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技术论文范例

打印技术论文

打印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C/S结构;设计

0引言

计算机技术为现代社会信息管理提供了高效的服务手段,传统人工信息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高效率、无纸化办公需求。为了实现科研信息交流与共享,开发设计集系统人员管理、学院设置管理、科研奖励管理、科研综合管理及科研信息数据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计算机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已势在必行。鉴于此,本研究通过高校科研管理需求分析、流程架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与系统模块实现应用几个步骤,采用PowerBuilder技术与C/S架构,为用户信息检索与管理、查询、录入提供强大的技术平台。

1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本系统设计将充分结合高校科研管理现实需求,旨在满足以下几大功能与非功能性设计需求:①实现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论文、科研著作及科研专利等信息进行综合、集成化管理;②结合科研项目信息、科研论文等级、科研成果级别,对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指标值进行计算及排序;③实现科研经费管理;④实现科研数据查询、统计及自动生成所需的各类科研数据报表。除了上述功能性需求外,本系统还要求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可兼容、易于扩展,具有良好的数据存储及分析能力,且安全保密性要好。

2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技术基础

本系统采用的开发工具为PowerBuilder9.0,基于C/S结构和SQLServer2000数据库,在继承传统版本功能基础上,充分适应现代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开发需求,集成PowerSite、PowerBuilder及EnterpriseApplicationStudio等多项功能和数据库开发技术。本设计通过在PowerBuilder中采用Web应用实现面向对象的第4代语言编程,内置包含数据窗口在内的多种数据库对象类,以此对本系统数据库存储数据进行共享及访问。与常规系统开发工具相比,PowerBuilder开发工具成本低、效率高、功能强大,能够满足当前高校科研管理的信息化需求。

3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架构

本系统采用C/S三层架构模式,实现对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分层、集成、协同管理。为了有效满足高校各类专家人才查询、录入、统计、排序及计算等一般需求,在对科研管理中的科研项目录入、科研成果管理、科研论文、著作、专利与科研经费管理需求进行分析后,通过项目、论文、成果、专利与著作和新技术6大模块(如图1所示),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科研综合评估、科研统计与人员科研能力分析以及院系所科研管理水平分析等,详细内容如下。①录入科研项目、科研论文、院系所及负责人等信息。②结合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的级别及科研经费,对高校各学院、研究所及科研人员综合水平进行评估。③在评估打分时,可对各院系所不同人员在一定时期内的科研考核得分进行数据统计。④在上述科研数据存储、管理基础上,实现数据备份、还原。⑤科研管理系统登录权限与项目录入权限设置,例如:不同科研项目由负责人对权限进行设置,做到分工、职能明确。系统管理员还可设置科研人员信息,增加科研项目、论文、成果、专利、著作等信息。⑥科研管理部门还可定期进行科研项目分类查询与统计、另存、添加,删除、打印、过滤,查找等。

4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4.1数据库物理设计

4.1.1系统实体—属性

①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编号、名称、院系所、负责人、日期、等级、类型、经费、管理员、时间、立项及其他备注);②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编号、名称、院系所、负责人、日期、等级、类型、管理员、时间及其他备注);③新技术(新技术编号、名称、院系所、负责人、日期、等级、类型、经费、管理员、时间及其他备注);④专利(专利编号、专利系数、名称、院系所、负责人、日期、等级、类型、经费、管理员、时间及其他备注);⑤著作(著作编号、名称、院系所、负责人、日期、等级、类型、经费、管理员及其他备注);⑥人员(编号、姓名、性别、职位、学历、身份证、职称与年龄);⑦院系所(编号、名称);⑧参数设置(编号、类型、序号及得分)。

4.1.2系统E-R结构

本系统局部“实体—属性”物理概念设计好后,需基于各数据库表字段、类型及实体属性,将各类数据库表通过几大核心管理模块联结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数据库概念结构。

4.2数据库逻辑设计

概念设计完成后,本系统基于MSSQLServer关系型数据库,将上述E-R结构转化为规范化的数据运行模式,详细如下。

4.2.1初始关系模式导出

分别导出院系所、负责人、性别、学历、身份证、职称、岗位、科研项目编号、名称、类型、经费、日期、论文、成果、专利、著作及科研综合得分系数等初始化数据关系模式。

4.2.2数据运行关系子模式描述

在科研综合管理中,除了调取用户需要获取的数据外,还应对不同数据、概念模式中的数据与子模式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详情如下。①科研经费表(#科研经费编号#、#类别#、#金额#、#日期#、#管理员#、#管理时间#);②科研得分表(#姓名#、#所在院系所#、#科研项目得分#、#科研论文得分#、#科研成果得分#、#其他得分#、#得分总计#);③管理员表(#管理员名称#、#用户名#、#密码#、#管理权限#、#功能需求#、#身份验证#)。

4.3数据库实现

本系统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数据库实现上述不同数据库表中的内容:管理员、参数设置、技术人员、论文类型、论文级别、专利、著作及经费类别。

5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5.1系统实现步骤

①创建应用对象;②创建各种控件应用窗口,编写事件响应脚本;③创建下拉式、级联和弹出式菜单;④创建与自定义用户对象;⑤创建用于数据检索或统计表编写的数据库窗口;⑥创建自定义函数;⑦运行、调试应用程序;⑧将系统运行程序编译为可执行文件,帮助用户创建程序运行环境。

5.2系统实现界面

基于PB面向对象的特性,在系统实现环节通过创建模板窗口,实现以上几大核心功能的封装,尽可能减少代码书写量,使程序运行界面整洁、完整。

5.2.1人机交互登录界面

本界面通过用户登录,对其登录名与验证码、密码进行身份验证,若验证通过,提示用户进入系统;若验证错误,系统提示出错,以此结合用户身份对其权限进行设置。

5.2.2系统主界面

系统主界面为各个科研管理功能模块的快捷按钮混合界面,主要有打印机、项目、论文、专利、院系所、人员、经费、管理员、背景、参数设置与注销、退出按钮,点击相应按钮即可触发需求模块功能。

5.2.3系统管理员界面

创建用户后,通过添加管理员账号、密码,可对每个用户管理权限进行设置。

5.2.4系统参数设置界面

本界面主要包括项目、论文、得分系数设置按钮等,管理员可添加、查找、另存、打印、删除及提取人员数据库各项学历、职称、院系所等个人信息。

5.2.5科研项目管理界面

在本界面管理员可对相关科研项目得分、积分、经费等进行添加与过滤。

5.2.6科研项目录入界面

对不同类型项目进行选择,进入相应的窗口,输入负责人、院系所拼音码即可进行科研项目录入。

5.2.7查询、统计报表生成管理界面

本界面通过触发系统查询与统计按钮,可根据查询结果自动生成积分表、科研项目立项一览表、科研成果统计表、经费申请表等,同时也可结合需求按不同条件进行过滤查找。

6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只有采用计算机系统才能将庞大的信息资源集成在一起,实现人、财、物协调、统筹管理。本研究设计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高校科研学术的一体化管理,经运行测试,本系统稳定、可靠,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满足了高校科研信息检索、管理、查询与录入、统计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海英,王红.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设计[J].科技风,2014(21).

[2]莫绍强,刘江林.基于分层结构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7(9).

打印技术论文范文2

摘要:

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管理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热点。写作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重要环节,除了学生专业知识和水平因素外,各个学院对毕业论文的管理也至关重要。本文尝试将高校的毕业论文从申请论文题目,申报任务书,撰写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考核评议书等环节进行计算机过程化管理,使得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及时交流,从而达到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与规范化,也为高等教育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经验。

关键词:

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目前,我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仍采用手工方式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中的许多环节,例如选题、开题、过程管理、审阅评议、结果统计分析等工作还没有被纳入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中。每年我校的本科毕业生有6000余人,由于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过程持续时间长、涉及人数多(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学生在选导师、选题目等方面缺乏较好的公开性、公平性;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不畅;论文(设计)工作进度难以及时了解并进行控制;在成绩评定方面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文档收集整理、成绩统计分析等方面重复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下等等[1]。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实现无纸化和网络化办公,是一个极具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研发毕业论文(设计)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节约打印纸张等办公经费,提高教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还可以方便学生上传下载和师生间共享论文资源。为此,我们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根据数学与统计学院(简称“数统学院”)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了适用于数统学院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2]。

一、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教师出题、学生选题、学生自命题、教学管理员审核、学生上传相关文档、数据汇总、系统设置。其中,系统分三个模块,分别是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和管理员模块[3]。

1.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①教师登录系统,输入自己想要指导的课题,并申报;②教务管理员登录系统审核课题;③学生登录系统选择课题或者自命题;④学生登录系统查看自己的课题状况,并根据课题要求完成毕业论文教学进程的各项任务,按时上传相应的文档。同时,教师可以在登录系统查看自己指导的学生的信息,下载学生上传的文档。⑤待学生在规定时间全部完成和上传文档后,教务管理员可对整个教务进程进行总结和整理,完成整个毕业论文线上办公的过程。

2.管理系统开发所需要的技术条件:

①VisualStudio2013IDE工具作为系统开发环境;②ASP.NETMVC4(C#)作为开发语言和开发框架;③FTP工具上传部署代码;④Git版本管理工具进行版本管理;⑤WindowsServer2008RC2作为服务器系统;⑥IIS服务器作为运行服务器;⑦SQLServer2008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目前项目系统的开发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并且已经过教务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测试,根据他们的建议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二、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1.多个学生选同一个课题多并发问题。

在学生选择课题的时候,由于某个课题比较受欢迎,可能会有比较多得学生优先考虑,但课题只有一个。这时候,如果有多个学生同时选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冲突问题,导致系统出错。图2展示了Topic(论题的表)的结构。其中Stu-dent_UserId为学生的用户唯一标识,当学生选择某个课题的时候,属于这个课题的一行记录中的这个字段就会填上学生的标识。在多并发的问题中,如果多个学生请求选择这个课题,就会同时更新这个字段。那么,在更新的一瞬间,根据服务器处理的先后顺序,往往是最后被处理的被写上这个字段。这是因为服务器接收到多个选题请求后,会同时地执行逻辑处理。首先将相关的这一行的资源从数据库里面取出来,在逻辑处理的过程中,服务器会根据这个资源在内存中生成对应的对象或者数组,而修改数据就通过修改这个对象或者数组来实现。而最后保存操作就把这个对象或者数组再生成SQL语句更新数据库。那么根据这图2Topic结构个流程,各个请求都生成了属于自己的SQL语句,当然是最后执行SQL的那个请求会被最终保留在字段里了,这样就是“后者先得”,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会造成后续逻辑的错误。解决方案:通过为Topic表加上一个16进制的字段RowVer-sion(见图2箭头所指)和乐观锁的方法。相应的处理逻辑改为:读取某一行的时候,也顺便把RowVersion的值读出来作为这一行的版本判断,当更新行的时候,首先判断数据库中的这一行的这个字段是否还是原来的值,如果是的话表示期间没有被修改过,那么就将RowVersion的值加1,再存进数据库;如果不等于原来的值,就表示已经被修改过,不能再执行更新,而要做出相应的处理。乐观锁保证了对某行记录进行更新操作时,会对这一行加锁,若有另外的进程需要操作同一行,必须等前面的进程操作完成。这就保证了数据不会有冲突,解决“后者先得”的这个问题[4]。

2.师生用户体验优化问题。

系统对用户体验做出了比较多的优化,总结为如下几点:①采用当前较为新的HTML5UI作为界面元素,无论是界面风格、字体还是图标设计看上去都令人舒服。②系统的大部分操作都使用Ajax(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异步处理的技术,通过弹出层来进行各种操作,不需要刷新页面就能看到修改后的效果,让用户感觉方便和友好[5]。

3.桌上电脑和移动端同时兼容的问题。

为了同时兼容桌上个人电脑端和移动端,能让教师或者学生出门在外或者不在电脑旁都能登录系统完成自己需要的操作,本系统实现了PC和移动端的兼容。系统的页面可以根据屏幕的宽度来调节相应的样式。本文只讨论了项目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和解决方案,借此与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开发者分享,项目中其他功能的具体实现过程不再一一列出,敬请批评和指正。

三、总结

毕业论文管理是学院教学管理与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在校大学生的角度看,只有认真对待论文写作,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学士学位;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看,毕业论文工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能言传身教给学生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扎实的研究作风,并且可以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继续学习的良好思维品质。这才是大学教育中毕业论文工作的真正内涵。

作者:李景? 谭建中 孙宇锋 谢垂益 单位:韶关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海燕,俞金梅,等.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41-144.

[2]李景?,呙文承等.基于MVC框架的系统重构方法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2):63-66.

[3]王玉.基于ASP的应用型院校毕业论文评分系统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5):75-77.

[4]梁国军,谢垂益等.UCT算法在不围棋博弈中的实现[J].韶关学院学报,2015,36(8):17-21.

[5]吴胜,刘建波等.ASP.NETMVC框架下内容管理系统的探索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10,26(12):30-32

第二篇:高校运动会综合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摘要:

本文对院校开展运动会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方式和MVC设计模式。运用Ajax技术,json数据交换等web的相关热门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运动会综合管理系统。规范了运动会的整个业务流程,提高了运动会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及操作效率。

关键词:

运动会;Ajax技术;MVC

引言

举行高校运动会,通常运动会的项目较多,参加教师学生也比较多,所产生的数据量很大,处理起来较为繁琐,管理较为复杂。传统手工进行信息处理,完成如此多的数据处理,十分耗费人力物力,并且准确性不高,极易出错。而且时效性也很低,从而直接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与当今信息时代的信息管理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开发一款高校运动会综合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

1、运动会工作流程

高校运动会的赛程一般是报名、比赛、公布成绩,按此流程可以将运动会分为比赛前管理、比赛中管理和比赛后管理三个阶段。

1.1比赛前管理

(1)组委会制定比赛章程。包括比赛项目、时间、地点、参赛人数;然后向各院(系)发送运动会通知、比赛章程以及报名表。(2)各参赛院(系)按照比赛章程组织报名。(3)各参赛院(系)对各自院(系)的报名情况进行汇总,并进行调整。学校则查询到所有报名信息并将信息进行汇总(按院系汇总、按比赛项目汇总等),然后根据竞赛章程进行处理后形成比赛日程表。(4)组委会根据各个项目的赛次进行分组分道编排,并制定和打印出赛前报表。包括:检录表、比赛日程表、比赛分组分道表等。(5)组委会向各参赛单位发送秩序手册。

1.2比赛中管理

(1)裁判员按照比赛情况录入比赛成绩。(2)如果录入的项目有下一个赛次,则确定参加赛次的人数和运动员名单,进行分组分道,并打印出该赛次的分组分道表。(3)如果录入的项目没有下一个赛次,则进行成绩排序,并打印出该项目运动员名单及其比赛成绩。(4)打印出每个赛段各参赛运动员的得分信息后公布。

1.3比赛后管理

(1)组委会把所有的成绩统计汇总后打印出每个赛段各参赛运动员的得分情况,然后公布。(2)统计有得分运动员的成绩以及团体赛项目的成绩,并公布比赛情况。

1.4建立系统功能需求模型

按照运动会管理业务的分析,运动会综合管理系统分为前台管理部分和后台管理部分。运动员的工作包括:个人资料维护(修改个人资料以及修改登录密码),查看比赛章程,填写报名信息表并维护(修改报名信息)。领队教师的工作包括:个人资料维护(修改个人资料以及修改登录密码),本院(系)运动员数据维护、成绩信息管理等。裁判员的工作包括:(1)比赛报名前需要做的工作:比赛日程制定,比赛项目的制定,运动员信息的编辑、参赛组别的设置等。(2)报名后对运动员进行分类汇总,分组分道、编辑赛程表、秩序册。(3)比赛中的工作:比赛成绩的处理、生成复赛报表,对于有下一个赛次的比赛要进行分组分道,以及赛后秩序册的编制等。(4)赛后统计团体总分,并打印各个成绩表等。

2、系统实现

2.1系统架构实现

运动会管理系统采用MVC三层架构,将系统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2.2系统功能实现

2.2.1管理员模块

管理员管理是高级管理员的权限,主要是对管理员、运动员及领队教师的添加、删除与修改信息。其工作流程图如图4所示。

2.2.2新闻模块

新闻通知是系统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让管理员登录系统时就能看到相应的新闻通知,因此新闻通知管理模块功能主要是添加、删除新闻通知的内容。。本新闻系统的显示部分,是把最新的四条新闻通知显示出来,系统将以new字样提示浏览者此新闻或通知为最新通知。在新闻或通知浏览时,它将一组新闻或通知联系在一起,使浏览者浏览更方便、更醒目。

2.2.3报名模块与赛前管理模块

赛前整个流程:学生从运动会网站获取运动会信息,学生登录系统报名。每个院(系)领队教师汇总本院系学生报名信息,可以调整学生报名项目。然后教师给每个运动员编号。管理员登陆后台管理系统汇总全校报名信息,生成详细报名表,对各个项目进行分组分道,分组分道之后领队教师和学生均可查到相关信息,之后编排赛程并到网站上,最后学生根据赛程表参赛。学生报名只需选择报名项目,每名学生限报3项且每项不能相同,最后一项为学生团体赛。用js来过滤,在选择时就不允许有相同项目。编号由该院系的教师来完成。报名完成后学生可以查到的信息包括:组别(男女组)、编号(教师处理之后可以查到)、报名项目1(项目名+分组分道)、报名项目2(项目名+分组分道)、报名项目3(项目名+分组分道)。学生报名完成后,领队教师查看相关信息并调整,之后领队教师给每个运动员编号,编号原则:两位院系号+班级号+两位学号。教师可以查看到本院系学生的报名信息(可以按男女组、个人团体和全部信息汇总),报名信息包括编号、姓名、学号、性别、院系、报名项目1、报名项目2、报名项目3、联系电话。学生查到的信息:组别(男女组)、编号(教师处理之后可以查到)、报名项目1(项目+分组分道)、报名项目2(项目+分组分道)、报名项目3(项目+分组分道)。报名时间结束后,管理员进行分组分道。首先汇总所有报名表,初始化分组分道表,初始化的过程就是将报名表中的数据添加到分组分道表中。分组分道算法:分组分道看做二维数组,分组为行,分道为列,按项目从数据库中查出报该项目的运动员相关信息(学号+项目id)并按学号排序,这样查询出的结果就是同院(系)的运动员是相邻的。根据运动会分组分道原则,同(院系)的运动员尽量不能同组,因此分组分道时,将查询的结果按二维数组列优先分组分道。

2.2.4成绩管理模块

成绩管理是运动会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成绩的录入和修改、排名录入和修改,还有成绩录入名单Excel表格的生成,最终还要对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进行成绩汇总,汇总出团体总分成绩。因此需要分为成绩录入、排名录入、成绩录入名单Excel表格生成、成绩汇总与团体总分等五部分来完成。

3、结论

基于B/S模式的高校运动会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报名,教师和学生报名后可以查看到自己的报名信息以及参赛中一些必要的信息,比如:报名项目,分组分道信息和成绩等;管理员可以对运动员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运动员的基本信息,报名信息,以及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实现了成绩的查询功能,运动员可以查看到自己的成绩,领队教师可以查看到本院(系)学生的成绩,管理员可以查看到所有运动员的成绩,管理员可以按条件查询到运动员成绩;实现了按各类加分方案为个人、团体统计总分、名次功能,并且可以产生团体总分报表。该系统规范了运动会的整个业务流程,提高了运动会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及操作效率。

作者:刘宇君 单位: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参考文献:

[1]刘槐德.高校运动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9:10-12.

[2]刘宇君.基于.NET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工程师.2015,(12):16-17.

[3]潘健.高校体育运动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5,(08):28-30.

[4]张巍.基于.Net的高校运动会管理系统设计[J].电子测试.2014,(22):61-62.

[5]吴昊,周雪莲,丁宁.基于C/S模式校级田径运动会管理系统[J].出国与就业.2012,(06):238-239.

[6]李步升,胡静芳.基于WEB的高校运动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16):30-32.

[7]韦玮,郝雪辉,杨文杰.煤炭院校田径运动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煤炭技术.2011,(03):255-256

第三篇:高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

【摘要】

高校的信息化的核心是高校信息的建设工作,需要对其进行理论指导并加以规范,使其规范化。而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应用专门软件在有限资源的支撑下用系统方法、观点和理论对项目中全部工作进行管理。它必须贯彻项目的始终。高校的信息系统就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的建设模式对其进行规范。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运用项目管理系统进行的信息系统建设及相应的实际应用,讲述其结构组织、启动、系统规划及实施、收尾这些必要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管理重点。最后还会结合理论的实践结果进行简单地讲解,希望为高校的信息管理优化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信息系统;方案建设;项目管理

引言

国家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中曾表达过,发展教育事业还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潮流,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的重视程度。国家已经将教育事业的信息化提上了日程。高校的信息系统建设应运而生,这将是高校增强信息化发展的良好开端。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体系(PMBOK)是世界公认的管理标准。本文结合PMBOK的管理技术用在高校信息系统建设中,综合高校信息系统本身的建设特点,将PMBOK进行适度剪裁,力求寻找到适合高校信息系统运作的管理系统。

1结构的组织

1.1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想顺利完成高校信息化,需要首先建立领导小组需要由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副院长担任主要负责人一职、各学校的二级机构部门的领导作主要成员。由以上人员组成信息化建设的高级管理层,对接下来的建设工作决策、领导。

1.2建立信息化工作小组

安排好信息化小组的成员之后,信息化建筑小组必须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统一规划、规范建设和管理制度负起责任。并且积极参与进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论证及审核。高校中的信息化建设中小组由网络及图文信息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来担任。

1.3使用部门

使用部门指的是系统建立后,主要使用和管理的部门。他们在项目的建设中对相关系统的需求,提出建议并进行整理,他们一般都由学校的二级机构构成。

2启动项目

项目启动的过程组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其制定章程。针对PMBOK的要求,输入应为项目说明、论证、环境因素、协议、资产,通过专家的决策和引导技术提供的帮助输出章程。实际应用中,允许对其剪裁。高校进行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本身就属于一类项目章程,采用PMBOK的项目理论来指导方案制定是没问题的。

2.1输入项目方案

2.1.1系统所需报告

上文提过,使用部门负责系统中的需求报告,而必要时,使用部门是可以对图文信息和网络信息提出协助请求的。通过演示、访谈、资料收集整理出系统所需求的报告。

2.1.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平台的建设,指的是载运信息的平台,校园数字的三大公共基础平台: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统一、公共数据中心。(2)完成后的信息系统。它主要影响建设信息系统中的接口需求还会对功能需求产生影响。(3)校园网络。校园网络主要涵盖因特网,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网络影响着信息系统的功能性需求,比如,教学系统采用网络进行通讯。(4)软件规范化。高校有校园用户的界面规范和统一标准。统一的信息标准是整合关键,让各个系统实现共享和数据交换,可以对高校的信息化水平起到提升作用。(5)组织过程中的资产。组织过程涵盖了学院的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管理方法及其工作流程和制度,也包括了各种信息系统中的文档模版。把系统业务需求报告、信息标准、数字校园规范、项目建设制度、文档及模版、数字化高校的软件环境及硬件环境这些因素加上对专家学者的讨论研究进一步生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2.2方案建设的内容

项目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有一套建设方案,而建设方案同样也是招标书的文档资源,根据高校信特色的信息化建设结合PMBOK的项目规定可设置出的方案如下:(1)项目由来,囊括了定义和范围、项目实施背景条件、资金及需求依据。(2)项目建设的目标和原则。(3)系统的功能性需求。(4)系统的结构和集成、运行环境。(5)项目总体计划。(6)项目开展的分工。(7)项目验收时要求。(8)建设团队成员和权责。

3对项目规划实施

高校比较多见的采购方式是招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采购的质量,保证学校利益的最大化。而将项目实施到具体步骤有以下几点:第一步,中标的开发商与学校签合同后,就可以派遣技术员进入学校,开始调研软件需求。使用部门与开发单位是需求调研的主导,配合信息化小组的协作。主要输入的有项目建设合同和建设方案再通过研讨、访谈等技术形成软件需求的说明书。这个软件需求的规格说明书就是对系统需求报告细化的产物。附加其他的需求,比如,非功能性的需求与设计约束。说明书须经过项目负责人、使用部主管、开发商、建设小组负责人审批确定。第二步,制定工作结构分解(WBS),沟通管理计划,项目进度规划。而WBS就是把项目成果和工作细分成较小块的,更容易管理的。第三步,开发商依据软件说明执行程序的开发、内部检测与修改。第四步,信息建设小组和开发商共同进行运行环境的工作部署。第五步,由开发商为主组织的信息建设小组辅助帮助,进行的运行前培训。与使用部相关人员都要参与。第六步,系统运行开始,各个方面的人员都要参与进来。开发商参考建设小组和使用部门提出的相关意见优化系统。当系统竣工之后,步入最后的验收阶段。

4对项目进行监控

PMBOK,以完成项目计划的目标为目的,将项目的监控、跟踪、报告、项目进展等进行定义。监控中要确定好控制范围,控制范围最主要的问题是变更控制。针对软件说明的改变或者工作计划的改变都需要有一份书面形式的申请,提出、审核、批准、实施、检查、最后完结更改的过程。针对紧急的变更,须由高级管理人员依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判断,确定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对其进行相应处理。但是事后一定要及时将相关材料和文档补全。关于成本,合同中,规定乙方(开发商)包干,使用开发的经费及报酬,甲方(高校)的角度考虑,没有后续的成本控制工作。但是,甲方是有权利检查乙方对经费的使用情况。关于风险,合同要明确风险的认定。认定风险的内容包括技术上的风险(风险存在、程度、损失程度、范围等。)约定好,发生非人为因素的风险,开发商和高校双方的承担情况。以免产生风险后,合同双方产生经济承担上的纠纷。

5项目收尾

正式的项目结尾是指完结以上所有活动。输入项目计划、验收结果、资产、通过分析输出最终产品,同时组织资产更新。

6结论

“数字化校园”的主线通过建设信息系统、人力系统、教学系统、资产系统、招生系统、科研系统、图书馆系统来完成。这些项目统一标准,应用驱动并整合资源推进建设。一定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系统整体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本文的管理技术在高校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得到了实践并取得良好的成果。希望以后在更多高校中发挥作用。

作者:吕绍鑫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筱芸,林先津.项目管理系统在高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实践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5(12):230~232+244.

[2]蒋萍花.高校信息系统建设的项目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15,02(05):106~109.

打印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二维码;设备管理平台;应用

1引言

二维码也称作二维条形码,最早应用于汽车的零部件领域。因为二维码有着信息量大、范围广并且容错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应用于线上和线下交易,大大扩展了互联网服务的空间和能力。所以,在各行各业,二维码都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将分析二维码应用到设备管理平台当中,以及二维码给企业的设备管理创新领域带来的巨大价值。

2二维码概述

2.1二维码编码的原理

二维码是利用一种特定的图形,根据一些规律的平面分布的由黑白两种颜色相间的图形记录有关数据符号的信息。在编码方面,合理地利用计算机内部的逻辑0和1的比特流概念,利用多个和二进制相对的几何形体显示文字数值的信息,利用图像输入设备以及光电扫描设备对信息的自动识别。在众多的二维码当中,种类有许多种,常见的有DateMatrix,MaxiCode,QRCode,Code16K等,本文主要是针对QRCode类型的条形码进行介绍。

2.2生成与识读

二维码的生成以及识读较为简单,通常情况下二维码的生成有专业的编码生成器,并且支持安卓等操作系统。当输入内容之后,就会自动生成图像的二维码以备打印。在识别有扫码机等各种移动终端的时候,能够在手持设备上下载二维码的识别软件,以此对二维码进行识别。

3二维码在设备编码中的应用

3.1应用价值

目前,许多设备管理业务都采用了企业资产管理等软件系统。在这些软件当中,能够更方便地实现维护和检修等业务。但是,在这些软件应用内,在和设备现场实际业务的连接过程中,都会出现线上和线下分离的问题。因为虽然在现场对设备进行操作,但是数据的录入是在办公室,设备现场和系统的录入在时间上都有差距[1]。对此,许多企业都采用了时候补录的办法,这样难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使设备管理效率比较低,线上和线下脱节,不能给设备的决策提供有力参考。另外,因为许多生产设备周期都比较久,涉及的环节都比较多,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持续十几年之久。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设备管理者和设备存放位置的不断变化,让设备终身编码跟踪和识别的难度大大增大,从而造成系统信息和实际设备相分离。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设备二维码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随着无线局域网设备和智能手机不断得到普及,XML技术的WebService的应用不断成熟,这就让基于二维码现场设备管理逐渐发展起来。

3.2应用范围

二维码能够搭建起现场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桥梁。通过对现场设备进行扫码,能够准确地查出设备的编码。在智能设备以及无线网络的基础上,能够直接通过软件系统,找出设备详细的台账信息。二维码能够取代传统的设备铭牌。设备铭牌上通常情况下标有设备出厂日期、基本参数等信息,但是因为安装比较复杂,并且承载的信息比较少,所以,铭牌标志对一些大型设备能够实现,但是多数的设备信息就不能够进行现场获取。二维码制作和粘贴比较简单,能够覆盖大多系统和设备部件。由于通过三面设备的二维码进入软件系统当中,进而查询到该设备的台账信息,所以,这种二维码铭牌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铭牌,并且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设备在使用期间,要对设备日常点检、维修等方面进行业务处理。所以,现场设备识别更为重要。现场设备中的二维码能够准确地识别设备的系统编码,同时能够利用现场的Web服务提供业务处理的入口,实现台账的查询以及处理等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二维码完成智能巡检的点检业务等方面。设备停止使用之后,要对设备修理、维护以及报废情况进行业务处理。因为设备拆除之后,就会转入到备品或者废品进行保存,设备的识别跟踪比较困难,利用二维码的形式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二维码可以应用到设备台账管理、维护及报废管理当中来。

3.3应用举例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二维码在巡点检以及处理缺陷过程中的应用。运行人员巡点检当中,需要根据设定好的路线进行巡点检,同时在巡点检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并对其进行记录和处理[2]。我们以智能手机为例,运行人员能够打开巡点检应用,根据设定好的路线,在检查位置利用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扫描,这个时候将巡点检的时间记录下来,简单的输入巡点检的结果,这样有着巡点检时间、点检人、路线以及结果的点检记录就形成了。在这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出现缺陷,可以直接扫描设备二维码获得设备编码,将设备缺陷情况具体地填写好,也可以通过拍照等形式留下影像资料,并直接交给设备负责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图文并茂的缺陷单。设备负责人收到缺陷单之后,对设备缺陷进行查验,扫描设备二维码,以此来确认目标对象。接着,查看此设备的台账以及历史缺陷处理情况,如果怀疑是有关设备问题,也可以对附近设备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找出历史缺陷记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当缺陷处理完成之后,用手机将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拍照,作为附件上传,然后提报验收。这样就留下了针对该设备处理的完整记录和影响材料,并为今后巡点检提供有利依据[3]。

4基于二维码设备管理平台

二维码能够有效将离线设备和在线管理系统融合到一起,以此实现了现场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在线业务的连接。在建立二维码设备管理平台上,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要点。

4.1二维码标签的使用

二维码是设备的唯一编码。这个编码和物料码、固定资产码、功能位置码等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在这些编码当中,功能位置码是可以变化的,显示的是设备可移动安装等信息。所以,二维码的标签能够终身作为系统辨识参数的有效根据。二维码的生产和打印都需要在设备安装的时候来完成,如果需要拆除设备,需要将二维码贴上入库,以此达到更方便地对设备进行追踪管理。

4.2设备移动管理平台服务器端的技术实现

设备管理平台是设备管理系统的移动版本,所以,服务器端要能够提供出可以调用的服务。在服务器端需要采用当前主流的WebService技术,选择这个技术有下面几个方面的优点[4]。这项技术调用了XML编码,和比较简单的对象进行配合,以此实现对协议的访问;在一般的HTTP上进行传输,有效地解决了跨平台的问题;在任何浏览器和平台内都能够进行访问。所以,服务器端需要将设备管理服务改造成移动终端,将设备各种业务方便地在WebService服务中进行,以实现利用现场手持设备就能够进行访问的功能。二维码扫描识别要制作成嵌入式服务,在业务启动之后,输入编码的时候,通过扫描设备的编码,进而直接定位设备,以此来实现对系统的业务操作。

4.3智能移动设备终端的开发应用

因为二维码应用采用的是WebService技术,所以更加方便了手持设备的选型。一般情况下,智能手机都支持这个技术的访问。手机操作系统可以是目前比较流行的IOS、Android等系统,也可以是针对现场的实际工作状况,定制更为耐用的手持式终端。手持设备要提供摄像头等一些扫描二维码的设备。移动设备终端有着其特殊的优点,能够从服务器终端通过轻量的目录对协议进行访问,提高用户与终端唯一代码的联系。在设备上对移动应用进行调用的时候,通过识别手机号码,取代用户登录认证操作,进而直接链接到业务单据页面中去,操作过程大大简化,给用户带来更快捷的体验。现场设备能够简单开的业务有简易的工作票以及操作票等、现场的审批业务、在线查询设备台账等。在生产现场,需要建立WLAN网络。现场手持设备通过无线网络经过认证之后,接入到局域网中,加密认证需要采用WPA2,以此来保证现场比较开放的安全。设备在室外并且分布地域比较广的时候可以考虑4G网络,并且设置互联网安全接入认证。

5设备二维码管理方式

5.1二维码的生成、打印和粘贴

在设备使用期限内,当设备安装完成之后,二维码就开始使用。这时在设备管理系统当中要建立起设备终身唯一的代码。有着终身码的设备,能够生成二维码标签。当打印标签的时候,需要同时打印二维码以及设备的名称,利用标签打印机将二维码打印出来之后并且粘贴在设备上。一些设备由于安装在内部或者安装在不方便扫码的地方,应该将标签贴在位置明显的地方,以方便扫码,设备的附属设备和内部部件可以贴到主设备的下面,以利于准确地定位设备。当设备拆除之后,入库前要打印出标签并贴到设备的表面,已达到后期更方便地对设备进行跟踪和识别[5]。

5.2二维码的日常维护

当设备技术人员在巡视设备的时候,需要查看标签外观情况是否良好,如果出现模糊或者损坏的情况,为了便于开展正常的业务,就需要及时对标签进行更换。当设备在安装或者拆除之后,需要及时地将二维码贴在设备上。当设备复装完成之后,如果设备出现比较大的改变,需要对二维码标签进行更换,以便于更好地对设备进行业务开展。对设备或者部件进行重点关注,如果近期设备部件有明显的故障问题,应特别在二维码中进行标准,以方便近期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和巡查。

6结语

目前,二维码的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二维码能够搭建起线上和线下沟通的桥梁,也为设备管理系统线下的设备融入系统提供了更加方便的途径。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以及无线网络已经在人们生产和生活当中得到了普及,二维码的应用也得到了推广,这就为设备管理应用系统实现移动化、智能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娜,王璐.二维码在高端饮品行业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商务,2010(7):49-50.

【2】宋娟,唐守廉.二维码的应用-移动商务的加速器[J].电子商务,2007(2):70-73.

【3】黄宇.二维码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06(5):78-80.

【4】陈荆花,王洁.浅析手机二维码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及发展[J].电信科学,2010,26(4):39-43.

打印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独立学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1独立学院构建科研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1.1加强档案管理

与传统公立大学相比,独立学院建院时间较短,各类科研档案的管理还不够规范。随着独立学院专设期限的临近,科研工作逐步受到重视,科研档案也大幅度增加,传统的人工归档、纸质档案管理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独立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科研项目的申报、中期管理、结题,科研成果的归档管理等都会产生大量数据的录入、分析、查询、存档等工作。如果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可提高工作效率,帮助科研管理工作者挖掘有效信息。

1.2节约成本

独立学院的收入主要依靠学生学费,学院的各项工作运转都要有成本意识,各部门人员要尽量精简。传统的手工的科研管理模式下,科研数据的统计、管理至少需要一名专门人员,随着学院发展,将来还有可能需要更多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员工工资、奖金、保险、公积金等加在一起,每年学院要增加更多开支。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可大大节约人工成本,只需一名兼职人员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即可。

1.3管理规范化

独立学院的持续良性发展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包括业务流程规范、制度规范、考核监督规范等方面。独立学院要逐步从“人管人”过渡到“制度管人”。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可加快独立学院科研管理的规范化进程。

2独立学院科研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主要有两个任务:第一是通过对问题及环境的理解、分析和综合,建立分析模型(AnalysisModel);第二是在完全弄清用户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的确切要求的基础上,把用户的需求表达出来[1]。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系统需求大致如下:①科研管理系统用户分为哪几类?分别赋予什么样的权限;②科研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管理、学术讲座管理、科研积分核算与查询、科研成果管理、学报投稿和编辑管理等几个部分;③项目申报工作的起止时间和系统开、关时间通过什么控制;④系统需要存储哪些数据,需要设计的数据表应包含哪些内容。根据独立学院科研管理工作情况,用户可分为系统管理员、审核员、教师用户、学生用户、校外用户。系统管理员角色可拥有所有权限,多由网络中心工作人员或系统开发者担任,负责系统的维护、更新、问题处理、权限赋予等工作。审核员由资深专家学者和科研处管理者组成,主要权限为审核项目申请书、中期成果表、结题书、论文稿件、学术讲座申请表等表单。教师用户可有登陆、录入信息、修改密码、申报教师项目、论文投稿、学术讲座申请、查询审核结果、导出个人数据等权限。学生用户可有登陆、录入信息、修改密码、申报学生科研项目、论文投稿、学术讲座申请、查询审核结果、导出个人数据等权限。校外用户可有登陆、录入信息、修改密码、论文投稿、查询审核进度、打印论文录用通知等权限。

3独立学院科研管理系统设计

独立学院科研管理系统设计总目标为通过科研部门的需求分析,设计系统业务框架和选定系统技术框架,进而分别设计系统各个功能模块,使系统符合实际需要、高效、稳定。

3.1系统总体设计

独立学院科研管理系统包括前台系统功能和后台系统功能[3],前台系统功能包括项目管理模块、讲座申请模块、论文投稿模块、成果录入模块,后台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统计查询模块、积分管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

3.2项目管理模块

项目管理模块包括项目申请、项目审核、中期检查、项目结题申请、结题审核、项目数据存档等功能。

3.3讲座申请模块

讲座申请模块包括讲座申请、审核、打款、讲座材料存档等功能。

3.4论文投稿模块

论文投稿模块包括稿件发送、审核、打印录用通知等功能。

3.5成果录入模块

成果录入模块包括科研论文、论著、课题、专利等成果信息录入、图片传送等功能。

3.6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包括用户登录、修改密码、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4]。

3.7统计查询模块

统计查询模块包括各类科研课题、论文、著作、专利等数据的分类统计、查询、导出功能。

3.8积分管理模块

积分管理模块根据用户录入的科研成果,结合科研积分机制进行计算积分,自动输出积分。

3.9数据库管理模块

数据库管理模块包括各类数据库表单、数据统计、数据挖掘、数据存档等功能。

【参考文献】

【1】朱一梁.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35.

【2】杭婷婷.独立学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8):53.

【3】焦红艳.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0.

打印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校企地;增材制造;专业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宏观政策的出台为职业院校开展新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建设中,如何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现“建设一个专业、带动一个产业、服务一方经济”的目标,是职教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缺乏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增材制造产业异军突起,人才需求与日俱增。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却面临师资严重缺乏的问题。《教育部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中,首次将“增材制造工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由此可见,通过本科教育来获取专业师资这一职业院校的常规做法,很难解决当下的专业师资缺乏问题。

(二)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缺少范式

国内职业教育增材制造方向的探索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当时增材制造只是作为工业设计专业或模具专业的一个方向。2015年《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推动了增材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但成果并不多见。《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18年修订)》首次新增“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将“增材制造技术”作为高职新增专业。可见,作为新兴专业,职教系统的办学经验还十分有限,能提供参考和借鉴的成熟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还相对较少,需要在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三)实训设备不足

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加工技术,其设备对职业院校来说当然需要从零起步,因此大量的实训设备投入也给学校带来了压力。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过近4年的探索和实践,烟台工贸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

(一)校企地共建“工业级SLM、LCD智能增材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其建设目标是,通过整合跨界资源要素,延伸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组合优化,带动区域增材制造产业和学院新专业的发展。对接新兴产业的专业建设起点高、投资大,特别是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创新平台建设,仅仅依靠校企合作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因此,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形成校企地三方的协同共建。在校企合作投入千余万元的基础上,2019年,学院增材制造技术专业获批市校地融合项目,获财政支持150万元。2020年,金属3D打印装备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获批市校地融合项目,获财政支持38万元。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建成了教授工作站、激光熔覆实训室、多功能3D打印综合实训室。1.教授工作站作为先进技术推广和师资力量提升的孵化器,为学院教师科研、教学能力提升,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全方位支持。在此基础上,学院相继成立了院士工作平台、金属3D打印新材料博士科研工作站和烟台市制造业首席技师工作站,学院聘请了9位柔性专家参与平台和专业建设,倾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工业级金属3D打印+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孵化平台。实施了名师引领、相互兼职、企业挂职的师资建设模式。柔性专家团队承担学院专业教师的理论培训任务,全面系统提升专业教师的增材制造专业理论水平。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到对方所在单位兼职,围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相互取长补短。一方面,教师在参与企业部分技术工作时,能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在学校兼职的过程中,能掌握学生实际情况,提高授课水平。专业教师每年到江苏永年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生产一线挂职锻炼至少2个月,熟悉企业生产运作和设备运行,增强质量意识、工艺意识、安全意识,提高专业技术技能。2.激光熔覆实训室按照工业级标准设计,囊括了激光熔覆、激光熔化全套设备和技术,其先进性、实用性等指标国内领先并填补省内教育领域空白,现已进入试生产阶段。3.多功能3D打印综合实训室主要包括YB激光打印成型机、光固化打印机、DLP光固化打印机、FDM桌面级打印机、蓝光扫描仪等。

(二)构建了增减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为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紧密对接,学院研究团队列举出区域内主要的增材制造企业,从中选取7家,分别开展调查访谈,归纳整理出企业不同岗位对增材制造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要求,确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访谈中发现,增材制造企业的生产工艺,不仅需要增材制造的3D打印技术,而且需要产品后处理的减材加工技术。因此,团队提出了“增减材一体化”理念。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6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包括1门减材加工技术。针对现有教材适用性不强的问题,学院组建了由高校柔性专家、企业专家和本校教师组成的教材开发团队,共同研究企业生产工艺,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分解任务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科学整合成知识技能模块,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其中,编写校本教材,共同构建了对接职业标准、满足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

(三)创建了三导师三阶段一站式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充分运用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中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授工作站、博士工作平台,发挥其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是学院研究团队研究的重点。经过多方研讨,学院研究团队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根据培养目标和学习任务,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将学生在校学习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实结合学习阶段。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学生在校内教师的带领下,以理论学习为主,每周增加4个课时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第二阶段是工学一体学习阶段。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学生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采用双周循环的方式,两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两周在校内实习工厂完成工学一体的实训任务。第三阶段是实习与科研阶段。第六学期,学生在校内教师、企业师傅、柔性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企业生产实习、科学研究等各项任务。整个3年,学生不出校园就能实现学校、工厂、科研院所三方协同的一站式培养。

三、取得的效果

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得到检验和完善,专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人才培养能力逐年加强。继2017年9月,模具制造(3D打印方向)首次招生38人后,2020年,该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为三年制高职专业,于2021年开始招生,可以说该专业获得了高职高专和技工教育的双认可。

(一)师资力量得到加强

4年来,学院打造了齐鲁首席技师1人,山东省技术能手1人,烟台市首席技师1人,烟台市技术能手4人,烟台市有突出贡献技师1人,烟台市技术能手6人。学院教学团队发表教改论文30篇,申请专利5项,完成省级以上课题7项、市级课题5项。“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学院教师参加2020年全国教师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项、优秀奖1项,参加省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参加市赛获奖28项。

(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院4年共培养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学生238人。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获奖颇丰,获国赛优秀奖2项,省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17级学生因为良好的职业素养、过硬的技术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有些还在企业开办的3D打印培训班中担任讲师。

(三)社会服务有序开展

打印技术论文范文6

纸质病案数量的逐年增加与病案的存放、调阅使用的滞后性和社会各个层面需求病案数据的增多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阻碍了医院病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大多数医院的病案管理已经从简单的回收、整理、上架逐渐的过渡到高度集成计算机化的电子病历管理,本文阐述了数字化病案系统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

数字化病案系统;病案管理;医院管理;电子病历

长期以来,纸张是病案信息的主要载体,管理纸质病案存在着检索信息繁琐、纸张易损坏、病历容易丢失等诸多问题,近些年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提高并在医院管理中的充分应用,为传统的纸张病案转化为扫描后的数字化病案提供了强大的软硬件基础。病案数字化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互连共享技术、电子印章加密的防修改技术、大型的数据库存读取技术等组成的现代化计算机集成系统,对病案中原有的化验单、影像检查、病历记录等纸质病历通过高清扫描和照相手段,使之转变为可被计算机识别存储的图像资料,并且可通过多样化的检索方式,提供给不同人员对病案资料的调阅与使用。在病案管理中病案数字化系统有以下特点

1对纸张病案的完全复制性

进行纸质病案的转化过程中,工作人员对病历里的文字、影像记录通过高清扫描仪和高清摄像头的扫描、拍照等方法,能够完整地使纸质病历快速转换为影像文件从而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由于转化后的数字化电子病案是通过原有的纸质病历的逐页扫描而得来的数据,因此保证了与原有纸质病案的高度统一性。

2便于病案资料的复印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重视以及社会医疗保险的普遍开展,人们对病案复印报销的需求逐年增加。以往工作中,通过复印机复印纸张病历,不但复印时间慢、部分影像病历复印效果不清晰,而且反复的拆开、折叠纸张病历造成二次磨损,不利于病历的保存。扫描后的数字化病历,原有纸质的病历内容以照片格式存储在磁盘中,通过电脑终端使用打印机输出打印,高速打印出病历不仅节省了复印病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同时原始纸质病历不用下架,对纸质病历起到了保护作用。

3病案查询方便,清晰流畅

以往传统的查阅纸张病历信息内容,首先要先查病人入院时所登记的索引卡片,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住院病历号,工作人员再通过病历号,找到与之对应的存放密集架,近而找到病历,此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病历的逐年增加也导致了调阅病历的范围越来越大,从而导致调取病历的工作强度加大、效率降低。扫描后的数字化病案可以通过专门的调阅系统软件,通过多样化的检索方式和高度集中的病案数据,医务工作者可以快速、准确的调阅其想要的相关病案数据,从而减少了借阅的等待时间,数据的精准性也为工作提供了便利性,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在日常医院的诊疗、教学、研究疾病方面提供了全面精准的数据信息

病案信息资料是临床工作人员诊疗患者过程中的原始文字记录,是医生对疾病进行讨论、记录从而作出正确诊断和对症治疗过程的全部总结。病案数字化系统,通过多样性的查找方式,可以快速精准的调阅出某一类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治疗的相关资料作为数据参考,也可为医疗工作者为医学论文的撰写提供详实,可靠的参考资料。同时为医院各病种的治疗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统计数据,从而有力地辅助医院管理决策机构对全院各科室的治疗、管理、质量进行跟踪和控制。

5病案数字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病案资料是病人就诊治疗的文字记录,病人的隐私要充分得到保护;病案资料也是医生为病人诊疗的相关记录,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病案资料是不允许随便调阅、复印、修改的。转化为数字化的病历通过先进的水印加密、电子签章等保密技术,防止了电子化病历数据的修改和造假,调阅相关的数字化病历要经过专业病案管理人员的密码授权,才可以在电脑终端上浏览病历内容,因此数字化病案数据得到了严密的防修改、防泄露保护。

6有效的保护了原始纸质病历,同时解决了病历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

传统病案管理,病历经过多次翻阅使用,对纸张有很大的磨损,不利于病历的保存。同时频繁的借阅使用,也会出现人为的排放错误。病案数字化系统通过电脑查找病历,避免纸张病历频繁的出入库,杜绝了纸质病历的丢失和存放位置错误,同时病历不用反复翻看,便于纸张病历的保存。病历的借阅、复印、调用可通过电脑完成,纸质病历可以密集存放,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解决了日益增多的病历存储问题。

7病案数字化系统是现代病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病案数字化系统的建设使病案在医务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得到更大深度的挖掘及综合利用,这也为将来实现完全电子化病案以及疾病的计算机分析、研究打下基础,从而极大程度的推动医疗行业信息化的进程。病案管理及数字化系统的建设是医院进行现代化管理总体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病案数字化系统在某些方面还有不足,例如扫描纸张病案后生成的照片数据尺寸的大小、病案数据中各项分类的不统一;由于扫描仪分辨率低导致的扫描照相后的数字化病案不清楚影响阅览、打印;同时还要加强存储数字化病案服务器的稳定性,做好数据光盘备份;从法律上讲数字化病案还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还无法完全取代、销毁已扫描完成的纸质病案,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还要实行纸质病案与病案扫描数字化并存的病案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信息社会的来临,病案管理已从老式的回收、整理、装订、入库等纯手工管理,转化为更先进的计算机大数据化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提高、发展、完善,同时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行业标准的出台,病案数字化系统的发展将越来越好。

作者:王溪 单位: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薛荣亮,段文峰.论病案管理的重要职能[J].中国病案,2006,7(10):10.

[2]陈晓红,陈仰英.开展病案信息资源服务工作探讨[J].现代医院,2005,4(05):98

[3]刘俐娟,唐兴尧.我院住院病案数字化病案管理的应用[J].中国病案2008,9(09):28

[4]张红霞.病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家庭护士,2007(12).

打印技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新时代;学术期刊;创新路径

一、引言

目前,大部分学术期刊的编辑选择了使用投稿检测数据库的一些相关程序,根据程序的检测结果,判断其是否有剽窃或其他学术性的作弊行为,进而科学的避免期刊的重新发行和学术侵害等问题。如果我们只是依靠编辑的个人经验,剽窃、抄袭文章的问题很难解决。学术杂志选择与学术性热点密切相关的话题,挖掘作者的潜力,通过利用从期刊获得的大量信息和数据来进行学术性开发。由于技术条件和认知手段的限制,落后思维的一些数据一般情况下都集中在一起,然后使用抽样和典型数据的结果来判断数据。如果根据如今大数据判断,那个判断结果比较全面,不过难以确保可靠性,所以,大数据都重视数据的集中性,并且“与其依赖于少数数据样本的分析,还不如分析所有相关数据”。学术性期刊通过贡献,学术性会议交换、网络检索等渠道,广泛地收集相关数据,并通过作者信息数据库、连接到评论专家信息数据库与读者信息数据库,所以期刊资源数据的使用价值常常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大多数学术咨询数据库,它可以逐步建立基于数据的较大数据资源,即使用后,他会产生不同的分析和处理的再利用价值吗?当然会,但是大数据的思考也需要注意避免大数据的迷信和数据倾向。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通信具有质量和分段的特征。我们的网络媒体的繁荣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因素,如不均匀的信息传播,很难从假中区分真相。所以,针对网络上很多的信息和一些数据库资源,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加强自身的网关能力,而不是盲目服从大数据。例如,检查文档引用时,编辑器不能信任所有类型的学术搜索数据库,根据需要,他们会尽力寻找原创的作品和论文,并用单词确认单词。另外,在期刊编辑中,参考文献的数量必须在15条以上、文本的内容必须有至少3个部分、文章中的各部分必须有3个等级而且还有很多硬性的要求等。这个数据的过度强迫观念不仅关系到新的刻板论文的形式主义,而且还很难推进学术创新。

二、学术期刊的评价路径:数据化评价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评估系统的相关标准开始从定性分析转变为定量分析,数据库评估趋于一般化。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评估中心、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三个核心评估系统为重点,这些评估系统将重点放在具体的评估指标上,所以它们都拥有明显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它们都强调数据指标的评价。数据评估的重要指标是论文的引用率,所谓的引用率是指期刊发行后其他论文引用的论文的概率或频率。基于数据的客观评价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评价论文的学术影响。许多国内学术性的成就奖也需要作为评估指数的纸质引用率。另外,论文的引用率直接影响学术杂志水平和学术影响的一些测定,在著名大学进行研究评价过程中,重视评价系统的研究,认为杂志的评价系统是非常关键的评价指标,同时,不同的期刊引用率也是不相同的。自然科学杂志的引用率一般情况下都高于社会科学杂志,经济杂志的引用率一般高于文学杂志。近年来,《山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通过实施著名作家和著名贡献战略,为寻求著名学者的贡献而采取了主动措施。著名作者的论文往往更具学术价值、更有创新性、更容易产生社会影响。当然,引用率的促进与期刊的多频道合作和普及密切相关。当今时代,在大量的期刊和海量信息的大数据充斥下,如果作品不被积极的推荐与宣传,那么学术团体也会无视,不通过多个渠道普及,著名作家的原稿也可能无情地沉没在纸海中。数据评估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的再版率。所谓的再版率,是在其他杂志再转发的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的比率。每年在其他杂志上刊登的转载用纸的总数被称为再版量,印刷的文章数量相对于被刷新的论文总数的比率是再版率。通过再版率和转载量,可以看出学会和学术期刊所认识的学术论文的程度,从不同的层面显示学术论文的学术影响和编辑水平。如今有100种以上的刊物中,收集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每年在4000多家国内的杂志和报纸重新印刷,覆盖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一级领域。在学术论文排行榜被刷新的同时,期刊和新闻数据中心定期更新学术论文数据,进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杂志、教育、研究机构的统计排名。自2001年以来,《中国出版》《文学与艺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每年3月发表了“转载排行榜”。在正常情况下,反映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杂志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状况,杂志、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人文社会科学广泛受到一些关注。另外,《新华文摘》《红旗文摘》是中国最重要的学术纲要,作为期刊编辑,如果希望其编辑的论文通过这些文摘杂志再版,得到更高的再版率,首先,编辑必须努力提高学术质量和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其次,通过大规模数据分析,可以对现有转载论文的再版率和主要印刷杂志的再版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在重新印刷得分数据的过程中,“报纸资料的复印”具有排除会议新闻、报告、书评等非学术论文的原则。根据本研究结论的应用,如果避免非学术论文、学术性有弱点和没有著名学术创新的文章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可以提高出版论文的转载率。再引用率和再版率是数据评估的定量分析的一个方面,很难称为综合客观评价系统。从中国三大最具影响力的期刊评估系统的角度来看,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CSSCI期刊评估系统重点分析了引用率数据,并分析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核心期刊评估系统的再版率数据的焦点。另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中心的人文·社会科学系核心期刊的评价系统中,正在讨论自我引用科目数、发行数、引用率、领取率、接受率等评价指标,比较全面。因此,综合定量指标分析是数据评估的发展趋势。如果学术期刊想在数据评估中取得好的结果,他们不仅要注意努力的一个方面,还要全面发展引用率和再版率的索引。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地提高学术期刊的综合性强度。

三、学术期刊的传播路径:现代新媒体融合

在现在的大数据发展背景下,新技术发展非常快,出现了很多的新媒体,给传统的媒体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新媒体的竞争压力十分激烈。目前,全球的新媒体都呈现出下降的情况,销售额度明显降低。很多世界著名的媒体宣布,纸质媒体的出版被停止,用数字出版物代替原有的纸质出版物。根据相关数据的最新统计,我国在2014年一共出版了966种不同的刊物,同2013年比较,上涨了0.9%。印刷的抄本总数低于5.4%。打印的页数为18.36页,减少5.7%。为了消除目前的窘境,落后的媒体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不断与新媒体进行整合,在和新媒体整合的过程中,学术期刊更倾向于和新媒体进行整合,为了实现学术杂志在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发展和创新,我们需要不断地把一些学术期刊合理的整合在一起,换句话来说,就是在期刊的整合过程中不断融入新媒体。网络媒体现在给新时代的信息传播方面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渠道。而且,那个比传统的报刊更显著。因此,为了创造扩大学术信息的新方法,必须取得微博客等传统媒体的划时代的交流效果。目前,期刊网站的构建是一种广受好评的综合开发形式。根据相关权威的一些项目团队对我国很多种社会科学学术杂志网站建设的不断调查过程中,一直到2015年的3月上旬,已经有百分之九十多本杂志开设了自己的杂志网站,很多的杂志全部由作者、专家和编辑共同完成自己杂志的网站建设,可以实现线上工作,积极完成审稿和杂志编辑的一些工作,不过这些工作都是最基础的收集和编辑的杂志网站系统,从杂志网站技术的开发和用户的需求方面可以看出,一些学术期刊的网络建设期刊和发展情况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很对的杂志网站对信息的及时更新、交换和开放程度等相关内容严重缺乏。所以Web手机终端越来越引人注目。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官方账号,以便更快地开始开展交互、开放接入等网络信息工作。在学术期刊与现代新媒体整合的发展中,在学术期刊与多媒体整合的同时,应该注意同一产业之间的期刊合并。在知识更新和信息发送极快的大数据时代,在庞大的论文信息海洋和杂志森林中,单靠期刊本身就很难引起关注。如果我们希望被关注,就必须与强有力的杂志一起进行合作,以执行杂志合并的发展战略。在这一点上,《中国高校专业期刊》更具代表性。《中国高校专业期刊》目的是打破大学与大学的界限,集中名校科研优势的系列专业期刊,通过网络和推送等新型手段,强化传播效果,在数字平台上不断实现学术期刊的专业创新和技术变革,为积极实现高校权威专业杂志期刊的伟大目标、长期遵循开放接入和杂志网站免费使用的概念、努力实现学术资源共享的最大化、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学者提供最佳的网络学习技术平台,希望能够对其有所帮助,促进学术期刊的创新性发展。

打印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创客;创客教育;工业产品设计

一、创客与创客教育

1.创客什么是“创客”?“创客”这个词来源于英语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随着3D打印、激光切割等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大学兴起了创客空间,中学的创客空间也在逐步增加。2.创客教育创客教育是创客运动与教育“碰撞”的产物,创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影响着传统的教育理念、组织、模式与方法。2016年2月,谢作如、吴俊杰等创客、创客教育的20多位专家对创客教育的定义进行了研究,最后一致认为:创客教育是以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素质教育,强调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

二、中职校工业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工业产品设计是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目前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让学生了解工业创意产品的设计创作与操作步骤,体现产品创意设计思路,工程制图标准和设计规范等,虽然学生对产品的创新设计、功能特点、整体造型都有整体把握,但学生很多好的创意作品不能转变为产品。学生的创意始终终结于图纸、渲染效果图的表达,对功能和结构等细节缺乏现实的验证。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新技术将创意转化为真实产品,让学生体验创意中的快乐。

三、创客教育在工业产品设计教学中的意义

创客教育值得推崇的是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合作分享的理念。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环境下,将创客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能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实践,尝试将创意转化为产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创新能力。在中职工业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尝试“在创造中学习”的学习方式,渗透创客理念,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创客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创造过程中实现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实现创意产品化。创客教育是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不再是基于知识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提升各方面能力。

四、创客式工业产品设计教学实践

1.成立创客中心,进行创客训练,提升学生能力

成立创客实训中心,配备有基本的教学条件以及高精度桌面式FDM3D打印机、工业级三维扫描仪、低功率激光切割机、微型锯床、车床等现代化加工设备,配备专业教师利用“创客理念”以项目为导向,提高教学过程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工业产品设计教学前期“培养阶段”重点是“领进来”进行基础培养,让学生明白创客没有学科的限制,学习是以产品设计为方向,通过项目化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技能。后期“创新阶段”让学生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参与各种开放的贴近实际市场的项目,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或设计类的比赛,通过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客技能并使其成为全能型人才。

2.创客教育与工业产品设计课程有效衔接

工业产品设计的创客教育并不是脱离原有的教学计划,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Inventor软件建立模型,利用3D打印、激光切割等新技术实现创意产品化。例如在《创意台灯设计与制作》课程中,要求学生以“仿生”为设计元素,开展创意设计,学生团队设计海豚、大象、章鱼等多种台灯造型,再通过激光雕刻技术、3D打印、数控加工等技术完成了产品制作,成功地将创意转化为了产品,产品还能通过技能节等各种活动展示了作品,扩大“大众创新”在校的影响度。近两年,学生团队参加全国“领跑未来”国际学生创客活动,从产品方案设计、模型制作、图纸输出、产品制作、展示等十多个小时的拼搏,取得了总冠军。

3.利用专业优势,开放创客中心,延伸课外创客教育

创客中心的课外课程特设“能动手、快上手”的课程体系,以项目实战为驱动指导学生熟悉产品的制作加工、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参与设计竞赛,建立“传帮带”的创客团队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动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开发产品,如笔筒、创意笔架、茶杯垫、弹弓等,许多学生在看到成果后都愿意多再制作一些用于展示或送人。创客中心的课程特色鲜明,内容新颖,动手实践突出,深受学生的好评。将创客运动中的“创新、实践、合作、共享”等精神融入教育之中,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创客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有机结合,还需要很多探索与研究,协调各方面资源,完备实训条件,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实现合作教学;学校教师更应将创客教育常态化,以项目或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项目到实践中,让教学过程更加趣味化,更有深度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创客教育中中小学的发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z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