10)[2016-6-10].

[2]孙秀萍.浅谈教师的师德建设[J].中国农村教育,2006(6):112-1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B/OL].(2012-10-15)[2016-6-10].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7

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期,是价值观形成和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时期,利用传统蒙学蕴含的丰富教育内容和深刻的教育思想,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蒙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道德教育价值也是多方面的: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思想十分注重家庭的道德启蒙教育;诚信友善谨严向善的思想有助于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教育;勤奋严谨生活有序的思想有助于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其博爱情怀。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把传统蒙学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作用;重视家庭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教育环境,从而形成有效的德育合力,切实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关键词]

传统蒙学;青少年;道德教育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立足本国文化,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做到教育为本,坚持德育的首要位置,更好地做到立德树人。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关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传统蒙学,蕴藏丰富的德育思想,具有深刻内涵,我们应该学习其优秀的教育思想,运用于当今青少年道德教育,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做好青少年的道德启蒙,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道德品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传统蒙学蕴含的德育思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随着文化思潮的大量涌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在文化的激流中,认清自我,传承和创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我修养和文化判断能力,让祖国在发展中站稳脚跟。我国传统蒙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深刻的德育思想,德育职能至上,以孝悌为核心,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告诫人们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而当前社会存在的道德滑坡、道德冷漠等一些反道德现象,某种程度上会对青少年产生误导和迷惑,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是十分迫切的问题。首先,注重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孝悌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强调要孝敬父母、友爱兄长,才能成为一个人的根本。[1]良好的道德修养需要基于孝悌,教育青少年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反躬自省、崇尚贤德等,在不断地学习中去慢慢养成,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其次,注重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传统蒙学注重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教育他们在生活上要勤奋严谨、勤俭节约、生活有序,注重生活的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注重青少年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小教育他们要珍惜时间、立志积习、勤学敏思,要发奋读书,端正学习态度、终身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国家做贡献。最后,培养青少年博大的仁爱之心。仁爱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传统蒙学对儒家“仁者爱人”的继承与发展,强调具有慈爱之心,注重家庭和睦,热爱祖国、关爱社会与他人,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

二、传统蒙学的德育思想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价值

传统蒙学注重高尚品德的养成,而在当今品德的力量同样必不可少,我们应该注重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在纷繁复杂和文化多样的社会,提升青少年的道德判断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关心国家,关爱社会,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提升民族特色,让社会繁荣发展、和谐稳定。

(一)蒙以养正、德教为先,注重儿童的家庭道德启蒙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父母是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形成和道德养成的引路人。而青少年思维发展还不成熟,缺乏道德判断和评判是非的能力,父母作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不仅需要做好榜样,更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在当前注重智育发展的大环境下,家长需要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意识到道德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更要关注孩子的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和价值取向[2]。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人生三观。所以,家庭的道德启蒙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孩子的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需要家长的及早培养、用心教育和指导。青少年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生活态度的方式,以及价值追求取向,很容易受到父母的熏陶和影响。这不仅需要家长做好榜样,更需要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在注重智育的大环境下,家长需要看到道德教育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做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家国情怀和为未来社会发展而不断奋斗的精神,才能体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二)诚信友善、谨严向善,加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教育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青少年未来进步的根基,也是现代德育的价值追求。而中国传统蒙学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意义深厚,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对孩子进行道德启蒙教育,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孝敬父母,把孝作为一个人的根本。只有孩子具备孝敬之心,心中有爱,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与人为善,学会包容和体谅。孩子才能够心有大爱,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断奋斗。所以,家庭的道德启蒙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文化交流频繁、社会思想活跃的当下,加强孩子的道德教育,使其具有道德判断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孩子未来发展进步的根基。

(三)勤奋严谨、生活有序,注重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仅体现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展示了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传统蒙学当中,不仅给我们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也强调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刻苦学习、勤奋严谨的良好习惯对现在的青少年来说也同样重要,它是个人成功的关键,也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最终目的是引导人幸福地生活,而良好的生活习惯还需要广大青少年生活有序、讲究卫生、珍惜时间。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道德修养的重要载体,能够促进青少年在物质丰富、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不盲目追求生活的奢华,勤俭节约,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尔在青春年少的最美时光,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仁爱共济、立己达人,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关爱教育

传统蒙学是对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注重对人对事仁爱宽容,而仁爱之德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道德标准。要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的现代公民,不仅要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更要注重培养青少年对他人、社会、自然的仁爱之心,学会心存善念,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尊重自然。面对当前社会存在的过于自我、道德冷漠、道德失范、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借鉴传统蒙学的德育思想,教育青少年学会体谅宽容,关爱社会,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宽容大度、乐于奉献、关爱社会、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尚。

三、传统蒙学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结合

(一)注重学校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作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道德养成的主要阵地。学校应该加强传统蒙学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链接,利用传统蒙学的德育思想,做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首先,要加强学校的课程建设。通过专门的思想品德课,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传统蒙学的道德理念,了解传统蒙学所包含的慎独、修心、养性、内省等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诚实守信、慎言向善等与人交往的道德修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道德认识水平。另外,创新相关课程体系,加强传统蒙学与相关课程的结合,[3]通过学科教学对传统蒙学的嵌入,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加生动具体地感受到蒙学当中蕴含的立志积习、勤学敏思、学以致用等良好的学习理念,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认识,感受传统蒙学的博大精深和存在价值。只有让传统蒙学走进课堂,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其次,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创造有利的道德教育环境。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需要加强道德环境的建设,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公告牌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传统蒙学当中蕴含的关于家国情怀、道德修养、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生活礼规、社会公德等做人的规范,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让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渲染,感受传统蒙学蕴含的深刻的德育思想和古圣先贤的历史事迹和榜样作用。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教师作为教育者,和学生接触最多,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通过青少年道德品质的不断提高,改善全民道德水平,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4]。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注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道德养成,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做到知行统一。

(二)提升家庭道德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础,也是青少年道德教化的第一课堂。当前社会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家庭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从小培养,及早施教。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思潮的不断涌现,家庭教育存在着榜样作用缺乏、价值观教育缺失、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问题。学习传统蒙学的德育思想和丰富的德育内容,融入家庭教育,做好青少年的道德启蒙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首先,家长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家长应充分利用传统蒙学的德育思想,弘扬孝敬父母、兄友弟恭、与人为善的家教传统,促进家庭和睦,教育子女尊敬长辈,学会感恩。孝悌作为中华民族最崇尚的道德品质,也是评价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只有具备孝悌之心,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家长要基于孝悌,培养青少年的德行。其次,家长要做好榜样,对青少年进行示范引领。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需要家长树立榜样,更要对儿童进行教育引导。传统蒙学蕴含丰富的生活、学习、与人相处等规则,家长通过对传统蒙学的学习,教育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交往原则。如生活方面,教育儿童养成讲究卫生、早睡早起、生活有序的行为习惯;学习方面,家长要教育青少年珍惜时间、勤学敏思、终身学习;与人相处要诚实守信、谨严向善。最后,家长要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教育青少年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攀比、不盲目,具有崇高的家国情怀、高尚的道德风范,勤勉的乐学精神、勇敢的担当精神。[5]

(三)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教育环境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加上近年来,各种传播媒介发展迅猛,现代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角落。青少年思维活跃、感知力强、心理不够成熟,面对网络时代社会多元的文化碰撞、冲突与交融以及道德、信仰和诚信的缺失,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影响。[6]这就需要社会加强媒体和网络的监管,优化社会环境,传播正能量。首先,加强新闻媒体对社会主流价值的宣传引导。新闻媒体要屏蔽不良信息和错误观念,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通过弘扬传统蒙学所包含的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应遵循的价值原则,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社会关爱,教育他们爱祖国、爱家庭、爱社会,具有民族责任和社会公德意识。其次,加强对网络的监管。互联网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化形式为大众带来源源不断的资讯、娱乐和教育信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最能吸引青少年。这就需要社会加强对信息的管理和过滤,净化网络空间,给青少年提供健康绿色的上网环境。同时通过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传统蒙学的德育思想体现到网络宣传中,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的良好素养,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对青少年进行引导和熏陶。最后,社会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虽然新闻媒体、互联网传播信息方便快捷,但也要注重对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书籍的传播和制作,发挥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古代蒙学的古圣先贤的历史典故和感人故事,蕴含爱国精神、求学精神、孝道精神等,可以出版系列书籍、话剧作品等文艺作品,丰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提升对传统蒙学的学习兴趣,了解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做德才兼备的人。

作者:陈晓霞 冯文全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彦霞.试论中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15.

[2]陈文.传统家庭伦理思想与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兼论《弟子规》与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沈建华.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化和链接[J].教育研究,2015(11).

[4]张凌洋,易连云.专业化视域下的教师专业道德建设[J].教育研究,2014(4).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8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十八大所提出的“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阐述了当代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为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对教师进行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提供重要依据,并为教师道德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道德发展

1研究背景

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灵魂,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当今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国人面临着转型期间出现的各种困惑,其中,文化困惑冲击最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通过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1]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以多种形式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进行德育与教师的自我发展,培养教师道德素质十分关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以此为指导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至关重要。

2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包括很多方面。根据文献查阅,教师的基本道德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素养、学习素养、责任意识及个人修养。

2.1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2]这种给予教师角色良好关系的协调,为教师自身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2.2学习素养

学习素养是教师为不断提升自己,达到期望水平,内在、稳定的学习品质。它包括很多内涵,理性素养、科学素养、终身学习理念等。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不断学习,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进步,这一点在教师道德中是十分重要的。郑勤华等人在北京市于2012年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终身学习素养呈下降趋势且拐点趋于年轻化,由此各高校更应重视教师这方面的培养。

2.3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主体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和参加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3]当然,责任意识不仅包括教师职业道德里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也包括持续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等。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社会对教师有更高的责任要求。

2.4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的言行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拥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端庄的礼仪,合适的举止,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良好品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环境,以此熏陶学生,逐步得到学生的认同、模仿乃至内化,提高学生群体的个人修养。

3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

当今社会,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提出对社会各个行业的道德要求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行业,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道德素养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的辛勤教育使得新的一代不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教师的道德素质的传承性,使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4]随着时代的更新,教师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理念,注重道德修养。道德主要体现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体现为教师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情感。“敬业”体现为教师工作中的道德行为。“诚信、友善”体现为教师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正确道德认知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道德规范在工作中转化为行为,真正地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教师在与家长、同事、管理者等进行人际沟通中应做到诚信、友善。道德关系是道德意识的实现,又是道德活动的目标和结果,而道德关系一旦形成又影响、制约着人们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5]当教师选择某种理想的道德关系来调整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与管理者关系时,那么其道德行为也会达到理想的模式,此时教师的社会关系变会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教师道德就在不断成长。所以,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重点是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现今,转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面对家长、学生、教育部门、社会等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使教师的压力日趋增加,社会各界在对教师提出高素质要求的同时也要给予其相应的社会支持,一味地对教师施压,并不是未来德育发展的目的,仅仅教师道德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全民道德的提升,也不意味着德育教育就一定能够更好,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师的社会支持,也是教师道德更好发展的支柱。

4小结与展望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提出了“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对全国人民的道德素质提出要求。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在道德方面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应该具备的四种主要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可以有助于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为教师的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据。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可以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但是,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小部分群体只能尽己所能地去影响他人,其主要的影响对象是祖国的下一代,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更是关乎我国文化建设的未来,因此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从小模仿的对象,家长们往往起着言传身教的角色,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放纵式管理,导致部分孩子道德素质发展的不完全,由于家长的管教方式,往往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不良品德行为,尽管教师们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没有家长的支持,想要提升下一代的道德素质也是无能为力,家长的道德素质影响着对下一代的教育。另外,社会对于全民道德提升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的传播、先进事迹的流传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等方面都应该受到关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甚至是上升到国家等各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升。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从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的德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圣为贤的道德理想,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见道德一直都备受关注。我国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升全民素质,这就要求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争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最后,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以人性思维为出发点,赢得学生的信服,是德育工作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学生行为,关注学生感受,正确、公正地对待全体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身观念,不断拓展德育渠道与创新工作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艺术和手段,与时俱进,有的放矢是新时期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新时期德育新局面。[6]教师道德其实质是一种角色道德,我们的研究应该注意时效性,不同时代、背景会有不同的道德行为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种研究的结果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教师道德的研究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做到科学严谨。注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合,不仅要提出教师道德建设的问题及原因,更要提出其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找到真正有效可行的道德认知、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方式,如提供模仿的榜样、净化学校风气等。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必须以更加科学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教师道德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使教师道德研究这一领域更加有活力,并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看待道德的发展,以期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

作者:汪韵迪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永慧,郭艳坤,朱晗.多元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思想政治论坛,2011(3).

[2]杨太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责任意识现状与强化对策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5):9.

[3]包雅玮,梁慧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教师职业素养研究.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5.

[4]孙秀林.论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中的特殊性.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