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调查报告范例

担保调查报告

担保调查报告范文1

本着“情况属实、复审严格、责任明确”的原则,按照职能部门初核、县政府审批的要求,通过采用更加透明的操作流程、更加公开的评审机制和更加具体的担责细则,以及将业务最终审核权上收至县分管领导,进一步严格贷款担保审批权限,有效降低盛达担保公司业务风险发生概率,在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保证国有资产不受损失。在盛达担保公司保证金、注册资本金不足的情况下,强化与政府债务偿还基金、康达公司、应急互助基金等之间的相互补给流动,做到专款专用,实现业务正常开展。

二、办理流程

(一)企业申请。

企业填写《申请贷款担保登记表》并提供法人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及税务登记证,法人代表证明、注册资本验资报告、当期财务报表及过去年份的年度财务报表,项目可行性报告及主管部门批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简介等资料。

(二)前期调查。

盛达担保公司指定2-3名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的财务知识的调查人员,实地查看企业资产和生产经营情况,填写《贷款担保申报表》,形成调查报告。

(三)风险评估。

每一笔贷款担保项目风险评估工作必须由专门成立的评审小组召开评审会进行风险评估,小组成员根据前期调查提供的调查报告等资料,对该笔项目是否可以办理进行进一步评审,作出准确判断并签署评审意见书。

(四)后续跟踪。

在企业成功获得贷款后,盛达担保公司须安排专人负责贷后情况收集研判工作,定期对接商业银行监督企业资金流向和账户动向,不定期深入企业检查生产销售情况,及时上报异常现象和反常举动。

(五)事后追偿。

因企业自身故意逃债、涉嫌骗贷、挪作他用等行为导致无法正常还款的,由金融办牵头联合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职能机关依法启动司法程序予以追偿。

三、重点事项

(一)对新申请的额度为500万元及以上的贷款担保业务

须将相关情况书面报送县分管领导初审,待通过审核之后由盛达担保公司负责调查落实保证措施,对无有效抵押物的业务一律不予办理。

(二)对申请续贷的贷款担保业务

逐一重新进行调查登记工作,查清资产负债状况,全面落实保证措施,实现无资产抵押向有资产抵押有序过渡。对资金实际使用者为乡镇人民政府、且无资产抵押的贷款担保业务,须书面报告县政府,经县分管领导签字同意之后方可办理。

(三)为提高贷款担保评审会的专业化程度

增加业务研判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采取“银行推荐、全面考核、定期调整”的工作方式,从全县各商业银行分别筛选3名资深信贷人员成立评审人员人才库(合计30名)。每召开一次评审会即从人才库中随机抽取5人与盛达担保公司4人共同组成评审人员。

担保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农信社;大额信贷;风险;路径

提高大额信贷业务质量,有效防范风险,在严格执行授信集中度管理要求下,进一步采取措施严控大额贷款风险。县级农信社法人机构应建立大额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机制,落实授信业务申请、受理与调查、审查、风险评价、贷款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贷款支付、贷后管理、回收与处置等各环节、各岗位的责任。

一、规范大额信贷业务管理

大额信贷业务必须逐级申报审批完成评级与授信,在审批核准的授信额度和授信有效期内给予授信支持。

(一)做好贷前管理的两个环节

一是业务申请。申请人直接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授信种类、用信种类、金额、期限、用途、还款方式、基本经营状况、偿还能力和抵押担保方式,并按要求提供有关材料。二是申请受理。业务发起机构根据信贷业务的种类、产品不同,按照受理时限要求完成主体资格和材料初审工作。

(二)贷前调查是关键。

1.建立大额信贷业务的客户准入,公司类信用等级至少在BBB级(不含)以上、个人类信用等级至少在A级(不含)以上,且必须通过担保方式办理。低风险业务可以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对于未评级或信用等级较低,但能提供100%保敃金,全额或差额部分以存单、国债、银行承兑汇票等质押的,且担保能够全额覆盖债权的,可准入并适度办理大额信贷业务。2.通过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工商、司法等信息服务平台查询客户的负债和或有债务、大事记、关联方、担保、诉讼等信息,了解掌握客户融资情况和信用状况,分析客户资金链是否稳定可靠。3.资产负债率原则上不超过60%,净资产收益率原则上不低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4.主营业务突出,原则上有匹配的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流,固定资产(项目融资)贷款除外。5.流动资金缺口测算与申请额度匹配,固定资产贷款已提供符合比例的自有资金投入凭证或证明。6.已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家。调查完毕后,调查人员要形成详实的书面调查报告,并提出是否给予授信支持以及业务期限、利率、抵押担保和风险防控措施等意见。主辅调查人员在调查报告上签名,调查结论应明确表述意见,并对调查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认为不符合条件的,说明理由,并向客户做出合理解释。县级农信社法人机构从大额信贷业务的申请、受理到调查结束,应符合相关时限管理要求。

(三)贷中管理很重要

贷中管理是指从信贷业务提交审查到资金支付期间,对各个业务岗位和环节的管理。重点应做好主体资格审查、合法合规性审查、产品适用性审查、业务风险及收益评估以及授信额度及用信审批、落实担保手续、发放与支付等环节的管理。1.县级农信社法人机构应建立风险评价制度,全面审查大额信贷业务的各种风险因素,必要时增派人员实地进行查看核实,提出审查评价意见。公司类大额信贷业务风险评价审查应从客户背景状况、行业风险、经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申请授信业务原因、还款能力、确定用信额度和担保等方面,对客户展开风险评价,并撰写审查报告,对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对该项授信业务提出明确的审查结论,并签字确认。个人类大额信贷业务风险评价审查应从客户的主体资格、贷款条件、贷款用途、贷款金额、贷款期限、主营收入(贷款资金投向个人的经营企业或主要收入及还款来源为所经营企业的,需对所涉企业一并开展全面调查),担保情况等方面,对该授信业务提出明确的审查结论,并签字确认。2.大额信贷业务在完成风险审查后,必须提交县级农信社法人机构贷审会进行审议审批。对审批同意办理的信贷业务,应从严落实审批意见,严格执行面谈面签工作制度,在办妥担保手续后签订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并对相关权敃进行入库保管。3.严格执行支付管理,大额信贷业务原则上采用受托支付的方式放款。对于授信使用人使用的部分资金符合自主支付条件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经审批同意可实行自主支付。县级农信社法人机构应根据“贷放分控”原则,设立独立于前台营销部门的放款执行部门或岗位,负责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等工作。放款执行部门或岗位对授信业务合同手续进行合规性审查,符合授信使用条件的,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成授信使用手续。

(四)贷后管理十分重要

贷后管理是指申请人获得授信支持到偿还贷款本息整个期间内,贷款人对借款人动态管理的整个过程。授信业务发起机构负责对授信业务进行贷后管理。主要包括完整有序建立和管理授信档案及材料;,对授信使用情况、企业情况、担保情况等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授信业务属于贷款的应按规定及时做好收息工作,对即将到期的授信及时通知授信使用人,确保如期履约。第二十六条县级农信社法人机构要定期和不定期对借款人、担保人和押品进行现场检查,必须在信贷资金发放后的15日内,对信贷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首次贷后检查。定期贷后检查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对于出现风险预警的客户,调整为按月检查,确有必要的,可指派经办客户经理或专职人员入驻申请人或担保人经营现场,持续监测风险化解情况。大额信贷业务的贷后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借款人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或项目进展情况、授信资金使用情况、借款人融资和或有负债情况、保敃人或抵质押物的当前情况等。大额信贷业务必须由双人进行贷后检查,按照检查内容要求,对信贷资金的安全状况做出结论性判断和风险防控措施,形成详实的贷后检查报告,签字确认后提交有权人审阅,有权人签署意见后归档。发现严重危及信贷资金安全的情形,要立即上报。信贷业务到期前一个月,县级农信社法人机构应通知借款人和担保人;到期前15天,向借款人和担保人发送信贷业务到期通知书,要求借款人和担保人提前做好履约准备。

二、加强大额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一)建立台账监测机制

县级农信社法人机构应建立大额贷款监测台账,对大额贷款实行动态管理,按季分析宏观政策、经济形势、市场前景、行业集中度、风险评估等,定期进行风险预警提示。风险预警信号:企业负责人失踪或无法联系;客户不提供与授信审核有关的文件;改变主要授信银行;作为被告卷入法律纠纷;现金流出现异常;无合理原因向新交易对手转移大额资金;主营业务削弱和偏离;违反授信合同约定;出现劳资争议;抵质押品出现损毁或市场价值下降;付息或还本拖延,不断申请延期还款或申请实施;主要资金账户余额大幅、不合理减少;其他银行缩减授信额度或提高利率。对出现重大风险预警信号的大额信贷业务应及时采取措施。

(二)建立风险分析机制

县级农信社法人机构应根据风险预警提示,定期组织授信、风险、审计、合规等部门分析研究大额信贷业务风险状况和管理政策,提出改进意见并严格落实。

(三)建立联系访谈机制

县级农信社法人机构应建立大额信贷业务联系制度,定期开展银企座谈、访谈活动,准确了解掌握借款人的经营状况,为防范授信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四)建立问题授信机制

县级农信社法人机构应掌握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市场情况、高层管理人员及企业实际控制人变动等情况,根据客户偿还能力和资金流量,对于存在潜在风险的借款人,纳入问题授信台账,指定专人管理。

(五)建立风险报告机制

县级农信社法人机构对新发生的大额信贷业务风险,应逐笔分析原因,制定清收处置方案;对于出现影响授信资金安全的情况,应立即向上级部门及风险管理部门报告。风险管理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控制或化解风险措施,及时向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

三、责任管理必不可少

担保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并购;尽职调查;财务尽职调查

1引言

尽职调查广泛应用于并购,主要包含以下七要素:一是公司基本情况,包含基本信息、股东出资和历史沿革、公司实际控制人、人力资源结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缴纳情况;二是公司经营情况,包含经营情况概述、存货及成本构成分析;三是财务信息分析,包含财务信息质量、财务会计核算、会计报表分析、资产状况分析;四是行业情况,包含行业政策及对公司影响、行业竞争格局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发展战略以及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五是税项,包含税率、缴税及申报情况;六是关联方关系及交易包含关联方关系、往来余额、交联交易、抵押及担保情况;七是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包含财务、会计核算不完善部分以及相应改进措施等。

2概念

尽职调查亦称审慎调查,通常指在并购过程中,并购者在与目标企业经过协商,达成初步合作意愿后,并购者对目标企业一切与并购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的一系列活动。财务尽职调查是指由专业财会团队为还原真实的目标企业财务状况,对于被并购决策与否以及并购方案提供有效的财务支撑。财务尽职调查应关注的事项包括:目标企业历史沿革,组织架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财务会计核算,税项,以往接受外部审计情况等。

3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财务尽职调查报告对收集证据要求较低。财务尽职调查报告,作为并购者了解目标企业财务经济状况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并购者。报告是基于被并购之目的而编写,阐述了作者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尽管财务尽职调查需要的资料比普通审计与审阅更广泛、更详尽,不仅包括并购目标企业提供的书面资料,还包括访谈记录和目标企业管理层的口头说明与解释,但是财务尽职调查不同于审计或审阅,调查工作亦不能执行类似程序,因而不能亦不会提供与其服务相同程序的保障,不会对获取的信息发表意见。由于财务专业人员不需要对报告内的资料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承担责任和做出声明并保证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报告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该公司最近的经营业绩、业务状况和前景,因而在收集资料时并不严格要求目标企业完整提供证据。

3.2程序过于表面化,不注重实际和背景调查。财务团队往往依据特定的程序执行,使得调查过于形式化和单一化。传统的审计程序一般是按序一一核算会计科目余额的可靠性。对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银行存款往往采取函证的形式进行验证。如果被函证方未回函,将会采取替代程序,同时极大可能减弱了证据的可靠性。由于财务尽职调查也不只需要审查财务数据,也需要审查非财务数据。例如,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汽车的案例中,由于财务尽职调查时未关注到韩国双龙集团工会组织对运营的重要性,而在并购后遭其强烈抵制,致使生产难以运营。再如中国铝业对澳大利亚奥鲁昆矿业的并购案例中,由于财务尽职调查时未关注到澳大利亚税务政策的变化对奥鲁昆矿业的并购价格的影响,导致并购后中国铝业的财务负担和风险增大。由此可见,第一,财务尽职调查报告虽然对证据没有特定要求,但比普通的审计和审阅更具复杂性和多面性。如果忽视其中一项重要风险的识别和有效控制机制,并购成功率将大大降低。第二,财务尽职调查很大程度依赖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和研究并购目标企业的深入程度。不仅应把握各地税收的不同,也需要了解相关文化差异等因素。不同的财务专业人员因为调查深入的角度不一致,也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4影响因素

4.1信息对称程度。在并购过程中,并购目标企业为了抬高并购价格,经常会刻意隐瞒企业的真实状况,给企业蒙上一件漂亮的面纱。而并购方通过正面或侧面的调查试图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这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果并购方能够识别并购目标企业的手段和方式,使信息充分对称,这样就可以更公允地给出正确的并购价格,并能较快地化解并购后因企业文化等因素产生的消化不良带来的影响。

4.2并购目标企业财务完善程度。并购目标企业财务完善程度将影响并购方的判断,有的并购目标企业长期将财务外包给记账公司做账,如果记账公司因为不了解企业业务性质或者没有进行明细核算,将直接决定并购公司了解被并购公司的难易程度;有的并购目标企业财务人员内控不严或者表外做账也将影响并购方的判断。

4.3并购方并购的主要目的。并购方并购目标企业基于多种因素考虑,有的基于扩大规模从而增加上市概率需要,有的基于并购目标企业某项资产或者核心技术的市场前景需要,有的因为原材料紧缺并购上游企业,有的因为扩大消费市场并购下游企业的需要。

4.4并购目标企业人员编制。并购目标企业人员构成及合同签订情况,将影响并购方后续安排,有的企业甚至未缴纳五险一金,根据《劳动法》第72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些都将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在合并前,并购方与并购目标企业应该就是否接纳并购目标企业员工达成一致的安排。4.5并购目标企业实际控制人有的企业存在股份代持问题。公司的股东甚至是法人并不是实际控制人。

4.6并购目标企业税收问题。有的企业税收不规范,少确认或者多确认收入,发票不合规,应予资本化而费用化,存在涉税风险。

5对策

5.1应特别关注会计科目其他应收款。法定代表人或者与企业存在关联关系的个人和其他应付款———法定代表人或者与企业存在关联关系的个人,需要深入剖析该科目的组成。要想获得该科目的组成就需要企业实际控制人和财务人员、业务人员的配合。在企业中,公司的控制人往往不止拥有该并购目标企业或者同时有参与其他企业经营,这时候,首先应该跟控制人进行详谈,了解企业概况,同时在大致了解后,针对报表敏感问题进行突然提问,观察控制人表情变化,如果表情有些惊愕同时又略有不愉快,面部表情僵硬,那么说明企业提供的资料还是不够齐全。这时候就应该深入企业公司与财务人员进行交谈,因为有些财务人员在企业并购后可能不会被留用,就存在一些焦虑情绪,就要适时指明现在如果并购成功,他们将服务于并购公司,让他们尽量能将疑点帮你解释清楚,在和这些人员交流时,最好是能和他们独处时进行提问,但是不要特意将他们支开进行询问,这时就需要找准时间,如果这些人员能给你一些建议,那将使你事半功倍。同时,在获取有力证据后,应该跟并购企业负责人及时沟通,将所知信息及时透露给并购负责人,让并购负责人协助迫使被并购负责人将所了解事项和盘托出。只要被并购负责人肯配合,该工作可以说已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就是对企业各方面的信息收集。

5.2对资产进行现场盘点,现场考察。实物要做假的话,对企业来说成本很高,而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企业进行多次实地明察和暗访,寻求找出实物资产变化不符合常理之处,也可以结合水电费票据进一步证实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同时如果固定资产金额较大,需要进行逐项实地盘点并对是否可继续使用进行详细确认。就如这次调查肺炎流调人员一样,抽丝剥茧地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例如在并购某物业公司时,经过与物业人员交流,发现其保险箱中现金被盗的事实,但是账上却未登记该笔款项的处理分录,从而引发财务专业人员对其表外做账的深入检查,避免不实报告。

5.3尽量安排与并购目标企业财务人员同一个办公室工作。虽然企业处于被并购状态,但是往往还在正常经营。此时如果与并购目标企业财务人员同处一个办公室,往往能发现经营上的问题。实践检验真知,只有深入企业才能真正地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后果。

5.4关注企业并购风险。深入企业,对公司组织架构、公司人员构成,例如物业公司往往会雇用年龄较长的工作人员,以期待获取更高利益,但是风险收益并存,这些人员发生意外、疾病的概率是年轻工作人员的数倍;关联方交易为股东投资后用亲戚朋友的账号从公司借款,是否支付资金使用费;被盗保险箱未登记损失及已发生损失未进行保险申报等问题都可以反映管理者日常管理态度。以上细节虽小但都将成为谈判的筹码。

5.5其他注意事项。(1)在尽职调查前,首先要了解并购方意图,在全面了解并购目标企业的同时,着重关注并购方需求,加大人力物力在重点项目进行深入了解。(2)关注建议公司股东解除代持关系,还原真实股东结构。(3)根据企业错误应对账目进行相应调整并重新计算税收,该补缴的税款应及时补齐,否则合并后税收问题依然存在,会有涉税风险。同时要关注不同行业特殊的税收政策,以及时规避税收风险。在出尽职报告时,有时候单纯靠财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其他外在力量。例如在并购山头时,需要相关法务人员提供帮助彻查各项文件是否合法。同时也可以借助外部网站查询信息,例如楼盘信息因并购目标企业未提供全面,可以依据“房典·厦门网”公布的楼盘信息资料为计算依据。在核实应收应付款时,尽量进行函证,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

参考文献:

[1]杨松.企业并购中财务尽职调查存在的风险控制[J].财会学习,2016(23):77.

担保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防控;贷前调查;评审;操作流程

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问题主要集中在贷前调查、评审审议、合同签订、发放支付、贷后管理等环节。

(一)贷前调查方面问题

贷前调查流于形式,没有按照信贷管理制度规定进行调查,未对现场调查情况进行记录,甚至没有开展实地调查;未严格审核借款人提供的申请贷款材料,未及时识别和发现借款人伪造的虚假资料;没有进行必要的外部调查,包括对借款人的上下游企业及关联企业进行调查核实,没有核实担保人和抵质押物的实际情况;个别客户经理没有进行实地调查仅凭个人感觉就形成了调查报告,甚至个别客户经理让借款人贷前调查报告;部分贷前调查报告流于形式,质量不高,反映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导致贷中审查依据不足;续贷时未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等问题。

(二)评审审议方面问题

对评审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不严,将客户造假材料作为评审依据;借款人财务报表数据差异较大,财务数据不真实;评审测算不够审慎,部分评审结论与论据不符;未充分揭示借款人真实的经营状况和偿债风险,对其偿债能力测算过于乐观;借款人出现严重经营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时仍给予授信;保证担保、股权质押的风险缓释能力不足,抵押物无法完全覆盖风险;对借款人、担保人、供货商等关联关系分析不到位,未揭示关联交易信息等。

(三)合同签订及贷款发放支付方面问题

在签订合同时,未认真核对合同条款,对贷委会提出的合同签订条件落实不到位;在资本金未足额到位、四项审批不全、贷委会提出的发放条件未落实等情况下发放贷款;资金支付管理工作不够深入细致,资金支付过快,与工程形象进度严重不符;未能严格执行银保监会相关固定资产贷款、流贷资金贷款等相关规定,贷款发放时未能认真核对资金用途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未能严格执行实行受托支付和实贷实付;未能认真监控借款人资金流向,如借款人或实际控制人通过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等其他多种途径,将贷款资金化整为零,分批转回,最终造成贷款资金被挪用等。

(四)贷后管理方面问题

在贷后管理过程中,个别客户经理不认真履行贷后管理职责,敷衍了事,信贷管理流于形式,如未能持续有效跟踪监督借款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借款人存在的相关风险未能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对贷款资金跟踪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被挪用;对担保人或抵质押物管理不到位,造成担保人过度担保,丧失担保能力;借款人股权等发生重大变化,但未及时办理相应的变更管理;贷后现场监管频度未达到相关要求;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为借款人办理展期、转贷、续贷等手续等。

二、信贷业务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业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目前,商业银行部分业务人员存在“重贷轻管”、风险意识不强的情况。在贷款评审和贷后管理过程中,没有把贷款资金的安全性作为首要条件,有些是为了完成贷款业务的考核指标,无视项目存在的风险,忽视贷款是否能够安全回收,以牺牲未来利益为代价,追求即期收益或短期收益;有些将贷款转变为派生存款而完成存款指标等。部分人员在思想上认为在贷款发放支付后就完成任务、万事大吉,或认为自己负责客户都是优质客户,不会出现风险,可以不执行相关信贷制度,在办理业务时简化贷款流程,放宽贷款条件,贷后管理中放松警惕,未跟踪监控贷款资金流向,最终导致未能及时发现借款人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丧失处理风险的时机,最终形成损失。

(二)各信贷管理环节衔接有待加强

信贷管理涉及贷前调查、评审审议、合同签订,发放支付、贷后管理等多个环节和部门,但目前存在“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情况,如在尽调评审环节,对项目提出了风险提示、发放支付需要落实的条件及贷后管理需要关注事项,但风险管理部门和贷后管理部门未参与尽调评审,贷后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忽视需要落实的条件和风险提示等相关内容。同时也存在其他问题,如担保问题,业务人员按照评审管理制度及贷委会要求落实了担保条件,在贷款发放后,借款人发生了重大事项变化,导致信用等级下降,贷后管理人员需督促借款人增加担保,但在贷款发放后借款人通常已经不再配合贷后管理人员增加抵质押担保了,一旦项目出现重大风险或形成不良,相关信贷管理人员很有可能出现推诿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因此,做好信贷管理工作需要各环节、多部门的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信贷管理工作。

(三)部分信贷业务制度不完善

目前,商业银行已制定了信贷业务各环节的管理制度,但个别业务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还不够完善,个别规定已经不能适应风险控制的需要,需进一步修订完善,如商业银行规定对在建工程项目可以先行发放贷款,待工程竣工后再正式办理抵押登记手续,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项目完工后,借款人为减少费用开支不办理竣工结算手续或不配合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等情况,甚至存在客户经理在贷后管理中忘记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情况,针对这类情况需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增加担保,降低风险敞口。

(四)在业务操作中有章不循,执行制度不严

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中,明确了项目受理、调查分析、审查审批、授信决策与实施、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职责和要求,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按照相关制度规定的工作职责履行最基本的尽职要求,造成制度执行不严、形同虚设。如四项审批未落实,以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方式发放中长期项目贷款、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造成贷款资金空转、未办理抵质押登记、不按规定进行抵押物评估、借款人或项目发生重大变化未及时调整资产质量分类、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弱化了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另外,个别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往往顾虑分行和业务人员的情绪和面子,存在“一家亲”的观念,将其发现的问题弱化。

三、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强化信贷管理责任

银行工作的本质是经营和管理风险,加强信贷管理,防控信贷风险,减少贷款损失,是促进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并不断更新完善,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信贷管理工作水平。对商业银行来说,全行员工应改变“重贷轻管”思想,强化信贷管理责任,逐步形成发展和风险并重的管理理念,正确处理好信贷管理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将目前出现风险事后被动防控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主动识别风险、主动化解风险的事前防范工作方式,不仅提高了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提升了对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优化信贷管理流程、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信贷管理包括项目尽调、评审、审批、发放支付、贷后管理、贷款清收及不良化解处理等多个环节,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各环节的信贷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或实施细则,对各环节提出全面、严格的规定和规范性操作要求,既要保障制度的可操作性,又要确保信贷管理环节和流程要相互衔接、相互制衡,从制度流程上为信贷管理奠定基础。同时,商业银行应坚持审慎性原则,增强信贷风险意识,完善风险度量技术和风险缓释措施,加强信贷业务客户风险预警和监测系统的建设,提高风险预警水平,优化项目的评审和审议流程,提高贷款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防范重大信贷风险事件发生。

(三)进一步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强化制度执行力

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信贷管理各环节的职责,形成部门之间边界清晰、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统一体,为制度的实施夯实基础;同时在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强化制度的执行力。1.强化贷前调查,严把项目入口关。贷前调查人员严格落实贷前调查的相关规定,按照“双人四眼”原则,通过现场或非现场调查方式,全面地开展贷前调查工作,独立、完整地反映有关信息。一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借款人企业的财务及经营状况,把实际情况摸清楚,查明白,深入分析企业未来的盈利和偿债能力,同时结合其在行业地位,进行同业比较分析,实现信贷风险的正确评估。二是要摸清客户的实际控制人、关联方、关联交易,以及关联交易价格是否合理等;核实项目所需的行政审批文件和项目总投资,投资变化较大的需进一步调查分析,弄清变动原因;调查借款人的重大事项,如重大未决诉讼、重大资产重组、重大生产事故、违法违纪事件等。三是借助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等其他非现场手段,收集客户在其他金融机构、外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情况,以及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等。2.加强项目评审,及早识别风险。商业银行应按照各项评审管理制度要求,强化行内各项授信评审制度的执行力度,从项目源头控制风险,力争在尽调、评审等环节识别发现借款人潜在风险苗头,深入分析潜在风险或损失对银行的影响程度,进一步优化授信方案,将风险降到最低,确保在可控范围内;严格执行信贷投向,严控产能过剩和退出领域,把好项目风险入口关,避免合规风险和监管风险。在授信评审、审查环节,严禁银行评审和审查人员与借款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接触和沟通,保证审查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切实防范人情贷款、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3.加强合同签订及发放支付管理。严格按照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在信贷合同签订前,应安排AB角互相审核把关,对合同签订的必要贷款条件进行核实确认;建立贷款发放支付审核机制,审核资金支付依据时,应采取双人交叉验证的方法,对相关资料的合规性、有效性、完备性进行审核,尤其是对关键环节审核,如项目审批条件、资本金到位情况、资金用途是否与约定相符等,提高发放和支付的审核力度,严防客户经理一人说了算的情况。4.加强贷后管理工作。银行贷后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日常信贷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彻底转变“重发展轻管理”的错误观念。按照“一个客户一套服务”原则,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贷后管理方案,实现对风险因素的精细化管理。准确把握现有存量贷款的风险状况,建立客户潜在风险的动态预警和监控机制,提高对客户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频度,将目前以风险暴露后再化解的被动工作方式,转变为主动预警和识别风险的工作方式,及时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同时,在目前强监管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应对照银保监会处罚的典型问题,加大信贷检查或自查力度,对贷前、贷中、贷后等关键环节的重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做好整改工作。

(四)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后督防线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对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监督管理职能,真正建立促进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内审机制。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开展业务,确保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审计人员应杜绝“一家亲”的观念,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应及时给予批评和纠正,对重大问题要报告董事会,保证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对业务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应及时预警和识别并报告业务管理部门,及早制定风险防控预案,确保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审计IT信息化建设,建立内部审计检查专用系统,及时进行风险识别和预警,对信贷业务的贷前、贷中、贷后全过程进行监控,对不合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将事后整改补救转变为事前预防。同时,强化责任认定工作,督促员工勤勉尽职,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五)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以人为本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信贷业务同样也应从人和制度两个层面加强管理,既要激发员工内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又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约束体系,防范员工的违规行为,促进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商业银行大多建立了责任认定约束制度,但是如过分依赖责任制约束,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受到影响,反而不能达到责任认定的最初目的。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正面激励引导,按照个人实际工作能力,给予不同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对工作职责和权限进行调整,既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又要让员工感受到压力,做到激励与约束并重,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同时将客户经理薪酬市场化,加大绩效工资比例,并积极探索实施客户经理薪酬等级制度,实现职责与薪酬的有机统一。

(六)打造一支稳定、专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稳定、专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保持商业银行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又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如在宏观方面要具备较高的经济政策分析能力,同时在微观方面又要具备一定的金融、财会、信贷、法律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因此,打造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挖掘和储备优秀人才,为信贷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并且保持人才的稳定性,减少人才流失对业务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为商业银行业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七)加强教育培训,培育良好的风险文化

风险文化集中体现了银行经营管理、风险控制、职业操守等多方面的理念和行为,一个好的银行必须重视风险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风险文化。国际上,有不少商业银行因风险事件造成倒闭的案例,分析其原因,大多不是缺乏风险防控机制,而是部分业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导致。因此,商业银行应定期或非定期组织培训,内容不仅仅包括业务培训,还要包括个人素质、职业操守等相关内容,将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制度、行为等方面融入风险文化,使之转化为员工内心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进一步增强员工风险意识、合规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风险防控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严超.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6):108.

[2]李聪聪.探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6(15):32-33.

[3]张宇婧.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3(01):67-72.

担保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

据中国人民银行《2018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微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1]。2018年以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巨大考验。党中央、国务院多次研究部署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8年11月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根据本省实际印发《河北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若干措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得到一定改善,但依然是金融服务的短板。

1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1企业资金短缺

河北省的民营企业中,高能耗产业占有较大比重,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任务较重,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我省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但科技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企业自有资金难以满足需求。根据对河北省200余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89%的企业存在资金短缺情况,科技研发、扩大生产规模、原材料与人力成本上升是企业融资的主要原因。企业资金短缺,筹措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导致部分企业停产,偿债能力下降,企业信用受到重大影响,部分企业因此破产。

1.2企业融资渠道少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融资途径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股权融资等,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经营能力等条件的限制,采取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等方式不太实际,因此大多数中小企业只能采取自筹资金或银行贷款等方式。据《2018河北省小微企业调查报告》显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个人借贷和典当行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比例分别是87.96%、33.12%、25.65%和18.32%[2]。可以看出,银行仍然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也已经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从数据来看,有近九成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于银行或小型金融机构,融资需求与金融供给的不匹配催生了各种网贷平台,P2P成为中小企业主要借贷资金来源之一。但由于监管确实和平台不规范运营等原因,从2018年开始,P2P网贷平台问题频出,贷款余额的增长速度放缓。

1.3企业融资成本高

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大多要求企业提供抵押等担保,中小企业为此要支付资产评估、担保费等相关费用。根据河北省的调查显示,有49.65%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单次融资资金数额大多集中在30-100万之间,单次贷款金额小,融资次数较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一个或者数个大企业就能达到其总数,但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为此提供数倍的相关服务,增加了其放贷成本。且因中小企业的信贷违约风险比大企业高,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提高利率、严格审批程序来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客观上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的阻塞使得很多中小企业选择民间借贷渠道来融资,其贷款利率远高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需要有较高的利润率才能达到盈亏平衡,但现实中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利润率无法达到10%,企业难以承受高资金成本的贷款。

2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困境原因

2.1企业纳税记录不完善

越拉越多的地区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诚信纳税的中小企业可通过银行申请信用贷款。完善的纳税信息可以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判断企业的经营情况、偿债能力等。但在现实中,中小企业出于逃避税收等目的不愿展示经营业绩。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通过少纳税可以减轻企业压力。但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时所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信息与企业的纳税记录不匹配,加之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造成金融机构无法信任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从而无法评估企业的经营情况及风险承受能力。金融机构考虑违约风险,会对企业采取信贷配给,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与融资成本。

2.2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

现代企业的治理与行事模式主要以契约为基础,但部分中小企业普遍处于由创业者主导的家族治理阶段,管理者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信用观念,资信水平偏低。截至2018年末,中国金融机构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为5.5%,比大型企业高4.17个百分点。高违约率致使银行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虽然银保监会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但对小微不良贷款并未给予顺畅的处置途径。

2.3缺乏有效增信措施

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等级低,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企业有充足的抵押物才能为其进行信贷融资。现实中,超过半数的中小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未能满足银行担保条件从而获得贷款,从调查数据分析,企业多数采用抵押房产、土地使用权等方式作为担保,但中小企业成立之初生产经营场所大多租赁而来,缺少足够的实物作为抵押。管理者缺乏长远眼光,不注重固定资产的累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时无法提供高价值的抵押物,造成贷款申请困难,贷款利率高,导致无法获得资金或融资成本高,影响企业发展。

2.4银企信息不对称

我国目前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全国性的征信系统,金融机构不能很好地了解与把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及偿债能力,银行会减少贷款额度或要求企业提供高价值的抵押物。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比例低使得银行认为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风险与收益不成比例,导致企业无法获得资金支持。贷款的高利率水平使得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而进行高风险经营,贷款资金安全性收到影响。加之企业信用意识不强,经常出现拖欠贷款的情况,导致金融机构对待中小企业融资更加谨慎,加剧了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3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困境解决路径

3.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虽然中小企业大多以公司制的形式成立,但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经常集于一体,投资人对企业有绝对的控制权,极少聘请专门的管理人员。家族式的经营模式弊端凸显,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应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法人制度,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与透明度,提高抗风险能力,这对于企业财产的增加会产生积极作用,高价值的有效抵押财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难度。企业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聘请专业的财务团队,确保企业的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健全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也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同时应重视企业信用建设,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地将企业真实的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在相关平台有条件地公开。完整的纳税记录、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及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在一定程度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的信心。企业经营管理者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升科技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才能让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获得更大收益,这有助于和银行进行各种类型的合作,搞好银企关系,增加融资渠道。

3.2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银行等金融机构高效、准确地获取中国小企业信用信息有助于企业融资成功。阿里巴巴等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了芝麻信用等个人信用数据库,并逐步与其他平台进行对接,用以判断个人信用。现有的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在获取信息中不够及时与全面。健全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可将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与工商、税务等部门系统对接,允许相关金融机构查询使用,减少企业拖欠贷款等失信行为发生几率,提高企业对于信用建设的重视程度。企业的各项信息之间能进行交叉验证,减少企业捏造虚假信息骗贷的情况发生,对于部分企业的造假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追究其法律责任。确保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减少金融机构的调查成本,使其更及时、全面地获取企业信息,满足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健全应由政府主导,各方主体积极参与,从多角度获取企业信息,及时更新数据,有助于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监测,防范信贷风险。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企业信用等级的高低动态调整贷款利率,对于信用高、经营状况好的企业提供优惠的资金支持。对信用等级低,屡次违约的企业建立黑名单,从一定程度上使企业重视契约精神。

3.3搭建基于区块链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区块链所具有数据不可更改、去中心化的特征,使得可追溯链上的历史交易信息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交易方的行为[3]。通过区块链技术对中小企业业务和现金流进行实时监控,搭建基于区块链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区块链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不仅能将企业的各类型数据整合并实时更新,保证数据真实、有效、及时。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平台上实施线上融资,将各种金融产品整合到平台,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智能匹配相应的产品。区块链社区中去中心化模式将交易信息记录在每个节点上,所有交易都按既定规则进行。平台可实现点对点转账,资金不在中介留存,而区块链信息的公开、透明、可追溯性特征可以核查贷款者的交易记录,了解经营状况,节约转账成本。区块链上信息公开、同步、不可篡改,能完整地记录所有的交易信息。区块链信息加密存储,避免传统融资平台信息泄露及黑客攻击风险。在区块链上进行智能合约执行,合约内容以代码的形式呈现在区块链中,如果有拖欠贷款或其他违约行为,系统自动触发惩罚机制,减低了合约的执行、监督成本。在签订智能合约时将担保财产评估公正换成相应的代币,在对应的担保实物资产中嵌入设备,当一方有拖欠贷款等违约行为时,担保物代币会划至债权人账户,表示担保物所有权转移,担保物启用嵌入设备,债务人不能再使用。债权人可以将担保物代币在平台出售,实现资产在平台的自由流转。解决了担保物重复担保的问题,担保物也不需要再经历起诉、冻结、拍卖等过程,提高了资金流转的效率。

3.4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担保调查报告范文6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由于我国经济遭受了最严峻的考验,虽然取得了不低于9%的GDP增长率,但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金融风险不断累加,产能过剩等等。在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中,我国经济仍然险象环生、艰难前行。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对外贸易订单减少、国内消费疲软的不利形势下,我国胶鞋制造行业依然稳步向前。根据胶鞋分会对29家会员单位统计,2011年我国胶鞋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68.14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4.19%,其中,胶鞋的总产值增加了4.91%。产品销售收入为83.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近20%。但是,由于国内原材料大幅上扬、员工工资增加、房租上涨等原因,造成利润总额却较2010年减少5%。出口胶鞋产量与去年相比,下降了5.24个百分点,但是出口创汇总额却增长了38.25%,这说明我国出口的胶鞋的附加值大大提升了,详见表1。我国胶鞋制造行业虽然保持稳步增长,但仍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   1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缩小   生产成本将继续主导胶鞋市场的价格。2011年我国丁苯橡胶市场价格涨幅达48%,顺丁橡胶涨幅为34%;天然橡胶均价超过每吨3.3万元,涨幅也达到28%。2011年前10个月,橡胶制品行业销售成本同比上升29.2%,其中,轮胎制造行业上升31.9%,再生胶行业上升32.6%。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表示,预计2012年国内合成橡胶市场价格与2011年持平或略有上升;天然橡胶市场价格可能继续回落,但幅度不会很大,整个橡胶制品行业生产成本仍将继续高位运行。另一方面,由于招工难、国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因素的影响,胶鞋行业用工成本平均上涨20%至30%。不少鞋业公司经理表示,近年来经济形势低迷,企业利润不高,如果通过大幅度提高工资来吸引工人,企业将承受巨大压力,这并不现实。另外,由于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汇兑损失,出口成本显著增加,部份订单已经开始向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2欧债危机导致出口量下滑   自2010年二季度开始,中国对欧盟的贸易增速进入了下行通道,随后的欧债危机使得中国胶鞋出口处于前所未有的困难境地。2011年我国胶鞋行业的出货值由2010年的59592万双下降到51829.67万双,同比下降13.3%,胶鞋的出口量下降了5.24%。同时,国内胶鞋市场需求增长有限,尤其是中高档胶布胶鞋国内市场已经高度饱和,市场低迷,仍然保持着2424.82万双的库存量,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再者,欧美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指数低下,这便直接冲击了中国胶鞋对欧美出口的态势。如2011年以来就出现过部分出口鞋企在发货后,客户因消费信心不振而拒收的尴尬情况,甚至企业货款也被一些客户长期拖欠,影响到出口企业的正常经营。在被视为“中国外贸风向标”的广交会上,多个出口企业表示,欧债危机使得产品订单减少。   3信贷困难使中小型胶鞋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根据《资本市场与中国企业家成长:现状与未来、问题与建议——2011•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越小,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和“银行贷款能够满足企业外部扩张融资的需要”的企业家比重越低。当前,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市场化趋势更为明显,但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获取的资金成本更高。调查结果显示,62.3%的小型企业银行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而大型企业的这一比例为27.2%;大型企业还获得了更多的优惠贷款,有13.6%的大型企业银行贷款利率低于基准利率,而小型企业的这一比例仅为2.5%。2010年以来,央行的一系列紧缩措施使得银行信贷额度全面收紧,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我国鞋企普遍面临着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利息等财务费用支出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等巨大压力,其中,以中小型鞋企融资难更显突出,许多中小鞋企在“钱荒”危机下扎堆倒闭,中小型鞋企经营环境堪忧。   4国际贸易保护壁垒重重   近年来,不利于我国鞋类出口的消息频频传来,如欧盟实施的偶氮、邻苯二甲酸酯、REACH高关注物质、重金属铅含量、富马酸二甲酯等化学物质检测已成为欧盟抵制中国鞋类产品的有力武器。拉美国家对中国鞋类产品进口的限制进一步升级。2011年1月墨西哥Guanajuato州制鞋工业协会提出调查中国鞋类的含铅量;2011年9月墨西哥召开国际鞋类会议,呼吁联合抵制中国鞋类产品进口;巴西政府宣布从2011年10月4日起,中国产皮鞋必须逐一获得事先审批后才能进入巴西市场,审批时间可能长达60天;厄瓜多尔政府决定对每双半成品鞋征收6美元关税,而厄国90%半成品鞋来源于中国。由于中国制鞋业对外投资模式欠佳,低价鞋很容易冲击国外的制鞋业,因而受到了当地鞋商的不满和排挤,从而造成了震惊中外的西班牙爱尔切市烧鞋事件,无独有偶,两年之前俄罗斯也发生过中国鞋被查扣的事件,造成高达3亿元的损失。面对重重迷雾,中国胶鞋行业想要走出困境,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从五方面积极行动起来。   第一,进一步支持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引导企业培育自主知名品牌,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坚持走国际化、品牌化和专业化道路。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货款交付方式、加速产品创新和开拓新兴市场等方式,最大限度减低欧债危机带来的风险。   第二,寻找适销对路的合成橡胶来替代天然橡胶。由于天然橡胶易受气候,人民币汇率和进口国政治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价格较高,因此,合成橡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和可控性。伴随着合成橡胶工业的不断发展,其价格也越来越具有竞争性。当天然橡胶供应紧张或价格上扬时,制鞋厂商可以选择使用合成橡胶来作为补充或者替代。   第三,胶鞋生产应更加强调安全健康标准。我国已经于去年7月1日开始强制实施《胶鞋健康安全技术规范(GB25038-2010)》和《布面童胶鞋标准》,对胶鞋类产品的健康安全、物理安全方面进行了强制性管控。企业不仅要有品牌、质量意识,还要有健康安全和标准化意识。今后,胶鞋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应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对新标准中要求的技术指标以及在生产技术中如何控制等问题有准确的把握,特别要加强鞋帮、鞋里、胶制部件等原材料的进货检验,使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材料,避免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p#分页标题#e#   第四,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型企业融资便利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受企业资产有限、信用评级不足等诸多内外因素约束,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直是约束中小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现实制约。政府应该撮合构筑银企合作平台,形成长效融资机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各级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牵头出资,组建多层次、不同类型的信用担保机构,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问题。   第五,充分发挥鞋类行业协会的作用,及时收集和国内外制鞋行业的新动向,贯彻国家的环保标准,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管理的创新和质量的提升。同时,提出有效应对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帮助企业规避出口风险。

担保调查报告范文7

关键词:尽职调查;问题;对策

成功的企业通过投资目标企业,将经营规模进行扩大,使企业能够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获取超额利润。但是在投资目标企业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财务尽职调查是防范目标企业投资风险的重要手段,企业投资的成败会受到财务尽职调查结果的重大影响,因此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财务尽职调查的特点、现状及解决策略进行相关探讨。

1尽职调查的概念

财务尽职调查,通常是指投资人在与目标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经协商一致,投资人对目标企业的历史数据和资料、市场风险、管理风险、产品风险、资金风险以及一切与投资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及第三方调查、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的一系列活动。尽职调查的目的是判断目标企业的价值,以及为目标企业投资所承担的投资风险,进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并助推双方企业形成合作共赢,共创价值,共享成长。

2财务尽职调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尽职调查人员对目标企业投资价值的判断及风险评估非常重要,财务尽职调查的效果取决于投资方的情况、基于投资方的情况,目前尽职调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未建立完善的尽职调查制度

如果投资方企业未建立完善调查制度,对制度流程未做详细梳理,对各环节应获得的企业信息不准确,很难量化尽职调查的目标及效果,尽而难以评价尽职调查的工作业绩。

2.2财务尽职调查人员安排不合理

目标企业是否成功投资,以及财务尽职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取决于尽职调查人员的组织建设。当前企业的财务尽职调查工作中,投资方忽略了人员组织建设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人员能力不足或者组织人员安排不合理,对目标企业无法有效评估,或者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目标企业资料收集不齐全或者被目标企业收买,从而出具不实的尽职调查,无法对目标企业作出有效评估,从而导致投资失败。

2.3财务尽职调查效果不理想

尽职调查要对目标企业内外部的基本情况要充分了解,但投资方基于时间、成本及获取资料信息或渠道较少,不能综合评价企业的实力,获取信息不完善的情况,贸然对目标业企业投资,未能获取期望的收益,从而导致投资损失,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

2.4风险点的把控不当

尽职调查中对财务的一般风险点认识不足,或者关键信息视而不见,从而忽视财务尽职调查的风险点,未做到披露或提醒义务,从而导致无法把控风险点,进而导致投资损失或失败。

3影响财务尽职调查的因素

3.1制度建设

投资方企业如未建立完善的尽职调查制度,存在风险点使尽职调查的流程安排不合理,各环节获得的信息无法量化,工作安排重复拖沓,或由于时间成本原因未能获得可靠的信息。

3.2人员水平

财务尽职调查人员水平严重影响对目标企业调查的效率及效果,如果人员能力强,可以高效地完成尽调工作,对目标企业投资的优劣势、风险点做到充分展示,从而有利于投资方对目标企业的价值做到准确评估;否则尽职调查人员能力不足,不但影响工作的进度,并且无法对目标企业做到详尽的调查分析,风险点披露不完全或者不合理,进而影响目标企业的投资决策。

3.3技术发展

技术发展的风险点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信息不全面无法通过第三方印证,手工分析数据的工作量较繁琐。目标企业不规范,信息不真实,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较难,有些目标企业为了达成合作意向,夸大企业的经营业绩,企业的财务信息造假,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这是财务尽职调查工作的难点。

4改善财务尽职调查的对策

4.1建立完善的尽职调查制度及主要流程

投资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尽职调查制度,相关工作指引,明确尽职调查的原则、内容、方法、工作重点、报告的标准、罚则等条文,尽职调查应真实、准确、完整、规范,如实地反映从公司及第三方获取目标企业的详细情况,披露目标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点,从而客观、公正评价目标企业,并对项目投资作出相关结论。尽职调查的一般操作流程包括制定调查计划——调查及收集资料——完成尽职调查报告——进行内部会审——设计投资方案等几个阶段。其中调查与收集资料为尽职调查流程中的重点、难点,尽职调查团队借助多种渠道与方式收集资料,并验证其可信程度,充分展示目标企业的基本信息(包含公司的简介、股权结构、股权是否设定质押、尽职调查对象、基本履历、家庭信息等)、银行征信报告(企业、个人、资金类合同)、基本制度及执行、管理团队、人力资源、公司文化、资产状况、财务分析(流动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业务情况(品牌、区域、关联企业情况)、仓储办公合规、涉诉信息、行政处罚及结论等,通过以上内容明确各环节尽职调查的内容等方面,使尽调人员工作有目的、有方法、有结果,绩效可核量,为顺利完成目标企业的尽职调查提供了制度保障。

4.2加强尽职调查人员的组织建设

尽职调查人员的组织建设是保证调查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对于组织建设,首先是统一思想,获得共识,加强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人员的责任心,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与成长氛围,保证面对诱惑时保持实心,坚持职业操守,勇于拒绝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其次选用合适的调查员,做好人员选拔,确保参与尽调人员有扎实的财务专业能力,并具备相关的财务管理经验及风控意识,进而降低目标企业的投资风险,减少人为失误;再次知人善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点及专业优势,提供合适的位置,保证人员受到重视,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最后成立调查小组预备队,做好梯队建设的培养,并做好专业能力提升的培训,人员合理搭配,以老带新,适当轮岗从而培养优秀的人员;通过选人、用人、育人,做好组织建设,搭建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使员工成为有梯子、有面子、有位子、有票子的四有达人。

4.3利用技术发展,借用网络、第三方工具等多渠道获取信息

建立科学的数据收集及资料分析方法,正确评估企业的价值及潜在风险,要多渠道、多种方式对目标企业了解企业的情况,通过第三方工具获取的财务尽职调查内容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的行业发展及业务情况、公司的人事情况、公司的组织结构及制度、公司的资产情况、公司财务与会计状况、企业的涉诉情况以及公司的档案、合同管理情况。

4.4准确把握财务尽职调查的风险点

(1)企业基本信息中的风险点,重点关注股权结构变动及股东变更情况,了解变更原因;对现有股东及变更股东背景资料进行整理;核实该公司股本金实缴情况及变动情况,了解原因;核对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是否与实际操作业务相符;核对营业执照上办公地点是否与实际办公地点相符;核查公司章程查询内容是否存在风险点,如合作方小股东是否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等。(2)企业行业分析中的风险点,获得行业相关数据,并分析目标企业所处的行业、品牌、经营区域、经营情况、经营效率、客户情况、市场覆盖情况,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优劣势,从而判断目标企业的业务管理水平,销售模式,供应商客户的组成,以及销售网络等隐性风险因素。(3)企业人事分析的风险点,通过公司人员名单及劳动合同,查看核心人员任职年限长短,评价公司人员稳定性;通过最新一期社保清单与劳动合同比照,检查该公司社保缴纳比例;提供社保无处罚证明,若无法提供在合理范围内怀疑该公司是否存在潜在劳务纠纷。(4)关联企业的风险点,通过查看公司及股东对外投资情况,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的公司(例如:经营范围有交集、公司之间有交易);查看对外投资的公司所在行业的风险是否触及合作红线(例如:多行业投资容易造成资金紧张、投资高风险行业如:小贷公司、P2P行业等);查看公司法人及其他股东在外部担任董监高的情况;核实关联公司是否存在抵押、担保、工商税务处罚及被执行情况;核实公司未到期债务情况,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到期无法归还、是否存在还款逾期等不良记录)。(5)企业资产的风险点,了解企业的实力以及负债率情况,是否隐含大量不良资产、大额或有负债等隐性债务,以获得目标企业的真正价值。(6)财务报表方面的风险点,首先审核勾稽关系,对各项科目做复核及其附件核实关联性、一致性,从会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角度进行核实,从财务报表和会计账簿入手,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运营效率,盈利情况、发展能力方面进行分析,从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财务状况,评估目标企业的资产构成,从负债中识别财务风险,从损益表中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有投资的价值,从现金流中对企业现金流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从各项税表中审查目标企业税负率情况,是否符合行业标准,有无违法延迟缴纳或偷逃税款行为。(7)涉诉方面的风险点,此类信息若是严重影响企业的合作意向,目标企业很可能会选择保持沉默,不主动告知和披露,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合作。如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了解企业的诉讼担保,并关注未来可能有的经济影响,无论作为原告或被告,对企业的形象均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目标企业的投资失败。财务尽职调查的目的是评价目标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从目标企业获取各种企业信息,要求对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准确性进行判断;对资料进行分析,如实反映目标企业的业务情况、财务成果、法律信息等,做到对风险点充分展示。

5结语

财务尽职调查最终目的是为了评价目标企业投资价值及风险防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财务尽职调查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财务以及非财务等方面的分析,对预计出现的风险点予以明示,并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作出评价,分析投资企业可承担的风险及获得的利益,以此来预测目标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企业的投资作参考判断。

参考文献

[1]邓金榕.有效开展财务尽职调查的思考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8).

[2]缪隆隆.财务尽职调查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8).

担保调查报告范文8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指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推出的定制化融资解决方案,提供用于补充企业流动性资金周转等合法指定用途的融资款,而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主要是指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经营期限在1年以上的以小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企业。融资难作为国内众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IT企业的发展瓶颈,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相称为核心的内强外弱的先天不足、融资成本以及门槛高、活跃于民间资本等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一)内部融资强外部融资弱。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属于技术和市场相对成熟、发展较稳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竞争优势来自于低廉的劳动成本。所以,一般企业的发展主要靠自身积累。但是,企业内部留存收益的积累是有限的,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再生产,内部融资只能极大地制约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   (二)作为外部融资重要渠道之一的银行贷款,基于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经营变数多、风险大、信用能力较低等一系列原因,使得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约束仍与大企业存在不小差距。证券市场的门槛较高,上市成本较高,市场风险大使得中小企业通过有价证券方式获得外源性资金的比例下降。而创业板的推出可谓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中小企业应该抓住机会争取外源性资金。     (三)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高融资成本成遏制中小企业融资扩张又一重要因素。据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一般包括:贷款利息,包括基本利息和浮动部分,浮动幅度一般在20%以上;抵押物登记评估费用,一般占融资成本的20%;担保费用,一般年费率在3%;风险保证金利息,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在放款时,以预留利息名义扣除部分贷款本金,中小企业实际得到的贷款只有本金的80%,以1年期贷款为例,中小企业实际支付的利息在9%左右,约高出银行贷款率的40%以上。   (四)青睐民间资本。基于我国的高储蓄率,民间资本充裕,特别是以浙江、广东为代表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活跃的民间借贷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融资途径,但民间融资活动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味逐利、缺少法律和制度的规范的局限。   二、内外源融资概念提出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折旧和留存盈利)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积累资金和沉淀资金。积累资金是企业税后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沉淀资金是企业折旧资金在固定资金更新期限到来之前处于生产过程之外形成的“闲置资金”。   内源融资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等特点,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留存盈利是企业内源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再投资或债务清偿的主要资金来源。以留存盈利作为融资工具,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当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也不需要发生融资费用。而外源融资是指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使之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它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等特点。外源融资又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又分为股权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两种方式。   在经济日益市场化、信用化和证券化过程中,外源融资将成为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但是内源融资依旧占据中小企业融资的主导地位,据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以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成都、绵阳、乐山三地601家中小企业流动资金来源结构的调查显示,企业内部自身积累78.1%、向银行贷款9.65%、民间借贷5.07%、商业信用3.25%、其他非正规融资3.93%。   外源融资中,由于我国《公司法》还规定,股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公司生产经营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从严控制一般加工业和商品流通企业;中小企业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经营规模偏小,且大多为一般生产加工企业和流通服务性企业;与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相差甚远,自然被股票市场拒之门外。外源融资中还包括间接融资,是指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充当信用媒介而实现融资的一种方式,它具有间接性、短期性、可逆性和非流通性等等性,是中小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几年,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不少旨在强化对中小企业发放银行信贷的政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也竭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间接融资即债务融资已经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   三、因素剖析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分析其制约因素,可以归结为外部环境因素及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对制约因素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先决途径。环境因素表现为:1、政府对大企业的政策倾斜;2、银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约束中小企业融资,同时缺乏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金融机构;3、信用担保体系僵化;4、直接融资渠道狭窄;5、法律体系有待健全;6、中小企业素质较低,信用状况较差,缺乏担保物和人才。四、案例引入2009年的12月31日,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成功开设了金华分行,这意味着金华的中小企业将能体验最快3小时发放无抵押贷款的高效服务。泰隆银行始创于1993年,总部位于浙江台州,一直坚持中小企业成长伙伴的市场定位,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营模式。据统计,泰隆迄今已累计向小企业发放贷款近20万笔、1000多亿元。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风险,泰隆银行培养了一支占员工总数40%以上的客户经理队伍,全面细致地掌握信息以服务客户。可以让客户三天内甚至三小时拿到无抵押贷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泰隆银行已经帮助近10万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等实现了扩大生产和经营,帮助数以万计的创业者、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实现劳动致富,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2010年上半年,金华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279.61亿元,比年初新增247.64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2.93%,高出全省平均比重12.5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1.36%,位居全省第二,比全省平均比重高出23.66个百分点。在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上,金华市的许多做法一直在全国或全省率先推出,譬如市财政与市经委拿出专项资金存放在金融机构,共同建立解决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推出“小企业风险补偿”,对小企业发放贷款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助等等。与此同时,贸易融资作为工行金华分行的创新融资产品以企业优质的应收账款或存货作为质押,借款企业无须再提供固定资产做抵押或找担保单位,贷款利率也相对一般流动资金贷款低。该产品解决了小微企业无抵押、担保难、筹资成本高的困惑,也有效阻断了企业间因关联互保而产生的连带风险,为企业建立了一堵看得见的金融防火墙。上半年仅此项业务,融资余额就达16.88亿元,其中小企业融资余额达6.91亿元。#p#分页标题#e#   五、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措施   (一)政府层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1.政府要认清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重要性,采取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2.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3.建立健全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   (二)金融体制层面:建立完善融资体系,强化金融支持。   1.完善银行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信贷机制。2.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机构。3.大胆尝试股权和债券融资。4.规范民间资本融资。5.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   (三)信用体系层面: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四)法律制度层面:完善法律体系。   (五)企业自身层面:整顿和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   1.改善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2.健全中小企业财务制度。3.树立诚信的观念,杜绝商业欺诈行为。4.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市场认知度。